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應該根據幼兒的發展特點和差異化需求進行個性化調整。在小班教案范文中,可以找到適合不同教學場景的教學案例。
幼兒英語小班教案(優質20篇)篇一
教育孩子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可沒那么容易,每個幼兒教育者都深有體會。你知道如何寫一篇小班公開課教案?它能夠幫助小班老師提升教學質量。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小班幼兒英語公開課教案”,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健康教案:好吃的芝麻糖。
活動目標:
1、通過討論和教師的引導知道漱口有利于清潔牙齒。
2、掌握正確的漱口方法。
3、知道人體需要各種不同的營養。
4、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活動準備:
芝麻糖、調羹、鏡子、杯子、水。
活動過程:
一、請客吃芝麻糖。
今天是小熊的生日,熊媽媽點了好多好吃的東西,請你們吃,我們一起到小熊家去好嗎?
二、送禮物照鏡子。
三、幼兒自由討論清潔牙齒的方法。
小結:牙齒臟了可以用牙刷刷牙,也可以用漱口的辦法,可是幼兒園里沒牙刷,就讓我們漱口吧。
四、學習正確的漱口方法。
1、教師演示:手拿小杯子、喝口清清水、抬起頭閉起嘴、咕嚕咕嚕吐出水。
2、幼兒念兒歌,學習正確漱口的方法。(空手模仿)個別幼兒聽口令做動作集體聽口令做動作。
五、漱口。
請小朋友拿好杯子到水池邊漱口,如果水籠頭前面沒有人你就可以去漱口了,如果有人請你等他,漱完了再去。
六、讓客人老師和小朋友看看,誰的牙齒最干凈。
活動目的:
1、學習用較為簡潔的線條畫出幾種不同的面部表情。
2、培養幼兒的繪畫興趣。
活動準備:
酸、甜、辣(稍辣)味的水每桌一份;畫紙、筆、小勺、鏡子人手一份;范畫三張。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1、這里有甜的、辣的、酸的三種味道的水,現在我來嘗其中的一種,請你們根據我的表情,猜一猜我嘗的是什么味道的水。
3、你們有沒有吃過辣椒?吃辣東西時,你們的表情是怎么樣的?做給老師看看,好嗎?
二、示范作畫。
1、老師真想把自己的表情畫下來,可是我怎樣才能看見自己呢?
2、教師取出小鏡子邊講解,邊畫嘗辣味時的表情。
4、請幼兒想象吃酸葡萄時的感受,并把嘗酸味時的表情做給旁邊的小朋友看。
5、你們都吃過甜甜的糖,吃甜東西時,你是怎樣的表情?請你把嘗甜味時的表情做給大家看看。
三、幼兒作畫。
1、你們的桌上也有甜的、酸的、辣的三種味道的水。下面請你們每個人用自己的小勺子去舀其中一種味道的水,嘗一嘗是什么味道的,然后照著鏡子,把自己的表情畫下來。
2、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大膽運用線條表現各種表情。
四、評析作品。
1、請幼兒互相觀看同伴的作品。
2、教師選取三張畫有不同表情的作品,請幼兒猜猜這三位小朋友嘗的是什么味道,并請作者予以證實。
3、請個別幼兒講述自己嘗的是什么味道的水,畫的是什么表情。
4、請幼兒以黑板上的'三張范畫為分類標準,按不同的表情將自己的作品貼在相應的范畫下面。
活動延伸:
在美工角提供更多的材料,讓幼兒按自己的意愿畫出各種表情或做有趣的表情面具。
活動目標:
1、愿意在集體中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2、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努力做到不挑食,不偏食。
3、初步了解食物與健康的關系。
活動準備:
小狗和小狗媽媽的手偶。
活動目標:
一、導入活動。
欣賞故事《好寶寶不挑食》,知道挑食的危害。
1、教師戴上手偶,講述故事《好寶寶不挑食》,引導幼兒發現挑食會對自己的身體有危害。
教師:小灰狗有一個不好的習慣是什么?
2、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幼兒了解,因為挑食,小灰狗越來越瘦,身體也越來越差,所以差點兒被風吹跑了。
教師小結:小灰狗因為挑食,越來越瘦,身體越來越差,所以差點兒被風吹跑了。
二、根據故事內容討論。
1、教師以故事中狗媽媽的口吻提問,小朋友有沒有像小灰狗那樣的挑食習慣?
2、教師引導幼兒說說如何來幫助小灰狗改掉挑食的習慣。
教師:我們應該對小灰狗說什么?我們應該為小灰狗做些什么?
3、教師小結:小朋友現在正是長身體的時候,身體需要各種營養。如果挑食,就會使小朋友的身體缺少營養,最后像小灰狗一樣,長不高、長不大,渾身沒有力氣。
三、說一說、想一想。
1、教師結合班上幼兒普遍挑食的情況,找出這些食物的圖片,幫助幼兒了解這些食物的營養價值。
教師:這些食物中哪些是你吃過的?哪些是你喜歡吃的?
教師:它們對小朋友有哪些營養價值呢?
