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驗。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通過總結和反思,我們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優點和不足,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心得體會吧,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民間諺語心得體會篇一
清明節氣的風對未來天氣及年成好壞也有一定預示,農民極為關心,因此,在民間流傳不少有關這方面的`諺語。比如:
清明南風,夏水較多;清明北風,夏水較少(閩)
清明一吹西北風,當年天旱黃風多(寧)
清明北風十天寒,春霜結束在眼前(冀)
清明刮動土,要刮四十五(蘇)
* 以下是清明節氣象的一些諺語:
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頻繁(魯)
陰雨下了清明節,斷斷續續三個月(桂)
清明難得晴,谷雨難得陰(魯)
清明不怕晴,谷雨不怕雨(黑)
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種田(黑)
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黑)
清明宜晴,谷雨宜雨(贛)
清明斷雪,谷雨斷霜(華東、華中、華南、四川及云貴高原)
清明斷雪不斷雪,谷雨斷霜不斷霜(冀、晉)
清明無雨旱黃梅,清明有雨水黃梅(蘇、鄂)
*清明節氣的霜、霧、雷及寒暖與未來天氣均有一定預示,相關諺語有:
麥怕清明霜,谷要秋來旱(云)
清明有霜梅雨少(蘇)
清明有霧,夏秋有雨(蘇、鄂)
清明霧濃,一日天晴(豫)
清明起塵,黃土埋人(晉、內蒙古)
清明響雷頭個梅(浙)
清明冷,好年景(遼、冀)
清明暖,寒露寒(湘)
民間諺語心得體會篇二
民間諺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人智慧的結晶,是幾千年來中華民族的智慧寶庫。作為一種口頭文學,它流傳廣泛,全民皆知,成為人們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給人們的言行舉止提供了指導,還讓人們在學習中獲得了很多道理和智慧。在我看來,民間諺語的內涵深刻,極具啟發性,是我們學習,在生活中獲得成功的重要工具。
首先,民間諺語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和智慧。作為一種口頭文學,民間諺語流傳在中國大地上幾千年之久。諺語中的語言樸素含義深刻,透露著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和智慧。比如“拾人牙慧”,給了我們學習的啟示,讓我們懂得要虛心學習別人的經驗。又比如“千里之堤毀于蟻穴”,告訴我們平時要注重小事情的處理,不可忽視小問題。這些諺語不僅在教育我們如何正確對待生活,更讓我們從中受到一種深遠的文化熏陶。
其次,民間諺語道出了人生規律和哲理。生命存在著一種規律和哲理,而民間諺語正是道出了生命的那些規律和哲理。例如“人心人膽,天道酬勤”,告訴我們天道酬勤這一大道理,行善積德,惡有惡報;“前人栽樹,后人乘涼”,呼喚我們要有謙虛、感恩、知恩、報恩的精神和行動。它的內涵豐富多樣,讓我們深刻領悟生活,認真思考生存道理。
第三,民間諺語教人治學育人。民間諺語是教育方式的一種,它是相輔相成的,“天生我材必有用”是讓我們認識自己的優點,也是講述著如何去逐步認識自己并充分發揮自己的優點。同時,民間諺語也教育我們如何去做人。例如,“君子博學而日參省,則智明而行不失”,教人學會日常思考,不斷完善自己。這種教育方式深深地影響了許多人,讓他們受益終身,從而使自己更加美好。
第四,民間諺語在有益的引導著我們正確、積極的生活態度。他告訴我們不僅要有自信,而且要平和對待選擇;他還會告訴我們要愛勞動,愛學習。還有“落霞與孤鶩齊飛”的閑適和瑰麗,讓我們深深體會到陽光、自信、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這些諺語一句簡潔,但卻是一種生命態度的展現,細細安利著我們生活的每一個細節。
