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記是一個可以傾訴心聲的地方,可以記錄下自己的痛苦、喜悅、挫折和希望,并且能夠獲得自我認知和心靈的寬慰。以下是一些校園日記,記錄了學生們的學習和成長的點滴瞬間,讓我們感受到教育的力量和成長的價值。
日記觀察螞蟻(精選17篇)篇一
今天,我吃完午飯后,閑的沒事干,只好蹲在我家院子里看螞蟻打發時間。
剛開始,我在一個螞蟻洞旁邊等著他們出來。于是我邊看螞蟻有沒有出來,邊觀察螞蟻洞。
螞蟻的家是一個大概和是一個手指的粗細,周圍還有許多沒有搬進洞里的食物。
過了一會兒,媽媽開始收集起了莧菜種子,螞蟻們也出來了,我原以為他們是出來搬沒搬回去的食物的,結果,萬萬沒想到,他們是向媽媽的種子奔去的!緊接著我就跟上去看他們怎么搬食物。在路上,小螞蟻還時不時地回頭望一眼。
幾分鐘后,小螞蟻終于到了媽媽的腳下。為了看小螞蟻搬菜籽,我抓了一把菜籽殼放在地上,于是小螞跑向菜籽殼,用它的嘴夾起菜籽殼好像在看里面有沒有東西。過了一會兒小螞蟻終于找到了一籽,夾著它走回了家。
從前我認為小螞蟻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動物,可我觀察了螞蟻才知道他有這么多我不知道的生活習性啊!
日記觀察螞蟻(精選17篇)篇二
清晨,我和往常一樣出來晨跑。繞著公園跑了一大圈后,我坐在公園里的長木椅上休息。
無意間我偶然發現了一只小螞蟻,它這瞅瞅,那瞧瞧,好像在找什么東西。忽然,它停下腳步,朝草叢里爬去。“它會去哪里呢?”我充滿疑惑。
這一連串的動作讓我更納悶了,我決定再看下去。
一分鐘過去了,兩分鐘過去了……四周仍然沒有什么動靜,只聽見風聲吹得草沙沙作響。我正想離開,卻看見不遠處有一條黑壓壓的“隊伍”浩浩蕩蕩地過來了,我瞇起眼睛一看,呀!那是一群小螞蟻!我靜靜地看著它們,只見它們滿滿地爬進骨頭下面,慢慢地,這個龐然大物被這些螞蟻們搬起來了。
看著它們齊心協力,扛著這個戰利品往前爬,我欣然笑了,小螞蟻,大力量啊!
日記觀察螞蟻(精選17篇)篇三
今天我和我的好朋友王安琪一起出去玩,忽然看到了地上的小螞蟻,王安琪媽媽說:“咱們來看看這些小螞蟻吧!”
我和王安琪蹲下來,仔細觀察起小螞蟻來。
我數了數,有三個螞蟻窩。螞蟻的窩好像都是用一粒一粒的小沙子組成的,中間有個小洞洞,洞洞周圍全是沙子,螞蟻們就是從這個洞進出的。
小螞蟻們的窩正好在人行道的這一邊,它們需要去那邊的草叢里找食物。小螞蟻們沿著磚頭的縫隙走,縫隙好像就是它們的公路。那“公路”彎彎曲曲的,好像迷宮。小螞蟻們很有秩序地排成一隊,一般都沒有出隊的,可是有極個別的還是出隊了。
我用手輕輕捧起一只小螞蟻,仔細地看。我發現小螞蟻身長大約是兩毫米,有六條腿、兩根觸須,當螞蟻見面的時候,就會用觸須互相碰一碰,就算問個好了。螞蟻有一個大大的頭,尾部有點尖,但是頭部和尾部都比身子大。小螞蟻慢慢爬到了我的胳膊上,好癢啊!
我發現一只小螞蟻用嘴咬著一大塊食物從草里出來了,好像在哼著歌呢!
走著走著,它碰到了另一只小螞蟻,它們互相碰了碰須須,那只小螞蟻好像說:“你看,我找到了一大塊食物!”
另一只螞蟻說:“你真棒!”
