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教案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教案呢?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教案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幼兒園兒歌風的教案篇一
【準備】:大塑料彩球3個、飲料瓶12只
【玩法】:幼兒站在起點,家長站在終點。幼兒從起點開始滾彩球,途中繞過飲料瓶障礙,至終點家長背著孩子再抱起彩球跑向起點,先到者獲勝。
2、運糧食
【準備】:沙包若干、呼啦圈3個
【玩法】:幼兒站在起點,家長在終點。幼兒從起點處將沙包放在頭頂,手放在身體兩側,運至終點處交給家長,家長用腳夾跳至呼啦圈內,在規定的時間內(2分鐘),圈中沙包最多的獲勝。
3、袋鼠運蛋
【準備】:沙包三個
【玩法】:家長站在起點,幼兒站在終點。家長從起點用膝蓋夾住沙包跳至終點,把沙包交給在終點等候的幼兒,再由幼兒用膝蓋夾住沙包,跳回起點,先到者獲勝。
4、快樂水工
【準備】:桶6個、雪碧瓶三個、舀子3個
【玩法】:家長從起點手拎兩桶水至終點,幼兒在終點用舀子將桶里的水灌入雪碧瓶中,先灌滿的獲勝。
5、心心相印
【準備】:呼啦圈3個
【玩法】:幼兒跳入自己前面的呼啦圈,然后將圈從腳下到頭上取出,再次放到前面跳入,再取出,以此類推直至終點,在終點等候的家長與幼兒一同鉆入圈中,一個在左邊,一個在右邊,用身體的力量撐住呼啦圈,不準用手拿,跑至終點,先到者獲勝。
幼兒園兒歌風的教案篇二
1.積極參與活動,在活動中體驗并初步學習表現歌曲的幽默、詼諧。
2.在傾聽、做動作及參與游戲的過程中逐步學唱歌曲前三段,并感受第四段歌曲的氛圍。
3.有初步的安全意識,懂得不能在床上跳。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圖譜一張,歌詞圖片,第二小節的節奏譜。
2.“猴子”指偶,不同“猴子”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但指偶表演,欣賞教師范唱
師:(出示指偶)你們瞧,誰來了?小朋友們認真聽一聽,猴子來干什么了?
(二)了解歌曲內容,初步學唱歌曲
1.師:小猴子在干什么?你們還聽到了什么?
(這個環節中,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圖片放在圖譜上,并邊放圖片百年念相應的歌詞,一幫助幼兒熟悉歌詞。可根據幼兒(幼兒食品)回答的情況,把未說到的歌詞補充完整。)
2.看圖念歌詞
(1)師:現在,我們不圖片上的歌詞連起來念一遍。
(2)師:剛才是老師帶著你們念的,如果老師不帶你們念,你們能自己念出來嗎?來試試吧!
3.初步看圖譜完整學唱歌曲前三段
(1)師:接下來,我們一起跟著鋼琴聲,把剛才耐的歌詞用好聽的聲音唱出來,會唱的小朋友可以跟著老師一起唱。(結合第二小節節奏譜學唱第二小節)
(2)幼兒自己看圖譜歌唱(可請個別幼兒上臺百年指圖譜邊演唱)
(三)邊玩游戲邊噶廠,并感受第四段歌曲
1.教師和幼兒玩手指游戲,幫助幼兒熟悉、掌握歌詞引導幼兒用左手的三個手指代表三只猴子在自己的腿上模擬猴子按節奏跳,念到第二小節“有一只”時,用右手的手指點左手中的一個手指,表示這只猴子頭上摔了一個包,以此類推。
2.欣賞歌曲第四段,感受其中的氛圍,知道不能在床上跳。
(1)師:剛才三只猴子頭上都摔了一個包,現在他們怎么樣了?