最后,民間諺語突出了傳統文化的包容性和開放性。民間諺語跨越時空,跨越種族和文化的界限,其內涵不斷豐富,具有包容性和開放性。它吸納了各個民族、不同地域和文化的精華,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優勢。而我們可以從中汲取力量,不斷提高自己,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和價值。
綜上所述,民間諺語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精華,是中國智慧和文化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懷舊中教誨,而在教誨中引領我們的生活,指引我們走向更加美好的生活。無論我們的生活怎樣的復雜和多變,民間諺語始終平和、深沉、簡約而又極富深意的大道理讓我們不斷領悟到人生、自身、世界,真實而有針對性的引導著我們生活、發展。
民間諺語心得體會篇三
有理不可丟,無理不可爭,
有理不怕勢來壓,人正不怕影子歪。
有理不在言高,有話說在面前。
有理的想著說,沒理的搶著說。
有理說實話,沒理說蠻話。
有理贏,無理輸。
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
有志不在年高,有理不在會說。
煮飯要放米,講話要講理。
走不完的路,知不完的`理。
走路怕暴雨,說話怕輸理。
做事循天理,出言順人心。
百聞不如一見,百見不如一干。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不經冬寒,不知春暖。
不看人親不親,要看理順不順。
不摸鍋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膩。
不怕路長,只怕志短。
不挑擔子不知重,不走長路不知遠。
不下水,一輩子不會游泳;不揚帆,一輩子不會撐船。
不在被中睡,不知被兒寬。
菜沒鹽無味,話沒理無力。
草遮不住鷹眼,水遮不住魚眼。
吃飯吃米,說話說理。
吃人的嘴軟,論人的理短。
吃要吃有味的,說要說有理的,
吃一回虧,學一回乖。
船穩不怕風大,有理通行天下。
打柴問樵夫,駛船問艄公。
打鐵的要自己把鉗,種地的要自己下田。
當家才知鹽米貴,出門才曉路難行。
燈不撥不亮,理不辯不明。
燈不亮,要人撥;事不明,要人說。
多銼出快鋸,多做長知識。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發回水,積層泥;經一事,長一智。
隔行如隔山,隔行不隔理。
鼓不敲不響,理不辯不明。
光說不練假把式,光練不說真把式,連說帶練全把式。
好茶不怕細品,好事不怕細論。
好酒不怕釀,好人不怕講。
好人爭理,壞人爭嘴。
湖里游著大鯉魚,不如桌上小鯽魚。
會走走不過影,會說說不過理。
腳跑不過雨,嘴強不過理。
經得廣,知得多。
經一番挫折,長一番見識。
井越掏,水越清;事越擺,理越明。
久住坡,不嫌陡。
砍柴砍小頭,問路問老頭。
砍柴上山,捉鳥上樹。
口說不如身到,耳聞不如目睹。
口說無憑,事實為證。
老姜辣味大,老人經驗多。
老馬識路數,老人通世故。
老牛肉有嚼頭,老人言有聽頭。
老人不講古,后生會失譜。
理不短,嘴不軟。
民間諺語心得體會篇四
民間諺語是民間智慧的結晶,它是民間文化的瑰寶。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能夠使用到各種各樣的諺語,這些諺語傳承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和人生哲理,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和贊賞。作為一名普通人,我也深深地體會到了民間諺語的魅力。
第二段:認識民間諺語
民間諺語是人們長期生活和勞動的實踐經驗的總結,是人們智慧的結晶。這些諺語常常都是生活中不同的場合中所產生的經驗教訓,有著較強的實用性和可行性。比如,“生命不息,戰斗不止”、“浪費時間等于浪費生命”等,都包含了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實用經驗和智慧。
第三段:領悟民間諺語
每當我看到一條優美的諺語,感覺仿佛有一抹清泉直沖心靈,讓心情不禁舒暢起來。在我的學習和工作生活中,也有很多時候困難重重,遇到挫折和失敗,但是民間諺語中的智慧卻總是在默默地激勵著我。譬如“失敗乃成功之母”、“只要自己不放棄,就沒有什么能難倒自己”等,讓我對生活充滿了信心和勇氣。
