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是作者的心靈之窗,通過文字展示出獨特的思想和感情。我們特意搜集了一些優秀作文的范文,供大家學習和參考。
初二人與動物的感人范文(15篇)篇一
別以為只有人有感情,那你是膚淺!動物也是一個生命,也有驚天地,泣鬼神的故事。
1.每天幫主人買菜、拖地的“萬利”
感動印象:你見過會買菜會拖地,堪稱“家庭保姆”的狗狗嗎?在長沙78歲的黃爹爹家里就有這么一只狗。每天一大早主人還沒起床它就叼著菜籃子跑去了菜市場,而且不論菜籃子里裝的是白菜還是骨頭,狗狗“萬利”都是任勞任怨,絕不偷吃菜籃子里的食物。
鏡頭回放:狗主人說,每天自己出去買菜都會帶上“萬利”。只要黃爹從門后拿出一個菜籃子放在地上,“萬利”便會湊過去把籃子輕輕一銜,屁顛屁顛地跟在黃爹爹身后。一個星期之后,“萬利”根本不用指點,自己就徑直朝菜市場方向跑去。(10月31日《三湘都市報》)頒獎辭:人與狗和諧共處,如此好狼狗,人生得一只足矣!
2.“英雄母親”花花。
感動印象:患難時刻見母性,偉大的母性,在急流洶涌的江水中得到了體現,4幼崽被困洪水中央,狗媽媽每天渡長江喂奶,“英雄母親”花花的光榮名號不脛而走。
鏡頭回放:2007年7月中旬,一場暴雨襲擊重慶,長江江水猛漲,一只名叫花花的流浪狗花花每天在岸上搜尋食物。吃飽以后,頂著湍急的洪水,游一公里趕到一個已經被洪水淹沒大半的孤島上,給剛出生的四個狗寶寶喂奶。在熱心市民的幫助下,四個狗寶寶承受住了洪水襲擊、失蹤等考驗。(8月1日《重慶晚報》)頒獎辭:英雄母親,楷模啊!
3.拉輪椅老人上街買賣香腸的小狗。
感動印象:小狗拉輪椅老人上街買賣香腸,每天守9小時。
鏡頭回放:山西一名輪椅老人養了一條“巴狗”,每天由小狗拉著他上街賣烤腸或糖葫蘆。而且“巴狗”從來不在老人擺攤的地方隨地大小便。(10月29日《山西晚報》)頒獎辭:不離不棄,為愛而生。
4.遇車禍小狗冒死救同伴。
感動印象:一小狗遭遇車禍,同伴舍命救助,使盡全力想把小狗拖到路的對面。面對一輛輛呼嘯而過的車輛,那只狗并沒有一點膽怯的樣子,反而全身掩護住小狗的身體。一位市民看了后感嘆道:“這場面真令人感動呀!動物尚且有如此真摯的感情,又怎不讓人感到臉紅呢?”鏡頭回放:7月24日上午10時許,在商丘市行政服務中心門前看到,在滾滾車流中,一只黃褐色的小獅子狗躺在斑馬線南邊,另一只同樣顏色的狗不停地用兩只前爪撥躺在地上的小狗,只見那只狗一會兒低頭親吻小狗,一會兒抬頭仰望匆匆而過的人群和車輛,不時發出悲傷的嗚鳴。(8月10日紅網-商丘日報)頒獎辭:同志式的關懷,讓溫暖的爪子將同伴拖出險境。
5.陪伴老人18年的老狗。
感動印象:18年,足以讓一個幼稚的孩子變得成熟,18年,完全滄桑聚變也是一瞬間,可是,對于一條狗來說,18年如一日,相伴77歲老人,并為其徇情,真實版的“人狗情未了”令人動容。
初二人與動物的感人范文(15篇)篇二
1996年8月的一天,黃開寧在檳榔園除草時發現一條受傷的蛇躺在石頭上,蛇的尾巴上有一個傷疤,還留著血漬。黃開寧小心翼翼地伸手去抓,意外發現蛇竟然不咬他,他覺得條蛇認識他,用手摸它的時候,它也不咬。黃開寧把蛇帶回了家,用草藥給它包扎傷口,那時這條巨蟒還只有四兩重。
一開始黃開寧只是抱著好玩的心態,把蛇養了起來,可沒想到,如今這條蛇竟然在他家待了整整9年,小蛇已經長成了巨蟒,現在大約有4米長,100多斤重,黃開寧還給它起了個名字叫黃興財,黃開寧也已經結婚生子。巨蟒似乎已經成了黃家的一員。
這條蟒蛇有個習慣,它特別喜歡睡在黃開寧的床上,喜歡睡在枕頭上,喜歡睡在棉被上。黃開寧對蟒蛇寵愛有加,經常是他睡床的一邊,蟒蛇睡另一邊。
有一次,黃開寧對蟒蛇說:“興財我不想養你了,你出去覓食吧。”沒想到蟒蛇真的走了,而且一走就是四十八天。可四十八天之后,蟒蛇又回來了。它回來后就直接跑到床上睡覺,一身都是泥,把床搞得臟臟的。
黃開寧夫婦外出時,蟒蛇還能幫忙照看家,成為了名符其實的“保姆蛇”。
據說有一天夜里,正在睡覺的黃開寧夫婦被一陣驚呼聲驚醒,起床到客廳發現,蟒蛇正牢牢地纏在一個陌生男人身上,原來是一個小偷準備偷黃開寧剛收購回來的檳榔。
蟒蛇不僅能抓小偷,還能救人,當地有幾個孩子在河里游泳,當時水流很急,其中一個比較小的孩子被水沖了下去,眼看就快被淹死了,年紀較大的孩子帶著蟒蛇游到小孩的身邊,小孩馬上抓住蟒蛇,蟒蛇就把他帶回了岸邊。
剛開始,鄰居們聽說黃開寧養了條巨蟒都很害怕,也很好奇,到黃開寧家里看看,發現連小孩也完全沒有顧慮地和蛇玩,抱著蛇在屋子里跑來跑去。鄰居們見得多了,先前的擔心也都蕩然無存,而且周圍的孩子都非常喜歡這個蟒蛇朋友。小孩不會打它,它也不會攻擊小孩。人和蛇和平相處著。
二戰中,一個年僅8歲的猶太女孩為了躲避納粹的魔爪,背井離鄉,獨自逃進深山,意外地和狼結下了一段不解之緣。
米莎·迪芬塞卡今年70歲,從外表看她和普通人沒有什么不同。但她堅持說這只是表面現象。“我永遠也不可能和其它人一樣。我是大自然制造的一個錯誤。出門前我也會像別人一樣化妝,我和別人做著相同的事情,但內心里我是個動物。”當然,她指的動物是狼。
