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是一個讓人期待已久的節日,人們會提前準備各種慶祝活動,為新年預祝好運。在許多地方,春節還有一些特殊的祭祀儀式和民俗活動,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廣州的春節(優質16篇)篇一
廣州的春節溫暖如春,道路兩旁掛滿了鮮艷的五星紅旗、擺滿了五彩繽紛的鮮花。在我們居住的小區里也掛上了鮮紅的國旗和大大小小的紅燈籠,大門邊是鮮花簇擁著的橘子樹、門窗上貼上了喜慶的對聯和年畫,處處洋溢著過年的氣氛,伴著小孩們的喧鬧和嬉笑聲非常的熱鬧。
除夕逛花市是我們家的傳統,今年也如此。花市里人頭攢動,人們興高采烈賞花、挑花應接不暇,我們拿著喜愛的花卉,走在多姿多彩的鮮花叢中,撲面而來陣陣鮮花的芬香,讓人久久不舍離開。
除夕的晚上,我吃著豐盛的年夜飯,一邊看著央視播放的春節聯歡晚會,大人們談笑風生相互祝福,我也高興地接過了祝福的紅包。談笑中不知不覺晚會就快要到喊倒計時了,我好想堅持到“過年”守歲,但還是因為太困而睡覺了。
大年初一,我們去逛了廟會,廣州的廟會延續了傳統的風俗習慣,有吃的玩的還有舞獅游街的非常熱鬧。今年的廟會上人山人海,差不多就是隨著擁擠的人群在里面轉了一圈,什么也沒看到又回到了進來的地方,不過我還是很開心的。
廣州的春節娛樂的地方很多,電影院是大家喜歡的場地,看電影的多數是大人帶著孩子,雖然人多但沒有喧鬧和擁擠,次序井然。電影是喜劇片,在歡笑中結束了一天的活動。
廣州春節期間迎來了很多的外地游客,廣州的氣溫舒適宜人,廣州的美食令人垂涎,廣州的迎春花市萬紫千紅,到處繁花似錦。
精選春節的對聯。
廣州的春節(優質16篇)篇二
廣州的春節溫暖如春,道路兩旁掛滿了鮮艷的五星紅旗、擺滿了五彩繽紛的鮮花。在我們居住的小區里也掛上了鮮紅的國旗和大大小小的紅燈籠,大門邊是鮮花簇擁著的橘子樹、門窗上貼上了喜慶的對聯和年畫,處處洋溢著過年的氣氛,伴著小孩們的喧鬧和嬉笑聲非常的熱鬧。
除夕逛花市是我們家的傳統,今年也如此。花市里人頭攢動,人們興高采烈賞花、挑花應接不暇,我們拿著喜愛的花卉,走在多姿多彩的鮮花叢中,撲面而來陣陣鮮花的芬香,讓人久久不舍離開。
除夕的晚上,我吃著豐盛的年夜飯,一邊看著央視播放的春節聯歡晚會,大人們談笑風生相互祝福,我也高興地接過了祝福的紅包。談笑中不知不覺晚會就快要到喊倒計時了,我好想堅持到“過年”守歲,但還是因為太困而睡覺了。
大年初一,我們去逛了廟會,廣州的廟會延續了傳統的風俗習慣,有吃的玩的還有舞獅游街的非常熱鬧。今年的廟會上人山人海,差不多就是隨著擁擠的人群在里面轉了一圈,什么也沒看到又回到了進來的地方,不過我還是很開心的。
廣州的春節娛樂的地方很多,電影院是大家喜歡的場地,看電影的多數是大人帶著孩子,雖然人多但沒有喧鬧和擁擠,次序井然。電影是喜劇片,在歡笑中結束了一天的活動。
廣州春節期間迎來了很多的外地游客,廣州的氣溫舒適宜人,廣州的美食令人垂涎,廣州的迎春花市萬紫千紅,到處繁花似錦。
廣州的春節(優質16篇)篇三
以往過年,我們都是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吃吃喝喝。今年年前,我就發現媽媽和小姨在一起神神秘秘的上網查資料。在干什么呢?在過節的前夕才公布內幕—我們要去有著“羊城”之城的廣州。
