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教案的編寫過程需要教師進行分析、設計、實施和評估,確保教學的科學性和有效性。接下來將介紹一些一年級教案的設計思路,希望對大家有所借鑒。
一年級語文園地八教案(優秀14篇)篇一
1、結合上單元給“提手旁”、“足字旁”、“草字頭”的字分類,鞏固學習“木字旁”的字,結合各種生活字牌認字。
2、區分形近字,利用組詞釋義講解;
3、口語交際教師提示,分層加深。
1、學生能區分形近字,并能用“越……越……”說句子。
2、能看圖操作,口頭說完整的話。
1、給生字按部首歸類是認識偏旁的方法,也是幫學生回顧生字的.過程。讓學生多回憶,能夠補充課外生字。
2、重點講解“越……越……”的意思,讓學生明白意思后能夠用“越……越……”說一句完整的話。
3、本單元口語交際是動手操作和交際相結合的形式。說話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只要求說完整的句子,教師要給學生提示:用上:先……然后……,最后教師先說一個例子,給學生提示,讓學生多練習幾遍。
模式方法:利用圖畫合作學習、教師提示。
作業設計:用句型說話,看圖說一句或兩句完整的話。
1、學生多回憶,多認字,通過部首給生字分類。
2、學生結合生活實際通過認廣告牌商標等認字。
3、形近字是學生易混內容,讓學生多說多講解,學生在說的過程中加深記憶。
4、看圖說話要分層教,分層提示,讓學生在說通順的基礎上,能按照一定的順序說話,慢慢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一年級語文園地八教案(優秀14篇)篇二
“語文園地一”中的“交流平臺”,主要突出學生理解重點句子所表達的情感的能力,從例句的感知到方法的指導,層層深入;“詞句段運用”主要難點是仿寫句子,指導學生找出規律進行總結練習;最后在“日積月累”中對毛澤東的《卜算子·詠梅》的認知和理解、賞析再到課外的積累,都體現了對學生認知能力和積累能力的考察,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的教學和生活中多發現,多積累,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不足之處在于學生的知識面較窄,有待拓寬,在平時生活和讀書的過程中,還要引導學生多加積累。
一年級語文園地八教案(優秀14篇)篇三
1、教師范讀《天上的小白羊》,學生邊聽邊想象。
2、學生自由朗讀。要求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3、小組合作學習,互幫互學。
4、指導朗讀。
5、朗讀比賽。
6、擴展訓練。
(1)討論:天上的白云有時象成群的小白羊,有時又象什么?
(2)全班交流。
一年級語文園地八教案(優秀14篇)篇四
1、出示12張生字卡,指名讀,開火車讀。
2、游戲:在這12個字中,有六對兄弟,小朋友能不能找到他們?
(1)請6名學生分別上臺找一找,把找到的字卡擺在一起。
(2)四人小組討論:為什么說它們是“兄弟”?
(3)全班交流。
3、擴展訓練:在你認識的字朋友中,還有這樣的“兄弟”嗎?
4、指導書寫。
一年級語文園地八教案(優秀14篇)篇五
2、同音字辨析運用。
3、學習查字典方法。
4、學習歇后語,感受祖國語言的精妙。
5、鼓勵學生課外閱讀,培養學生閱讀好習慣。
3課時。
課件、課本。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識記生字方法:換偏旁,變新字識記;相同偏旁的字歸類識記;
教學準備:課本、課件。
教學過程;。
一、板題示標。
二、趣味識字(第一次先學后教)。
1、自由讀,遇到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讀正確。
2、同桌互相讀一讀,做做小老師。
出示生字:飯能飽茶泡輕鞭炮。
3、請小老師上臺領讀。
4、請小老師說說你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同學嗎?
5、男女同學合作讀。
6、說說你的發現:你發現每一句的最后一個字有什么特點嗎?
(左邊的偏旁代表這字義,右邊的.跟字音有關,韻母都是ao)。
你還發現了什么?這三句像一個字謎,謎底都是“包”字。
小結:在平時生活中,從人們的說話中可以認識許多字。
四、我的發現(第二次“先學后教”)。
1、自讀,你有什么發現?
