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春節中學生篇一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前言
在中國人眼里,春節,無疑是一年里最為重要的節日了。因為這一天不僅是舊年的結尾也是新年的開始呢,人們會在春節中辭舊迎新,祈愿這新的一年會更好。
一般從臘月中旬人們便會準備置辦過年要的東西了,人們奔波于各種各樣的商場、干果店、雜鋪店中。其實從這些忙碌的身影中我們便已經能感受到那股濃濃的、甜蜜的氣息。這種時候,大人忙著置辦年貨,我們小孩子也不例外,都纏著家人買可口的零食、干果或玩具。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春節是人們休息玩樂的最佳時機了。
等到臘月二十三小年這一天時,人們也會放放煙花、火炮之類的,基本上從這天起,一直到初五、初六時,晚上才不會聽到煙花、火炮的聲響。小年,其實說起來是年,但現在已經不怎么流行過小年了,只是從這天起,各條大街上都擺滿了賣小吃的,尤其是景區,數都數不過來。但也是從這天起,家家戶戶也真正開始有了年的味道。
小年過了之后,家家戶戶也差不多都準備好了,店里走動的人也少了不少。店鋪里的人也不急不火,悠閑自在地守著自己的攤子,等著除夕的來臨,也等著早早關門好回去吃年夜飯,和家人團聚。
除夕,終于在萬眾期盼中來了。這一天,早上也許你并看不出什么不同,等到下午的時候你會發現街道上幾乎一個人也沒有了,除夕當天一般都是極冷的,人們在上午的時候會去街上看看有沒有什么自己新年準備中忘記了的東西。等到吃午飯的時候,所有的人都會回家了,在家里準備著豐盛的年夜飯。等到下午快傍晚的時候,年夜飯的序幕也就拉開了,一道道美味的菜肴陸續的上桌,家人們圍著大桌子一臉歡快的吃著聊著,相互祝福。這時,能和家人在一起,便是最幸福的。
初一,是春節中最為熱鬧的一天。小孩子們挨家挨戶的去鄰居們拜年。小孩們出去了,大人們 又在家做什么呢?在我們老家,再好不過的消遣就是打麻將。外面人山人海,里面歡聲笑語。無論在哪里,都是喜慶的、祥和的。這就是新春。
春節中學生篇二
春節,大家都愛過,不過,每個地方過春節的方式都不同。這次,我就寫寫我的家鄉蘭溪的春節吧!
在春節即將到來的前兩天,那可是最熱鬧的時候。孩子們要準備他們的“大事”。買糖,買玩具,買炮竹,樣樣不可缺。在蘭溪的菜市場,超市,各個商店,到處人山人海。
孩子們都準備了,大人們也不甘落后。吃的,喝的,穿的,用的,裝滿了幾大袋子,因為新的一年,要有新的氣象嘛!
臘月二十八則是跪拜祖先,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謝年。饅頭,雞肉,酒,糖糕,都擺上了供桌。而且,在這一天,家里必須有人。如果是迫不得已,也要將客廳的燈亮著,表示家里有人。
過了二十八,家家戶戶忙得不可開交。而且必須全家大掃除,還要把肉,青菜,年糕,魚,都準備充足。因為,店鋪多數在正月初一到初五關門,到了初六才開門,表示關門大吉。
終于到了除夕,走到大街上,輕輕一聞,香噴噴的氣味就撲鼻而來——家家戶戶都在趕做年飯。各家各戶都貼上了年畫,掛上了對聯。年飯可以吃火鍋,因為代表來年紅紅火火,也可吃雞鴨魚肉,更透出合家團圓的氣味。吃不下的飯菜可以剩下,放到櫥柜里明年再吃,寓意:年年有余。
吃完年夜飯,大家開始放鞭炮,有些頑皮的孩子也跑到大街上放起小花炮來。除夕夜家家燈火通宵,不許間斷,鞭炮聲也日夜不絕。在外地工作的人,除非萬不得已,必定要趕回家里,吃趟年夜飯。在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大多數都要守歲,不到十二點不能睡。而且,這一天的燈都得亮著,真是燈火通宵啊!
正月初一,人們帶著孩子到親戚家,朋友家拜年。剛進門,主人就會拿出紅包與茶點招待客人。
到了元宵,春節的另一個高潮。大街上處處張燈結彩,整條大街像是在辦喜事,紅火而美麗。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一眨眼間,就到了正月十八。學生們依依不舍地告別了春節,去上學了。而大人們呢,也繼續做事,干活,一切又恢復了正常。
蘭溪的春節,是那樣紅火,美麗,耀眼。他雖然是個小城,但同樣過年,同樣美麗。
春節中學生篇三
春節快到了,我了解了一些關于春節的習俗,現在,讓我來講給大家聽吧!
掃塵
二十四,掃房日。臘月二十四,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干干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家家戶戶都要打掃衛生,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把家里打掃得干干凈凈。人家這樣做是為了要把所有不高興的事統統掃出門,祈求新的一年好運常伴!
