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不斷的寫作和修改,可以提高自己的作文質量和表達能力。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作文范文,供大家參考學習。
風景這邊獨好寫景(優秀15篇)篇一
自打小到現在,我到過許多地方:曾瞻仰過北京的天安門,游覽過廈門的鼓浪嶼,也曾攀登過氣勢磅礴的萬里長城……但令我印象最深的,卻是攀登家鄉:石獅的寶蓋山。
寶蓋山是一處引人入勝的風景名勝。在幾里外的車上,你就會被屹立在山上的那座巍峨壯觀的姑嫂塔深深吸引,仿佛有股神奇的魔力在驅使著你,讓你恨不得一下子來到它的身邊。
車子盤山蜿蜒而上,來到山腳下,下車徒步而行,不經意間你就會被綠色包裹,走在綠色的童話世界里,小鳥的歌聲瞬間凈化了你的心靈,讓你仿佛忘記了城市的喧鬧,整個世界只留下寂靜。
山很高,路很長,好像你永遠也走不到盡頭。費了半天勁,才爬到半山腰,展現在你面前的是一片五彩斑斕的世界。路旁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溪里不時有魚兒躍出水面,在空中轉了一個亮閃閃的圈兒,向人們示好;不遠處有一片五顏六色的花叢,花叢里還有蜂蝶在辛勤勞作著;遠處有一片寺廟,不時傳來一聲聲肅穆的頌經聲,給寶蓋山增添了一絲神圣感。樹木繁茂,鳥鳴魚歡,寺廟梵音,這簡直就是一個世外桃源。
經過千辛萬苦的攀爬,終于到達山的最高處。但山頂早已沒有了山下的蔥郁靚麗,只有巨巖嶙峋、怪石突兀,這兒一片灰白,那邊一片凄涼。而由條石砌成的姑嫂塔,雖高大壯麗,卻顯出幾分冰冷……站在巖石高處,遙望遠處城市的璀璨繁華,再俯瞰山下綠樹叢林、山嵐霧氣,你就會突然感悟:爬山路就是人生路啊!少年時像山腳的景色,生機勃勃,對未來充滿著渴望;青年時像山腰的植被,百花爭艷、積極向上;老年時像山頂的巖石,一片澀黯。原來這就是生命的歷程啊!
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再好的風景也比不上家鄉的寶蓋山,因為它既能讓你領略美麗的景觀,也能使你感悟人生的真諦!
風景這邊獨好寫景(優秀15篇)篇二
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的西湖美,可我認為家鄉的母親河——湘江的沿江風光帶更美。
一天黃昏,我和媽媽走進沿江風光帶,在橘黃石板鋪成的小路上散步。放眼望去,湘江像一條藍色的長龍,源源不斷地流向遠方。一陣風拂過,風里含著新鮮的泥土氣息,帶著濃郁的花香,讓人神清氣爽。兩只蝴蝶向我迎面飛來,我的眼睛立刻被他們吸引住了。往下看,我被眼前的景色驚呆了,沿著自行車道,花兒遍地都是,紅的像火,粉的似霞,白的勝雪,黃的如陽,各式各樣、形態不一。小草也開始向花兒學習,追求時尚了,統一換上油亮的綠毛衣,抬頭挺胸地驕傲的跟花兒比美呢!江邊上種了很多顆柳樹,那長長的柔軟的柳枝隨風擺動著,婀娜的身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偶爾也有幾只水鳥在它的腰上歌唱,柳枝也和著音樂,跳起了歡快的舞蹈。
走著走著,眼前豁然開朗,好大一個廣場,最引人注目的是廣場中心奇特的建筑物,高高的弧形石墻,石墻上鑲嵌著幾十個巨大的黑白相間的琴鍵,我仔細地看了又看,原來是鋼琴造型呀!是哪位能工巧匠把鋼琴搬到這里來呢?我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不敢按下琴鍵,生怕它會發出超大分貝的聲音,弄得人們震耳欲聾。聽媽媽說:“這個琴鍵后面是一個露天電影院。”露天電影?我快步奔向琴鍵后,果然,一個大約可以坐一千人的弧形看臺就藏在這,看臺的正前方有一個電影屏幕,哇,星光滿天的夜晚,吹著清涼的江風,欣賞有趣的電影,真是很愜意的事情哦!
這邊風景獨好!相信你也會像我一樣喜歡它!