2、說一說你的發現。
3、小結:相同偏旁的字是一排。口字旁的字大多和嘴有關;提手字旁的字大多和手動作有關;足字旁的字大多和腳動作有關。
五、當堂訓練:背誦《趣味識字》。
板書設計:
學習目標:
1、同音字辨析運用。
2、學習查字典方法。
3、學習歇后語,感受祖國語言的精妙。
教學過程;。
一、板題示標。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來一起繼續學習語文園地五的內容。
二、選一選,填一填(第一次“先學后教”)。
1、讀一讀,看一看;這兩組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清——青在——再。
2、請學生讀,觀察,再說出來。
3、選一選,再填一填。同桌互相檢查。
三、查字典(第二次“先學后教”)。
1、查頁碼:比一比誰最快?
2、查字方法:
小組活動:學生自查字典,問詢查到字的方法,交流歸納查字典快捷的兩種方法: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
3、學習查字典的兩種方法,分小組為單位練習,互幫互學。
4、比賽:查字典,我第一。
四、日積月累:(第三次“先學后教”)。
1、自讀歇后語,你發現了什么?
(歇后語前一部分是隱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義的解釋)。
2、小組交流:你讀懂了什么?
3、語境運用練習。
4、你還知道哪些歇后語?
五、當堂訓練:
1、背誦歇后語。
2、查字典訓練。
板書設計:
學習目標:
培養學生閱讀好習慣,鼓勵學生課外閱讀。
教學過程;。
一、板題示標。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來一起來讀一個有趣的故事——《狐貍和烏鴉》。
二、自讀故事(第一次“先學后教”)。
1、讀一讀,自己沒有讀清楚的地方多讀一遍。
2、標出自然段。觀察圖:圖上畫的是哪個自然段的內容?
二、感悟故事:(第二次“先學后教”)。
1、思考:狐貍一共和烏鴉說了幾句話?找出來,讀一讀。
2、小組討論:這是一只什么樣的狐貍?為什么?
這是一只什么樣的烏鴉?為什么?
3、從這個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
三、拓展訓練:課后找寫小動物智慧的故事讀一讀,回到班上和同學交流。
一年級語文園地八教案(優秀14篇)篇六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認識8個生字,會寫8個。了解“初”字的演變過程。認識兩個偏旁。
1、學習本課7個一類生字,會認14個二類生字。學習兩個部首:牛字旁、衣字旁。
生字卡、多媒體課件、關于花的一些資料。
3課時。
教學內容:
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認讀一、二類生字。
一、導入:
二、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1、教師泛讀課文,學生自由讀課文。
2、學生指名朗讀課文。出示卡片,認識二類字。拍手讀課文。
3、展示書中花的圖片,讓學生根據課文猜猜是哪一種花。根據學生的回答依次將各種花名的字卡貼在黑板上。
隨機展示一類生字。認識一類生字。需注意的地方:
1、“茉”讀mo,不能讀成me,“吐”讀三聲,“似”在本文中讀成平舌音,“初”是會意字,從刀從衣,合起來表示用刀裁減衣服,本意是起頭,開始。“初”的偏旁是衣補旁,“牛”的偏旁橫變提。
2、“茉、莉、牡、菊、芙、滿、臘、吐、姿、態、似”都是形聲字,可按照形聲字的特點來識記。
a)談話中引出詩歌。
b)小組練讀,指名讀。
c)初步感悟,發展語言。
誰愿意說說,你讀懂什么了?
