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是一種創造性的表達方式,可以展現個人的思想和情感。這些優秀作文范文從不同主題和角度展開,內容豐富多樣,給讀者帶來不同的思考和閱讀體驗。
三年級北師大版第二單元最佳范文(23篇)篇一
1、在搭立體圖形和多方位觀察立體圖形的活動中,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2、經歷用正方體搭立體圖形的過程,體驗到: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立體圖形,所看到的形狀可能不同。
3、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立體圖形的形狀。
4、在搭立體圖形的實踐活動中,體驗并初步學會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正方體的相對位置。
三年級北師大版第二單元最佳范文(23篇)篇二
本文為自讀課文,課時安排為一課時。?。
2、說目標?。
(1)知識目標?。
朗讀課文,了解文章的內容和作者的思路。?。
品味本文生動形象、活潑優美的語言。?。
(2)能力目標?。
訓練學生的朗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培養學生的質疑、自主探究能力。?。
提高學生想象能力及對生活的感悟能力。?。
(3)情感目標?。
運用自己的生活體驗理解課文內容,感受生活的豐富多彩,?。
引導生要用心去感受生活,去體驗生活。?。
3、教學重難點?。
品味本文生動形象、活潑優美的語言。?。
運用自己的生活體驗理解課文內容,感受生活的豐富多彩。?。
二、說教法?。
1、朗讀法??2、點撥引導法??3、放錄音?。
三、說學法?。
1、朗讀法??2、欣賞法???3、默讀法???4、討論法???5、質疑法?。
四、說教學程序?。
(一)導入新課?。
(二)師放音樂磁帶《動物狂歡節》。?。
要求學生:a.閉上眼睛,發揮想像,再現音樂中描繪的畫面。?。
b.聽完后,用語言描繪出聽到的音樂中的景象。?。
(三)初讀課文?。
1、學生大聲自由朗讀課文。?。
讓學生自由朗讀,學生自然會被文章生動活潑的語言所吸引,通過朗讀熟悉課文。?。
2、勾畫出與自己在生活中有共同感受的語句或段落以備發言。?。
訓練學生的默讀能力,能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找出相關的語句?。
3、學生自由發言,談談讀后的感受,教師注意點撥評價。?。
(四)研讀課文?。
1、學生齊聲朗讀課文,進一步熟悉課文內容。?。
(五)品味質疑(跳讀、精讀)?。
2、品味文章重點句子或語段。找出自己認為精彩的句子或語段,說說精彩的原因。?。
四人小組討論交流。?。
全班進行交流,討論。?。
(六)拓展延伸?。
(七)布置作業?。
寫出對最讓你感動的聲音的感受。(300字左右)?。
(八)板書設計(略)?。
板書設計要體現文章的主要內容、作者的思路、語言特點。
三年級北師大版第二單元最佳范文(23篇)篇三
本文為自讀課文,課時安排為一課時。
2、說目標。
(1)知識目標。
朗讀課文,了解文章的內容和作者的思路。
品味本文生動形象、活潑優美的語言。
(2)能力目標。
訓練學生的朗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培養學生的質疑、自主探究能力。
提高學生想象能力及對生活的感悟能力。
(3)情感目標。
運用自己的生活體驗理解課文內容,感受生活的豐富多彩,
引導生要用心去感受生活,去體驗生活。
3、教學重難點。
品味本文生動形象、活潑優美的語言。
運用自己的生活體驗理解課文內容,感受生活的豐富多彩。
二、說教法。
1、朗讀法??2、點撥引導法??3、放錄音。
三、說學法。
1、朗讀法??2、欣賞法???3、默讀法???4、討論法???5、質疑法。
四、說教學程序。
(一)導入新課。
(二)師放音樂磁帶《動物狂歡節》。
要求學生:a.閉上眼睛,發揮想像,再現音樂中描繪的畫面。
b.聽完后,用語言描繪出聽到的音樂中的景象。
(三)初讀課文。
1、學生大聲自由朗讀課文。
讓學生自由朗讀,學生自然會被文章生動活潑的語言所吸引,通過朗讀熟悉課文。
2、勾畫出與自己在生活中有共同感受的語句或段落以備發言。
訓練學生的默讀能力,能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找出相關的語句。
3、學生自由發言,談談讀后的感受,教師注意點撥評價。
(四)研讀課文。
1、學生齊聲朗讀課文,進一步熟悉課文內容。
(五)品味質疑(跳讀、精讀)。
2、品味文章重點句子或語段。找出自己認為精彩的句子或語段,說說精彩的原因。
四人小組討論交流。
全班進行交流,討論。
(六)拓展延伸。
(七)布置作業。
寫出對最讓你感動的聲音的感受。(300字左右)。
(八)板書設計(略)。
板書設計要體現文章的主要內容、作者的思路、語言特點。一、說教材。
本文為自讀課文,課時安排為一課時。
2、說目標。
(1)知識目標。
朗讀課文,了解文章的內容和作者的思路。
品味本文生動形象、活潑優美的語言。
(2)能力目標。
訓練學生的朗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培養學生的質疑、自主探究能力。
提高學生想象能力及對生活的感悟能力。
(3)情感目標。
運用自己的生活體驗理解課文內容,感受生活的豐富多彩,
引導生要用心去感受生活,去體驗生活。
3、教學重難點。
品味本文生動形象、活潑優美的語言。
運用自己的生活體驗理解課文內容,感受生活的豐富多彩。
二、說教法。
1、朗讀法??2、點撥引導法??3、放錄音。
三、說學法。
1、朗讀法??2、欣賞法???3、默讀法???4、討論法???5、質疑法。
四、說教學程序。
(一)導入新課。
(二)師放音樂磁帶《動物狂歡節》。
要求學生:a.閉上眼睛,發揮想像,再現音樂中描繪的畫面。
b.聽完后,用語言描繪出聽到的音樂中的景象。
(三)初讀課文。
1、學生大聲自由朗讀課文。
讓學生自由朗讀,學生自然會被文章生動活潑的語言所吸引,通過朗讀熟悉課文。
2、勾畫出與自己在生活中有共同感受的語句或段落以備發言。
訓練學生的默讀能力,能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找出相關的語句。
3、學生自由發言,談談讀后的感受,教師注意點撥評價。
(四)研讀課文。
1、學生齊聲朗讀課文,進一步熟悉課文內容。
(五)品味質疑(跳讀、精讀)。
2、品味文章重點句子或語段。找出自己認為精彩的句子或語段,說說精彩的原因。
四人小組討論交流。
全班進行交流,討論。
(六)拓展延伸。
(七)布置作業。
寫出對最讓你感動的聲音的感受。(300字左右)。
(八)板書設計(略)。
板書設計要體現文章的主要內容、作者的思路、語言特點。
三年級北師大版第二單元最佳范文(23篇)篇四
“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外婆夸我好寶寶……”小時候,奶奶總會抱著我,唱著歌謠,哄我睡覺。那么慈愛,那么溫柔地摸著我的頭。上學后,奶奶依舊照顧我,早起晚睡,輔導我學習??晌倚r候總是不聽話,不懂事,總惹奶奶生氣?,F在每次想到這兒,我都仿佛看見奶奶那慈祥、蒼老的臉。
現在自己獨立生活了,每當天涼的時候,生病的時候,就會想起奶奶曾經在耳邊的關懷。每當我遇到困難,徘徊的時候,總能想起奶奶在我耳邊說的點點滴滴,心中總是無比的溫暖,語言雖然簡單,但卻是最親切的關懷,對孫女的愛!