1941年的一天,不幸發生了。米莎的爸爸沒有像以往那樣到學校接她,來的是個陌生的女人,她把米莎接到了位于布魯塞爾市郊的一處陌生人家里。從那以后,米莎再也沒見過她的父母。
一次偶然的機會,米莎聽到收養她的一家人正在悄悄商量要不要把米莎交給納粹官兵。惶恐之下,米莎決定出逃,尋找自己的親生父母。她從養父母家里偷了一些面包和幾個蘋果,身上還戴了個指南針。據她的養父母說她的親生父母去東歐了,所以米莎決定向東走。
一路上,米莎盡量避免和人接觸,能找到什么偷到什么就吃什么。人在饑餓的時候什么都吃,腐肉、蟲子,甚至是泥巴。這樣做僅僅是為了用東西來填滿肚子。”她睡在谷倉里、樹洞里、山洞里、或者干脆露天,她說有幾次居然蜷在被屠宰后的馬的尸體里睡著了。
在波蘭境內,米莎第一次遇到了狼。那天,她從一戶農舍里偷了。
點吃的,一個男人追出來,向她扔石頭。米莎拼命地跑,躲進了樹林。她受了傷,疼得直叫,那叫聲好像狼嚎。突然,米莎發現有什么東西在看著她。她開始以為是一只狗,就丟給它一塊肉,但它不肯靠近。它的叫聲讓米莎意識到這不是一只狗,而是一只狼。
米莎漸漸和狼稔熟起來,她們成了形影不離的朋友。母狼對米莎很好,捕食到的獵物都分給她吃。米莎叫她麗塔媽媽。那段日子,米莎過得很開心。麗塔媽媽打獵回來,會和米莎分享她的戰利品,如兔子之類的野味。吃飽后,米莎就依偎在麗塔媽媽身邊,笑著睡去。米莎仿佛又找到了一個媽媽,對米莎而言,麗塔媽媽就是整個世界。
后來,麗塔媽媽有了一只公狼做伴。公狼起初對米莎很不友善,它幾次企圖襲擊米莎,都被麗塔媽媽阻止了。摸清了公狼的性情后,米莎學乖了很多。每當公狼發威時,米莎就做出屈服的表示,身子往地上一躺,蜷起四肢,露出喉嚨,公狼見狀也就罷休了。
米莎和這兩只狼共同生活了一段時間。至于到底有多久,米莎說自己當時太小,沒有時間概念。后來,兩只狼被獵人打死了,米莎為此非常傷心。她離開了樹林,一個人繼續趕路。
始像對待自己幼子一樣對待米莎,米莎也成為這個特殊家庭的一員。然而,好景不長,狼群解散了,米莎又重新回到一個人的生活。她向東走到了烏克蘭,也曾偷乘火車到克羅地亞、意大利。前前后后用了四年多的時間。
戰后回歸人類保護動物。
1945年二戰結束,米莎回到了比利時。她把自己的經歷講給別人聽,但人們都不相信她的話。米莎的故事實在太離奇,人們不相信一個孩子能忍受這種遭遇。于是,米莎選擇沉默,她把過去的事情深深放在心底。
在比利時,兩個老師收留了米莎,還送她上了大學。米莎的腳趾前后接受了四次手術,因為之前她的腳趾已經長到了一起,而且可以深深抓地,就像猿人一樣。米莎嘗試過很多工作,她曾被送到女子修道院,但她逃走了。后來她留在一家運輸公司做女乘務員。
半個多世紀過去,米莎和丈夫莫里斯現在住在美國東海岸的一座小村莊里。他們1985年從荷蘭移民到美國。他們擁有一間白色的平房,外觀很樸素。她的家很好找,是遠近聞名的動物庇護所。門前臺階上立著一座大象雕塑,灌木叢里有一座熊的塑像,家里養了23只貓和2只狗,院子里每棵樹的樹枝上都掛著鳥食。兩只狗在院子里互相追逐,肆意打滾。柵欄上掛著個牌子“小心院里有狗”。
撓狗的耳朵。米莎說對人她從來不會這么耐心,但對動物她有用不完的耐心。她在二戰期間目睹的一切令她對人類充滿憤怒。
米莎說逃難中她看到的最悲慘的是一些孩子。他們從火車上被卸下來,排成一列,然后被一個個槍斃。這些孩子們死前一句話也沒有說,也沒有人喊叫。每聲槍響后都有一個兒童倒下,倒進了大坑。一個小女孩死時手里還抱著她的布娃娃。從那一刻起,米莎對自己說:“我和人類的關系已經結束了,永遠結束了。”那些殺人的士兵可能已經做了父親,也有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他們怎么能做出如此殘酷的事呢?米莎不明白。相比之下,米莎覺得狼比人好多了,至少它們能夠接納她。
多年來,米莎一直對人類懷有戒心。她隨身帶刀,家里的每個房間都有刀。大門口有把彎刀,客廳有把日式寶劍,床上也放著匕首。
米莎還有個危險的習慣。她在無法發泄自己情緒或者遇到挫折時會咬人,哪怕是她的丈夫。米莎說她曾把莫里斯咬得鮮血直流,幾乎喘不上氣來。莫里斯說30年前他和米莎剛認識時,米莎特別容易發脾氣,任何事情都可能成為她咬人的導火線,幸虧莫里斯的脾氣好,他包容了米莎的過激行為。
米莎說她本不想發怒,但一旦被激怒,她就會失控,變得極其危險。她經常告誡自己:不能咬人,不行。
1997年,米莎把這段經歷寫成書,定名為《是狼救了我》。
初二人與動物的感人范文(15篇)篇三
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藏北有一位老獵人,他以其神奇槍法出沒于藏北高原深處。
一天,老獵人突然瞅見兩步之遠對面的草坡上站立著一只肥肥壯壯的藏羚羊。他舉槍瞄了起來,奇怪的是,那只肥壯的藏羚羊并沒有逃走,而是用乞求的眼神望著他,然后沖著他前行兩步,兩條前腿撲通一聲跪了下來。