4、教師指導朗讀。
5、質疑:學完詩歌,你有什么問題,大膽地提出來。
6、全班拍手唱《花名歌》,借助音樂旋律背誦詩歌。
二、課前準備。
1、學生預習詩歌。
2、課前練習歌曲《娃哈哈》,熟悉樂曲旋律。
三、課堂調節。
1、學生匯報讀懂了什么,可能說得不完整,或者不會回答,教師可適時做引導示范:聽了你們的朗讀,我知道了迎春花在二月才剛剛開放。
教學內容:學習生字和二個部首,指導書寫。
教學過程:
一、自由讀課文,畫出文中的一、類生字。
二、讀一類生字。
三、小組討論學習方法:數筆畫、猜字謎、部件組合法、組詞法,教師隨機采用開火車讀卡片或同桌、小組內的同學互相認讀等方式強化讀音,并及時糾正讀錯的字。
四、匯報學習成果。
初:左右結構,共7畫,(新部首)。擴詞:初冬、初中。
百:獨體字,共6畫,擴詞:百萬、百姓、百貨、百倍百發百中、千方百計、百花齊放。
牡:左右結構,共7畫,(新部首)擴詞:牡丹、牡蠣。牡牛、牡馬。
吐:左右結構,共6畫。擴詞:吐氣、吞吞吐吐、吐字。
茉:上下結構,共8畫,茉莉常綠灌木,開小白花,很香,可用來熏制茶葉。
莉:上下結構,共10畫,茉莉。
七:獨體字,共2畫,擴詞:七上八下。
五、本課生字的筆順,結構都很容易寫錯,應領著學生書空。
六、通過讀字卡來復習鞏固一、二類生字,新部首。
指導書寫。
(1)觀察他們的結構和在虛宮格中的位置。
(2)“百”字的上橫要寫的長些,“牡”字的左下橫要變成提,“茉”的捺要寫的伸展一些。
教學內容:做書后練習題,
教學過程:
一、書后練習。
(1)“朗讀背誦課文”背誦的前提是充分的朗讀。
(2)“游戲”結合掛圖,現在組內游戲,可選出讀的最準確的同學做出組內的監督指導。組內游戲后可讓同學在班內做。
(3)說一說,先按照題中給出的例子組內配合著說,熟練依照例子編幾個,可以采用個人結對、男女生結對、小組結對、學號結隊等多種方法。也可以唱一唱。
(4)“朗讀————詩歌朗誦會”,教師可以安排作業,布置學生以多種不同的方式準備。可以朗讀課文中春夏秋冬四季的詩,也可以背誦課文以外積累的。召開詩歌朗讀的展示交流會,也可以改寫古詩,如開古詩小品表演會,要求教師尊重學生的選擇,并能充分的調動學生主動主探究的精神。
表達。
教學目標:
1、學會觀察。
2、初步學習概括的技巧,學習使用恰當的詞語修飾某一事物。
教學重點:學會傾聽。
教具準備:課件(照片的掃描圖)。學生最喜歡的照片。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過程:
1、教學時,注意引導學生按一定的順序觀察,善于發現照片中最能引起人興趣的部分。在充分的觀察后,教師帶領學生在小組說一說,同樣,學生充分討論后,在班級內說一說。下面歸納這樣幾個問題。
2、照片上都有什么?照片上的顯示的什么時候?照片上的人或動物在干什么?
3、用你喜歡的詞語修飾一下你看到的事物。
4、給照片起個名字。
5、給大家介紹一下你最喜歡的照片。
6、要對學生做語言文字規范的指導,比如用什么樣的詞修飾什么東西合適,怎么修飾比較恰當,學生要學會指導改正。
以上提供的問題僅供參考,不是為了提問學生,而是為了讓教師做到心中在數。在學生發言的時候可以讓他們暢所欲言,盡量把景色說得更美。
一年級語文園地八教案(優秀14篇)篇七
2、出示蘋果樹貼圖(樹上貼三種蘋果:紅蘋果、黃蘋果、青蘋果三種蘋果背面貼著帶有“亻、口、言”的字,在蘋果樹的下面貼出分別寫著“亻、口、言”的三個筐)。樹上的蘋果可真多,我們趕快去幫他們吧。
a.哪個小朋友愿意上臺來摘蘋果?并把它貼到相應的筐上。
b.當一當小老師帶大家認一認這字。
c.找出三組字各組的字形特點(小組讀——全班讀)。
3、擴展練習:這棵樹還會長出哪些蘋果?引導學生說說自己還知道哪些帶有這三個偏旁的字,鼓勵在生活中識字。
一年級語文園地八教案(優秀14篇)篇八
1.通過認識人體的器官,認識8個生字,8個生詞。
2.通過字詞句的運用,知道輕聲的幾種構詞方式,并能讀準確。知道帶有“點”筆畫的獨體字的筆順規則。
3.日積月累,通過誦讀《尋隱者不遇》,培養收集古詩詞的興趣。
1.了解輕聲詞的構詞方式,養成課外積累詞語的習慣。
2.日積月累,通過誦讀《尋隱者不遇》,培養收集古詩詞的興趣。
字詞卡片,多媒體課件。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游戲闖關,識字加油站。
1.導言:同學們,這節課我們首先玩個“我來指,你來說”的小游戲,好不好?
