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三年級我愛爸爸和媽媽小學三年級我愛爸爸篇一
認知:
1.知道父母養育子女很辛苦,自己是在父母親切關懷、照顧下長大的。
2.知道應當敬愛父母,做敬愛父母的好孩子。
情感:
1.體會到爸爸媽媽對自己的愛,產生愛爸爸媽媽的情感。
2.愿意做敬愛父母的好孩子。
行為:
1.對父母說話有禮貌,會問候。
2.外出和回家要向父母打招呼。
3.吃東西要先想到父母。
建議
教材分析
本課是根據課程標準一、二年級“孝親敬長”德目中的有關規定設置的。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的重要內容之一。
當前,我國絕大多數生是獨生子女,受到父母無微不至的照顧。但是,有些家長對子女的生活關心、照顧過多,不夠,造成有的孩子只知受愛,不知愛人,認為父母的關心、照顧是應當的,不懂得回報父母,愛父母。因此,加強孝敬父母的尤為必要。
本課主要學生,了解父母養育自己很辛苦,從中體會到父母的愛心,從而激發他們對父母的愛,促使他們產生孝敬父母的行動,為此安排了本課課文,內容是父母給小蘭過生日那天,小蘭看著自己從小到大的照片,回憶自己在成長過程中,父母養育自己的辛苦,對于過生日就有了一種新的理解,于是就把蛋糕讓給爸爸媽媽先吃的這個故事。這也是課文的重點部分,感情的升華是難點。課文之所以選用這個故事,是因為給孩子過生日是當前家庭生活中常見的,通過這樣的故事對學生進行比較親切。
本課與下一課同屬“孝親敬長”德目,本課側重孝敬父母的,下一課側重孝敬祖輩的,兩課有些要求是相同的,如:知道他們養育后代很辛苦,應當敬愛他們,對他們有禮貌、會問候,外出和回家要打招呼,吃東西要先想到他們等。但是父母與祖輩年齡不同,在家庭生活中的地位不同,因此這兩課的還是有區別的,在中要注意把握好這兩課的不同之處。
課文還安排了小蘭對父母有禮貌的其他行為,即練習部分的“看一看”欄目,目的是為學生例舉出一些具體行為,以便鼓勵學生向小蘭學習,達到本課的行為目標。
教法建議
本課應注意四點。
2.本課要加強行為指導,一年級生往往有了一定認識,有了情感,但不知該怎么做,或上課激動一時,下課行動依舊。本課要在激發學生愛爸爸媽媽情感的基礎上,提出明確的行為要求,激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按行為要求去做。
4.“孝親敬長”德目的,在一、二年級體現一個重點,安排五課時,一些內容在二年級中進行,以后各年級仍要進行這一。因此,在一年級進行這一時,不要求全,不要拔高,要認真體現課程標準對一年級的有關要求,符合一年級生的實際。
設計示例
第一課
認知:
1.知道父母養育子女很辛苦,自己是在父母親切關懷、照顧下長大的。
2.知道應當敬愛父母,做敬愛父母的好孩子。
情感:
1.體會到爸爸媽媽對自己的愛,產生愛爸爸媽媽的情感。
2.愿意做敬愛父母的好孩子。
行為:
1.對父母說話有禮貌,會問候。
2.外出和回家要向父母打招呼。
3.吃東西要先想到父母。
重點:體會到父母養育自己的辛苦。
難點:小蘭體會到父母養育自己的辛苦,對于過生日有了新的理解,過生日時應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因此把生日蛋糕給父母吃。
教具準備
1.動畫課件:。
2.音頻:錄音故事《看誰做得好》
3. 文本資料:《小明和媽媽》
過程
導入??新課
1.同學們,誰能說說在這個世界上最愛我們的人是誰?
2、同學們,在你的家里都有什么人,他們對你怎么樣?
3、同學們,你是怎樣來到這個世界上,又是怎樣長到這么大的嗎?