與此同時,只見兩行長淚從藏羚羊眼里流出來。老獵人的心頭一軟,扣扳機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但他是個獵手,不被藏羚羊的憐憫打動是情理之中的事。他雙眼一閉,扳機在手指下一動,槍聲響起,那只藏羚羊栽倒在地。它倒地后仍是跪臥的姿勢,眼里的兩行淚跡了然清晰地留著。
次日,老獵人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對那只藏羚羊開膛扒皮,原來在藏羚羊的子宮里,靜靜地臥著一只小藏羚羊,它已經成形,自然是死了。
這時候,老獵人方才明白為什么那只藏羚羊要彎下笨重的身子給自己下跪,它是在求獵人留下自己的一條命,以保全懷在腹腔中小藏羚羊的生命啊!老獵人在山坡上挖了坑,將那只藏羚羊連同它那沒有出生的孩子掩埋了。同時埋掉的還有他的杈子槍。
從此,這個老獵人在藏北高原上消失了,再沒有人知道他的下落。
初二人與動物的感人范文(15篇)篇四
釣魚本來是比較殘忍的,然而許多人對釣魚卻是津津樂道、樂此不疲,他們似乎根本就沒有想過,自己所垂釣的是生命——和我們人類一樣具有靈性。關于動物的靈性,遼寧省遼中縣曾發生過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通過這個故事,希望能使那些熱衷于垂釣的人們有所感觸。
那是1997初秋的一個清晨,徐徐的清風已使人感到有點涼意,遼河的水也不再那么洶涌,河邊青青的水草在晨風的吹拂下微微起伏……這一切在晨光中顯得寧靜而祥和。然而,一個手持釣魚桿、身背魚簍的垂釣者打破了這寧靜祥和的氛圍。
那垂釣者一副興致勃勃的樣子來到河邊,很熟練地把帶有魚餌的魚鉤拋入河中,之后便瞪大眼睛緊盯著河面。不久,水面上的浮標猛地被扯入水中,一時間,垂釣者顯得緊張而興奮,大概以為是大魚上鉤。稍等了片刻,他估計上鉤者已難以脫鉤,便迫不及待地往上拉……上鉤的“大魚”終于被拉上了水面,興奮得滿面通紅的垂釣者這時忽然愣住了——眼前奇異的場面,在他的垂釣生涯中可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只見釣上來的不是什么“大魚”,而是一只大烏龜,大烏龜的身上居然還吊著幾只小烏龜——它們因為緊銜住大烏龜的身體不放而一起被釣了上來。剛放到地上,幾只小龜立即象衛士般緊緊地把大烏龜圍住,一雙雙小眼緊瞪著垂釣者,使得向來自認為很沉著的他也不知所措。
后來,他折斷了釣桿,從此不再殺生,如今成了一名虔誠的佛弟子,常常勸人不要傷害生命。
初二人與動物的感人范文(15篇)篇五
1998年4月初,河南省某村一位蜂農把十幾箱蜂運到村外,在草地上擺開,讓蜜蜂采集正在盛開的油菜花蜜源。碰巧,同村另一村民趕著幾只山羊也到村外草地上放牧,并將其中的一只老山羊拴在離蜂箱不遠的一棵小樹上。小山羊吃飽了愛撒歡,它們蹦跳著跑上蜂箱,踩死了一些蜜蜂。受到驚嚇的蜜蜂像是接到了一聲命令,紛紛向幾只小山羊發起進攻。小山羊蹦跳著、哀叫著四處逃竄,群蜂窮追不舍。很快,十幾箱蜂傾巢而出,頓時方圓二三百米遮天蔽日,“嗡嗡”作響,農田里的群眾,道路上的行人,天上的飛鳥,地上的畜禽全成了蜜蜂攻擊的目標。可憐那只拴在樹上的老山羊欲跑不能,被群蜂蜇得四蹄朝天,一命嗚呼。一位在附近干活的老大娘躲避不及,也被突如其來的蜂群層層包圍,蜇得癱倒在地,不省人事,多虧聞訊趕來的群眾全力相救,急忙送到醫院,經醫生搶救才脫離危險。
無獨有偶。在縱貫中國南北的106國道上,也曾發生過一次類似事件。一位湖北某縣的蜂農拉一車蜂箱到河南追趕蜜源,途經河南項城與淮陽交界處,與一輛來自河北的大貨車相撞,幾十個蜂箱被掀翻在公路邊。10分鐘后,公路因堵塞聚集了近百輛汽車,人們紛紛跑來圍觀。這時,聞訊的交警也趕來堪驗肇事現場。與此同時,蜜蜂都從蜂箱里爬了出來,頃刻間,蜜蜂遮天蓋地,附近百米內仿佛起了大霧。蜜蜂要懲罰肇事者,它們見人就蜇,見活物就咬。這就冤枉了許多無辜者,圍觀的人群一個個抱頭鼠竄,連堪驗現場的交警也無法繼續工作,他們也被迫駕起摩托遠離現場。被堵車輛中有一輛運豬的貨車,20多頭豬在車上鐵柵欄里無法脫身,只有聽任成千上萬只蜜蜂攻擊,一個個被蜇得像被宰殺一般嚎叫,有的竟被活活蜇死。
蜜蜂的報復行為屬于先天就有的.本能行為,這是小小的昆蟲在天敵眾多的自然界里求得生存的一種方式。它們群起而攻之的秘密是由于工蜂釋放出的報警信息素——由乙酸異戊酯、乙酸正丁酯、異戊醇、苯甲酸等20多種有機化合物組成,這些物質雖然數量很少,但揮發性很強,能在空氣中迅速擴散,激起群蜂的蟄刺反應,從而向入侵者發動進攻。
初二人與動物的感人范文(15篇)篇六
這是一個美麗的大森林,綠油油的小草在微風中要晃著,五顏六色的小花都在大樹底下乘涼呢,在大樹旁的小溪流動著,唱出“叮咚叮咚”的歌。這個美麗的大森林里住著一群可愛的小動物,比如頑皮的小猴、美麗的小兔、聰明的小狗……其中小燕子、小黃鸝和小布谷,它們三個是最要好的伙伴,它們天天在一起玩耍,恨不得每天晚上睡覺都抱著。
