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回憶故鄉字篇一
在詩人的眼里,故鄉是一首動情的詩歌;在畫家的筆下,故鄉是一幅美麗的風景;在音樂家的琴音中,故鄉是婉轉流淌的優美旋律;在游子的內心,故鄉是凝結的鄉愁,結束漂泊,回歸停靠的港灣。
我幼年時代的故鄉,是一個具有江南水鄉特色的大宅院,大宅院的廊檐下悠閑著的叼著長煙桿,坐在竹椅上享受陽光的慈祥可親的老人,與孩子們講述著那些不是故事的故事;大宅園邊上的清澈的河流,河上的石拱小橋如彩虹橫臥,河邊的楊柳在清風中搖弋,垂至水面的柳枝,在平穩輕流的河面上,劃出一道道瞬間即失的弧形波痕,還有那極具江南特色的柔婉的鄉音。
我的故鄉是一個安寧的,清澈得如潺媛水似的故鄉;平凡的故鄉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歸,樸樸素素,與世無爭。我的故鄉不是一個天國、一個天堂,它既沒有富麗堂皇的景色,那樣頗具柔膩之感,悅人心懷,也沒有豐功偉績,孕育著一代代的才子佳人。但,故鄉的每一次日升,每一次月落,每一次落雪,每一次豐收……,在我清純的心里卻仿佛如同置身與夢幻一樣,紅花綠樹,碧水藍天,微風細雨;這就是我的故鄉,一個溫柔秀麗的夢境。
春暖花開,雨醉江南,情落故土。石板路,青瓦片,綿綿不絕的檐廊滴水,叮叮咚咚,隨意的彈奏著自然的韻律;那絲絲細雨,輕輕撥動的正是故鄉多情的琴弦。千年的傳承,千年的繁衍,浸在無言的細雨中,年復一年,歲歲更迭、綿延著。
記得大宅院邊上的小河,是孩子們玩樂的天堂;炎夏之際,孩子們會摟一把長長柔綠的水草,編織成草帽遮陽;女孩們在小河邊,玩起孩童時的家家游戲;調皮的孩子會撿些瓦片,比賽打水漂,大力的扔出去,看瓦片在河面上一次一次的快速的跳過,最后慢慢的落進深處,等到來年天氣變暖的時候變成劃傷腳掌的利器。已經記不清有多少次被水底的瓦片割到過,反正只要感覺腳底一陣疼痛那肯定是又一次的被自己曾經扔掉的瓦片傷害到了。而關于過往歲月的種種也都像這瓦片一般,在歲月的河流中打了幾個水漂,安靜、永遠的消逝在了歷史的長河里,但它會在某個不知道的時候重新出現,帶給你一陣新的傷痛,流出新的鮮血。
八月,桂花樹和著收獲的喜悅,飄香在大宅院的內外,伴隨香甜的月餅,祝福著年年歲歲的團圓和美滿。我并沒有忘卻故鄉,也沒有舍棄其亙古留下的標志,每當我站在小橋上,賞一回故鄉月,聽一曲《思鄉曲》,忽地發現,故鄉的人,故鄉的小河,故鄉的小巷,故鄉的風,故鄉的柳——都已經深深的烙在我童年的記憶深處。
離開故土已經很多年了,漂泊或者說是流浪在一個并不屬于自己的城市里尋找著自己的故事,漸漸的忘記了那個遙遠的牽掛,即使偶爾回去也是行色匆匆,遇見很多不在熟悉的故鄉人,寒暄著遞上一根煙,恍惚之間才知道原來的我已經長大,以前那個躲在墻角偷偷抽煙的少年現在終于可以堂爾皇之的在別人面前點上一支煙了,只是,這煙卻再也沒有那年少歲月時的味道,有了許些的苦澀。
