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期計劃中,我們可以列出自己每天、每周或者每月的學習和生活安排,以及對應的具體行動方案。在下面的范文中,你可以看到不同學生的學期計劃安排和目標設定,希望能夠給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
一學期的古箏教學計劃(專業16篇)篇一
目標:
1、認識并逐步學會使用繪畫工具和材料,培養正確的繪畫姿勢,手腿保持一定距離。握筆自然有力。
2、培養幼兒對色彩的興趣,認識并學會使用3-6種顏色:紅、綠藍、黑、黃、褐點。
3、從游戲的形式讓幼兒逐步學會掌握點、豎線、橫線、斜線、圓形和方形涂染等方法畫出所熟悉的物體,如樹木、花草、人、動物等,培養幼兒大膽畫畫的能力。
b.手工類。
目標:
1、認識泥工的材料和工具,知道其名稱,知道它們的性質是柔軟的,可以塑造的。
2、學會用搓、團圓、壓扁、沾合等方法,簡單地塑造一些物體,并能按自己的意愿塑造。
3、認識紙工的材料和工具名稱,學會一些簡單的折疊方法。
4、學習粘貼簡單圖形的方法。
高級班。
a.繪畫類:
目標:
1、教幼兒學習用圓形、橢圓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和涂染等方法畫出自己生活中觀察過的物體,簡單的.風景,動植物,能畫出其基本部分和主要特征。
2、教幼兒區別蠟筆、水彩、蠟筆水彩混合畫的特征,對色彩調合能互相互補,用色協調、明快、潔凈。
3、構圖方面能用點、線、小圓點、花朵、葉子等畫出簡單的圖案,教到色彩鮮明,比例恰當。
a.手工類:
目標:
1、泥工:學習捏的技能,能塑造出物象的主要特征,會使用一些簡單的輔助材料塑造簡單的玩具和動植物。
2、紙工:學會一些簡單的折疊方法,能折出有關事物形象的紙工作品,及節日裝飾、環境布置等,培養幼兒的初步美感和審美能力。
一學期的古箏教學計劃(專業16篇)篇二
b.手工:學習泥工的技能,主要是搓條、團圓、壓扁、沾合等。用這些技能可以做成小湯圓、蘋果、糖葫蘆等。
高級班:
a.繪畫:以水彩為主,掌握水彩特性,能畫出簡單的植物的顏色。
b.手工:掌握剪紙貼,能作出各種形狀,拼帖簡單的畫面,如、等。
一學期的古箏教學計劃(專業16篇)篇三
為了更好的配合學校搞好素質教育,進一步展示我校鄉村少年宮的藝術風采和文化底蘊,豐富學生的校外文化生活,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藝術修養及表現能力,弘揚學生個性發展。古箏教學正是從培養知識經濟時代合格人才的高度“以人為本”,以及“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為宗旨進行教育,使教學真正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將培養素質全面、個性鮮明且具有一定文化修養的人才為主要任務,為其終身熱愛音樂、熱愛藝術、熱愛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學校鄉村少年宮古箏班將有計劃地開展相關教學活動,并力求整個活動能順利、高效、持久地進行。
1.通過不同的練習來規范學生的指法、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演奏水平。
2.通過欣賞古今名曲,來提高學生的音樂修養和自身素質。
3.進一步宣傳我校的素質教育和學生良好的精神風貌。
(一)、教學內容: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以孫文妍、何寶泉老師主編的《少年兒童古箏教程》作為主要教材,有計劃地針對學生的不同水平進行教學。
(二)教學時間、地點、方法:
1.活動時間:每周四下午15:50—16:50。
2.活動地點:學校鄉村少年宮古箏教室。
3.教學措施:
(1)教育學生嚴格遵守活動紀律,定時定點對學生進行教學,保證每次教學時間與質量。
(2)教師嚴格按學校“教學五認真”的規定,認真備課、上課并做好有關興趣小組活動的資料的保存工作。
(3)配合多媒體教學,定期給學生欣賞名曲,觀看名師古箏曲目的vcd講解,開闊學生的眼界。
(4)隨著學生水平的提高,變集體授課為個別或階段教學,以適應每個學生水平的提高。
(5)學滿結束以個人回課或考級形式或對學生學習做等級評定,并爭取集體匯報表演機會,配合學校參加各種文藝表演活動,展示我校學生風采。
20xx年9月:認識古箏,掌握演奏姿勢及手形要求。
20xx年10月:“托”“勾”“抹”的基本彈奏,勾托抹組合練習曲。
20xx年11月:“撮弦”練習(大撮)、“撮弦”練習(小撮)。復習勾托抹組合練習曲,《笑傲江湖》練習曲、《春江花月夜》練習曲。
20xx年12月:勾托抹托音階練習(上學歌);復習彈奏《笑傲江湖》、《春江花月夜》練習曲。
2017年1月:總復習。
一學期的古箏教學計劃(專業16篇)篇四
3、基本指法:勾與托。練習曲目:《勾托練習》、《體操—兵操》、《蛤蟆跳下水》。
1、音樂知識:節奏、重音、拍子、小節
1、音樂知識:附點音符、雙縱線、反復記號
