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優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講禮貌教案及反思篇一
?談禮貌》這是篇說理性的文章,對于五年級的學生來說,重點應該是讓他們通過具體的語言文字的品讀,明白禮貌待人的意義,并落實到自己的行動,另外就是讓他們初識議論文,初步掌握這類文章的表達方式。圍繞這兩個重點,在教學中,我抓住文中的重點詞句,特別是三個事例最后揭示的三句道理,再結合課文中的具體事例和學生的生活經驗,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悟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口頭表達的能力,同時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如在第一個事例中,我重點圍繞“禮到人心暖,無禮討人嫌”這句俗語,讓學生在反復讀了這個故事后,結合這個事例來說說對這句話的理解和感受,從而讓學生在接受了思想教育的同時,又提高了學生圍繞重點句子來整體感悟段落,乃至整體感悟文章的能力。同樣,在教學第二個事例時,我又重點抓住“禮貌待人可以在人與人之間架起理解的橋梁,減少相互間的矛盾”一句中的“理解”這個詞,結合女青年的裙子被小男孩踩臟后的例子,讓學生說說對“理解”這個詞的理解,讓學生說說在這件事中,女青年理解了小男孩的什么以及小男孩為什么能得到女青年的理解,從而使學生明白女青年不但沒有責怪小男孩踩臟她的裙子,反而也以禮相待,這是小男孩主動地道謙,使用禮貌用語的結果。
“禮到人心暖,無禮討人嫌”,第二個例子來自于生活,用小朋友踩了女青年的長裙主動道歉的事,說明“禮貌待人可以在人與人之間架起一座理解的橋梁”;第三個例子來自一個偉人小故事,用周總理安慰理發師的事,說明“文雅、和氣、寬容的語言不但溝通了人們的心靈,而且反映也一個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養”。這三個事例的選取非常合適,它們各有側重,代表著不同時代、不同階層人對待禮貌的態度,具有很強的說服力。不僅僅是這樣,這三個事例的選取還分別側重了這三方面:當我們遇到困難時我們該采取什么態度、當我們有了錯時我們該怎樣做、面對別人的無心之過我們又該如何對待。而我,盡管教學中也結合事例交待了這三方面,但仍缺少一個整合,缺少一個歸納,缺少一個讓學生立體、縱觀看課文的機會。議論文“事例的典型化”在學生心里沒有留下多少痕跡。
在這節課中,圍繞著三個事例,我和學生們對禮貌談了不少,讓學生說說有禮貌者怎么有禮貌,沒有禮貌者又是如何沒有禮貌的,以及從他們的故事我們又該怎么做。在教學中,我抓住文章的語言特色,通過有感情朗讀讓學生感性認識“有禮貌”“沒禮貌”,因為有感情地朗讀是語文課很重要的一個特點。而且我們也要通過朗讀,把文本語言內化為學生的語言,把書本的言語落實到言語交際中去,讓學生在體悟文本的思想的同時實現“人文與工具的統一”。但失誤的是,我讓學生讀了、感悟了描寫人物的語言神態動作的句子,卻沒能夠抓住人物的語言、神態之關鍵詞,讓學生在這些關鍵詞的朗讀中、對比中去品讀,去感悟。
名言俗語積累是語文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它很好地體現了語文的特點,它的好處自不必言說。但這節課,我設計了這一環節卻因自己沒把握好時間而沒能與學生交流成。小練筆是對文本的一個拓展,是學生思維的延續。光明白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的重要還不夠,我們還得學著文章的表達方式,寫一寫生活中的禮貌事件,這不論從對學生的習作能力、思維能力的培養,還是著眼于禮貌教育而言,都是大有裨益的,但同樣因為自己沒把握好時間,對整節課缺少整體規劃,課前沒備足課而沒能在課堂上落實。
經過這節課,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新課程需要的是能有著豐富的知識、全新的教育理念、積極的教育實踐的高素質教師,作為一名在新課改下的青年教師,我想我們惟有學習,惟有鉆研!