第四段:借助民間諺語
民間諺語包含著豐富的人生哲理和價值觀念,我們應該學會借助這些智慧去面對和解決問題。例如,“不怕慢,就怕站”、“船到橋頭自然直”等,在工作中提醒我們把握節奏、沉著冷靜,不要輕言放棄。在日常生活中,如“遠親不如近鄰”、“寧可出頭,不愿受窩囊氣”等,告訴我們要珍惜身邊的人與事,做到有原則、有信仰、有擔當的價值。
第五段:結尾
民間諺語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繼承了祖先留下的智慧,且融入了現代社會的新鮮氣息,時刻提醒我們,追求人生目標的同時,秉承優秀的文化品質是不可缺少的。我相信,在我們繼承并發揚傳統文化的過程中,學會理解和運用民間諺語也是一個非常重要和現實的話題。
民間諺語心得體會篇五
1、人即使跳上了天,也要落在地上;馬即使轉游了四方,最終得回到家門。
2、水長灘多,路長彎多
3、醉漢口里吐真言。
4、一人修路,萬人安步。
5、燒火要空心,做人要真心。
6、明知錯了還不改,定是魔鬼纏了身。
7、沒有見過雪山的猴子,看見馬雞就會眼花。
8、與其庸人當家,不如能人守門。
9、沒有知識的人,就像沒有眼睛。
10、不付出艱辛的勞動,怎能獲得香甜的食物。
11、男生到拉薩也沒有人說好壞,女生去背水也有人說閑話。
12、喜愛吹捧的人,暫時也會占點便宜。
13、舍不得吃,卻被狗叼。
14、不埋頭干點苦活路,香甜的事物又從那里來。
15、愚人做事喜愛看表面,能人辦事表里一致。
16、春天的氣候忽冷忽熱,人生的道路有禍有福。
17、斗但是狗,卻向豬扔石頭。
18、連小事都做不好的人,怎能做出驚天動地的大事。
19、水中的魚兒上不得上岸,山里的老虎下不得灘。
20、連小河都不敢淌過的人,怎能越過寬廣的大海;
21、口說如風吹,實踐是真金。
22、只要自我上進,哪怕別人輕視。
23、麥草浮在水面上,寶石卻沉在水底。
24、不從山腳起步,怎樣到達山巔。
25、致富在于勤勞,知識在于積累。
26、人憑裝飾美,鳥憑羽毛好。
27、聰明人辦事愛與人商量,愚昧人一切自作主張。
28、有錢是姐妹,無錢是主仆。
29、女生哭是賭氣,男生哭是悲哀。
30、男到五旬正當年,戰馬弓箭不離身。
31、喜愛說假話的人自以為高明,實際是自我欺騙自我。
32、路不怕遠,只要不停的走。
33、創造幸??侩p手,前進還須攀高山。
34、人要有骨氣,馬要有力氣。
35、心直口快,就像翱翔藍天。
36、人不知足,反送了自我的性命。
37、酒喝多了會發瘋,話說多了要傷人。
38、理不說不明,火不點不燃。
39、路走長了腳要腫,酥油湯喝多了拉肚子。
40、誠實比飾品貴重。
41、騙子的.嘴巴會講經,小偷的眼光最敏銳。
42、說你好的人并非都是兄弟姐妹,說你不好的人也并非都是仇人。
43、懂得與別人協商相處,才是真正有本事的風度。
44、只要不忘本,管他如何穿戴。
45、魚兒貪食魚餌,立即就會斃命。
46、品德好壞看行為,籍貫何處聽口音。
47、說話悲哀是罪過,掃把打人是侮辱。
48、貪心如果太甚,很快就會掉入深淵。
49、人老思家鄉,烏老思窩巢。
50、見強者不能懼怕,遇弱者不好欺侮。
51、一張牛皮有厚薄,一家子女有好壞。
52、烏鴉說豬黑,自我不覺得。
53、金子是黃的,但它能夠使人的心變成黑的。
54、好心待人,自我得好報。
55、心里無鬼,豈怕鬼敲門。
56、想要得到的食物給多給少都滿意,不愿聽到的話語說多說少都掃興。
57、馬在軟地上易失蹄,人在甜言上易栽跟斗。
58、人要有志氣,樹要有硬皮。
59、總愛發誓的人,往往最愛撤慌。
60、假話說一次,真話都無人信了。
61、人活生命,草長一春。
62、好話不好聽,好心無好報。
63、本事不是來自天上,都是發奮學習得來。
64、有了狐皮帽,忘了羊羔皮。
更多:
1、天氣類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指今年中秋節陰天,明年正月十五或前幾天會下雪)。
重陽不下盼十三,十三不下一冬干。
初一、十五天不好,這月晴天必須少(指農歷)。
初一陰,初二下,初三初四直“拉拉”(直“拉拉”為繼續下雨)。
東絳(虹)呼嚕,西絳雨(呼嚕指打雷不下雨)。
缸穿羅裙山戴帽,螞蟻搬家蛇m道,
大雨將要到(缸為豐縣農家裝水的容器,一般缸外不會濕,濕為反潮現象,民間稱穿羅裙)。
驚蟄聞雷果似泥(驚蟄節這天聽到雷聲,這年雨量大,豐縣地高亢,將豐收)。
日落烏云接,明天把工歇(下雨)。
濕了老鴰毛,麥子水中撈(指農歷四月十二若下雨,在麥收季節雨水多)。
十霧九晴。
天黃有雨。