小結:牛奶——是補充鈣,讓小朋友長得高而壯;魚肉、羊肝——讓小朋友的眼睛更加明亮;肉——補充熱量,讓小朋友更有勁兒。
活動反思:
小朋友入園將近一年,雖然老師每天吃飯都在強調不挑食,但有些小朋友還是挑食,一會兒不吃青菜,一會兒不吃肉。有的小朋友在老師的鼓勵下,還能堅持把菜吃完,有的小朋友就是把不要吃的菜放在桌上,桌上一片狼藉。我們班顧笑語、湯俊琪特別挑食,所以這次活動著重針對這幾個小朋友。
在故事提問時我特意我請了平時愛挑食的幾個小朋友回答我們應該對挑食的小灰狗說什么?我們應該為小灰狗做些什么?從而讓他們知道不挑食才能身體好。
活動下來,幼兒基本明白吃飯不挑食的道理,部分幼兒也表示以后不挑食了。但飲食習慣不是很容易改變的,不挑食不是靠語言來表達的,也不是靠一日之功,要循序漸進,用行動來證明。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圖片,簡單講述圖片內容,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通過學習短句“自己穿衣服”、“自己刷牙”、“自己洗臉”、“自己吃飯”等初步培養幼兒發散性思維。
3、通過講述內容,激發幼兒熱愛勞動的情感,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培養幼兒的獨立性、自信心。
4、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5、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如何培養幼兒獨立性的良好習慣。
難點:如何培養幼兒獨立性的自主能力。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歌曲《小小手》,在日常生活中,鼓勵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環境準備:小(2)班。
3、材料準備:圖片《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及字卡。
錄象(幼兒自己生活中的關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
活動過程。
(一)復習歌曲《小小手》,引入課題。
1、邊唱歌邊做動作。
2、教師提出要求,再唱一遍。
3、可請個別幼兒進行歌表演,激發幼兒的興趣。
(二)讓幼兒根據問題仔細觀察錄象內容,并說一說,及時出示字卡。
1、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說說錄象中有誰,她在做什么(培養幼兒的觀察力)。
2、是誰?在干什么(穿衣服)?看,她好象在說什么,我們猜一猜(我會自己穿衣服)(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并勇敢地說出來)。
(三)啟發幼兒用“我會自己……”的句子說說自己會做些什么。
2、幼兒充分講述,教師適當調節。
(四)結束活動。
我們小朋友真能干,會自己做這么多的事情,還有許多小朋友也會做很多很多的事情,我請小朋友找找自己的爸爸媽媽,跟他們說說,能干的你,現在會自己做什么事情(請幼兒與家長交流,使每個幼兒都能得到講述的鍛煉)。
教學反思。
活動準備充分,思路清晰,能較好地幫助幼兒用語言完整表述。建議由大班哥哥姐姐來進行情境表演,然后教師用肢體和部分語言進行提示這樣能更好地幫助幼兒講述。
小百科:自己釋義自身、本身。
幼兒英語小班教案(優質20篇)篇二
(1)將制作面具的材料發給學生。教學生如何給面具涂色,將面具剪下并粘在小木棍上。
(2)學生帶上面具,互相打招呼并介紹自己,復習本課所學知識。
(3)提示學生,注意保留面具,以后教學活動中會用到這些面具。
幼兒英語小班教案(優質20篇)篇三
做活動手冊第一單元的第一部分練習。由于學生剛剛接觸英語,而且是第一次做活動手冊,教師要進行全面、細致的指導。
(1)教師與學生討論本單元獲獎的小花數量,由于是第一單元,起點可以稍微低點,盡量讓每個學生都得到棕熊或小松鼠的小貼紙為獎勵。
(2)讓學生看書上的圖,才圖中人物,想他們在說什么。
(3)教師講解題目要求并指導做的方法。建議教師提醒學生注意題目要求標記的識別,以便今后遇到相同問題時學生能獨立完成。
(4)讓學生聽錄音做練習。
(5)再次播放錄音,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一句一句地跟讀并相互核對答案,最后通過給小花涂色進行自我評價。
幼兒英語小班教案(優質20篇)篇四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已經有了較強的獨立意識,經常聽家長反映:孩子穿衣服挑挑揀揀,有時天氣挺冷的卻一定要穿裙子……為了讓幼兒了解不同天氣穿不同的衣物,不同季節穿不同的衣物,不同職業的人穿不同的衣物,使幼兒明白衣著和天氣、場合等的搭配習慣,并且能夠選擇適合自己的衣物。我們結合分享閱讀讀本《今天穿什么》設計了一系列活動。
活動目標:
1、通過學習讀本,使幼兒明白衣著和天氣、場合等的搭配習慣,并且能夠選擇適合自己的衣物。
2、引導幼兒學習句型:“××穿什么?穿上××帶上××,并初步認識問號,了解問號在本書中的作用。
3、通過各種活動,引導幼兒認識一些常見服裝,初步掌握一些有關服裝穿著的知識,理解不同場合、不同職業穿不同的服裝的需要和意義,并通過有關服裝的活動培養幼兒初步的類概念。
活動過程:
一、觀察分析大書畫面。
1、激發興趣。
師:今天天氣怎么樣?你穿著什么衣服?你為什么穿這樣的衣服?
教師出示大書封面,提問:這是書的什么?這是在什么地方?
幼:這是書的封面,小朋友在家里;這是在幼兒園里;這是在舞臺上,因為有幕……。
師:小朋友在干什么?
幼:小朋友在聽著音樂跳舞,因為旁邊有音符。
師:她穿著什么樣的衣服?她為什么穿這樣的衣服?
