中班教案是教師在中班教學活動中使用的一種組織和規劃教學內容的工具。下面是一份中班教案集錦,希望能夠對中班教學提供一些參考。
中班教案小花傘(優質15篇)篇一
1、教幼兒有表情的演唱,唱準歌曲中的附點音符和休止符,以表現歌曲的詼諧有趣,并能在歌曲中等待和正確地表現出前奏、間奏和尾奏。
2、鼓勵幼兒根據詞意大膽地表現出自己的情感和體驗,創造性的進行表演唱。
3、使幼兒喜歡參加音樂活動,使之體驗在集體活動中的快樂。
1、幼兒已熟悉小老鼠的外形特征,會有節奏地朗誦兒歌《小老鼠》。
2、小老鼠、小花貓指偶各一個,小花貓頭飾若干,木魚一個。
3、節奏卡兩張。
1、聽音樂律動入場,要求動作合拍表情自然。
2、練聲《太陽出來了》1=c(要求聲音甜美,不亂喊亂叫。)。
1、復習兒歌《小老鼠》。
(1)要求幼兒根據詞義創造性的邊念邊做動作。
(2)請做得好的幼兒單獨表演,其余幼兒模仿。
2、學習新歌。
(1)教師出示小老鼠指偶:一只小老鼠悄悄地出了門,準備偷食吃。它東看看、西瞧瞧,見沒有小花貓,很是得意,高興地唱起了歌…教師范唱歌曲第一段。
(2)教師出示小花貓指偶:正在小老鼠樂滋滋地偷吃糧食的.時候,只聽見“喵喵喵”幾聲,機智的小花貓不知從什么地方跳了出來。小老鼠一見,嚇得連滾帶爬地跑了回家…教師范唱歌曲第二段。
(3)完整欣賞歌曲提問:歌曲名稱?幾拍子?你聽了有什么感覺?(幽默、有趣)。
(4)出示節奏卡×·×××××、×·××××0一起朗誦歌詞,要求有表情地朗誦,念準附點音符與休止符。
(5)學習演唱歌曲,要求聽清前奏與間奏、尾奏。
(6)表演唱:要求幼兒大膽地表演創造動作個別幼兒表演唱。
3、音樂游戲《貓捉老鼠》。
要求:一定要唱完“嚇得老鼠趕快往回跑”后,“小老鼠”才可以跑回家;捉到的“小老鼠”暫停游戲一次;提醒幼兒游戲時自找空間,不相互擠推。
教師講評小結,表揚認真地幼兒,結束活動。
中班教案小花傘(優質15篇)篇二
為活躍校園學習文化生活,帶動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熱情,促進良好的校風學風,學習促進中心邀請到各系優秀教師,結合各位老師們的專業方向和同學們感興趣的話題開展沙龍等系列活動,普及文化知識,促進師生交流,促進學生各方面的發展,同時有助于學習促進中心學習文化品牌活動的打造。
1.第一期沙龍活動主題——音樂愛好者沙龍。
3.活動主講:
4.活動嘉賓:校園十佳歌手(黃曉明、關天一)。
5.活動參與對象:校園內的音樂愛好者、吉他社成員。
1.集聚音樂愛好者,交流音樂思想,展現音樂魅力,借助音樂的力量對學生情感、思維、能力產生影響。
2.促進師生交流。
3.擴大學習促進中心對學生的影響力和知名度。4.使沙龍活動成為中心主要活動,具延續性。
本次活動由學習促進中心主辦,校社團部吉他協會承辦,邀請張敏老師、
十佳歌手參與。
(一)、活動宣傳:
1.受眾群體:全體在校學生,特別是喜歡音樂的同學,想要學習、交流、分。
享音樂的同學。
在活動舉辦前將宣傳海報張貼在在教學樓、實驗樓、一期宿舍、三期宿舍、東區宿舍各宣傳欄。
(宣傳海報內容:
活動:音樂愛好者沙龍主題座談會時間:11月14日周三下午16:00地點:學生學習促進中心二樓主辦:教務處學生學習促進中心協辦:校學生會社團部吉他協會主講老師:張敏(數字創意學院)。