風景這邊獨好寫景(優秀15篇)篇三
有一種風景叫安寧閑適。如一灣清泉,汩汩而出,水光旖旎。那是王維在青青竹林間一聲聲古琴的高雅;那是嵇康在山野草廬中一下下打鐵的鏗然;那是陶翁于東籬下悠然采菊的`安適;那是陸羽靜靜的泡上那杯香茗的沉穩。他們用生活告訴我們: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那份恬然、那份對名利的不屑,讓我們銘記于心,不會忘懷,于是知道時間不會使記憶風化,風景這邊獨好。
有一種風景叫豪情萬丈。如一股傲流奔涌而來,水波瀲滟。那恣意,是李白騎著毛驢手執酒壺,散盡千金的瀟灑;那恣意,是懷素酒后在蕉葉上揮毫潑墨的陣陣風雨聲;那恣意,是嚴子陵對權勢藐視的桀驁目光;那恣意,是李敖無畏而鋒利的光芒。那道風景明亮而耀眼,是豪邁的象征,是追求的精彩,處處是“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沖天豪情,讓我們奮進,令我們心生激動,“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是的,時間不會使記憶風化,我要說,風景這邊獨好。
有一種風景叫巾幗不讓須眉。女子如水至清至純、至情至性。是貴妃醉酒的風情萬種,是西施浣紗的美麗動人,是昭君出塞的大義凜然,是黛玉葬花的淡淡憂愁。“愿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那位女子嬌柔而堅強,義無反顧的追隨自己的愛情而去,當壚賣酒救夫的鎮定與沉穩,讓人心生感動,也正是她的至情至性,成就了“鳳兮鳳兮歸故鄉,遨游萬里求其凰”的千古佳話。“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泣非泣含露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閑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她美得令人心醉,她的心至清至純,只為了“木石前盟”的約定,她執著地追求著,直到化作了那“世外仙妹寂寞林”,她始終不悔……她們用心在生活,他們用靈魂洗滌著生活的塵埃,他們讓我們感動得淚流滿面,永不磨滅,于是明白,時間不會使記憶風化,只會讓它更加鮮亮,看呵,風景這邊獨好。
將時間化作思緒,讓記憶住滿甘霖,讓瑰麗的思緒記住甘霖的永恒,君不見,風景這邊獨好。用時間記住那精彩人生,用記憶保存那甘甜的水源,砌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文檔為doc格式。
風景這邊獨好寫景(優秀15篇)篇四
洹河位于安陽市的北邊,給安陽市的邊緣鑲上了一條閃閃發光的絲帶,從西向東伸展著。我家就住在她旁邊,我經常去洹河邊玩。
初春的早上,我和媽媽到洹河邊散步。河邊的草坪還是枯黃一片。媽媽把枯草扒開,看小草冒沒冒出新的綠芽兒,可惜沒有。可能是春姑娘還沒把小草喚醒吧!過不了多久,草坪將會變成天然的綠色地毯,粉紅的桃花、火紅的石榴花就都成了上面美麗的圖案。
瞧,草坪上有幾叢迎春花正報告:“春天來啦!”她那茂密的枝條上沒有綠葉,卻擠滿了紅里透粉的小火炬似的花骨朵兒,其間點綴著幾朵綻開笑臉的迎春花,嫩黃的,小巧玲瓏。河邊的柳樹發芽了。一到夏天,柳樹就會變成“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我在樹下乘涼,跳皮筋……想到這兒,我就興奮不已。今年春季沒有下雨,較干,河水只有淺淺的一層,有的地方還露出了河底的泥沙。雨水充足的時候,河水漲得很高,嘩嘩地唱著歡快的歌謠向東流淌。
順著河邊小路往東走,不遠處就是平原橋。站在寬寬的橋上,往西看,遠處洹河上橫跨著一座橋,上面架起四道高大的拱形建筑,那是東風橋。每當夜幕降臨時,兩座橋就亮起了彩燈,有紅的、黃的、紫的、青的……真像五彩斑斕的彩虹,美不勝收!
平原橋北頭有一個寵物市場,有賣金魚的;有賣小狗的;有賣小兔子的;有賣各種花草樹木的;還有賣鳥兒的……每到周三、周日,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橋上人山人海。有的人已經牽著寵物,捧著花草滿載而歸了;有的人正匆匆地走在去寵物市場的路上;也有很多人就在橋邊擺攤賣樹,賣小商品……熱鬧非凡。
洹河的風景真美!她現在成了人們健身、娛樂休閑的好去處!
