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生活字篇一
陽春三月,在西湖畔的省博物館的文瀾閣,墨香四溢,體驗了一把“活字印刷”的樂趣。
聞名于世的中國古代四大發明:造紙術、活字印刷術、火藥、指南針。是中華民族的驕傲,為世界文明發展做出了貢獻。今天,來體驗的就是“活字印刷術”。
我從資料上知道了,活字印刷術發明于北宋,是平民科學家畢升發明的。活字印刷術的出現,極大改善了文化的傳播,讓中華文明發揚光大,是了不起的發明創造。
在文瀾閣,我看到桌子上擺放著:一盒字模、紙、墨、宣紙。指導樂老師先給我們講解了活字印刷術的要領:擺放順序、字模間均勻放置。把字模輕輕扣放在桌子上,拿起一個字模,嗯,有點重!樂老師說,字模是鉛質的,經久耐用、方便。不過,有個缺點是不環保。
開始把字模擺進字模盒里,這一步很關鍵。字模上的字是凸字反文,按照古人的習慣,字自右至左,從上而下,所以,字模安放要反方向進行。字模間用小木片固定,需要留空時放置小鐵片。設計很精巧,一板字模安放好后,應該剛剛好,如果有多余或少了什么,那肯定裝錯了,印刷效果不好。在碼好字模后,均勻涂上油墨,用滾筒在紙上勻速滾動。反轉紙張,一板精心碼好的“三字經”躍然紙上!
想想,幾千年的中國歷史,浩若繁星的文字,正因有了活字印刷,不朽的文化才傳播到每一個角落。首功當屬,那些碼字的人們!
體驗活字印刷,回味歷史風韻,學習實踐兼得,收獲滿滿!
生活字篇二
成語是中國漢字語言詞匯中一部分定型的詞組或短句。成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含有活字的成語有哪些?小編給大家提供含有活字的成語,歡迎參考!
[活眼現報] 指現世的報應。
[活眼活現] 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象親眼看到一般。同“活龍活現”。
[活形活現] 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象親眼看到一般。同“活龍活現”。
[活天冤枉] 形容冤枉之極。
[活神活現] 形容生動逼真,像真的一樣。
[活龍鮮健] 形容健壯有活力。
[活龍活現] 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象親眼看到一般。
[活靈活現] 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象親眼看到一般。
[活剝生吞] 比喻機械地搬用或生硬地模仿。
[活蹦亂跳] 歡蹦亂跳,活潑、歡樂,生氣勃勃的樣子。
[活蹦活跳] 活蹦亂跳。
[心活面軟] 比喻自己沒有一點主見,就是相信別人的話。
[真龍活現] 形容逼真。
[源頭活水] 原比喻讀書越多,道理越明。現也指事物發展的動力和源泉。
[養家活口] 維持一家人的生活。
[謝家活計] 喻指賦詩。
[鮮蹦活跳] 指魚、禽等亂蹦亂跳而有生氣。
[死樣活氣] 形容沒有生氣。
[死聲活氣] 陰陽怪氣的`聲音。
[死去活來] 指因極度的疼痛或悲哀,暈過去,又醒過來。多形容被打得很慘,或哭得很厲害。
[死模活樣] 半死不活的樣子。
[死告活央] 指苦苦懇求。
[生吞活剝] 原指生硬搬用別人詩文的詞句。現比喻生硬地接受或機械的搬用經驗、理論等。
[生龍活虎] 形容活潑矯健,富有生氣。
[生動活潑] 內容和形式的豐富、活躍。
[神氣活現] 自以為了不起而顯示出來的得意和傲慢的樣子。
[斗水活鱗] 比喻得到微薄的資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
[要死要活] 形容鬧得很兇。
[尋死覓活] 尋:求,找。鬧著要死要活。多指用自殺來嚇唬人。
[栩栩欲活] 猶栩栩如生。指藝術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樣。
[四清六活] 形容機靈干練。
[死中求活] 指死中求生。
[死馬當活馬醫] 比喻明知事情已經無可求藥,仍然抱萬一希望,積極挽救。也泛指做最后的嘗試。
[十死九活] 形容難以幸存。
[強死強活] 比喻非常勉強。
[強死賴活] 比喻非常勉強。同“強死強活”。
[七死八活] 如同多次死去活來一般。形容受盡痛苦。
[拼死拼活] ①不顧一切地斗爭。②用盡全部精力。
[你死我活] 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形容斗爭非常激烈。
[耳軟心活] 比喻自己沒有一點主見,就是相信別人的話。
[草間求活] 草間:草野之中。形容只求眼前能馬馬虎虎活下去。
[不知死活] 形容不知利害,冒昧從事。
[不死不活] 形容沒有生氣或處境尷尬。
[不顧死活] 顧:顧念,考慮。連生死也不考慮了。形容拼命蠻干,不顧一切。
[半死辣活] 指死又死不了,活著又受罪。
[半死不活] 形容筋疲力盡,精神不振的樣子。
生活字篇三
當年,我問它:“你從哪兒來的.?”小兔子小聲地回答:“我從二十四世紀來的。”我又問:“你們那兒學什么課程?”兔子終于放開膽子了,大聲地回答:“想上啥課就上啥課,對了,明天能帶我去聽一下你們的課嗎?”我沉默不語,我心想:“如果同意它去得話,老師會發現,然后批評我!如果不同意的話,又對它不尊重,好不容易來到這兒,給點面子吧!”我點點頭,兔子也滿意地點點頭。
第二天,我興奮地走進教室,把兔子放進我的課桌里,開始上課了,老師講來講去,我們記筆記。教室里只有三種聲音,老師講課的聲音、同學回答問題的聲音、同學們記筆記的聲音。呆在課桌里的兔子顯出特別不耐煩的表情,它大喊:“人們真沒創意!”老師一聽就知道是從我的課桌發出來的聲音。老師用飛一樣的速度來到我的身邊,兔子連忙跳到老師耳旁嘰里呱啦說話,老師立馬露出笑臉,說:“同學們,從明天開始,我們要一邊玩一邊學!”全場一片歡呼聲。
雖然,這只兔子不在了,但我相信你也會碰到那只兔子!在此,我為這篇作文取了一個口號:“兔子活字典”,我們的救星!