大年初二的中午,我們和小姨一家踏上了去廣州的旅途。我們避開了春運高峰,順利的到達了廣州白云機場。機場里,時常有穿著短裙的靚女用詫異的目光看著穿棉服的我們。走出機場大廳,證明了旅游報告上寫的“四季如春”一點也不夸張,和濟南相差近20多度,并且空氣清新、濕潤,讓我們長時間置身于“十面‘霾’伏”的濟南人,得以喘息。原來這里路邊種的是有著"獨木成林"美譽的榕樹,它繁茂的枝葉向四周伸展,垂下的“大胡須”在風中飄擺。
我們還游覽了許多美景:觀賞了越秀燈會、欣賞白云花市、在沙面瀏覽各國風情的小洋樓,不過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在漢溪長隆度過的一天。在漢溪長隆度過的一天是大年初四,但是游人仍然是是熙熙攘攘。我們上午觀看了大馬戲,舞臺中心一個大貝殼,里面端坐著女王,左右各有一只白虎和雄獅護駕,美女單手撐在疾馳馬背上圍場奔跑;雜技師在摩天輪上如履平地,并且蒙上眼睛在轉動的火輪上跳繩,真為他們捏著一把汗;炮打飛人也在此上演,火一點著,隨著一聲巨響,小丑演員像離弦的箭一樣飛了出去,準確的落到了10米之外的墊子上,讓我們大呼痛快。
下午我們游玩了野生動物園,觀看了“鎮園之寶”的白虎,還有四代同堂的考拉、精靈古怪的細尾獴、坐著大篷車觀賞了散養的來自世界各地野生動物。我們還看了白虎表演,但有一只不給力,讓它跳高,它卻跑回了籠子里,我們看了非洲叢林表演,一只小八哥讓它背詩,結果說了一句,再說下句時卻說了句“再見”……我們欣賞了許多鬧劇。
四天很快就過完了,我們都意猶未盡。
廣州的春節(優質16篇)篇四
春節是中國最大眾化,影響力最廣,最重要的節日。所謂“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各地的'春節有各地的特色,裝點著中華文化的百花園。廣州的春節,自然有別具一格的廣州特色。
在除夕的前幾天,廣州的大街小巷都變得熙熙攘攘,街上的人群川流不息,就像海洋里掀起的無數朵浪花。北京路上彩旗飄揚,到處都是“中國紅”,繪制成一張紅色的畫卷。這代表著廣州人已經吹響了春節來臨的號角。
在春節的號角吹響之際,廣州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也大張旗鼓地拉開了序幕。各區的花市上擺滿了嬌艷欲滴的鮮花,繪制成一片廣闊的花海。空氣中彌漫著馥郁的花香,被染得甜滋滋的。現在的迎春花市,不但是賣花,還出售一些春節特有的精致工藝品和各式玩具。在所有的花市中,以北京路、西湖路花市最著名。每年的春節時,這兩條路上彩旗迎風招展,各種商品琳瑯滿目,令人目不暇接。四處繁花似錦,讓人感覺如墜花海之中。路上人海如潮,大家都慕名而來,體驗廣州獨有的民俗文化。整個花市熱鬧極了。
花市過后,廣州的春節依然好戲連連。廣府廟會。同樣是在北京路,又營造出一派熱鬧祥和的氣氛。
廣州的春節,還有許多民俗。例如,派利是、送大橘、回娘家······廣州的春節,就一個詞——熱鬧!
廣州的春節(優質16篇)篇五
廣州城,又名“花城”。俗話說“廣州過年,花城看花”,在廣州過春節,一定會有“逛花市”。這一個古老又有歷史文化沉淀的過年習俗。
吃完豐盛的年夜飯,我們一大家子就迫不及待地去逛花市咯!我們選擇了離家最近而且可以看江景的海珠花市。
在涌動的珠江浪潮的襯托下,海珠花市顯得格外迷人:人山人海,人潮涌動。人們在賣粉紅色桃花攤檔的金黃色燈光下顯得紅光滿面。在各種各樣的花檔前,一定會有正在討價還價的人群,我認為這并不是吝嗇或是小氣的表現,而是多少年來,廣州人在逛花市時的一種獨有民俗。
走在花香裊繞、燈火輝煌的街上,我感受到了過年的濃厚喜慶氣氛,迫不及待也想要去買花啦!老媽使出砍價的“殺手锏”,以20元兩盆的價格買下了兩株風信子和幾束百合,大獲全勝啊!