人都是這樣的,擁有的時候不懂得珍惜,失去的時候才知道珍惜。假如能夠回到從前,我一定會好好聽奶奶的話??上В瑫r光不能倒流。
奶奶是我的啟蒙老師,是她教會了我人生第一課一一關懷。關懷自己,關懷別人。關懷是一種聲音,是無聲的聲音,在我們每個人的心里。
每個人的身邊都有一種聲音,穿過愛,到達心中,在你疲憊,需要人幫助的時候。雖然它輕柔,不經意,但會使你心中盛滿感動,每每想起,仿佛關懷一直在身邊,從未離開過。就像奶奶的聲音一樣,伴我成長,伴我走過每一天。
記住身邊關懷你的人,記住耳邊關懷你的聲音……。
同學們以上便是我們為大家精心準備的,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早日提高自己寫作的水平。
三年級北師大版第二單元最佳范文(23篇)篇五
師:大家有的點頭,有的搖頭。如果你聽過,說明你是生活的有心人;如果你沒聽過,也很正常,因為這些聲音僅憑耳朵是聽不見的,但如果你“用心”聽了,我想你一定會聽見的。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中國臺灣著名作家桂文亞的《你一定會聽見的》。(顯示課題)。
(二)感聲篇。
師:課文我們已經閱讀過。這里有三個問題:1.作者向我們描述了哪些聲音?2.她為什么能聽到這些聲音?3.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聽聲音?請帶著這三個問題聽老師朗讀有關段落。(投影顯示三個問題,老師范讀)。
師:同學聽得特別專心,是不是你們已經聽出了問題的答案?好的,我們來看看剛才的問題。
師:作者向我們描述了哪些聲音?
生1:作者向我們描述了蒲公英梳頭的聲音、螞蟻跑步的聲音、雪花飄落的聲音、風吹的聲音、動物的聲音和水的聲音。
師:蒲公英梳頭、螞蟻跑步、雪花飄落到底有沒有聲音?為什么?
生2:有聲音。因為聲音是物體振動時與空氣相激蕩所發出的聲響,蒲公英、螞蟻、雪花都在動,所以有聲音。只不過這些聲音太小,我們平時聽不到罷了。
師:你的回答有理有據,大家同不同意?
生齊:同意。
師:這些平時我們聽不到的聲音作者為什么能聽到?
生3:她是用心聽的。
師:是啊!用心聽的人就是聰明的人,聰明的人是怎么聽聲音的呢?
生4:他們要對聲音進行選擇和思考。
師:還有一種人卻聽不到生活中美妙的聲音,那是什么人?
生5:木頭人。
師:作者所說的木頭人究竟是怎樣的一種人呢?
生6:“沒有感覺”的人。
生7:“充耳不聞”“視而不見”的人。
生8:大家說“好”的時候,他盲目地跟著鼓掌,大家批評的時候,他也跟著搖頭的人。
生9:內心世界已封閉和退縮的人。
師:同學們能仔細傾聽,認真思考,準確答問,這足以證明你們不是“木頭人”。作者的親身經驗告訴我們,會聽聲音是多么重要?。∠旅嫖覀儊砜纯此窃鯓由鷦拥孛枋鏊牭降穆曇舻摹?/p>
(三)讀聲篇。
師:請從課文1-8段中挑自己最喜歡的段落讀一讀,要讀出自己的理解。
(投影顯示朗讀要求)。
師:讀完的同學請把你的理解寫在旁邊,再和同桌討論討論。
師:你最喜歡的是哪一段?說說你喜歡的理由。
生10:我喜歡第五段。這一段用四個動詞準確地寫出了自然界不同風的特點,可見作者平時很留意生活,觀察也很細致。
師:抓住關鍵詞品析,很好。
生11:我也喜歡第五段。它用排比的手法寫風吹的聲音,顯得很有氣勢。
師:抓住修辭來賞析,也不錯。那么這種氣勢該怎么讀出來呢?
生12:我認為四種風越來越大,讀時語氣應逐漸加強,聲調逐漸升高。
生13:我認為語氣在逐漸加強的前提下,臺風可以讀得低沉一點,更顯其威力。
師:到底哪種方法好呢?有比較才有鑒別,請你們用兩種方法分別讀一讀。
師:哪種方法好?
生:第二種。
師:我們就用這種方法齊讀一遍。(生讀,放多媒體)。
師:我仿佛聽到了不同的風吹過時的不同聲音。理解了段落內容,明確了朗讀方法,讀出來的感覺就是不一樣。
師:你們還喜歡哪一段?
生14:我喜歡第二段。因為這一段將螞蟻擬人化,寫得很有趣。
師:你覺得怎樣才能把這種情趣讀出來?
生15:我會把它當作一個童話故事來讀。它的情節很有戲劇性,帶有喜劇效果,剛開始顯得輕松愉快,接著形勢變得很危急,最后有驚無險,令人慶幸。
師:文中的擬聲詞和螞蟻的驚叫你是怎么讀的?
(生讀)。
師:為什么要這么讀?
生16:“噗!”我想讀得短促一點,我感覺酸果是突然落下的,螞蟻的驚叫我會讀得比較慌張,因為酸果落下的聲音雖然很細微,但對微小的螞蟻來說卻特別大。
師:誰來給我們讀一讀?
(兩個學生分別讀,放多媒體)。
師:你們都讀出了童心童趣,聽著你們的朗讀,讓人不由得替80只活潑可愛的螞蟻著急、擔心。當然你們也完全沒有必要非得按一種方法讀,只要跟著你的感覺讀出童心、童趣就可以了。
師:還有哪一段也是你們喜歡的?