2.教師指鼻子、眉毛、嘴巴等身上不同的部位,學生認真觀察,快速說出表示不同部位的名稱。激勵學生比一比,看誰說得又快又正確。
3.闖關游戲:讀詞語。
(1)多媒體課件出示,學生瀏覽詞語卡片。
(2)學生先在小組內合作朗讀詞語,再相互之間比賽正確認讀詞語。
眉毛 鼻子 嘴巴 脖子 手臂 肚子 小腿 腳尖。
4.識記生字——眉、鼻、嘴。
(2)“眉”字的識記:眉毛是生長在額頭之下、眼睛之上的毛發,所以“眉”的下面是“目”。出示:“眉”字的演變過程。
(3)“鼻”字的識記:人們常常指著自己的鼻子表示自己的意思,所以“鼻”字的上面是自己的“自”。
(4)“嘴”字的識記:提到嘴首先想到的是“口”,然后是“嘴角”的“角”,再加一個“此”,就是“嘴”了。
5.準確識記帶有月字旁的字。
(1)教師指導學生觀察黑板上詞語出現最多的一個部首是“月字旁”。
(2)同桌合作找出帶有“月字旁”的字。
(3)小組合作說一說還認識哪些帶有月字旁的字。
(4)引導學生觀察發現帶有“月字旁”的字表示身體某一部位。
7.小結。
二、游戲闖關,字詞句運用。
1.游戲闖關:摘蘋果。(比一比,看哪個小組摘的蘋果最多。)。
(1)教師指出闖關要求,準確讀出蘋果上的'詞語即可得到蘋果。
(2)多媒體課件出示詞語:膽子、粽子、鏡子、爸爸、媽媽、哥哥、故事、月亮、時候。
(3)學生先小組內合作將字音讀準,小組派代表讀詞語,正確讀出詞語摘一個蘋果,比一比看哪個小組摘的蘋果最多。
2.運用詞語造句。
(1)導學:同學們真是收獲滿滿啊,摘到了這么多蘋果。老師還能用兩三個蘋果上喜歡的詞語造句子呢。(老師示范用自己喜歡的詞語說話)。
(2)學生小組合作交流用自己喜歡的兩三個詞語說話。
(3)集體交流,學生代表匯報,教師將說得比較好的句子板書寫在黑板上,全班同學齊讀。
(4)指導帶有輕聲音節的詞語在句子中的讀法。學生讀的過程中,教師適時糾正指導。
3.全班同學展示匯報,說出自己知道的帶有輕聲音節的詞語。
三、游戲闖關,書寫漢字。
1.導學:同學們摘了這么多的蘋果,真開心,接下來朱迪要帶領我們到動物城堡里的游樂園逛一逛。但是,我們要完成以下任務才能進去。
2.多媒體課件出示任務卡:正確、美觀地書寫漢字。
(1)教師在黑板上示范,按照正確筆順書寫“主”字。學生書空和老師一起寫“主”字。
(2)師生同步競爭書寫“門”字。看誰寫的筆順正確。
(3)男女同學派代表在黑板上比賽書寫“書”字,其他同學做小評委。
(4)同桌之間競爭書寫“我”字。教師提示獨體字書寫時按照正確的間架結構和筆順進行書寫。教師巡視觀察。
3.總結帶點字書寫規律。
(1)引導學生觀察發現這幾個字里面都有一個共同的筆畫“點”。
(2)總結帶點字的書寫規律:筆畫“點”在字的上方或者左上方時先寫點;“點”在字的右上方時,后寫點。
(3)根據“點”的書寫特點,指導學生按照正確的筆順書寫帶點的字。
四、回顧全文,布置作業。
1.導問:今天大家跟著朱迪玩得開心嗎?誰能向大家說一說今天有哪些收獲呢?
2.總結。
3.作業布置: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住本課的生字。
一年級語文園地八教案(優秀14篇)篇九
1.剛才我們幫小動物摘了蘋果,它們可感謝大家了,還非要送了大家一些蘋果。
2.出示裝蘋果的.筐(筐里裝滿了蘋果,正面寫上詞語)。
a、我們來看一看它們送給我們的蘋果吧(學生自由練讀)。
b、合作讀:你能跟你的小伙伴說說都有哪些蘋果嗎?
c、個別讀:現在我要把這些蘋果送出去了,只要你能讀準它,就能得到它哦。
4、擴展練習:你能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詞來說一句話嗎?
