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應該在題材選擇上有獨特性和廣度,能夠引發讀者的興趣和好奇心。這些優秀作文范文展示了作者獨特的見解和豐富的情感世界,讓人感受到文字的魅力。
端午的初中(專業16篇)篇一
童年是一首詩,多么令人難忘啊。
小時候,當我第一次回到老家,一眼看見了一只老母雞在雞窩里孵雞蛋,這令我非常的驚奇,我想:“既然母雞能孵出小雞,那么我是不是也能孵出小雞呢?”于是我進屋,找出三個雞蛋放在奶奶床上,然后坐在上面,等待奇跡的發生。十幾分鐘過去了,我累了,起來一看,幾個雞蛋仍在那兒紋絲不動。我很納悶,跑去問奶奶,奶奶聽了哈哈大笑,說:“傻孩子,人是孵不出小雞的?!?/p>
小時候我不光孵雞蛋,還用洗衣粉洗白菜呢!那天我看見媽媽正在用洗衣粉洗衣服,我一看衣服上的污漬都被洗掉了,我又驚又喜,原來洗衣粉這么神奇呀,一下這里面想到廚房新買的小白菜根上都是泥巴,是不是也能用洗衣粉洗干凈呢?于是馬上去廚房拿出一捆小白菜,跑進廁所,倒了一些洗衣粉在白菜上面,然后打開水龍頭,把白菜泡在水里,我興致勃勃地洗著白菜。不一會,媽媽走過來,看見我嚇了一跳,說:“兒子,你臉上怎么那么多泡沫?還有你在洗什么?”我把事情的經過都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媽媽,媽媽聽了之后就笑,又說:“兒子洗衣粉只是用來洗衣服的,不能洗菜?!?/p>
童年無知的我,不僅鬧了不少笑話,還留下了一些痛苦的記憶。記得四歲左右的時候,媽媽送我去學游泳。一來到游泳館,好多小朋友啊!我穿上泳衣,跳進泳池,教練在旁邊教我。過了一個小時,我覺得自己基本都學會了,于是興奮地推開教練,打算自己暢快的潛水??墒俏彝浟似磷『粑?,結果很自然,我吸了一大口水,然后就被嗆住了,都不知道什么時候被教練救起來的。剛上岸,就一直在吐,吐的都是水,還一直在咳嗽,沒過幾天就感冒了,我太難了!
童年一下子就過去了。無論是事還是趣事,一直珍藏在我的記憶里。
端午的初中(專業16篇)篇二
我最喜歡過家鄉的端午節,因為家鄉的端午節特別有趣。
記得去年的端午節,一大清早,我就跟在奶奶_后面去準備粽葉,糯米,肉塊兒,紅棗,菜干等包粽子的材料。奶奶忙前忙后的,我想幫忙,樂瘋了似的一個勁地問:“啥時候包呀?啥時候......”奶奶不耐煩地說:“看電視去,包的時候叫你?!蔽冶缓遄吡?,耳朵邊一只想聽見奶奶的呼喚聲。到了中午,吃完飯后,終于可以包了。奶奶先把粽葉圍成圓錐形后,再把摻和在一起的糯米菜干放進去一勺,壓扁后,再放肉或紅棗,再放一勺,再壓扁。這樣粽子很飽滿。圓錐里面放滿了餡后,再把上頭的粽葉將露出來的蓋住,再把一層粽葉再將它裹起來,系上繩。一個完美而飽滿的粽子誕生了。我也嘗試做了幾個,嘿嘿!我爆出來的都一些“丑八怪”。雖然不好看,但我很快樂。
端午節還有一個偉大的傳說。在戰國時期,有一位叫屈原的詩人,他非常熱愛祖國。有一次,國家敗亡了,他抱著必死的心,跳進黃河里。人們為了紀念屈原,把每年這個時候稱為“端午節”。因此,許多人會把剛包好的粽子扔進黃河,紀念屈原。而我的家鄉也有一個關于端午節的風俗習慣。那就是全村鄉親們坐在小劇院里看戲。依依呀呀的,不知道唱些啥玩意。老人們倒聽得入迷。我們這些生活在新世紀的人們卻有些不滿意。
我愛家鄉的端午節,為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
端午的初中(專業16篇)篇三
端午節流行于布依、漢、仡佬、土家、壯、侗等其它民族地區。
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還被稱為端陽節和重五節。可又有一些人認為,端午節也是龍節,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的少數民族為了紀念龍神的節日。