陌生的面孔,陌生的故土,連氣息也是陌生的,所見的已面目全非。想從角角落落之中苦苦尋回當年失落的童年,失落的童年夢想,失落的古老溫情……可絕望透頂,尤如這三月的春風,糾纏般地懷繞著我的全身。
……
當年的故鄉,遠去的故鄉,無奈地成為今天的一段美麗回憶、一段動聽的傳說。
回憶故鄉字篇二
兒時,總是愛極故鄉的晨。
大氣,從容,給予了我所有溫柔的童年。
石臺上的晚霞,顯示了她最寬闊的視野。及目之處,都是色彩。飽和的美滿時光。而一天的帷幕也就在大地灑滿溫暖的最后,再次蔓延。
夜空中的煙花,看過故鄉過年的景致,也便覺得他處就不算什么了。倘若你曾經看過煙花綻滿天際,將夜渲染成銀色。你會覺得那種美直鉆到你心里去。可是,哪里再去找這番美到蝕骨的景致。這里沒有煙花燃后的寂寥,只有徹底的萬家燈火。
無邊際的土地。這般安謐的一方土地,除了故鄉哪里還有。只要看一眼,覺得新都會震撼的感覺。直至后來,才漸漸明白,透過這里,所愛的是那種鮮衣怒馬的那種意味。
每個人都是旅者,但是故鄉就是根,是一輩子都要牢牢記住的地方。我是這么想的。
回憶故鄉字篇三
時間帶著我來到老家,那高大的房屋立刻吸引了我的眼球。墻是耀眼的白,白得那樣純,那么,整個屋子都是這么單調的顏色嗎?不,當然不是,屋頂上的瓦是深褐色的,像農民雨天披著的蓑衣,多年的雨打風吹,又讓那些瓦片的眼角有了許多皺紋。屋頂上面雜草叢生,那是不是屋頂的白發?繼續往下看,窗子整齊如一,擦得一塵不染,仿佛那些玻璃并不存在。天空中下著大雪,鵝毛般,和白色的墻合為一體,讓墻也不再單調。屋門非常高大,是一扇古樸的紅漆大木門,紅得十分深沉,仿佛是天邊的晚霞,又仿佛是紅色的幕布。這扇門已經非常古老了,上面還有兩個銅制的圓環,圓環已經變成綠色了,如同春天剛冒出的嫩芽。
在奶奶的帶領下,我們進入了老房子。妹妹已經在那兒等我了,我們來到后院玩耍。這里更是美麗,滿園的樹木和盆栽,把老房子顯得更加古色古香。最好看的是梅花,梅紅色的花朵點綴在枝條上,隨風飄動,顯得婀娜多姿。
房子的前面有一塊田,田很小,只有十平方米左右,卻種植著很多莊稼、蔬菜。稻谷已經收割,只剩下光禿禿的桿,像一簇簇利箭一樣指向天空。谷子被奶奶收去,化為了大家碗中香噴噴的白米飯。生長了一個多月的蘿卜,葉子青翠欲滴。拔出一個來,蘿卜十分小巧,只有網球那么大。當然也有大的,我還見過一個小籃球那么大的蘿卜呢!我將拔出的蘿卜用田邊水井里的水洗了洗,一口咬下去。呵!有一股久久的辣味,這就是田地給蔬菜的味道。
看著那光禿禿的秸稈,我想起了袁隆平爺爺,他培育出來的雜交水稻,為我們中國的農業帶來了突飛猛進的成就,讓我們每個人都再也不用擔心自己的飯碗沒有糧食,讓我們永永遠遠消除了饑餓的記憶。
年夜飯開始了,奶奶打開了新買的電視機,好高清啊!里面的每一個細節都看得清清楚楚。妹妹不喜歡看春節聯歡晚會,她正用奶奶的手機看動畫片呢!沒有電視的時代早已成為了過去式,現在老家擁有這些高科技的東西已經是很平常的了。
握住手中幾乎要掉下的《草房子》,我結束了這次家鄉的回憶。我的家鄉,你是大自然描繪的一幅美麗的油畫;我的家鄉,你是大自然朗誦的一首動聽的詩歌;我的家鄉,你是大自然吟唱的一曲悅耳的歌謠!