一年級語文園地八教案(優秀14篇)篇十
《人有兩個寶》是根據我國大教育學家陶行知的手腦相長歌》改編的一首兒歌。共六行三句話。課文中的手腦與生活緊密聯系,語言樸實,符合一年級學生的口語習慣。另外圖文并茂,學生容易朗讀。
《升國旗》是一首清新自然,簡潔易懂的兒童詩。描寫了小學生升國旗的莊嚴儀式。它告訴孩子們五星紅旗是我們的國旗,升國旗時要奏國歌,我們要敬禮等知識。短短三句話,包含尊敬國旗,熱愛國旗的思想感情。
《江南》。是一首選自《漢樂府》的古詩,描繪江南夏天,碧綠的荷葉,美麗的荷花,采蓮人采摘蓮蓬和魚戲蓮葉間的動人生活情境。詩句生動活潑,通俗易懂,插圖色彩鮮艷,形象逼真,展開了一幅蕩舟采蓮,蓮葉田田,魚戲蓮葉的美麗畫卷。可謂有情、有景、有韻,孩子們讀來心情愉快,朗朗上口便于在讀中熏陶兒童美的情操。
《我叫“神舟號”》采用了擬人化手法,通過嫦娥姐姐與“神舟號”飛船的對話,說明這艘飛船是中國制造的,正在進行飛行試驗。本文以對話的形式展開全文,并融入神話傳說,字里行間洋溢著自豪之情,讓人感到中國的科技發展碩果累累,前程無限。在教學中要進行有效的激勵,從而促使學生從小刻苦學習,將來為祖國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
本單元有三大教學目標。
(一)思想目標: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從小刻苦學習,將來為祖國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
(二)知識目標:學習本單元2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
的26個生字只識不寫,認識5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三)能力目標:提高學生說和寫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或背誦課文。
認識并能正確、美觀地書寫生字。
多種能力與習慣的培養。
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課程標準》對低年級閱讀教學共提出10點要求,歸納起來可分四個方面:
一是情感態度與習慣,主要是喜歡讀書,愛護圖書;
二是學習基本的讀書技能,主要是朗讀、默讀;
四是注意積累和背誦。
低年級閱讀教學是學生閱讀的起步階段,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提倡少做題、多讀書、讀好書。
在閱讀教學中,一方面要多讀精講,注重積累。就低年級而言,朗讀和背誦是低年級閱讀教學的重點。教師一定要采取多種形式(如繪畫、配音、分角色表演朗讀、動作表演朗讀等)引導兒童在自悟自得中將課文讀正確、讀流利、讀出感情,達到入境入情。要力避繁瑣、單調、枯燥的技術分析和空洞的說教。在此基礎上鼓勵兒童多背誦,強化語言積累。一方面要尊重并鼓勵兒童說出個人的獨特的閱讀感受,要鼓勵兒童質疑問難,發表自己的見解。此外,還要重視課外閱讀的指導,要指導兒童選擇好的讀物,給兒童創設交流課外閱讀成果的機會。
一年級語文園地八教案(優秀14篇)篇十一
1.引導學生觀察、思考,感悟到漢字的構字特點,感悟偏旁表義的作用,使學生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
2.逐步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感受漢字的形體美。會寫4個字。
3.通過猜猜畫畫,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
4.豐富學生的詞匯,進行詞語積累。
5.借助拼音學習古詩,擴大閱讀量,積累語言。
6.通過對事情結果的設想,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求異思維能力,激起學生樂于表達的情感。
1.感悟漢字偏旁表義的作用。
2.逐步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會寫4個字。
3.在讀讀、想想、畫畫、說說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喜愛語文,樂于積累、樂于表達的情感。
教學準備。
1.實物投影儀。
2.朗讀錄音帶、配樂帶、錄音機。
3.課文插圖。
4.卡通人物:樂樂。
2課時。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二)有趣的漢字。
1.看老師做動作猜字:做“跑”的動作,學生猜字后板書:跑。做“跳”的動作,猜出后板書“跳”,做“走路”的動作,猜字。
2.讀一讀,想想這三個字和什么有關。
3.小結:漢字中,帶有足字旁的字,大多和腳有關。
4.投影“抱、打、捉”三字。
1.指名讀音。
2.觀察這幾個字的特點,找出它們的共同點。想想它們和什么有關。
3.小結:這幾個字都有提手旁,它們都和手有關。
5.總結:我們的漢字真奇妙,有許多字的偏旁能表示出字的意思,我們可以根據這個特點識字或選字組詞。
6.你能說出幾個相同偏旁的字,再說說它們和什么有關嗎?