學生討論著回答問題。
過渡語:好,剛才所有的學生都提到了爸爸媽媽,那現在就請同學們來說一說自己的爸爸媽媽對你們都做過哪些事情?你認為哪些是愛你們的,哪些是不愛你們的。
一、說說自己的爸爸媽媽
1、學生回答,討論。
提示:同學們剛才的回答有很多是相同的或相近的,現在就請同學們把剛才回答的問題一一記下來,然后分組討論總結,父母愛你們的有多少條?不愛你們的有多少條?然后由各組代表匯報結果。
學生分組討論,記錄,總結,匯報。
小結:父母愛我們的差不多,不愛我們的有兩點不同意見,最突出的就是認為父母打孩子是否是不愛你們的行為。噢,這個問題比較點型,這樣吧!現在我們采取正反方辯論的形式,認為不愛你們的同學坐到左邊,你們是反方,認為愛你們的同學坐到右邊,你們是正方。我()是主持人。
:說說爸爸媽媽
二、怎樣理解爸爸媽媽
1、父母打孩子是否是不愛孩子的行為辯論大賽現在開始。
正方同學發言。
展示拓展資料中的《小明和媽媽》
故事中小明的媽媽打了他,你難道說媽媽不愛他嗎?其實可能正相反,就是媽媽太愛他了,所以不想把家里的困難告訴他,但當時打他,可能是實在沒辦法。但我方也不贊同父母打孩子,可以說服,或和老師一起想辦法解決問題。
反方同學發言。
正反方激烈地辯論。
小節:正方同學的那個故事很感人,反方同學說的也不差,父母打孩子不是不愛孩子的行為,只是方式有些錯誤。但我也不贊同父母打孩子,可以說服,或和老師一起想辦法解決問題。
演示動畫: 下載
小結:小蘭把蛋糕給媽媽吃,說明她已經理解了父母的養育之恩;小明把騙媽媽的錢還給了媽媽,說明他也理解了父母的恩情,理解了父母的恩情,就知道了爸爸媽媽是愛我們的,那我們是不是也要把同樣的愛獻給父母呢?那現在就請各組說一說怎樣把愛獻給父母。
:理解爸爸媽媽
三、怎樣愛父母爸爸媽媽
學生回答。
播放錄音故事:《看誰做得好》。看看是不是和我們同學做得一樣好。
小結:瞧,故事里做到的,同學們也都做到了。在家里聽媽媽的話,不惹媽媽生氣;好好學習,讓父母高興;出門時要告訴父母一聲,回來時要叫爸爸媽媽; 吃東西時要先想到父母。
:愛爸爸媽媽
四、為爸爸媽媽做一件事
游戲:從今天以后,我們一起來做一個游戲,那就是每天為爸爸媽媽做一件事,能始終堅持不懈地同學就是最后的勝利者。
:為爸爸媽媽做一件事
五、結束語:
希望每個同學都是最后的勝利者。
三年級我愛爸爸和媽媽小學三年級我愛爸爸篇二
“叮咚”門鈴響了,不用問也知道,當當網又來送書了!你知道是誰幫我買的書嗎?當然是我家的“買書大總管”——。我所有的書全是她買的。
當我在看書的時候,我的“向導”——經常在旁邊陪伴。一有不認識的字,不懂的句子就會向爸爸請教。在這之中,他也會告訴我一些“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和“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道理來鼓勵我讀書,我也的確嘗到了不少甜頭。
記得那一回,媽媽給我買了一本《飼養與栽培圖鑒》,這可把我樂壞了,因為我很喜歡栽種植物、樹木。爸爸對栽培很感興趣,所以他也加入了讀書的行列。我們經過仔細的探討,終于決定下一年的春天在我的花園里種一些絲瓜。
四月份應該是絲瓜追肥的時候,而我卻沒好好讀書,說成了七月。這下我們父子倆產生了矛盾。爸爸不知從哪兒變出了那本書,翻開一頁,用食指搜索著那段話,找到之后,我一看是四月,后悔地低下了頭。
你知道一句成語嗎?“坐擁書城”。我告訴你,我們家叫“坐擁書架”,因為我有兩個書架,一個在臥室,一個在衛生間對面,不下上千本書!這是“買書大總管”的功勞。
告訴你吧:如果有來生,我們一家三口還會一起買書,看書!
