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游戲字篇一
信任背摔
一、游戲簡介:這是一個廣為人知的經典拓展項目,每個隊員都要筆直的從1.6米的平臺上向后倒下,而其他隊員則伸出雙手保護他。每個人都希望可以和他人相互信任,否則就會缺乏安全感。要獲得他人的信任,就要先做個值得他人信任的人。對別人猜疑的人,是難以獲得別人的信任的。這個游戲能讓使隊員在活動中建立及加強對伙伴的信任感及責任感。
二、游戲人數:12-16人
三、場地要求:高臺最宜
四、需要器材:束手繩
五、游戲時間:30分鐘左右
六、活動目標:培養團體間的高度信任;提高組員的人際溝通能力;引導組員換位思考,讓他們認識到責任與信任是相互的。
無敵風火輪
一、項目類型:團隊協作競技型
二、道具要求:報紙、膠帶
三、場地要求:一片空曠的大場地
四、游戲時間:10分鐘左右
六、活動目的:本游戲主要為培養學員團結一致,密切合作,克服困難的團隊精神;培養計劃、組織、協調能力;培養服從指揮、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增強隊員間的相互信任和理解。
游戲字篇二
先介紹一下,這是一本科幻小說,是美國著名作家奧森·科斯特·卡德寫的,《安德的游戲》是他的優秀作品之一。
書中安德面對教官和學長的不公平,他從不放棄,面對壓力,他選擇忍耐再忍耐,堅持再堅持!面對教官對他的孤立,他不畏懼,不退縮。面對孤立,他選擇了獨立。
故事最終,安德得知他所經歷的所有的練習都是真實的戰爭。他殺害的是一條條鮮活的生命,他的戰友一個個離他而去。他的每一個命令都掌握著敵我的生命,每一顆子彈都在收割著……他崩潰了。
《安德的游戲》讓我們學到了他身上的許多閃光點——忍耐、堅持和獨立。
安德會堅持,這也是閃光點。堅持就是勝利,我們常常會聽到這些話,但我們真的做到了嗎?安德他受學長欺負,他堅持下來;受教官孤立 ,他堅持下來。
獨立是另一點,由于時代進步,我們不少人過得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但即使這樣我們也要學會獨立。安德正是因為獨立才讓他明白,戰斗時自己沒有后援,讓想活著,一切就只能靠自己。要么大獲全勝,要么流離失所。
由此,我由衷地對安德表示敬佩,他教會了我忍耐、獨立、堅強、拼搏,正如他在書中表現的那樣————不屈不撓。這本書真是令我受益非淺。
游戲字篇三
以前讀了這么一本書,一本科幻小說《安德的游戲》。這本書雖然早于八十年代出版,但今天看來,它卻絲毫沒有過時。本書講述了一個名為安德(ender—終結者)的小男孩成為人類救世主的故事。故事詳盡的敘述了安德從小的家庭生活,到離家選入軍官學校,再到后來在學校受到的種種磨練,最后成為人類救世主打敗蟲族的進攻。作為一篇軟科幻(即注重文學性的科幻),它對人物的心理描寫真是讓人叫絕,仿佛把讀者帶進了主人公的世界。它也不同于其他的戰爭故事,它既出色的描寫了戰爭,又卒章見志的表達了作者對和平的向往,其中對安德打敗蟲族后卻渴望和平而懺悔的復雜心理的敘述,仿佛真的有個人站在我們面前,向我們述說著自己的苦惱。
