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具有獨特的個性和風格,它能夠讓讀者進入作者創造的世界,共同感受其中的美好和思考。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值得一讀的優秀作文片段,希望能給大家以啟發。
游記博物館字初二(優秀14篇)篇一
今天,老爸開著車帶我來到了中國農業博物館,開始了一次收獲知識的旅程。
首先,我們來到了“中國農業文明陳列館”,這里講了一些名人和最早的農業方法。“協田”是古代奴隸三個人一起耕田,“二牛抬杠”是一個人在前面牽著牛,一個人坐在杠上,用腳控制犁劃入土深淺,一個人在后面牽著犁。還有一些名人,如記載了果樹嫁接技術的賈思勰,明末著名農學家徐光啟,對紡織技術有貢獻的黃道婆。還有一些農具,如犁,鐵鐮,等等。接下來,我們來到了“中國土壤標本陳列館”,這里有各種各樣的`土壤標本,還有中國土壤分布圖。然后,我們來到了“彩陶中的遠古農業陳列館”這里有各式各樣的陶器。我們又去了“中國傳統農具陳列館”,這里有名人的介紹,有神奇的航天育種,還有各種各樣的農具。最后,我們來到了“青少年農業科普館”,這里有好玩的游戲和有趣的知識。
今天我不僅學到了知識,還見到了沒見過的東西。真是不枉此行啊!
游記博物館字初二(優秀14篇)篇二
博物館游記作文怎么寫,小編整理了相關的作文,快來看看吧。
7月5日那天,萬里無云,陽光燦爛,外公和外婆帶著我來到杭州省自然博物館玩。到門口時雖然關著,但門口己經有很多小朋友在排隊等候了,過了好長時間,門終于開了,我和其他的小朋友你擠我我擠你地走進了博物館。寬敞明亮的大廳內,有大型的生物展示墻,墻上掛著各種魚類標本,特別是灰鯨骨骼,鯨,鯊等大型標本,使我特別驚訝怎么有這么大的魚呢!
一天過去了,我學到了課本上沒有的.知識,看到了似懂非懂的標本,再見吧,自然博物館,下次我還會再來看你的。
今天,我、媽媽和姐姐去自然博物館,我非常興奮。
首先,我們去了地質館,我看見了許多科普圖片,使我明白了火山噴發是包裹在地殼下的巖漿的薄弱地段沖出地表,形成火山噴發。海嘯是一種強大破壞力的海浪,當地震發生在海底時,因震波的動力而升起,海水劇烈起伏,形成的向前推進的巨大波浪。我還看見了國家珍貴的東西:鉆石、水晶、螢石、方解石、石膏水晶、重晶石等,它們都非常漂亮。除了這些,還有很多土壤:變基石基土、性超全沙巖等。
之后,我們去了動物館,這里有許多珍稀動物的模型:有大熊貓、小熊貓、豹貓、中華竹鼠、金絲猴等,各各形態逼真。出來后,一個巨大的黃河象化石映入眼簾,黃河象距今約250萬年,門齒長達3米,肩高4米,因在黃河邊發現所以取名為黃河象。
今天令我大開眼界,讓我明白祖國有這磨多寶貴財富,我以后一定要發現更多的東西來豐富我的知識,今天我過得真愉快!
今天,我們學校組織參觀自然博物館,一大早我們就坐大巴出發,很快就到了。一進門,一個超大的大廳浮現在了我的面前,抬頭一望,實在太雄偉了!走進去,一個大大的恐龍化石在大廳中央,瞧!這就是我拍的恐龍化石,這個化石,聽講解員阿姨說,為了不讓化石腐爛,上面還添加了防腐劑。接著,講解員阿姨為我們介紹在恐龍化石上面的一些動物呢!
接著,我們乘電梯到了二樓。這里,全是動物標本,再往右走,一幕”星空“出現了,講解員阿姨在跟我們玩”知識競答“游戲呢!繼續走進去,講解員阿姨向我們介紹火山爆發,那里有個仿真的火山爆發場景,我好像感覺真的在火山地下了。
最后,我們來到了古生物成列館,那里,我看見了陳列著古生物化石的櫥窗,從植物化石—無脊椎化石—爬行動物化石—哺乳動物化石—浙江古人類,讓我看到了生物進化過程。參觀完了,我們要回校了。在路上,我想起了在陳列館出口處寫著的一句標語:”保護生物的多樣性,就是保護人類自己“。是啊,如果我們大家不保護地球,不保護環境,那么,地球上的物種還會滅絕,最終給人類自己帶來災難。
自然博物館,那里一定有許多有趣的東西。帶著一份期待,我和小伙伴來到了博物館。
巨大的恐龍在地球歷史上有一席之地,但最終還是滅絕了,現在大家還在想象滅絕的原因,正因為永遠沒有最準確的答案,所以人類才會用各種猜想來表達對恐龍的好奇。(元旦游記作文5篇)。
在博物館,還有很多動物標本、各種圖片等,讓我大開眼界。但時間不夠,還有好些地方都是匆匆而過,以后我還會再來這里,再來了解以前沒有發現的大自然。
游記博物館字初二(優秀14篇)篇三
今天,我們一家和汶錦姐姐一家到博物館和規劃館里參觀。我們在那里面看到了許多古代的用品和建筑物。
我們先去了博物館,在一樓大廳有一首李白寫的古詩——《望天門山》。后來我們又看了蕪湖古代的照片和一些古代重要人物身上發生的一些事跡,還有古代的地界碑、銅鼎、黃金、布料......