生17:我喜歡第三段,因為這一段運用擬人手法,把路燈想象成默默守候、給人帶來溫暖的守護者,雪花也有人的情感。
師:的確如此!你能給我們讀一讀嗎?
(生讀)。
師:如果讓你們來給她的朗讀打分,你會給多少?為什么?
生18:95分。我認為她把“小小”、“輕輕”、“微微”、“滿足”、“溫柔”這幾個形容詞讀得很好,她讀得很輕,正好符合冬夜寧靜祥和的氛圍,顯得富有詩意。
生19:我也給95分。因為她把“輕輕地、輕輕地”讀得很好,讓人自然地聯想到雪花飄落時的情態。
生20:我覺得她把結尾的省略號還沒完全讀出來,應該讓人感覺意猶未盡,感覺雪花已進入甜甜的夢鄉,所以我給90分。
師:說得很好,那么,誰再給我們讀一讀?
(生讀,放多媒體)。
師:從你的朗讀中,我已經感受到了冬夜的寧靜與溫柔。沒有對自然的熱愛,作者是寫不出這么優美的文字的;沒有對自然的熱愛,你也是讀不出這么優美的意境的。
師:由于時間關系,我們只能品析三段,相信你們對其他幾段的品析也同樣精彩。這么優美生動的語言我們是不是應該把它背下來?請任選一段背誦。
(學生自由背誦后點名背誦)。
師:確實,是各種各樣的聲音把世界編織得如此美妙,是豐富多彩的聲音演奏著生活的交響曲。下面我來考查一下你會不會聽。
(四)悟聲篇。
師:請欣賞音樂《苗嶺的早晨》第一段。(放音樂)。
師:從音樂中,你聽到了什么聲音?
生21:我聽到了鳥叫的聲音。
師:不錯,只要擁有健康耳朵的人都能聽出來。但聲音僅僅是用耳朵聽的嗎?
生22:還要用心聽、用心看、用心想。
生23:我感受到了太陽升起的聲音。
生24:我感受到了陽光灑向竹林的聲音。
生25:我聽到了昆蟲竊竊私語的聲音。
生26:我聽到了樹葉婆娑起舞的聲音。
生27:我聽到了露珠滑落的聲音。
生28:我聽到了野花搖曳的聲音。
(教師放多媒體)。
師:你們看,用心一聽,世界真的就變得豐富奇妙了。
師:如果你身處如此美景,你心情會怎樣呢?請再聽第二段音樂。
(放音樂,師生隨音樂自由打節奏)。
生29:非常輕松、愉快。
師:老師相信,你在生活中一定也用心聽過一些聲音,請說說這些聲音給你的感受。
生30:我用心聽過鬧鐘的聲音,它讓我感到時間過得真快?。?/p>
師:是啊,時光匆匆的腳步提醒我們: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生31:我用心聽過發令槍的聲音,它似乎在催促我快跑,快跑。
師:不錯,起跑很關鍵,在人生的道路上,千萬別讓自己輸在起跑線上。
生32:我用心聽過小河呻吟的聲音,它病得很重,似乎在乞求:“人類呀,快救救我!”
師:保護水資源的確很重要,否則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將是人類的眼淚。
生33:我用心聽過媽媽的叮嚀聲,它讓我感受到媽媽對我深深的愛。
師:對!你們就像一只只風箏,無論飛得多高,飛得多遠,總有一根線牢牢地牽著你們,那就是母愛!
師:老師也用心聽過一些聲音,就在今天,從咱們的交流中,我聽到了你們和作者一樣,擁有一顆寶貴的童心,你們熱愛自然,熱愛生活,你們從聲音里得到了快樂,你們在聲音中逐漸成長。那么就讓我們拿起筆來,記錄下自己成長的足跡吧!
(五)寫聲篇。
師:請從文章結尾部分的五個聲音游戲中挑一個在課下做一做,把感覺記錄下來,看從誰的筆尖流淌出來的聲音最動聽,最動人。(放多媒體,明確要求)。
師:此時此刻,不知你們是否和我一樣,心中充滿感激之情:感謝眼睛,給了我們色彩,把我們領進絢麗多姿的大千世界;感謝耳朵,給了我們聲音,讓我們聆聽大千世界的奇妙交響和神秘訴說。最后,老師送你們兩句話共勉:生活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只要你用心聽,用心看,用心想,你一定會聽見的。
(放多媒體,再次突出主題)。
徐靜芳,語文教師,現居湖北潛江。
三年級北師大版第二單元最佳范文(23篇)篇六
1.在拼搭和觀察立體圖形的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和空間想象能力。
2.在拼搭立體圖形的實踐活動中,體驗并初步學會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詞描述正方體的相對位置。
二、教學重點:學會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正方形的相對位置。
三、教學難點:能根據一定的指令正確搭出立體圖形。
四、教具:正方體。
五、學具:正方體,彩筆。
六、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索。
1.游戲一。
(1)引語:今天我們來做游戲,好嗎?
我用4個正方形木塊擺一個圖形,但你是看不到我擺的`圖形,請你根據我的指令,搭出和我一樣的圖形。
師發指令,生活動。
(2)兩人一組,玩這個游戲。
游戲規則:a.兩人不許互相看各自擺的圖形。
b.指令盡可能少。
(3)學生活動。
(4)學生匯報。
2.游戲二。
(1)我們在來做第二個游戲。
師:我擺了一個圖形,請你們向我提問題,然后根據我的回答,搭出和我一樣的圖形。
(2)兩人一組,玩這個游戲。
游戲規則:a.兩人不許互相看各自擺的圖形。
b.指令盡可能少。
(3)學生活動。
(4)學生匯報。
(三)小結。
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搭一搭。
游戲一。
游戲二。
練習三。
三年級北師大版第二單元最佳范文(23篇)篇七
一、學生學習情況分析。
本單元是在學生二年級已學過的“從三個方向觀察簡單物體”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立體圖形,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在二年級學習時,以觀察簡單的實物為主,而本冊教材是以觀察較為抽象的立體圖形為主,并初步學會用數學語言表達物體的相對位置。
二、單元教學目標。
1.在搭立體圖形和從多角度觀察立體圖形的過程中,初步發展空間觀念,培養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2.經歷用正方體拼搭立體圖形的過程,進一步體驗到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立體圖形,看到的形狀可能會有所不同。
3.能正確辨認從正面、上面和側面觀察到的立體形狀。
4.在拼搭立體圖形的過程中,初步學會用方位詞上、下、左、右、前、后描述正方體的相對位置。
三、單元學習內容的前后聯系。
【已學過的主要內容】。
一年級下冊:辨認從兩個方向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
二年級上冊: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
【本單元主要內容】。
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由3-4個小正方體搭成的立體圖形的形狀。
【后續學習的主要內容后續的相關內容】。
四年級下冊: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用5個小正方體搭成的立體圖形的形狀。
四、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立體圖形的形狀。
教學難點:初步學會在方格紙上正確畫出從立體圖形的正面、上面、側面看到的形狀。
五、單元評價要點。
1、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立體圖形的形狀。
2、能根據一定的指令正確搭出立體圖形,能正確運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六、各小節教學目標及課時安排。
本單元計劃課時數:6-7節。
教學內容教學目標計劃。
課時授課。
日期備注
搭一搭初步學會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由3-4個小正方體搭成的立體圖形的形狀。
9.20-9.21。
練習課查漏補缺19.25。
單元測試19.29。
測試情況。
反饋19.30。
三年級北師大版第二單元最佳范文(23篇)篇八
本單元是在學生二年級已學過的“從三個方向觀察簡單物體”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立體圖形,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在教學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1、把實物觀察與空間想象結合起來。
2、實物操作與空間想象結合起來。
3、提倡一個圖形的多種實物擺放。
三年級北師大版第二單元最佳范文(23篇)篇九
在一個人的生命歷程中,會聽到各種不同的聲音,它有時候是媽媽無休止的嘮叨,有時候是老師嚴肅的批評,有時候是朋友幾句溫馨的關懷……伴隨著這些聲音,我們慢慢長大.