安德很小就被選入軍官學校,是if(聯邦艦隊)看中的未來的軍事指揮官,它從小就受到身邊同學的欺負,也交上了許多朋友,他很仁慈,但他在學校的戰績一直是最優秀的。最后當他作為最高指揮官指揮戰斗,他只有11歲,他被告之所有的戰斗是電腦的模擬程序,實際上卻是真實地在指揮著殘酷的戰爭。他運用他那天才般地思維巧妙的贏得了最后最關鍵的戰役后,才發現一切都是真實的,他自己卻陷入了深深的自責之中。他本性善良,為了人類的生存,卻殺死了數十億的智慧生物。直到他長大后,他開發人類在蟲族的殖民地的時候,才感受到蟲族母后以獨特的安塞波在與他進行思維的對話,母后告訴其實蟲族也是熱愛和平的種族,最后安德收下了母后留下最后一個蟲繭準備在適時將其繁殖,并擔任著母后的死者代言人,述說著母后的一生。
安德指揮艦隊打敗蟲族之后與戰斗老師馬澤的談話:
“我把他們全殺了,是嗎?”安德問。
“誰?”格拉夫說,“那些蟲族?那就是我們的愿望呀?!?/p>
馬澤俯下身子,“那正是這場戰爭的目的?!?/p>
安德抓住馬澤的制服,將馬澤拉到面前,“我根本不想把他們全部殺死。我不想殺死任何人!我不是個殺人狂!你們需要的不是我,混蛋,你們要的是彼得,但你們迫我做這些事,你們欺騙了我!”他放聲大哭,失去了控制。
我們看到這個11歲的男孩發自內心的悔恨,他對自己所做的并不感到驕傲,在別人對他歌功頌德的時候,他卻在懺悔著自己所做的一切。
雖然這是一篇科學幻想小說,但我們在書中安德戰前的軍官學校生活中可以看到,作者塑造的他是個很正常﹑很現實的一個形象。他曾受過欺辱,但他用自己的行動讓別人尊敬他;他也交到了知心的朋友,也感受到了同伙伴合作獲得勝利的愜意;他曾不止一次的在夢中遇見自己的親人;他曾失意過,厭倦過,但他從不言放棄;從從不會有有惡意攻擊別人的意識,他只是在防備自己的敵人;當他發覺最后戰爭的勝利和自己善良本性相矛盾時,他內心有著復雜的思想斗爭。從書中我們認識到的是一個善良的﹑有正義感的男孩,一個有血有肉﹑有愛有恨的人。
游戲字篇四
“一滴油!”我的話音剛落,教室里就爆發出歡笑聲,盧雨澤瞪大眼睛用不可置信的目光看著我說:“你這是什么神操作,十幾個字,竟被你濃縮成了三個字?!甭犃怂脑捜嗤瑢W更是笑得前仰后合。
你們猜猜我們在干嘛?我們是在玩傳聲游戲呢!
老師將全班同學分成四組,每組5人,分配好后老師宣布了規則:每組第一個同學將紙條上的內容快速地說給下一位同學聽,“悄悄話”不能被第三個人聽到,每句話只能說一次,依此類推,最后一位同學將聽到的話寫在紙條上,交給老師,看看哪組的答案最準確。
比賽開始了,我們組第一個登場。只見我們組排在第一位的盧雨澤看了老師紙條上的內容后胸有成竹地說:“這句話簡直沒什么難度呀,老師也太小瞧我們的智商了吧,這次的冠軍非我們莫屬!”聽了他的話,我總算長舒了一口氣。盧雨澤很快就把他的話傳給第二位同學。雖然我在最后一位,但我絲毫沒感到緊張,因為盧雨澤那句話真是太起作用了,就像是讓我吃了“定心丸”。輪到郭錦煒向我傳話了,只見他把頭轉了過來,快速地說了一句:“什么什么一滴油?!眞hat?什么鬼?一句沒聽懂,我愣住了,一臉茫然地看著大家。我當時就很想時光倒流,回到郭錦煒轉過頭的時候,再仔細地聽一遍。這時,班上的干擾者們都唱起了:“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問號……”確實,我只好把滿腹疑惑放在心里,然后把自己聽到的“一滴油”寫到了紙上。后來,我看著其他幾位小組的最后一位同學,都在紙上寫了一長條字,我就更是忐忑不安了,看來想要取得冠軍有的懸呀!