講禮貌教案及反思篇二
然后我讓孩子們自己欣賞自己用積木建造的房子,并把自己的想法和設想,都用的哪些形狀和顏色的積木,并用這些積木建造了房子的哪個部分,說給旁邊的小朋友聽聽。孩子們的興趣都很高,迫不及待帶的要和小伙伴們分享自己的偉大建筑。而在這時我也用相機記錄下了孩子們各式各樣的作品,并把孩子們的作品放到了大屏幕上,當孩子們看到自己的作品變到大屏幕上都興奮不已,我又挑了幾個孩子把他們的作品完整的表述出來,說說用什么形狀的積木建造的房頂,用什么形狀的積木建造的窗戶等等,這樣自己動手,自己表達,完全的感知,為畫畫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也許有些孩子沒有說,但是從其他孩子的作品中也會得到靈感。
經過充分的感知,孩子們下筆很快,沒過多久很多孩子便把自己想要設計的建筑畫好了,有的把自己用積木搭建房子完整的呈現在畫紙上,就像一座城堡一樣;有的設計了十幾層的摩天大樓;有的設計了帶翅膀會飛的房子;還有的設計了房頂上能開花的房子……真是各式各樣,種類繁多。還有還多小朋友在自己建造的房子的'周圍添畫上了小路、藍天、白云、向日葵、小鳥等等,儼然就像是一幅美麗的畫。在翻看幼兒的作品時,不禁讓我有些詫異,因為以前老師都有示范畫,孩子們不自覺的會模仿,總會有許多相同的畫,而這一次真的出乎意料,孩子的畫真的各式各樣,無所不有。這也讓我感覺到,只要給孩子充分的空間和自由,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真的是驚人的。
感覺不足的是在搭積木和講解的部分花費的時間有些長,個別幼兒沒能夠充分的畫出來,以后會在時間上安排好。
整體來說,幼兒能大膽、創造性地“設計”建筑,滿足了當建筑師的愿望,感受到了建筑房屋的樂趣,也給了我上好美術課有了信心。
講禮貌教案及反思篇三
1、愿意做個好寶寶,高高興興上幼兒園!
2、學說禮貌用語:老師早、媽媽好!
3、知道在幼兒園應該和小朋友友好相處。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能夠將自己好的行為習慣傳遞給身邊的人。
教學重點、難點
學會使用禮貌用語。
理解兒歌的內容。
活動準備
1、布偶娃娃三個;
2、積木搭成的一個幼兒園,一個家。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寶寶們,今天我們小小班來了三位客人,讓我們一起跟他們問聲好。
(教師出示三個布偶娃娃)
幼:布偶娃娃你們好?。ㄓ變糊R說)
(同時老師帶著布偶娃娃們向小朋友們問好)
(教師創設娃娃早晨入園、離園時問好和道別的情境)
提問:小朋友們,娃娃是怎樣向老師和同伴問好的啊?他們是怎么說的?怎么做的呢?
幼1:娃娃說,老師早!再見!
幼2:娃娃鞠躬說老師早!老師再見!
……
師:恩,布偶娃娃們都很有禮貌,見到老師或同伴會鞠躬問早、問好,下午回家會向老師、同伴說再見,他們是有禮貌的好寶寶。
二、學習兒歌《好寶寶,有禮貌》
師:今天老師和寶寶們一起學習一首兒歌,兒歌的名字叫《好寶寶,有禮貌》
(老師一邊演示教具,一邊有感情的朗誦兒歌)
好寶寶,有禮貌,好寶寶,有禮貌,
看見老師問聲早,看見同伴問聲好,
回家會把手兒招,回家會把手兒招,
“老師,老師再見了?!薄皒x,xx再見了?!?/p>
師:老師讀一句,寶寶們跟著老師讀一句。
(幼兒跟著老師朗讀兒歌兩遍)
師:剛才我們看到布偶娃娃是怎么像老師和同伴問好的???現在請寶寶們一邊跟老師讀兒歌,一邊做動作。
(幼兒在朗讀的同時做握手、鞠躬、再見等動作)
三、場景游戲:打電話。
設置場景,我首先示范打電話:“喂,你好,……再見。”然后再有針對性地請幾個小朋友接電話。最后分組游戲,相互打電話,讓幼兒在設置的場景中練習禮貌用語。
教學反思
講禮貌教案及反思篇四