幼:她穿著小兔子的衣服,因為他在裝小兔子。(教師豐富詞匯:扮演、演出服)。
師:你想不想知道這本書告訴我們一些什么事情?
2、引導幼兒逐頁分析畫面。
(1)打開第一頁,提問:這是在什么地方?小朋友要干什么?她們穿著什么衣服?
幼:這是在大海里。
(幼兒被畫面上的一片藍底色所迷惑,以為是大海。老師請他上來指一指,從哪里看出這是在大海里?小朋友指著上方綠色的圖案說:這好像是船。老師又讓幼兒仔細分析:小朋友會在大海上行走嗎?看一看,他們走在什么地方?這時有的幼兒說:走在馬路上;有的說走在方框上;還有的說走在黃紙上。)(分析:小班幼兒生活經驗和觀察力、想象力有限,看了這幅畫面,他們很難說出孩子們是走在上學的路上)。
師:想一想,小朋友上學穿什么?帶上什么?
幼:穿上盛隆兒童活動中心的園服,帶上小龍英語書。(這是孩子的生活經驗再現)。
幼:穿上花裙子,背上小書包。
師:她們的表情怎么樣?她們心里怎么想的?
幼:她們笑瞇瞇的(豐富詞匯:笑瞇瞇),她們想:“我上學要好好學習。”
(2)打開第二頁。
師:這是在什么地方?你是怎么知道的?
幼:這是在草地上。地是綠色的。
幼:這是在運動場上。后面有一個網。(因生活經驗所限,孩子們不知道這是排球網,教師趁機豐富幼兒知識:打排球時需要排球網;打藍球時,需要藍球架;踢足球時,需要足球門,運動時穿上運動服動作靈活,非常方便,然后鼓勵幼兒回家注意收看體育節目)。
師:小朋友打球時穿什么?為什么。
幼兒:打球時穿上條條衣服。
(分析:因幼兒平時很少參加這樣的活動,而且穿運動服也較少,所以他們不認識運動服。這時,教師出示幾套運動服,豐富詞匯:運動服)。
師:這兩個小朋友的表情怎樣?他們心里是怎么想的?
幼:他們笑瞇瞇的,心里想:打球真開心。
幼:他們都想爭第一。
(3)打開第三頁。
師:這是在什么地方?你是怎么知道的?
幼:這是在沙灘上,因為我看到了黃黃的沙子。
幼:這是在大海邊,因為我看到了大海,還看到了海浪。(豐富詞匯:蔚藍的大海一望無邊)。
幼:還有海星、扇貝、小貝殼。
師:這兩個小朋友要去干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他們心里是怎么想的?
幼:他們要去游泳,因為他們拿著救生圈,穿著游泳衣。他們想游泳真開心。
幼:還戴著游泳帽。
師:那么游泳穿什么?(幼兒都爭先恐后地發言。)。
(4)打開第四頁。
這幅圖你在哪里見過?(在封面上)其他提問方法同上。
(5)打開第五頁,提問方法同上。(因幼兒對這一畫面也有豐富的生活經驗,所以回答得也非常好。豐富詞匯:傾盆大雨、淋濕等)。
(6)打開第六頁,提問方法同上。(因我們生活在北方,幼兒對雪天堆雪人、打雪仗的活動非常熟悉,所以回答得很好。豐富詞匯:冬天,天氣寒冷,到處是冰天雪地;下雪了,白茫茫的一片等)。
(7)打開第7頁。
師:這是在什么地方?
幼:在家里。在做飯的地方。
師:做飯的地方是什么地方?
幼:廚房。(豐富詞匯:廚房)。
師:廚房里有什么?
幼:鏟子、勺子、碗、盤子、電飯鍋。
師:你家廚房里還有什么?
幼:微波爐、電冰箱、鍋、筷子……。
師:今天晚上,小朋友回家仔細觀察一下,你家的廚房里還有什么?(通過鼓勵幼兒主動觀察,使幼兒獲得親身體驗)。
師:這個小朋友穿著什么衣服?她想干什么?
幼:她穿著花裙子,戴著帽子,拿著鏟子,她想做魚吃,因為盤子里有一條魚。(教師出示花圍裙和廚師帽,告訴幼兒廚師做飯時要穿上圍裙、戴上廚師帽,這樣既干凈又衛生。)。
(8)打開第八頁。
師:這是在什么地方?你怎么知道的?
幼:在衛生間。因為有大盆、有毛巾。
幼:在衛生間的澡盆里。因為有大盆,還有洗發水,小朋友身上還有泡泡。
幼:在浴池里。小朋友到浴池里洗澡。
師:洗澡穿什么?
幼:什么也不穿。
幼:光著身子,光著屁股。(幼兒都大笑)。
師:這個小朋友的表情是什么樣子的?他在想什么?