廣州的春節(優質16篇)篇六
廣州的春節,一般從一月十多日開始了,臘八到了,都說凍得夠嗆,可是今年不知怎的,好熱啊!但還是擋不住家家吃臘八粥。可有些大人去吃罐頭的臘八粥,我媽說這不好,對身體不好,所以媽媽做了臘八粥,味道好極了。
除了臘八粥,我外婆給我做了蘿卜糕,這個味道無人能比!
小孩們一如既往,去買吃的,糖、喝的……還買一些禮物給自己玩的好的人送新年禮物。
除夕,家家戶戶都貼上紅彤彤的對聯,依我外婆的規矩那天要用柚子葉煮的水沖身體,從頭到尾都要洗一次,說這樣可以洗去霉運,味道嘛,嗯,有點怪怪的,但我喜歡這種味道,因為從小聞到大,洗完后還會穿上自己的新衣服。
年初一,我會去親戚家;年初二,我去外婆家,還會有親朋好友來外婆家。那天我還會吃上外婆做的蛋散,就是用雞蛋做的皮,然后放進油鍋里炸,我最喜歡了。
之后沒過幾天就上學了,上學沒幾天,元宵來了,家家戶戶都吃元宵,我愛吃花生味的,我媽還會用紅糖姜水來泡著元宵吃,說這樣不會讓身體受寒。之后正式上班上學了。
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規矩過春節,但我還是喜歡廣州的春節,因為從小就這樣,早就習慣了。
廣州的春節(優質16篇)篇七
每個地方過春節都會有不同的習俗,那么,在廣州過春節,有哪些習俗呢?以下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廣州春節。
作文。
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春節特色,而在廣州里,卻頗有一番獨特的春節風俗。
臘月中下旬,人們也就陸陸續續地去準備年貨。孩子們個個興高采烈地挑選新衣服,買鞭炮什么的玩意兒,還買了一大堆好吃的。而大人們也不停地準備糖果、瓜子、花生、開心果、飲料、雞、鵝、爆竹、桔子等等。
除夕熱熱鬧鬧。家人們都從四面八方聚在一起吃豐盛而有意義的團圓飯。孩子們的臉上綻放天真可愛的笑容,他們個個穿著新衣服到處嬉鬧玩耍。家長也融入在這熱鬧的氣氛,忙忙碌碌。屋里談笑風生,外面鞭炮齊鳴!當晚上十二點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放爆竹,噼里啪啦,連夜不絕。
年初一,一家人在家吃喝玩樂,一邊嚼著瓜子,一邊聊得津津有味。還有那么一個規矩,大家都不能在這節日里說臟花,不可借東西給別人,不能哭,不可以掃地。如果誰家的孩子違背了,大人就得教育孩子。在這一天里,大家最喜歡去拜神了,很多人都去千里迢迢的“南華寺”求神。然而,走在大街上,看見親戚朋友就送幾句。
祝福語。
壓歲錢就這么到手了挺有趣的!