貼春聯
倒貼“福”字
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的是福氣、福運,代表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對美好未來的祝愿。一些人喜歡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
爆竹
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里啪啦的爆竹聲除舊迎新。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但是小朋友們在玩爆竹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喲!
拜年
大年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漂漂亮亮,出門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長壽安康,長輩便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
春節的習俗還有很多很多,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春節習俗,就請自己去查資料學習吧!
春節中學生篇四
春節一般指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陰歷年,俗稱“過年”,下面是初二春節作文:我的快樂春節,請各位同學好好閱讀。
時光如水,兔年過去了,我們又迎來了嶄新的龍年。每當春節到來時,我都會這么想:新的一年到了,我們也長了一歲,過去頑皮的我們應該也變懂事了;懶惰的我們應該也變勤奮了;愛搗蛋的我們應該也變安靜了……大家都會發生變化。但不變的是春節期間,我們可以吃年夜飯、拜訪親戚、貼春聯、趕廟會……過一個快樂的春節。
春節期間,我一連去了5個親戚家吃年夜飯。每家的菜都很豐盛,什么冷盤呀、甜湯呀、雜燴呀……菜式各種各樣,看得我眼睛都花了,而且許多都是我愛吃的,每次吃完,肚子都是鼓鼓的。當然,我也有了其它收獲,親戚們都很熱情,每到一家,他們都會給我不少的壓歲錢。我心里美滋滋的,開心極了。
貼春聯也給我的春節增添了不少快樂。一大早,我就吵著鬧著要去買春聯和福字。走在大街上,許多店都關著,應該是回家過年了。突然,我眼前一亮,終于有一家開著,便沖了過去挑了幾對春聯和許多張福字。回到家,我立刻拿著透明膠和那些春聯和福字,去門上、窗戶上貼了起來。忙了一會,望著這些貼好的春聯和福字,我不禁開心地笑了,我感受到了濃濃的年味,也希望好運氣時刻陪伴著我!
每年春節都要和奶奶去燒香拜佛,今年也不例外。早上4點多,就從床上爬起來,和奶奶梳洗一番,然后向寺廟出發。一路上,呼呼的北風刮得我的臉真疼,不過我還是堅持下來了。到了寺廟,我們要先買香,然后去大廳一個一個地拜。把香點燃后,我們還要跪下再拜一次。跪拜時,我很誠心,希望佛祖保佑我的學習進步,家人身體健康。雖然知道這是迷信,但我還是很希望得到保佑,當然我也知道最重要的是靠自己的努力。拜完后,我們還要去吃一碗小團子。我吃完后又偷偷的跑到點蠟燭的地方,等沒人了,輕輕地說上幾句祝福的話。
今年的春節我過得有滋有味,很快樂。我也明白自己已經長大了,一定要努力學習,為了自己的理想而努力了。
春節中學生篇五
每個人老家春節的習俗各有不同的特點。而我老家的春節也是多姿多彩,別具一格的。
按照我老家的規矩,春節大約是臘月中旬時開始的。大人們十分忙活,早上公雞一叫,就要起來干活了。“殺雞殺鴨,做年糕”這是我老家必要的習俗。家家戶戶都必須買年貨,小孩子愛吃的糖、餅干一大把。最重要的是桔子,桔子代表著大吉大利。來家里拜年的客人都必須吃一個,否則就是對這家人不尊重。所以,每到一個親戚家拜年,口袋里都是吃的東西。小孩子都開心極了,但大人們可就辛苦了。
這時最有趣的,還是貼春聯。我和弟弟嘗試貼春聯。“左邊點,右邊點,再過來點。”我指揮著弟弟幫我移動春聯的位置。“ok!”我稱心如意。沒想到一看,春聯斜的不成樣子。我心灰意冷,可是沒辦法我們又重新來調整春聯的位置。好不容易貼好了,但粗心大意的我把春聯貼反了。是我和弟弟捧腹大笑。這個艱巨的任務不得不交給爸爸來完成了。
到了除夕就是熱鬧非凡,喜氣洋洋的時候了。人人都換上新衣服來吃團圓飯。餐桌上大魚大肉,最少不了的是魚“年年有余”,雞肉。還有芹菜和蒜。芹菜代表著發財,蒜代表著數錢,正所謂先發財在數錢嘛!我老家還有一個獨特的習俗,那就是從除夕開始要開所有的燈三天三夜,包括煤油燈。睡覺都不能關。為的是驅鬼。
我的老家也跟大家的一樣,小孩子全都要守歲。到了零點,我們就要開門放鞭炮,大人們要給小孩們紅包。家家戶戶的鞭炮響徹云霄,煙花讓原本閃爍星光的夜空,更加燦爛美麗。
過了除夕我們一大早就要起來去拜祖宗,求得一家平安。一進廟里,我保證不過幾秒你就會哭。還不都是被煙熏的,我也不好受啊!拜完了,就要去親戚家串門。
正月十八日,我老家的春節就正式結束了。真是光陰似箭啊!十幾天就這樣過去了。但春節的喜慶場面都讓我牢牢地印在心中。我期待著下一個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