生活字篇四
前言:巍巍中華,上下五千。思想積厚,文化昌達。寒心近現,百年恥辱。雄雞一唱,新中國立。幾經周折,風雨籌劃,通經活絡,滄桑巨變,六十甲子,豪情滿篇。
1949-2009,共和國已經走過了60個春秋,在人類歷史長河中,60年不過是短暫的一瞬,而就這短短的一瞬,在中國的歷史上卻寫下了驚天動地的輝煌、壯麗恒久的詩篇。
我不是刻意對比,也不是善于回首,而是事實就寫在昨天和今天。
對于昨天,不必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也不必看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悠悠幾千年,單就治國,有多少明君名臣、仁人志士上下求索:商鞅變法、王安石變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就像魯迅先生說的,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而這些變法、革命最終或失敗或被暴政淹沒,化作歷史的塵埃,讓后人嘆惜長久……。
仔細觀之,這些歷史上的改革不能不說是好計謀好策略,但為何不能走得長遠?失之民也!孟子說:“民為貴,君為輕,社稷次之。”歷朝歷代的當權者和改革者都未完全認識和實踐這個道理,其所謂的變法,實質是“為與士大夫治天下,非與百姓治天下”。其間雖有清醒者,如道出“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唐太宗,開出“貞觀之治”,但其后繼者并未能真正“后繼”,腐化墮落,與民相背,江河日下、國家衰敗。近代的“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也是如此,沒有深入民眾,爭取民意,所謂新法,曇花一現,最終,山還那座山,河還是那條河,王朝沒落,民不聊生,外敵入侵,百年恥辱,文明古國,痛苦遭殃。
歷史注定要選擇中國共產黨人,光榮注定要屬于中國共產黨人。雄雞一唱,新中國立。從人民中走來,認定“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歷史前進的動力”的中國共產黨創立了人民共和國。國運初開,百廢待興,苦求良策、勵精圖治。共產黨人始終以人民為中心,以人民的意志為轉移,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雖然走過一些曲折、坎坷,但是來源于人民,讓人民當家作主的政黨依然深得人民的愛戴與擁護。
以民為本,建立人民政府,所有改革都圍繞民生大計展開,這是新中國與以往任何政權之最大不同。“民”為基礎,而在此基礎上又是怎樣創造出一個又一個奇跡呢,答曰:活!
活!活在思想,活在政策。我們走的是一條前無古人的有中國特色之路,無現成可鑒,有時需要摸著石頭過河。面對困難,共產黨人沒有退縮,大膽設想,小心求證,靈活變通,與時俱進,“譬若良醫,病萬變,藥亦忘變”。從十一屆三中全會到十七大六中全會,從開放搞活到科學發展,從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從快速高效到可持續發展,從兩個文明到和諧社會,無不浸透著一個活字,這大大提高了社會生產力、綜合國力、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08奧運、神七飛天,汶川賑災、西藏平亂、新疆鎮暴,已經充分說明了這一點,尤其是07金融危機爆發后,黨中央冷靜應對,迅速出臺拉動內需的系列政策,使中國經濟在最短時間內走穩回升,讓全世界刮目相看,為中國叫好。無數的事實,無比的成績,讓中國人民不僅站起來了,而且是昂首挺胸,大踏步的`由大國向強國邁進。
活,活在百姓心里,活在當下。不必看深圳珠海,也不必去上海北京,單到農村走一走,就耳目一新了。如今的農民在黨的新農村改革的指引下,不再拘泥于門前那一畝三分地,還要搞種植、養殖、副業、農家樂,多種經營;其房前屋后不再是臟亂差,蚊蟲亂飛,而是白墻黑瓦,干凈整潔,還有健身設施;富裕了,還可以出國走走,開開眼界,尋找商機。可以說,老百姓的日子正活起來,火起來、品質起來。與此同時,整個社會的心態也日趨走向穩定與成熟,甲型流感來了,不慌不忙;震后重建,不等不靠,不偏不激,紛紛呼吁團結,以大局為重,等等,各種社會矛盾和復雜局面都能從容面對了。現在的中國人,握著幸福揣著希望想著未來,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快樂、陽光。這個“活”字,猶如千年前的活字印刷術,永遠閃爍著文明的光芒。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泱泱中華,生機勃勃。共產黨人,高瞻遠矚,以民為本,“活”字治國,百業興旺,復興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