我愛媽媽!
三年級我愛爸爸和媽媽小學三年級我愛爸爸篇三
活動目標:?
1、體驗親子的甜蜜和默契。
2、嘗試用符號記錄自己對爸爸媽媽的了解,并大膽講述記錄內容。
活動準備:
一組親子的照片,視頻轉換儀,記錄卡,筆等。?
活動過程:
一、我和爸爸媽媽在一起。?
1、聽錄音引出爸爸媽媽。(內容見反面)
2、欣賞照片。照片上有誰?他們在干什么?
二、我的爸爸媽媽。
2、教師和幼兒討論記錄媽媽的符號并加以記錄。?
3、鼓勵幼兒向同伴介紹自己畫下來的爸爸和媽媽。
4、個別幼兒根據記錄卡有順序地向大家介紹自己的爸爸媽媽。
三、我愛爸爸媽媽。
1、?大膽地將自己的甜蜜與他人分享。
2、?傾聽錄音,體驗溫馨的親子情感。
附:
我的爸爸媽媽是一棵棵高高的大樹
我總是象小動物一樣趴在他們的身上
我的爸爸是只老虎?我的媽媽是只老鼠
嘿嘿?別怕別怕?這是他們的屬相
我的爸爸是籃球教練?還是個灌籃高手呢?
我的媽媽是警察?專門抓小偷
……
要說我爸爸喜歡誰?當然是我和媽媽嘍 ?爸爸媽媽也愛我
三年級我愛爸爸和媽媽小學三年級我愛爸爸篇四
二、班會目的:
1、讓學生了解父母之愛,體會父母的辛苦和對自己無微不至的關愛,體驗親情的無私和偉大,即讓學生懂得為什么要愛父母。
2、讓學生學會如何去理解父母、尊敬父母、體諒關心父母,與父母和諧相處,讓學生知道怎樣做才是愛父母的表現。
3、使學生明白孝敬父母的道理,通過系列體驗活動,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學會結合日常實際生活,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來回報父母的愛。為下一階段的體驗活動,打好扎實的基礎。
三、班會準備:
1、下發《致家長一封信》與家長交流,了解學生在家是如何尊敬父母,愛父母的,讓家長寫寫孩子在家的具體表現。
2、通過寫小作文:《我的爸爸》、《我的媽媽》來了解父母。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回憶“父母對你的關愛體現在什么地方”和“與父母之間發生的最難忘的事”、利用休息時間觀察父母的家務勞動情況,同樣以寫作文的方式記錄下來,并在早自習、平時班會上進行小結。
3、開展“愛的回報”實踐體驗活動,天天堅持為自己的父母捶背、倒水、幫父母做家務:掃地、拖地、擦桌子等,并通過寫體驗日記、拍照、dv的方式,記下幫父母做家務自身的體驗經歷和真實感受,在全班進行交流匯報。這種活動持續進行。
4、將實踐體驗活動與班級開展的“紅花評比”相結合,對完成作業優秀的同學獎勵5朵花;與家長密切配合,被父母夸獎的同學獎勵4朵花。這樣既調動了學生參與活動積極性,又使各項教育活動有機結合。
5、利用早自習、上課前、班會等各種活動進行小主持人的培訓工作,提高主持人的評價能力。
6、全班同學學唱歌曲《我的好媽媽、好爸爸》、《感恩的心》的手語、背誦《孝敬父母三字經》、詩朗誦《爸爸媽媽,我愛你們》,為班會的順利召開作好準備。
四、班會實施
大屏幕播放班會前期準備活動的短片(主持人隨機講解)
(一)主持人宣布開會
(二)班長講話
(三)活動開始
1、介紹自己的爸爸、媽媽。
設計意圖:學生雖然天天與父母生活在一起,但是有的學生并沒有認真觀察過父母,不知道父母的喜好。所以通過寫小作文:《我的爸爸》、《我的媽媽》來了解父母。同學們真的去做了,了解父母的生日、愛吃什么菜、愛好是什么等等。
2、感受爸爸媽媽對孩子的愛