(三)寫字板。
觀察范字,注意間架結構,看清每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說說怎樣安排才能寫好這四個字。
1.指導書寫。強調書寫筆順,書寫規則(從上到下),范寫。提醒學生:“寫”是上下結構,書寫時上小下大;“足”是獨體字,書寫時撇、捺要伸展,托住上邊的口。
2.學生臨寫。教師巡視指導,糾正不良的寫字姿勢,鼓勵學生寫好字。
3.自己找出寫得滿意的字,同桌互相欣賞,互相學習。
4.評選寫字能手,請他說說寫字要注意的地方。
(四)照樣子說。
1.出示:高高的、胖胖的。
一片片、一只只。
觀察兩組詞語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
2.小結:上面一組是前兩個字相同,下面一組是后兩個字相同;上面一組是形容樣子的,下面一組是說數量的。
3.學生仿照樣子說詞,教師板書。學生齊讀。
(五)猜猜畫畫。
1.投影謎面,自由讀。
2.想一想:謎底是什么?你是怎么猜出來的?
3.畫一畫謎底。
(一)閱讀欣賞。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今天老師帶大家去中國的名山之一華山去旅游。讓我們閉上眼睛,插上想象的翅膀,飛呀飛,飛到華山。
3.宋代詩人寇準跟你有同感,他把自己的感受寫在詩中,大家自由地讀一讀。
4.教師進行配樂朗讀,請學生欣賞。
5.學生朗讀,評讀。
6.學生配樂朗讀。
(二)語文生活。
2.小組討論結果。
3.各小組派代表在班里交流。要求每組的方法都不相同。
小結:剛才,小朋友們討論得很激烈。大家認為有兩種結果:一種是兩只羊互不相讓,你頂我,我頂你,結果都掉下了河。一種是兩只山羊開動腦筋,想出了許多過橋的辦法,如一只羊先退回去,讓另一只先過去;或一只羊橫站著,讓另一只羊從身上跨過去……結果它倆都順利地過了橋。看來,只要多動腦筋,就一定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4.你喜歡哪種結果?說說理由。
5.同桌演一演山羊過橋。
6.指名上臺表演。
7.評獎:聲音響亮獎、善于傾聽獎、方法獨特獎、最佳表演獎。
8.指名上臺講故事《過獨木橋》。
一年級語文園地八教案(優秀14篇)篇十二
1、認識12個生字和一個部首,會寫7個生字。
2、了解采字的字理演變過程,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體會詩人對夏日農村的喜愛之情、
會認12個生字、
感受詩中表現夏天的美好境界、
1、課文掛圖、字理演變圖、生字卡片或課件。
2、朗誦的背景音樂。
2課時。
1、朗讀感悟。
(1)在朗讀感悟之前,可通過學生課前預習介紹或教師介紹,了解詩人的情況,然后教師有感情朗讀,引導學生感受古詩的韻律節奏美。
(2)采用領讀、組內競賽讀、個別指讀、自由讀的方法將詩讀熟。感知詩境,并能形成古詩的畫面,達到流利背誦。
(3)在詩中定位生字。
2、識字與寫字。
(1)鑒于學生已具備一定的自主識字能力,因此可讓學生先自學生字:說說可以用什么樣的方法記住這個字。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安排小組合作學習,探討、交流識字的方法,再推薦幾個代表在全班交流經驗。教師隨機采用開火車讀卡片或同桌、小組內的同學互相認讀等方式強化讀音,并及時糾正容易讀錯的字。
(2)字音:“采”是平舌音。“籬、惟、稀、蝶”的字音比較難讀,教師要采取多種讀法強化學生記憶。
(3)“采”是會意字,表示以手在樹上采摘果實和葉子。
“蝶、肥、菜、稀、惟、籬”都是形聲字,指導學生根據形聲字的特點來識記。
調動學生生活體驗,尋找在生活中用過哪些詞。如“我有一支黃色的鉛筆”的“黃”,“夏天很熱”的“夏”。還可以采用部件組合的方法識記生字。
試著給這些會認的字組詞,并引導學生大聲地讀出來。教師及時糾正字音組詞的錯誤。