秋天到了,小燕子要去南方過冬了。它說:“親愛的伙伴們,我要去南方過冬了,我會想念你們的,等明年春天我一定還回來看你們。”小黃鸝和小布谷依依不舍地說:“再見了,你一定要早點回來看望我們。”小燕子深情地望了朋友們一眼,撲撲翅膀飛走了。
又是一年春暖花開時,小燕子從南方飛回來了,它一邊飛一邊想:我走了一個冬天,家鄉應該更美了,小河是不是更清澈見底,小花是不是更漂亮了,小猴子是不是更加頑皮了,我的好朋友小黃鸝和小布谷是不是過著幸福的生活,我們的家園是不是更美好了……想到這里,它又加快了飛翔的速度。啊,眼前的景象把它驚呆了:一棵棵拔地而起的參天大樹變成了一個個樹墩,小花和小草已無影無蹤了,清澈的小溪臭氣熏天,河面上漂浮著花生殼、香蕉皮、飲料瓶……小黃鸝和小布谷也不知去向。這難倒是我生活過的家園嗎?它難過叫了一聲:“小黃鸝·小布谷你們在哪里呀?”小燕子想:它們會不會被獵人……小燕子傷心極了,流著淚去尋找新的家園。
有一天,小燕子正在一棵老樹上搭窩,“砰”的一聲槍響,它從樹上掉下來,捂著流血的翅膀,痛苦地說:“人類啊,你們不是我們的朋友嗎?我們都住在地球上,應該是一家人,一家人就要和睦相處。不應該把我們變成餐桌上的美味,不應該殺害我們,我們要保護自己的家園,保護地球,難道你們不知道傷害我們,就是傷害大自然嗎?你們砍伐了樹木不就是污染了環境嗎……它說完話就再也飛不起來了。
人類啊,你們聽到小燕子的哭訴了嗎?動物是人類的朋友啊,你們不應該傷害動物。我們都住在地球,住在一個家,應該友好相處。
初二人與動物的感人范文(15篇)篇七
埃塞俄比亞日前發生了一件“獅子救人”的奇事:3頭獅子從一伙綁架者的手中救下了一個12歲的小女孩,并且在她身旁守候至警察到來才放心地離開。一向嗜血的“百獸之王”如此見義勇為,在當地傳為了佳話。
據美聯社6月21日報道,埃塞俄比亞警方6月9日發現了一名失蹤7天的小女孩,他們難以相信的是,小女孩的附近赫然站著3頭獅子。這可把警方驚出一身冷汗。雖然從遠處看不出這幾頭獅子的雌雄,但它們顯然對小女孩沒什么“企圖”,反而一副“保護者”的姿態。
這些獅子似乎還能辨認出警方的身份,當警員向小女孩靠攏時,這3頭獅子也默默地轉過身,向森林走去。警官韋達約回憶說:“它們把她留下了,就像是把一件禮物留給我們一樣。”
警方隨后抓獲了4名綁匪。6月初,他們在路上綁架了小女孩,強迫她接受一樁婚姻。在接下來的7天中,他們一直不停地毆打她,直到小女孩的“獅子救星”突然出現。
這些綁匪心有余悸地回憶說,當時3頭怒氣沖沖的獅子突然沖出來,嚇得他們丟下小女孩連忙逃命。這些獅子并沒有繼續追趕,而是留在飽受驚嚇和摧殘的小女孩身邊,默默守護著她,直到警方出現才“功成身退”。
警官韋達約說:“如果沒有這幾頭獅子,情況會變得更糟糕……大家都認為這是個奇跡,通常情況下,獅子總會攻擊人的。”
野生動物專家威廉斯認為,這3頭獅子“見義勇為”的行為并不是無緣無故的,可能是小女孩被鞭打時發出的哭聲救了她一命。“她的嗚咽聲可能被獅子們誤聽成了獅子幼崽的叫聲,這就是獅子沒有吃她的原因。”
一個家庭主婦一次準備油炸幾條黃鱔魚作為晚餐上面的一道菜。她將買來的大小幾條黃鱔魚都放到水里,撒上鹽巴(可以使魚將肚子里面的臟物吐出來,魚被撒鹽的淡水泡過以后渾身痙攣,會不斷的將肚子里面的東西吐出來)。
過了一會,等這些魚將肚子里面的臟物吐的差不多了。開始一條一條的放到油鍋里面去炸,被炸的黃鱔總是在油鍋里面痛苦的掙扎著直到死亡。當炸到一條大黃鱔的時候,這條黃鱔并沒有象別的黃鱔一樣不停的掙扎,而是頭沖下,尾朝上的一下立了起來。
家庭主婦被眼前的景象鎮住了,她撈出了大黃鱔,切開了它的肚子,發現里面還有一直活崩亂跳的小黃鱔。
后記:對大黃鱔來說,那只小黃鱔不一定是它的孩子。它還是在鹽水中痛苦的把它吞了下去,而且在幾百度的高溫油鍋中,拼死保護小黃鱔,這是動物之間的真情。
一個昆蟲實驗室里面養著許多昆蟲,其中有一對蝎子被養在一個實驗皿里面。
有一天,母蝎子不知為何死去。試驗員將母蝎子拿出去做成標本。
從此以后公蝎子開始絕食,并且整天無精打采。終于在兩個星期之后將自己的毒刺刺了自己的軟骨自殺了。
后記:公蝎子對母蝎子情意重。據研究,公蝎子絕食是因為剛開始太胖,自己毒刺夠不到軟骨。它絕食的目的是為了是自己瘦下來,然后自盡。
母愛,無論是人類還是動物,都是相同的,都足以令天地動容,令江河失色!
至于動物的母愛,使心狠手辣的獵手悔過自新,令心地冷酷的漁夫止惡向善,我已經見聞了許多。
有一次,一位老鄉從集市上買回來幾條活鯰魚,照例在大鍋里燒水活煮,眼看著魚們在。
沸水中狂蹦亂跳,絕望地探出頭來,大口的呼吸空氣。這時他便把調料倒進魚們的嘴里……人類的食欲居然創造了如此殘忍的酷刑,難怪地獄里有那么多的刑具與罪人啊。
老鄉好奇地觀察著這一切,心里很納悶。他試著用筷子幫助一下那條自討苦吃的鯰魚,讓它的腦袋浮出水面,但是她很快又回復原狀——水漸漸滾開了,那條鯰魚的頭部和尾巴已經被高溫的鐵鍋燙得焦糊,但肚子基本沒變樣。
壯烈的母魚,偉大的母愛!