(四)表現歌曲
1.幼兒自由表現歌曲幼兒根據自己的意愿分別扮演三只猴子,用自己的肢體動作表現歌曲。
2.教師觀察教師觀察幼兒的動作表現,可請個別幼兒表演。
(可根據幼兒興趣,重復此環節)
(五)活動延伸
1.回家唱給爸爸、媽媽聽,并教爸爸、媽媽玩手指游戲,或者和爸爸(爸爸食品)、媽媽(媽媽食品)一起表演三只猴子。
2.在區角中投放有關安全常識的圖片,根據幼兒已有經驗開展有關救護、120急救、包扎等游戲。
幼兒園兒歌風的教案篇三
1、嘗試種植,提高探索興趣和持續觀察的興趣,培養初步的勞動意識和競爭意識。
2、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3、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活動過程
1、種植活動
(1)激起幼兒種.種子的愿望:你想知道它們是怎樣長大的嗎?出示教師為幼兒準備的小盆、小鏟子及各種.種子。
(2)請幼兒選一種.種子,和種子標本圖對比,確認是什么種子。
(3)教師講解示范種植過程:在小盆內挖開土,放入種子,然后蓋上土,最后澆上適量的水。
(4)幼兒嘗試種植,在盆上貼上相應的種子圖標和自己的姓名(教師隨機提供指導和幫助)。
大部分幼兒選擇了蔬菜類種子,能按正確的步驟進行種植,但挖土深淺、澆水量不易掌握。
(種植活動不作為本系列活動的重點,旨在激發幼兒繼續觀察。)
2、觀察、管理
一兩周后,部分種子出土了,有的還沒有動靜。
(1)教師和幼兒一起每天觀察,比較種子的生長情況。
幼1:我種的青菜籽發芽了,長出了兩片小葉子。
幼2:我的蠶豆也發芽了,比他的青菜長得高,葉子也比較大。
幼3:我的黃豆怎么還沒發芽呢?
(2)與幼兒一起挖開土觀察,了解、分析種子不發芽的原因。
有的種子,如毛豆已爛了,是因澆水太多;有的種子埋得太深,難以發芽。
(3)幫這部分幼兒重新補種,以保留其對種子的關注關趣。
反思:
幼兒自己種植、自己管理,體現了幼兒的主動探索,在和同伴種植情況的比較中,又培養了幼兒觀察力、比較能力及初步的競爭意識。
幼兒園兒歌風的教案篇四
汝陽縣實驗小學校園韻律操比賽暨迎新年活動方案
我校君英少年的十大品行之一:“健”。健康的身體、健全的人格。健康的身體是一切的基礎,只有良好的身體作保證,孩子才會有無限的發展空間,才能承載陽光的思維,孕育強大的民族。健全的人格,就是讓每個學生成長為一個完整的人,而不是一個片面的人、畸形的人、精神世界殘缺不全的人。“少年強則國強”,讓每個孩子明白健康的法則并盡力遵守;為每個孩子創設適宜的學習生活場景、提供優質的教育資源、營造和諧的發展空間,為其一生的幸福奠基,是我校培養君英少年的不懈追求。今年由于我校的活動場地有限,陽光大課間活動不能采取跑步的形式,政教處和音樂、律動教師自編了一套校園韻律操,及解決了校園的場地問題,也使全體師生能進行陽光大課間活動,是我校的君英少年十大品行“健”落到實處。具體方案如下:
一、教師活動
全體教師以辦公室為單位加上后勤管理組共8個組進行比賽。具體要求:
1、各組除特殊身體、年齡超過50歲(不含50)者,報校辦公室批準,其余不能缺少一個,50歲以上也可以參加。
2、根據各組參賽人數和參賽標準,評出一等獎2個組,二等獎4個組,三等獎2個組。學校根據參賽人數頒發獎金,沒參賽的教師只能得所在組別的一半獎金。
3、展示時間:12月28日上午,穿上運動衣,聽廣播指揮組織
好學生后在升旗臺前按要求站隊。
站隊要求:每個辦公室站3隊,從東往西,1號辦、2號辦到7號辦,最西邊是辦公樓。王俊麗負責安排隊形,組織站隊。提前畫好站的位置。
4、比賽時間:12月31日下午2:00在六樓大會議室舉行。到時抓鬮安排比賽順序。12月29日前,會議室布置到位,營造喜慶的迎新年氛圍。美術老師楊心樂負責,馬琴、許攀虹、呂凈利、翟書輝、溫嫩娥、宋素文、范會盤及后勤老師做好配合。