我們還了解了古代人打仗的樣子、古代窮人勞作時的場景和冶煉工人工作的艱辛。
在二樓,我們看見了很多生物的.化石,有大象、猴子、馬,等等。
我們今天不僅玩的很開心,還學到了很多知識,真是一個又開心又有收獲的一天,五一勞動節快樂!!!
游記博物館字初二(優秀14篇)篇四
雨,淅淅瀝瀝下個不停。不過,這絲毫沒有影響我內心的喜悅。因為我終于有機會來到了夢寐以求的博物館一游。走進博物館的大門,我一眼望見的是一座巨大的牌坊。它如同巨人一樣巍然屹立在大廳的正中央。上面寫著四個金燦燦的大字:會元狀元。我問媽媽,什么是會元狀元?媽媽笑著說:“就是祝福人們能夠事業有成,學習進步,成為各行各業的狀元呀!”我十分高興,一蹦一跳地跑上去與它合了個影。這時,我抬頭向左望去,映入眼簾的是幾個大字:故宮珍藏紫砂壺返鄉展覽。還別說,對于博大精深的宜興紫砂壺工藝,我還是有著一定的興趣。我十分喜愛紫砂壺,也十分敬佩一些古代的紫砂名家,如:邵友蘭、楊彭年、惠孟臣等等。其中,我最為佩服的還是邵友蘭先生。他善于仿古制茶,是清光緒年間較出名的紫砂大師。啊,看著這一個個精美的紫砂壺,融入了多少人的心血!這真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是汗水與心血締造的傳奇!我在心中默默地感嘆著,思索著,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這時,我的目光又停留在了一個巧奪天工的紫砂工藝品上。這是一只亭亭玉立的大公雞,它的羽毛鮮艷極了。只見它通體金黃,有些古色古香。背上托著一尊紫砂寶瓶,此寶瓶撤口、束頸、溜肩、孤腹。沙泥呈深紫色,腹部飾金彩繪祥和壽字。這真是件鬼斧神工的大作!雞尊旁,有一幅巨大的畫作,是一位父親正在教兩個孩子識字。父親眉頭微皺,聚精會神的教著;而兩個孩子則滿不在乎,只見他們一臉歡笑,好像在回味某件。
童年趣事。
呢?人物形象被刻畫得栩栩如生,仿佛這個畫面就展現在我們的眼前,令人嘖嘖贊嘆。游覽者無不停下腳步,細細觀察這精妙絕倫的畫作。之后,我又參觀了古詩、畫的展覽廳,同樣令我贊嘆不已。
快到出口了。此時的我內心不禁敬佩起了古代的人民。他們在那樣艱苦的環境中,憑借自己不懈的努力,創作出了那樣美不勝收的畫作、工藝品。我想,如果我們也能像他們一樣,把這種堅韌不拔、自強不息的精神用在學習、生活當中,那還有什么困難能夠打到我們呢?這次博物館之行,讓我受益匪淺,我真正懂得了一個道理:成功的秘訣在于不斷的努力。業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毀于隨!
今天,驕陽似火,我們學校組織我們參加了博物館教育聯盟成員單位授牌儀式暨《陜西省歷史文化遺產》讀本贈送儀式,因為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而5月19日是中國旅游日,所以我們就提前舉行了這個儀式。
渭南博物館是經陜西省發改委批復立項的一項重大民生工程,也是渭南市委市政府確定的一個重點項目,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和支持。該項目于20xx年初開始籌建,預計20xx年中旬建成并向社會開放。截至目前,項目的各項前期報批手續及建筑設計方案已完成,基建工程即將開始。
渭南博物館選址定于渭南高新區,處于渭南新的文化行政中心區的核心區。該項目東鄰三賢路,西鄰六泉路,北鄰樂天大街,南鄰規劃區間路,與渭南市文化廣場、渭南市政府辦公大樓位于同一軸線。
該項目投資3個億,占地90畝,總建筑面積平方米。主體建筑共分四層,其中地上三層、地下一層。陳列內容共劃分為十二個部分,分別為:渭南發展成就展、瓷器藝術展、歷代名人書畫藝術展、唐陵陶塑藝術展、石刻藝術展、青銅藝術展、民俗藝術展、歷代名人生平事跡展、關中農業文明展、重大歷史事件展、礦產資源展、臨時展覽等,擬展出文物5000余件。通過單體文物的陳列、場景復原、虛擬影像以及聲光電等高科技手段,充分展示渭南悠久的歷史。
籌建中的渭南博物館是一座綜合性的現代化博物館,建筑厚重大氣,充分體現了渭南人剛毅硬朗的品質,是渭南歷史文化和現代建筑藝術的有機融合。渭南博物館建成后必將成為渭南的標志性建筑,既是人們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的場所,又為渭南市民提供了休閑娛樂的去處。
渭南博物館位于渭南城區樂天大街中段,由主體工程、下沉式廣場、綠地系統三個區域構成。主體工程高三層,分別由藏品庫區、陳列區、技術及辦公用房、游客服務設施等部分組成。項目以綠色、生態、人文為基調,以承載歷史、反映現實文化、昭示未來為思路,突出華山、黃河人文特色,彰顯文物大市資源優勢,將建成集收藏、保護、展示、研究、辦公、社會教育、對外宣傳、休閑于一體的城市標志性建筑。