回憶故鄉字篇四
隨著現在熱播的電影《小時代》,人們都想起了那首已被我們遺忘在時間長河中的歌曲《友誼地久天長》,而我則是對其中的一句話深有感觸:“我們曾經終日游蕩,在故鄉的青山上。”她讓我想起了我的故鄉。
我的故鄉是遠在寧波的象山。那里有我父輩們的村莊,那個村莊里的所有人都是同一個姓氏,且有著同族的血緣,往往都有這么一個好玩的情況,一個二十出頭的人管一個還在牙牙學語的孩子叫姑姑,或是喚還在襁褓中的女娃外婆。就在那樣的一個村莊中,我遇到了將年僅五歲的我換做阿姨的小英姐姐。
小英是周圍的人對她的昵稱,我至今不知道她的真名,可那又有什么關系呢?我只知道,那時的我因為在假期里遇到了她而感到快樂。在村莊旁的小山就是象山:遠遠地看,象山就像是一條綠底白花的裙子。山雖然不大,但在那有離離的青草還有無數美麗而細小的蒲公英。那年的夏天并不炎熱,偶爾還會有陣陣涼風襲過,那時,漫山的蒲公英就會隨風飄蕩,小一點的還會被吹散在空中,飛向遠方。
那是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和小英姐姐一起去象山上摘蒲公英。我在學校和生活中一直是個女漢子,這在我小的時候也表露無疑:我總是用力很猛,將蒲公英拔出后上面的小花瓣便也隨之脫落。但一轉眼,卻又看見小英姐姐手中已握有一把小小的蒲公英。年幼的我感到委屈,不知道為什么蒲公英在我手中會飛散而在姐姐手中從未有過這樣的情況。
那時的我對這些話永遠都是似懂非懂的,但時隔多年以后的我回想起那時,會猛然發現,其實當年姐姐說的不僅僅是摘花的方法,也是做人的道理,這也就成了為什么那么多年過去了,我卻依舊記著她的原因。
如今,望著眼前用混泥土和鋼筋水泥打造出來的樓房,我總是會在回憶中感慨:我有多少年沒有回故鄉,沒有見到小英姐姐和那漫山遍野的蒲公英和美麗的象山了呢?聽說,小英姐姐后來考上了很好的大學,有了一份穩定的工作。今年暑假我打算回故鄉一次,再去看看那令我流連忘返的美麗。順便還會再去看看,看看那里面有同一姓氏的村莊中的人,是否還是在叫比自己小的人長輩;看看那蒲公英是否還在風中飄散,在我的記憶里飄動,從未離去。
回憶故鄉字篇五
我的故鄉山清水秀,鳥語花香,景色宜人。我從小就在故鄉長大,那里有我美好的回憶。
我喜歡故鄉的竹林。那里的竹林有數棵竹子,怎么數也數不清到底有幾顆。 一棵棵竹子長得很粗壯,竹葉是綠色的,一片片很是好看。
我還喜歡故鄉的小溪。故鄉的溪水是冰涼的,要是在夏季里把手伸進小溪里,一定會非常涼爽。小溪清澈見底,清得可以看見水底的沙石。
春天,田野上能看見在辛苦種稻子的農民伯伯,讓我不由自主地想起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每粒米都來之不易,是農民伯伯用汗水換來的。夏天,就能看見田野里翠綠的水稻,一棵棵小苗已經長得比我的膝蓋還高一點兒了。秋天,就到了豐收的季節,農民伯伯更是忙得不行。一滴滴汗水從頭發流到下巴,但他們的臉上掛著笑臉,因為稻谷終于豐收了!