2、基本指法:劈指。練習曲目:《勾托劈練習》、《南泥灣》、《采茶歌》、《望春風》。
1、音樂知識:休止符、切分音
2、基本指法:大撮、小撮。練習曲目:《小兔子乖乖》、《蝸牛與黃鸝鳥》、《把根留住》、《大風車》。
1、音樂知識:調號、倚音
2 、基本指法:花指。練習曲目:《花指練習》、《一分錢》、《數花名》。
1、音樂知識:變化半音、變音記號、還原號。
2 、基本指法:顫音。練習曲目:《雪絨花》、《小星星》、《夜朦朧、鳥朦朧》、《女人花》、《牽手》。
1、音樂知識:速度標記
2 、基本指法:滑音。練習曲目:《上滑音練習》。
1、音樂知識:速度標記
2 、基本指法:上下滑音。練習曲目:《上下滑音練習》、《紫竹調》、《黃楊扁擔》、《繡荷包》。
1、學習曲目:《勾托抹托單手練習》
2、基本指法:勾、托、抹的快速練習
3、音樂知識:音、音級、音符
音樂知識:附點音符、雙縱線、反復記號、切分音
學習曲目:《天涯歌女》
基本指法:回音、揉音、上滑音、顫音
音樂知識:附點音符、四分休止符
學習曲目:《漁舟唱晚》樂曲描寫夕陽西下時出海捕魚的漁家們滿載而歸的情景。基本指法:花指、上下滑音、連托、顫音、按音音樂知識:倚音、變化半音、附點音符、雙縱線、反復記號、切分音零基礎學員學習完一期后能夠流暢自如的彈唱自己喜歡的曲子,達到考級三級水平。
主要曲目:
1、《雙手彈撥練習一》
基本指法:勾、托、抹的雙手配合練習
音樂知識:音、音級、音符
主要曲目:《采茶撲蝶》、《盼紅軍》
基本指法:連托、勾托抹托的雙手配合練習
音樂知識:音、音級、切分音
《紡織忙》這首變奏曲是運用民間音樂的變奏形式寫作而成的,是著名高胡演奏家劉天一先生的古箏名作,寫于1955年。樂曲旋律優美,手法簡練,風格樸實,形象地體現了紡織工人忘我的勞動情景。
基本指法:點音于顫音的結合
音樂知識:反復記號、切分音
《搖指練習》
遙指:扎樁搖、食指搖、懸空搖
樂曲練習:《梁山伯與祝英臺》、《漁光曲》、
《梅花三弄》樂曲演奏的難點在于強調古琴音樂的韻味與風格,彈奏要保持古樸、高雅的氣質,其中左手的滑音和左、右手配合的泛音應彈得飄逸和灑脫樂曲的旋律輕清高雅,形容梅花之清新,品格孤高。尾聲舒徐悠遠,頗有暗香浮動之意。
基本指法:泛音的練習、八度雙托、揉音、左手刮奏
音樂知識:跨小節連音線、強弱記號
《高山流水》
樂曲描繪了一幅山高水遠的山水畫。前半部分運用相隔兩個八度的“撮”奏法,渾厚的低音和優美的音色,表現了高山的空曠和雄偉。后半部分用大量連續的上下行刮奏及滑音來表現流水,時而是涓涓細流,時而如浪滔滔滾滾,使人有身臨其境,耳聞其聲之感。
基本指法:挎八度雙托、左右手刮奏、泛音、雙抹
音樂知識:跨小節連音線、固定按音、強弱記號
零基礎學員學習完二期后能夠視奏簡單一二級曲目,能完整的演奏五級曲目。
一、《瀏陽河》片段
(3)先慢后快、由簡入難難:以右手的演奏為主線,采用較慢的節拍,將已在腦海中形成的雙手配合映射成實際的雙手配合,注意一定要從簡單的練習曲的配合練習開始從慢到快,從簡單到復雜,直至能夠演奏較大的曲目。
《瀏陽》該曲由同名歌曲改編而成,表現了瀏陽人民對毛澤東主席的熱愛之情。古箏曲《瀏陽河》中采用的演奏手法在整個曲目中主要分為三塊,第一塊是運用左手揉、吟、滑、按的技法來表現樂曲柔美的旋律,這一塊在樂曲中首尾相應演奏兩邊;第二塊就是雙手配合快速彈奏部分;第三塊則運用如流水般的雙手交替下行琶音來表現樂曲動聽的旋律。
《雙手彈撥練習二》
基本指法:勾、托、抹的雙手配合練習
音樂知識:音、音級、音符
一學期的古箏教學計劃(專業16篇)篇五
2、音樂知識:音、音級、基本音級、音符。
3.基本指法:勾與托。練習曲目:《勾托練習》、《體操—兵操》、《蛤蟆跳下水》。
二、第二周。
1.音樂知識:節奏、重音、拍子、小節。
三、第三周。
1.音樂知識:附點音符、雙縱線、反復記號。
2.基本指法:劈指。練習曲目:《勾托劈練習》、《南泥灣》、《采茶歌》、《望春風》。
四、第四周。
1.音樂知識:休止符、切分音。
2.基本指法:大撮、小撮。練習曲目:《小兔子乖乖》、《蝸牛與黃鸝鳥》、《把根留住》、《大風車》。
五、第五周。
1.音樂知識:調號、倚音。
2.基本指法:花指。練習曲目:《花指練習》、《一分錢》、《數花名》。
六、第六周。
1.音樂知識:變化半音、變音記號、還原號。
2.基本指法:顫音。練習曲目:《雪絨花》、《小星星》、《夜朦朧、鳥朦朧》、《女人花》、《牽手》。
七、第七周。
1.音樂知識:速度標記。
2.基本指法:滑音。練習曲目:《上滑音練習》。
八第八周。
一、1.音樂知識:速度標記。
2.基本指法:上下滑音。練習曲目:《上下滑音練習》、《紫竹調》、《黃楊扁擔》、《繡荷包》。
九..第九周。
1.學習曲目:《勾托抹托單手練習》。
基本指法:勾、托、抹的快速練習。
音樂知識:音、音級、音符。
十、第十周。
音樂知識:附點音符、雙縱線、反復記號、切分音。
十一、第十一周。
學習曲目:《天涯歌女》。
基本指法:回音、揉音、上滑音、顫音。
音樂知識:附點音符、四分休止符。
十二、第十二周。
學習曲目:《漁舟唱晚》樂曲描寫夕陽西下時出海捕魚的漁家們滿載而歸的情景。基本指法:花指、上下滑音、連托、顫音、按音音樂知識:倚音、變化半音、附點音符、雙縱線、反復記號、切分音零基礎學員學習完一期后能夠流暢自如的彈唱自己喜歡的曲子,達到考級三級水平。