我覺的王桐蔭侍女擺件非常好看,白玉桐蔭侍女山,清乾隆,長25cm,寬10.8cm,高15.5cm。現藏故宮博物館.白玉桐蔭侍女擺件,是用啄碗時剩下的棄料做成的。設計巧妙,別具匠心,堪稱玉雕史上的一絕。
我還認識了黨家村,黨家村位于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游城市、陜西省韓城市東北方向,西南距新城區9公里,西距108國道1.5公里,東距黃河3.5公里,坐落在東西走向的泌水河谷北測,所處地段呈葫蘆形狀,俗稱黨圪嶗。
黨家村現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并入選世界遺產預備名單。黨家村現屬韓城市西莊鎮,主要有黨、賈兩族,320戶人家,1400余人,約670年歷史。黨家村民居四合院是韓城民居的典型代表,韓城在乾隆年間曾經被稱為陜西的小北京而黨家村因農商并重經濟發達則又被稱為小韓城,可見當年之盛況。20xx年6月25日經國務院批文,黨家村古建筑群被列入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xx年入選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第一批)名單。
英國皇家建筑學會查理教授說道:東方建筑文化在中國,中國民居建筑文化在韓城。日本建筑學會農村計劃委員會委員長工學博士青木正夫撰文:我曾到過歐、亞、美、非四大洲十多個國家,從來沒有見過布局如此緊湊,做工如此精細、風貌如此古樸典雅,文化氣息如此濃厚歷史悠久的保存完好的古代傳統居民村寨。黨家村是東方人類古代傳統居住村寨的活化石。現黨家村被陜西省定為歷史文化保護村,列入國際傳統民居研究項目。成為旅游參觀的重地。
走進黨家村,那古老的石砌巷道,那形式多樣千姿百態的高大門樓,那考究的上馬石,莊嚴的祠堂,挺拔的文星閣、神秘的避塵珠、華美的節孝碑與布局合理的四合院無不向人們訴說著黨家村往日的興盛與輝煌。那些精美奇巧的門楣、木雕、磚雕、與壁刻家訓使人們在欣賞贊嘆之余又受到中黨家村國儒家傳統人文思想的教益,真實地感知,感受到做人作事的哲理。城墻、看家樓、泌陽堡、及夾層墻哨門等攻防兼備古代防御體系,是黨家村保存至今的一個重要原因,也體現出在戰亂年代有錢的黨家村人當時的心態。
黨家村選址合理,村容如舟,房屋建造符合傳統陰陽八卦之說,木、石、磚三雕俱全,有很高的研究鑒賞價值,而現存的古代題字及生活用品完整的展現了當時的生活文化氛圍。黨家村集古代中國文化、建筑之大成,是人類文明的寶貴遺產,李瑞環在考察黨家村時欣然題詞稱之為民居瑰寶。
進了博物館,我開始靜了下來,安安心心的參觀起來。我欣賞著遠古時期留下的各種外治器與穿顱手術,這種手術據考古發現證明,4000年前青藏高原先民已經在進行醫學目的的穿顱手術。
繼續走,我又陶醉在古代的豐富文物件。每一件都銘刻著一個時期的特有的烙印。時間早在它們的身上留下印記。在藏博物館的八個展廳里的的文物,紡織,建筑,醫學,禮佛,賓器乃至飲食起居等生活中,飽含激情,就地取材,通過他們的奇思妙想中,產生一件件精品佳作。一件件精美的文物,正反應了一段美麗的歷史碎片。也正是反應了藏民族璀璨的文化。
我不會忘記,藏民族在幾千年的生存和發展。早已創造了一段獨立,充滿影響力的偉大文化。在藏文化博物館里的八個展廳體現了藏族人民的智慧結晶,濃縮在一件件精致美麗的文物中。從博物館中出來,像是飽滿嘗了一頓文化,歷史大宴,滿腦是祖先的精美作品,這些不光是祖先留給我們的無價的財富,也是展現我們文化的結晶。
游記博物館字初二(優秀14篇)篇五
10月12日早晨,秋高氣爽,北京出現了難得的好天氣。我們黃城根小學的全體同學集體進發,去體驗秋天中多姿多彩的園藝博覽會。我們此行的目的地是中國園林博物館。
中國園林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座以園林為主題的國際級博物館,位于園博園內,永定河畔,自20xx年開始籌建,于20xx年5月開館運行。博物館占地6。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近5萬平方米,由主體建筑、室內展園與室外展區三部分組成。園林博物館作為公益性永久文化機構,是收藏園林歷史文物、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展示園林藝術魅力、研究園林價值的國際園林文化中心。中國園林博物館以“中國園林——我們理想的家園”為建館理念,旨在展示和傳承博大精深的中國園林藝術,見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我和我們小組的成員游覽了“中國園林文化的歷史”展廳,中國園林博物館濃縮了千年園林的文化,再現了各地園林的經典。這里有蘇州園林,卻不在蘇州;這里有揚州園林,卻不在揚州。這些江南的園林出現在深秋的北京顯得非常的美麗。