在這個美麗的故鄉里,我經歷過許許多多的事情,這些事情讓我記憶猶新。
有一次,我和媽媽在竹林里挖筍。起初,我比媽媽挖筍的速度慢得好幾十倍,媽媽叫我別灰心,再加點速度,多用點兒力氣,就能很快挖好一棵筍了。經過媽媽的鼓勵和指點,我的速度果然增加了好幾倍,媽媽也夸我能干。最后我們滿載而歸,雖然已經很勞累了,可我們的收獲令我十分開心。
另一次和姐姐去溪邊抓螃蟹。我們帶了一個很大的瓶子,就來裝抓的螃蟹。我們脫開鞋子,把腳伸進小溪里。我們走著走著,我看見了一塊大石頭底下有兩只大螃蟹,于是,我便告訴了姐姐。我們商量了一下,姐姐便輕輕的把石頭挪開,然后我趕緊用瓶子把那兩只螃蟹蓋住。結果,當然沒有那么容易抓住那兩只狡猾的螃蟹。但我和姐姐并沒有灰心,我們重新試著抓住那兩只大螃蟹。經過我們全力配合,不一會兒,便抓住了。我們那時喜悅讓我至今難忘。我們唱著歡快的歌,回到家里,把螃蟹給烤熟了,一起“舉蟹”慶祝。
我的故鄉就是這樣美麗、迷人,如果你有機會去那兒觀賞風景,我一定會做你的導游,給你介紹一下我的故鄉。
回憶故鄉字篇六
盛夏已經來了,樹上的知了吱吱地叫個不停,這叫聲把我帶回了童年,記憶也隨之打開,一同走進了那魂牽夢繞的故鄉。
回憶故鄉,是飛濺的水花濺起的笑。
回憶故鄉,是梧桐樹下小小的愿望。
回憶故鄉,是雪地里我印下的足跡。
不久,我便離開了那兒,除了回憶什么都沒帶走……
故鄉的回憶是最為珍貴的,它就是我們記憶中最明亮的寶石,為我們帶來曾經的感動,還照亮了我們前行的道路。
回憶故鄉字篇七
汽車,在寬闊的馬路上穿梭行駛,兩旁高高的現代化樓房取代了記憶中童年的平房,那些飽含著我對故鄉的思念,慢慢地,飄逝在了我成長的路上。
紅磚瓦墻的小平房是我童年最美好的回憶。小村莊里,幾乎所有人家我都認識。黃昏時,落日的余光籠罩著整片大地,夕陽給這些房子鑲上了一道細細的邊,勾勒出了一幅金色的油畫。母親在廚房里生火做飯,我把整個村子里所有的小伙伴召集在一起,在金燦燦的余光,瑩白的云朵照映下,藏匿于麥秸之間,與朋友們一起嬉戲、玩耍,不亦樂乎。一定要待到家人在自家的房屋門口呼喚著我們的乳名時才依依不舍地,一步三回頭地、磨磨蹭蹭地回家去。那時,太陽已下山,一輪明月掛在枝頭,灑落著銀白色的光。
回到家時,飯桌上也擺滿了飯菜,熱氣騰騰,冒著縷縷熱氣。一家人圍坐在桌旁,你一勺我一筷地吃著飯,談論著一些家常俗話。
月光灑向大地,給周圍的一切都披上了銀紗。
不遠處的一個小池塘,靜靜地,沒有一絲波紋,池面如同一面剛剛打磨好的鏡子,倒映出了周圍的小樹以及那深藍的天空中懸掛的一輪明月。一陣微風吹過,池面波動起了淡淡的水紋,鏡中的月亮也隨著水波搖晃起來,曲曲折折,左右擺動著。不大一會,它漸漸地,悄悄地,又一次平靜了下來。
在風起了的那短短的幾十秒里,蘆葦們隨著風,玩著一種游戲,叫“傳口令”。蘆葦們咬著耳朵,把口令從東邊傳到西邊,從南邊傳到北邊。傳啊,傳啊,不多會兒,口令的內容就變了樣,大家笑得東倒西歪直不起腰。
現在的我,卻沒有了童年時的平房,和鄉村的時光,因為學業只能帶領我去向了現代化的大城市——天津。
現在的我,沒有了小時候那么親熱的朋友,因為電子產品——手機,電腦取代了本可以與朋友一起歡度的快樂時光。
現在的我,沒有了曾經那些可以用來肆意玩耍的時間,因為堆積如山的卷子與習題一股腦地向我涌來,如同一波又一波的巨浪,掩埋了小時候的天真與豐富的想象。
現在的我沒有了小時候玩耍過的村莊,因為故鄉的平房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拔地而起的平樓房;池塘被鋪平了,變成了一個氣派的停車場;那一片蘆葦也被連根拔起,一排排路燈取代了他們的位置。我的故鄉,儼然成為了一個現代化的城市。
懷念至深時,也總會猛地回過神來,回到現實。我知道,小時候一切,故鄉的時光,現在已經在我成長的路上漸漸地飄逝了,但有關故鄉的記憶卻會永遠存于心間,永不忘卻。
回憶故鄉字篇八
“悠悠天宇曠,切切故鄉情。”現在我最懷念的就是我的故鄉。
故鄉的那座老屋已經在幾年前因開發商看中而被拆掉了,現在留給我的,只是那些美好的回憶。故鄉,是別在我心中的一朵鮮花,它總是給我一抹清香和歡樂,同時也有著淡淡的思念。
我和姐姐都是在那里出生的,在我們家照片墻上,留下了剛滿月的我乖乖的被媽媽抱著,在媽媽懷里傻乎乎笑的回憶。
小時候的記憶有些模糊,但依稀還記得鄰居們天天來串門,奶奶每天提著籃子去買菜,而我經常會和媽媽在賭氣,總會因為有一些小的不愉快而生氣,只要我一生氣,我就會跑到對面的山坡上,也不敢跑的很遠。在小山坡上,剛好可以看到我們家院子里的全景,我看到媽媽坐在院子的椅子上,翹著二郎腿,磕著瓜子,還在東張西望,我不禁笑了,把生氣的事丟到九霄云外了。
我喜歡聽灑水車的聲音,聽到這個聲音我就會不由自主的蹦跳起來,朝聲音跑去,而現在聽到灑水車的聲音,我心頭都會不禁一顫,因為那里面裝的都是我童年滿滿的回憶啊!