《我是什么》是一篇科普性文章,采用了擬人的寫法,語言樸實生動、活潑有趣。為學生提供了學習語言文字的好機會、好材料。
一、立足整體把握教材,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課堂教學開始,我注重對文本的整體感知,讓學生自己讀課文,猜猜“我”是什么,以激發起學生的讀書興趣,使學生“喜歡閱讀”。接著又從整體內容把握教材,讓學生邊讀邊思考,并用筆畫出“我”都變成了什么。最后又回歸整體,有語氣地朗讀課文。
第四自然段教學,以讀代講的教學方式突破難點,在我的引導下學生讀懂水做的好事是什么、壞事是什么,并知道人類想辦法管住水,讓它光做好事、不做壞事。學生在輕松愉悅的讀書過程中讀懂了語言文字。
二、以讀為本,在讀中理解語言文字。
《課標》要求: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我在教學時注意對學生進行朗讀指導,采用多種形式讓學生讀書。學生結合生活實際理解“很小”和“極小極小”,并對比區別。再聯想無數這樣的點兒連成一片。指導學生讀清楚“無數極小極小的點兒”。最后邊讀邊想象無數極小極小的點兒連成一片,在空中飄浮的樣子。指導學生讀的過程中滲透了把事物描寫具體的方法。
第三自然段雖然短小,但文字優美,我抓“睡覺、散步、奔跑、跳舞、唱歌、開大會”幾個詞語,并通過觀察課件,讓學生談感受,睡覺時安安靜靜、散步時很悠閑,所以讀“我在池子里睡覺”聲音低、小;“在小溪里散步”聲音輕緩;最后讀海洋里的水波濤洶涌,又分別安排小組讀、全班讀的方式,聲音由低緩到洪亮,讓學生感受到這種起伏變化。
總之,以各種方式的讀,營造了讀書的氛圍,激發學生的讀書熱情,培養學生讀書能力。
講禮貌教案及反思篇五
1.培養幼兒參與意識,鼓勵幼兒能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2.培養幼兒遵守規則的意識。
活動準備
1.紙、筆每人一份。
2.日常生活中進行常規培養。
活動過程
一、教師問:“小朋友們好?!?/p>
幼兒回答:“老師好?!?/p>
教師高興地說:“你們真有禮貌?,F在我向小朋友提個問題,你們平時是如何講禮貌的?”(幼兒發言時,教師注意提醒幼兒把話說完整。)
教師根據幼兒所說的.內容畫出簡示圖。
幼兒說:“每天早晨第一次見到老師要鞠躬問早。”教師在黑板上畫出小朋友來園問好的簡示圖。
幼兒說:“小朋友應友好地在一起玩?!苯處熢诤诎迳袭嫵鲂∨笥咽掷值暮喪緢D。
二、當幼兒對規則表達不清楚時,教師幫助幼兒理清思路,歸納總結。
幼兒說:“小朋友摔倒,我把他扶起來?!苯處煯嫵鲞@個情節的簡示圖,然后歸納為:別人遇到困難,我們應主動幫助。
幼兒說:“不能爬欄桿?!苯處煔w納為:應主動糾正別人的錯誤行為。
三、有些規則幼兒說不出來,教師可先提出問題,然后讓幼兒討論,最后確定規則。
教師說:“別人說話時,我們不能打斷人家的談話,但如果我們有急事非說不可,怎么辦?”討論后讓幼兒知道要先說:“對不起,打擾您一下。”教師再把此情景的簡示圖畫出來。
教師問:“小朋友和別人游戲發生矛盾時,如果你認為你有理,怎么辦?”請幼兒討論,最后確定規則:如果游戲時兩人發生矛盾,要心平氣和地講道理。
四、請幼兒給整幅圖取個名字。
教師定為:有禮貌的小人兒是我。幼兒取的名字只要不離開“講禮貌”的主題即可。
五、結束時,教師說:“請小朋友把這6條規則看圖說一遍,然后畫下來,回家告訴爸爸、媽媽,你在幼兒園是怎么做有禮貌的好孩子的?!保ㄓ變寒媹D時,不要求和教師畫得一樣,只要能說明規則即可)
活動提示
1.本次活動30分鐘。
2.本次活動應讓幼兒充分發言,在大家發言后再畫出規則圖示。
3.討論后的規則,可制成“圖表”掛在室內明顯處,作為“幼兒園小朋友守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