天上亂攪云,地上下滿盆;這天火燒云,明天曬死人(亂攪云指烏云翻滾?;馃浦竿硐紳M天)。
天上下“流流”,地上摸泥鰍(“流流指冰雹,若春天下冰雹,這一年雨水多,田地有水,可抓泥鰍)。
瓦塊云,曬死人。
烏龍打霸,不陰就下(指夜晚看到一片云橫穿銀河,將為陰雨天)。
小暑起南風,綠豆似柴蓬(小暑這天刮南風,將天旱)。
星星擠眼,要下雨點。
夜晴無好天(指連續下雨,突然一天晚上晴了)。
雨吃絳(虹),下一丈;絳吃雨,下一指(指下雨的云把虹蓋住,雨下的大,虹逐漸擴大,下雨的云退縮,雨下的小)。
雨從西南來,床下摸“各也”(“各也”魚類,指雨下的大)。
早看東南,晚看西北(清晨起來,看看東南方向的陰晴,可預測全天天氣;傍晚看看西北方向的陰晴,可預測次日的陰晴)。
早上燒霞,晌午漚麻(早晨出現彩霞,中午多會下雨。晌午指中午,麻為草本植物,莖皮纖維可做繩索、織布。漚麻就是將麻埋于泥中腐蝕)。
早霧晴,晚霧陰(早上起霧預示晴天,傍晚起霧預示著天陰)。
2、播種類
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適宜。
春爭日,夏爭時,一年農時不宜遲。
谷雨前后,種瓜種豆。
過了驚蟄節,整地不能歇。
寒露兩旁看早麥。
九盡楊花開,春種早安排。
三月八,去種瓜。
頭伏蘿卜,二伏芥,三伏里頭撒辣菜。
一把二月過,就把犁耙摸。
棗發芽,種棉花。
3、農作物成長類
二月二,小麥沒老鴰(指烏鴉在小麥地里已看不到)。
楝子開花吃燎麥(接近成熟)。
六月六,曬谷莠(指谷子已抽穗)。
麥子去了頭,秫秫沒了牛(小麥收割后,高粱已長的比牛還高)。
七月十五棗紅皮,八月十五棗半干(指農歷)。
天河調角,要吃毛豆角。
小滿不滿,麥子有閃(指小麥到小滿節應灌滿漿,若沒有灌滿漿,小麥收不好)。
4、農作物收獲類
處暑高粱,白露谷,秋分兩旁看豆撲(指處暑前后收獲高粱,白露前收割谷子,秋分時大豆已收割)。
立秋三天遍地紅(指高粱成熟)。
忙種收大麥。
七月核桃,八月梨,九月柿子上滿集(農歷七、八、九月分別是核桃、梨、柿子的收獲期)。
5、節氣時令類
吃了端午粽,棉衣完全送。
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線;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
春打六九頭,五九尾(指立春那天為五九的最后一天,或六九的第一天)。
大雪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
該熱不熱,五谷不結。
交了七月節,夜寒白天熱。
開春一場雨,秋收萬石糧(指春耕時下雨,預示著豐收年)。
立了秋,掛鋤勾。
立秋不立秋,六月二十頭(指農歷,立秋一般在六月二十日前后至七月初)。
立秋三場雨,麻布褂子高掛起。
立秋十八天,寸草結籽。
冷在三九,熱在中伏。
七月半,八月半,蚊子還在腳下串。
七月十五定旱澇,八月十五定收成。
七月雨,八月旱,棉花桃子賽雞蛋。
清明斷雪,谷雨止霜。
三星對門,門口坐人。
數九: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凌上走;五九六九,河邊看柳;七九六十三,路上行人把衣寬;九九楊花開;十九燕子來;九九再九九,麥子入了口。
有錢難買五月旱,六月連陰吃飽飯。
6、婚嫁類
成不成酒兩瓶,就不就吃塊肉(指提親先謝媒人)。
兒娶媳婦滿屋紅,閨女出門滿屋空。
娶妻娶妻,煮飯洗衣;內助內助,紡花織布(指女主內)。
要吃吃個大鯉魚,要嫁嫁個大女婿。
7、治家類
從小看大,三歲至老。
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
凍死迎風站,餓死不出聲。
跟著好人學好人,跟著“師媽子”下假神(“師媽子”即巫婆)。
胡蘆頭,胡蘆頭,先裝瓦屋后裝樓,末了還能裝人口(胡蘆頭指吸鴉片的工具)。
家貧出孝子,慣養不成龍。
家有千頃田,不如子孫賢。
嬌養無孝子,棒頭出孝郎。
久賭神仙輸。
糧食入了囤,趕快去搗糞。
年年防賤,夜夜防賊。
人大心開,樹大自直。
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窩窩頭,沾辣椒,越吃越添膘。
小來偷針,大來偷金。
兄弟一條心,黃土變成金。
要想過得好,雞、鴨、豬、羊滿院跑。
有錢多買糞,無事少趕集。
8、睦鄰類
親戚遠了香,鄰居高搭墻(無論親戚鄰居,應持續適當距離,以免發生不愉快的事)。
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如對門。