嘉賓:第18屆校園十佳歌手賽十佳歌手黃曉明、關天一口號)。
海報口號標語內容:(選其一)。
1.與音樂共度美好時光,與智慧共創美好人生。
2.讓音樂唱響你的耳朵,讓讀書成為你的`伴侶。
3.生命隨韻律而動,學心因學促而進。
(2)主題橫幅。
配合海報一同張貼在校園內直到活動后期宣傳結束。活動結束后,制作成果展示橫幅宣傳。
(3)網絡推廣。
通過微博,人人網,qq的網絡迅速傳達沙龍活動的報道和信息傳遞。
(4)下發通知和邀請函。
以學生學習促進中心的名義下發通知,發到吉他社;向校園十佳歌手嘉賓、學通社、廣播站發放邀請函。
(5)校園廣播站實時活動跟進。
通過前期宣傳的造勢和順利開展,在吸引了適量同學參與的同時,也要通。
過中期的宣傳,使得更多的同學對學促中心的沙龍活動產生興趣。
主要內容:對活動進行現場采訪和報道。
(6)視頻宣傳。
聯系往屆十佳,校園樂隊,在校同學,參與老師錄制活動現場及采訪視頻或者是聲音文件,放在學生學習促進中心微博、網站、論壇、q群及校園貼吧、校學生會各微博、學生社團各微博等對在校學生影響廣泛的網絡平臺上進行播放宣傳。
(7)宣傳手冊(可在系列沙龍活動舉辦完后制作宣傳手冊)。
制作學生學習促進中心沙龍活動宣傳手冊,及時報道沙龍活動實況,附老師寄語以及同學參與心得。附帶宣傳學生學習促進中心,公布本學期坐班老師時間安排表。(以后每一次活動后都制作宣傳手冊。)發放至各班,每班2本。
(二)活動現場準備。
1.會場布置(桌子4張、椅子30把)。
2.道具準備(飲用水1箱、音響、電腦3臺、筆10只、··)。
3.人員安排。
(三)活動流程。
1.簽到與引導。
安排中心人員負責同學的簽到,引導同學有序入座。
2.沙龍活動開幕。
(1)主持人宣布活動開始,分別介紹大學生學習促進中心、到場教務處領導、主講老師張敏以及校園十佳歌手黃曉明、關天一。
(2)主持人有請主將老師張敏,張敏老師發言,致活動開幕詞。
(3)主持人報幕,十佳歌手表演吉他彈唱《》。
3.音樂交流。
(1)到場同學提問,與老師探討音樂方面的問題,普及音樂方面的知識。
(2)同學樂器演奏,相互交流切磋,老師點評。
4.資源分享。
(1)主講老師分享有關音樂的資訊。
(2)分享賞析歌曲。
5.活動末尾。
主持人宣布沙龍活動結束,組織大家:。
(1)拍攝集體照片;
(2)寫活動感言與收獲;
(3)拍攝采訪;
(4)發放小禮品(中心小卡片和:以下其一。
音樂光盤。
空白歌曲樂譜本。
筆記本,貼上學促中心的logo樂器形或音樂符號的掛件封面與音樂有關的本子)。
音樂愛好者沙龍經費預算表。
中班教案小花傘(優質15篇)篇三
1、學唱歌曲,并能用詼諧、有趣的動作表演。
2、體驗與同伴游戲的快樂。
1、紙偶(老鼠、花貓)
2、音樂磁帶。
(一)、學習歌唱,表演歌曲
1、設置情境,聽音樂進入活動室。
2、引題,激發興趣
出示老鼠紙偶:“看,誰來了?”“請它自我介紹一下”(結合歌詞,以兒歌形式講述)
“我是一只小老鼠,我瞪著小眼珠,支著兩只小牙,長著八字胡”
提問:小老鼠說了什么呀?(請幼兒說說,如若說不出,教師再說一遍)
“我們一起來說說看”(幼兒與教師一起有表情地朗誦)
3、學唱歌曲第一段
“小老鼠還會唱呢!聽。”(教師范唱)
“你們也來學學看”(幼兒學唱)“我們跟著音樂來試試”
4、創編、學習第一段動作
(1)、幼兒表現:“誰來學學小老鼠的樣子?”