那只小螞蟻來到螞蟻窩前,“哧”一下子從洞口滑了進去。它今天可是滿載而歸了!
我不知不覺看了好久,等我站起來的時候,腿已經蹲麻了!
日記觀察螞蟻(精選17篇)篇四
要放學了,老師給我們留了一項作業,讓我們在回家的路上觀察螞蟻。
我和妹妹一起回家的時候,妹妹在路上亂跑亂跳。這時,妹妹在草叢中發現了幾只螞蟻,正在大戰毛毛蟲。毛毛蟲滾來滾去,壓死了不少螞蟻,可是螞蟻們還是沒有放棄。過了一分鐘,就把毛毛蟲活活的咬死了。它們把毛毛蟲抬到了洞外,把它咬成一塊一塊的,再把它搬到洞里去儲存起來。
螞蟻的觸角像兩根天線,眼睛向兩個黑米粒,嘴巴像彎彎的芯片,身體像黑色的玻璃球,肚子像大米粒。
夏天到了,天氣漸漸變熱了,我在冰箱里拿了一根冰磚,在吃的時候,不小心地落在了地上幾滴。我本以為沒事,我就去和同學去抓螞蟻了。等我回來的時候,我看見桌子上有一個大窟窿,我一看,原來是螞蟻磕的,我就把這件事情告訴了媽媽,媽媽狠狠的罵了我一頓,媽媽叫來爸爸,讓爸爸把桌子修好。
一小時過去了,爸爸把桌子修完了,媽媽對我說:“以后掉下來的食物一定要撿起來。”
我討厭黃蟻,因為它們會找到屋子里的所有食物。
日記觀察螞蟻(精選17篇)篇五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發現一群螞蟻在墻上爬不下來,忽然想起老師布置的作業,便捉了幾只回家。
回到家,我把螞蟻放在一張白紙上,再放一顆白糖上去。螞蟻聞到了香味,立刻爬了過去。它們想搬起白糖,可是搬不動。其它的螞蟻也聞到了香味,好像聽見了集結號似的,很快地爬到白紙上,黑壓壓的一片。終于,它們搬動了白糖。
我看了不甘心,于是拿橡皮擦擋住了它們的去路。沒想到,螞蟻們繞道而行,抬著白糖越去越遠。它們好像很神氣,我不由地笑了笑。原來螞蟻這么有趣,這么團結。
最后,我把螞蟻們放回來大自然,因為那才是它們快樂的家。
日記觀察螞蟻(精選17篇)篇六
在動物的王國里,有可愛的小狗、飛來飛去的小鳥,威武的大老虎……但我最喜歡、最敬佩的是并不引人注目的小螞蟻。
螞蟻的身體分為圓圓的頭、細細的腰、又短又細的腿和迷你型小腳三部分。
瞧,有一個螞蟻家族正在尋找糧食呢。可是它們沒有找到一點糧食。我看它們好可憐啊,連忙從廚房里隨手拿了一個小肉包子放在地上,悄悄地等著它們。
有一只小螞蟻爬過來,用它細細的觸角聞了聞就走了。我想:應該是小肉包子太大了,它搬不動吧。我就把包子掰成幾塊更小的。這時,另一只螞蟻來了,也聞了聞就走開了。這是為什么呢?我得想個辦法。
我抬頭看見桌子上有一塊餅干,就把餅干拿在手上,使勁捏碎放在地上。不一會兒,有一只螞蟻過來了,它聞了聞,想立刻搬起餅干就走。可還是搬不動啊。它馬上轉頭往蟻巢爬去。過了一會兒,這只小螞蟻后面跟來了好幾只螞蟻。原來,它去叫其他同伴了呀。它們齊心協力終于把餅干運回了家。
通過這次觀察,我明白了連這么小的螞蟻都懂得團結合作,我們人也要和它們一樣。
日記觀察螞蟻(精選17篇)篇七
有一天下午,我在外婆家觀察螞蟻。我抓了一只非常大的螞蟻。我把它關在了一個玻璃瓶里,然后邊養邊觀察。因為它的個頭特別大,我給它取了個名字叫“巨無霸”。