9、農事類
蠶老一時,麥熟一晌。
鋤頭底下有三寶:防旱、防澇、除雜草。
春雨貴似油,保墑搶時候。
冬耕深一寸,等于多上糞。
棉花鋤八遍,桃子結成串。
麥蓋三床被(雪),枕著饅頭睡。
麥怕胎里旱,人怕老來窮。
七成收,八成丟。
人哄地皮,地哄肚皮。
人哄地一時,地哄人一年。
人靠地養,地靠糞養。
人勤地生寶,人懶地長草。
掃帚響,糞堆長;動動锨,糞堆添。
三分種,七分管,十分收成才保險。
選拔好良種,才有好收成。
雪打菊花心,柴米貴似金;
要吃高粱面,扒出根來看;
有水三分收,無水三分丟;
種地不上糞,等于瞎胡混;
豬吃百樣草,看你找不找;
莊稼一支花,全靠肥當家。
10、水果類
生瓜梨棗,見了就咬(凡是水果類的東西,你只要飄過果園、瓜園,成孰時償償,主人不會拒絕,并十分歡迎,農俗淳厚)。
桃養人,杏害人,李子行里埋死人(吃桃有益,杏多吃有害,李子要少吃)。
桃三杏四梨五年,小棗當年就還錢(指果樹栽后結果時刻)。
11、商業類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
不怕不賺錢,就怕貨不全。
當面銀子,對面錢。
好酒不怕巷子深。
貨比三家不吃虧。
和氣生財。
賤物無好貨。
買賣不成仁義在。
賣大發饃(饅頭)的賺錢。
南京到北京,買的沒有賣的精。
人靠衣裳,貨靠裝潢。
生意好做,伙計難擱。
先嘗后買,方只好歹。書村網mcqyy
12、學習類
邊學邊問,才有學問;勤學好問,不怕腦笨。
活到老,學到老,難解的問題日漸少。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立志時,黑發不知讀書好,白首方恨用功遲。
人貴有志,學貴有恒。
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
學習不思考,知識記不牢。
學習如趕路,不能松一步。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知識來自積累,才能在于多學。
13、衛生保健類
病來似墻頭,病去似抽絲。
不吸煙,不喝酒,病魔見你繞著走。
吃得急,咽得慌,又傷胃,又傷腸。
吃飯先喝湯,勝過開藥方。
飯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飯后散散步,不好進藥鋪。
飯前刷碗洗手,飯后刷牙漱口,四凈做到,百病沒有。
過了九月九,大夫袖了手,家家吃蘿卜,雜病何處有。
饑不暴食,渴不狂飲。
每餐八成飽,保管身體好。
食多傷胃,憂多傷歲。
睡覺不蒙頭,身體壯如牛。
睡前洗洗腳,勝過吃補藥。
有錢吃補藥,無錢晚洗腳;洗腳血氣生,小病不會生。
早飯要飽,中飯要好,晚飯要少,活到八十不老。
14、其他類
春秋住城夏住鄉,冬天住在煤窯上。
打鐵看火色,看人看臉色。
狗三貓四,豬五羊六(指家畜出生月數)。
劈柴劈小頭,問路問老頭。
十七十八力不全,二十七八正當年,三十七八還好過,四十七八不沾弦(指人生發育轉折的四個階段)。
十月天短,梳頭洗臉(指農歷十月天很短,梳梳頭,洗洗臉,一天就過去了)。
下九流:一流稱(稱行人),二流斗(糧食行人),三流屠戶四打狗(賣狗肉的),五捏腳(浴室捏腳的),六剔頭(理發師),七娼(娼妓)八優(演戲的)九吹手(吹鼓手)。
新媳婦要鬧,打拉子(農村一種體育活動)看蹺。
秀才見到兵,有理講不清。
要吃走獸,還是狗肉;要吃飛禽,鵓鴿鵪鶉。
民間諺語心得體會篇六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接觸過很多優秀的諺語吧,諺語大多是反映了勞動人民的生活時間經驗。還記得以前背過的諺語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民間諺語大全,歡迎閱讀與收藏。
買雞看爪,買鴨看嘴。
買鑼要打,買傘要撐。
買賣不成仁義在。
買賣不懂行,瞎子撞南墻。
買時得買,賣時得賣。
賣瓜不說瓜苦,賣鹽不說鹽淡。
賣主怪腳,買主怪鞋。
滿招損,謙受益。
慢病在養,急病在治。
貓跟飯碗,狗跟主人。
貓怕過冬,狗怕過夏。
毛毛雨,打濕衣裳;杯杯酒,吃垮家當。
沒錢時挨餓,有錢時擺闊。
沒有不上鉤的`魚,沒有不上竿的猴。
沒有大糞臭,哪來五谷香。
美不美,家鄉水;親不親,故鄉人。
蜜多不甜,油多不香。
苗多欺草,草多欺苗。
苗好一半谷,妻好一半福。
明槍好躲,暗箭難防。
明人不做暗事,真人不說假話。
磨刀不誤砍柴功。
磨刀不用看,全仗一身汗。
莫饞人富,莫嫌人窮。
莫吃過頭飯,莫說過頭話。