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內容。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再把粽子投進江河,是為了讓魚蛟蝦蟹吃飽了肚子,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每逢端午節,人們會將屋子里打掃的干干凈凈,在廚房里灑滿了雄黃水,是為了用來殺死毒蟲www。duxie。net與防止毒蟲卵生。
許多風俗都會與“五”這個數字聯系在一起。大人有紅、黃、藍、白、黑五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名稱長命線。各家需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舟花。而南方過端午節要食“五黃”:黃魚、黃瓜、咸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無論南方還是北方,這一天要用雄黃酒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端午節的習俗說都說不盡,不過這有首兒歌就是:“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端午的初中(專業16篇)篇四
家鄉是水鄉,雖然沒有小橋流水人家的如此情調。但是看那正好貫穿小鎮當中的溪水和那溪水上窄窄的浮橋也倒別有一番江南水鄉的風采。
在我的印象中,家鄉的端午的熱鬧程度是僅次于春節的。因為有賽龍舟dd溪水的兩岸站滿了人,這是爸爸會將我舉過頭頂,我坐在他的肩上,在熱熱鬧鬧的人群當中,為賽龍舟的人們鼓掌喝彩。當然,更是因為端午這天的食物也格外豐盛。
粽子是不可少的。奶奶是包粽子的能手,更是選料的好手。粽葉是住隔壁的漁夫打漁時順便從江邊的蘆葦叢中擇好,賣完魚后送到我家來的,既新鮮又原生態。奶奶說,這位漁夫送來的粽葉都是最好的,寬而大且有光澤。包粽子時,粽葉要先用水泡一夜或煮幾分鐘,粽葉里包的江米也要洗干凈。奶奶包的粽子口味十分豐富:有紅豆的、棗子的、五花肉的,甚至還有咸蛋黃的。兒時的我十分享受和奶奶一起包粽子的時光,看著奶奶的巧手利索地包著一個個好看的三角粽子,我也照葫蘆畫瓢,但手一下沒握緊,米撒了一地。這時奶奶會慈祥地拍著我的腦袋,說:“你還沒長那么大力氣咧,來,幫奶奶舀米?!蔽绾笕岷偷年柟庹赵谀棠踢€未生出那么皺紋的臉上,很好看、很溫暖、很慈祥。包完粽子后,奶奶總會叫我送幾個給漁夫,并教我“遠親不如近鄰”的道理。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端午的初中(專業16篇)篇五
黃發垂髫之時,我獨自一人在院中奔跑。突然有一只烤雞懸浮在眼前,我兩眼頓時冒出紅心,跑了過去,就當快要夠到烤雞時,我突然覺得身體快速向下墜落。哎呦!我睜開眼睛,發現我躺在冰涼的地板上。哎,原來是做了一場黃粱美夢呀!但是誰把我推到地上的?我站起來,拍拍身上的灰塵,憤怒地看向周圍,隨即用惡狠狠的眼光,瞪向那只被我壓死的蜘蛛,說:“肯定是你把我推下來的?!崩习掷蠇尶扌Σ坏玫卣f:“蜘蛛是推不動你的。”我卻一點兒都不相信,一定是這只蜘蛛干的,打斷了我的美夢,哼!差一點就能吃到雞腿了。
還有一天,我趁老媽不注意,偷偷地把桌子上角落里的一小半西瓜給吃了,老媽回來一看西瓜沒了,慌忙說:“那個西瓜是放了老鼠藥,是我用來引老鼠的。”我吃了一驚,趕緊跑進了廁所,開始嘔吐,結果吐了半天,生怕自己被老鼠藥毒死了,出來發現老媽在偷笑,我這才知道被騙了,真是可惡的老媽。
童年時天真無邪,充滿童趣,現在回想起來這些事兒,我還會覺得趣味盎然,令人捧腹大笑呢!