(4)本課要求寫的生字較多,可在課上選擇“梅、麥、采、菜”四個字指導書寫。在認讀和寫字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觀察并發現識字、寫字的規律。“麥”字的下部一撇和捺要伸展開,“菜”中部的“爪”字要小點,“艸”要蓋住“采”。
(5)指導書寫時,教師注意不要貪多求快,努力培養學生仔細觀察再下筆的好習慣。
3、活動提示。
(1)連一連。
設計找朋友的游戲,先在組內找,再讓同學在全班找。找到朋友后還可以組一個詞。
(2)讀一讀。
可采取組長領讀、小組領讀、個別領讀的方式強化記憶。
(3)寫一寫。
(4)說一說。
根據題中給出的反義詞引導學生照樣子說出幾個,重點培養學生積累詞語的興趣。指導學生說反義詞要注意對仗工整,以免出現“黑——不黑”的情況。
(5)背一背。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描寫了西湖的夏景,引導學生背誦積累。
一年級語文園地八教案(優秀14篇)篇十三
進行“語文天地”的練習。
(1)學生各自認讀詞語。
(2)學生各自拼讀音節。
(3)將詞語與想應的音節連線。
(4)將音節抄寫到拼音練習本上。
(教師巡視,對寫的好的及時進行表揚)。
(1)各自認讀詞語。
(2)仿照例子在空白處填上恰當的詞語。
(合理即可,不會寫的字可用拼音代替)。
(3)集體交流,看誰填得最好!
(1)教師講《好吃的帽子》的故事。(2遍)。
(2)學生思考:
a.這個故事里都出現了誰?
b.它們之間發生了什么事?
c.最后怎樣了?
為什么小松鼠的帽子沒了,它還特別快樂?
(1)認真觀察圖畫,回答:
a.這是在哪里?
b.畫面上都有誰?他們在干什么?他們為什么要這么做?
(2)你還能從圖畫中看出什么?了解到什么?
(對有發現力和想象力的同學給予獎勵)。
(3)將你看到的和想到的組合起來,組成一個好聽的'故事講給大家聽吧!
(學生分組交流,想象)。
(4)集體交流。
(講得好的小朋友獎勵“最棒”)。
1.將你今天聽的故事和編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2.你覺得學習語文快樂嗎?為什么?
一年級語文園地八教案(優秀14篇)篇十四
1.教師要創設民主、開放、活潑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體驗學習語文的樂趣,從中獲取知識。
2.開動學生思維,以思促行,從而達到語文實踐能力與思維能力的統一發展。
知識與技能。
1.會認9個生字。
2.辨字組詞,發現形聲字的規律。
3.熟練運用部首查字法,記一記漢字偏旁。
4.熟記十二生肖。
過程與方法。
1.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
2.啟發學生的觀察能力。
3.小組合作,發現漢字偏旁的規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享受細致觀察后的成功體驗。
2.感悟故事中所蘊含的道理。重點難點重點。
1.會認9個生字。
2.能辨字組詞,熟練運用部首查字法。
3.熟記十二生肖。
1.發現形聲字的規律及漢字偏旁的規律。
2.感悟故事中所蘊含的道理。
教師:食物圖片,多媒體課件。
學生:了解十二生肖。
課時安排2課時。
一、課時目標。
1.會認9個生字。
2.能辨字組詞,熟練運用部首查字法。
3.啟發學生的想象力與觀察能力。
4.能發現形聲字的規律。
二、重點難點。
重點。
1.會認9個生字。
2.能辨字組詞,熟練運用部首查字法。
難點。
1.啟發學生的想象力與觀察能力。
2.能發現形聲字的規律。
三、情境導入同學們,今天老師為你們帶來了很多食物,想不想嘗一嘗但是老師呀,有個要求,請你們嘗一嘗后,說出這些食物的特征。
四、識字加油站。
1.出示食物圖片:荔枝。
(1)你們吃過荔枝嗎它是什么味道能用一個詞來形容荔枝的味道嗎老師會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甜津津。
(2)認識“津”字。
(3)讀詞語“甜津津”。
(4)板書詞語:甜津津。
2.出示食物圖片:話梅。
(1)這是什么你們吃過嗎。
(2)這種食物吃起來味道怎么樣呢。