①學生具體談爸爸媽媽關愛自己的事情
②表演唱:《我的好爸爸好媽媽》來激發學生對父母的感激之情
設計意圖:在了解爸爸媽媽的基礎上,讓學生回憶“父母對你的關愛體現在什么地方”和“與父母之間發生的最難忘的事”,激發學生心中對父母的感激之情,在學生心中播下感恩父母孝敬父母的種子。
3、展示“愛的回報”實踐體驗活動
(大屏幕播放:替爸爸媽媽做家務的短片)——學生交流在實踐體驗活動中記錄下的日記。
設計意圖:讓學生把在體驗活動中的真實表現、真實情感,完全出自孩子們的內心感受,通過寫日記的形式盡情地抒發出來,學會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為父母減輕負擔,并給他們帶來快樂和幸福,以此來回報父母的愛。
4、用實際行動去證明自己的愛
學生自由發言
全班同學誦讀孝敬父母《三字經》
設計意圖:讓學生知道怎樣做才是孝敬父母的具體表現。
5、家長感言
設計意圖:利用家長發言,學生得到了家長的表揚和鼓勵,感受到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的快樂,并同時也將“愛的回報”系列活動延續下去。
6、同學向爸爸媽媽說說自己的心里話
(在卡片上寫上自己感恩的話語,走到爸爸媽媽面前說給他們聽,然后把卡片,貼到黑板的感恩樹上)
詩朗誦:《爸爸媽媽,我愛你們》
7、大合唱《感恩的心》
設計意圖:學生的情感在這里得到升華,體會爸爸媽媽的辛勞;學會愛爸爸媽媽。
8、班主任講話
(四)班會延續
1、學做跳皮筋歌謠《孝敬父母三字經》
設計意圖:二年級學生非常喜歡游戲活動,所以,我把“孝敬父母三字經”與“跳皮筋”游戲有效的結合起來,為下一個實踐體驗評比活動做好鋪墊。
(五)主持人宣布閉會
三年級我愛爸爸和媽媽小學三年級我愛爸爸篇五
當我在看書的時候,我的“向導”——經常在旁邊陪伴。一有不認識的字,不懂的句子就會向爸爸請教。在這之中,他也會告訴我一些“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和“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道理來鼓勵我讀書,我也的確嘗到了不少甜頭。
記得那一回,媽媽給我買了一本《飼養與栽培圖鑒》,這可把我樂壞了,因為我很喜歡栽種植物、樹木。爸爸對栽培很感興趣,所以他也加入了讀書的行列。我們經過仔細的探討,終于決定下一年的春天在我的花園里種一些絲瓜。
四月份應該是絲瓜追肥的時候,而我卻沒好好讀書,說成了七月。這下我們父子倆產生了矛盾。爸爸不知從哪兒變出了那本書,翻開一頁,用食指搜索著那段話,找到之后,我一看是四月,后悔地低下了頭。
你知道一句成語嗎?“坐擁書城”。我告訴你,我們家叫“坐擁書架”,因為我有兩個書架,一個在臥室,一個在衛生間對面,不下上千本書!這是“買書大總管”的功勞。
告訴你吧:如果有來生,我們一家三口還會一起買書,看書!
我愛媽媽!
三年級我愛爸爸和媽媽小學三年級我愛爸爸篇六
爸爸媽媽和我,我們是一個快樂的小集體。
從我呱呱落地,媽媽說,她就沒有了安穩睡覺的時候,每天像在打仗一樣的要安排好我的每分鐘、每秒鐘,可是她覺得一點也不累,因為媽媽愛我。
從我第一次睜開眼睛看到爸爸時,爸爸說他就不可以隨便出去玩、不可以出差了,因為他要留在我的身邊陪我長大。可是爸爸說他一點也不覺得失去了什么,他覺得我才是他最最重要的寶貝,失去什么都不可以失去女兒對爸爸的依賴,因為爸爸愛我!