莫看強盜吃肉,要看強盜受罰。
莫學燈籠千只眼,要學蠟燭一條心。
謀官如鼠,得官如虎。
母大兒肥,種好苗壯。
挨金似金,挨玉似玉。
八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二成丟。
把舵的不慌,乘船的穩當。
白米飯好吃,五谷田難種。
百日連陰雨,總有一朝晴
百聞不如一見,百見不如一干。
敗家子揮金如糞,興家人惜糞如金。
幫人要幫到底,救人要救到頭。
幫助別人要忘掉,別人幫己要記牢。
飽帶饑糧,晴帶雨傘。
爆飲爆食易生病,定時定量??祵帯?/p>
背后不商量,當面無主張。
笨人先起身,笨鳥早出林。
鞭打的快馬,事找的忙人。
邊學邊問,才有學問。
病從口入,寒從腳起。
病從口入,禍從口出。
病好不謝醫,下次無人醫。
病急亂投醫,逢廟就燒香。
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
病人心多,忙人事多。
補漏趁天晴,讀書趁年輕。
不擔三分險,難練一身膽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養兒不知父母恩
不到江邊不脫鞋,不到火候不揭鍋。
不懂裝懂,永世飯桶。
不給規矩,不成方圓。
不會燒香得罪神,不會講話得罪人。
不會做小事的人,也做不出大事來。
不見兔子不撒鷹。
不經冬寒,不知春暖
不可不算,不可全算。
不磨不煉,不成好汗。
不怕百事不利,就怕灰心喪氣
不怕不識貨,只怕貨比貨。
不怕穿得遲,就怕脫得早。
不怕家里窮,只怕出懶漢。
不怕路長,只怕心老。
不怕亂如麻,只怕不調查。
不怕慢,就怕站;站一站,二里半。
不怕年老,就怕躺倒。
不怕人不敬,就怕己不正。
不怕人不請,就怕藝不精。
不怕山高,就怕腳軟。
不怕少年苦,只怕老來窮。
不怕事難,就怕手懶。
不怕天寒地凍,就怕手腳不動。
不怕學不成,就怕心不誠。
不怕學問淺,就怕志氣短。
不怕一萬,只怕萬一。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不挑擔子不知重,不走長路不知遠。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不圖便宜不上當,貪圖便宜吃大虧。
不笑補,不笑破,只笑日子不會過。
槽里無食豬拱豬,分臟不均狗咬狗。
草若無心不發芽,人若無心不發達。
饞人家里沒飯吃,懶人家里沒柴燒。
常賭無贏家。
常罵不驚,常打不怕。
常說口里順,常做手不笨。
常在有時思無時,莫到無時想有時。
長江不拒細流,泰山不擇土石。
長五月,短十月,不長不短二八月。
長兄如父,老嫂比母。
朝里有人好做官,家里有狗好看門。
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
車有車道,馬有馬路。
撐痢疾,餓傷寒。
撐死膽大的人,餓死膽小的鬼。
秤能稱輕重,話能量人心。
秤砣雖小,能壓千斤
吃不窮,穿不窮,不會打算一世窮。
吃不言,睡不語。
吃吃喝喝,人走下坡。
吃飯吃米,說話說理
吃飯打濕口,洗臉打濕手。
吃飯防噎,走路防跌。
吃飯先喝湯,老了不受傷。
吃飯象條龍,做活象條蟲。
吃過的饃饃不香,嚼過的甘蔗不甜。
吃酒不吃菜,必定醉得快。
吃米帶點糠,老小都安康。
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
吃一塹,長一智。
遲干不如早干,蠻干不如巧干。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寵狗上灶,寵子不孝。
出汗不迎風,走路不凹胸。
出家三天,佛在面前;出家三年,佛在西天。
出門看天色,炒菜看火色。
出門靠朋友,在家靠父母。
出門問路,入鄉問俗。
船頭坐得穩,不怕風來顛。
船載千斤,掌舵一人。
瘡怕有名,病怕沒名。
創業百年,敗家一天。
吹噓自己的人,等于在宣傳他的無知。
聰明在于學習,天才在于積累。
從儉入奢易,從奢入儉難。
從小差一歲,到老不同年。
粗茶淡飯能養人,破衣破褲能遮寒。
粗飯養人,粗活益身。
粗絲難織細絹,粗人難做細活。
寸草鍘三刀,料少也長膘。
打不干的井水,使不完的力氣。
打柴問樵夫,駛船問艄公
打虎要力,捉猴要智。
打架不能勸一邊,看人不能看一面。
打蛇打七寸,挖樹先挖根。
民間諺語心得體會篇七
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
不吃黃連,不知啥叫苦。
不吃饅頭爭(蒸)口汽
不吃羊肉惹身臊
不打不相識
不打無把握之仗