風景這邊獨好寫景(優秀15篇)篇五
版圖上尋覓不到,旅游名勝冊里難見芳蹤。她就是近些年才被人們所識的四川眉山市青神縣中巖。
朝發蓉城,車入眉山,轉道青神,沿起伏曲折的單行道疾進,“細雨毛驢逐大江”的緩慢行程因高速路的連接,兩個多小時就到了這方被譽為“蘇東坡初戀的地方”。
老朋友選擇了這個“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之地與我合影。無車舟之苦,無風塵之勞。偷得浮生半日閑,得以撩開中巖的面紗。
駐地“望鶴樓”背依中巖山,緊連德云寺,直面岷江河。熱情的主人執銅壺,沸水沖開“青神芽”,葉在淡綠茶湯中沉浮,蓋碗茶具清脆的開合聲中我居高臨下極目遠眺:桀驁不馴的岷江水在這里沖破窄道羈絆,得以舒筋松綁,顯得平和多了。夕照江面為水波罩上一層粼粼金甲。隔江遙望,灘涂幾重,江霧隱隱處就是蘇東坡妻子王弗的故居。斯人斯地,這里發生了多少與蘇東坡相關的故事。
公元1051年,少年蘇軾別家負笈求學于中巖書院(今德云寺)王方門下,黃卷青燈,日復一日,小小少年刻苦求學,精神得到磨礪,深得眾人賞識。一次,王方召集眾學子在山腳的慈姥潭為潭命名。學子們冥思苦吟,有的出句“碧溪潭”,有的思索“山中泉”;此時,蘇東坡臨池細觀,但見慈姥潭游魚擺尾,上下翱翔,怡然自樂,遂得句“喚魚池”。此言一出,不但師長稱奇,眾學友也贊。一個極富動感的“喚”昭示了蘇軾獨慎的思維,聰慧的天資;一個“喚”字為寂寥山林平添許多生氣,一個“喚”字也擄獲了少女王弗的芳心。
從此,古中巖與大文豪緊緊聯在一起。“喚魚聯姻”成為后人美談,也派生出許多故事流傳。近代書法大家何紹基自然知曉這一經典,特題寫了“蘇東坡初戀的`地方”,令這位書家想不到的是在市場經濟日益發達的今天,這句最牛的廣告詞產生了多么強烈的社會效果。
聞香知味,辨蹤尋勝。在蘇軾夫婦不知多少次踏過的“喚魚池”畔,古壁上苔痕斑斑,巖石下山溪緩緩。和風輕拂吹皺層層碧波,游人擊掌喚魚,條條錦鯉果真聞聲集結。魚戲掌聲東、魚戲掌聲西、魚逐人聲,一池碧波攪動,一片歡聲笑語。“喚魚池”右側的蘇氏夫婦造像仿佛與現代人同歡同樂;更有男女青年投抱合影,祈愿姻緣如斯。
懷物思古,憑吊先賢。與我們貼得最近的當算池壁上鑿造的每字一米見方的行書“喚魚池”,相傳為蘇軾親題。一如“蘇體”風貌,運筆恣縱,字體敦厚,隱隱中又透出幾分稚氣;壁上還有南宋名士邵伯溫題“中巖”,明人虞懷中書“與造物游”等石刻,這既引發游人思緒,又供人觀賞書家筆趣,難怪這里成為中巖游人聚焦熱點。
夜幕如幔漸漸合圍,“平臺伏虎”處我與陶娃分手,“叮咚叮咚”的山泉聲中,我遠眺巍巍石筍峰,中思千年臥佛窟,近嚼流觴“玉泉杯”,竟身不由已地融入了中巖自然環境之中,盡情玩味,難以自拔。
風景這邊獨好寫景(優秀15篇)篇六
我的家鄉水清秀美,風景宜人,名人輩出,人杰地靈。它就是坐落在豫東平原的一顆璀璨的明珠——莊周故里民權縣。
黃河故道從這里經過,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在黃河故道腹地有一個天然氧吧——申甘林帶。它始建于1950年,是豫東著名防護林體系的組成部分,是全國平原四大、亞洲十大人工防護林之一。被國內外林學專家譽為黃河故道上的“綠色長城”。如今的申甘林帶,林內樹種多,植被豐富,綠樹成蔭,鮮花竟放,妖艷欲滴,千姿百態的蝴蝶翩翩起舞,異彩紛呈,令人目不暇接。萬畝槐林,郁郁蔥蔥;沙丘連綿,綠草如茵;是一座野趣橫生、令人流連忘返的天然家園。節假日,和家人一起在槐林里游玩、在草地上聚餐,踏著林間小路,聽著此起彼伏的葉動鳥鳴,讓人心曠神怡。申甘林帶還具有獨特的自然景觀,春天百花盛開,一望無際的槐花,盈盈滿冠,疊疊枝顛,宛如一個白玉世界,不時微風拂面,送來陣陣清香。每年都吸引上百家放蜂人到此采蜜。林中夏季清暢涼爽,午前如春,午后如秋,夜如初冬,是避暑游玩的理想之處。
我的家鄉不僅風景美,而且美酒食品也風靡天下。
這就是我美麗的家鄉——民權縣。
風景這邊獨好寫景(優秀15篇)篇七
說真的,我對高新區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開發前破舊的房屋,泥濘的土路,荒涼的田野。陌生的是開發后迎來的“新客們”——高樓、廠房、馬路、公園。它們一個個都看起來那么高貴、漂亮、典雅。我雖然對高新區有所了解,但還是想再看一看它嶄新的容顏。