端午的初中(專業16篇)篇六
童年,就是一棵大樹,那些回憶中的趣事便是樹上結的果實;童年,就是一道彩虹,那些回憶中的趣事便是繽紛的色彩。
小時候,我總喜歡跟林姐姐玩,當她的“小跟屁蟲”。有一次,我們餓極了,想去找大人買零食吃。找我爸媽:“不買。”找林姐姐爸媽:“不買”。就在我們要“鬼哭狼嚎”的時候,林姐姐指著紙巾說:“依依,快看!那好像可以吃!”“啊?哪?在哪里?”我向四周看了看,林姐姐飛快地跑過去,伸手抓了一把紙巾對我說:“喏,就是這個!”我倆立刻像餓極了的貓見了老鼠一樣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拔遗?我呸!林姐姐,這是什么?”我帶著哭腔說。“我也不知道,真難吃!”林姐姐皺著眉頭說。我爸媽聽見我們的哭聲,立刻跑過來,問:“小乖乖們,怎么了?”我拿著手里的東西,問:“這是什么?好難吃!”爸媽哭笑不得地說:“這是紙,不能吃呀!”“啊?”我們倆同時拔高了聲音尖叫道?,F在回憶起來覺得很傻,但還是很懷念那時候和林姐姐一起玩的時光。
還有一次,我和林姐姐走在水泥路上(還不是很干),覺得很好玩,還在上面滑來滑去?!皳洹钡囊宦曃覀z同時摔成了“兩只小花貓”,逗得爸媽哈哈大笑。
我童年的趣事很多,每每回想起來,就忍不住捧腹大笑。
端午的初中(專業16篇)篇七
凡從舊社會過來的女人,大多數不識字。奶奶也是中的一個。可能是她對自己不識一字而遺憾的緣故吧。她總是殷切地希望我們兄妹倆能好好念書:“你們可要好好念書哇,不念書是沒有出息的。奶奶是沒法上學堂,你們有條件就要珍惜?!泵慨斘易鲎鳂I時,奶奶總是坐在一旁默默相伴。只要看到我拿回一張張獎狀,她就會露出舒心的笑容,臉上的皺紋也舒展開了。奶奶沒有文化,也會鬧笑話。一次奶奶拿起桌上的書本,一本正經地看起來,我湊近一看,呀!書拿倒了。我笑了。忙說:“奶奶,書拿倒了。”奶奶一愣,也笑了。她指著書上的字要我念,聽著我流利地讀書,奶奶開心地笑了。這笑聲是那么的'舒心,飽含著寬慰,也寄托著希望。
前幾年,奶奶也曾到我們這兒住過一段日子。奶奶六十多歲了,她從舊社會走到新社會,經過了一段段辛酸的生活。每當我們在一起聊天時,她總愛擺起過去,“過去那些日子苦喲,三年困難時期啥都沒有,糧食定量,一個大人每頓只有一碗飯,吃不飽;哪象現在?天天吃肉。還浪費。”這些話說了一次又一次。每次說時.奶奶總是副嚴肅而沉痛的表情,像是在追憶過去的歲月。我不知道奶奶當時想些什么,是在憶苦思甜,還是在教育我們。但我看來,好象是那么遙遠。我也沒有放在心上。但現在再回頭細細咀嚼那些平淡的話語,卻又領悟到這是老人用自己的經歷教育如今過上舒適生活的后輩,不要忘了過去。人生的真諦往往蘊藏于平淡而真實的話語中。
手套,對,還有手套。我從記憶的倉庫中找到了一顆閃亮的珍珠。冬天寒風凜冽,無情地撕裂著我的手,凍瘡,猖狂地生長起來。奶奶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忽然有那么一天,我一覺醒來,發現枕邊整整齊齊地擺著一雙嶄新的手套。我高興極了,戴上一試。真暖和。奶奶來了,帶著慈愛的笑問我合適不?我全明白了,拉過奶奶的手,想要表達我心中的感激。卻發現奶奶的手生滿了大大小小的裂口,有的還滲著血水,十分可怕。再一摸皮膚,粗糙、于裂。頓時,我的那股高興勁沒了,我內疚地低下頭:“奶奶,您的手……”“沒事。貼點膠布就好了?!澳棠倘魺o其事地打斷了我的話。此后,每當我一戴上這雙奶奶用滿是裂口的手編織的手套,眼前就晃動著奶奶那雙手,揮也揮不去。我只能在心底默默他說。“奶奶,謝謝您!”
奶奶對我的關懷是多方面的,不僅是織手套。那次雨中送傘更讓我難以忘懷。
奶奶,如今我是多么思念您老人家呀!我忙坐下,攤開紙筆,給奶奶寫信,盡管她不識字,但我相信,這用愛寫成的文字,她一定能看懂!
端午的初中(專業16篇)篇八
童年是天空上閃閃發光的星星,童年是一串串悅耳的笑聲,童年是五顏六色的棒棒糖。打開我們的童年世界,小小的心靈永遠是那么天真!
一次,放學回家后,我突發奇想,我要涂一點“香香”。于是,我把“香香”東涂一下西涂一下,又把頭上涂了個眼睛,裝成“二郎神”,還把眉毛涂白,手拿“戰刀”(其實是木棒),向老媽走去。我東看一下,西看一下,原來媽媽在這里!我躲在門后,想給她來個“驚喜”。只見媽媽向我一步步走來,一、二、三,跳!“呯”我出現在了她的面前,她一下子嚇得坐在了地上,哈哈,太有趣了!
我覺得童年是一把鑰匙,可以打開好多好多有趣的事情,對嗎?
端午的初中(專業16篇)篇九
記得那是八年前的一件事......
