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被感動字篇一
5月12日,是個讓全中國人民以及全世界震撼的日子,小學感動作文。在下午2點28分,四川汶川發生了一次建國以來最大的災難――特大地震。
從電視上,我看到原來山清水秀的汶川,現在已變成了人間地獄――山崩地裂。數以萬計的房屋都倒塌了,成千上萬的人被埋在了廢墟下。每一寸土地都在流著淚。救援人員在尋找幸存者,又有一個三歲的小男孩被救了出來,他的左手受了傷,在流血。醫生幫他的手臂上夾后,抬起他,繼續向前走。這時,一個令人感動的場面出現了,躺在木板上,虛弱的小男孩居然向救援人員敬禮!我不禁鼻子一酸,這是個怎樣的孩子啊!強烈的地震,難忍的傷痛都打垮不了他,他是這么頑強,這么懂事,從小就知道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回報救援人員。我不禁被他的行動而震撼。在這次事件中其實還涌現了許多感人的故事。一位老師,在地震中機智地保護了59名學生,卻永遠地失去了自己的寶貝女兒,我眼睛一紅,眼淚在眼眶里打轉。多么好的老師呀!當我看到一名男老師雙手緊緊抱著兩名學生,兩名學生還活著,而他已經氣絕時,我不禁流下了感動的熱淚:老師真偉大,向您致敬!
這件事真讓我感動。打開記憶的閘門,總有那么一件事令我久久感動。
那是去年的暑假,我和媽媽坐著火車從北京回濰坊。上車時已經是晚上十點多鐘了。我們很快的找到了自己的座位。我坐在窗邊欣賞著美麗的夜景,望著這個繁華的城市,我的心里竟有了一絲留戀之情。
我的視線漸漸轉向了車內。這時,我看見一位大姐姐在火車里走來走去,不停的問著別人什么。我問了周圍人才知道,原來那位大姐姐坐于列車行駛相反的座位會吐,可是她買票時就剩這一張了,而她因為家里有急事,必須明天回去,所以就買了。可她沒想到座位與行駛方向相反,所以她想和別人換一下座位。
我和媽媽是不會換的,因為我們的座位與她的座位方向相同。這時侯,我們對面的一個叔叔站起來,對那個姐姐說:“唉!到我這來吧!”那位大姐姐連說謝謝,便坐到了那里,那位叔叔也坐到了她的位子上。
正如季羨林所寫:“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我覺得這種境界是頗耐人尋味的。”心里有一種感覺油然而生,那就是感動。
被感動字篇二
可怕的“非典”又稱“sars”病毒,它不僅傳染力強,而且死亡率高,是極其可怕的病魔。然而面對這病魔的卻是外表柔弱的白衣天使們。
戰斗在最前沿,沖鋒在第一線。他們挺身而出,燃燒自己,照亮別人。其中有一位護士,名叫消力。在齊手共抗“非典”的這段時間里,她和家人幾乎分別了兩個多月了。自己剛滿周歲的兒子整天“哇哇”大哭。消力日夜盼望著自己能夠回到親人的身邊。但是,為了對家人和自己負責,她忍痛割愛,一次又一次打通家里的'電話,卻總是無人接聽,她曾經對著攝象機頭說:“我雖然不是一名合格的母親,但我為人民付出了一切!”像消力這樣的醫務人員還有很多很多,他們把更多的時間給了事業,而極少的時間給了自己的家人。
戰斗在最前沿,沖鋒在第一線,沒有硝煙,卻是最殘酷的戰場,美麗的白衣,柔弱的外表,面對的卻是世界上最頭痛的病魔。燃燒自己,照亮別人,不怕傳染,不怕犧牲。你們用默默地行動譜寫了最感人的篇章。你們是新時代無畏的勇士,你們是新時代真正的英雄,你們是新時代最美麗的白衣戰士。為你們驕傲,為你們自豪!你們就是中國的脊梁!你們就是時代的楷模!你們的精神將永遠刻在我們所有人的心中!你們做著最平凡的事,卻顯現出最偉大的無私精神——白衣戰士精神。這種精神必將很快把無情的“非典”擊倒,把一切病魔打挎。為犧牲的英雄們哀悼:你們永垂不朽!為在繼續戰斗的勇士們全心的祝福!為世界上所有的白衣戰士全心的祈禱,祈禱你們免受一切侵害!