星期天的天氣很好,太陽從云霧中脫了身,給大地一個燦爛的微笑。我今天的行程是“公交車上看風景”。
我氣喘吁吁地跑到車站時,那里已經有很多人了,我真擔心自己擠不上車,所以就事先跑到了人群的最前方。過了一會兒,車來了,我一個箭步跨上了車。上車后,我得意地回頭看了一眼,卻驚奇地發現,人們都在后面排著隊一個接一個地上車,頓時,我心中感到無比的羞愧。還有最后一個人沒有上車時,司機對他說道:“你能等下一班車嗎?”我心里真的很驚訝,以前的司機可都是希望乘客越多越好。“車滿員了,不能超載,實在對不起。”那個人看起來有些為難:“可……可我快到上班的點了。”車里的乘客聽到這句話后,都紛紛舉手表示自己愿意下車,讓那個人上來。我真的好激動,于是我也舉起了手。這時一位年過花甲的老人邊下車,邊說道:“我的事不急,耽誤不了時間的,就讓這位小伙子先上車吧!”伴著老人溫和的話語,滿載著溫馨與喜悅的車子歡快地開動了。
車靜靜地開著,突然,車廂里出現了一陣騷動,我扭頭看去,一個中年男子和一位青年男子正在爭吵。我想,公交車上還這么放肆,便狠狠地白了他們一眼。又過了一會兒,爭吵聲沒了,車廂里原本緊張的空氣都消散了,眾人都放心的笑了。我再次感到驚訝,便問旁人原因。他們給我解釋了事情的經過,原來那位中年男子打手機時,感到自己的包被別人碰了一下。當時那位青年男子正在他旁邊,中年人以為那個青年人偷自己的東西,便和青年人吵了起來。后來一個乘客告訴中年人,原來那個青年人只不過是想幫他扶一下包。
車子又到一站,上來了兩位穿著時尚的姑娘,染著黃發,抹著口紅。我鄙視地看著她們,現在的年輕人真是越來越狂了,我心里想。只見她們其中的一個坐在座位上,另一個依在旁邊,她們到處亂看,好似在尋找什么,又好像在炫耀自己的美麗。這時,那位站著的女子疾步走到人群中扶出了一位老年人,坐著的女子看見了,連忙站起身,扶著老人坐下。我本以為那位老人是她們親戚,過了一會兒,我發現她們根本不認識。我為自己的認識偏見感到后悔了,我不好意思地看著她們,其實,她們真的很美麗!
這時,一個乘客問別人要不要打開窗子透透氣。“打開吧!”眾人歡快地應和著。窗子打開了,一陣輕柔的涼風從我耳旁絲絲掠過,頓感如飲香茗,沁人心脾。縷縷陽光射進窗內,風漸漸溫暖了,一直暖和到我的心底。
風景這邊獨好寫景(優秀15篇)篇八
朋友,你來過仙桃嗎?她北依漢水,南臨長江,東連武漢,西望荊宜,縱橫百里,富甲一方,是云夢古澤中的一塊瑰寶,是江漢平原上的一顆明珠,曾經贏得古今多少文人墨客的謳歌贊美。如果你愿意,我可以陪你一游。
排湖稻浪。
晴明的秋天,沿著318國道,西出仙桃城區不過五十里,你就進入莽莽排湖,穿行在茫茫的稻海里。濃蔭遮護的大道延伸著一線綠,纖云洗凈的天空呈現著一片藍,它們都仿佛漂浮在金色的汪洋上。陽光變得溫柔了,但更加顯得燦爛輝煌,由于稻海的折射,格外奪目。風很清涼,也很頑皮,在稻海上恣情地追逐嬉戲,漾起一道一道的金波。間或,壟頭有三兩個扛著鍬匆匆行走的身影撲入你的視野,那是農民在進行田間管理。沒有耕耘,哪來收獲!你會感嘆那金色的浪尖上,是他們辛勤的汗滴在閃耀,更會聯想到豐收的稻場上,他們望著小山似的稻堆,臉上綻開幸福的笑容。
五湖漁場。
如果轉過車頭,向東行駛百余里,一片煙水迷蒙的湖泊就展現在你的面前。它就是五湖,水清如鏡,波光粼粼,令你油然想起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的精彩描寫:“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朝暉夕陰,氣象萬千。”它不乏洞庭湖的雄渾美,但已完全被人力所主宰,成為聞名遐邇、產量豐饒的大漁場,每年向全國各大城市提供名貴鮮魚達千萬噸之多。常常有一只只投放飼料的快艇箭一樣地飛馳在湖面上,激起一層層雪浪,撲向岸邊跳躍喧嘩。于是,一群群被驚起的鷗鳥嘰喳亂鳴,拍打著翅膀飛向遙遠的天涯。“誰解乘舟尋范蠡,五湖煙水獨忘機。”當年的范蠡莫不就隱居在此處?歷史的真跡已無從考察,然而有一點你不必置疑,就是今天的漁民們的思想境界遠遠高出古代的范蠡,他們身居在偏僻的湖野,心卻系著國家的繁榮啊!