讓我尤其感興趣的是臥在展廳中央的一根龐大的硅化木化石,直徑約有1米,長度10多米長,很是壯觀,樣子就像一條靜臥的巨龍,可以想象在幾億年前它肯定是一棵龐大的參天古樹,我和同學們都發出了由衷的贊嘆。
這次游覽的時間太倉促了,真希望能夠都停留一下,好好看看許多沒有參觀的景觀。
游記博物館字初二(優秀14篇)篇六
南京是六朝古都,位于玄武區長江路的六朝博物館是中國展示六朝文物最全面的遺址博物館。星期五的下午,我們帶著好奇心跟著老師的步伐來到了南京六朝博物館。
走進博物館,我一眼就看到大廳上面懸掛著六幅條幅,上面寫著“東吳”、“東晉”、“宋”、“齊”、“梁”“陳”,這是什么意思呢?聽過老師介紹后,我終于知道這就是在南京建都的六個朝代了。
帶著這個問題,回家后我上網仔細查閱了資料,終于找到了答案。最早出現的雞首壺,只是作為裝飾品或者隨葬品出現的,壺身上的雞頭是實心的,是粘附在壺身上的。因為“雞”和“吉利”的“吉”同音,古人制作雞首壺是希望能帶來吉祥如意。到了六朝東晉時,雞頭由裝飾性的實心變為實用性張口、雞首壺也就成了一件實用美觀的用品,盛極一時。
這個發現讓我感到古人真的很智慧,他們的發明創造,值得我們后人敬佩和學習。
游記博物館字初二(優秀14篇)篇七
世界上具有現代意義的最早的博物館是法國盧浮宮博物館。盧浮宮博物館位于法國巴黎塞納河畔,這里過去一直是法國帝王的皇宮,17世紀末由皇宮改為皇家美術陳列館,供達官貴人觀賞消遣。1793年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時期,將它改為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的國家美術館,并在同年11月18日起對公眾開放,使它成為由皇家獨占到大眾觀賞游覽的場所,真正具有了現代博物館的性質和意義,因此它被視為是世界第一所博物館。
當今世界上具有進步現實意義的最早的'博物館便是法國盧浮宮博物館。盧浮宮博物館坐落于法國巴黎西邊的塞納河畔,曾經作為早期法國帝王的皇宮。17世紀末經過改造轉變為皇家美術陳列館,專門為當時的達官貴人欣賞提供方便。在1793年的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早期,又將其改名為法蘭西第一共和國之國家美術館,并在同年11月18日開始對公眾開放,從而正式成為廣大人民群眾觀賞參觀的地方,真正具有了現代博物館的教育性質和歷史意義。故而此博物館被視為當今國際上最領先的第一博物館。
游記博物館字初二(優秀14篇)篇八
大都會博物館位于第五大道82街,貼著我最愛去玩的中央公園。有幾百萬件藏品。
走進中央大廳,這里陳列著好多雕塑,都沒有被玻璃罩隔離著,所以我們得以零距離地欣賞它們,很快地我發現許多男性石雕的小雞雞沒有了,媽媽解釋大約在17世紀文藝復興晚期,宗教反對力量日益強大,他們認為人體雕像褻瀆神靈,于是把那個部位敲掉了。
信步走上2樓,是一間間的油畫展館。愛好繪畫的姐姐就像老鼠跌在米缸里,入迷地看啊看,我跟在她后頭裝模作樣,不懂裝懂。在我眼里畫來畫去都是些神仙天使,還有被釘在十字架上受罪的耶穌基督,印象最深的一幅是畫面中有個犯了死罪的人被砍下了頭,血從他脖頸里噴出粗粗的3股,頭被劊子手放進一個女人托著的盤里,這女人綾羅綢緞還有侍女相隨,很有權勢的樣子,故事講述的是什么呢?媽媽說她也不知道。唉……沒有文化害死人,看也白看。正當我意興闌珊時,聽到姐姐輕聲告訴媽媽,文藝復興之前和初期的繪畫作品大都圍繞宗教題材展開,無非是圣母耶穌之類,到了文藝復興中后期則開始注重人文關懷,很多作品里出現世俗場景,比如那幅金燦燦的秋野圖,秋收后的麥田里彌漫著豐收的喜悅,忙碌了一整年的農夫們躺在麥堆旁悠閑地聊著天……即使是宗教題材,也以講故事形式表達,畫面都是平凡人的生活。更具“人”的生活氣息;并且在藝術處理上,色彩更鮮艷,空間處理上更巧妙,科學的寫實以及透視,縮形等技術法的采用,表明了當時處理逼真寫實和藝術加工的辯證關系方面達到了新的水平……原來姐姐的人文課程已講解到這個時期,老師經常帶她們去藝術大樓參觀,有時就在圖書館里開課,大家圍著一圈沙發侃侃而談。姐姐真棒。不知不覺轉到了另一個展廳,陳列了許多倫布郎的畫,這是姐姐最喜愛的畫家,他很會用光,姐姐為了讓我能更好地理解,簡單地說就是人物面部四分之三有光,四分之一形成陰影,明暗對比和光影結合可以很好地勾勒出輪廓。他的畫魅力在此,上學期姐姐她們有一場演講考試,她抽到的考題就是分析文藝復興時期藝術解構,具體講倫布朗,班里就她一個外國學生,她一開始緊張得失眠,跑醫務室要安眠藥,立馬引來了心理老師,還好她很快調整過來,精心準備,結果拿到了90分。姐姐真棒!