我不記得第一次看見爸爸媽媽的時候是什么樣子,在我的記憶里我們一直在一起。
是她生我愛我教我,
在我有點泄氣時候是她稱贊我讓我有了自信。
每當電話那邊傳來媽媽聲音的時候,我就會不知不覺的想起那件事.
說起我爸爸,他雖然不象媽媽那樣在生活上對我無微不至、噓寒問暖,但他是我學習上的良師益友,他從來不會因為我的成績下降,而對我橫眉冷對、怒吼責罵。他會帶著我去尋找錯誤的根源,而后再重新改正。我爸爸最大的特點是:讓我去挑戰一些我不敢做的事情。記得一開始我很不喜歡奧數。他就會變了樣地舉一反三,利用生活中一些簡單有趣的實例為我講解,直至我明白為止。還有我現在打球、滑冰、騎自行車的技術,這些都與爸爸的鼓勵和幫助是密不可分的。
家是愛的港灣,家是呵護成長的搖籃,家是我們棲息的港灣;家是伴隨成長的靠山,家是永遠的歸宿。
——題記
我有一個溫馨、和睦、幸福的三口之家。
我生活在一個雙職工家庭里,又是獨生子,因此,在這個家里,有百般疼我愛我的爸爸媽媽,我過得很幸福、也很快樂!
關愛伴我成長
在我成長的歷程中,爸爸媽媽給我的無限關愛與呵護伴隨我成長。
記得小時候,我的體質很差,常常生病,吃藥打針已成為家常便飯。
有一次,凌晨一點多鐘我發高燒,爸爸連夜到醫院去買藥,媽媽則守著我,為我換是毛巾……徹夜未眠。在爸爸媽媽的悉心照料下,我很快就好起來了。
正因為有他們的關愛與呵護,我才能夠茁壯成長。
教誨伴我成長
在我成長的歷程中,爸爸媽媽教誨我的道理伴隨我成長。
還得做作業呢……”爸爸反道:“讓她玩會兒唄!其他孩子都在玩兒,不讓她玩兒,她會怎么想……”媽媽馬上為自己辯解:“玩電腦既浪費時間,還影響到視力,而且,還會毀掉她的一身!”“那會那么嚴重,我相信咱們的女兒會有度的。乖女兒是嗎?”我得意的點點頭,爸爸接著說:“乖女兒,你要記住,電腦是工具,不是玩具。”“嗯,我記住了!”我答道。
在爸爸媽媽的教誨下,我乖巧、聽話、善解人意。
從呱呱墜地開始,到上幼兒園,上小學一直到今天我成了一個三年級的小男生,我生活、學習上取得的每一點進步和成長都離不開爸爸媽媽的關心與幫助。
早上,我還在被窩里睡懶覺呢,爸爸已經起了個大早,趕到知味觀買來了熱氣騰騰的稀飯還有新鮮出爐的小籠包子。等爸爸回到家,媽媽在廚房已經燒好了一盤閃著油花,冒著香氣的雪菜炒蛋了。
爸爸媽媽平時很忙,不能像外婆一樣有那么多時間燒飯,燒的飯菜也沒那么好吃。面對挑食的我,吃飯問題最讓爸爸媽媽頭疼。為了讓我吃到自己喜歡的飯菜,爸爸媽媽經常帶我到飯館吃飯。前不久,平時不吃肉的我在小區新開展的“新庭記”一口氣吃了五根排骨,媽媽樂得笑開了花。后來聽說老在飯館里用餐不健康,媽媽就學起了煲湯。媽媽買來山藥、排骨或者鯽魚、豆腐,燉一大鍋濃湯,雖然,我也不喜歡喝湯,但是一想到媽媽燉湯很辛苦,就瞇著眼睛勇敢地喝了下去。媽媽自然又高興得一個勁地夸我!那架勢,比中了大獎還高興。