年初二,嫁出去的女兒們紛紛都回娘家拜年。女兒回家,都是帶著好吃的,需要用的給母親。大包小包的,真是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
元宵節,是春節的尾聲。親戚朋友從五湖四海趕來歡樂地聚在一塊兒,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湯圓,欣賞那夜空中的光彩奪目的火樹銀花。
不同的地方那個有不同的過年的特色,在廣州也有一番不同的過年風格。
春節一般在二月份的時候。家家戶戶都在屋門前貼上了“福”字,而且是要倒著貼,那是為了寓意“福到了”,有的甚至在各個房門上也都貼上了“福”字。除此之外,人們還要在家里大掃除,把家里打掃得干干凈凈。
人們都喜歡趁著春節的時候到花市里買花。擁有“花城”之稱的廣州每年的春節都要舉辦花市。各種各樣,千姿百態的花朵在花市上競相開放。走進花市,就好像走進了花的海洋,享受帶著香氣的“海風”。花架上的那一盆盆梅花、桃花、百合花……都亭亭玉立、散發出淡淡的清香。
大人們除了在春節前準備著些漂亮的花,還要到百貨商場里去買些吃的穿的、用的。好在春節時顯現出萬象更新氣象,大家都忙得不亦樂乎。
大人們很忙,而小孩子也不比大人閑。不過小孩子也只是要求大人們給他們買些玩具。廣州的孩子可不像農村孩子們那樣有煙花、爆竹之類的東西,但是他們的春節一樣過得有滋有味。
在大年三十前,人們都想回自己的老家和自己的父母、外公外婆去過年。因此,在年三十前,火車站總是廣州最熱鬧最擁擠的地方,人們排著長長的隊伍陸陸續續地等待著上車。火車站非常的擁擠,不小心踩到別人的腳這樣的事情是經常發生的,但是人們在那個時候都很能忍讓。展現出一副團結一心的景象。
大年三十,全家人坐在一起吃團圓飯,談談舊年收獲,與新年的希望。然后大家一起高高興興地坐在電視機旁看精彩的《春節聯歡晚會》。屋子里充滿著濃濃的親情,和滿屋的歡聲笑語。
大年初一,人們基本沒什么事,平時熱鬧無比的大街,也一下顯得冷冷清清了。有的人在家里休息,也有的人走親戚、拜年。
到了年初二,大街上又呈現出往日的熱鬧景象——人們又早早地提著菜籃子上街買菜去了,菜市場里又出現了往日的吆喝聲,喧鬧聲。在公園里,花兒們都露出了笑臉,散發出迷人的芳香,吸引了許許多多的游客前來觀看。
一眨眼,就到了正月十七八號了,春節也該結束了。小孩子們要上學的繼續去上學,大人們繼續上班。廣州有繼續沉浸在熱鬧的海洋里了。
聽別人說,廣州的春節差不多在臘月初八開始的。在初八這天里,一些廣州人買來各種不同的米或豆子,煮臘八飯、熬臘八粥,據說吃過臘八飯、臘八粥的人在這一天里可以使全身暖和起來,渾身有勁。
在除夕之前的日子里,廣州人總要買一些瓜子和糖,準備好利市,好讓小孩子們過年過得開開心心。除此之外,一些廣州人還會自己做糖環、煎堆、油角、蛋散和年糕等等,這些東西大多數是脆脆的,甜甜的,老人和小孩都愛吃。
“年廿八,洗邋遢”,家家必須大掃除一次,還要買年畫、
春聯。
還有一盆甚至幾盆的桔子或菊花。大多數店鋪都在這天關門回老家過年去了。
除夕這天,恐怕是廣州人最繁忙,也最開心的時候了。早上的時候,家家都貼上了五花八門的年畫,貼上了紅紅的春聯,每個人都穿上了新衣服。在這天晚上,大家都聚在一起吃團圓飯,老人和小孩最開心了:老人可以看到自己的兒女們,孫子們,健健康康,有說有笑地吃著飯;小孩子們可以吃到豐盛的飯菜,和其他小孩子們一起玩,一起放煙花,笑得見牙不見眼。
廣州的花市,體現出了“花城”——廣州獨有的風俗。花市通常在除夕結束,所以許多人一吃完團圓飯就直接去逛花市了。一般在花市開始的前一個星期,花街就已經搭建好了。花街一直伸展,像是幾條花的長廊。花市一開始,人近距離地接觸,近距離地欣賞,近距離地嗅著春天的氣息。花街上張燈結彩,人山人海。花市結束后,幾乎人人都掛滿了笑容,人人都對新的一年充滿了希望。我不得不感嘆:魚與水相融洽,人也能與花融洽!