不知不覺到了閉館時間,我們還有許多沒看呢,希望不久的下次我仍能跟著姐姐老師參觀。
游記博物館字初二(優秀14篇)篇九
今天下午,天氣很好,我們學校組織我們去參觀北京市內的各大博物館,我們有幸參觀到了我們最愛的自然博物館,探索自然的奧秘。
在分完組之后,我們便開始了美好的參觀旅程。大家個個都精神飽滿,很是興奮。我們組經過簡單的一番商討以后,首先選擇了充滿神秘感的“恐龍公園”。置身于此,我們不僅驚嘆于恐龍的龐大,還被“侏羅紀”時地球的“昌盛”所震撼。我看到了一個巨大的恐龍化石,這個恐龍的小腿都比一個人要高,我不禁感覺到人類在這些巨大的史前動物面前多么渺小。緊接著,我們走到了一個叫恐龍世界的展館里,這里有好多十分逼真的模型,這些模型會叫,會動。只見一只只恐龍張著血盆大口,不停地搖擺著腦袋和尾巴,讓我們誤以為那是真的。的確,這些標本很逼真,真的就像在侏羅紀一樣的感覺!由于時間原因,我們沒過一會就去了別的地方參觀。
水族館也是大家很感興趣的項目。剛一進去,一股海洋的氣息就撲面而來。水里游著五花八門的,我都沒見過的魚。它們有的有方又大,就像是個大白方塊似的在水里游著;有的又扁又平,肚子上還有個笑臉好像在對我們笑呢;還有些火紅的魚兒在水池里好似花瓣兒似的“飄著”……真是棒極啦!看著那一條條游動的魚,我們也好像遨游在奇妙的海洋里。水波粼粼,柔和的光照射在水面上,實在是美極了。游覽了一番后,我們認識了許多不常見的魚種,還增長了許多關于海洋的知識。
我們參觀了許多哺乳動物、鳥類、魚類和蟲類。由于其特有的恒溫優勢以及中生代濕暖潮濕的氣候條件,哺乳動物得以復蘇和大發展。展廳里分別詳細介紹了長鼻類、奇蹄類、偶蹄類、食肉類、靈長類和被子植物的演化歷程以及著名的山旺生物群。在展廳中,觀眾可以看到階齒獸的復原圖和骨骼標本,它是恐龍絕滅后地球上同期最大的哺乳動物;可以欣賞到龐大的象類家族,包括赫赫有名的高4米長8米的黃河象和鏟齒象。然后我們走到了植物進化廳,植物進化廳是描述植物生長過程和植物化石的,觀眾還可以欣賞到一件十分引人注目的標本:目前最早的被子植物化石——世界上第一朵花遼寧古果。植物化石有中國的第一朵花的化石,這朵花體積很小,看上去小巧玲瓏,很是惹人喜愛。
還有,就是“神奇的非洲——肯尼斯。貝林捐贈世界動物標本展”,這里展示了美國肯尼斯。貝林先生捐贈的世界各地的珍稀動物的標本。走進這個館,我們仿佛置身于非洲大草原和雨林之中,看到了各種前所未聞的非洲動物以及它們生活的場景。背景墻還通過燈光顯示出從晨曦到夜幕的變化,讓我們了解了動物的生活習性。
“人體的奧秘”也講述了許多關于人體的知識,我們處于青春期,這些也給我們普及了許多常識。
……。
“這次參觀博物館,使我了解了許多的生物的結構特點,進化過程,雖然我不是第一次來,但是這次我依舊感到很新奇,鞏固了知識,我一定會再來這個博物館來了解更多的生物奧秘。”“這一次的參觀,讓我對恐龍有了興趣,我想我以后有時間,一定會研究研究恐龍,這種奇特的生物。”
在科技發達的今天,人們忽略了的,恰巧就是大自然的魅力。當大家參觀完博物館以后,都發出了感嘆:“大自然很神奇,古代的生物很神奇,花鳥蟲魚很神奇……”于是,大家就該想了:這些東西如今不能真實的看在眼前了,難道不就是因為我們科技的發達么?是的,我承認,我們變成發達國家是很好,但是,在給我們創造生存的空間的時候,為什么不給那些小草,小花,樹木,小動物以及一切歸屬于自然的生物,留一些生存的空間呢?它們也是地球的一員啊!如果再像這樣伐木,毀壞大自然,那將來再過幾百年,恐怕就看不到一絲在大自然中的綠色了。想想是多么恐怖啊!難道,大家希望我們的地球,真的像我們想象。
作文。
里寫的那樣,坑坑洼洼,灰暗無比嗎?我想沒有人會樂意讓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變成那個樣子吧!那么話又說回來,我們在博物館里看到的那些金絲猴,丹頂鶴,東北虎,草原狼等等瀕臨滅絕的珍稀動物,在以后恐怕真的要像恐龍那樣,變成一堆的化石,留給我們的后代去參觀了吧!