(2)、教師表現
(3)、集體隨音樂表現
5、熟悉第二段,表現老鼠害怕的樣子
出示紙偶貓,提問:“咦,誰來了?”(欣賞音樂一遍)
提示語:“小老鼠最怕貓了,聽到貓的叫聲,小老鼠會怎么樣?”(表現老鼠害怕的樣子)
(二)、游戲
1、紙偶演示,了解游戲玩法
2、幼兒游戲。
中班教案小花傘(優質15篇)篇四
啟發引導幼兒說出直線、曲線、波浪線、斜線等。
這些線條有什么不同?
3、這些畫和我們以前畫的畫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教師小結:引出線描畫的定義,讓幼兒明白線描畫的意思。
4、教師示范,幼兒觀察。
老師用不同的線條來裝飾一把漂亮的傘,請你們仔細看。
5、如果讓你來裝飾,你想怎樣畫?用什么線條裝飾?
6、幼兒繪畫,教師指導并提出要求。
1)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2)教師注意觀察指導幼兒,發現與眾不同的作品及時給予肯定。
三、結束部分。
展示幼兒作品,教師總結。
評價誰的花傘美,為什么?
中班教案小花傘(優質15篇)篇五
1、能用自然好聽的聲音唱歌。
2、能唱準歌曲中的附點音符和休止符,以表現歌曲的詼諧有趣。
3、能在歌唱過程中等待和正確地表現出前奏、間奏和尾奏。
4、能創造性地進行歌表演。
一、律動入室。
二、學新兒歌《小老鼠和小花貓》。
(一)、出示手偶,以故事的`形式引出兒歌,讓幼兒有節奏地朗誦兒歌,并根據詞意創造性地邊念邊做動作。
(二)、學唱新歌:
1、教師范唱歌曲。
2、幼兒跟伴奏學唱新歌。
(三)、幼兒邊唱歌,邊創造性地進行表演。
三、游戲《小老鼠和小花貓》。
1、指導幼兒唱準休止符和符點音符。
2、提醒幼兒在間奏處等待,并想象間奏處的情節,如模仿小老鼠偷食吃,小老鼠吃飽了在跳舞等。
3、啟發幼兒想象老鼠賊頭賊腦的動作,動作應輕、慢、小,并模仿小老鼠驚慌失措的的神態。
4、提醒幼兒玩游戲時要自找空間,不互相擠撞。
手偶、錄音帶、錄音機。
中班教案小花傘(優質15篇)篇六
1、引導幼兒在理解歌詞內容的基礎上學會演唱歌曲。
2、引導幼兒用不同的演唱形式和技巧表現歌曲的憂傷和歡快兩種情緒。
3、知道預防迷路及迷路后的解決方法,學會自我保護。
圖片、節奏譜表。
1、出示圖片,引起幼兒興趣,理解歌詞意境(一只小花鴨在柳樹下哭)。
師:“究竟發生了什么事情?”幼兒猜測。
師:“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播放課件)。
師:“小朋友,你們在動畫片里看到了什么?”兒:“小鴨子哭了!”
師:“小鴨子為什么哭了?”幼兒:“小鴨子找不到媽媽了!”
小結:有一天,小花鴨在池塘邊的柳樹下玩耍,玩著玩著就找不到媽媽了,找不到家了,他很著急,哭著到處找媽媽,就在這個時候,有一位小朋友看見了,抱起迷路的小花鴨,把它送回了家,小花鴨回到媽媽身邊可高興了。
2、示范歌曲,激發幼兒學習欲望,演唱歌曲。
師:“小朋友,老師今天把這個有趣的故事編成了一首好聽的'歌曲,名字就叫做《迷路的小花鴨》,小朋友想聽一聽這首歌嗎?”
師:“小朋友,你們感覺歌曲的情緒是怎么樣的?”
教師用悲傷的語氣清唱歌曲第一段:“池塘邊,柳樹下,有只迷路的小花鴨,呷呷呷呷呷呷呷呷,哭著找媽媽”
幼:“悲傷、難過、不高興……”
師:“小花鴨是在哪里迷路了?”
幼:“池塘邊、柳樹下。”
師:“小花鴨迷路后怎么樣了?”
幼:“找不到媽媽了,哭著找媽媽。”
師:“小花鴨找不到媽媽了,我們幫小花鴨找找媽媽,好嗎?”