從出生到現在,媽媽一直與我和弟弟睡在一起。這是為什么呢?因為我和弟弟都愛踢被子。一天晚上,我迷迷糊糊地醒來,見房間里亮著燈,原來媽媽又在幫我們蓋被子,她舞動著被子,然后又在上面加蓋了一張薄的空調被,并把我腳露出的部分都一一蓋好。我把臉深深地埋在被窩里,我感受到了媽媽對我們的愛,媽媽的愛是溫暖的。
不只是媽媽愛我,爸爸也愛我。爸爸經常要出差,出差回來,爸爸會給我和弟弟帶一些小玩意兒。比如小玩具傘啦,貝殼掛飾啦,就連飛機上免費發的泡菜也要帶回來給我們嘗嘗。有一次,爸爸還給我們帶回來了兩只漂亮的、會叫的海螺。我高興得一個勁地“嘀嘀嘀”地吹海螺,我感受到了爸爸對我們的愛,爸爸的愛是熾熱的。
記得有一次,我發燒39度多。我的爸爸媽媽一聽就呆住了,連忙放下手里的活,過來陪我,想盡辦法幫我退燒。還有一回,我和爸爸去游泳回來的時候,我被一塊磚頭拌倒了,腿碰出血了。我哭了起來,爸爸有最快速度趕來,仔細地看我怎么了,要求我要堅強,要勇敢。我挺了挺,自己站了起來,繼續往回走。
記得有一次,我生病了。爸爸半夜起來帶我去看病,生怕我有什么閃失。每天送我去上學,媽媽總會耐心的叮囑我,上課要認真聽講,要學會向課堂要成績,勇敢發言,跟著老師的思路,勤思考多動腦。還有一次,我著急上學忘了帶跳繩,爸爸生怕我體育課要用,急匆匆的把跳繩給我送到學校。平時媽媽不管是用的吃的都給我及時補上。他們不但在生活學習上關心我,還時常教育我怎樣做人,媽媽是這樣教我的,要學會關心他人,尊老愛幼,不撒謊,做個誠實上進的孩子。爸爸教我從小養成良好的品德,讓我堅信一句話,吃了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做個真正的男子漢。親愛的爸爸媽媽,你們的教誨我會牢記于心,你們為了我的健康成長不知付出了多少,兒子一定為你們爭氣,放心吧!
三年級我愛爸爸和媽媽小學三年級我愛爸爸篇七
我放學回家,一邊脫著鞋一邊說:“爸爸媽媽,我要送一樣東西給你們。”“哦?是嘛?什么東西?”媽媽很是意外,我能有什么東西送。我把手里的紙遞給了媽媽。“送你們一幅畫。”我一臉驕傲的說著。
過了一天,我又拿來了一張畫放在他們的面前。這回快接近寫對了,寫成了“爰”字。
老媽對我說,“寶貝,雖然還是又寫錯了,可是爸爸媽媽知道你是很很愛我們的。真的不用再畫了。”老媽想了想又說,“要么用橡皮擦擦掉,重寫就能了。”“不行,擦了就不漂亮了。我下次一定會寫對的。”我很堅定自信地說。我覺得愛是潔白的。不能弄臟的。
幾天后,我又奉上一幅新作。自豪的說:“這次真的沒錯了。”老媽看了看,笑著說:“沒錯,畫得很好,寫得也很好。謝謝寶寶!女兒真有耐心!”我很是開心,心里充滿了成功后的快樂。老媽現在把這幾張畫好好的疊放在一個盒子里呢!