十三、第十三周。
主要曲目:
1、《雙手彈撥練習一》。
基本指法:勾、托、抹的雙手配合練習。
音樂知識:音、音級、音符。
十四、第十四周。
主要曲目:《采茶撲蝶》、《盼紅軍》。
基本指法:連托、勾托抹托的雙手配合練習。
音樂知識:音、音級、切分音。
十五、第十五周。
《紡織忙》這首變奏曲是運用民間音樂的變奏形式寫作而成的,是著名高胡演奏家劉天一先生的古箏名作,寫于1955年。樂曲旋律優美,手法簡練,風格樸實,形象地體現了紡織工人忘我的勞動情景。
基本指法:點音于顫音的結合。
音樂知識:反復記號、切分音。
十六、第十六周。
《搖指練習》。
遙指:扎樁搖、食指搖、懸空搖。
樂曲練習:《梁山伯與祝英臺》、《漁光曲》、
十七、第十七周。
《梅花三弄》樂曲演奏的難點在于強調古琴音樂的韻味與風格,彈奏要保持古樸、高雅的氣質,其中左手的滑音和左、右手配合的泛音應彈得飄逸和灑脫樂曲的旋律輕清高雅,形容梅花之清新,品格孤高。尾聲舒徐悠遠,頗有暗香浮動之意。
基本指法:泛音的練習、八度雙托、揉音、左手刮奏。
音樂知識:跨小節連音線、強弱記號。
十八、第十八周。
《高山流水》。
樂曲描繪了一幅山高水遠的山水畫。前半部分運用相隔兩個八度的“撮”奏法,渾厚的低音和優美的`音色,表現了高山的空曠和雄偉。后半部分用大量連續的上下行刮奏及滑音來表現流水,時而是涓涓細流,時而如浪滔滔滾滾,使人有身臨其境,耳聞其聲之感。
基本指法:挎八度雙托、左右手刮奏、泛音、雙抹。
音樂知識:跨小節連音線、固定按音、強弱記號。
零基礎學員學習完二期后能夠視奏簡單一二級曲目,能完整的演奏五級曲目。
十九、第十九周。
一、《瀏陽河》片段。
(3)先慢后快、由簡入難難:以右手的演奏為主線,采用較慢的節拍,將已在腦海中形成的雙手配合映射成實際的雙手配合,注意一定要從簡單的練習曲的配合練習開始從慢到快,從簡單到復雜,直至能夠演奏較大的曲目。
《瀏陽》該曲由同名歌曲改編而成,表現了瀏陽人民對毛澤東主席的熱愛之情。古箏曲《瀏陽河》中采用的演奏手法在整個曲目中主要分為三塊,第一塊是運用左手揉、吟、滑、按的技法來表現樂曲柔美的旋律,這一塊在樂曲中首尾相應演奏兩邊;第二塊就是雙手配合快速彈奏部分;第三塊則運用如流水般的雙手交替下行琶音來表現樂曲動聽的旋律。
二十、第二十周。
《雙手彈撥練習二》。
基本指法:勾、托、抹的雙手配合練習。
音樂知識:音、音級、音符。
一學期的古箏教學計劃(專業16篇)篇六
一、基本情況:
本學期我擔任七年級英語課。絕大多數學生雖然小學階段都學過英語,但大部分學生的英語基礎都比較差。缺少學習的主動性和熱情,自覺性也較差,相應的學習習慣也較差,對學習英語有為難情緒。針對這些情況,在本學期的英語教學中,本人將致力于一方面應加強英語基礎知識的講解和基本技能的訓練,讓學生掌握詞匯、語法、句型的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等基本技能,為進一步學習英語打下堅實的基礎;另一方面,又要采取多種措施,注意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掌握記憶語音、單詞、閱讀和寫作等英語學習技巧,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主探索、合作探究能力,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指導思想:
本學期的英語教學中,堅持以下理念的應用:
3、突出學生主體,尊重個體差異;
4、注重過程評價,促進學生發展,建立能激勵學生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發展的評價體系。總之,讓學生在使用英語中學習英語,讓學生成為gooduser而不僅僅是learner。讓英語成為學生學習生活中最實用的工具而非累贅,讓他們在使用和學習英語的過程中,體味到輕松和成功的快樂,而不是無盡的擔憂和恐懼。
三、教材分析。
本套教材每個單元圍繞一個話題展開,讓學生通過參與、思考、討論、交流與合作等方式,學習和使用英語,教材內容聯系社會生活,貼近學生生活實際,易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本教材的教學主要體現以學生為主體,鼓勵學生采用探究式、發現式的學習方法、拓展思維,開闊視野,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1、一般疑問句及回答;
3、名詞復數的變化;
4、方位介詞;
5、特殊疑問句的構成、回答和對劃線部分提問。
6、實義動詞的第三人稱單數及變化;
7、名詞所有格;
8、一般現在時。
9、時間表達法;
五、教學方法與措施:
1、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摸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了解和掌握記憶規律,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2、突出語言的實踐性,注重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