東荊蘆蕩。
揮別五湖,再向南走十多里,腳下就橫亙著一條逶迤東去的大河東荊河。駐足河邊,舉目眺望,對岸是浩瀚無涯、綿延天際的蘆葦蕩。不知何時,大自然在這里布下這道神奇的魔陣,棲息著無數的鳥獸,蘊藏著許多的秘密,給人以撲朔迷離的感覺。蘆葦密密匝匝,郁郁蔥蔥,頂端一律抽放出了灰白的花絮,在風中輕輕地搖曳,猶如輕云在地平線上拂蕩,綿綿的,柔柔的,為大河平添幾分恬靜和飄逸,極富詩情畫意。“風景這邊獨好!”你會情不自禁地脫口贊美。而人們會告訴你:昔日,這些蘆葦在仙桃人手中變成潔白的葦,挽救了千萬個在苦難中掙扎的生命;而今,它們在機器的轟鳴聲中化作精美的紙張,為騰飛的仙桃增添了強有力的羽翼。
朋友,仙桃的豐美景物何止這些,我的這支笨拙的筆不能表達她的萬一。這一方沃土養育了仙桃人,仙桃人也扮靚了這一方沃土。如果哪天你有豪情來此觀光,我一定是個很稱職的向導。
風景這邊獨好寫景(優秀15篇)篇九
離開已經很久了,可它清秀的模樣在記憶里卻沒有褪色。
這兒高高的紅墻邊是兩幢房子,一高一低,紅色的瓦片在陽光的照耀下分外好看,墻前是一個小花園,長方形的,最右邊有一棵柿子樹,結的柿子是橢圓的,很甜。回想起來,味蕾之上似乎還感覺得到它香甜的味道,中間有一株桂花樹,有點矮,但在開花時,香氣卻盈滿了整個園子,最右邊是一堆柴火,似乎每天都被太陽照射著,貓總愛懶洋洋的躺在那,毛發在陽光的照耀下有些發黃,微風吹過時,貓的毛發會飄起來,老貓卻總是瞇瞇眼,伸出舌頭舔舔唇角便不再理會。
我從家里拖出一把椅子,放在院子里和老貓一起睡覺,轉頭便看見被圍起來的雞在啄食玉米,雖然它們平時都是極其高傲的,但是趕它們回巢時卻不免一陣貓跳雞飛。
論整個園子我最喜歡那一塊,應該是屋前的一小片花園了,花園不大,沒有什么特別的植物,幾株蔥,幾頭蒜,一棵無花果樹,一株海棠,還有一叢叢我至今都叫不出名字的植物和一棵高大的樹。
海棠植在兩個房子的中間,黃昏的時候天空是橙紅色的,嵌著幾抺白云,云很淡,像是用沒水了的筆畫上去的,中間的海棠婷婷玉立,如果花開了,那空氣中則會飄著幾抺香氣,若小小的花被陽光照射,顏色就變得淺淺的,小巧的花朵站立在并不粗壯的枝條上,黃色的花蕊輕輕搖曳著,天邊的景色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消失,空氣中還有些燥熱。那時家里便會飄出飯菜香,該回家的大人也回來了。
晚飯的話題總會在今天的生活上圍繞,大家說說笑笑直至天黑。
這樣景色永遠在我心中,這是一片很長,很好的風景!
風景這邊獨好寫景(優秀15篇)篇十
你迷上了江南的雨,不顧勸說,只身來到了這陌生的小城。許是為了歡迎你的到來,那天,小城的上空飄起了你心心念念的雨。你愣住了,忘了撐傘,只是任著這細如牛毛的雨絲,飄過眉眼,滑過臉頰,潤濕衣角,你卻不感到一絲冰冷。
你沿江慢慢走著,只見那密雨斜打著,升騰起縷縷輕煙,彌漫了整個江面。你不由地想:這便是江南煙雨吧!江的南,云霧繚繞,你走在這迷霧中,仿佛在仙境漫步。霧氣在你的睫毛上凝成水珠,你不舍得擦,只是讓它在你的臉上結成串,緩緩流淌……你走上一座小橋,兩旁的江水,不洶涌,只是靜靜地,像這座城一樣靜靜地。你回頭,看那隱掩在煙雨中的亭臺樓閣,心不住一顫,你仿佛看到了幾百年前,或是鮮衣怒馬仗劍天涯,或是一襲紅衣撐著紙傘,在這靜默的青石板橋頭,多少次的回眸,多少次的停留,多少次的悲歡離合。
過了橋,一只輕舟,忽隱忽現,翩然而來,時不時傳出一陣陣歡笑聲,那是江南人獨有的,簡單而富足的歡樂。船上的人熱情地向你招手,與陌生的你分享著他們的'收獲。你笑了,發自內心地,你忽然想起了家鄉的雨,猛烈、強硬、干脆,怎么也不及這兒的柔美、溫潤、纏綿。
雨漸漸停了,陽光透過云霧,照在江上,水面泛著粼粼的波光,煙霧漸漸散去,眼前的小城突然變得清晰,你慌了神,夢境遠去了,你已找不到回去的路。全身濕透的你看見遠處的那片白墻黛瓦,一種莫名的熟悉感,讓你情不自禁地向那戶人家奔去,仿佛為了等你,它已佇立在那兒千年百年。推開門,迎接你的是位慈眉善目的老奶奶,見你狼狽的樣子,笑了,一口軟糯的吳語:“小姑娘,來這玩的呀?迷路啦?”你狠狠地點著頭,還未張口,一條厚實柔軟的毛巾已經搭在了你臂彎,“姑娘,趕緊擦擦,我們南方潮濕,千萬別凍著……”屋外,濕冷著;屋內,溫暖著。