正月初一,沒有什么人出門拜年,都去寺廟里拜神,求神保佑全家平平安安,犯太歲的去求平安符了。我依稀記得,寺廟里放鞭炮是一串接著一串的,從不間斷,快要燒完的時候,會發出一陣震耳欲聾的聲音,一燒完,另一串馬上接著燒,山上的人在燒,山腳的也在燒,說話是完全聽不清楚的。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大家互相拜年,主人家收了禮后,要用紅紙或紅繩捆扎的生菜、芹菜、蔥和慈姑作為回禮。廣州的一些地方還保留著舞獅采青的習慣。在“青”上放一封利市,“獅子”邊舞邊把掛在頭上的“青”采下方可。
廣州的元宵并不怎么熱鬧,只不過一些“老廣州”摘一些新鮮的芒果葉,放上花生餡、芝麻餡的湯圓,煮出來的湯圓既有葉的清香,又有美味的花生或芝麻餡味,讓人吃了還想吃。
一眨眼,春節在初十結束了。學生該去上學,大人忙的忙,不忙的慢慢騰騰在外面玩會兒。廣州的春節雖然和其它地方的春節有相似之處,可依然過得紅紅火火,多姿多彩。
廣州的春節(優質16篇)篇八
初一一大早,人們起床穿好新衣后,第一件事是自家對拜,往往是后輩先祝福長輩,然后長輩再給后輩曉以期望。早飯后,就各自向自己的親朋好友拜年。俗諺說:“有心拜年初一、二,無心拜年初三、四。”說的是拜年越早越見其誠意。故此,有的人起床后就立刻向親戚朋友拜年去了,回來后才吃飯。
拜年的人,無論帶了多少禮物,其中大桔是不可少的。大桔取其諧音“大吉”,帶多帶少都沒有關系,但是不能是奇數。拜年者進了親友的門,應該看不同對象說不同的祝語。對老人說“新春如意”“壽比南山”,老人會咧開沒牙的嘴笑;對有工作的人則說“工作順利”、“新年進步”,聽的人會覺得十分順耳;如果是做生意的人,最中聽的莫過于“新年大賺”、“發財利市”了;如果是正在讀書的小孩,他們最希望的莫過于新年學習進步、成績突出。送他們這種祝語,他們會對你十分友善。臨走,主人便會從來者的禮物中留下兩個大桔,然后取出自家大桔交換,意在互贈吉祥。有好詣詼諧者新正出門給人拜年,往往只在褲兜里裝上兩個大桔,一一拜年后,褲兜里依然是裝著兩個大桔不變。因此,民間有善詣者稱年初的拜年禮俗為“換柑運動”。
回娘家。
正月初二、初三,嫁出去的女兒們便紛紛帶著丈夫、兒女回娘家拜年。女兒回娘家,必備辦一大袋的餅干、糖果,由母親分送鄰里鄉親,一如過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個女兒的,而這些女兒又不在同一天歸來,那么,就要來一個分一次,禮物頗薄,四塊餅干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卻甚濃,真正的是“禮輕情意重”,它表達了姑娘對鄉親的切切思念。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兒,當姑母的必須再掏腰包,盡管在初一日給壓歲錢時已經送了,可這一次意義不同。女兒必須在晚飯前趕回婆家。
逛花市。
現代新式花街上世紀初到50年代中期,廣州市的中心花市都在槳欄路。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廣州市一度金融較為穩定,工商業有所發展,花市也隨之興旺。人們在馬路兩旁搭架做花檔,中間行人。夜市燈光明亮,如同白晝。花市高峰時人如潮涌,摩肩接踵,花市里紅紫紛華,使人眼花繚亂。由于人潮擁擠,買了花枝花束,都要高高舉起,否則就要給人擠落,空剩殘枝。那時花的品種不多,工商業戶多采購桃花。雖然物價較低,但花較昂貴,一枝中等桃花可售數元,中上的達一二十元。
新中國成立后,花市更加興旺。上個世紀50年代,在太平路(今人民南路),從上九路口至晏公街口這一段馬路和大新西路一段設為花市。后來,為適應需要,廣州市分開幾個地區開設花市,中區花市設教育路,為廣州市的中心花市;西區花市在多寶路、逢源路;東區原來設在東較場,后來遷到東川路;南區則設在海珠區的濱江路。
近二十多年,政府也開始重視花市,在原有基礎上進行有效管理。傳統花市從農歷十二月二十八日開始,歷時三天,第三天延至新年初一凌晨才結束。一般在除夕前一個星期,花街已禁止通行。過年期間,十里花街,吐艷爭芳,張燈結彩,人流川流不息,日夜不分。南國的浪漫,此刻達到極致。
廣州的春節(優質16篇)篇九
廣州的春節,一般從一月十多日開始了,臘八到了,都說凍得夠嗆,可20xx年不知怎的,好熱啊!但還是擋不住家家吃臘八粥。可有些大人去吃罐頭的臘八粥,我媽說這不好,對身體不好,所以媽媽做了臘八粥,味道好極了。
除了臘八粥,我外婆給我做了蘿卜糕,這個味道無人能比!