3、盡量使用英語,適當使用母語。
4、備好學生、課本、課標,確立最佳教案。
5、根據教學內容,進行教學創新,嘗試不同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
6、語言點講解要做到精講多練,舉一反三,使學生理解準確、深刻、透徹。
7、擴大學生的課外閱讀量,一、增強語感,二、循序漸進,逐漸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8、實行分層次教學。制定出培優扶差的目標生,分層次輔導,分層次練習,分層次要求,使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有所提高。
9、合理利用課外資料,重點題要重點練習、重點講解,做到主次分明,講求實效。
一學期的古箏教學計劃(專業16篇)篇七
1、學習趣味繪畫培養幼兒對藝術的興趣愛好,運用各種線條和色塊的組合大膽地表現在生活中感受過的物體的基本形象和主要特征,大膽地按自己的意愿畫畫。
2、學習折紙方法,學習簡易的制作,并掌握幾種剪紙的方法及要領訓練幼兒手指靈活性,提高幼兒欣賞水平。
3、通過欣賞名畫家的代表作,欣賞民間工藝品,節日教室布置,欣賞和評價同伴的藝術作品,提高對美的欣賞力和個性品質。
4、通過多種形式的藝術活,例如泥工的制作,使幼兒體驗到藝術活動的樂趣,提高幼兒對藝術活動的興趣。
5、學習運用各種工具材料大膽地進行手工活動,對手工活動感興趣,并能運用自己制作的玩具、手工作品來美化自己的生活或開展其他活動。
略
油畫棒,水彩筆,蠟筆,橡皮泥等。
四、教學方法。
示范法、演示法、臨摹法、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
五、教學要求。
學生每天至少要完成一幅作業,每班好的作業那出來作學習示樣。
一學期的古箏教學計劃(專業16篇)篇八
8.在教學中根據目標并結合教學內容,創造性地設計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活動,吸引和組織他們積極參與。學生通過思考、調查、討論、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學習和使用英語,完成學習任務。
9.加強對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為他們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10.要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利用計算機和多媒體教學軟件,探索新的教學模式,開發英語教學資源,拓寬學生學習渠道,改進學生學習方式,提高教學效果。
我們面臨著許多新的任務。因此,我們要百倍的信心,滿腔的熱情來迎接新的學期、新的任務、新目標,為實現這一目標而努力奮斗。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學習魏書生教書育人的思想,實施全面素質教育,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開拓進取,銳意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爭做教學改革的排頭兵,努力建設和諧校園、平安校園,增強社會對學校的滿意度,嚴格教學管理,為我校的升學指標的完成而努力工作。
二、工作目標。
本學期擔任八年級三、四班的英語教育教學工作。從上學期的考試成績來看,班級的優秀人數多,而且存在兩極分化現象;另外部分學生的學習方法存在著好多弊病,應該給以學法上的指導,因此本學期的工作重點如下:
1、做好尖子生的培養工作,為中考升學做好準備。
2、縮小兩極分化,著重培養學習興趣。
3、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加強學法指導。
4、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動手能力。
5、著重把知識的學習和現實生活結合起來,適應時代的需要。
三、具體工作及措施。
新目標八年級英語教學任務十分繁重,單詞量多,課文長,語法復雜。特別是基礎差的學生,學起來非常困難,必須加大力量鞏固所學知識,為了圓滿完成教學任務,制定以下具體措施。
1、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實施全面素質教育,課堂上充分體現出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課堂教學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給學生更多的動腦、動口、動手的機會,把發展主動權交給學生,使學生成為課堂上的主人。嚴格落實市教委下發的“課堂教學十項要求”,并遵照執行,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