風景這邊獨好寫景(優秀15篇)篇十一
我總愛選擇一個晴朗的午后,在這塊生我養我的土地上信步流連。或獨立橋頭凝望碧波蕩漾的湘江,或鬧中取靜攀登青霧環繞的岳麓山,或情迷于眼前城市的喧囂繁華……每當如此,心中總會涌起無限的幸福與自豪,總會想起這一方水土的滄桑與沉浮。
登上山頂,深吸一口迎面爽風,倚在欄桿上極目遠眺。眼前,山間濃厚的霧靄已被陽光驅散開來,山野林間,尚存一層輕紗折射出些許金光。遠處,湘江宛如銀帶一般,淡淡的映出陽光下的萬物遠景。這座城市,此時竟看不出一絲往日的浮躁喧囂。
我的心猛地一顫,這就是那座城市,那曾貴為楚城圣地的城市,那讓人覺得無限悲愴、激昂、偉岸的城市!就在此時,她竟是這樣靜靜地坐落在我的眼前,不發出一絲的聲響。
于是,我就這樣被卷入她過去的歲月,仿佛時空的大門豁然洞開。
我仿佛看見了數千年之前的湖湘文化:昏暗的燭光下,史學家們將自己畢生的心血刻入一張張短而薄的竹片;我仿佛看到了岳麓書院內通幽曲徑上的腳印;我仿佛看到了歷史長河中那眾多的志士仁人。我,驚訝、激動、顫抖,為這輝煌燦爛的湖湘文化,也為這歷經滄桑的歷史名城。
心稍微地靜了下來。我略一掃眼前的景致,但見不遠處,山間總被層次分明的綠色覆蓋,風微微一掃,只聽得枝葉搖曳,濤聲此起彼伏,平添了幾安詳靜謐。天地之間的城市,依舊顯不出一絲浮華喧囂。
眼前的星城還是那樣安祥地依偎著湘江。我無須去走訪每一條大街,每一幢高樓,因為歷史的遺跡已證明了她昔日的輝煌;我無需去拜會每一位學者,每一位市民,因為見證過興衰的老人會告訴你今日的巨變。我發現,星城離我很近,又似乎離我極遠,她離我近,如同眼下的花草山林;她離我遠,因為我看不透千年湖湘文化的文脈和根基!
評點:
文章思路開闊,由眼前之景展開豐富的聯想,將長沙的古今變化,盡收筆端。不僅寫出長沙獨特的風光美,更寫出了千年古城深厚的文化底蘊。歷史與現實交織在一起,賦予“風景”以獨特的內蘊,寫得比較大氣,顯示了作者可人的才氣。
作者:林睛。
公眾號:紅批作文。
風景這邊獨好寫景(優秀15篇)篇十二
聽人說,巴黎很美。至少,在我的印象里巴黎是浪漫的代名詞。它應該是一個有著大大的落地窗充滿了夏日風情的城市。在那里,有世界聞名的埃非爾鐵塔,有全世界最動聽的語言,有無數的時裝若干的名模,有無數人的憧憬與夢幻。
當然,我也不例外,但我認為,那里只適合一周的旅行,太喧鬧,太繁雜,太現代化,會讓人忘卻了本性的純真與自然,最美的風景永遠在中國。
例如廈門,著兩個會讓我莫名心動的文字。有時候,夢中的廈門的風都透著海水的溫柔與清涼。那里應該是白色洋房加林蔭小道,充斥著歷史古老的味道,時不時地在街道上,走過一兩個老人,幾個活潑可愛的孩子,幾對熱戀中的男女……坐在白色的長椅上,看陽光透過樹梢灑下金色的斑點,安閑而舒適。
再如北京,這個有著紅墻綠瓦琉璃顏色的城市,總是會撥動任何中華兒女的心弦。這里有毛主席登樓賦詩的鐵骨豪情,有周總理宵衣旰食的為民奮爭,有鄧爺爺幽默談吐之間富強一個中國的勇氣……傳承著中華文化的精髓。這里有天安門太廟的宏偉雄壯,這里也有四合院小胡同的幽幽巷滌。這里有糖葫蘆皮影戲的濃郁民俗,也有鳥巢剛剛展現的輝煌……北京的陽光,喧鬧中不乏寧靜,莊重中也有淡雅。
最后,我認為應該定居的還應該是南京。這個有著六朝滄桑的都城,是太平天國農民奮起的標志,是孫中山創立民過走向獨立的起點。有南京大學深厚文化的熏陶,有玄武湖清清悠水的蕩漾,承受著浩蕩長江水的沖刷,更有南京大橋串聯著中華文明的荏苒千年……南京的陽光,是古樸寧靜,是靈魂的歸宿與召喚。
風景這邊獨好寫景(優秀15篇)篇十三
瞧那櫻花,正開得轟轟烈烈。它們是一種叫不上名字來的櫻花樹:有的是淺粉紅色的,像一個個害羞的紅臉頰;有的枝頭上是又紅又白的,好似一樹的桃花;有的是一樹的白色,它們都像是得了病似的,臉色蒼白。櫻花千姿百態,圣潔如百合,清純于荷花,絢爛于向日葵,嬌艷于玫瑰。我在開花,它們在笑,我在開花,它們嚷嚷。櫻花美得無奈,美得張揚,美得超凡脫俗。人們把“沉魚落雁、閉目羞花”獻給了四位美女(貂禪、楊玉環、西施、王昭君),而我卻更愿意將它獻給眼前的繁花,這萬千寵愛集一身的櫻花!