老鄉全家都傻眼了,那一鍋魚他們沒敢吃一口,而是象出殯一樣送進了大海……事情傳開去,鄉親們嘖嘖稱奇,有的甚至唏噓不已。從那以后,煮活魚的做法絕跡了。
那是在一次圍獵班羚的過程中。班羚又名青羊,形似家養山羊,擅長跳躍,每頭成年班羚重約30多公斤,性情溫馴,是獵人最喜歡的動物。
那次,我們狩獵隊嚴密堵截,把一群60多只羚羊逼到布朗山的斷命巖上,想把它們逼下巖去摔死,以免浪費子彈。
約莫相持了30分鐘后,一頭大公班羚突然吼叫一聲,整個班羚群迅速分成兩群;老年班羚為一群,年輕的為一群。我看得很清楚,但弄不明白它們為什么要按年齡分出兩群?這時,從老班羚群里走出一只公班羚來。這只班羚頸上的毛長及胸部,臉上褶皺縱橫,兩支角已殘缺不全,一看就知道非常蒼老。它走出隊列,朝那群年輕的班羚「咩」了一聲,一只半大的班羚應聲而出。只見一老一少兩只班羚走到斷命巖邊,又后退了幾步。突然,小班羚朝前飛奔起來,差不多同時,老班羚也揚蹄快速助跑。小班羚跑到懸崖邊緣,縱身一躍,朝山澗對面跳去。老公班羚緊跟在后,頭一勾,也從懸崖上跳躍出去。這一老一少,跳躍的時間稍分先后,跳躍的幅度也略有差異,老公班羚角度稍偏低些,等於是一前一后,一高一低。我吃驚地想,難道自殺也要結成對子,一對一對地去死嗎?因為除非插上翅膀,這兩只班羚是絕對不可能跳到對面那座山巖上去的。
果然,小班羚只跳到四五米左右的距離,身體就開始下墜,空中劃出了一道可怕的弧線。我想,頂多再有幾秒鐘,它就不可避免地要墜進深淵。突然,奇跡出現了,老公班羚憑著嫻熟的跳躍技術,在小班羚往下降落的一瞬間,身體出現在小班羚的蹄下。老班羚將時機把握得很準,當它的身體出現在小班羚蹄下時,剛好處在跳躍弧線的最高點。就像兩艘宇宙飛船在空中完成對接一樣,小班羚的四只蹄子在老班羚的背上猛蹬了一下,如同借助一塊跳板,它在空中二次起跳,下墜的身體奇跡般地再次升高,獲得新生。
而老班羚呢,就像燃料已輸送完了的火箭殘殼,自動脫離宇宙飛船。不,它甚至比火箭殘殼更悲慘,在小班羚的猛力踢蹬下,它像只被突然折斷了翅膀的鳥,筆直墜落下去。可是,那小班羚的第二次跳躍力度雖然遠不如第一次,高度也只有從地面跳躍的一半,但已經足夠越過剩下的兩米。瞬間,只見小班羚輕巧地落在對面山峰上,興奮地「咩」叫一聲,轉到磐石后面不見了。
探索者的試跳成功了!
一位獵人在追殺一只藏羚羊時,將羚羊逼向懸崖,使其走投無路。突然,這只藏羚羊不再奔跑,回頭面對獵人跪下了。“奇怪,動物還會求生?”獵人思忖著,但他并未因之而動惻隱之心,依然舉槍將近在咫尺的藏羚羊打死了。
拖著獵物回到住地,獵人解剖時發現,這只羚羊的腹中竟有一個胎兒。獵人怔住了:“這是一個即將生產的母親!難怪她跪下求饒,原來是為了保全孩子的性命!”獵人的鐵石心腸被感動了,“我干什么呀?真是禽獸不如!”終于,獵人丟掉槍,金盆洗手。
美國黃石國家公園曾經歷了一場森林大火,大火過后護林員們開始上山察看災情。有位護林員在一棵樹下發現了一只被燒焦的鳥。雖然已經死去,但這只鳥卻如雕像一般保持著一種姿勢。護林員感到有些驚奇,便用樹枝輕輕地撥了撥那只鳥,沒想到幾只雛鳥從已經死去的母親翅膀底下鉆了出來。原來,這只慈愛的鳥媽媽本能地知道有毒的濃煙會向高處升騰,為了不讓災難降臨到孩子們的身上,它把幾只小鳥帶到大樹底下,用自己的翅膀為它們撐起了一個保護傘。鳥媽媽本可以展翅飛走,找一處安全的棲身之所。但它不能把自己的孩子丟在大火中。當火苗躥上來灼燒它的身體時,它堅定地立在那里,一動也不動。因為它已經下定決心用自己的生命來保護翅膀底下的孩子們。
母愛都是一樣的偉大,而沒有物種和地域的區別。在非洲稀樹草原,某探險家曾與獵豹遭遇,人和獸相斗,難解難分,雙方均受重創。最后,探險家將拳頭塞進獵豹的口腔使獵豹窒息而死。探險家艱難地爬起來,看著這只盡管雙目圓睜、卻已一動不能動的獵豹,帶著一身傷痛,踉蹌著回到營地。
他找到助手一起來抬獵豹的尸體,可回到事發地點,他們驚奇地發現,獵豹竟然不見了。他們循著血跡,追到一棵大樹前,只見樹根下有一動物巢穴,獵豹就在里面,美麗的豹紋清晰可見。他們鼓搗了老半天,沒有動靜,原來,獵豹已死去了。待他們把死獵豹拽出來,都楞住了,原來,母豹的身后居然還有兩只沒睜眼的、嗷嗷待哺的小豹。此時,探險家們明白了,獵豹之所以死不瞑目,是放不下自己的孩子,至于拖著重傷垂死之身回到巢穴,是為了給兩個饑餓的孩子喂上最后一口奶!