什么樣的聲音會給我們的一生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并長時間影響我們呢?這里,一位在汶川大地震中遇難的母親對此作了最好的詮釋。
地震發生后,救人成為當務之急。當救援人員發現她時,她已經死了,她雙膝跪地,身子向前匍甸彎曲著。在她的身體下,完好地保護著她三四個月大的嬰兒。救援人員抱起這個幸存的嬰兒,發現包裹他的被子里的手機上,有這樣一條短信“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p>
哪怕現在有多么豐富的詞匯,哪怕我們搜盡千言萬語,此時此刻,不管用何種詞語來形容這位母親,都顯得蒼白無力,我無法想象這位母親的勇敢與無私!當地震襲來,當大地顫動時,當無數的房屋倒塌時,很多人驚惶了,然而在倒塌的墻壁下,在一個最恐懼的時刻,這位母親頂著萬千重壓,用心地為自己的孩子留下了飽含溫情的聲音。以后,這個因愛而活下來的孩子,走上他自己的人生道路,或許有時候他會遇到挫折與荊棘,或許有時候他會意志消沉,但,他的母親早已充滿深情地告訴他“孩子,媽媽愛你!”對這個孩子而言,這將是多么大的安慰!
推而廣之,不僅僅是地震中的這位母親,在中外歷史上,許多著名人物的媽媽也表達出了母愛這一奇妙而偉大的聲音。林肯的兩位天使般的母親在林肯早年的艱苦中告訴了林肯,什么是愛與希望;歐陽修的母親“畫獲教子”,歐陽修后來成為一代杰出的文學家;傅雷的母親在備受欺壓中帶著傅雷,從小地方漂泊到大地方,傅雷最終得以留學法國,成為一代著名翻譯家….
還有,請別忘了我們自己的母親的聲音,她是我們的守候者,為我們的晚歸而焦慮不安;她是我們的支持者,我們每一次的前進,都有她默默的關注:她是我們的祝福者,不管我們在何地,她始終默默地祈禱著我們的幸福。
有這樣一種聲音,她源自母親,帶給每一個孩子無盡的愛與關懷。
三年級北師大版第二單元最佳范文(23篇)篇十
《你一定會聽見的》是本冊第2單元的一篇隨感式的小品,學習本文主要引導學生注意體驗生活,感受生活的豐富多彩,努力把自己培養成為感官靈敏、感受豐富的人。本文為自讀課文,課時安排為一課時。
2、說目標。
(1)知識目標。
朗讀課文,了解文章的內容和作者的思路。
品味本文生動形象、活潑優美的語言。
(2)能力目標。
訓練學生的朗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培養學生的質疑、自主探究能力。
提高學生想象能力及對生活的感悟能力。
(3)情感目標。
運用自己的生活體驗理解課文內容,感受生活的豐富多彩,
引導生要用心去感受生活,去體驗生活。
3、教學重難點。
品味本文生動形象、活潑優美的語言。
運用自己的生活體驗理解課文內容,感受生活的豐富多彩。
二、說教法。
1、朗讀法?2、點撥引導法?3、放錄音。
三、說學法。
1、朗讀法?2、欣賞法??3、默讀法??4、討論法??5、質疑法。
四、說教學程序。
(一)導入新課。
人們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可見視覺對于人類來講是多么重要!還有一種感覺對人類同樣重要——那就是聽覺。是如泣如訴的二胡聲,使瞎子阿炳的世界充滿陽光;是瑯瑯的讀書聲,使冬天的校園也充滿了生機;是媽媽的一句關心的話語,使你傷感的心不再失意……可是,有的同學由于在平時的生活中粗心大意,忽略了生活中的各種美妙的聲音。從今天開始,只要你“用心”去聽,你一定會聽見的!