不打無準備之仗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
不到黃河心不死
不費吹灰之力
不分青紅皂白
不夠塞牙縫的
不管三七二十一
不見棺材不落淚
不見兔子不撒鷹
不見真佛不燒香
不進山門不受戒
不經一事,不長一智。
不看僧面看佛面
不可不信,不可全信。
不可同日而語
不拉屎占茅坑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
不怕慢,就怕站。
不怕沒好事,就怕沒好人。
不怕人不敬,就怕己不正。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不怕賊偷,就怕賊惦心。
不求同日生,只愿同日死。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不食人間煙火
不是省油的.燈
不是魚死,就是網破。
不是冤家不聚頭
不死也扒成皮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不養兒不知父母恩
不在話下
不知道哪頭炕熱
不知哪塊云彩下雨
不知天高地厚
不撞南墻不回頭
“小二”管“大王”
挨著勤的沒懶的
矮子面前不說短話
按下葫蘆起來瓢
八抬大轎請不去
八字沒一撇
拔根汗毛比腰粗
白披一張人皮
半斤對八兩
半路上出家
飽漢不知餓漢饑
背著抱著一般沉
被人賣了還幫著數錢
笨鳥兒先飛
鼻子氣歪了
比登天還難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比死人多口氣
便宜沒好貨,好貨不便宜。
別人牽驢你拔橛子
兵敗如山倒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病從口入,禍從口出。
病急亂投醫
民間諺語心得體會篇八
在實戰中,如何最大限度地發揮殘子的作用,是愛好者們感到棘手的問題。有一種利用殘子的棋諺?!澳芮鷦t曲,能立則立”。
此棋諺闡明的棋理是。如果可以通過“立”的手段達到以下的目的。一、留有余味。二、收氣得利。能曲的前提是。一、曲后能長氣。二、曲后可以多加利用。
在對局中,攻擊和防守是相互依存的。防守是如何補住己方的斷點也是很有講究的。遇到矩形補斷,最好的方法是用“飛”,因為飛可不受對方刺的利用。普通棋形的補斷規律是。一、厚勢宜粘。二、成形易飛。三、安定必虎。
這是有關基礎的棋諺。“中央開花三十目”說的是。在布局階段,中央提子的價值很大。提子時,盤面子數越少,則對今后的影響就越大。
“三十目”是形容提子后所產生的巨大威力。
這是有關棋形的一條諺語?!皩嵓?、虛鎮”闡述的棋理是。在對方比較堅實的情況下,己方要用“尖”來對敵方進行攻擊;而“鎮”能虛張聲勢,在盤上比較空闊的地方,對敵子進行寬攻,使對方不易騰挪。如果對方舍棄,己方就最大限度地收進。
在實戰中,“尖”,往往注重局部利益?!版偂?,常常需要全局配合。
這條諺語是關于手筋方面的。對局中,雙方都為充分發揮每個棋子的效率殫思竭慮,而理想的棋形必然會帶來理想的效率。同樣,將對方走成愚形和自己走出好形有著同工異曲的作用。
“雙單形見定靠單就是破壞對方棋形的戰術之一?!翱繂巍币庵冈趩巫永锩婵孔?,其目的是將對方走重形成凝形,這樣就可以使它的子的效率降低。
這也常見于一些武俠小說之中。它是有關攻防的棋諺。在實戰中,當對方侵入己方模樣時,當作戰中對方企圖先手得利時,一味按照對方意圖行事多半是要失敗的。因此,要通過判斷和分析發現作戰的時機,以便在關鍵時對攻擊或防守作出正確的抉擇。
這是關于棋形的棋諺,它是眾所周知的名句。它說明的棋理是。在雙方短兵相接的作戰中,為了使己方立于不敗之地,對待對方的“二子頭”應該毫不遲疑的扳住。只要自己能控制住大勢,即使實地上有所損失也應扳頭。此棋諺解起來較為容易,落實到行動上卻不是很簡單的。
這也是關于棋形的一句諺語。它描述的是。實戰中,己方的拆三,拆四陣勢,在對方兩邊逼住的情況下,為使模樣立體化或避免對方打入后將形成以少戰多的不利局面,可考慮自補。補的方向是相對薄弱的一邊,補的手段是向中央跳補,能照顧中央和他處。
此諺有關攻防。騰挪,是指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處理己方孤子的一種手段。應注意的是。騰挪的一方是在逆境中作戰,正面硬拼必然會遭受較大的損失,而東碰西靠往往能求得較好的行棋步調。在有些情況下,為了及時轉身棄掉一些棋子也不足為惜。愛好者若能恰如其分地掌握騰挪技巧,做到棄取自如,棋藝將得到明顯的提高。