我發現螞蟻的身體分三節,第1節是它的頭部,第2節是它的腹部,第3節是它的尾部。它長了8條腿,有趣的是它長兩根觸須。
我非常喜歡這只小螞蟻。
以前,我很瞧不起小小的螞蟻,人們一腳就會踩死它。因為自然課老師要我們捉大螞蟻做實驗,我才開始注意觀察螞蟻。我纏著媽媽給我買了關于螞蟻的叢書。從這些書里,我學到了很多關于螞蟻的知識。
世界上有14000多種不同的螞蟻。這些小小的生命非常有趣。螞蟻由頭、胸、腹、兩只觸角、三雙足組成。觸角用來說話,足用來走路和搬東西,腹部可以噴出蟻酸來自衛。螞蟻很團結,他們成千上萬只住在一個家園里,大家都有自己的工作。蟻后專門生蛋,工蟻專門找食物和照顧小蟻,兵蟻專門保衛家,守衛蟻專門向工蟻收集食物。他們工作都很認真。蟻類很聰明,下雨前,它們感覺要下雨了,把家搬到高處去。螞蟻是人類的朋友,我們應該愛護它。
日記觀察螞蟻(精選17篇)篇八
今天似乎沒什么特別,走在放學回家的路上特別無聊。
突然,我看到前方路上黑壓壓的一片。走近一看,原來是一群螞蟻。它們正把一大塊面包分開搬運。我很好奇,就蹲下來觀察。
只見好多只螞蟻在把面包搬運到他們的“家”——綠化帶中的石縫中。一只小螞蟻搬著比他大1倍的面包,艱難的向綠化帶里走。他走走停停,走走停停,不時和其他螞蟻碰碰觸角。那些螞蟻好像明白了些什么,一起幫那只螞蟻搬運,不一會就成功搬走了。
一只螞蟻脫離了大部隊,跑到了一顆大樹底下,竟發現了一些細細碎碎的面包屑。它如同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一樣興奮,邊去搬運碎屑,邊告訴同伴。一會,大部隊分離成了兩部分,而且朝面包屑方向去的螞蟻越來越多了。我拿起面包屑,放到靠近綠化帶的地上,想幫幫他們,可我一拿他們就嚇跑了,只好作罷。面包屑搬運完成了,同時大面包也被處理光了,真為小螞蟻高興。
螞蟻竟是那么團結,他的精神深深的折服了我,令我不由自主的佩服他們。
日記觀察螞蟻(精選17篇)篇九
星期六下午,我和小嘉、阿恬一起組成了一個“探蟻小分隊”,結伴來到公園里進行探索。
也許是天氣好的原因吧,上百只螞蟻成群結隊,浩浩蕩蕩地來到小路上曬太陽。遠遠地看,地上就像有無數個小黑點在蠕動。這正方便了我們的探索行動。我們在地上搜尋著,看哪只螞蟻適合我們進行持續的觀察。這時,只聽阿恬喊了一聲:
“看著這只螞蟻!多適合呀!”
我們循著她的聲音望去,只見一只小個子工蟻正費力地搬著一個稍比它大一點的帶有翅膀的昆蟲。“這搬的是什么呀?”小嘉問。我沖她做了一個“噓”的手勢,示意她別說話。因為,緊密的觀察行動已經開始了!
只見這只螞蟻好像很累的樣子,一步三停地走著。我們屏息凝神地望著它,生怕它消失在視線里。它爬到了鄰近的一棵大樹前面,而且好像還“召喚”來了一些螞蟻。背著昆蟲的螞蟻搖了搖觸角,其他螞蟻則自動靠過去。啊!那只螞蟻用頭上的觸角碰了碰第一只螞蟻,然后還碰了第二只、第三只……被碰過的螞蟻又分散開來,用觸角又碰觸別的螞蟻。“天哪!這就是傳說中的——‘螞蟻傳信’?”小嘉瞪大了眼睛,阿恬也一臉驚訝。是啊,我們都只是聽說過,卻從來沒有見過。這次真是大開眼界了!