導入新課時,通過列舉學生熟悉的事例說明聽覺的重要性,喚起學生對聽覺的感情體驗,切入課文主題,“不知不覺地他們的注意力吸引到主題上,引起新的學習興趣”。
(二)師放音樂磁帶《動物狂歡節》。
要求學生:a.閉上眼睛,發揮想像,再現音樂中描繪的畫面。
b.聽完后,用語言描繪出聽到的音樂中的景象。
讓學生聽音樂以激發閱讀興趣,訓練學生的想像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調動課堂的學習氣氛。
(三)初讀課文。
1、學生大聲自由朗讀課文。
讓學生自由朗讀,學生自然會被文章生動活潑的語言所吸引,通過朗讀熟悉課文。
2、勾畫出與自己在生活中有共同感受的語句或段落以備發言。
訓練學生的默讀能力,能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找出相關的語句。
3、學生自由發言,談談讀后的感受,教師注意點撥評價。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在語文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對于學生的發言只要言之有理就應給予表揚,對于不當之處適當給予點撥,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四)研讀課文。
1、學生齊聲朗讀課文,進一步熟悉課文內容。
2、說一說這篇課文寫了哪些內容?可劃分為幾部分?(各小組推一位代表在全班發言,教師總結歸納)。
注重朗讀是本文的教學重點,反復朗讀,在朗讀中注意變換方式。學生在朗讀中理解文章內容,明確作者的寫作思路。
(五)品味質疑(跳讀、精讀)。
2、品味文章重點句子或語段。找出自己認為精彩的句子或語段,說說精彩的原因。
四人小組討論交流。
全班進行交流,討論。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繼續讓學生朗讀課文,領會運用排比、問句的表達效果,品味文章生動形象、活潑優美的語言,通過朗讀喚起學生的情感體驗。
(六)拓展延伸。
三年級北師大版第二單元最佳范文(23篇)篇十一
我喜歡大自然各種各樣的聲音,但是在喧囂的城市中我只能聽見汽車呼嘯而過的聲音,工地機械嘈雜的聲音,那是如此的剎耳,讓人無法聯想到“優美,高雅”等詞語。
我喜歡的鳥鳴聲幾乎無處可聞,還好還有那僅有的幾只麻雀能給我帶來一點心靈上的安慰,那歡快中帶點憂郁的叫聲,那可愛的在樹枝上舞蹈的身影,展翅掠過空中的優雅姿態,就象一場電影,吸引著我正細細地品味??墒沁@一切卻嘎然而止,著那因傷害掠奪而快樂的嘯呼聲,幾片灰色的羽毛輕盈地落下,它掙扎著,它在那個男孩的手里掙扎著,凄慘的叫聲刺痛了我,我無法承受如此的打擊,為什么連最后的大自然賦予的生命也被無情地奪走。
我向往樹葉碰撞的聲音,就像是鋼琴家演奏的月光曲,但這似乎也在被城市的喧囂聲慢慢吞噬著,上帝真不公平,只給我們留下了伴奏,只有在校園里的時候才能零星地聽到一點。偶然聽說一個老人看管著一大片樟樹林,想去看看??墒菦]過幾天新聞頻道就播出了樹林被摧殘的不幸消息,看著電視里被鋸倒的樹,就感覺到了一種錐心的痛,又摧毀了一群生命。
上帝真不公平,我愛的鳥鳴聲偏變的如此凄慘,我愛樹葉的沙沙聲偏被電鋸的轟鳴聲吞噬了。
我喜歡大自然的聲音,希望愚昧的人早些覺醒,聽聽大自然的心聲吧!
同學們以上便是我們為大家精心準備的,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早日提高自己寫作的水平。
三年級北師大版第二單元最佳范文(23篇)篇十二
我的興趣十分精彩。我喜歡下棋,因為他可以使我的思維能力提高;我喜歡聽歌,它可以使我緊繃了一天的神經得以放松;我喜歡閱讀一些課外書籍,它可使我獲得許多知識,開闊視野;我喜歡畫畫,因為祖國的大好河山無限美好,通過畫畫,使我更加熱愛自己的祖國。在這多種多樣的興趣當中,是我最感興趣、最喜歡的還是畫畫。
畫,雖然水平不高,但是我懂得生活的美好。我熱愛生活,熱愛祖國,跟熱愛在這塊土地上辛勤勞動的農民。我長大后,一定要向那些名畫家們,用畫描繪祖國。祖國啊祖國,我無數次親切的呼喚您,我漲大了一定要把你描繪得更加美麗。
我愛畫畫,更愛生活,花花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應為有了它,才是我的生活更加美麗,更加幸福。
三年級北師大版第二單元最佳范文(23篇)篇十三
目標:
1.學習10個生字,會認識8個生字。
2.感受槐花給人民帶來的美麗和快樂,體會對槐花的喜愛之情。
3.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學習生字,有感情地朗誦課文是重點。
教學難點:
理解“五月是槐鄉孩子滿意的季節”的含義。
教學準備:
槐花的圖片。
生字卡。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圖片導入:
1.同學們看這是什么?
2.多么美麗的花朵啊,同學們能有自己的話來贊美它嗎?
二過度:
1.在我國的鄉村,一到五月槐花就爭相開放,那時的鄉村真成了——美麗的槐鄉。(板書課題)。
2.請生齊讀課題。
三初讀課文: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思考:為什么說五月的槐鄉是孩子們滿意的季節?
2.生自由讀課文。
四、學習課文第一段:
1.洋槐開花的時候,是一副這樣的景象?請同學來讀第一自然段。
2.生讀第一段,并引用書上的話,回答該問題。
3.槐花盛開的時候給大家怎樣的感覺?
4.請大家帶著這樣的感覺來讀一讀地一段吧。
5.生齊讀第一段。
五練習背誦課文第一段:
1.小組練習。
2.大組展示。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請生個別有感情地背誦第一段。
2.有感情地一齊背誦第一段。
二學習課文:
1.過度:請同學們一起來讀課文的最后一段:五月,是槐花飄香的季節,是槐鄉孩子滿意的季節。
2.從哪里可以看出,五月是槐鄉孩子滿意的季節?
3.請同學們聽老師讀課文,邊思考邊做記號。
4.大組交流:
把你勾畫的句子讀給大家聽一聽。
5.教師相機指導朗讀。
三總結課文。
1.槐鄉的槐花給孩子們帶來了這么多樂趣,大家喜愛它。
所以當它盛開的時候才會那么滿意呀。
2.文章的最后一段是全文的總結。
四練習背誦。
五書寫生字。
板書:
3.美麗的槐鄉。
吃槐花。
五月是槐鄉孩子滿意的季節。
別槐花。
喜愛槐花。
裝槐花。
三年級北師大版第二單元最佳范文(23篇)篇十四
鞏固前面兩段學習的內容,幫助學生逐步形成相關的計算技能,能熟練地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能熟練地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1、想想做做1。
分組練習,并指名學生板演。
集體評講。
2、想想做做2。
出示題目,先讓學生估算,并要求說出估算的依據。
再要求學生獨立計算,并將計算結果與估算的結果進行比較。
小結。
3、想想做做3。
問:能不能通過題中條件一眼看出誰跳得比較多?
怎樣才能知道誰跳得比較快一些呢?
先估計,再要求計算。
4、想想做做4。
分組練習,學生獨立完成,并要求完成后觀察每組中兩題之間的聯系。
集體討論,領會其中的聯系和區別。
小結:一個數連續除以兩個數,等于除以這兩個除數的`積。
5、想想做做5。
出示圖,理解圖意和題意。
同桌互相說說解題策略。
2、油廠把610千克的豆油分裝在最多只能裝5千克的油壺里。準備120個油壺夠嗎?