在八年前,年僅七歲的我就已經很愛看書了。吃飯的時候想著它、上學的時候想著它,就連睡覺的時候也在想著它......那時的我就已經離不開書了。
有一天晚上,爸爸又新買了幾本書給我,這下子我可高興壞了。我迫不及待的去拿書來看,可是爸爸卻說:“你要先寫完作業才準你看書。”沒辦法,爸爸都下了死命令了,我也只能先去寫作業了。
寫作業的時候,我心里一直在想著那幾本書,就沒什么心思去寫作業了。所以我就亂寫了幾筆,就去拿書來看??上О?,人算不如天算,我讀的`正起勁的時候,爸爸來了。我的第一反應是:慘了,這下爸爸一定會檢查我的作業的,怎么辦啊?!嗷嗷!!!沒想到爸爸真的按我想的做了。我悲劇了......嗚嗚......
爸爸看了看我的作業后,叫我過去,我只好像個蔫茄子似的走了過去。唉~~當時我猜爸爸肯定要訓我一頓了,可是我想不到的事發生了,那就是——爸爸沒有訓我,反倒語重心長的和我說了一番話。那就是:“孩子,爸爸支持你看書,可是你為了看書就不好好做作業不行啊,你應該先去把作業做好,在看書啊。這樣,你先去把作業好好重新做一遍,染后爸爸陪你一起看書,好不好?”我高興的點了點頭。因為自從我上學之后,爸爸就很少和我一起看書了。
很快,我做完了作業。爸爸也兌現了他的諾言,陪我一起看書。后來我又撒嬌說:“爸爸,我要你念給我聽,嘻嘻?!卑职终f:“好吧,我的小寶貝。”隨后她就念給我聽了,而我也慢慢地進入了夢鄉......
端午的初中(專業16篇)篇十
小時候,我常常不會安分地待在家里,因為我每次無聊,就會哭著讓爸爸媽媽帶我去公園玩。而玩的時候,我經常摔跟頭,每次摔完又會哭,哭聲震天響。隔壁家的大哥哥就給我起了個綽號——“朝天吼”。
三歲那年,一個陽光明媚的中午,我跟爸爸媽媽來到公園曬太陽,剛到公園門口,我心里就想:嘿嘿,上次沒玩好,我今天一定要把上次沒玩好的補回來!我以百米沖刺地速度往公園里跑,一直跑到了樹底下,休息了一會兒,真是不回頭不知道,一回頭嚇一跳!爸爸媽媽不見了,我急忙往回跑,找爸爸媽媽在哪兒??墒钦伊税胩?,還沒有找到他們一點兒身影,正當我要嗷嗷大哭時,爸爸媽媽從草叢里躥了出來。原來,剛剛他們一直在叫我,可是我壓根兒沒聽見,所以他們躲了起來嚇我,讓我不敢繼續亂跑了??墒俏夷兀客耆宦犓麄冋f的話,只顧著嚎啕大哭,哭得驚動了半個公園的人。
五歲那年,我來到廣場學騎自行車,爸爸告訴我騎車要膽大心細,一開始,爸爸扶著車尾陪著我騎。不一會兒,我騎得平衡一些了,可是當我回頭看見爸爸居然不在了,我心里一慌,手一抖,難以保持平衡,磕到了旁邊的石頭上了。腳上擦破皮了,鮮血不停往下流,“嗚嗚嗚,嗚嗚嗚!”我又開始“朝天吼”了,一直哭,直到最后,爸爸給了我一根雪糕,我的眼淚一下子止住了,拿起雪糕,就開始啃起來。到如今,媽媽都還笑我是個愛哭鬼,還是貪吃鬼。
七歲那年,我看了《中華詩詞大會》,心血來潮,準備跟爸爸賽一首關于“兒”字的詩。我叫來爸爸和媽媽,跟他們講完規則,比賽就開始了!只聽“美麗裁判”媽媽大喊道:“家庭版詩詞大會開始!”我迅速答出:“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卑职纸酉聛硪恢毕氩怀鰜?,“耶,我勝利了!”我高興地跳了起來,爸爸媽媽都很佩服我的知識,還鼓勵我:“兒子,你真棒!”我心里頓時比吃了蜜還甜。
童年,陪伴了我們小時候,童年像一本相冊,記錄了我們點點滴滴的歡聲笑語和快樂時光!
端午的初中(專業16篇)篇十一
今天,是端午節,我起了個大早。剛一下樓,就聞到一陣陣粽葉的清香。我連忙刷了牙,洗了臉。飯桌上已經擺好了撒上白糖的粽子、綠豆糕和咸鴨蛋。我迫不及待地用筷子夾起一個粽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香香的,甜甜的,味道好極了。
我邊吃邊問婆婆:“端午節不是要插艾草來辟邪嗎?”婆婆微笑著說:“去瞧瞧吧,艾草在門外呢!”我立馬沖了出去,發現艾草正靜靜地靠在墻壁上。
媽媽問:“還記得為啥要吃粽子嗎?”“當然記得”我連忙回答:“有一個楚國詩人叫屈原,為了喚醒百姓的愛國之心,不惜犧牲生命跳進大江。后來人們就用吃粽子和賽龍舟來紀念他?!眿寢岦c點頭說:“你說得對,所以有些地方也把端午節叫‘詩人節’呢!”