初二人與動物的感人范文(15篇)篇八
二戰中,一個年僅8歲的猶太女孩為了躲避納粹的魔爪,背井離鄉,獨自逃進深山,意外地和狼結下了一段不解之緣。
米莎·迪芬塞卡今年70歲,從外表看她和普通人沒有什么不同。但她堅持說這只是表面現象。“我永遠也不可能和其它人一樣。我是大自然制造的一個錯誤。出門前我也會像別人一樣化妝,我和別人做著相同的事情,但內心里我是個動物。”當然,她指的動物是狼。
米莎的母親是個俄羅斯籍的猶太人,烏黑的眼睛,頭發又黑又長。米莎的父親是個德國猶太人,棕色的頭發,藍眼睛。納粹分子剛開始屠殺猶太人時,米莎的父母從德國逃到了比利時。后來比利時也被納粹軍占領,米莎的家人只得東躲西藏地生活。米莎的母親因為長相具有明顯猶太人的特征,始終不敢出門。米莎偶爾和爸爸一塊出去,她有時還要去上學。為了米莎的安全,她的父母事先做了周密的計劃。他們告訴米莎如果他們被納粹抓住,會有一個女人到學校接米莎,然后把她帶到安全的地方。
1941年的一天,不幸發生了。米莎的爸爸沒有像以往那樣到學校接她,來的是個陌生的女人,她把米莎接到了位于布魯塞爾市郊的一處陌生人家里。從那以后,米莎再也沒見過她的父母。
一次偶然的機會,米莎聽到收養她的一家人正在悄悄商量要不要把米莎交給納粹官兵。惶恐之下,米莎決定出逃,尋找自己的親生父母。她從養父母家里偷了一些面包和幾個蘋果,身上還戴了個指南針。據她的養父母說她的親生父母去東歐了,所以米莎決定向東走。
一路上,米莎盡量避免和人接觸,能找到什么偷到什么就吃什么。人在饑餓的時候什么都吃,腐肉、蟲子,甚至是泥巴。這樣做僅僅是為了用東西來填滿肚子。”她睡在谷倉里、樹洞里、山洞里、或者干脆露天,她說有幾次居然蜷在被屠宰后的馬的尸體里睡著了。
在波蘭境內,米莎第一次遇到了狼。那天,她從一戶農舍里偷了點吃的,一個男人追出來,向她扔石頭。米莎拼命地跑,躲進了樹林。她受了傷,疼得直叫,那叫聲好像狼嚎。突然,米莎發現有什么東西在看著她。她開始以為是一只狗,就丟給它一塊肉,但它不肯靠近。它的叫聲讓米莎意識到這不是一只狗,而是一只狼。
米莎漸漸和狼稔熟起來,她們成了形影不離的朋友。母狼對米莎很好,捕食到的獵物都分給她吃。米莎叫她麗塔媽媽。那段日子,米莎過得很開心。麗塔媽媽打獵回來,會和米莎分享她的戰利品,如兔子之類的野味。吃飽后,米莎就依偎在麗塔媽媽身邊,笑著睡去。米莎仿佛又找到了一個媽媽,對米莎而言,麗塔媽媽就是整個世界。
后來,麗塔媽媽有了一只公狼做伴。公狼起初對米莎很不友善,它幾次企圖襲擊米莎,都被麗塔媽媽阻止了。摸清了公狼的性情后,米莎學乖了很多。每當公狼發威時,米莎就做出屈服的表示,身子往地上一躺,蜷起四肢,露出喉嚨,公狼見狀也就罷休了。
米莎和這兩只狼共同生活了一段時間。至于到底有多久,米莎說自己當時太小,沒有時間概念。后來,兩只狼被獵人打死了,米莎為此非常傷心。她離開了樹林,一個人繼續趕路。
幾個星期后,米莎遇到了一群狼。這可是個大家庭,有狼爸爸、狼媽媽,還有幾個幼崽。米莎也加入其中。狼爸爸、狼媽媽外出捕捉獵物時,米莎就留下來照顧幼狼,做起保姆來。等它們回來了,米莎模仿幼狼的樣子,四肢蹲下,舔舔狼媽媽的鼻子討食吃。起初,狼媽媽身子向后一退,不肯給米莎喂食。但米莎不斷發出輕輕的叫聲,哀求著,狼媽媽慢慢靠近,這才把食物吐給米莎吃。漸漸地,狼媽媽開始像對待自己幼子一樣對待米莎,米莎也成為這個特殊家庭的一員。然而,好景不長,狼群解散了,米莎又重新回到一個人的生活。她向東走到了烏克蘭,也曾偷乘火車到克羅地亞、意大利。前前后后用了四年多的時間。
1945年二戰結束,米莎回到了比利時。她把自己的經歷講給別人聽,但人們都不相信她的話。米莎的故事實在太離奇,人們不相信一個孩子能忍受這種遭遇。于是,米莎選擇沉默,她把過去的事情深深放在心底。
在比利時,兩個老師收留了米莎,還送她上了大學。米莎的腳趾前后接受了四次手術,因為之前她的腳趾已經長到了一起,而且可以深深抓地,就像猿人一樣。米莎嘗試過很多工作,她曾被送到女子修道院,但她逃走了。后來她留在一家運輸公司做女乘務員。
半個多世紀過去,米莎和丈夫莫里斯現在住在美國東海岸的一座小村莊里。他們1985年從荷蘭移民到美國。他們擁有一間白色的平房,外觀很樸素。她的家很好找,是遠近聞名的動物庇護所。門前臺階上立著一座大象雕塑,灌木叢里有一座熊的塑像,家里養了23只貓和2只狗,院子里每棵樹的樹枝上都掛著鳥食。兩只狗在院子里互相追逐,肆意打滾。柵欄上掛著個牌子“小心院里有狗”。
米莎走進廚房,見一只大肥貓正躺在水槽里,還有一只在櫥柜上找了個地方歇著。這時,她的狗跑進來,跳上桌子,搶到了一片意大利香腸。“不行。親愛的,不行。”米莎用憐愛的語氣說,邊說邊撓撓狗的耳朵。米莎說對人她從來不會這么耐心,但對動物她有用不完的耐心。她在二戰期間目睹的一切令她對人類充滿憤怒。