游戲在歡笑聲中結束了,從這次游戲中,我明白了幾個道理:
一、不能隨意相信傳言。
二、集體要團結一致。
三、要學會認真傾聽。
游戲字篇五
游戲目的:發現有領導力的員工并引導參與游戲人員對于團隊及目標的理解
游戲步驟:
2.要求不能同時牽同一個人的手
3.在所有的人員的手牽好之后,就形成了一個有一個的繩結,要求參與游戲的人員想辦法把繩結解開,解成一個圓。要求在游戲的過程中手不能松開。
游戲字篇六
類型:團隊建設
材料:用繩子編成的蜘蛛網一張及說明書一份
場地:空地
活動目的:
讓學員們體會計劃的重要性及團隊合作的精神
操作程序:
-全體人員必須從網的一邊通過網孔過到網的另一邊
-在整個過程中,身體的任何部位都不得觸網
-每個洞只能被過一次,即不能兩人過同一洞
-你們的目的是要獲取最好成績
溝通方面。
有關討論:
·你對計劃的重要性有什么認識,你認為這次活動的計劃做得怎樣。
·該游戲最難的地方是哪里,怎樣改進。
·在活動過程中,你感覺團隊的合作精神怎樣,是否有信任感。
]紅與黑
游戲規則 1、目的:你隊與另一隊分別為隊 a、隊 b,各自爭取取得高分。
3、溝通:兩隊在第四輪選擇后,征得雙方同意,可進行第一次溝通,雙方各派一名代表外出面談,面談時間為一分鐘; 兩隊在第八輪選擇后,雙方必須進行溝通,面談時間為一分鐘。
兩隊除按上述規則可召集的面談外,禁止其它溝通。
4、得分計算 1)隊 a、隊 b 均選紅,各得 1 分;隊 a、隊 b 均選黑,各減 1 分; 2)一隊選紅、一隊選黑,選紅者減 3 分,選黑者加 3 分; 3)第 9 與第 10 輪選擇,得分乘 3 后計入總分。
點評 1·要取得長期利益,必須采取合作的態度。
2·團體合作的基礎是相互信任。
3·信任來自于暢順的溝通。
4·信任一旦逝去,難以補救。
打破成規
不知不覺我們會為自己設置一些障礙,從而阻擋了對新觀念、新思維和新方法的認可和接納。打破成規,突破限制,讓思想插上飛翔的翅膀。
1. 讓學員看一下由九個點組成的圖形(如下圖)。請他們照原樣把這九個點畫在紙上,要求用一筆、四條直線把九個點連起來,線與線之間不得斷開。
2. 給學員幾分鐘時間,讓他們試著畫一下。然后問有多少人成功地解出了這道題,并請一位自告奮勇的學員走到前面,畫出正確答案,或者用幻燈片給出正確答案。
● ● ● ● ● ● ● ● ● 討論:
1. 這九個點組成的圖形最初在我們頭腦中留下的印象是什么? 2. 解這道題的關鍵是什么?(如何跳出我們自己或他人為我們畫的框框)
1. 可以一筆畫出三條直線來把這九個點連起來。第一條直線從上排左端那個點的上緣開始,向右下方延伸,穿過上排中間的點的中心和上排右端的點的下緣。第二條直線折返回來,穿過中排的三個點,從右至左,逐漸向下方延伸。最后一條線是再從左至右穿過下排的三個點。
2. 另一個辦法是把紙折起來,讓這三排點靠得盡可能近,這樣畫一道粗鉛筆線就能同時蓋住這九個點。
3. 第三個辦法是拿一把畫刷,只需在紙上刷一下,就可以把九個點同時連接起來。
火眼金睛
每個人都希望有敏銳的觀察力,觀察力并不是天生的,后天的積極訓練同樣可以讓你具備一雙有穿透力的眼睛。當然,不要忘了“心”、“眼”并用。
目標:使學員在互助合作中訓練觀察能力 時間:40 分鐘 教具:一個紙箱、十種不同物品(參考學員人數,至少每人可觀察一種)。
過程:
1. 將物品置入密閉箱中,并告訴學員有三分鐘觀察時間。
2. 學員討論五分鐘后,取出物品觀察,每人每次限取一種。
3. 觀察時不得用筆記錄。
變化:
1. 可用不同方式觀察,如將物品(分大、中、小,顏色可分鮮艷與淺色,甚至可選與草地顏色接近者)置于長條型草地上,請學員在特定距離外觀察(可用繩子隔開),并于終點告訴培訓師觀察到的物品個數。
2. 難度變化:先問物品個數然后問品牌、顏色等外觀,再問特征等細節,甚至觀察時間內可安插觀察物品外的情節,再詢問觀察者。
“活動”告示牌
你希望別人了解你嗎?你希望了解他人嗎?其實,都不難。
(1)
你最愛吃的是什么?(2)
你的寵物最惹人生氣的事是什么?(3)
你近期讀過的好書是什么?(4)
你喜愛的影片是什么?(或者你喜愛的男演員或女演員是誰?)
2. 請學員用透明膠帶彼此幫助把答案紙貼在自己肩頭(這樣他們看上去就像活動的告示牌)。大家在房間內自由走動,弄清楚誰是誰。
3. 如果時間更為充裕,可以讓學員自己設計問題,并通過投票的方式選出其中三個。
討論:
耐人尋味的故事
用生動的故事向學員說明,妨礙他們運用在培訓中所學知識的阻力不僅來自于外界,而且在于他們自身。
目標:認識和克服自己為自己設置的障礙 時間:20 分鐘 過程:
1. 講述北美狗魚的故事:
將狗魚放置在一個用玻璃隔開的魚缸中,魚缸的另一半里養著些小魚。這條饑餓的狗魚為吃到小魚進行了無數次嘗試,但結果總是撞到玻璃上。最終它明白了,自己無論如何也夠不到小魚。然后玻璃隔板被拿掉了,但是狗魚基于已有經驗并不去襲擊小魚,雙方相安無事。
狗魚隨后的行為就是狗魚綜合癥的表現,特點如下:
(1)
在你認識的人當中,是否有人曾表現出狗魚綜合癥?是些怎樣的例
子?(2)
我們怎么幫助他人(或自己)擺脫狗魚綜合癥?(3)
狗魚綜合癥在何種方式下是有用的?