老家門前有一棵大樟樹,聽爺爺奶奶說這顆樟樹已經幾十年了,樹枝非常粗壯,像無數只手臂,又像一條條長龍纏繞的向四周伸展。我和我的小伙伴們都喜歡往上面爬,有個小伙伴,他開始非常膽大地爬到樹杈,然后往下一看,結果腿發軟了,怎么爬都爬不上去了,只好慢慢的下降,他的衣服還被磨了一個大口子,哈哈,我們大家都在笑話他!
到了炎熱的夏天,媽媽正在曬衣服,爺爺在看報紙,氣溫差不多已經有40度了,姐姐突發奇想,拿了個鍋子,一個雞蛋說要在我頭上煎蛋,猛烈的陽光把鐵鍋曬得發燙,可笑的是居然還熟了,我們就把它分著吃了,雖然帶著淡淡的腥味,但還挺香。
時光總是太匆匆,紅了櫻桃綠了芭蕉,被拆了的故鄉老屋,誰都會思念。回到故鄉,被夷為平地的老家近在眼前,拆的雖然是房子,可漸漸消散的卻是我無法割舍的童年回憶。
回憶故鄉字篇九
我不是在故鄉出生的,所以,我對我的故鄉四川,原本是一無所知的,也沒有產生什么感情。但是,就是那一次與故鄉的親密接觸,讓我印象更加深刻。
春意盎然,暖暖的春日就連四川冰冷的空氣,也消滅的差不多了,穿上安逸的小外套,走出家門,一邊看著還戴著白帽子的小山,一邊走向了去曾祖母的路。終于,走完了陡峭的山路,我來到了那里,如世外桃源般美麗,自然,一棟矮矮的舊房子里,坐著一位老太太,沒錯,那就是我親愛的曾祖母,她今年九十四歲了,已經年過古稀。但這歲數好像比不過春天的活力,從遠遠地遙望,曾祖母竟也帶著微笑,宛如春天的臉,那么慈祥,又那么有活力。走近了,房子里有種淡淡的稻香味兒,也烘托出了一片安靜與幸福。
郁郁蔥蔥的小山上趕趕牛兒、羊兒,那便是最美好的時光。還記得,有一次,有一只老羊,雖老,卻老當益壯,力氣跟牛一樣,那叫一個大,搞了半天,都不是我牽著羊兒了,而是羊牽著我走呢!
當田地里碧綠的波浪上鉆出一顆顆金色的小球,便是秋天到了。玉米熟了。看著那一顆顆金黃的飽滿的柱珠子,里面卻包含著滿滿的秋天氣息與長輩們辛勤的汗水。要是不小心被利刃般的玉米葉割傷了,也不必害怕,因為,還有曾祖母自制的神奇藥膏,她會給你的傷口上填充上滿滿的愛!
當太陽的第一縷光映入眼簾時,便又是嶄新的一天。有雞為你歌唱,太陽對著你微笑,這一天也必將美好無比。
已經一年多沒回故鄉了,開始懷念那森林里的一抹碧綠,那雞的歌唱聲,滿天閃閃發光的星星和一束溫暖的陽光,更重要的是我的曾祖母,她滿面春風的笑容;她舊而結實的拐杖;她那炯炯有神的眼眸和她娓娓動聽的聲音,都已深深地刻進了我的腦海里,也時時刻刻在提醒我:那是我洋溢著幸福與愛的家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