師:“想在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是誰幫助了小花鴨。”教師用活潑歡快的情趣清唱歌曲第二段。
3、教師結合圖譜,引導幼兒演唱,熟悉歌詞內容。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歌曲的節奏普,教師歌曲節奏、休止符、延音線。
4、幼兒演唱,教師指導。
(1)教師大聲唱,幼兒小聲學。
(2)教師和幼兒一起演唱歌曲。(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現歌曲)。
(3)幼兒大聲唱,教師小聲提醒。
6、教師小結:小朋友,其實迷路是件很可怕的事情,如果你迷路了,你會怎樣做?(打110,找別人幫忙等)怎樣才能不迷路?(跟著爸爸媽媽走)。
中班教案小花傘(優質15篇)篇七
3、使幼兒喜歡參加音樂活動,使之體驗在集體活動中的快樂。
4、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1、幼兒已熟悉小老鼠的外形特征,會有節奏地朗誦兒歌《小老鼠》
2、小老鼠、小花貓指偶各一個,小花貓頭飾若干,木魚一個
3、節奏卡兩張
一、開始部分
1、聽音樂律動入場,要求動作合拍表情自然
2、練聲《太陽出來了》1=c要求聲音甜美,不亂喊亂叫
二、基本部分
1、復習兒歌《小老鼠》
(1)要求幼兒根據詞義創造性的邊念邊做動作
(2)請做得好的幼兒單獨表演,其余幼兒模仿
2、學習新歌
(1)教師出示小老鼠指偶:一只小老鼠悄悄地出了門,準備偷食吃。它東看看、西瞧瞧,見沒有小花貓,很是得意,高興地唱起了歌…教師范唱歌曲第一段。
(2)教師出示小花貓指偶:正在小老鼠樂滋滋地偷吃糧食的時候,只聽見“喵喵喵”幾聲,機智的小花貓不知從什么地方跳了出來。小老鼠一見,嚇得連滾帶爬地跑了回家…教師范唱歌曲第二段。
(3)完整欣賞歌曲提問:歌曲名稱?幾拍子?你聽了有什么感覺?(幽默、有趣)
(5)學習演唱歌曲,要求聽清前奏與間奏、尾奏
(6)表演唱:要求幼兒大膽地表演創造動作個別幼兒表演唱
3、音樂游戲《貓捉老鼠》
要求:一定要唱完“嚇得老鼠趕快往回跑”后,“小老鼠”才可以跑回家;捉到的“小老鼠”暫停游戲一次;提醒幼兒游戲時自找空間,不相互擠推。
三、結束部分
教師講評小結,表揚認真幼兒,結束活動。
在活動中,我為了避免孩子從頭唱到尾,在解決難點四分音符與感情技巧處理部分,我采用了談話的方法,讓孩子稍微休息了一會,使活動能夠動靜結合,孩子們的表現基本上完成了我預設的目標。當然了,本次活動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師和專家多加指點。
中班教案小花傘(優質15篇)篇八
1.讓幼兒認識小花貓,并模仿小花貓的叫聲。
2.培養幼兒對音樂的欣賞和熱愛,并能跟著節奏邊唱邊表演動作。
3.加強幼兒的手腳協調能力。
4.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重點:加強幼兒的手腳協調能力。難點:幼兒能夠邊唱邊表演動作。
1.小花貓的頭飾幼兒一人一份。2.樂曲磁帶,錄音機。
(一)開始部分。
1.教師帶領幼兒復習上節課所學習的律動,并讓表演好的幼兒站在中間表演,教師給予獎勵。
2.教師邊學貓叫邊把小花貓的頭飾戴在自己的`頭上,讓幼兒猜教師頭上戴的是什么。
(二)展開部分。
1.教師教幼兒學習歌詞,教師說一句,幼兒跟著念一句。
2.教師教幼兒手和腳的動作,幼兒跟著模仿。
(三)結束部分。
教師請每位幼兒出來表演,并讓幼兒把這首小花貓回家表演給爸爸媽媽看,幼兒很開心。
中班教案小花傘(優質15篇)篇九