這詩篇的話語感人肺腑,我愿化做一只小鳥,為你們叼來健康的柳葉,讓“非典”遠離你們,遠離所有的人!
被感動字篇三
天空灰蒙蒙的,好像在醞釀一場大雨。
十四歲的青春連再見都沒說就離我而去了,像這個夏天的感冒,躁動的心卻感到無比的寒冷。
我漸漸感到這時間的沉重。好像睡了很久,但每次醒來都是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可是我翻開手機一看,可惡,竟然連一夜都沒過去,原來夏天可以這樣的躁動,讓我再也無法安眠。
曾經在那兒撒下的歡聲笑語想要追尋。想念一閃而過,回憶猝然而至,這樣倉皇,讓人不知所措。于是開始細數,發現樹下的落葉,有極為清晰的脈絡,卻無熟悉的氣息可以追尋,他們自由的碎裂,聲音輕微,云淡風清。
我們相隔一方,即使在地圖上一拇指大小的距離。
終于,有了一個在它未來臨之前我早已預定行程的日子。我可以去學校去看他們了!
在前往的路上有點悵惘,有點矛盾,害怕我去的不是時候。可是,到了那兒,我才發現,一切都只是多慮。
同學的熱烈歡迎讓我受寵若驚,我們還像以往一樣打鬧,嬉笑,聊天,好像我從未離開過一樣。
我笑了,如陽光般燦爛,感動著他們給我沉甸甸的愛。9月30日這個陽光明媚的日子,我將永遠銘記。
回望青春,奔走時的肆意飛灑,靜默中的優雅沉淀,那么飄渺,有那么真實。
在人生的長河中,從那些泛黃的回憶中輕輕的抬起來,忘卻那些飛舞的灰塵,然后,看見那些如水般干凈明媚的陽光。
追尋?回憶?no!因為我們就算分離的再遙遠,可是頭頂上,都還會是同一片星空,所以,無論什么時候我們都不能覺得孤單。我們的心,一直由那說不清道不明的友情紐帶緊緊的扣在了一起。
被感動字篇四
在平淡如水的求學生涯中,我已經漸漸淡忘了幸福為何物,于是我特渴望一種叫做幸福的生活。
放學后,走下教學樓,同學已經走得差不多了。
“哇,動作可真快啊!”我對同伴說。
“可不是?星期天嘛,誰不想快點回家呢?”同伴回答。
抬起頭,望向天空。空中沒有一片白云,卻陰沉沉的,像剛剛哭過的孩子的臉。可我心中的高興勁卻沒有因此而減弱。是因為就要回家了嗎?不,不可能!絕對不可能!這時,我的腦中又回放起上個星期天的種種畫面。
“不念就不念!”
“你還敢頂嘴!我白養你了!下個星期天你就別回來了!”
想到這里,剛才那股興奮勁兒早不知哪兒去了,代之的是一絲失落。但腳下還是不停地往家的方向走著。
“唉,真沒骨氣!都叫你別回去了,你還回去?”
“唉,也許有句話說的對,‘家是人的根’,誰會記恨自己的根呢!”
“唉,不想了,不想了。再不走快點,我會餓死的。”
走在小路上,看著已經卸去華麗外套的田野,卻也沒感到萬分凄涼,而是另一番滋味,一種難以用語言表達的滋味。“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如果沒有枯黃的衰敗,那我們永遠也不能感受到綠的美麗,綠的生機,綠的盎然。
到了湖邊,清新的風,醉人的湖水,讓我不由得放慢了腳步,去盡情感受這久違的自由空氣。一陣風吹過,湖面上便泛起粼粼波光,像翩翩起舞的天使那薄如蟬翼的輕紗羽衣。
“中午下面條吃。鴨子中午是吃不上了,晚上再吃吧!”媽媽笑容中帶著些歉意似的。
“嗯,那就下面條吃吧。我好久都沒吃面條了。”我回答她。
進到廚房,坐到灶下,燒著火,感覺身上暖暖的。
“媽,冰冰呢?”我問。
“在看電視。”
“媽,誰在看電視呀?我是在炒飯好不好啊!”媽媽話音未落,弟弟的聲音就傳了過來。
“你炒飯干嘛?我不是跟你說了,中午下面條吃嗎?”