小孩們一如既往,去買吃的,糖、喝的……還買一些禮物給自己玩的好的人送新年禮物。
除夕,家家戶戶都貼上紅彤彤的對聯,依我外婆的規矩那天要用柚子葉煮的水沖身體,從頭到尾都要洗一次,說這樣可以洗去霉運,味道嘛,嗯,有點怪怪的,但我喜歡這種味道,因為從小聞到大,洗完后還會穿上自己的新衣服。
年初一,我會去親戚家;年初二,我去外婆家,還會有親朋好友來外婆家。那天我還會吃上外婆做的蛋散,就是用雞蛋做的皮,然后放進油鍋里炸,我最喜歡了。
之后沒過幾天就上學了,上學沒幾天,元宵來了,家家戶戶都吃元宵,我愛吃花生味的,我媽還會用紅糖姜水來泡著元宵吃,說這樣不會讓身體受寒。之后正式上班上學了。
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規矩過春節,但我還是喜歡廣州的春節,因為從小就這樣,早就習慣了。
廣州的春節(優質16篇)篇十
不同的地方過春節的風俗習慣都不一樣。
廣州人是這樣過春節的:臘月二十八都要“洗邋遢”,將家里的衛生的搞好,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同時,還要貼上新的春聯。
在除夕夜,全家人都在一起吃團年飯,還要守歲,守歲象征象征著把一切邪瘟病疫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有的人就去逛花街,8、9點鐘后人如潮涌,熙熙攘攘,熱鬧非凡。花街嘈雜擁擠,難免磕磕碰碰,但人們全都彬彬有禮,格外謙讓與寬容,滿臉都是笑意和喜悅。花街中的鮮花品種繁多,有薰衣草、郁金香、玫瑰、五代同堂、杜鵑、君子蘭、牡丹、水仙等等。逛花街是為了沾點花香瑞氣,擠掉晦氣,來年風調雨順,幸福平安。
大年初一一早,人們起床穿好新衣服后,就出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俗話說:“有心拜年初一、二,無心拜年初三、四。”說的是拜年越早越見其誠意。故此,人們一早起床就去拜年。
到了正月十五元宵節,人們都要吃元宵,元宵的餡有很多,有花生、芝麻等。人們還可以去看花燈,花燈的形狀各有不同,還有很多種顏色。
過了正月十五,春節就真正地結束了。
廣州的春節(優質16篇)篇十一
春節是中國最大眾化,影響力最廣,最重要的節日。所謂“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各地的春節有各地的特色,裝點著中華文化的百花園。廣州的春節,自然有別具一格的.廣州特色。
在除夕的前幾天,廣州的大街小巷都變得熙熙攘攘,街上的人群川流不息,就像海洋里掀起的無數朵浪花。北京路上彩旗飄揚,到處都是“中國紅”,繪制成一張紅色的畫卷。這代表著廣州人已經吹響了春節來臨的號角。
在春節的號角吹響之際,廣州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也大張旗鼓地拉開了序幕。各區的花市上擺滿了嬌艷欲滴的鮮花,繪制成一片廣闊的花海。空氣中彌漫著馥郁的花香,被染得甜滋滋的。現在的迎春花市,不但是賣花,還出售一些春節特有的精致工藝品和各式玩具。在所有的花市中,以北京路、西湖路花市最著名。每年的春節時,這兩條路上彩旗迎風招展,各種商品琳瑯滿目,令人目不暇接。四處繁花似錦,讓人感覺如墜花海之中。路上人海如潮,大家都慕名而來,體驗廣州獨有的民俗文化。整個花市熱鬧極了。
花市過后,廣州的春節依然好戲連連。廣府廟會。同樣是在北京路,又營造出一派熱鬧祥和的氣氛。
廣州的春節,還有許多民俗。例如,派利是、送大橘、回娘家……廣州的春節,就一個詞——熱鬧!