(學生回答)。
(3)老師也來用一個詞形容:酸溜溜。
(4)認識“溜”字。
(5)板書詞語:酸溜溜。
3.集中呈現圖片:辣子雞、饅頭、油條、棉花糖、黃瓜、排骨。
(1)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食物,說說它們的味道,相機識字。
(2)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出示詞語:辣乎乎香噴噴油膩膩軟綿綿脆生生硬邦邦。
(3)圈出詞語中要求會認的字。
(4)學生試讀。
(5)同桌互讀。
(6)讀詞,找出詞語規律。這些詞語都是abb式,都是用來形容食物味道的。
(7)游戲識字。
五、字詞句運用。
1.選一選,連一連。
(1)學生獨立完成題目。
(2)指名回答。
(3)請全班學生來判斷正誤。
(4)說一說為什么要這樣選。
(5)引導學生發現規律。
看偏旁就能了解這個字與什么有關,就能區分不同的形聲字了。
2.下面這些字查什么部首查一查,記一記。(1)出示漢字“鹿、金、高、音、黑、衣、辛、魚”。請學生認一認這些字。
(2)出示漢字“麝、鑒、敲、章、默、裝、辣、魯”。請學生認一認這些字。
(3)將這些字用部首查字法在字典中找出來,并在書本上標出它們的讀音與部首。
(4)圈一圈后一組字的偏旁。
(5)比較這兩組字,看看有什么聯系。(后一組字的偏旁就是前一組字。)。
(6)“開火車”讀一讀。
六、梳理板書。
甜津津酸溜溜辣乎乎香噴噴。
油膩膩軟綿綿脆生生硬邦邦。
一、課時目標。
1.發現漢字偏旁的規律。
2.熟記十二生肖。
3.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
二、重點難點。
重點。
從漢字的偏旁發現漢字規律。
難點。
從《小柳樹和小棗樹》的故事中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
三、我的發現。
1.投影出示“我的發現”中的漢字。
2.請學生認一認,讀一讀。
3.圈出每個漢字的偏旁。
4.說一說字與偏旁的關系。
帶“火”“灬”的字大多與“火”有關。帶“心”“忄”的字大多與“心”有關。帶“刂”“刀”的字大多與“刀”有關。
四、日積月累。
1.課件播放《十二生肖歌》,請同學們跟著一起唱一唱。
2.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十二生肖分別是哪些動物嗎。
3.你知道你的屬相是什么嗎。
學生小組內相互說自己的屬相。
4.你知道屬相是怎么來的嗎教師或學生講解屬相來歷的故事。
5.怎么讓小小的老鼠排在第一名呢這里也有個故事。師講述故事:結果是老鼠得了第一名,牛得了第二名,所以,在十二生肖里,小小的老鼠就排在最前面了。后來,人們就按它們到的順序,制定了十二生肖的順序,并用它來給每一年命名。
6.出示“日積月累”中的十二個詞語。
(1)學生自讀一遍。
(2)教師領讀其中加拼音的漢字。
(3)同桌之間互讀、互評、互糾。
(4)指名讀詞語。
(5)全班齊讀。
(6)讀一讀,看誰能記下來。
(7)讓學生按照順序讀熟并背誦十二生肖。
(8)小組內檢查背誦結果。
五、我愛閱讀。
1.激趣引題。
孩子們,你們喜歡春天嗎。
2.初讀文章,出示自讀要求:
(1)讀通短文,為短文標上自然段。
(2)說說短文中有哪些人物,主要講了什么事兒。(小柳樹和小棗樹。春天小柳樹看不起小棗樹,到了秋天,小棗樹卻沒有嘲笑小柳樹。)。
3.說一說,從這個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4.拓展延伸,教師總結。
其實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可貴的是要能正視自己的缺點,善于發現別人的優點。就讓我們一起來夸夸身邊的同學,找找他們的優點吧。
六、梳理板書。
炒烤燒煎蒸煮與“火”有關。
怒戀感慌驚怕與“心”有關。
刺刮劍分剪切與“刀”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