三年級北師大版第二單元最佳范文(23篇)篇十五
1.讓學生主動與人交流、結為朋友。
2.培養學生勇于發言,積極參與討論,與人溝通的能力。
3.培養學生勇于展示自我,與人相處、合作共事的精神。
【課時計劃】。
2課時。
教法指導:
完成活動一、交友之道。
1.學生帶著導學目標,認真閱讀教材,教師將全班同學分為6-8個小組,分配搜集交友方面的詩歌、、典故、成語故事、經典友情故事等材料的小組。
2.小組內分工,組長將搜集材料的任務分配到成員,搜集時間一周。
3.小組內整理搜集的資料,形成手抄報或其他形式的作品,在班內展示。
4.學生分享交流的成果。
完成活動二。
1.班委會或語文學習組長策劃活動,設計好活動的名稱、組織形式、小組設置分工、主持人、場地布置、實施過程。注重設計好細節、設計好后請語文老師過目,征求意見。
2.設計邀請卡,學好邀請詞。針對不同學科不同性格的老師寫上有針對性的邀請詞、語言要有禮貌、有感染力。
3.組員要圍繞“自我介紹”擬好發言提綱,反復練習,小組內交流改進。
4.活動舉例,展示交流。
5.活動后教師點評,小組及個人總結反思提高。
學法指導一:
“我”之所以是“我”,就是因為“我”與眾不同,因此,要著重寫出這個“不同”來。首先要寫出“我”的外在特征,要按一定的順序,從上到下,先整體后局部,先面容后神態、服飾。再重點抓住一兩個與眾不同的個性來寫,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更要寫出“我”的內在性格。
情景導入生成問題。
魯迅說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朋友是一個人生命中的加油站。結交一個好朋友能為自己的人生增添精彩。今天我們就來探討這個問題。
自學互研生成新知。
步驟一交友之道,展示交流。
1.學生展示搜集交友的詩詞。
(1)鵝毛贈千里,所重以其人;鴨腳雖百個,得之誠可珍。(歐陽修)。
(2)說盡向來無限事,相看摩捋白髭須。(唐張籍)。
(3)落日見秋草,暮年逢故人。(唐李端)。
(4)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唐王勃)。
(5)丈夫會應有知己,世上悠悠安足論。(唐張謂)。
(6)人生所貴在知己,四海相逢骨肉親。(唐李賀)。
(7)同聲自相應,同心自相知。(晉傅玄)。
2.學生展示搜集的名言警句。
(1)友誼應當是不朽的?!偬乩罹S。
(4)真誠的友誼好像健康,失去時才知道它的可貴?!鐮栴D。
(5)友誼!你是靈魂的神秘膠漆;你是生活的甜料,社會性的連接物!——羅布萊爾。
(6)在無利害觀念之外,互相尊敬似乎是友誼的另一要點。——莫洛亞。
3.學生展示搜集的真誠的友誼。
(1)季布“一諾千金”使他免遭禍殃。
秦末有個叫季布的人,一向說話算數,信譽非常高,許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濃厚的友情。當時甚至流傳著這樣的諺語:“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這就是成語“一諾千金”的由來)后來,他得罪了漢高祖劉邦,被懸賞捉拿。結果他的舊日的朋友不僅不被重金所感,而且冒著滅九族的危險來保護他,綞使他免遭禍殃。一個人誠實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獲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誼。反過來,如果貪圖一時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實惠”。但為了這點實惠他毀了自己的聲譽而聲譽相比于物質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無異于失去了西瓜撿芝麻,得不償失的。
(2)抗戰老兵歐興田,生為戰友守墓,死與戰友同眠。
抗戰時歐興田和戰友們訂立了一個生死約定——“誰要是活下來就要為死去的戰友守陵!”最終全班只剩他一人幸免于難。1981年12月,歐興田離休,回到了曾經戰斗過的地方,尋找烈士遺骨,把包含同班戰友在內的2400余具烈士的遺骨,安放在自己辛辛苦苦牽頭籌建的烈士陵園里。1991年春,歐興田和老伴一起住進了陵園,從此不曾離開。20xx年3月,歐興田的老伴去世,留下他孤零零地守在陵園里。今年3月26日,這位抗戰老兵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享年91歲。臨終前他把看護烈士陵園的接力棒交給自己的孫子歐陽,并特別交代家人:生為戰友守墓,死與戰友同眠,把骨灰撒在烈士陵園里。
三年級北師大版第二單元最佳范文(23篇)篇十六
多媒體課件。
讓同學們試著計算兩位數乘法:35+53=;35+39=;59+93=。
(要求用豎式計算),并讓同學們說出各有什么特點。(教師引導學生說出它們的進位次數不同。)。
出示本節課要學習的內容:兩位數連續進位的加法。
出示課本第15頁圖片,讓同學們認識這些動物,并引導學生回答這四種動物分別屬于哪個種類。
接著讓同學們看圖下面的《中國部分動物種數統計表》,試著分析。教師讓學生試著講解“已知種類”、“中國特有種數”以及“瀕危和受威脅的種數”各是什么意思。
在此過程中,教師向學生滲透保護動物的思想,讓同學們接受全面的教育。
例1。
讓同學們試著從15頁的《中國部分動物種數統計表》找出問題“中國特有的鳥類和爬行類一共有多少種?”所需要的已知量,而不是去看16頁上面的簡化表。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初步學會觀察統計表。
由學生列出算式:98+25=_____(種)。
再讓同學們不用筆算,是這估計一下結果是多少?(教師指導估算的方法。)。
再讓同學們用筆算計算出,讓一名同學上黑板列式計算并點評。
98。
+215。
————————。
123。
最后提示同學們在解決實際問題時要寫“答”。并根據學生計算的實際情況做單獨指導。
讓同學們先估算、后用豎式計算第16頁“做一做”第1題。
65+7839+8667+9543+88。
教師巡視,并對所發現的問題給與提示與解答,特別是不要忘了進位,計算要認真……。
著重提示計算兩位數連續進位的加法的方法,滲透估算的思想。
1。第16頁“做一做”第2題(用豎式計算);
2。練習四第2、3題。
98。
+215。
————————。
123。
三年級北師大版第二單元最佳范文(23篇)篇十七
2030年房子就是一個高科技的箱子,想讓他變成什么就變成什么,203年的房子比車子還快,更別提2030年的車子了,房子,車子,廚房家電這一些你都不用做,因為這些高科技的加點自己做了,想起以前以前的房子,都是一些平臺的一種房子,過了十年之后,我們的房子建成了大龍過了五年之后,我們變成了豪華大樓房,現在的房子是多么高科技,我們現在是多么高興。
2030年的車子可以無人駕駛,開車車車在這時候可以跟隨人們,你也走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我們應該好好珍惜現在的生活,不應該跟以前一樣是吃不飽,喝不好,所以我們應該繼續努力研究科學,制造一些更明快,雖然對人民有好處的東西,現在我們的房子就是一個高科技,車子也變成了一個高科技,現在的大姐也不用人們打掃了,這些大街,都是用清潔車打掃得真希望未來就是我想要的這樣一個未來,在未來的時候不要再打仗了,我希望世界和平。好好珍惜我們現在的生活。
三年級北師大版第二單元最佳范文(23篇)篇十八
今天,陽光明媚,老師要帶我們到天中廣場去放風箏。
在車上,大家像小鳥一樣嘰嘰喳喳地談話,我心里高興極了!