廣州的春節(優質16篇)篇十二
按照老廣州的的規矩,過春節從年二十八就開始了。廣州的俗話說,“年二十八,洗邋遢”。
到了年二十九,人們第一件事是上街買又叫油角、煎堆、年糕、年桔、糖果,還有鮮花和年畫。
到了除夕可真熱鬧。家家趕做年飯,到處都是酒肉的香味。門外貼好紅紅的對聯,屋里擺滿年貨。出門在外的人,必定要趕回家吃團圓飯。
聞名的廣州的花市張燈結彩,各色各樣的奇花異草琳瑯滿目,銀花朵朵,粉紅的梅花,火紅的玫瑰,金黃的菊花……我在花的海洋中轉來轉去。
夜幕降臨,絢麗多彩的禮花競相開放,有的像鐵水奔流,有的像秋菊怒放……。
大年初一,男女老少穿著美麗的新衣,個個喜氣洋洋,見面拱手互問新年好,我和爸媽帶上禮物到親戚朋友家拜年,還收到許多厚厚的紅包哩!
元宵節是春節的高潮,人們鬧花燈和吃湯圓,滿城花燈,花樣新潮,有冰燈、牛燈、馬燈,數不勝數,火樹銀花,我如入仙境一般。
春節結束了,我又開始了新學期的學習。
廣州的春節(優質16篇)篇十三
有這樣一個節日,它能使您與家人團聚,讓你是上一個香噴噴的團圓飯時,你穿上新衣裳,那就是——春節。
春節可以貼春聯、守歲、吃餃子和吃團圓飯等等……。
在大街上所有人都煥然一新,有的穿上了新衣,有的在與父母聊著天,大街上已經有了一股濃濃的春節氣味,我走在大街上,向花市的方向走去。
在春節中最為熱鬧的還是花市,先是各種各樣的文化遺產展示:有國畫,有雕刻……我走在鋪子的一旁,望見精美的手藝,不禁感嘆中國遺產是多么精美!再往前走,便是各種各樣的玩具鋪子,每家鋪子里都擠滿了人,進到鋪子里,墻壁上掛滿了各種的小玩具。
廣州的春節(優質16篇)篇十四
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我的家鄉在廣州,那里有著獨特的風俗,春節更為熱鬧。
除夕是春節的一個高潮。家家戶戶都把新買來的春聯、揮春貼在自家的門上和客廳里,使屋里增添了幾分節日氣氛,到處彌漫著濃濃的年味。誑花市是春節里必不可少的環節,除夕我們吃完團年飯,我們一家人去了海珠濱江路的花市。一來到花市,眼前就出現了一個大大的牌坊,兩條金光閃閃的“巨蛇”正纏繞在牌坊的兩旁,滿身鑲著五光十色的彩燈,昂起頭,挺著身,口中吐著舌頭,一副生氣勃勃的樣子。比喻來年生活更美滿,工作更上一層樓。
我懷著歡樂、喜悅的心情步入花市,花市里,十里長街繁花似錦,人山人海,可以說是花的世界,人的海洋。每個人的手里都拿著各種各樣的鮮花,有清麗高雅的蝴蝶蘭。有明麗嬌艷的桃花、有五彩斑斕的芍藥,有紅艷似火的劍蘭。大家都是喜氣洋洋,臉帶微笑,與鮮艷奪目的花朵形成了一股巨大的熱流。當然,金橘也是花市的“寵兒”,幾乎每人都會買一盆金橘放在客廳里擺設,它寓示著來年能大吉大利,萬事如意。最后,我們買了一盆富貴竹和幾枝百合花,希望全家人在新的一年里花開富貴發大財。
正月初一,廣州城比平時安靜了許多,我們全家去了海幢寺燒香祈福,祈求全家人身體健康、富貴雙全,并祈求自己學業進步,考上理想的中學。
廣州的春節時多么熱鬧啊!我愿大家能把這些傳統一代一代地傳下去,讓大家一同享受這些傳統習俗所帶來的樂趣。