吃完粽子,我和帥妹妹各自做了張卷子。然后,媽媽帶著我們提著禮物去舅爹爹家送節,以表示對他們的節日祝福。
中午,婆婆做了一桌子我愛吃的飯菜,雞、蝦、粉蒸肉……。婆婆特別交待,要多吃點大蒜和莧菜,說是可以避免肚子痛。我和帥妹妹一下吃了好多。
端午節真是個不錯的節日,不過,如果能看到真正的賽龍舟,那就更好了。
端午的初中(專業16篇)篇十二
我用手指著日歷,癡癡地數著,“五月初五!啊,是端午節!”我念到這兒,興奮地叫起來。因為,我又可以吃紅蛋了。
所謂紅蛋,就是外殼是紅顏色的雞蛋。
“媽媽,今天是端午節,吃不吃紅蛋呀?”我問。
“當然?!?/p>
首先,媽媽將一種山上采來的草沖洗干凈。我不禁疑惑起來,問:“媽媽,這種草叫什么名字啊?”“紅雞蛋草?!眿寢尰卮鹫f。
然后,媽媽在鍋里加了適量的水,同時也把雞蛋洗干凈,便連同紅雞蛋草一起放入鍋內煮。
一分鐘,兩分鐘,三分鐘……我看著手表默默地數著。數到八分鐘時,我猛地抬起頭,雙眼直直地盯著鍋看,時不時還伸出舌頭舔舔嘴唇。此時此刻,平時黑不溜秋的鍋在我眼里仿佛成了全世界最漂亮的洋娃娃似的。這使得我沒注意到躲在角落里偷笑的媽媽。
差不多煮好了的時候,媽媽才把火候調到最小。掀開鍋蓋,頓時整個廚房都芳香四溢。那是怎樣的一種香啊!我咽了口唾沫。
媽媽吧鍋蓋放到一邊,用勺子把雞蛋給撈上來。我挑了一個的。二妹把蛋放在爸爸用毛線編織而成的絨袋子里,毛線是橘黃色的,蛋是紅色的,這兩種顏色搭配起來可美了。
我迫不及待地剝開雞蛋殼,哦,不對,是紅蛋的殼,都顧不得雞蛋還很燙手,就嘗了一口。嗯,味道很純正。沒吃過的不知道,吃過的如果嘗嘗我媽煮的紅蛋,肯定還想吃。
啊,這次端午節可真叫人難忘!
端午的初中(專業16篇)篇十三
上世紀五十年代,在山東農村老家過端午,印象有四:
一是吃粽子。粽子實際上頭天晚上就做好了。家鄉的`粽子和外地不同,外地是用糯大米做的,家鄉是用黏小米做的;外地多數用葦子葉做,云南等少數民族地區還用竹筒做,我們家鄉除用葦子葉外,還用類似薄羅葉那樣的粽子葉做,且兩個粽子對著捆在一起,其他地方少見。家鄉農村人過端午吃粽子就是吃粽子,也沒說紀念什么,只是學校的老師說是紀念屈原投汨羅江,更沒人去考證屈原是因逆耳忠言的勸諫,還是和楚懷王的后宮私通,而遭嫉恨放逐。老百姓只知道“吃了端午粽,才把那棉襖扔”,那時人窮,沒有毛衣、春秋衫,只有在單衣和棉襖兩者之間選擇。就是說,過了端午節,就可完全脫掉棉襖了。
二是插艾蒿。天不亮就趕到遠處的山野,去采苗高葉壯的艾蒿,回來后就插在門框上,據說可避邪。實際上是,家中有人得個瘡癤什么的疾病,就把那干過后的艾葉采下來,揉成一個個圓錐型的小團,用香點著,讓艾煙來熏患部,在中醫學上叫“灸”。再就是多割一些曬干,擰成“煙繩”,夏天用來熏蚊子,因為那時多數人家沒有蚊帳。沒有象四川人在端午節扎艾狗掛在門上,是為了讓張獻忠識別是窮人家,起義軍不殺。
三是扎五絲。就是把五彩或七彩的絲線擰成一股細繩,捆在手脖、腳脖上,據說可以辟邪保平安。剛扎上的時候,色彩很鮮艷。時間一長,被水濕了,掉了顏色,加上身上的灰沾上,就不新鮮了。五絲不能隨意剪掉,必須等到下雨,剪掉后扔到水里,據說可以變成彩色的小蛇。
四是戴香囊。老家叫香布袋、荷包。男孩戴大鋤刃,女孩戴心型的荷包。里面裝的香蓬子都是自己到野地里刨回來曬干的。那時一種長在沙地里的草,根部象個黑色的棗核,用手掰開,里面是白色的,硬硬的,很香。這時的小伙子大姑娘在一起,往往瞄著荷包互相扯來搶去嬉鬧調情。家鄉的習慣是,戴著香囊,不能去瓜地,說一去就把瓜給轟了,光開花不結瓜。
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亦稱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此外,端午還有許多別稱,如:夏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等等。