到了天中廣場,我抬頭望了望天空。湛藍的天空中,有花花綠綠。、各式各樣的風箏,美麗極了。
大家都把自己的風箏拿了出來。由于我忘記帶風箏,所以我要和李苗苗同放一只風箏。我先用小棍子把風箏支撐起來,然后把繩子系到風箏上去,把線軸拿了起來,逆風跑,風箏一點一點地被風吹到天空中。等它到了很高的時候,再一點一點地放線,然后一緊一松地抖,風箏就越飛越高了。
我抬起頭望了望,天空中各式各樣的風箏,好看極了。有的'是“章魚”,有的是“蜻蜓”,還有的是“飛機”……我一下子看到了我放的風箏,它正在天空中翩翩起舞呢!這些風箏為天中廣場的天空増添了亮麗的色彩,我心里樂得炸開了花,自豪極了!
老師說該回家了,我又看了看天中廣場,依依不舍地離開了。
三年級北師大版第二單元最佳范文(23篇)篇十九
春天來了,到處鳥語花香,天空碧藍碧藍的,還飄著幾朵雪白的云朵,碧綠的草地上來了許多興高采烈的人們。
這時,我只見有一個小女孩的.蝴蝶風箏飛了一會兒,就直接掉在了地上,小女孩的名字叫麗麗,就因為風箏飛不起來,急得想哭。這讓我想起了一句詩:“人人夸你春來早,欠我風箏五丈風。”
另一邊,有一個男孩不小心把風箏線給弄斷了,風箏飛走了,他哭了起來。后面來了一個小男孩,看見他哭起來,于是就問:“你為什么哭?。俊彼贿吙抟贿吇卮穑骸拔业娘L箏飛走了?!蔽医行∶?,你叫什么?小明問哭泣的男孩。
“我叫小帆?!蔽覀円黄鸱棚L箏吧!正好我不會放風箏呢。“好”,小帆回答。
于是,小帆讓小明拿著線軸跑起來,自己拿著風箏。
“三,二,一,起飛?!毙》f著就把風箏飄起來了。
“飛起來了,飛起來了。”他們歡呼雀躍。
放風箏真好玩!
三年級北師大版第二單元最佳范文(23篇)篇二十
教學目標:
1.理解詩句,能進入詩人描繪的春色盎然的意境。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這首詩。
3.體會詩人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感受他愉悅的心情。
教學重點:
進入詩歌所描繪的蜂飛蝶舞的春天生機盎然的意境,體會詩歌中蘊涵的詩人之情感。
教學準備:
春天畫面的圖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今天我們來認識唐朝一位了不起的詩人,人稱“詩圣”,他寫的詩被稱為“詩史”。這位詩人的名字叫杜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一首描寫美麗的春景的古詩《江畔獨步尋花》。(板書課題)。
二、初讀,指導讀正確、有節奏感。
1.老師下面要來小組讀詩比賽,要求是:響亮、正確、有節奏。想獲得為本組爭光的機會嗎?那就練習讀幾遍。
2.指名讀,隨機糾正字音、節奏。
3.齊讀。
三、精讀,入詩境,悟詩情。
1.詩我們已經讀了好幾遍了,同學們,詩人來到江邊,看到哪些景物?
板書:花蝶鶯。
2.這些景物中你最喜歡什么?能不能結合詩句,發揮想象,把仿佛在眼前的情景用老師這里的句式說一說,結合理解詞語“花滿蹊”“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啼”。
啊,_______(景物)真_______啊,你看_______。
例:啊,花真多啊,你看,把小路都遮得嚴嚴實實的了。
啊,花真多啊,你看,把花枝都壓彎了。
啊,花真美啊,你看,紅的似火,白的如雪,黃的勝金……。
啊,花真香啊,你看,把小蝴蝶小蜜蜂都引來了呢。
3.教師放課件,邊放《春到江邊》的音樂,用優美的語言把學生帶入意境。
(好一派繁花似錦的美景啊,你們看,杏花開了,遠遠看去,就像天邊粉紅的彩霞;桃花呢,笑得小臉粉粉的;梨花擠滿枝頭,仿佛一夜間枝頭墜落了滿樹的白雪,香氣四溢,引來了蝴蝶在花叢翩翩起舞,黃鶯飛落枝頭,自由自在地唱起動聽的歌。
美吧,這情景讓蝴蝶醉了,黃鶯醉了,我們也醉了。下面同學們用自己有感情的朗讀、表情、動作讓老師感受到你們的陶醉吧!
4.賽讀。
四、深化,體會詩情。
2.是不是該把詩題再讀讀,讀出詩人心情的歡愉。
3.讓我們用自己的誦讀讀出詩人對春天美景的喜愛吧。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學會本課“盈”等10個生字,掌握“渴求、盤旋、滑行、綠盈盈”等詞語。
2.引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情感目標:
理解詩歌內容,體會大自然的美,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愛護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能力提高:
1.感受大自然的和諧統一,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體會作者渴望人與自然和睦相處的思想感情。
2.有語氣地朗讀全詩并背誦。
教學重點:感受大自然的和諧統一,體會作者渴望人與自然和睦相處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培養熱愛大自然,愛護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初讀課文,感受大自然的和諧統一,激發學生對小動物的喜愛,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設計:
一、導課。
(學生會說到:花兒如何會放風箏?花兒放的風箏是什么?……)。
二、初讀課文,感悟課文。
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看看這些問題能否解決?
1.學生自由讀文,同時劃出自己不認識的生字詞。
2.解決不認識的生字詞,檢測學生的識字情況(可以分組朗讀,或者接讀課文)。
3.指導學生對讀的同學做評價。
老師評價學生的讀文情況。
剛剛在看到這個題目時,同學們都有個問題:花兒放的風箏是什么?