2、改革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以往的教學模式已不適應現代教育的需要,必須加以改變。采取“啟發式”和“探究式”的教學方法。認真鉆研教材和大綱,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減少不必要的教學環節,做到目標明確、重點突出,精講、精練,精打細算。
3、積極參加教研活動。
積極參加教研活動,制定教研計劃,開展“說課、平課、講課”活動,提高自身業務水平和教學水平。上一節公開示范課,聽取別人的意見和建議,互相學習,取長補短。
4、切實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分層次布置作業,取消大量的不必要的重復性作業,不增加學生負擔,杜絕懲罰性作業,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5、加強備課、上課、聽課等教學過程的管理。認真備好每一節課,要有教案,備課要分不同的層次,課堂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向四十五分鐘要質量。認真完成聽課任務,把學道的教學經驗應用于教學中,提高教學水平。
6、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現代化教學手段和先進多媒體教學軟件在教學體系中的應用,極大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通過計算機輔助教學,增強了學生的探索精神,使學生的更具有主動性和創造性。課余時間自己制作課件、教具,用以輔助教學,定會受到較好的效果。
一學期的古箏教學計劃(專業16篇)篇九
我第一次見到古箏是在麗都公園。那時候,春天踏上這片樸素的土地,帶來綿綿細雨。當雨不停的時候,我和我的家人會去麗都公園玩和放松。公園籠罩在雨中,似乎戴著面紗遮住她潔白的皮膚,展現出無裝飾的自然美。正是在這個充滿樸素色彩的芳香花園里,古箏的聲音在我耳邊回蕩,讓我不自覺地尋找著古箏聲音的地方。
在我不想到處玩耍的地方,我發現了一個藏在竹林后面的小亭子,下面坐著一個人,彈著古箏。它是一種以木為樂器,以絲為弦,以枝為支的樂器。很簡單但是很優雅。在霧和竹林環繞的環境中,顯得和諧和諧。他用手撫摸琴弦,然后發出悅耳的聲音。如果說根絲穿過了他的心,那么“耳邊層層的音樂”和“細細的琴弦”也滲透到了這里。是的,我愛上了中國藝術的精髓――古箏。
后來,我打算學一種樂器來陶冶情操。毫無疑問是古箏。從那以后,家里又出現了一個古箏。這把古箏大約有一米長,右邊有點寬,左邊有點窄。拱形的琴面給人一種慷慨的感覺。兩邊的實木上寫著“明月松,清泉石涌”、“海抱萬河,可大可綠,可高可立,無欲是正”等26個字。當時,我只覺得它很好看,并沒有仔細猜測它的魅力。我很高興。我決心學它。不過,學古箏可不容易!整天面對二十一根琴弦,手指不停地在琴弦上轉來跳去,練習無聊的基本技能。不過,我還是堅持,因為我欣賞古箏的魅力。雖然我在學習過程中流了很多眼淚和汗水,但作為回報,古箏教會了我堅強,讓我更加堅定、耐心和執著。
慢慢地,我開始用mp3聽那優美的古箏音樂,從忙碌的紡紗到春江,花月之夜,從漁舟之夜到高山河流,從中透出的輕柔的古箏聲,詮釋著高山、山谷、溪流、浪濤、飛瀑,平靜的湖面我有一種朦朧的感覺,古箏的魅力似乎離不開水。無論播放什么音調,水都是相連的。水是萬物之源,古箏是養心之源。正因為如此,我覺得原來莫名其妙的浮躁和焦慮,已經被鄭和的聲音融化,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沉穩的心態。在彈琴聽歌的過程中,我對古箏上的兩首詩也有了更深的理解――“清泉石上,月松上”是要彈出的境界,“海納百川”是要彈出的心態。這樣,我有了更多的寬容與和平。
漸漸地,我感覺到了鄭和的另一種魅力――它的名字。為什么叫“古箏”?這是因為古箏的音質是“古箏”,而不是取“比賽”的意思“箏”而不是“比賽”是一種完美的古箏演奏狀態。這是一種超越自然的感覺,包括對一切事物的贊美和愛,看似矛盾,但并不矛盾。古箏的潛移默化給我帶來了平和與犧牲,這是五千年中華智慧的沉淀。
文檔為doc格式。
一學期的古箏教學計劃(專業16篇)篇十
參加智能機器人校本課程的孩子都是六年級的學生,他們已經通過信息技術課接受了接近自然語言的編程語言——logo語言的學習,在這項校本課程中,學習可視化編程語言相對來說要簡單些,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二、教學目標。
1、探索機器人搭建方式方法,搭建適合完成任務的良好結構。
2、會利用nxt2.0編寫程序,輸入機器人完成相關任務。
3、遇到問題時,探究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
三、教學措施。
1、創設寬松的教學環境,以學生動手為主,讓他們在不斷地嘗試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辦法。