游記博物館字初二(優秀14篇)篇十
我生來喜歡安靜,沒事的時候,宅在自己的一方天地里,做自己喜歡的瑣事,梳理自己凌亂的心事,現在皺紋已爬上額頭,這種性格一直沒有變。又來上海3個多月了,一直呆在家里,什么地方也不想去。在女兒的央求下,20xx年12月27日一大早,和女兒女婿一起,去上海自然博物館游玩。
因為元旦節快到了,四處都是張燈結彩,熱熱鬧鬧的景象。雖然去之前就有心理準備,但到了現場,擁擠的場面嚇了我一跳,到處人頭攢動,入口處,更是排了很長很長的隊,此情此景不亞于前幾年的世博會。
自然博物館新館共6層,地上3層、地下3層,整體建筑源于鸚鵡螺的殼體形狀;巧妙圍合的橢圓形水池,成為整個建筑參觀流線的中心焦點,象征著71%的地球表面以水覆蓋,水面帶來了水波的波紋、質感、動感、聲音和反射,則成為博物館體驗的重要部分。
我們三人隨著人流進入展區,映入我眼簾的,是龐大的恐龍骨架,還有懸在半空的大鯊魚標本,視野中,千姿百態的各種動植物標本,活靈活現,栩栩如生。
穩步時,看到了幾只極樂鳥的標本。極樂鳥,只有在求偶時,才會展現它最美麗的一面,這些標本都給人以最美麗的享受,我想,要是活的就更美麗了。不知不覺進入了蝴蝶的世界,在這個展區,展示出了世界各地不同時代的上千種蝴蝶標本,特別是墻面上以大小不等、顏色不同的蝴蝶,組成的一個圓形圖案,引眾多游客流連忘返,我趕緊把這美麗裝入相機。
最引人注目的,是大廳中央的合川馬門溪龍和黃河古象,前者身長22米,肩高3.5米,體重幾十噸,為世界上最大的恐龍之一;后者體長8米,身高4米,一對門牙就有3米長,此外,還有許氏祿豐龍、多棘沱江龍、魏氏準噶爾翼龍、恐龍蛋、恐龍腳印、玄武蛙、魚龍、雷獸、巨犀等古動物化石。
在動物陳列展區,有各種魚類、兩棲動物,爬行動物,鳥類和哺乳動物。其中有中國一級保護動物長臂猿、金絲猴、大熊貓、金錢豹、虎、亞洲象、野驢、梅花鹿、野駱駝、揚子鱷等等,還有中國二級保護動物及野生已絕滅的麋鹿(即“四不像”)等許多珍禽異獸;此外,也展出許多外國著名動物,如非洲的獅子、長頸鹿、狒狒和黑猩猩,澳大利亞的鴨嘴獸、袋鼠和鴯鹋,美洲的獅子,日本的高腳蟹等等。
不知不覺,看看時間12點多了,肚子也餓了,于是,與女兒女婿到博物館內的快餐廳,吃了點東西,疲憊的雙腿也輕松了許多,接著繼續游覽。
最吸人眼球的,是看宇宙大爆炸,宇宙大爆炸是個4d球型圓幕,很多人都看呆了,我們三個人也看了一個多小時。看完4d,走到一個展柜前,柜內擺放著紅珊瑚、狗頭金、紅寶石,廣西梧州菱錳礦,還看到了俄羅斯的貓眼石等原礦石。而人類發展史陳列區,用大量實物、模型、出土文物,以及二、三百萬年前的前期猿人生活情況的景箱,從而揭示了人類的起源、人類社會的形成和發展,以及展示了人是由古猿進化而來,人類社會是由猿群發展而來的影像,還在演化之路展區,觀看了逃出白堊紀,震撼人心的場面。
古尸陳列室共陳列5具古尸,其中新疆樓蘭地區發掘的樓蘭女尸,是中國已知古尸中,年代最早的一具。在中國歷代古尸陳列廳里,還展出有新疆的出土距今3000多年前的哈密古尸,以及唐、宋、明三朝古尸,看后有點害怕。
走進非洲大劇場,可以直接觀看,場景、光影配合完美,更領略了草原的狂野。走到上海故事展區,中間有一個很大的劇場,循環播放上海的形成,介紹了上海本地的地質情況和生物物種。看了半天我也累了,和女兒女婿進入咖啡館,喝點咖啡,休息了一會兒,繼續游覽,這時已4點多了。
大地探珍。介紹了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礦物和巖層,不僅構成了巖石圈,更忠實記錄了地球幾十億年演化與變遷。拂去歲月的塵埃,凝聚了天地精華的地質寶藏,點燃了人類文明的火把,散發著永恒的光芒;而水和風,無時無刻不在雕琢地球的容顏,為生命提供了多姿多彩的大舞臺,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打造了我們獨一無二的美麗家園。我想,作為地球人,都應該珍惜一切可以珍惜的東西。