1.熟悉樂曲的旋律和結構,并能大膽創編身體動作來表現音樂。
2.樂意與同伴合作表演,體驗合作表演的樂趣。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圖譜、音樂。
一、導入部分:隨《郊游》音樂入座。
師:公園里的花開的真美呀!可是有很長時間沒有下雨了,小花說:“我們好渴、好沒有精神呀!我們難受得都快要睡著了!”這可怎么辦呀?我們想個辦法幫幫它們吧!(鼓勵幼兒想辦法)。
過渡語:你們想的辦法都很好,我們除了可以給花澆水,還可以請小雨點來幫忙。
二、學習韻律活動《小雨和花》。
1.出示圖譜,教師講述小雨和小花的故事。有一群小雨點來到了花園里,小雨從空中落下來,雨滴敲醒了睡夢中的小花,小花張開雙臂喝足了水,高興地啦啦啦唱起了歌,抖抖頭長大了。
2.欣賞音樂,感受樂器旋律。
師:我們邊聽音樂邊學小雨落下來的樣子(聽a段音樂)。
師:我們用身體做小花,看看小雨點會敲在你身體的什么部位呢?(再聽a段音樂)。
4.學習b段花的動作。
師:小雨點敲醒了睡夢中的小花,小花是怎么做的呢?(聽b段音樂)。
5.幼兒完整欣賞音樂表演。
6.教師扮演小雨點,幼兒扮演小花,聽音樂游戲。
7.與同伴合作表演。
幼兒兩人一組,一人扮小雨,一人扮小花表演。
三、結束部分:今天的郊游活動結束了,小朋友請小雨來幫忙給小花澆水,小花很高興,現在我們跟小花再見再到其它地方郊游好不好?邊唱歌曲《郊游》邊走出教室。
《小雨和花》是《多遠智能下》書中的音樂。這是一首歡快的韻律音樂活動,幼兒非常喜歡,所有幼兒都積極參與了活動。以春雨為背景,跟隨音樂用動作表現出春雨活潑歡快的樣子以及花朵在春雨澆灌后快樂的成長。體現了春雨對花朵的關愛和花朵對春雨的感激之情。
在活動中,為了讓幼兒更好的感受樂曲的內容,形象的區分音樂的ab段落,我首先以故事形式用圖譜形象的讓幼兒感受小雨和花的情境。在初步感受音樂后,我又把音樂分a、b段分別進行了學習。在分段學習中我有目的地提出問題,讓幼兒更仔細的去傾聽。如小雨是怎樣從空中落下來的?小雨點落下來會發出怎樣的聲音呢?小雨點落下的時候每次在小花身上敲了幾下?小花喝飽了水開心的動作等等。
在動作表現中,引導幼兒用身體做小花,看看小雨點會敲在你身體的什么部位呢?讓幼兒創編身體動作來表現音樂,同時教師做雨點在小花身上輕敲,激發了孩子表現欲和創造性,并感受到教師在輕觸摸身體時的愉悅。在與同伴游戲時,孩子倆倆合作,自由組合,分配角色,跟著音樂表演,體驗到了合作表演的樂趣。整個過程中,孩子都能積極參與,聆聽音樂,體驗了與同伴表演的樂趣。
但也有很多不足之處,如開始部分強調了創編身體動作來表現音樂,幼兒做出了不同的造型,但在后面倆人合作時確忽略了創編,沒有提示幼兒做自己喜愛的造型表演,去創造性地表現,而是大家一起跟著老師做了一樣的動作。忘記了教師只是活動的引導著,幼兒才是音樂的主人。抑制了幼兒探索創新的欲望。
中班教案小花傘(優質15篇)篇十
1、學習不同的花紋,圖案有規律地裝飾傘面。
2、鼓勵幼兒大膽創作,設計自己喜歡的小花傘。
3、能理解底色,會注意底色和紋樣之間的冷暖對比。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重點:涂顏色的時候,顏色不配合。
難點:在雨傘上面畫出來圖形。
1、幼兒已有裝飾畫的基礎,會用簡單的圖案裝飾服裝,帽子等物品。
2、和幼兒一起觀察不同圖案的花傘。
3、實物傘若干,彩色鉛筆和《幼兒用書·健康,社會與藝術》,畫有傘的圖案。
(一)、導入部分。
1、欣賞實物傘,重點引導幼兒觀察傘面上的花紋和圖案。
教師:“小朋友們,咱們班上有那么多漂亮的小花傘,你最喜歡那一把?它是什么顏色的?上面的圖案是什么樣的?”