2、教師適當指導,通過組織小型比賽,督促同學們在玩中快樂學習探究。
3、在給學生的實踐操作中,對做的好同學給予積分獎勵,一方面讓學生體驗成就感,另一方面激發學生學習探索的積極性。
第一課:(2課時)。
教學目標:初步了解fll只能機器人的活動過程,通過認識場地了解本屆機器人競賽的任務要求。
任務要求:
競賽時間:2分30秒。
機器人在基地出發,任務完成回到基地。在基地外的場地內不能用手幫助或移動機器人。
活動形式:
1、認識實物場地《食品安全》,了解各個競賽任務。
2、觀看任務視頻,初步了解機器人的構造,三個馬達的作用,重點了解安裝手臂的馬達。
3、認識機器人9797套裝和9648套裝的各項組件名稱,認識nxt智能積木塊、馬達、橋、梁等部件。
第二課:(2課時)。
教學目標:
能夠利用9648和9797套裝搭建各種造型的物體,熟練各部件的組裝方法、功能。
任務要求:
制作沙發、茶幾、小山、帳篷、機槍等造型。
活動形式:
1、2人為一組,利用套裝的部件搭建任務要求的物體;。
2、小組展示評價,更換不同的部件實現更好的效果;。
3、評價搭建物體的形象性和實用性。
第三課:(1課時)。
教學目標:
能夠熟練使用nxt2.0中文版編程語言設計簡單的程序。
任務要求:
利用模塊設計前進、后退、左轉45度、右轉90度、等待、觸發等程序。
活動形式:
1、認識各類程序模塊。
2、觀看各類程序的參數,并進行設置。
第四課:(2課時)。
教學目標:
搭建機器人和手臂,設計有關任務程序,完成食品安全場地的3個任務。
任務要求:
搭建機器人,完成撈小魚、送小魚、拖車三個任務。
活動形式:
1、2人一組,用9797套裝搭建機器人主體;。
2、用9648套裝搭建手臂,實現撈小魚、送小魚、拖車的任務;。
3、設計程序驅動機器人行走;。
4、調試程序,改進手臂。
第五課:(3課時)。
教學目標:
設計任務,進行機器人創意設計。
任務要求:
設計機器人創意主題:災區救援機器人。
機器人完成的任務:清除障礙、廢墟救人、安全轉移、運送物資,
活動形式:
1、設計機器人活動場地,搭建有關情景;。
2、搭建機器人及完成任務需要的手臂;。
3、設計機器人行走程序,完成清除障礙、廢墟救人、安全轉移、運送物資4個任務;。
4、調試機器人行走程序,改良手臂,保證任務順利完成。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一學期的古箏教學計劃(專業16篇)篇十一
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藝術修養及表現能力,弘揚學生個性發展。古箏教學正是從培養知識經濟時代合格人才的高度“以人為本”,以及“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為宗旨進行教育,使教學真正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將培養素質全面、個性鮮明且具有一定文化修養的人才為主要任務,為其終身熱愛音樂、熱愛藝術、熱愛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學校鄉村少年宮古箏班將有計劃地開展相關教學活動,并力求整個活動能順利、高效、持久地進行。
二、活動目標。
1、通過不同的練習來規范學生的指法、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演奏水平。
2、通過欣賞古今名曲,來提高學生的音樂修養和自身素質。
3、進一步宣傳我校的素質教育和學生良好的精神風貌。
三、教學安排。
(一)教學內容: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以孫文妍、何寶泉老師主編的《少年兒童古箏教程》(一)作為主要教材,有計劃地針對學生的不同水平進行教學。
(二)教學時間、地點、方法:
1、活動時間:每周四下午15:50—16:50。
2、活動地點:學校鄉村少年宮古箏教室。
3、教學措施:
(1)教育學生嚴格遵守活動紀律,定時定點對學生進行教學,保證每次教學時間與質量。
(2)教師嚴格按學校“教學五認真”的規定,認真備課、上課并做好有關興趣小組活動的資料的保存工作。
(3)配合多媒體教學,定期給學生欣賞名曲,觀看名師古箏曲目的vcd講解,開闊學生的眼界。
(4)隨著學生水平的提高,變集體授課為個別或階段教學,以適應每個學生水平的提高。
(5)學滿結束以個人回課或考級形式或對學生學習做等級評定,并爭取集體匯報表演機會,配合學校參加各種文藝表演活動,展示我校學生風采。
一學期的古箏教學計劃(專業16篇)篇十二
古箏又名漢箏、秦箏、瑤箏、鸞箏,是中國漢民族傳統樂器中的箏樂器,屬于彈撥樂器。它是中國獨特的、重要的民族樂器之一。古箏結構是由面板、琴弦、前岳山、弦釘、調音盒、琴足、后岳山、側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組成的。形制為長方形木質音箱,弦架“箏碼”(即雁柱)可以自由移動,一弦一音,按五聲音階排列,最早以3、8弦箏為最多(分瑟·箏),唐宋時有弦十三根,后增至十六根、十八弦、二十一弦、二十五弦等,最常用的規格為二十一弦;通常古箏的型號前用s21,s代表s形岳山,是王撰之與繆金林共同發明,163代表古箏長度是163厘米左右,21代表古箏弦數21根。