米莎說逃難中她看到的最悲慘的是一些孩子。他們從火車上被卸下來,排成一列,然后被一個個槍斃。這些孩子們死前一句話也沒有說,也沒有人喊叫。每聲槍響后都有一個兒童倒下,倒進了大坑。一個小女孩死時手里還抱著她的布娃娃。從那一刻起,米莎對自己說:“我和人類的關系已經結束了,永遠結束了。”那些殺人的士兵可能已經做了父親,也有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他們怎么能做出如此殘酷的事呢?米莎不明白。相比之下,米莎覺得狼比人好多了,至少它們能夠接納她。
多年來,米莎一直對人類懷有戒心。她隨身帶刀,家里的每個房間都有刀。大門口有把彎刀,客廳有把日式寶劍,床上也放著匕首。
米莎還有個危險的習慣。她在無法發泄自己情緒或者遇到挫折時會咬人,哪怕是她的丈夫。米莎說她曾把莫里斯咬得鮮血直流,幾乎喘不上氣來。莫里斯說30年前他和米莎剛認識時,米莎特別容易發脾氣,任何事情都可能成為她咬人的導火線,幸虧莫里斯的脾氣好,他包容了米莎的過激行為。
米莎說她本不想發怒,但一旦被激怒,她就會失控,變得極其危險。她經常告誡自己:不能咬人,不行。
1997年,米莎把這段經歷寫成書,定名為《是狼救了我》。
初二人與動物的感人范文(15篇)篇九
今年寒假期間,我在家里讀了《西頓動物故事》這本書,讀西頓動物故事有感。其中有一個故事說一只狼在小溪邊飲水,獵人輕而易舉的把狼殺了。然后,發現那是一只母狼,它的孩子就在附近。兩個星期后,他看到一只狼從洞里出來,舉槍把它殺了,他找到了洞穴看到狼崽時,他很驚訝。
通常情況下,一個狼窩只有五六只狼崽,而這窩有十一只,更奇怪的是狼崽大小不同,這肯定是兩個家庭組成的,卻只有一個母親。
獵人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原來,其中的幾只是兩星期前殺的母狼的孩子。當另一只母狼經過洞穴的時覺得它們很可憐,便把它們帶回家。獵人離開時,他還不知道還有一只最大的幼狼,它被獵人的行為嚇壞了。它漫無目的的走著,突然,草叢中出現了一只母狼,母狼把幼狼當做獵物,不過,母狼聞了聞,改變了自己的看法,把它收養了。
就這樣母狼教了它很多知識,有一天母狼為了保護它還是犧牲了。我覺得我們人類太殘忍了,人類和動物就應該是好朋友,大家在同一個地球生活的,那才是多么的美好,多么的幸福。
初二人與動物的感人范文(15篇)篇十
“我在非洲曾親歷一事,一晚暴雨傾盆,洪水遍地亂注,我等正在看電視,忽然,我們養的一只正在哺乳幼崽的毌狗急撞電視機房之門,並發出淒勵慘嚎之聲,我等急隨它趨其穴,原來洪水已淹其穴,它己叨出幾只幼崽,其余皆在水中,危在旦夕,我等立將洞穴扒開,救出幼崽,該母狗或趴,或跪,或添,或嗯,其感激之眼神我終生難忘!
人類,這個高等動物群體,既有舍身救同類的仁人義士,又有以同類之血染紅自己頂子的十惡不赦之徒,兩類情形太多太多。.。.。.
人類最終會走向大同美好社會的,只是道路漫長,我等是看不到了!兩次世界大戰,人類的相互殺戮太殘忍了!宗教的有神論明知有誤,卻歷經幾千年而不衰,蓋因人類為了自我救牘,宗教成了最無奈的選擇!人類的悲劇尚不知還要持續多少年月啊!
大道無言,大善無疆,大德無界。善行不必富有如比爾蓋茨,乞丐亦能行善。善行不必才高如愛因斯坦,貓狗亦可行善,善行不必僅為體健者,侏儒亦可行善,行善不必是位高權重者,平民亦可行善,行善不需積蓄準備,有善心即可,行善不必選擇黃道吉日作為起點,當下時時都有善可施,行善不必尋找機會,眼前事事皆宜行善,行善不必選擇對象,世上人人皆需施善,大哉善行!”
在此,對這位大學朋友深表謝意!
初二人與動物的感人范文(15篇)篇十一
一位朋友向我講述了在南美洲一片森林邊緣發生的故事。
那一天,由于游客的不慎,使臨河的一片草叢起火了,順著風勢游走的火舌活像一掛紅色的項鏈,開始圍向一個小小的丘陵。這時,明眼的巴西向導向我們叫道:“一群螞蟻被火包圍了!”我們順著他指點的方向看去,可不是,被大火縮小著的包圍圈里已經變成了黑壓壓的一片。“這群可憐的螞蟻肯定要葬身于火海里了。”我心里惋惜地想著,可萬萬沒有想到,這區區的弱者并沒有束手待斃,而是迅速聚攏,抱成一團,然后向河岸的方向滾去。蟻團在火舌舔動的草叢間越來越迅速地滾動著,不斷發出外層螞蟻被烘焦后身體爆裂的聲響,但是螞蟻團卻不見縮小。顯然,外層被灼焦的蟻國英雄們至死也不松動絲毫,肝膽俱裂也不離開自己的崗位。一會兒,蟻團沖進了河流,隨著向對岸滾動,河面上升騰起一小層薄薄的煙霧。我聽著這則蟻國發生的真實的故事,像聽著一曲最悲壯的生命之歌。
初二人與動物的感人范文(15篇)篇十二
1996年8月的一天,黃開寧在檳榔園除草時發現一條受傷的蛇躺在石頭上,蛇的尾巴上有一個傷疤,還留著血漬。黃開寧小心翼翼地伸手去抓,意外發現蛇竟然不咬他,他覺得條蛇認識他,用手摸它的時候,它也不咬。黃開寧把蛇帶回了家,用草藥給它包扎傷口,那時這條巨蟒還只有四兩重。
一開始