幼:他笑瞇瞇的,在想:洗澡真舒服。
師:你喜歡洗澡嗎?你能自己主動地洗澡嗎?(教育幼兒做一個講衛生、愛清潔的好孩子)。
二、師生共同閱讀大書。
師:讓我們看一看書的作者是怎么說的。
重點引導幼兒認識“?”及“……”,引導幼兒有感情地跟讀。
三、幼兒獨立閱讀小書。
1、鼓勵幼兒自由閱讀小書。
2、教師帶領幼兒以手指字,對號入座地指讀小書。
四、延伸活動:
1、游戲:配對。
2、表演游戲。
準備不同季節、不同天氣、不同場合、不同職業穿的衣服實物若干,教師先分別出示各種衣服,提問:這是什么衣服?是什么時候(或什么季節、什么人物)穿的?然后,請小朋友每人選擇一件自己喜歡的衣服穿在身上,進行表演。如:四名幼兒分別穿上春、夏、秋、冬穿的衣服,進行自我介紹:春天天氣暖和了,我穿上了薄毛衣;夏天天氣炎熱,我穿上了小汗衫……然后,四個小朋友齊聲說:“不同的季節穿不同的衣服?!蓖瑯臃椒ū硌莶煌瑘龊稀⒉煌鞖?、做不同的事情穿不同的衣服以及不同職業的人穿不同的衣服。
3、美工制作活動。
幼兒通過粘貼、繪畫、拓印等形式裝飾了四季不同的.服裝,并制作了夏天的太陽帽、小拖鞋。
4、填寫閱讀護照,創編小圖書。
這一讀本進行之后,我們鼓勵孩子回家口述,由父母代表填寫了《今天穿什么》閱讀護照,編寫了小作文,其中王凱小朋友是這樣編的:〈〈不同職業穿不同的衣服〉〉、王心竹小朋友編的《不同季節穿不同的衣服》還參加了本次兒童圖書創作大賽活動。
5、參觀活動。我們還帶領幼兒到萊陽商廈參觀了服裝店,孩子們在這里看到了不同季節穿的衣服、鞋子、不同季節戴的帽子。
6、穿衣服比賽活動。
為了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我們趁機組織幼兒開展了穿衣服比賽活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7、社會實踐活動:
我園還相應了開展了組織幼兒參觀部隊,請交警叔叔帶著紅綠燈到幼兒為小朋友講解交通規則;請消防員叔叔現場為小朋友表演穿消防服、滅火及著火了怎樣逃生等知識,使孩子認識了特殊職業的人的不同穿著。
活動總結:
通過師生共同分析閱讀大書、小書指讀以及一系的游戲、表演、制作、社會實踐等活動,不僅鍛煉了幼兒的觀察、分析、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動手能力等,而且孩子們對人們的衣著產生了濃厚了興趣,豐富了相關知識。家長們反映:孩子學會自己穿衣服了,知道根據天氣的變化自己選擇合適的衣服了,而且走在大街上特別喜歡觀察不同的人物穿的不同衣服,閱讀護照也填寫的很好?!督裉齑┦裁础肥欠窒黹喿x教材中一個很優秀的讀本。
反思:幼兒在分析畫面時,當其具備已有的生活經驗,如到海邊游泳、堆雪人、下雨等,孩子們能夠踴躍回答教師的問題,并能說出很多答案,當幼兒不具備生活經驗時,孩子們幾乎不能正確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為此,我們在進行任何一個課題前,都應盡量進行相應的生活實踐或探索,努力豐富孩子們的生活經驗,或創設相應的情景,這樣才會提高教育效果。
幼兒英語小班教案(優質20篇)篇五
一、設計意圖:小三班幼兒聰明好學,年齡在3歲半-4歲半之間,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對數字比較敏感,在學習中,能感知數概念的形成,并學習辨認1--10的字形,在游戲活動中,反復記數、點數,對數量的感知有了初步的認識。大海報可讓幼兒在輕松、主動的氛圍中學習規律數數,從而提高幼兒對數學的認知能力。我根據我班幼兒的實際情況,結合幼兒的年齡特征,設計本次數學探究游戲活動,讓幼兒學習利用數字卡片、實物卡片、粘貼海報、開火車等游戲活動幫助幼兒認識6、7、8的字形及辨認6、7、8的數量。
二、活動目標:
1、讓幼兒認識6、7、8的字形。
2、讓幼兒辨認6、7、8的數量。
3、體驗數字游戲的`樂趣。
三、活動準備:
1、教師自制海報一張、幼兒海報五張。
2、與幼兒人數相等的6、7、8數字卡片。
3、實物數量卡片若干。
4、光碟一盤,故事《動物選美》。
四、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1、觀看故事《動物選美》導入活動;
2、教師出示海報,引導幼兒觀察;
3、提出問題:海報上出現的數字分別像什么?引導幼兒分組討論;
4、請幼兒從桌面上找出與海報相同的數字。
(二)、教師依次出示6、7、8數字卡。
1、引導幼兒認識6、7、8的字形,并說說是什么數字。
2、說說它們分別像什么?