大概過了十幾秒鐘后,那只螞蟻開始上樹了!只見它艱難地順著大樹凹凸不平的表皮爬了上去,可卻又轉了個身。“嗯?”我一愣。只見它又舉步維艱地爬了下去。咦,真奇怪,它來來回回地是要干什么啊?它又在樹下走了一陣,掉頭又爬上;然后,又下去……就這么來來回回好多次,它還是沒有要進洞的打算,這讓我徹底打消了它要“搬蟻進洞”的念頭。
又過了一會兒,小嘉徹底坐不住了,于是提議說:“我們來看看它到底背的是什么吧!”我和阿恬堅決不同意,小嘉卻自顧自地“截”下這只螞蟻,取下了它背上背著地東西:原來只是只死雄蟻。“這樣的話……”我陷入了沉思。
沒錯,這樣的話,就真相大白了。
原來,那只工蟻只是搬運受傷的同伴。步行艱難是因為它搬不動了,所以才會召集同伴來幫助它,而在樹上徘徊則是因為它在等待同伴的接應。下樹又是因為在察看同伴有沒有來。最后小嘉的舉動也一句擊滅了這場美好的“螞蟻視覺盛宴”。
螞蟻們仍在悠閑地爬行,有的在工作,有的在曬“日光浴”。它們絲毫不知道三個“龐然大物”正注視著它們。而我卻非常興奮,今天讓我如此近距離地解除這些小生命。鼻尖尚還殘留著泥土的清香和青草的味道,我大聲說:
“我宣布——本次小隊螞蟻觀察活動到此結束!”
日記觀察螞蟻(精選17篇)篇十
今天早上,媽媽去學校值班了,爸爸又出差去了,只剩下自己孤零零在家。
我連忙騎車子去找了同學玩,可是沒有一個在家。不是上別處玩去了,就是回老家了。真令人掃興啊!我動身向學校騎去,想和媽媽一起值班,因為那兒畢竟有人和我在一起呀。
5分鐘后,我來到了學校,把車子停在了門邊。媽媽正坐在學校門口的值班室里看報紙。“媽!”我叫了一聲,“我來了!”“哦,楊歡,你來啦!”媽媽抬起頭來看著我說,“怎么,媽媽在這里值班,你來干什么啊!”我用無奈的口氣說:“沒辦法,自己在家里窩著沒事干,外面又沒有人玩,哎!”“那好吧!你來也好,和媽媽一起值班吧!”說完,我去把車子鎖上了。
了好長時間,螞蟻漸漸少了,好象這個雪糕棍上的甜的成分已經讓它們給吃了。最后,一只也沒了。我繼續觀察蟻窩附近,這時,我發現了幾只螞蟻正抬著一種昆蟲的翅膀往窩里般,這個翅膀大約長一厘米,寬0.5毫米,而這個洞口也才0.2至0.4這個范圍,比翅膀小。他怎么才能把它運到“家”中呢?里面的螞蟻抬著翅膀使勁往窩里拽,外面的往里抬,可就是不成功。只見這些螞蟻開始用嘴咬了,有些拉,有些咬。最后,它們把這個翅膀給四分五裂,一人一小口運回了家。它們勝利了。
雖然一只螞蟻小得令人瞧不起,可是螞蟻就是靠著團結一心、共同合作而完成一件事情。這件事讓我懂得了讓我懂得了如何做人——團結就是力量。
日記觀察螞蟻(精選17篇)篇十一
一天,我們吃過午飯。回到教室里,我以神的速度(簡稱神速)做完了作業,去觀察螞蟻。
走到操場里,我才想起我沒有面包屑呢。我急急忙忙跑到辦公室,向童老師要面包屑,這時,我發現湯嘉晨、簡寧也在向童老師要面包屑。我便跟湯嘉晨、簡寧組合在了一起,而童老師很大方地給了我們面包屑,還偷偷地給我們吃了一大塊面包呢!“謝謝童老師。”拿到面包屑之后,我們到處從角落中找螞蟻。忽然陳徐卿蘭、王睿思大叫:“這里有螞蟻!這里有螞蟻!”我們馬上飛奔過去。