(二)、展開部分。
1、請幼兒打開《幼兒用書·健康,社會與藝術》。教師“小朋友,看,這里有什么?”(傘)。“上面有好看的圖案嗎?”(沒有)“有漂亮的顏色嗎?”(沒有。)“今天老師就請小朋友自己來設計這把雨傘。好嗎?”
2、引導幼兒用圖形有規律地進行裝飾,也可以用自己喜歡的`圖案進行裝。
3、幼兒裝飾傘面的過程中,教師提醒幼兒注意坐姿和握筆姿勢,講衛生。
4、活動過程中,表揚積極參與的幼兒,鼓勵大膽動手的幼兒。
(三)結束部分。
展示及欣賞作品。
請幼兒互相說一說,雨傘上涂了什么顏色?畫了哪些好看的裝飾圖形?
中班教案小花傘(優質15篇)篇十一
1、導入:
謎語1:一朵花,真奇怪。晴天不開,雨天開。
教師:是什么呢?小朋友猜一猜。(傘)。
謎語2:小帳篷,圓又圓,雨天滿街走,晴天家中閑。
教師:這個謎語又是在說什么呢?小朋友們好好想一想。
(還是傘)。
教師:這兩個謎語都是在說什么呢?(都是傘)。
教師拿出傘用來展示。
(表揚鼓勵幼兒的積極表現)。
2、復習有關傘的知識:
a、傘的用途:傘是做什么用的?
(擋雨、遮太陽、裝飾、演出跳舞的道具等等。)。
b、傘由哪幾部分組成的?
(傘面、傘骨和傘柄)。
教師根據幼兒說出的名稱,指向對應的部分,也可請幼兒到前面邊說邊指出。
c、傘的種類有哪些?
(長柄傘、折疊傘:折疊傘又分兩折傘和三折傘、裝飾傘:油紙傘)。
教師根據幼兒的答案展示相對應的傘。
d、復習像傘一樣的蘑菇。
教師:小朋友們還認識很多像傘一樣的蘑菇,對不對?那你還記得它們的名字嗎?說一說?
(香菇、平菇、柳松菇等等)。
教師:小朋友們真聰明,記得那么多的像傘一樣的蘑菇呀。
e、欣賞像傘一樣的其他各類植物。
教師:大自然中還有很多像傘一樣的花花草草,小朋友們想不想認識一下它們呢?
(為幼兒播放像傘一樣的植物圖片,并簡單介紹)。
3、學習制作“美麗的花傘”:
a、展示范例。
“合攏的傘”、“撐開的傘側面”、“撐開的傘正面”教師邊展示范例,邊問幼兒這是什么時候的傘?并用傘擺出相對應的樣子,供幼兒能夠更直觀的辨別不同角度的三的樣子。
不同形狀的傘以及不同顏色和不同裝飾的傘的范例,請幼兒一一欣賞。
b、示范制作方法。
第一步:畫出要制作的傘的外形。
第二步:用剪刀沿著外輪廓剪下來。
第三步:用準備好的皺紋紙、彩色紙片、水粉顏料等材料給傘或傘面進行裝飾。
第四步:為裝飾完傘面的“花傘”裝上“傘柄”(吸管),把吸管的一頭剪開用膠帶固定在“傘面”上,也可以直接固定。
4、幼兒制作“美麗的花傘”:
教師示范完成后,請幼兒制作“美麗的花傘”。
(建議合作完成,好處在于,能夠鍛煉幼兒的團結協作能力)。
教師播放一些美麗的傘的圖片,供幼兒欣賞參考,并來回巡視指導。
5、展示作品:
幼兒制作完成后,教師請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鼓勵幼兒自信大膽的給同伴介紹自己的杰作。比比看誰的“美麗的花傘”最有創意,最漂亮等等。
中班教案小花傘(優質15篇)篇十二
1、感知樂曲a、b兩段的旋律與結構。
2、學習兩兩合作游戲。
3、在結伴游戲中,體驗眼神交流與身體接觸帶來的快樂。
1、小雨小花圖片、箭頭標示。
2、錄音機、磁帶(全段、b段)。
1、隨鋼琴伴奏音樂節奏問好,熟悉a段音樂,
(1)教師向幼兒問好,幼兒向教師問好,指導幼兒聽出每小節"你好"處。
(2)幼兒向客人老師問好,拍手、問好。
2、出示圖片,熟悉全段音樂,分辨a、b兩段,重點理解表現游戲a段音樂。
(1)出示花朵、小雨圖片:看看、猜猜小雨和花在干什么?傾聽整段音樂:聽出了什么?