3、請幼兒找出與數字相符的實物卡片。
(三)、手指游戲。教師分別說出6、7、8的任何一個數字,請幼兒用手指比出與數字相符的手指。或反之,游戲重復進行。
(四)、引導幼兒分組學習使用數字6、7、8粘貼海報。
(五)、小結:讓幼兒在活動中尋找6、7、8數量的對象,加強數字與數量的結合。
活動延伸:游戲《開火車》。
活動評析:在活動前,小三班幼兒已對數字1-5認識和掌握,通過認知活動,多數幼兒能較快地正確地辨認6、7、8的字形,并配合6、7、8的字形,鋪排出正確的數量,少數幼兒需在教師引導下完成。教學活動中,師生互動較好,幼兒充分體驗到數字游戲的樂趣,從而達到教學目標。
幼兒英語小班教案(優質20篇)篇六
本課時是學生第一次接觸英語,引入相當重要。通過卡通片、歌曲和游戲等多種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愿望。本課時主要語言點是學習見面打招呼、自我介紹及道別用語。剛好教師和學生也是第一次見面,可以利用這一真實情景運用所學的語言點來操練對話,設計的幾幅情景圖是讓學生進一步運用所學,鞏固知識,實現真正的語言交流,從而使學生初步體驗用英語交流的成就感和快樂。
幼兒英語小班教案(優質20篇)篇七
歌謠:
帶著cap小娃娃,鼻子nose不見了。
快來快來幫幫它,貼上nose好回家。
目標:
1.學習單詞:nose(鼻子),cap(帽子);并初步學習歌謠。
2.通過游戲讓幼[]兒感到學英語的樂趣,對學習英語產生更濃厚的興趣。
準備:
1.一張正方形的紙(現做帽子)。
2.圖畫,畫有兩個可以活動鼻子的娃娃。
3.一頂紙制帽子;兩張鼻子的卡片(一張大的,一張小的)。
過程:
一。學習單詞。
1.(1)出示正方形的紙。
(2)教師現場制作帽子。
教師:紙變成了什么?(帽子)。
帽子說:我的名字叫cap.小朋友來,一起來叫我的名字。()。
(3)小游戲:出示帽子,戴到小朋友的頭上,戴著帽子的小朋友大聲的念cap。
2.(1)聽錄音機唱〈nose這首歌曲。
教師:你聽到了什么?(nose)在哪里?
(2)傳nose卡片,大的卡片就大聲的念,小的的卡片就小聲的念。
二。學習歌謠。
1.出示圖片。
教師快速拿走小娃娃的nose。(鼻子nose不見了)。
小娃娃:嗚嗚嗚……我該怎么辦呢?鼻子nose不見了,回家媽媽就不認識我了。
老師:快來快來幫幫他,轉動你們的小腦袋,想出一個好辦法。(幼兒自由討論,引導幼兒給他貼上鼻子nose)我們給他貼上nose,告訴他貼上nose好回家。
小娃娃:我的nose回來了,我真開心,下次我再也不說慌了。
老師:那我們小朋友要不要說謊呀?(不要)。
2.剛才發生的事,重新敘述。
老師:我把剛才發生的事編成了一首兒歌,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
(1)教師示范一次。
(2)幼兒跟讀兩次(一次老師大聲念,幼兒小聲念。一次老師小聲念,幼兒大聲念。)。
(3)全班幼兒以故事的形式演示一次。
三。小結。
游戲:貼鼻子。
畫兩個沒有鼻子的小娃娃(表情各不相同),請兩個小朋友比比看,看誰最先把小娃娃的鼻子貼上。
幼兒英語小班教案(優質20篇)篇八
1、通過學習讀本,使幼兒明白不同場合搭配不同服飾的原則。
2、學習句型:“××穿什么?穿上××帶上××。
3、在感知故事內容的基礎上,理解角色特點。
4、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動準備】。
1、了解衣服的組成部分,知道不同年齡、職業的人穿不同的衣服。
2、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師:孩子們,今天有幾位小朋友想要跟我們做游戲,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都穿了什么衣服吧!
例:這位小朋友穿了什么衣服呀,那他穿著運動服去干什么呢?還有一位叫做妮妮的小朋友,她今天要做很多的事情,穿很多好看的衣服,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二、閱讀畫面。
(1)封面。
師:這位小朋友就是妮妮,她手里拿著什么呀?她想要做什么呢?早上妮妮起床了,打開衣柜,拿著衣服比來比去,心想:今天穿什么呢?這本書的名字就叫做《今天穿什么》,接下來我們去看看妮妮究竟穿了什么衣服吧。
(2)引導幼兒逐頁分析畫面。
三、總結分享(教師梳理故事情節)。
師:小朋友們,妮妮今天做了很多的事情,穿了很多的衣服,你們學會穿衣服了嗎?
引領幼兒從第一頁開始回憶故事的情節,完整講述故事。歸納出“做不同事情穿不同衣服”的規律。
活動反思:
活動中教師作為傾聽者和支持者,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對教師創造的寬松學習環境有較好的理解和實際行動。豐富了幼兒想象力。
不足之處:
幼兒英語小班教案(優質20篇)篇九
1.感知方形與圓形的基本特征。
2.能根據圖形特征進行分類。
3.愿意觀察發現圓形和方形的物品,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4.初步培養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5.喜歡數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游戲,培養思維的逆反性。
圓形、方形的餅干,盤子,圓形與方形的圖形片人手一份
一、認識方方和圓圓,了解其基本特征。
1.圓圓的
(1)請幼兒自由猜想餅干的樣子。
(2)出示圓形餅干,說說這塊餅干是什么形狀的?
(3)結合生活經驗,說一說還有哪些東西是圓圓的。
2.方方的
用同樣的方法引導幼兒認識方形,并找找、說說身邊還有哪些物品是方方的。
3.小結:圓圓的東西是沒有角的,方方的東西通常有四個角、四條邊。生活中有許多物品都具有圓圓的或方方的特征。
二、品嘗餅干。
1.請幼兒品嘗餅干,說說自己手里的那一塊是什么樣子的?