只見一大群螞蟻在縫隙中徘徊,似乎在尋找食物。簡寧看到這一幕,愛心爆發了,立刻把面包屑放到縫隙里。忽然,一只小螞蟻好像看到了面包屑,便迫不及待地往面包屑的方向爬過去,同時也發出信息,讓小伙伴們來支援,大約過了兩三分鐘,一只大而強壯的螞蟻來支援了,后面還跟著5、6只小螞蟻。難道那只大螞蟻是蟻后?這使我腦海中打起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當螞蟻爬到了一個最辛苦的階段——小臺階,螞蟻們剛要到蟻巢時,卻一不小心滑了下來。而陸昕一頭撞了進來,而且還拔了一根頭發,我心想:天下怎么會有這么傻的人呢?竟然把自己的頭發。后來我改變了想法因為陸昕用頭發幫助了螞蟻們,讓他們順利到達蟻巢。我很開心!后來又來了一群螞蟻,我們這一次不去幫他了。可能我們心里都覺得這次不能破壞自然之道吧!后來,螞蟻不在我們的幫助下,也爬了上去。
這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要學會堅持不懈。
日記觀察螞蟻(精選17篇)篇十二
今天的上科學課的`時候,老師給我們每個同學都發了一個螞蟻工坊,然后又發了一個吸管,里面裝了一大群螞蟻和一些糖粉,讓我們自己動手來把螞蟻裝進一個里面裝滿果凍的盒子里。我發現其中有一只很大的螞蟻,要比普通的螞蟻大很多倍,而且還有一對翅膀,老師告訴我們它叫繁殖蟻。很奇怪它們聚在一堆一動不動,過了一會兒它們開始試探性的在周圍活動,稍有動靜就又聚到一起,看來它們是有些害怕,還沒有適應它們的新環境。
第二天。
4月23日星期一天氣晴。
第三天。
4月24日星期二天氣晴。
4月25日星期三天氣雨。
晚上放學回到家我扔下書包就去看螞蟻今天工程的進展怎么樣,很不錯!一天的時間就在土壤的底部打了一條長長的隧道,已經到達對側了。我發現幾只小螞蟻從洞里爬出來后,來到繁殖蟻身邊用觸角和繁殖蟻在交流著,好像在匯報什么事情,然后繁殖蟻就爬進洞里了,應該是進去查看工程的進展了吧!
4月26日星期四天氣晴。
螞蟻今天又向上挖洞了,馬上就要挖到頂端了。我擔心它們再向上挖,那些螞蟻尸體就會掉到洞里了,可是晚上回家的時候我發現它們向旁邊挖了,它們可真聰明!好像一切都是經過精心設計的,分毫不差。
第六天。
4月27日星期五天氣雨。
日記觀察螞蟻(精選17篇)篇十三
提起動物,大家可能會想到笨重可愛的烏龜、兇猛威武的獅子,以及聰明機智的小猴。但是,引起我注意的`卻是那微不足道的小螞蟻。
一天,我看見幾只小螞蟻在水泥地上爬來爬去。突然,我心血來潮,決定跟蹤這幾只小螞蟻,看看蟻穴在哪里。
耶!終于找到了蟻穴。它就在靠墻的一個小縫里。從蟻穴中走出來幾只螞蟻,正在盯著我。我沖它們一笑,飛快地跑向家門口。
第二天,我早早地在門口等螞蟻過來,可是它們久久不來,急得我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我心生一計,拿了一塊面包,掰了一小塊,放在地上,引誘螞蟻過來。
“功夫不負有心人,英雄難過美食關”螞蟻們“聞訊而來”一人用嘴咬下一點,叼回去。一只接一只,面包很快消失了。力氣大的螞蟻搬了黃豆大小的面包。
“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今天早上,螞蟻遇到了它們的天敵——毛毛蟲。毛毛蟲張牙舞爪地向它們襲來。螞蟻一見大事不好,便派出一只螞蟻通風報信:其余的螞蟻沉著應戰。這是,救兵終于來了,它們左咬毛毛蟲一口,右咬毛毛蟲一口。毛毛蟲體力不支,倒下死了。
我漸漸認識了螞蟻,它們小小的身軀,并不代表它們渺小且無能,而卻代表了它們的剛強、團結、有毅力。
日記觀察螞蟻(精選17篇)篇十四
國慶長假,媽媽帶我回秦安姥姥家看姥姥和姥爺。