圍棋界有這么一種說法。“下手搶邊角,高手占中腹”。因此,可以看出經營中腹需要相當的技巧。圍中腹的空稍有不慎,就容易落空?!皟煞崭钩捎刃 钡牡览硎恰悍降母箍諘r,如果被對方在兩處或兩處以上進行擠壓,即使能形成一定的實空,價值也不大,除非己方的腹空足以和對方全局目數匹敵。這是由于要減去對方兩處獲利總和的緣故。與其勉強去圍腹空,還不如在邊角的目數上多花些功夫,以求得一些實惠。
此諺有關攻防方面。說明的棋理是。實戰中,為了攻逼對方的孤棋或弱棋,可以按常規下法在邊上,中腹多占一,二路,對方的孤棋或弱棋因自顧不暇而無法進行反擊。這樣,己方的子力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效率;在邊線上不按常規走拆二而拆三的前提是。對方的角地空虛。即使對方打入己方的拆三時,我方也有回旋的余地。另外,點角轉換也是一種策略。
此諺說明的棋理是。進入收官階段,在中腹雙方都有子力的情況下,假如不存在攻防或雙方消長等必爭之處,輕易不要在中腹行棋。因為中央的空是雙方的,實際價值較小。不要貪圖一時之愉快,在中央耗費較多的手數。這樣常常會所得甚微。
說,則必須算清各種變化,從中領悟到要點之所在。若能正確運用“敵之要點即我之要點”這條棋諺,就等于為發現要點找到了一條捷徑。
“棋從寬處攔”敘述的是。當對方在己方陣營里分投侵入,或點自己的“三三“時,為了使自己有更大的發展潛力,避免己方的子里重復,應從寬的方向將對方攔住。
“入腹爭正面”說的是。對局中,當雙方隨著對局的過程進入中原時,己方應爭先占據寬廣的正面,迫使對方旁行小路,使其在有限的范圍內活動,從而獲得成功。而敵方也應爭奪次類制高點,走暢自己棋形,以防被對方牽制住。
“并二腹中勘拆二”說明的棋理是。在中央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棋子并排時,為加快向中央行棋的速度,應該采用大跳的手段出頭。但是,要防止對方的靠斷反擊。
“七子沿邊活也輸”指的是。布局階段,被對方三線壓迫,自己在二線爬行七個子,即使這塊棋做活了,也可能因為失去了外勢而導致敗北。有時,由于要攻殺對方一塊棋等,不得不在二線爬行,仍然要考慮其得失,看看是否合算。
對局中,雙方競向中央行棋的局面是屢見不鮮的'。出頭,當然是步伐越快越好??墒牵魏问虑槎际抢撞⒋娴?,“關”在行棋速度上優越于“長”。但是必須對敵方的挖斷有具體的防范措施。
在對局中,短兵相接是在所難免的事情,而跨斷的運用在作戰中更是屢見不鮮。于是,便有了“對付跨斷軟扳硬沖”這一棋諺。那么,何時軟扳?何時硬沖呢?有一個判斷標準。一。在己方正面作戰不利時,用軟扳來靈巧的轉身進行迂回作戰。二。當己方正面作戰無后顧之憂時,就要用強硬的沖斷來獲取較大的利益。
前者說的是。對局中,為了使自己的孤棋生根,在對方已經堅實的地方,就可以在二路下托,使它堅實之處走得重復。然而,如果對方還不是很完整的實地時,就不要輕易地去下托,只能在必要時酌情使用了。
后者闡述的棋理是。在大局已定時,用“飛”的手法及時地侵入對方的邊角,可使己方的實空更加充實。
棋諺“攻緊宜寬攻寬宜緊”說明的棋理是。在攻擊對方具有反彈力的孤棋時,不要急于強攻,應以寬攻為宜,只要能制孤即可;但若在己方的勢力圈內,對待敵方尚未安定的棋,就要連續不斷地對其進行嚴厲的攻擊,以期獲得最大的收益。上面說的“實尖虛鎮”敘述的是應掌握的具體手法。而“攻緊宜寬攻寬宜緊”說的是攻擊中應掌握的節奏。
此棋諺講的是。對局中,當對方在己方的陣勢內行棋時,一般情況下,都是將對方棋子逼向己方較厚實的地方,以便最大限度地發揮厚勢的威力。否則,厚勢發揮不了應有的作用,將使己方的形勢受損。迫使對方走出低價值的棋,等于己方走了價值高的棋。堅壘指堅實并已經做活的棋。
在初盤階段,如果能在高位線上拔一棵“花”,它對全盤的影響和威力是很大的。
棋不斷,事不亂。棋的斷點,是產生各種利用的好地方。
對方行棋的要點,就是我方應該走的要點。在攻擊對方時尤為重要。
點方,是棋形的要點,自己的棋點方是補棋,點對方的棋是有力的攻擊。
要謹防自己的棋被對方滾打包收。
在邊角走棋時,要特別注意二一這塊,因為角的特殊性,所以經常有好棋。
在初盤階段,如果為了在二路上活棋,就會影響全盤的棋,會“得不償失”。
在開局時,應先占角后占邊,中腹只是雙方戰斗的地方,圍地的效率最低。
要時刻想著攻擊對方,在防守時,也要找對方的毛病,利用它來自然補棋。
在拆邊時,有二子豎立,就要拆三路,有三子豎立就要拆四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