2.幼兒品嘗與交流。
三、按特征分類。
1.由圖形媽媽要找寶寶引入,請幼兒說說自己手中的是什么圖形寶寶。
2.分類。請幼兒分批對圖形寶寶分類,并檢查。
四、延伸活動。
找一找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是圓圓的或是方方的。
幼兒英語小班教案(優質20篇)篇十
目標:
1、知道幾種常見水果的名稱與特征,并會進行簡略的裝飾,幼兒園中班英語教案,水果.。
2、會用…的…的句式描述水果的特征。
準備:
1、擬人化的水果(在蘋果上貼五官和四肢,打扮成老奶奶,橘子的一只)。
2、蘋果、香蕉、橘子、梨等水果若干。
3、剪好的五官、四肢,勾線筆、剪刀,彩帶、雙面膠。
過程:
一、情景表演:蘋果奶奶的生日。
1、出示蘋果奶奶:這是蘋果奶奶,今天她特別高興,由于今天是她的生日,等會幼兒很多多少水果朋友都要來為她慶祝生日。
2、出示橘子爸爸:看誰來了,這是橘子娃娃,她熬頭個來給蘋果奶過生日,他說,我是綠綠的、酸酸的橘子爸爸“祝蘋果奶奶生日快樂!”
二、說說知道的水果。
1、玩游戲隔袋猜物:請小朋友到袋子里來摸一摸,摸了以后說一句好聽的話,說說是這樣水果的樣子、外形或味道,然后再把這個水果娃娃出來。(個別幼兒說出后集體操練,所有的水果摸完后在集體完整操練一次)。
2、猜猜還會有哪些水果會來給蘋果奶奶慶祝生日呢(培養幼兒的發散性思維)?
三、打扮水果:
1、幼兒自選相應的五官、四肢粘貼在水果上:去過生日要打扮患上漂亮一點,可這些水果娃娃都還沒打扮呢,怎樣打扮呢?(討論怎樣打扮)。
2、交代操作要求:先容操作質料。
3、說說本身打扮的是誰:要求用一句描述性的話說出這種水果。
四、給“蘋果奶奶”慶祝生日。
1、幼兒扮演水果娃娃,打扮的什么水果就扮演什么水果娃娃。給“蘋果奶奶”慶祝生日:扮演什么水果就說一句好聽的話:如:我是黃黃的梨寶寶,祝奶奶生日快樂!
2、分腳色操練。
3、在“生日歌的樂曲聲中,幼兒唱唱、說說、互相交流?!?/p>
幼兒英語小班教案(優質20篇)篇十一
1、復習貓,兔,狗,鳥的'英語發音及動作名稱。
2、學習太陽,雨的發音。
3、懂得raingoaway的含義。
4、學唱歌曲。
活動準備四個小動物的圖片,太陽、雨的圖片。
2、引導幼兒觀察太陽圖片,和雨的圖片引(幼兒教育導幼兒學習太陽和雨的發音。
3、引出歌曲內容。
小朋友,你們看下雨了,小動物要離開了,你們聽我給你們唱一首歌。
(教師范唱,幼兒學唱)。
4、結束部分。
做游戲doasitell。
即教師念小動物的名稱幼兒做它們的動作。
幼兒英語小班教案(優質20篇)篇十二
1、復習貓,兔,狗,鳥的英語發音及動作名稱。
2、學習太陽,雨的發音。
3、懂得raingoaway的含義。
4、學唱歌曲。
活動準備。
四個小動物的圖片,太陽、雨的圖片。
活動過程。
2、引導幼兒觀察太陽圖片,和雨的.圖片引(幼兒教育300168)導幼兒學習太陽和雨的發音。
3、引出歌曲內容。
小朋友,你們看下雨了,小動物要離開了,你們聽我給你們唱一首歌。
(教師范唱,幼兒學唱)。
4、結束部分。
做游戲doasitellyou.
即教師念小動物的名稱幼兒做它們的動作。
幼兒英語小班教案(優質20篇)篇十三
準備。
1、上機準備工作:字卡、vcd。
2、游戲所需的物品:字卡。
一、導入:(引出今天教學內容):運用:圖片、兒歌、謎語、實物來引出。
環節轉變過度語:今天我們要學習《book書》。
二、漢字學習。
出示漢字:(1、漢字卡;2、電子版漢字。)。
教師引導幼兒認讀:(1、集體認讀幾遍。2、分組、個別)(以游戲形式作鞏固)。
三、單詞學習。
看圖說出單詞《book書》組成,或這單詞是由哪些字母組成?(老師們要求幼兒做動作)。
環節轉變過度語:我們一起聽聽單詞《book書》的故事。
選擇“故事”軟件:“單詞故事1動畫”
教師引導幼兒回憶故事。
引導幼兒說組成(要求做動作)加入鞏固組成游戲。
聽發音加強發音練習:選擇發音軟件“單詞發音”幼兒跟讀。
游戲加以鞏固組成及發音。
1、幼兒參與性與興趣情況:
2、幼兒的掌握情況:
3、教學存在的問題:
幼兒英語小班教案(優質20篇)篇十四
一個小小的經常吃到的茶葉蛋引發了一個長長的故事,“茶葉蛋的媽媽是誰呢?”,“是茶葉媽媽”、“是老虎媽媽”抑或“是雞媽媽”――在孩子們七嘴八舌中有關“生蛋”的主題產生了。先前讓家長們積極參與此活動,和孩子討論“哪些動物會生蛋”,孩子了解到雞、鴨、鵝等會生蛋。我們在電視中,還看到了其他不會生蛋的動物,今天的活動就是在此基礎上展開的,讓幼兒加深印象。
在組織形式上,我充分考慮到小班幼兒的學習特點,嘗試用游戲的.形式來開展分享交流,而且也將我園開展的英語教學結合進去,注重了內容間的有機整合。
1、通過游戲、同伴之間的交流了解哪些動物會生蛋,體驗游戲的樂趣。
2、嘗試用英文說說動物的名稱。
3、在游戲中會正確用動作表示“yes or no”。
1、有關動物生蛋的演示文稿、動物圖片、電視機、vcd。
2、黑板上貼有yes、no字樣的圈,地上畫上兩個圓圈供孩子們選擇用。
3、雞蛋、茶葉蛋各一個,紅五角星若干,花環一個。
(一)、提問啟發
由一個小小的茶葉蛋引發話題:
t:“茶葉蛋的媽媽是誰?”