聽了弟弟的話,心中又不禁微微一動。是感動嗎?一股暖流頓然傳遍全身,深入到每個組織,每個器官,每個細胞。
到了學校,我把這件事告訴了好友。好友聽完,說我蠻幸福的。
“幸福?”聽到這兩個字時,已經模糊了的兩個字漸漸在我腦中清晰起來。
在平淡如水的求學生涯中,我一直渴望有一種幸福的生活;原來這種幸福的生活來自一種叫做“感動”的元素!
看來,感動也是一種幸福。
被感動字篇五
1、有一位偉人說過: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力量,而該動畫講述的正是人們心靈最深處的母愛。這是一種最真實的、最樸實的感情,是每個人都能夠真真切切感受到的,每一個有血有肉的人都能為之震撼的感情。它的故事觸及了人的心靈最深處,讓孩子們獲得了情感的共鳴。
2、如果說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前提,體驗是學習音樂的核心,審美是學習音樂的宗旨,那么情感便是音樂學習的紐帶。背景音樂選自電影《末代皇帝》插曲,音樂的紐帶將故事與學生緊緊地連在了一起。它用同一旋律層層反復的手法,把那種遠離現實,對生活的`無奈和對母愛的強烈渴望表現的非常到位,整個作品有了音樂的襯托,達到了至善至美的境界。
因此,在音樂教學中,教師首先應以自己的情感去撥動學生的情感,使之產生共鳴,激發情感動力。只有當教師把真情實感傾注到音樂之中,從而進入學習音樂的最佳狀態。
在具體工作中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情感投入:
(一)備課的情感投入。教師可以通過查閱各種文字資料、聆聽音響等方法充分體會作者的創作意圖,領會作者創作時的心境。
(二)將情感投入到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做到這點,首先是音樂語言的情感化,其次,課堂語言的生動、形象、準確和感人是十分重要的,音樂教師應善于用語言傳遞作品的情感,去有力地撥動學生的心弦,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
(三)教師對學生的熱愛之情。要努力創造一個平等、互愛、輕松、愉快直至師生間相互需要得到滿足的和諧的氣氛。
為感動而感動,一切竟是那么的自然!
被感動字篇六
感動在詞典上的意思是——“思想感情受外界事物的影響而激動,引得同情或向慕。”雖然我對這本辭典抱有崇高的敬意,依然認為這種說法不夠精準,甚至有點詞不達意。難道感動是如此狹窄,只能將我們引向同情或是向慕的小道嗎?這對“感動”來說,似乎不全面不公平吧?感動比這要豐饒得多,遼闊得多,深邃得多啊。
感動的來源是我們的感官,眼耳鼻舌身加上觸覺和視覺。如果封閉了我們的感官,就戮殺了感動的根,當然也就看不到感動的花和感動的果了。感官是一群懶惰的小精靈,同樣的事物經歷多了,感官就麻痹松懈了。現代社會五光十色瞬息萬變,感官更像被塞進太多脂肪的孩子,變得厭食和疲塌。如今人漸漸喪失了感動的能力,感動閃現的瞬間越來越短,感動擴散的漣漪越來越淡。因為稀缺,感動變成了奢侈品。很多人無法享受感動,于是他們反過來譏諷感動,諂笑感動,把感動和理性對立起來,將感動打入盲目和幼稚的泥沼之中。