我走近櫻花,迎面撲來了陣陣清香。據說櫻花是色、香都很淡的花,但是一旦盛開,則較桃花更艷,較梅花更芳醇。我聞著花香,細細的欣賞起櫻花來。櫻花有五片花瓣,每片花瓣都白白的,隱隱約約還能透出一絲粉紅色來。看一朵,有獨特的美;看一樹,有開放的美。花朵爛漫似天霞,花香四溢天涯。櫻花有著令人佩服的勤勉、熱枕、剛毅、執著的獨特風格。再往近處一看,它們一簇一簇的群放,一簇一簇的花兒散發出的清香更是令人著迷。花兒們就像是一群群可愛的娃娃,爭先恐后的讓人們來觀賞自己的艷麗風采!
再看那站在櫻花旁邊的桃花,美麗極了。它們在朝我微笑,遠遠望去,就像是天上的金紅太陽,閃閃發光。雨后的桃花真香呀,使人一聞到它的芳香就心醉。好一句:“盈盈荷花風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嬌呀!”這些桃花,你不讓我,我不讓你,有一簇簇的,有單獨一個的,真是千姿百態,無奇不有呀!桃花像杏花,是淺紅色的,它們每天都在爭奇斗艷!
它的樹干有點歪,像是個大寫字母y一樣傾斜著。它的葉子呈條形橢圓的,碧綠碧綠的。它的小花和葉子均勻地分散在樹枝上,遠處好似一棵正在迎接遠客的碧綠的迎客松;近處又如同一位啊娜多姿的亭亭玉立的翩翩起舞的妙齡少女。幾天后,桃花凋謝時,你站在樹下,就像是在下花雨一樣,散發出淡淡的幽香。我仿佛就是一朵在風中飛舞的將要落地的小小的一片桃花瓣,但我不愿意落向地面,好想再飛一會兒。當花瓣落盡后,小蜜蜂飛來告訴我它一天共采了多少好吃的蜂蜜,小鳥飛到樹上叫著告訴我,它這一天的喜悅,我又迫不及待的告訴它們,我這一刻的幸福與快樂,我們都欣喜地向對方祝賀。當我的美夢完全做完后,我才發現:我不是一朵花,我是在賞花呢!
我又記起了前幾天的桃樹。桃樹上生出無數條枝丫來,樹枝上粉紅色的桃花都開了,每一片花瓣挨挨擠擠的湊在一起,像一個個小姑娘的燦爛笑臉,可愛極了!
那邊還有丁香花。那些碧綠葉子都藏在萬朵繁花之中。它們小小的,一點兒都不顯眼。它們也是一簇一簇的,有的又白又小非常嬌嫩,有的還是金黃金黃的,非常淡雅。它們散發出迷人的香氣,使人像是被施了魔法,在丁香花的樹下留戀不歸。
還有幾棵高大挺秀的鐵樹。鐵樹的周圍是帶有尖尖的扎人的帶有長刺的'大葉子,就像是一只綠孔雀,尾巴大大的,一直高昂到身體上邊。它的中間是一些發灰的小刺,那些小刺應該是它們新生的命根子吧!
迎春花的花很少,葉子可多的不得了,它們像是在和我們捉迷藏似的,躲在茂密的嫩葉中,不出來。不過它倒是在嫩葉的襯托下,蠻漂亮的。花瓣金黃金黃的,和小雞的羽毛差不多。花兒小小的,看起來只有桃樹葉的1/2吧!
再看看紫藤,像是一位年輕姑娘在梳洗她那紫紅紫紅的長發;又像是水流湍急的紫瀑布一樣,流下了深淵。水是紫紅的,地面也是紫紅的,只有石頭是綠的,它們配合的也是非常的默契的嗎!