三年級我愛爸爸和媽媽小學三年級我愛爸爸篇八
活動目的:
(1)學會感受父母對自己的愛,懂得關心父母。
(2)體會父母的辛勞,學會以實際行動回報父母對自己的愛。
活動準備:
會前學生搜集有關爸爸媽媽愛我的資料(照片等),準備班會中所用歌曲及節目。
活動對象:長塘小學一(2)班全體學生
主持人:老師? 陳心然?? 曾暉
活動過程:
一:播放音樂,引入班會。
播《 我有一個幸福的家 》歌曲,在歌曲中主持人上場。
主持人女:明亮的星星真美,但更美的是媽媽的眼睛。
主持人男:高大的木棉樹真美,但更美的是爸爸的手臂。
主持人女:媽媽的眼睛流出圣潔的愛。
主持人男:爸爸的身軀為我遮風擋雨。
合:爸爸媽媽領著我向前走, 《 我愛爸爸媽媽 》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二、現場調查,了解親情
你知道爸爸媽媽的生日嗎?知道爸爸媽媽生日的同學請舉手。(看情況)
知道爸爸媽媽生日的孩子只有幾個,但我們班所有的爸爸媽媽都知道自己孩子????? 的生日,還把日期寫給老師呢,大家看(出示表格資料)
三、依據游戲及信息,配樂介紹,表達自己對父母的愛意
老師:? 看完節目,我有幾個問題要問大家。
1、雞媽媽看見老鷹來了,為什么把自己的寶寶藏在身后?
2、雞媽媽不怕被老鷹抓走吃掉嗎?
主持人男:其實我們的爸爸媽媽也像雞媽媽那樣,全力保護我們,呵護我們,讓我們從小到現在一直都生活在幸福的環境中。
主持人女:同學們,讓我們用自己的歌聲來感謝爸爸媽媽對我們的愛吧!
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
主持人男:媽媽帶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爸爸教我們學會走路、做人,我們成長中的每一步腳印都有爸爸媽媽的汗水和眼淚。
老?? 師:同學們大家想一想,你打算怎樣去愛你的爸爸和媽媽呢?(學生討論)
四、配樂朗誦,調動情感
主持人女: 同學們都談了自己的想法,希望今后大家要向你所說的那樣去做,去愛你的爸爸媽媽,好嗎?有幾位同學想通過朗誦詩歌表達自己對爸爸媽媽的愛,下面請聽詩歌朗誦《獻給爸爸媽媽》(配樂)
主持人男: 這些同學用節目表達了自己對爸爸媽媽的愛, 在我們生活中,有些小朋友是這樣做的,我們一起來看看。
五、情景片段,直觀理解(判斷正確與否)
(1)今天是小紅做值日,奶奶來接小紅回家,為了可以快點回家,她叫奶奶幫忙掃地。
老?? 師:同學們,你們認為這位同學做得對嗎?(指名說)
(2)幫忙背書包,家長來接孩子放學,可孩子要家長幫忙背書包。
老? 師:同學們,你們認為這位同學做得對嗎?(指名說)
(3)爸爸媽媽下班回家時,坐在椅子上,很累,小明幫助爸爸媽媽把拖鞋準備好,讓爸爸媽媽換上,給爸爸媽媽倒了一杯水。
(4)添飯:一家人在吃飯,這時,我準備在添飯,媽媽也準備添飯。
六、情感升華
主持人女:我們的爸爸媽媽在學習上、生活上處處無微不至地關懷著我們。
主持人男:爸爸媽媽不僅給了我們生命,而且還是我們的第一任老師。
主持人女:他們每一天不顧自己上了一天班的勞累,不管刮風,下雨都接送我們上學放學,為我們輔導功課,而且無怨無悔。
主持人女:讓我們記住這些話吧!
師:出示識字2拍手齊讀
主持人男:下面,請班主任講話。(放音樂《我們的生活多么幸福》)
老師總結:在生活中,我們要學會感恩,感恩陽光給予我們燦爛的光輝,感恩小草賦予我們清新的空氣,更要感恩父母對我們付出無私的愛。同學們,讓我們帶著一棵感恩的心去回報父母吧!在家里幫媽媽做家務,給爸爸送上一杯熱茶,你們的每一個行動都會讓父母感到很幸福。讓我們用心去愛自己的爸爸媽媽,同學們,行動起來吧!
主持人合:我們的生活多么幸福,伴著這首動聽的歌曲,一年級(2)班《 我愛爸爸媽媽 》主題班會到此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