一天中午,陽光明媚,空氣清新。我在院子里踢毽子,無意中發現了一只螞蟻,它在花園旁邊慢悠悠地爬著。我不由自主地趴在地上用心觀察起來。
這只螞蟻有六只腳,身體分為三部分:頭,胸,腹。身體長約2毫米,上半段是黑色的,下半段是棕色的。它的頭上長著一對細細的觸角。遠看它就像一個黑色的小斑點。
正在觀察,媽媽喊我吃飯。跑到廚房一看,原來今天中午吃米飯。當我正香噴噴地吃飯時,忽然想起了剛才的那只螞蟻。于是,我端著飯,小心翼翼地來到花園旁邊,竟然發現那只螞蟻還在。
我看它一會兒爬到花園邊上,一會兒又爬到花盆上,東找找,西尋尋,好像在尋找什么東西。它是餓了吧?我想。于是,我從碗里夾起一粒米,悄悄地放到它的前面。這時我才發現,一粒米對螞蟻來說,簡直是“龐然大物”。我本以為它抬不動,就會掃興地離開,可是,我發現它好像聞到了米粒的香味,急忙跑過來,用自己的觸角動了動那顆米粒,然后急急忙忙向花園旁邊墻角的小洞爬去,好像并沒有掃興的樣子。這就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我想接下來會不會發生意想不到的事情。
過了不久,從小洞里出來了一只只螞蟻,它們成群結隊地向那顆米粒爬去。原來,那只螞蟻是報信去了。很快大部隊就到了米粒旁邊,它們有的拉,有的推,一會兒前進,一會兒后退,最后搖搖晃晃地把米粒抬到了洞口。可是米粒太大,洞口又太小,米粒進不去,我想這下有好戲看了。這時,我發現螞蟻們你咬一口,我咬一口,最終龐大的米粒還是一點一點地被小螞蟻抬了進去。
我頓時驚呆了,沒想到一只小小的螞蟻,竟然如此聰明,能將大它幾倍的東西搬運走。同時,我也明白了一個道理——團結就是力量。從此我得到了啟發,無論在今后的生活中,還是在學習中,我們應該像小螞蟻一樣,學習它們那種團結一心,互相友愛,共同合作的精神。
日記觀察螞蟻(精選17篇)篇十五
我們平常見到的螞蟻身長大約1—2厘米,全身黑色或棕色,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有一對長長的觸角和六條細長的腿,它的'腿就像六根黑色的帶子支撐著螞蟻的身體。我曾經看到一則科學小故事,說螞蟻從高空掉下來也不會死。因為螞蟻從高空落下來的時候,它的六條腿都張開,減慢了下落的速度,所以它就不會被摔死了。看來它們也會利用降落傘方法,多聰明的螞蟻啊!別看螞蟻長得不引人注目,但它是我最喜歡的小動物。我覺得它是一種令人不可思議的動物。
媽媽曾經給我講過一個關于螞蟻的故事,說螞蟻遇到森林大火時,它們會聚集起來抱成一團,變成一個巨大的螞蟻球從山上往下滾,在滾動的過程中,外面的螞蟻被大火燒得劈劈啪啪地響,被燒死后不斷地掉落下來,螞蟻球越來越小,但最終總會有螞蟻能成活下來,螞蟻就是依靠這種犧牲自我的方式使螞蟻家族得以存活下來的。聽了這個故事后,我更加喜歡它們。也更喜歡去觀察它們。
一次,我把面包渣放在離螞蟻洞穴不遠的地方,一只螞蟻發現了,它先是用腿試探一下面包,又圍著面包轉了兩圈,好像在說:真幸運,這家伙好大喲,我得趕快回家報信去,于是它沿著來路回去,螞蟻鉆進窩后不久,就會出來幾只螞蟻,沿原來的路線向有面包的方向爬去,爬到半路,有的螞蟻會轉回去,在路上碰到別的螞蟻,它們會用觸須交談。因為面包較大,不一會兒,從螞蟻窩到面包之間就來了一個螞蟻“軍團”。看得我目瞪口呆。真實讓人難以想象。
螞蟻真實一種神奇得小動物,我很喜歡它!!