那現在我們就來找找,請同學們快快地讀讀課文,看看能否找到答案。
學生談到哪里,老師要引導學生來想像學習,全詩共有4個小節,寫了兩方面的內容。
第一小節:寫出來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表達了孩子們的愉快心情。學生邊讀邊想,
天,是這樣藍,
風,是那樣輕,
第二到四小節:描寫了遠處的花、蝴蝶、蜻蜓,也描畫了我們一起享受大自然賜予的一切美好,描畫了一幅快樂、祥和的景象。
彩色的蝴蝶,
長尾巴的蜻蜓,
分小組讀課文,讓學生邊讀邊想像,并討論:花兒也會放風箏,花兒放的風箏是什么?
在這里,學生要明白:花兒會放風箏的原因,寫出了花兒和小動物的快樂,抒發了作者渴望人和大自然中的一切生靈和睦相處和諧統一的美好愿望。
學習了本詩后你想說些什么呢?
引導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愛護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作業:畫一幅美麗的圖畫(表現春天的美好)。
四、板書設計:
花兒也會放風箏。
天是這樣藍。
風是那樣輕。
彩色的蝴蝶。
長尾巴的蝴蝶。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進一步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今天讓我們來進一步學習課文。
同學們覺得這篇課文美嗎?想不想再讀一讀呢?請同學們邊讀邊想,一會把你腦海中出現的畫面描述給大家:(學生讀文)。
說說你都看到了什么?(學生談談自己想像中的畫面。——激發學生熱愛春天,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二、發揮學生的想像力及語言表達能力,對學生進行口語表達方面的訓練。
指導學生一起看第三小節:
有的在花枝上飛高飛低,
有的在半空中盤旋滑行……。
讓學生合理想像,補充:有的在……。
指導學生一起看第四小節:
不對,不對,那不是風箏,那是——……讓學生進行擴展。
三、指導學生寫生字。
盈:注意中間的“又”字;。
蜻蜓的“蜓”上面是“壬”;。
瞧是左右結構的字。
四、作業。
1.有表情地背誦全詩。
2.說說花兒還會放什么風箏?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理解為什么“夏天是萬物長大的時期”。
2、體會作者的表達特點,明白最后一句話的含義。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4、認識9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
教學重點::了解作者寫作的順序,學習作者運用淺近的語言表達情感的方法。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但是秋天的碩果累累是需要在夏天里用力的生長得來的,沒有夏天的生長就不會有秋日的豐收,今天我們共同體會“在夏天里成長”。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范讀課文。
2、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指名讀,喜歡讀那一節就讀那一節。
三、學習生字新詞。
1、認讀詞語。
2、指導寫字。
四、用詞說話。
1、出示詞語,請學生朗讀。
2、結合課文,用其中的一個詞語或幾個詞語說一句或幾句話。
五、朗讀課文。
1、學生朗讀課文,糾錯。
2、同桌配合讀課文。
3、指名讀課文。
4、小組配合讀課文。
5、其他形式朗讀課文。
六、作業設計書寫要求會寫的字。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在夏天里成長》。
板書課題。
二、指名讀文。
老師找4名同學逐段讀課文。其他同學認真聽讀,用心感受。
你看到了哪些事物在夏天里長大?
你從中感受到什么?
三、細讀課文、仔細品味。
1、文章的第一句是文章的中心句,整篇文章都是圍繞這句話來寫的。
2、讀第二自然段,仔細品味。
(1)這段主要寫了什么?
(2)寫了哪幾樣生物?
(3)作者是如何來寫的?他們都有什么變化?
(4)為什么選擇這幾樣的事物來寫的?
3、讀第三段,這一段有提到了什么在夏天里生長?
4、讀文章的第四段,仔細品讀。
你體會到了什么?
文章僅僅是告訴我們要在夏天里努力生長嗎?
四、教師小結。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在夏天里有力量的生長著,希望同學們能夠在自己人生當中的夏天里同樣有力量的生長,等到了秋天才會有好的收成!
五、作業設計。
感悟文章。
植物人也一樣。
動物要趕時候。
夏天是萬物山水趕熱天。
長大的時期鐵軌盡量地。
馬路用力量的長。
三年級北師大版第二單元最佳范文(23篇)篇二十一
春天到了要干什么?“春游”“植樹”……一問到春天要干什么,大家口中一定有無數個真確答案,今天我就來放風箏。
開始放了,首先我把方法給媽媽說清楚,妹妹把風箏高高舉起。我說:“放!”我立刻向前跑。跑到了盡頭,我一看風箏在后面“翻跟斗”。妹妹笑著說:“姐,你忘放線了?!?/p>
我頓時臉紅了,說:“再來一次?!边@次,我決不會粗心大意。
這時,我仿佛也變成了一只美麗的風箏,在藍藍的天空越飛越高……。
三年級北師大版第二單元最佳范文(23篇)篇二十二
放寒假了,我回到了我的家鄉。這時,眼前的景色令我驚呆了??粗@美麗的景色,不由得讓我想起了家鄉以前的樣子。
過去,我的家鄉只有幾條高低不平的又窄又短的泥濘小路。小路的兩旁大多都是低矮的泥房。走進村里,是一個沒有院墻,只有幾間破草房的學校,教室頂上有好幾處被雞刨得沒了草,窗戶只是用帆布遮著。
如今,一幢幢五層別墅式的樓房拔地而起,如雨后的春筍般出現在眼前,每家每戶都添置了高檔的現代家電。
我又來到了學校,這已不是以前的模樣了。高高的院墻,黑漆的大鐵門。走進學校,幾幢教學樓矗立在眼前,通往教學樓是用精致的鵝軟石鋪成的小路。
到了姥姥家,我便問起了家鄉這幾年怎么變得這么快?姥姥語重心長地說:"是?。∽詮奈覈尤胧蕾Q以后,咱們村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修路,建校,路通了,財也就通了。從此,咱們村就富裕起來了。"。
我登上姥姥家的頂樓,看著8米寬的水泥公路看著川流不息的車輛,看著家鄉繁榮的景象,我情不自禁的說:"是啊,還是黨的政策好!"。
三年級北師大版第二單元最佳范文(23篇)篇二十三
一個周六的下午,媽媽送我去學英語。我們剛走出家門,一陣風吹來,一個塑料袋飄到媽媽的腳下,媽媽左腳踩、右腳跺,怎么也甩不掉它。最后,媽媽撿了一個棍兒,把它挑開了。我急忙撿起地上的塑料袋,把她扔進了垃圾桶,對媽媽說:“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媽媽摸摸我的頭,笑了。
在我的帶動下,爸爸、媽媽也主動節約水、電,不亂丟垃圾……我想:只要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我們家鄉的環境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