s:“是茶葉媽媽”、“是老虎媽媽”或“是雞媽媽”等。
t:那我們一起去看一下牧場里的動物到底誰是茶葉蛋的媽媽?誰會生蛋?
(二)看電視
1、幼兒圍坐在一起看碟片,欣賞各種動物,并能用英語說出它們的名字。
2、知道并了解哪些動物會生蛋。
(三)智力游戲(yes or no)
1、玩法:教師拿出一張動物圖片,如:出示小鳥圖片,提問:這是誰?并用英文“hello,hello, bird”與小鳥打招呼,孩子們也跟它打招呼。問:“bird 會生egg嗎?”,接著說:“one two start”,讓孩子們開始選擇答案(站在兩個分別代表yes、no的圓圈中間進行選擇),有搭班老師確認后,請孩子們將動物媽媽貼在版面上,以此加深印象(會生蛋的貼在yes一面,反之就貼在no一面)。說對的孩子給一顆紅五星獎勵。照此方式出示其他動物圖片。
2、交流經驗:說說還有哪些動物媽媽也會生蛋寶寶?說對的額外加五角星。
3、評出冠軍:讓孩子們數數自己得到了幾顆星。
(四)結束:請得紅五星最多的孩子登上“寶座”,大家一起和冠軍照相。
幼兒英語小班教案(優質20篇)篇十五
1、認識常見汽車,知道開汽車的基本知識,了解貨車與客車的功用。
2、能在活動中大膽講述。
3、體驗當小司機的樂趣。
1、布置馬路的場地,加油站、紅綠燈等。
2、貨車停車場和客車停車場。
3、汽車卡片,呼啦圈、音樂磁帶。
1、活動導入,引起興趣。
帶幼兒進場。教師:今天,老師帶你們到汽車城里去看看好嗎?
2、通過游戲,知道做小司機的基本常識,體驗當小司機的樂趣。
(1)認識汽車
師:小朋友,看看都有哪些汽車???
幼兒自由參觀汽車。認識公共汽車、卡車、轎車。
(2)取汽車
師:現在請在汽車城里挑選一輛你喜歡的小汽車,幼兒自由挑選汽車。
教師提問:“你開得是什么車,你想到哪里去?”
音樂。每名幼兒跟著老師順時針開著自己的車在“馬路上”行駛。
(3)給汽車加油
開到加油站。
情境――給汽車加油。
(4)學汽車喇叭叫
幼兒學汽車的喇叭叫:“笛笛……”“叭叭……”
叫得輕的“喇叭”,鼓勵他們的喇叭要響點。
(5)游戲――紅燈停綠燈行
出示紅燈:“紅燈亮了,停一停”(馬上停住)
出示綠燈,小朋友再一次開著自己的車子到馬路上行駛。
3、通過分類認識,了解各自車輛的的用途。
教師帶領“小司機”把車子開到“停車場”
提問:數數這兒有幾個停車場?(兩個)
認識貨車停車場和客車停車場以及貨車和客車各自的功用。
請幼兒認識自己手中的`車,并按功用停好自己的車。 和幼兒檢查停車場里的車是否停對。
結束:
車子停好了,我們可以去××地方玩了,跟著我一起去吧。
幼兒英語小班教案(優質20篇)篇十六
1、“昨天小朋友們聽天氣預報說今天要下雪,看!真的下雪了,我們一起到雪中玩玩吧!”