古箏教學屬于器樂教學科目。古箏的學習要求演奏者在同一時間內做到眼到(視譜)、口到。(唱譜)、手到(演奏)等一系列高難度動作,從而使學習者的思維能力,聯想記憶反應能力得到延伸和發展,促進學習者智力的開發、情操的陶冶和古箏演奏能力的'提高。
學習古箏課程主要傳授古箏演奏基礎知識,讓同學們掌握古箏演奏的基本技能,提高音樂審美能力、音樂表現能力和音樂的創造能力。豐富生活,促進身心健康。
古箏教學分初級班、提高班、加強班三個層次。
初級班、提高班、提高班。
每學年兩學期,每學期15個周,每周授課兩次,每次1小時,共30學時左右(以實際上課課時為準)。
1、初級班(第一學年)。
(1)了解古箏的歷史淵源,認識古箏各部位的名稱,了解古箏的護理和系弦方法。
(2)認識古箏各部位的名稱,準確掌握古箏的演奏姿勢。
(3)學習古箏基本演奏技法,能夠運用正確的手型,學習常用指法(抹指、托指、勾指、連抹、連托、連勾、刮奏、和音、揉弦),利用練習曲鞏固掌握指法。
(4)學習課本中的練習曲。
2、內容。
(1)簡單介紹古箏的歷史淵源,通過實物了解古箏各部位的名稱與構造,了解古箏基本的護理常識。
(2)學習古箏的彈奏姿勢,掌握正確手型。
(3)初步認識古箏(1根弦的音高、音位順序、唱名以及分組認弦規律。
(4)學習古箏的基本演奏技法:抹指、托指、勾指、連抹、連托、連勾、刮奏,掌握技法符號。
(5)學習樂理知識:小節、拍子、拍號。準確視唱二分、四分、八分、十六分音符,了解每小節內各拍的強弱音順序。
(6)分別學習和練習左右手彈奏,附以簡單的練習曲。
(7)培養學員的古箏學習興趣。
要求:
(1)在訓練時,要求彈奏姿勢放松,手型準確而放松,出弦方法到位。
(2)準確掌握d調21弦的音位排列順序,在識譜彈奏過程中做到“眼睛走在手前面”。
(3)掌握各種音符不同時值不同組合方式的準確彈奏。
(4)由易到難,先練習單手,再練習雙手配合。
(4)學習古箏演奏考級作品一級曲目:《北京的金山上》、《孟姜女》、《嘎達梅林》、《虞美人》、《關山月》、《小剪剪花》、《畫眉跳架》、《小鳥朝鳳》、《天下大同》、《小開手》、《自由花》、《穿花蜂》。
教材在遵循大綱要求的前提下,李萌老師編訂的《古箏基礎教程》和王中山老師編訂的《全國古箏演奏作品集》。
一學期的古箏教學計劃(專業16篇)篇十三
古箏屬于我國古老的撥彈樂器之一,它以音色優美,古樸,典雅,且易上手而別具特色,深受人們的喜愛。為了讓學生更好的學習古箏,清楚本學期所學的內容,特作以下計劃:
教學目的。
1.豐富孩子的業余生活及興趣愛好。
2.讓孩子通過樂器演奏接觸與學習音樂。
3.通過樂器演奏得到關于手部機能的初步有序的訓練,鍛煉孩子的身體協調性。
4.培養孩子藝術美感和氣質。
教學內容。
一學習與掌握古箏演奏的基本指法。
1.左右手四指各自的撥弦動作,觸弦方向。
2.左右手大食、大中、大食中、大食中無各手指的指法組合。
3.小撮、和弦的演奏方法。
4.左手揉弦,按音的演奏方法。
5.花指的指法練習。
6.食指搖的演奏方法,琶音的練習。
二音樂基礎知識的學習。
1.音高的識別。
2.節拍、節奏的組合。
3.音色的識別。
4.音樂表現。
需要達到的程度。
從家長的意愿出發,學習內容一定要與考級曲目相聯。因此,暫設定第一年達到每年正規考級六級曲目程度,第二年達到正規專業考級九級曲目程度。
教材內容。
1.《中國音樂學院社會藝術水平考級全國通用教材》。
2.根據教學進度編寫與補充練習曲目。
3.上海音樂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古箏考級曲集》。
4.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的《古箏入門》。
5.上海音樂出版社出版的《少年兒童古箏教材》。
教學進度及內容。
寒假前約十六節課。
1.第一至第四次課程以熟悉坐姿和古箏音位為主。
通過簡單指法練習和小曲目熟練各音區音位,試著鍛煉孩子的簡單看譜能力。
顫音的指法練習。
2.第五至第八次課程以確立演奏手型為主。
觸弦朝手心方向運力,確立正確的演奏手型及坐姿,手腕的感覺,
熟練八度,大撮,劈托及上下滑音的指法練習。
要求彈奏速度不要過快,以準確,規范為主。
3.第九至第十二次課程以確立手腕擺動動作為主。
運用勾托抹托的指法練習鞏固手腕的擺動動作,練習各指的獨立性,靈活性。
“4”“7”的按音。
4.第十三至第十六次課程鞏固一至十二節課的內容。
四級考級曲目《漁舟唱晚》的演奏。
通過本曲目的練習使一至十二節課所學所有教學內容及指法得到鞏固和提高。
初步了解曲目的處理和演奏,鍛煉演奏曲目的連貫性,完整性。
通過十六次課程,使兒童初步掌握古箏演奏的基本指法和自然和諧的手型,以及良好的用力方式。使孩子對古箏有初步大體的了解,打好學習古箏的基礎,為學習中級曲目的練習做好準備。
注:由于每個孩子的進度和接受能力不同所以本計劃可能會在上課的過程中有所調整和改動。
一學期的古箏教學計劃(專業16篇)篇十四
1、讓學生通過古箏演奏接觸與學習音樂。
2、通過古箏演奏得到關于手部機能的初步有序的訓練。
3、通過演奏一些耳熟能詳的古箏名曲來陶冶情操。