(2)隨音樂在a段向小花朵問好,b段拍腿。
(3)引導幼兒用下雨、滴答的動作表現小雨問候小花。(小雨落在花的不同部位。)。
自己手的動作作下小雨,身體作花。
(4)引導幼兒表現在小雨問好后小花改變造型。(小花接受問候后會怎樣回報小雨)。
(5)兩位幼兒上來合作表現,(引導幼兒看圖示表現小雨圍著花轉。)。
3、理解并表現b段。
(1)聽完整音樂,分辨a、b兩段。
(2)傾聽b段:聽出小雨和花在一起快樂嗎?請小朋友用表情和動作表現快樂的小花。
(要求隨著老師動作的方向擺動。)。
(3)小花朵正想喝水呢,(引導小花抬頭喝水)可是調皮的小雨卻要逗逗小花朵。
老師做調皮的小雨,引導幼兒表現b段音樂(小雨和小花游戲)。
(4)出示箭頭指示圖片,引導幼兒理解圖示并用動作表現。
(5)請個別幼兒做雨滴,大家隨b段音樂表現小花喝水。
(6)幼兒兩兩合作表現b段音樂。
4、兩兩合作,聽音樂完整游戲。
中班教案小花傘(優質15篇)篇十三
1、感受線描的美.
2、引導幼兒能大膽按照自己的意愿用不同的線條裝飾小花傘。
能大膽按照自己意愿用不同的線條進行裝飾。
傘的圖片;教師范例;每人一盒水彩筆;圖畫紙;示范畫;雷雨聲。
一、開始部分。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傘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結構、外形、圖案是什么樣子的?
你還見過什么樣的小花傘?
2、老師也畫了幾把漂亮的小花傘,看看它們是用什么線裝飾的?
啟發引導幼兒說出直線、曲線、波浪線、斜線等。
這些線條有什么不同?
3、這些畫和我們以前畫的畫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教師小結:引出線描畫的定義,讓幼兒明白線描畫的意思。
4、教師示范,幼兒觀察。
老師用不同的'線條來裝飾一把漂亮的傘,請你們仔細看。
5、如果讓你來裝飾,你想怎樣畫?用什么線條裝飾?
6、幼兒繪畫,教師指導并提出要求。
(1)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2)教師注意觀察指導幼兒,發現與眾不同的作品及時給予肯定。
三、結束部分。
展示幼兒作品,教師總結。
中班教案小花傘(優質15篇)篇十四
我選擇幼兒生活中常見的“傘”為活動主題,用實物“傘”把幼兒帶到活動的氛圍中來,然后我提出問題:“這么漂亮的傘,你知道是怎么做出來的嗎?你也想試一試嗎?以此激發起幼兒的探究和想創作激情,通過活動讓幼兒真正體驗到創作活動的快樂。同時通過活動延伸部分,也培養了幼兒的創造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幼兒的情感也得到了升華。
中班教案小花傘(優質15篇)篇十五
針對幼兒的年齡特征,在本次課題中沒有涉及太難的環節,謎語的導入更能激發幼兒對本堂課的興趣,也能促使幼兒精力更加集中。復習原本學過的知識,是為了能使幼兒對本堂課的學習印象更為深刻,學起新知識也不會太難接受。在裝飾手法上,我用了簡單的棉簽畫的手法,這樣對于幼兒水平的要求并不高,所以,大多數幼兒都可以達成目標,剪貼對于該年齡段孩子的要求也并不是很高,所以預期是可以完成的,最后固定“傘柄”這一步驟,稍微有些難度,需要老師的更多指導。完成的`作品效果很好,幼兒看著自己的作品會很開心,因此也很樂于參與我們的藝術活動,也愿意在以后的課程中多參與動手的活動。這對于我們老師以及幼兒都是很好的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