日記觀察螞蟻(精選17篇)篇十六
以前我一直不屑一顧的去觀察小螞蟻,總認為它們是一種渺小而不起眼的小動物。它們不可能和任何一個動物相比,它們不勞而獲,吃些撿來的食物,它們膽小,用東西碰一下,掉頭就跑。螞蟻有太多的缺點了,我一直藐視它們,覺得它們是最弱小的'。
可今天的一件事,讓我改變了我對它們的看法。我在樓底下玩,看到螞蟻們在搬東西忙得不亦樂乎,走近一看,原來他們在搬花生,一大堆螞蟻蜂擁而擠的出來了,黑壓壓一片怪嚇人的。我想看看小螞蟻團結一心的力量,就抓了一只蝗蟲放在螞蟻洞,螞蟻出動全軍來捉拿蝗蟲。
我看著螞蟻的慘樣,我心里覺得酸酸的,再看看我的手上面沾滿了螞蟻的血跡,我覺得我做的太過分了。小螞蟻不屈的精神深深感動了我,它那爬動的腳步中透著堅毅,透著決心。它們是團結的動物,不達到目的,絕不放棄。我應該學習它那種頑強的精神。
螞蟻,你是好樣的!
我以后絕對不再傷害益蟲,相信我!
日記觀察螞蟻(精選17篇)篇十七
在一塊塊長滿翠綠色青苔的深灰色磚頭上,爬著五六只棕紅色的小螞蟻,那模樣回想起來還真有點兒讓人起雞皮疙瘩。我用放大鏡仔細觀察,感覺螞蟻是用皮裹成的,一層一層的。螞蟻的身子由四節組成,第一節是頭水滴形的,和芝麻差不多大小。嘴是細細的夾子,吃東西時夾一點咽下去,又夾一點再咽下去。今天我才發現螞蟻原來是有眼睛的!它的眼睛圓溜溜的,嵌在臉的兩側,黑中透亮,挺有神的。別忘了,它的頭頂上還有兩條又細又長的觸角呢!兩條觸角原本筆直筆直地向前延伸,伸到一半時,突然向下垂,下垂的部分像細麻花一樣擰啊擰啊的,垂到地上,輕微地擺動。第二節和第三節是橘色的,比第一節小了足足兩倍,圓溜溜的,自然地連接在一起。尾部是灰色的,和頭部差不多大,也是水滴狀的。螞蟻有六只細細的小腿,別小看那腿,每一條都能靈活地彎曲,每一條都很有力氣呢!
我用放大鏡扣住一只螞蟻,它立刻發現了,貼著我的放大鏡邊緣焦急地呼哧呼哧跑圈,不小心掉進小坑里摔了個四腳朝天,前腳使勁亂揮,好像在跟我揮手!好不容易掙扎起來,往中間跑,跑了幾秒,突然趴下了,一動不動。我前后左右快速搖動放大鏡,那只螞蟻立刻活蹦亂跳地找伙伴去了。我上當了!我現在知道螞蟻的招術了——裝死!
我又發現了兩只正在搬送一條死蚯蚓的螞蟻,一只螞蟻爬在死蚯蚓上面一動不動,另一只則在一頭使勁地又拉又扯,一會兒六個腿使勁兒蹬地,一會兒屁股向上撅,扯一會兒在旁邊焦急地轉一圈想辦去。過了一會兒,另一只螞蟻走了,只剩一只了,它一會兒在側邊拉,一會兒在中間抬,那死蚯蚓真的動了!我好心想幫幫它,我先用衛生紙卷了一個小棍子,然后慢慢地撥動死蚯蚓,想讓它更靠近螞蟻的家,結果,把螞蟻嚇跑了!我發現螞蟻很機靈,敏捷,一發現危險立刻躲蔽,會保護自己,別看螞蟻個頭兒小,但有防范意識啊!
螞蟻的世界還有很多秘密,我會繼續去探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