上海自然博物館以“自然-人-和諧”為主題,通過“演化的樂章”、“生命的畫卷”、“文明的史詩”,呈現了起源之謎、生命長河、演化之道、大地探珍、繽紛生命、生態萬象、生存智慧、人地之緣、上海故事、未來之路等10個常設展區;還有臨展廳、4d影院、探索中心等配套功能區域,展示陳列了來自七大洲的11000余件標本模型,其中珍稀物種標本近千件。
還有近1500平方米的步入式復原場景,逼真再現生機勃勃的非洲大草原;“跨越時空的聚會”大型標本陣列,匯聚古今中外200余件動植物明星;“逃出白堊紀”等5個沉浸式劇場,再現演化史上的大事件;“自然之窗”等26組復原生態景箱,400個視覺媒體和一套網上博物館系統,滿足了自媒體時代的公眾需求;1500組科學繪畫,直觀地展現藝術與科學的結合;300平方米的活體養殖區,零距離觸摸自然;1200平方米的“探索中心”,構筑觀察發現、動手實驗、對話探討的樂園;“自然史詩”秀,打造集科技、人文于一體的藝術盛宴。置身其中,了解了來自七大洲許多很遙遠的大自然內涵。
最后回到一樓紀念品館,溜達一會兒,買了點紀念品,3個人慢慢隨著人流,走出了博物館,而我的心情特別愉快,因為,博物館里令人震撼的場景,不亞于春光明媚、青山綠水、姹紫嫣紅的美。
游記博物館字初二(優秀14篇)篇十一
這個周末,喜愛大海的我跟著爸爸,興致勃勃地來到航海博物館參觀。
一進航海博物館大門,就看見一艘高大的輪船,足有三十多米高,據說,這是仿造明朝鄭和下西洋時的帆船制作的,叫作“福船”,至今還能下海呢,它的壯觀真令人驚嘆不已!
走進大廳,我們發現,航海博物館以“航海”為主線,分為“航海歷史、船舶、航海與港口、海事與海上安全、海員、軍事航海”六大展館,設立有“漁船與捕魚、航海體育與休閑”兩個專題展區,還建有“天象館”、“4d影院”和“兒童活動中心”,哈哈,這真是老鼠掉到了米倉里,我拉著爸爸趕緊參觀起來。
一路走來,我不僅增加了各種航海歷史和船艦模型的知識,還參加了各種有趣的互動游戲。你看,我一會兒找“大副”學習打水手結,一會兒按照“船長”的要求模擬駕駛巡洋艦,還學會了發莫爾斯電碼,用六分儀觀測方位……玩得不亦樂乎!
時間過得飛快,在天象館看完了精彩的4d電影后,一天的參觀就要結束了!可我還意猶未盡——奇妙的航海世界里有著無窮無盡的奧秘,我一定會再來探索的!
游記博物館字初二(優秀14篇)篇十二
吳承恩和他的《西游記》是淮安閃亮的名片。
2010年8月20日,中國西游記博覽館試開放,這座富有神話色彩的數字化博覽館甫一亮相,就讓不少先睹為快的參觀者驚嘆:淮安用一座博物館解讀了西游記這本書。
10月12日中國西游記博覽館正式開館之際,還將舉行中國淮安西游記動漫峰會,就西游記文化的內涵及傳播,動漫藝術發展的現狀與方向、西游記文化與動漫藝術的結合等進行廣泛深入的研討,對西游記文化感興趣的市民可千萬別錯過了。
中國西游記博覽館總投資5000萬元,占地5.8畝,建筑面積3000多平方米。整個建筑風格承接淮安傳統民居的文化特點,青瓦白墻,運用現代手法,與周邊的長榮大戲院等建筑風格協調一致,古樸中透出典雅。
中國西游記博覽館分為“奇人奇書”、“風靡世界”、“西游地圖”、“經典故事”、“神游幻境”、“時空穿梭”、“游戲體驗”、“4d影院”等八大部分,展館采用國內前沿展示手法,結合圖文聲像及多媒體互動技術,全方位多角度展現神奇瑰麗的西游記文化,是目前國內西游文化的集大成者和西游文化嘉年華。
一個場館,能全貌展示西游記文化主題?中國西游記博覽館館長戚桂榮用最大、最多、最全、最新給出了答案。3000多平米的西游記主題場館是目前國內最大的自不用說,更沒有一家把聲光電等先進手段運用到西游記的主題展館中來。戚桂榮介紹,文字內容也相當地豐富。“試開放期間一些游客就曾反饋,單是展板上文字,看一遍沒有幾個小時是看不下來的,電子屏、觸摸屏里的文字量也是非常龐大,比如有100回的單田芳的評書、56回的粵語評書、84回快板評書等,以及各種史料也收集了幾十萬字。”戚館長說,200平米的高清仿真沙盤更是絕無僅有,沙盤展示了玄奘取經過程中發生的45個故事點,而且這些都是根據歷史事實考據出來的,為了更好地展示這些故事,為該館單獨開發的電腦軟件還將其中的15個點配上視頻、文字、音響,觀眾可單獨或集體分享。可以說,這個沙盤既體現了娛樂性,又展示出了其文化內涵。