2、請幼兒穿上雨靴、雨衣一起來到室外。
1、請幼兒接朵小雪花,用放大鏡看看是什么樣的,小手有什么感覺,一會兒小雪花又變成了什么。
2、請幼兒看看小雪花是怎樣從天上落下來的,然后用相應的動作表示出來,在此時播放《小雪花》的音樂,讓幼兒在雪中翩翩起舞。
3、鼓勵。
幼兒想出各種方法(可借助玩具材料)在雪中玩耍,如比比誰接的雪花最多等。
1、提供花、麥苗、小昆蟲、青蛙等動植物的頭飾,讓幼兒分別扮演這些動植物,體驗雪與動植物的關系。教師可示范扮演麥苗姐姐:“我是麥苗姐姐,小雪花落到我身上,好象蓋了一條暖和的被子,可舒服了,明年我一定會長得更好?!?/p>
2、請幼兒分別以自己扮演的角色口吻說出與雪的關系,老師應加以恰當引導。
活動延伸:當雪積得比較厚時,可以帶領孩子們玩堆雪人、打雪仗、滾雪球等游戲。
幼兒英語小班教案(優質20篇)篇十七
成品。
張貼圖片,請幼兒觀察,相互交流。
向幼兒簡單介紹宇宙飛船、人類探月和宇航員的知識。
組織幼兒利用報紙等材料制作宇航服。
提供相關的圖書供幼兒欣賞。
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升空,在太空晝夜不停地向全球播放“東方紅”樂曲和遙測信號,向全世界宣布其已進入宇宙空間。
第一個在太空展示五星纟i旗的中國航天員是楊利偉。20xx年10月15日,楊利偉乘“神舟五號”遨游太空,并在飛行中展示五星紅旗。
“神舟七號”是中國人的第七個航天腳印。20xx年9月27日16時43分,當中國航天員翟志剛從“神舟七號”飛船軌道艙邁向太空的`一剎那,中國航天史上的又一個里程碑就此誕生。
幼兒英語小班教案(優質20篇)篇十八
1.學習單詞:nose(鼻子),cap(帽子);并初步學習歌謠。
2.通過游戲讓幼兒感到學英語的樂趣,對學習英語產生更濃厚的興趣。
1.一張正方形的紙(現做帽子)。
2.圖畫,畫有兩個可以活動鼻子的娃娃。
3.一頂紙制帽子;兩張鼻子的卡片(一張大的,一張小的)。
一.學習單詞。
1.(1)出示正方形的紙。
(2)教師現場制作帽子。
教師:紙變成了什么?(帽子)。
帽子說:我的名字叫cap.小朋友來,一起來叫我的名字。()。
(3)小游戲:出示帽子,戴到小朋友的頭上,戴著帽子的小朋友大聲的念cap。
2.(1)聽錄音機唱《nose》這首歌曲。
教師:你聽到了什么?(nose)在哪里?
(2)傳nose卡片,大的卡片就大聲的念,小的.的卡片就小聲的念。
二.學習歌謠。
1.出示圖片。
教師快速拿走小娃娃的nose。(鼻子nose不見了)。
小娃娃:嗚嗚嗚……我該怎么辦呢?鼻子nose不見了,回家媽媽就不認識我了。
老師:快來快來幫幫他,轉動你們的小腦袋,想出一個好辦法。(幼兒自由討論,引導幼兒給他貼上鼻子nose)我們給他貼上nose,告訴他貼上nose好回家。
小娃娃:我的nose回來了,我真開心,下次我再也不說慌了。
老師:那我們小朋友要不要說謊呀?(不要)。
2.剛才發生的事,重新敘述。
老師:我把剛才發生的事編成了一首兒歌,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
(1)教師示范一次。
(2)幼兒跟讀兩次(一次老師大聲念,幼兒小聲念。一次老師小聲念,幼兒大聲念。)。
(3)全班幼兒以故事的形式演示一次。
三.小結。
游戲:貼鼻子。
畫兩個沒有鼻子的小娃娃(表情各不相同),請兩個小朋友比比看,看誰最先把小娃娃的鼻子貼上。
幼兒英語小班教案(優質20篇)篇十九
教學目標:
1.認識漢字“鴨”和單詞“duck”
2.復習已經學過的單詞,并且用游戲的形式進行鞏固練習。
3.用雙語的教學內容培養幼兒的關心別人的良好品質。
教學準備:
字母卡片、教學磁帶、教學vcd教學過程:
一、rning”師生問好!
2.玩捉迷藏的游戲。
3.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新的小動物,請小朋友猜一猜。
二、認識漢字“鴨”
1.聽漢字“鴨”的故事,并提問。
3.師生一起表演這個故事。
三、認識單詞“duck”
1.聽單詞的故事,并提問:
(1)鴨寶寶從農場回來后從誰的頭上飛了過去?
(2)鴨寶寶飛到什么里面把水喝完了?
(3)誰看見了很生氣地批評了鴨寶寶?
(4)小朋友,你們認為鴨寶寶這樣做對嗎?
2.集體觀看單詞兒歌動畫片。
3.表演單詞的字母組成故事。
四、聽音拍手游戲。
幼兒英語小班教案(優質20篇)篇二十
1、用棉、皮、毛制成的服裝設置展覽會。
2、家長和幼兒一起到商場摸各種服裝,感知服裝面料的不同。
1、有較敏感的觸摸感覺。
2、感知服裝不同面料的特點。
3、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4、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1、參觀展覽,感知服裝面料的不同。
大家自由參觀,教師引導孩子們摸一摸、看一看、掂一掂,發現其不同。
2、感知、觸摸、比較。
(2)與周圍各種物體的對比感知:摸摸自己的臉、教室的墻,說說對比感覺的不同(墻硬、皮肉柔軟)。
3、了解面料的用途及與人的關系。
(1)思考討論:為什么要用不同的面料做衣服?(季節、喜好、人的身體不同部位、環境、工作等)
(2)啟發孩子講述自己穿過的衣服。
游戲:請你幫幫我。冬天來了穿什么?夏天到了穿什么?
幼兒的興趣非常濃,能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但在幼兒討論的這個階段,我應該創設情景,讓幼兒體驗。我會多看看多學學,讓以后的教學活動能夠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