端午節的別稱之多,間接說明了端午節俗起源的歧出。事實也正是這樣的。關于端午節的來源,時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種說法,諸如:紀念屈原說;吳越民族圖騰祭說;起于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等等。迄今為止,影響最廣的端午起源的觀點是紀念屈原說。在民俗文化領域,我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都與屈原聯系起來。傳說屈原投江以后,當地人民傷其死,便駕舟奮力營救,因有競渡風俗;又說人們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為蛟龍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做成后來的粽子樣。端午節的習俗主要有:吃粽子于門上插艾或菖蒲驅邪,系長命縷,飲雄黃酒或以之消毒,賽龍舟等等。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前者是由于形狀有棱角、內裹粘米而得名,后者顧名思義大概是用竹筒盛米煮成。端午節吃粽子,在魏晉時代已經很盛行。這種食品是在每年端午和夏至兩個節日里食用。粽子還是一種節日往來的禮品。到了唐宋時期,粽子已極為有名,市場上常有粽子賣。
現在,我們過端午節仍然免不了要吃幾只粽子。粽子有不少花樣,有南北之別,東西之分。南方常用紅棗、花生、咸肉等混在糯米中制成,也多見不雜別的食品,而去品味粽葉的清香的;北方多以棗、果脯等作為粽子的餡心。小小的粽子,似乎已經成了中國傳統的象征,在人們心中占據著一定的位置。過去端午節還有躲午的習俗,此種習俗源于一種信仰,即:五月為“惡月”,瘟瘡蔓延,重五是個不吉利的日子,所以父母都于是日將未滿周歲的兒女帶往外婆家躲避,以逃脫災禍,故稱躲午。
這無疑是古代科學不發達而產生的觀念,因為五月酷暑將至,蚊蟲滋生,在沒有醫療衛生設備的民間,容易發生傳染病,遂給人們帶來一種恐懼心理,于是產生躲午習俗,如今這一節日的一些古***俗已經隨著社會變遷而消失了,但吃粽子、賽龍舟等習俗仍然流行。
今天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因為放假,所以我起的比平時稍晚一點。當我睜開眼睛的時候,卻發現我的手上腳上都被帶上了五彩線。五彩線是由紅、粉、黃、綠、藍五種顏色組成的,很鮮艷。媽媽告訴我說,端午節帶上五彩線會給自己帶來好運的。
洗完臉后,我就來到了餐桌前。滿滿的一桌,真豐富啊;有大大的三角形粽子,還有香噴的雞蛋、鴨蛋、鵝蛋??粗@么多好吃的,我的口水禁不住流了出來。
正準備開動時,爸爸發言了:“知道今天為什么要吃粽子嗎?哪位“同學”知道請舉手回答?”
這可難倒了我了,我就裝作沒聽見,等待爸爸解釋。爸爸告訴我說是為了紀念我國古代一位偉大的詩人屈原,真沒想到一種食物也有故事。
爸爸講完后,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和他們做游戲了——頂雞蛋。
我在盤里隨手拿了一個個頭較大的雞蛋,先和爸爸來了一個對決。而我的力氣太小了,一個回合下來,就輸給了爸爸。但是心里卻不服輸。心想:“可不能這么算了?!蔽矣秩ハ殆Z蛋,想和媽媽較量一番。
只見媽媽在盤子中左挑右選的,好像里面藏了大將軍。我好奇地問媽媽:“你在選什么?難道鵝蛋還會有什么不同嗎?”聽完后媽媽耐心地說:“你看這鵝蛋好像都一樣,其實里面的學問大著呢!首先你要看蛋的形狀,要選“小頭”尖一點的,這樣的蛋會比較有優勢一些;其次要看鵝蛋的外殼,光滑、細膩、顏色勻,這樣的蛋殼更硬一些。根據這些特點選,一定能獲勝?!?/p>
我半信半疑地選了一個鵝蛋,就開始跟媽媽較量起來了。
我雙手緊緊地握著鵝蛋,使上了渾身的力氣,頂啊,頂啊,只聽見叭的一聲,我趕緊收手,緊張地看了一下手中的蛋,我手里的鵝蛋竟然沒破,還是好好的,“原來是媽媽手里的蛋碎啦,太好了,我贏了!我贏了!”我興奮地邊喊邊跳,爸爸也高興的拍手表示祝賀,媽媽看著我高興的樣子也笑了。
真是一個難忘的端午節啊!