黃開寧只是抱著好玩的心態,把蛇養了起來,可沒想到,如今這條蛇竟然在他家待了整整9年,小蛇已經長成了巨蟒,現在大約有4米長,100多斤重,黃開寧還給它起了個名字叫黃興財,黃開寧也已經結婚生子。巨蟒似乎已經成了黃家的一員。
這條蟒蛇有個習慣,它特別喜歡睡在黃開寧的床上,喜歡睡在枕頭上,喜歡睡在棉被上。黃開寧對蟒蛇寵愛有加,經常是他睡床的一邊,蟒蛇睡另一邊。
有一次,黃開寧對蟒蛇說:“興財我不想養你了,你出去覓食吧。”沒想到蟒蛇真的走了,而且一走就是四十八天。可四十八天之后,蟒蛇又回來了。它回來后就直接跑到床上睡覺,一身都是泥,把床搞得臟臟的。
黃開寧夫婦外出時,蟒蛇還能幫忙照看家,成為了名符其實的“保姆蛇”。
據說有一天夜里,正在睡覺的黃開寧夫婦被一陣驚呼聲驚醒,起床到客廳發現,蟒蛇正牢牢地纏在一個陌生男人身上,原來是一個小偷準備偷黃開寧剛收購回來的檳榔。
蟒蛇不僅能抓小偷,還能救人,當地有幾個孩子在河里游泳,當時水流很急,其中一個比較小的孩子被水沖了下去,眼看就快被淹死了,年紀較大的孩子帶著蟒蛇游到小孩的身邊,小孩馬上抓住蟒蛇,蟒蛇就把他帶回了岸邊。
剛開始,鄰居們聽說黃開寧養了條巨蟒都很害怕,也很好奇,到黃開寧家里看看,發現連小孩也完全沒有顧慮地和蛇玩,抱著蛇在屋子里跑來跑去。鄰居們見得多了,先前的擔心也都蕩然無存,而且周圍的孩子都非常喜歡這個蟒蛇朋友。小孩不會打它,它也不會攻擊小孩。人和蛇和平相處著。
初二人與動物的感人范文(15篇)篇十三
1941年的一天,不幸發生了。米莎的爸爸沒有像以往那樣到學校接她,來的是個陌生的女人,她把米莎接到了位于布魯塞爾市郊的一處陌生人家里。從那以后,米莎再也沒見過她的父母。
點吃的,一個男人追出來,向她扔石頭。米莎拼命地跑,躲進了樹林。她受了傷,疼得直叫,那叫聲好像狼嚎。突然,米莎發現有什么東西在看著她。她開始以為是一只狗,就丟給它一塊肉,但它不肯靠近。它的叫聲讓米莎意識到這不是一只狗,而是一只狼。
米莎漸漸和狼稔熟起來,她們成了形影不離的朋友。母狼對米莎很好,捕食到的獵物都分給她吃。米莎叫她麗塔媽媽。那段日子,米莎過得很開心。麗塔媽媽打獵回來,會和米莎分享她的戰利品,如兔子之類的野味。吃飽后,米莎就依偎在麗塔媽媽身邊,笑著睡去。米莎仿佛又找到了一個媽媽,對米莎而言,麗塔媽媽就是整個世界。后來,麗塔媽媽有了一只公狼做伴。公狼起初對米莎很不友善,它幾次企圖襲擊米莎,都被麗塔媽媽阻止了。摸清了公狼的性情后,米莎學乖了很多。每當公狼發威時,米莎就做出屈服的表示,身子往地上一躺,蜷起四肢,露出喉嚨,公狼見狀也就罷休了。
米莎和這兩只狼共同生活了一段時間。至于到底有多久,米莎說自己當時太小,沒有時間概念。后來,兩只狼被獵人打死了,米莎為此非常傷心。她離開了樹林,一個人繼續趕路。
始像對待自己幼子一樣對待米莎,米莎也成為這個特殊家庭的一員。然而,好景不長,狼群解散了,米莎又重新回到一個人的生活。她向東走到了烏克蘭,也曾偷乘火車到克羅地亞、意大利。前前后后用了四年多的時間。
初二人與動物的感人范文(15篇)篇十四
他是一個醫務工作者,用一只母白鼠做腫瘤實驗,他給那只白鼠移植了癌細胞,過了幾天,腫瘤在關在籠子里的白鼠的身上越長越大,可他驚訝地發現一個異常的景象,那只白鼠焦躁不安,隨后痛苦地用嘴撕咬身上的腫瘤,并將咬下來的一塊塊腫瘤吞噬下去,傷口上血跡斑斑,幾乎露骨。
我非常喜歡青蛙。夏天,我常常去池塘邊看青蛙。
青蛙很喜歡躲在草叢里,偶爾也叫幾聲。它們叫得最歡的時候是在大雨過后。每當這時如果有一只叫,旁邊的也就隨著叫了起來。幾十只甚至上百只青蛙“呱呱”叫個不停,那聲音能夠傳到幾里地以外,多像一曲氣勢磅礴的交響樂呀!
青蛙的身體胖胖的,有的身體足有七八厘米長。它們披著黃綠色或深綠色的衣裳,露著雪白的肚皮。它們的頭又寬又扁,像一個三角形。它的頭上鼓著一雙圓溜溜的大眼睛,長著大嘴巴、小鼻子。
青蛙愛吃小昆蟲,觀察它捕食的動作才有趣呢。有一天,我靜靜地蹲在池塘邊上的大樹后面,細心地觀察著。一只青蛙蹲在地上,張著嘴巴仰著臉在等待著什么。突然,一只小蟲飛過來,只見青蛙猛地向上一竄,舌頭一鉤,又落在地上。小蟲不見了,青蛙又恢復了原來的樣子,耐心地等待著。
青蛙可真是個捉蟲的能手,聽農民伯伯說:要是算起來,一只青蛙一年之內最少可以消滅一萬只害蟲。它真是我們的好朋友啊!
初二人與動物的感人范文(15篇)篇十五
巨蛇引路救婦女在印尼亞齊省省會班達亞齊,一名女子在一條大蛇的指引下,抵達安全地點。26歲女子麗扎說,2004年12月26日,她住的村落被巨浪淹沒,慌亂中人們紛紛逃命。
這時,一名女鄰居因為受了重傷,請麗扎帶自己的一對雙胞胎逃生,她于是背起了雙胞胎。在與急流搏斗時,她看見一條大蛇從左側順著洪流游去,她就跟大蛇一直游,結果抵達了安全的地方。事后,麗扎說:"很奇怪,當時見到大蛇,我并不感到驚慌。"而且,大蛇也沒有咬她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