在展館2樓,以太上老君的煉丹爐為造型4d影院里放映的一段孫悟空取金箍棒的4d電影,以其震撼的視覺沖擊力和意想不到的多維感官刺激也會令觀片者尖叫不斷。
游記博物館字初二(優秀14篇)篇十三
昨天,媽媽說要帶我去自然科技博物館,我高興得一晚上都沒有睡好覺。
今天,來到了自然科技博物館,我才發現自然科技博物館分為自然館和科技館。科技博物館是一個“太陽”,而自然博物館是一個“月亮”。
我們先走進“太陽”,去看穹廬電影——《恐龍》。開演了,先是一篇星空籠罩著我們,緊接著,一塊大隕石落了下來,正朝我砸來,在離我一、兩米的時候,又反彈到了天上,真把我嚇出了一身冷汗。隨著考古專家的講述,我知道了:現今發現的的恐龍最早出現在阿根廷,考古學家稱它們為阿根廷龍,它比馬門西龍還大呢!隨著阿根廷龍的滅亡,出現的是巨獸龍,它們的長相同霸王龍很像,只不過身體比霸王龍更龐大,他們特別擅長保護自己的兒女。接著,我們“沉入了海底”,我周圍都是正在追趕魚群的魚龍。魚龍長得很像海豚,嘴很像鱷魚,長著一嘴尖利的牙齒,好可怕!看完電影,我又下樓到了科技玩具大廳,玩了變色板、吹泡泡、噴泉音樂、當演員等游戲,玩得很開心。
之后,我就進入了“月亮”——自然博物館。“月亮”里有很多展廳,走進神奇秦嶺,里面展覽著自古以來從秦嶺山脈上發現的形形色色的動物和植物。有貓頭鷹、大熊貓、九尾狐等。我最喜歡的是被譽為東方紅寶石的朱鹮,它是世界珍惜的動物,形態豐滿,紅頭頂,白羽毛,生活在水田一帶,它可是我們陜西的象征呢!我為我們陜西特有朱鹮感到自豪。接下來,我們步入昆蟲王國,一進門,就看見一個人雙手舉杠鈴的雕像,并列在這個人的旁邊,是一只小螞蟻輕松舉起十幾個杠鈴的雕像,螞蟻真厲害,可以搬動比自己大100倍的物體,它可是昆蟲世界里的大力士呢!下來,我又看了天牛、小提琴甲蟲、金龜子等一大堆昆蟲。我覺得最有趣的要數“螳螂園”了,在螳螂園前,有一個操作臺,我按了一個上面寫著“螳螂捕蟬”的按鈕,園內一個樹上的一盞燈亮了,我仔細一看,嘿!燈光照在了一只螳螂身上,那個螳螂正準備捕捉一只又肥又大的鳴蟬,而螳螂后面,有一只漂亮的黃雀正虎視眈眈盯著螳螂,好像在說:“好呀,這正是送上口的美味!”真是有趣。在不知不覺中,我已經把兩個館看完了。
西安就像是祖國的的一顆珍珠,而自然科技博物館就好像是珍珠上的一個閃光點,它散發著知識的光芒,照亮了我的心。
游記博物館字初二(優秀14篇)篇十四
等啊等,終于到了下午。我們整好隊后,教官和老師就帶隊出發了。那天下午,太陽正好,照得人睜不開眼睛。剛開始還好,一大堆的人有說有笑的,可走了一會兒就有缺水的感覺了。但不妙的是“老板”不讓帶水,說這么近的路帶什么水呀!這可慘了我們班的同學,我們一個個就像缺水的狗,把舌頭吐得老長老長。其實“老板”說的也沒錯,從學校到博物館也就一兩千米,用不了十幾分鐘就到。
但不管怎么樣我都是渴呀!“你帶水了沒?借我喝點唄!”“沒帶的,班主任沒讓帶!我也渴呀。”“唉!”我嘆了口氣,使勁咽了一口唾沫,有些后悔這么興奮地急著來干什么。
我和我們班的同學拖著舌頭,頂著太陽連同其他班的學生(我們初一級部的)走過了兩個十字路口后終于到了目的地——桓臺博物館。博物館外面是一種棕灰色,看上去很古樸。
順著臺階走上去先上了二樓,是一些古代貨幣、陶瓷器、玉器、銅鏡什么的。三樓嗎,是“彩蝶世界”。里面有大大小小蝴蝶標本。最最漂亮的要數那只天堂鳳蝶了,它那天藍色的翅膀在燈光下閃得耀眼,是當之無愧的“蝴蝶之王”啊!至于一樓嗎,有一具神秘的古尸,近一看白森森的。
看完了,終于要回去了。興致勃勃的交談著剛才看到了什么,忘記了所有的干渴。這次參觀讓我們增添了歷史知識,了解了遠古文化,真是充實的一次旅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