端午節來源于屈原的故事:愛國詩人屈原出了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但是沒有被國王采納,他反而被逐出宮中。屈原氣得不得了,跳進了汨羅江。當地的漁夫得知后劃著小船把竹筒里的米撒向汨羅江給屈原。后來,大家把竹筒盛米改為粽子,把劃小船改為賽龍舟來紀念屈原。我們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們家每年都過端午節。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就是吃粽子。我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粽子好手――我的媽媽。每年端午節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粽子。媽媽常說:用蘆葦的葉子包的粽子最香。所以,每年端午節媽媽都用蘆葦的葉子來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把蘆葦的葉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分別洗一洗。等蘆葦的葉子涼了以后,她就開始包粽子了。
她先取三片葉子,將這三片葉子卷成一個圓錐體,然后先放一個棗,接著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間再夾幾個棗,最后用線把葉子捆好,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她包的粽子又肥又大,活像一個個老佛爺在睡覺。等粽子包完后,媽媽把它們放在高壓鍋里蒸四十分鐘,再放三四個小時,使其入味,然后就可以吃了!媽媽包的粽子十分香,香得使我一見到粽子就會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所以,每當吃粽子時,我總是吃得很多!
過端午節除了要吃粽子,還要賽龍舟喲!
我最喜歡看賽龍舟了,幾十個水手都拿著槳,奮力地劃著,擂鼓的水手士氣高昂,用力地敲著?!凹佑?,加油!”場外的拉拉隊激情洋溢,發出雷鳴般的吶喊聲、助威聲,水手們聽了不得不更加使勁劃船。整個賽龍舟的場面非常壯觀、熱烈。
吃粽子、賽龍舟,這兩樣傳統習俗共同編織了一個熱熱鬧鬧的端午節。
“吃粽子,吃粽子嘍!”終于盼到奶奶這清脆甜美的聲音了。我告別了親愛的小伙伴,一個箭步跑回家,筆直地站在奶奶身邊喊道:“報告,我回來了。”媽媽在邊上點著我的鼻子說:“你這速度都快趕上火箭了?!毙β曉谠鹤永锘厥幹?。
我特別喜歡吃奶奶包的紅棗粽子,香香的,甜甜的,真是好吃極了。當一層一層的葦葉攤開來,江米的醇香也越來越濃的撲到鼻子,流進了我心田??粗掷锏聂兆?,白得透明,鮮得誘人。我迫不及待地吃著粽子,不一會兒,粽子就只剩一個角了?!奥齼撼?,細細兒嚼,聽爺爺給你講講端午節吧。”
爺爺蒲扇一搖,故事就開始了:“你知道我們為什么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的。當年的五月五日,楚國被秦國打敗,屈原在絕望和悲憤之下投汨羅江而死。端午節就是因此得來。屈原投汨羅江后,當地百姓聽到消息,馬上把船劃進茫茫的洞庭湖進行撈救。為了寄托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此后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里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尸體,后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p>
我使勁地點頭。是啊!端午節吃粽時不能忘了我們紀念的是一個人,一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沒有國,哪有家。沒有一個繁榮昌盛的國家,哪有豐衣足食的百姓。屈原愛國就像愛自己的家,愛百姓就像愛自己的親人。屈原的愛國精神值得世世代代崇尚。
吃著手中香甜的粽子,聽著屈原愛國的感人故事,真是個幸福的時刻呀。
端午的初中(專業16篇)篇十四
最近幾天心里頗不寧靜。今夜在院子里坐下來納涼,突然想到日日踏過的荷塘,在這滿月的光里,總該另有一番模樣吧。月亮慢慢地上升了,墻外大街上小朋友們的歡歌笑語,早已聽不到了;妻在屋子里拍著閏兒,糊里糊涂地哼著眠歌。我悄悄的披了大衫,攜帶門出來。
順著荷塘,是一條坎坷的小煤屑路。它是一條幽僻的路;白天也人少走,晚上更加孤單。荷花塘四面,長出許多樹,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楊柳,和一些不清楚姓名的樹。]有月光的夜里,這道上陰森森的,一些怕人。今夜卻非常好,盡管月光也是淺淺的。道上只我一個人,背著手踱著。這一片乾坤好像是我的;因為我像超過了平時的自身,來到另一全球里。我愛繁華,也愛理智;愛群居,也愛獨居。像今晚上,一個人在這里茫茫的月夜,什么都想,什么都不肯,便覺是個隨便的人。大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說起得話,如今都可以沒理。它是獨居的妙處,我且使用這無垠的荷香月色好啦。