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紅色的花熱烈面深沉,潑潑灑灑,在春風中正開得爛漫。這就是我們充滿魅力的校園!
風景這邊獨好寫景(優秀15篇)篇十四
曾在腦海中,閃過一道風景,那種感覺,是熟悉的。心底里那個風景,是最理想、最獨特、也最向往的。這是一種,很特別的感覺。
這種風景,不是名勝人,也不是游園,或許只是一條小徑,一個角落,一片草地……。
這個風景,一直飄浮在我的腦海里,念念不忘,奈何緣分未到,它只能在腦海里閃爍。
直到,我走進了這個校園……。
第一次走進校園,第一次走上校道,那種熟悉感撲面而來。我想,我的緣分到了。
原來,我曾念念不忘,從未走過卻從心底里最向往的,是一條校道。
這長長的校道,鋪著淡紅色和淡黃色相間的石磚,邊沿是一排低矮的花叢,直到校道的盡頭。校道的復古的路燈,是我最喜歡的款式。傍晚的路燈,散發出的黃暈,與這半明半暗的天色融為一體,不突兀,更是一抺別有風味的景色。
路旁的一棵棵大樹,織出一塊綠蔭,當陽光透過綠蔭,斑駁照在地上,仿佛蹲下,就能拾起一顆星星。秋葉飛舞時,翻飛到校道上,一片,二片,三片,把校道點綴得詩情畫意。
我想,校園的風景,會使我念念不忘,可最向往的,是這條校道的靈魂。
我們每天都走在這校道上,我們的心情,不會因為校道而改變,可我們,把心情的一部分,留在了這悠長的校道。這條校道,是一根絲線,穿著多少人的多少的心情,默默地承載著那段忘不掉的青春。
忘不掉,始終忘不掉。我第一次學跳長繩,也在這校道上。初學跳長繩的我,略顯青澀,總是會磕磕絆絆。輕風吹到校道上,輕拂著我的臉,拭去微熱,留下來的清涼,更給了我學下去的勇氣與決心。
后來,我在這條校道上,學會了跳長繩,穿越繩間,是一種快樂。
這承載著青春的.校道,多么美好。
風景這邊獨好寫景(優秀15篇)篇十五
本站:《風景這邊獨好》寫出長沙獨特的風光美,更寫出了千年古城深厚的文化底蘊。一起來看看這邊的美景。
我總愛選擇一個晴朗的午后,在這塊生我養我的土地上信步流連。或獨立橋頭凝望碧波蕩漾的湘江,或鬧中取靜攀登青霧環繞的岳麓山,或情迷于眼前城市的喧囂繁華……每當如此,心中總會涌起無限的幸福與自豪,總會想起這一方水土的滄桑與沉浮。
登上山頂,深吸一口迎面爽風,倚在欄桿上極目遠眺。眼前,山間濃厚的霧靄已被陽光驅散開來,山野林間,尚存一層輕紗折射出些許金光。遠處,湘江宛如銀帶一般,淡淡的映出陽光下的萬物遠景。這座城市,此時竟看不出一絲往日的浮躁喧囂。
我的心猛地一顫,這就是那座城市,那曾貴為楚城圣地的城市,那讓人覺得無限悲愴、激昂、偉岸的城市!就在此時,她竟是這樣靜靜地坐落在我的眼前,不發出一絲的聲響。
于是,我就這樣被卷入她過去的歲月,仿佛時空的大門豁然洞開。
我仿佛看見了數千年之前的湖湘文化:昏暗的燭光下,史學家們將自己畢生的心血刻入一張張短而薄的竹片;我仿佛看到了岳麓書院內通幽曲徑上的腳印;我仿佛看到了歷史長河中那眾多的志士仁人。我,驚訝、激動、顫抖,為這輝煌燦爛的湖湘文化,也為這歷經滄桑的歷史名城。
心稍微地靜了下來。我略一掃眼前的景致,但見不遠處,山間總被層次分明的綠色覆蓋,風微微一掃,只聽得枝葉搖曳,濤聲此起彼伏,平添了幾安詳靜謐。天地之間的城市,依舊顯不出一絲浮華喧囂。
眼前的星城還是那樣安祥地依偎著湘江。我無須去走訪每一條大街,每一幢高樓,因為歷史的遺跡已證明了她昔日的輝煌;我無需去拜會每一位學者,每一位市民,因為見證過興衰的老人會告訴你今日的巨變。我發現,星城離我很近,又似乎離我極遠,她離我近,如同眼下的花草山林;她離我遠,因為我看不透千年湖湘文化的文脈和根基!
評點:
文章思路開闊,由眼前之景展開豐富的聯想,將長沙的古今變化,盡收筆端。不僅寫出長沙獨特的風光美,更寫出了千年古城深厚的文化底蘊。歷史與現實交織在一起,賦予“風景”以獨特的內蘊,寫得比較大氣,顯示了作者可人的才氣。
作者:林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