1、學習與掌握古箏演奏的基本指法。熟悉古箏音位,固定彈奏手型,掌握三個手指的正確彈奏方法。
2、鞏固右手大指“托”、“抹”、“勾”的奏法。
3、左右手八分音符的練習。
5、學生能夠區分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時值。
a:左右手八分音符的訓練。
b:d調五聲音階練習。
c:要求手型正確,節奏準確,彈弦位置準確。
6、掌握左手揉弦的彈奏技巧:
a、左手“揉弦”奏法(例24)。
左手在弦段上的位置要準確,并口數拍子,左手有規則上下顫動。
三、提高教學質量措施:
1、認真執行課時計劃,嚴格把握課堂時間,充分做好課前準備。
2、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適當的放低要求,放慢教學進度,打好基礎,培養學生學習古箏的興趣。
3、多看多聽其他教師的課程,從中汲取經驗。
四、教學進度安排:
1.第一課程以鞏固托、抹、勾的奏法。
2.第二課程以左右手的撮奏,以及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節奏訓練。
3.第三課程在以上的基礎上加上揉弦。
4.第四課程鞏固之前內容。
通過課程,使兒童初步掌握到古箏演奏的基本指法和自然和諧的手型,以及良好的用力方式。
一學期的古箏教學計劃(專業16篇)篇十五
(11)正確掌握搖指的基本奏法,注意點的均勻和肯定統一,注意樂曲中力度、速度的變化,掌握了各種指法和技法的同時,我們就會學到一些曲目和考級曲目如:一級《虞美人》、二級《金蛇狂舞》、《胡茄十八拍》、三級曲目《小影》、《快樂的啰嗦》、《紡織忙》、《南泥灣》、四級曲目《漁舟唱晚》《勞動最光榮》《娃哈哈》《瀏陽河》等。
3、除加強指法練習外,注意我們左手按壓技法并對基本掌握樂曲中具有的地方音樂特點;
4、我們會學到的考級曲目《山丹丹花開紅艷艷》、《豐收鑼鼓》《香山射鼓》《瑤族舞曲》等。
1、指法強化練習;
2、學習考級曲目七級《戰臺風》《秦桑曲》,加強速度和力度的練習《春到拉薩》等等。
3、掌握g調的音位變化,并熟知各調之間的相互關系;
4、對較為復雜的結構,要有一定的解讀能力;
5、對篇幅長的樂曲中的使用復調
3、對位等手法,應在樂曲中適當、合理的展現;
6、掌握各種高難度技法;
7、能使左、右手具備獨立表達音樂能力,突出旋律展現層次、線條和特點,同時會學到八級考級曲目:《雪山春曉》《將軍令》《茉莉芬芳》《井崗山上太陽紅》《幸福渠水到俺村》等等曲目。
1、學習c、f調并能熟練掌握各種特殊音階,調式、并對樂曲有一定的解讀能力;
2、能獨立的合理編排指法,并在不同作品中表現;
3、學習九級考級曲目《林沖夜奔》《倚秋》等。
4、學習a調,并且熟練掌握調式與弦位;
5、對作品有獨到見解并掌握音樂的走向能力;
6、學習十級考級曲目《草原英雄小姐妹》《彝族舞曲》《春到湘江》等。
一學期的古箏教學計劃(專業16篇)篇十六
古箏初級班:
1、讓兒童通過古箏演奏接觸與學習音樂。
2、通過古箏演奏得到關于手部機能的初步有序的訓練。
古箏中級班:
1、通過演奏一些耳熟能詳的古箏名曲來陶冶情操。
2、讓學生能有自己理解的東西,用他的情感來演奏古箏樂曲。
古箏初級班:
(一)學習與掌握古箏演奏的基本指法。
1、左右手四指各自的撥弦動作。
2、左右手大食、大中、大食中、大食中無各手指的指法組合。
3、和音、和弦的演奏方法。
4、大指搖的演奏方法。
5、左手揉弦、按弦的演奏方法。
(二)音樂基礎知識的學習。
1、音高的識別。
2、節拍、節奏的.組合。
3、音色的識別。
4、音樂表現。
古箏中級班:
(一)學習彈奏樂曲《雪山春曉》、《戰臺風》。
(二)了解樂曲的風格和創作背景三、需要達到的程度:
古箏初級班:
從家長的意愿出發,學習內容要與古箏考級曲目相聯,但是不能一味追求考級的東西,要彈好古箏,必須持之以恒,打好堅實的基礎。因此,暫設定第一年達到上海音樂學院一級到二級的考級曲目程度,這學期主要就是能通過學習,會彈奏簡單的古箏樂曲。
古箏中級班:古箏中級班學員基本已都考完五級,但是有些學生的基本功還不夠扎實,所以要彈好五到七級的樂曲,必須先把基礎打好,這學期會多練一些指法上的練習曲,然后在這個基礎上能熟練彈奏七級代表曲目《雪山春曉》和《戰臺風》。
古箏初級班:
1、孫文妍等編寫的幼兒古箏教程。
2、上音考級曲目。
3、少年兒童古箏教程。
古箏中級班:
1、每日必彈古箏指法練習曲。
2、《古箏考級曲目》(上)。
古箏初級班:
寒假前約十六節課。
1、第一至第四次課程以熟悉古箏音位為主。
2、第五至第八次課程以確立演奏手型為主。
3、第九至第十二次課程以確立手腕擺動動作為主。
4、第十三至第十六次課程鞏固一至十二節課的內容通過十六次課程,使兒童初步掌握到古箏演奏的基本指法和自然和諧的手型,以及良好的用力方式。古箏中級班:
1、第一至第四次課程以彈奏典型的指法“勾托抹托”和“脫腕搖”
2、第五至第八次課程主要學習彈奏樂曲《雪山春曉》。
3、第九至第十二次課程主要一欣賞為主,演奏為輔,學習樂曲《山丹丹開花紅艷艷》、《戰臺風》。
4、第十三至第十六次課程著重學習聯系演奏《戰臺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