彎彎曲曲的荷花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片。葉片水流量很高,像亭亭玉立的舞娘的裙。逐級的葉片中間,零星地綴滿些白費,有搖曳多姿地開過的',有羞澀地喊著菲兒的;好似一顆顆的耀眼明珠,又如碧時間的星空,又如剛出浴的麗人。輕風過處,送過來縷縷芳香,好像遠方高樓頂渺茫的歌聲一樣。此刻葉子與花也是有一絲的晃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里來到。葉子原是肩并肩密密地靠著,這便宛然擁有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下邊是脈脈的流水,遮擋住了,不可以見一些色調;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
月光如水流一般,靜靜地瀉在這里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青霧浮上來在荷塘里。葉片和花仿佛在牛奶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薄紗的夢。雖然是小孩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云,因而不能朗照;但本以為這恰好是趕到好處dd酣眠固不可以少,午休也美得不可方物的。月色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散生的灌叢,落下搖綴的斑駁陸離的陰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彎彎曲曲垂柳的稀缺的嫣然,卻又好像畫在菏葉上。塘中的月光并不均勻;但光和影有著和諧的節奏感,如梵婀玲上奏著的經典名曲。
荷花塘的四面,遠遠近近,崎嶇不平都是樹,而垂柳最多。這種樹將一片荷塘重重圍住;只在小道一旁,漏著幾段間隙,像是特為月光留有的。樹色一例是陰陰的,乍一看像一團煙霧;但垂柳的風姿綽約,便在煙霧里也辨獲得。樹梢上隱隱約約的是一帶遠山,只一些疏忽而已。樹縫中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照明,有氣無力的,是磕睡人的眼。此刻最繁華的,就是樹枝的蟬聲與水中的蛙聲;但繁華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
端午的初中(專業16篇)篇十五
家鄉是水鄉,雖然沒有小橋流水人家的如此情調。但是看那正好貫穿小鎮當中的溪水和那溪水上窄窄的浮橋也倒別有一番江南水鄉的風采。
在我的印象中,家鄉的端午的熱鬧程度是僅次于春節的。因為有賽龍舟dd溪水的兩岸站滿了人,這是爸爸會將我舉過頭頂,我坐在他的肩上,在熱熱鬧鬧的人群當中,為賽龍舟的人們鼓掌喝彩。當然,更是因為端午這天的食物也格外豐盛。
粽子是不可少的。奶奶是包粽子的能手,更是選料的好手。粽葉是住隔壁的漁夫打漁時順便從江邊的蘆葦叢中擇好,賣完魚后送到我家來的,既新鮮又原生態。奶奶說,這位漁夫送來的粽葉都是最好的,寬而大且有光澤。包粽子時,粽葉要先用水泡一夜或煮幾分鐘,粽葉里包的江米也要洗干凈。奶奶包的粽子口味十分豐富:有紅豆的、棗子的、五花肉的,甚至還有咸蛋黃的。兒時的我十分享受和奶奶一起包粽子的時光,看著奶奶的巧手利索地包著一個個好看的三角粽子,我也照葫蘆畫瓢,但手一下沒握緊,米撒了一地。這時奶奶會慈祥地拍著我的腦袋,說:“你還沒長那么大力氣咧,來,幫奶奶舀米?!蔽绾笕岷偷年柟庹赵谀棠踢€未生出那么皺紋的臉上,很好看、很溫暖、很慈祥。包完粽子后,奶奶總會叫我送幾個給漁夫,并教我“遠親不如近鄰”的道理。
端午的初中(專業16篇)篇十六
大家一定都知道,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吧?!到了那天,人們就會把早已準備好的粽子葉以及佐料拿出來,精心地包出一個個綠色的四角形粽子,人們再小心翼翼地剝開粽葉,無比美味地咬上一口,嘖嘖,那味,簡直妙不可言!五月初五,端午節這天,各地還要進行精彩的劃龍舟大賽,人們邊狼吞虎咽地啃著端午節的美味佳肴,邊盡情地吶喊著為湖上賽龍舟的人們加油,喝彩……端午節是快樂的,那么,端午節的起源是什么呢?這可是關系到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呢!
屈原是我國古代戰國時期楚國的士大夫,一直以來都受到了當時皇帝的重用,最后卻被奸臣所迫,被逼得走投無路,帶著對自己國家的愛忍痛奔到江邊,含著淚背著石頭跳江輕生了。當楚王知道這個消息后,才醒悟過來,可為時已晚,我們偉大的屈原,早已跳江幾個鐘頭了,連個尸體都撈不到。極度悲傷的人們害怕屈原的靈魂餓了,便將飯倒入江中,后來又害怕江中的魚蝦將飯菜吃掉,在外面包上葉子做成菱形的樣子,那樣,魚蝦就不敢偷吃了。
后人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將乘小舟打撈尸體和將做成菱形的飯團轉變成了現在的賽龍舟和吃粽子。有的地方還要在那天給孩子的手和腳踝綁上色彩鮮艷的細線,據說那樣可以防止蛇咬,相當于端午節的護身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