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秋涼字篇一
;從細微處發現生活的美學、人文與文化,尋找視覺的驚奇與心靈的觸動。
10月的第二個周日,去京都大德寺看曝涼展。
日語里有個詞叫“蟲干し”,原本是指從立秋前十八天左右開始,為了防止蟲蛀而把衣服和書籍都拿出來晾曬的做法。如今這類儀式感的季節行事已日漸式微,難得有大德寺還堅持著舊時傳統:每年都在10月的第二個周日,把平日里藏于深閣的古畫書法都拿出來懸掛于6個房間之中,“曝涼”一整天,每年只能見著一次,慕名者眾。
但凡有些美術愛好的人,總對大德寺的曝涼展心生向往,我去年與它失之交臂,終年念念不忘。原因之一是實在有太多國寶——日本全國的寺社佛閣中,論及稱得上“國家重要文化財產”的收藏品的數量,僅次于奈良東大寺的就是京都大德寺了。也確實沒令我失望,例如有著“也許是世界第一水墨畫”之稱的牧谿的《觀音猿鶴圖》和《龍虎圖》,就真的掛在眼前觸手可及處。寺廟里的展覽不同于美術館,與人沒有距離感,不會用冷冰冰的玻璃窗將人隔開,也不會有森嚴戒備的警戒線,大可以蹲在跟前看個夠,聽見身后有人駐足,有人發出驚呼:“啊,就是這個!我在書上看過好多次。”我最喜歡的狩野永德畫的那副織田信長像,是每個戰國迷都在歷史書上見過的名作,也竟近在眼前。
大約是國寶的緣故,進入本坊之前,所有人都要被收掉隨身攜帶的行李和相機。大德寺常有不同于其他觀光型寺廟的嚴格規定,例如大多數塔頭禁止拍照啦、不好好脫鞋會被住持罵啦,興許這正是我愛它的理由之一,在一場曝涼展上,沒人拍照,沒人玩手機,大家都只能專注地看著,觀望從歷史中流傳下來的一個微小片斷。看得累了,也只是坐在廊下的側緣上,沉默地凝視著枯山水,偶爾一只不畏人的螳螂從腳下緩緩爬過,凝視它走過漫長的旅程之后,再一抬頭,方才意識到眼前兩株楓葉有些漸紅的跡象,又將是一年紅葉季了。
若干年前初次光臨京都,大德寺是我造訪的第一間寺廟。初來乍到者是不太知道這間冷門寺廟的,但因彼時有某位京都通帶領,便徑直來了這個她最喜歡的、后來也成了我最喜歡的地方。大德寺擁有24個塔頭,終年開放的只有龍源院、瑞峰院、大仙院和高桐院四間,其他的全憑興致限時開放,碰不碰得上全憑運氣。
去年秋天專程來賞紅葉,恰逢當年豐臣秀吉為織田信長舉辦盛大葬禮的總見院開放,拜過墓地之后,坐在本堂榻榻米上,看見紅葉開在窗戶里,兩個小孩在院子里的石子路上跑來跑去,窗戶似畫,小孩似畫,讓秋天終于也成了一幅畫。后來稀里糊涂跟著人潮轉到了高桐院,排著隊進了院,排著隊照了相,天氣十分糟糕,滿地落葉卻令人心顫,大有傾盡生命全力之勢。行至拐角,樹上一塊牌子闖進眼簾,上書:“生死事大,光陰可惜;
無常迅速,時不待人。”像是給古都最好的季節下了個注腳,令人站在這紅葉盛事中開始思索凋零,勸人懂得珍惜而后放下。
其實大德寺的禪機總是以這樣的方式時時存在,后來我在黃梅院寫朱印,這里是住持親自出來寫,不是簡單的山號門派字樣,而是會先抬頭打量來者一番,再寫上各自不同的一段話,末了又詳細地講解一番。遠遠聽見住持跟排在我前面的女人講了個有關紅葉綻放與凋零的故事,接著她便毫無征兆地大哭起來,好半天才緩緩道出母親和丈夫都在這一年過世了。再后來我在關門前闖進空無一人的興臨院,看見枯山水盡頭僅存兩株日暮紅葉,抬頭撞見迦藍的magic hour,寺廟的鐘聲緩緩響起,便說服自己:熱愛定會受傷,然而心死于熱愛之物與美好一瞬,大概也好。
相關熱詞搜索:;秋涼字篇二
立秋的秋,就這樣如期而至了。
頭天還是熱夏,沒有任何過渡和征兆,夏的熱情便倏地被褪了下來,轉眼便感覺到了入秋的微涼。
在夏末和初秋的時節里,處暑時節的到來,表示炎熱即將過去,暑氣至此而止。夏的余溫和秋的涼意交織,萬物也在整個燥熱狂夏后,趨于平靜。有些歡愉又有些傷感,有些平靜又有些惆悵。
早晚開始有了涼意。
相較夏日早晨的陽光普照、熱氣陣陣,秋日的早晨,天色暗沉,涼風習習,清爽而精神。
白天還有些長,有陽光的日子,仍是溫熱的。晚飯過后,天色漸暗,溫度降了下來。沿著小溪,漫步在微熱的`風光帶里,些許風來,夾雜著溪水的濕潤,便是一番愜意怡人了。
入夜后,夜涼如水。有時一床薄被也不能抵御秋夜的寒涼。靜臥床榻,透過窗格,遙望遠空,銀河迢迢,蟲鳴嚶嚶,滿夜繁星至天明。
有風有雨的日子,涼意更濃。
秋天的雨總是不大的。無論是淅淅瀝瀝的小雨,抑或是綿密蒙蒙的細雨,撐一把小傘,涼風拂過,行進在雨中。即使腳步匆匆,沒有駐足的時間和欣賞的心境,秋雨也不忘膩膩地將發絲與衣衫沾濕,這涼意便感受得更真切了。
感受著這微涼的情境,但凡浮躁,內心也靜慢平和下來。紛繁復雜的人事,驚了流年,亂了浮生,擾了清幽。在這冷落清秋的時節里,就任這綿長的秋思恣意而悠遠吧。
如至白露,夏已結束,秋雨更甚,秋涼更涼。
秋涼字篇三
;雁,只這么一嗓子,就把天喊藍,就把稻喊香。
父親彎腰打掃場院,彎腰傾聽菊花,心里裝滿遼闊。村莊被一種熟稔的氣息抬高。葉子老了,躺在以村莊命名的河流里,夢卻擱淺在千里之外。
風馱來的涼,堆滿了秋的路口。在越來越接近冬天的窗前,逐漸謝頂的老樹懷鄉的舊病復發。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