二、學生活動
1、以年級為單位評出一等獎2個,三等獎2個,其余為二等獎。
2、比賽時間
12月28日一天。
上午9:00全體學生到校園按升國旗的隊形站隊,一年級站在本班的教室門口,舉行校園韻律操的開幕式。李佩主持,先有常校長講話,宣布比賽開幕,第一項由全體老師展示。
3、比賽形式
每次到校園2個年級,上午五、六年級和一二年級,下午三四年級以抽簽的形式,每年級分兩次進行比賽(一年級做課堂韻律操和課間操的第一部分)。
4、評分標準
必須有家長的請假條,特殊學生提前到政教處審批,比賽時安排專人到班級查人數。
每班用卡紙做一個班級的牌子,有本班的一名學生站在最前排,不用做操,做操期間,要拿在學生的胸前,做原地踏步。
三、活動安全預案
1、學生比賽分三輪進行,每次2個年級,分一二、三
四、五六年級。在校園2個年級,其他年級在教室,班主任組織文藝聯歡和“保護碧水藍天,爭做和美少年”主題德育活動總結(主題隊會、演出活動等,活動時要通知楊向輝或王志成到班級照相,也可以自己安排照相,30日前交照片),評選出君英少年,每班評選5名,用本次活動的專用稿紙謄寫出自己的活動日記,至少2頁,每班評選保護碧水藍天心得體會5篇,也使用本次活動的專用稿紙謄寫。12月30日交政教處,元旦期間學校根據各班交的資料和學生內容進行統一評選。有特殊學生,比如某一學生在本次活動中做了很多好事,但自己又不會寫,班主任老師要提前予以說明。
2、帶凳子到指定地點就坐,搬凳子到校園時凳子要帶在胸前,配班老師在前帶領學生,班主任在后,到校園就坐也是配班老師在前,班主任在后,回教室時相同。
3、學生有特殊原因或特殊疾病不能參加活動者,提前與政教處書面寫出原因,經核實不扣班級成績,否則按沒參加扣分。
四、場地安排及現場紀律組織
五、裁判
評委:
人數核實:
計算成績:(去掉最高分和一個最低分的平均得分,保留一位小數)
六、錄像、照相
七、音樂播放
幼兒園兒歌風的教案篇五
教學目標:
1、理解故事資料,懂得微笑能給人帶來快樂。
2、探索多種使大家快樂的方法,明白關心他人,萌發愛心。
教學重點:理解故事資料,懂得微笑能給人帶來快樂。
教學難點:懂得只要有愛心,不管潛力大小都能夠幫忙別人。
教學準備:信封一個(內裝蝸牛微笑卡片)、微笑字卡、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這天老師個性高興,因為這天有好多老師和我們一塊兒上課,你們高興嗎?而且我收到了一封很個性的信,看:是小蝸牛寄來的,收信人是大班的小朋友,小蝸牛給我們寫信會寫些什么呢?你們想明白嗎?讓我們打開看一下。
小蝸牛為什么會寄微笑卡片給我們呢?你們必須很想明白吧,那我們就來聽一個故事,聽完這個故事你就會明白了,故事的名字就叫叫微笑。(出示生字卡:微笑)教師引導幼兒一齊朗讀故事名稱"微笑"。
二、基本部分
(一)教師講述故事一遍。
(二)故事后提問:
1、小動物們都為朋友做了些什么?
2、小鳥為朋友們--?(唱歌)
3、猴子為朋友們--?(摘香蕉)
4、小兔子為朋友們--?(送信)
5、小蝸牛送給朋友們--?(微笑)
6、小蝸牛為什么要寄微笑卡片給大家呢?
(三)微笑傳遞快樂,探索多種帶來快樂的方法。
(出示課件,幼兒觀看)
1、圖片上的人們都怎樣啦?(都在笑)
2、你們猜猜他們為什么都在微笑呢?
3、師:微笑能使人快樂,此刻請你們把微笑送給班上的好朋友和老師們吧!
剛才我們把微笑送給了好朋友和老師,他們很開心。除了微笑還有什么辦法也能讓朋友快樂呢?(幼兒討論讓朋友快樂的方法)
三、結束部分
1、幼兒繪畫
師:小朋友們想了好多讓朋友快樂的辦法,此刻請小朋友把自己的笑臉畫出來,送給自己的朋友,為他們送去歡樂,好嗎?(播放《歌聲與微笑》)
2、教師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