感動是一種幸福。在物欲橫流的塵垢中,頑強閃現著鉆石的瑰彩。當我們為古樹下的一株小草決不自慚形穢,而是昂首挺胸成長而感動的時刻,其實我們想到的是人的尊嚴。我上小學的時候,在一次考試中,得到了有生以來最差的分數。萬念俱灰之時,我看到一只蜘蛛鍥而不舍地在織補它殘破的網。它已經失敗了三次,一次是因為風,一次是因為比它的網要兇猛百倍的鳥,第三次是因為我惡作劇的手。蜘蛛把它的破壞者感動了,風改了道,鳥兒不再飛過,我把百無聊賴的手握成了拳。我知道自己可以如同它那樣,用努力和堅韌彌補天災人禍,重新紡出夢想。我也曾在藏北高原仰望浩渺星空而淚流滿面,一種博大的感動類似天毯,自九天而下裹脅全身。銀河如此浩瀚,在我淺淡生命之前無數年代,它們就已存在,在我生命之后無數年代,它們也依然存在。那么,我的存在又有什么意義呢?在這個惶然的瞬間,我被存在而感動,決心要對得起這稍縱即逝的生命。
我喜歡常常感動的女人,不論那感動我們的起因,是一瓣花還是一滴水,是一個旋動的笑顏還是一縷蒼老的白發,是一本舉足輕重的證書還是片言只語的舊箋……引發感動的導火索,也許舉不勝舉,可以有形,也可以是無所不在的氛圍和若隱若現的天籟。感動可以騎著任何顏色的羽毛,在清晨或是深夜,不打招呼地就進入了心靈的客廳,在那里和我們的靈魂傾談。
珍惜我們的感動,就是珍惜了生命的零件。在感動中我們耳濡目染,不由自主地逼近那些曾經感動過我們的靈魂。也許有一天,我們也在無意間成了感動的小小源頭,淙淙地流向了另一個渴望感動的雙眸。
被感動字篇七
在2月27日晚,一年一度的《感動中國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它講述了9個人,兩個團隊用自己的力量,做出了各自利于祖國,利于人民,感動中國的光榮事跡。
先來說說“炎黃”吧!我覺得張紀清爺爺(‘炎黃’)是一位非常善良,樸素,無私奉獻的人,還有,雖然張紀清爺爺一個月的收入只有500多元,但是他卻以堅強的毅力堅持捐款,更可貴的是這個“炎黃”,張紀清爺爺捐款時從不留名,總是匿名為“炎黃”,曾經全城動員尋找“炎黃”,但始終沒有找到。張紀清爺爺的品質正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擁有的,如果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就會變成美好的明天!
總而言之,感動中國每次都能給我新的感動,給我新的道理,重要的不是這個節目,而是這些感動中國的人怎么想,怎么做。
被感動字篇八
回首過去,感慨良多,打開記憶的匣子,看著一幕幕我眼前飄過,我被自己感動到了。
回憶小時,再簡單不過的事遇到我就變得很難,我總讓父母來解決。“你要學會獨立啊!”父母說。我諾諾的應著,心卻飄到了遠方。看著現在的自己,我已經可以自己做飯、自己打掃、自己穿衣洗臉。許多我原來看著遙不可及的事情,我都做到了。看著現在的自己,我笑了。
回憶過去,一次次的挫折將我跌得遍體鱗傷,我哭著、打鬧著,卻阻擋不了命運對我的捉弄。“你要學會堅強啊!”父母說。我有氣無力地哭著,我做不到,好難吶,我害怕。我看著現在的自己,面對挫折,我敢和他正面對峙了,我開始挑戰自己的恐懼,使他變成我的一部分,我有了失意后的坦然,挫折后的不屈,失敗后的從容,看著自己,我笑了。
回憶曾經,我幻想出了許多不切實際的東西,我認為成長都是自然的,順著就好了。于是,我很懶,我不愿意努力。“你要成熟啊!”父母說。我懶懶地應著,反正嘛,成長這回事兒,該懂得總會懂得,是時間的問題,和我有什么關系呢?看著現在的自己,我已經懂得去爭取、去努力,我不再認為一切的理所當然,我在成長,不只是身體上的,還有心境上的,看著現在的自己,我笑了。
在不斷的追求中,我不斷的完善著自己,被自己每一份超越,每一絲成長,每一次進步而感動。
被自己感動是最美麗的起點,它見證著我們的腳步,見證著我們的成長,見證著我們的艱辛與喜悅,見證著我們的汗水和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