廣州的春節(優質16篇)篇十五
按廣州的老規矩,春節差不多在臘月的下旬就開始了。
在廣州,春節的第一件事就是逛花街和買年花。聽說逛花市能夠給新的一年帶來好運。在花市里比較熱門的花是蝴蝶蘭、金桔、水仙花,我們家也是每年都買這三種花。花市大約是年二十七到除夕結束。在花市上多見的有:豬籠草、茉莉花、柑橘、柚子等,還有對聯、工藝品、生肖吉祥物等過年喜慶物品,真是目不暇接。
廣州拜年給的紅包和其他地方不一樣,在廣州只要見人就給紅包,但廣州給的不多,一般都是10元。
廣州走親戚在時候根本停不下來,剛走完這家又要走那家。
廣州過年有很多美食,首先是油角,象征新的一年也能像這個油角一樣油潤富足。然后是煎堆,煎堆能給人帶來財氣,花開寶貴。最后是蛋散,蛋散比油角,更香脆些,薄薄的,滿滿的雞蛋味,一口咬下,入口香脆,咸香可口,好吃得讓人停不下來,真是回味無窮。
一眨眼春節就過去了。我們又該去上學上了,春節真是讓人滿足的節目,既有美食又有紅包,我最喜歡過春節了。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廣州的春節(優質16篇)篇十六
坐了十幾個小時的車,終于到了老家的街上,爸爸停好車,叫我們都下來。
天氣寒冷,雖然僅僅是吹著微風,也把人凍得發抖打顫。店鋪里掛滿對聯、燈籠,擺滿窗花以及各種年畫。街上行人手拉著手,或是搭著肩,或是兩手提著滿滿的年貨,討論著自己家里為過年準備了什么東西,給孩子買了什么顏色的新衣服。每個人都神采奕奕,臉上洋溢著幸福。
街道上一排都是賣油烙圓子的小攤,這是我們老家湖南永州的特色美食。自從到廣東念書,只有過年爸爸媽媽才會帶我回湖南老家,所以油烙圓子成了我一年中最牽掛的美食。激動的心,顫抖的手,我迅速穿過馬路,把朦朦朧朧的睡意丟到了九霄云外。
“好多錢一串?”爸爸用方言問攤主奶奶。
“一塊錢五串。”奶奶抬起頭笑著說。妹妹跳著說她也要,并拉著爸爸的手搖了搖。爸爸從口袋里抽出錢包,翻開拿出一張十塊錢遞給老奶奶,“那給我拿十塊錢的吧。”
奶奶開始忙碌起來,她揭開鑼筐的蓋子,把昨天晚上提前和好的糯米團拿出來。奶奶一手拿著面團,一手揪出跟棒棒糖差不多大的小劑子。用龜裂的雙手揉搓著,把小劑子揉成圓潤的小球,三兩下就好了。把它們沿著鍋的邊緣,像坐滑滑梯一樣滑下去,遨游在金黃色的.油鍋里。炸這個必須是小火,不然會糊的,不一會兒就全部揉好下到鍋里面去了。老奶奶年紀大了,弓著腰用鍋鏟溫柔地翻動團子。
那些團子在鍋里滾來滾去,一會兒浮上來,一會沉下去,又翻身,打個滾。它們雪白的身體都被蓋上了淺淺的金紗。奶奶吃力地扭開裝冰糖的蓋子,用勺子挖了幾勺冰糖,放進鍋里,用鍋鏟輕輕攪動著。團子游累了,融化的糖也躺在團子上睡著了,團子浮上來,穿著金黃的外套出來見世面了。
奶奶用大漏勺將團子都舀出來,放在一個大盆里,趁那糖還有粘性,撒上白芝麻,晃動著盆子,讓團子沾滿芝麻,最后把它們都裝在盒子里,剛裝好妹妹就扒住爸爸的手要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