記憶關鍵字
你對自己的記憶力有信心嗎?有沒有因為忘了不該忘的事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煩?其實,好記性不完全是天生的,利用有效的記憶方法,你一樣可以記得更牢。
1.通過關聯法來學習,認識大多數事物。這項練習會提供一個簡單快速記憶十個關鍵字的方法。為簡便起見,以教室作為聯系物。
2.先給教室的每堵墻和每個角落指定一個數字。如下圖所示,1、3、5、7為角落,2、4、6、8 為墻,地板為 9,天花板是 10。講師和學員一起一遍遍復習數字的指向。如“這堵墻是幾?”直到學員準確記住 10 個數字的指向。
(教室平面圖)
3.給每個數字指定一個具體事物(如下表):(角落)
洗衣機 6(墻)
青蛙 2(墻)
炸彈 7(角落)
小汽車 3(角落)
公司職員 8(墻)
運貨車 4(墻)
藥 9(地板)
頭發 5(角落)
錢 10(天花板)
瓦片
4.為了快速有效地記住每個指定的具體事物,非常有必要賦予每個事物一個不尋常的、傻乎乎的、甚至是過分夸張的視覺效果。比如:“1 是一臺很大的,足足有 10 米高的洗衣機。它正在洗衣服,弄得到處是水?!倍鴮W員必須去想象這個情景?!? 呢,假象那堵墻坍塌了下來,因為有一枚炸彈爆炸了?!薄? 呢,看!一個 2 米高的公司職員戴著一頂可笑的白帽子,從那個角落朝我們筆直走了過來。”就這樣,賦予每個數字和事物以視覺效果。
超級三人組
一個團隊中的成員來自四面八方,他們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豐富各異的個性,而且各有所長。但是他們亦不乏共同和共通之處。一個真正富有競爭力的團隊正是恰到好處地融合了他們的同與異。
目標:了解團隊成員的異同點,思考如何充分發揮成員的才能 時間:30-40 分鐘 人數:12-18 人,最好是 3 的整數(也可安排 4 人一組)
教具:每人一張紙和一枚別針 游戲過程:
1. 準備:讓所有學員造句,句型:我是一位________________。
要求:完成十句完全不同的造句。將答案寫在紙上,并用別針將紙固定于自己的衣服上。
2. 開始:
(1)
學員自由組合,三人一組。
要求:小組成員所造句子的相同點要盡可能多。
時間:3 分鐘。
總結:其實人們之間的共同點要比我們看到的多。
(2)
學員自由組合,三人一組。
要求:小組成員所造句子的不同處盡可能多 時間:3 分鐘。
總結:即使在差異最大的小組中還是存在某些共同點。
如果有小組其成員沒有一句是相同的(雖然此種可能性很?。裳埶腥思w討論,一起總結出至少十點相似處。
(3)
學員們隨意進行三人組合。
我們團隊的計劃是開展用錄像帶進行英語培訓的項目,對象是那些以英語為第二語言的印度籍人。因為,我對印度比較熟悉,我也有進行教育設計的經驗?;羧A德可以利用他在錄像帶制造上的技能和他柔和的中西部口音,再加上愛達教授英語的經驗和女性特有的細心,相信這個計劃會非常成功。
時間:5 分鐘。
(4)
每個小組詳細闡述他們的創業計劃。最后大家投票選舉最佳創業計劃。
總結:善于融合不同的智慧可以使整體在激烈的競爭中始終處于領先。
猜猜他是誰?
培訓課程開始時,培訓師需要知道學員們對即將展開的話題究竟了解多少。當然,你可以安排所有學員輪流發言,但這樣是否略顯枯燥、乏味?有沒有想過換一種方式,讓交流和分享在輕松、活潑的游戲中完成?試一試,一定會有令人驚喜的效果。
目標:讓學員分享大家的知識和信息 時間:10-20 分鐘 教具:一疊空白卡片 人數:3-7 人。如果有更多參與者,將他們分成人數相等的小組。
游戲過程:
(1)
你來這兒培訓最主要的理由是什么?(2)
對這次培訓你最大的擔心是什么?
(3)
你目前對互聯網了解多少?(4)
你用什么型號的電腦?(5)
你認為網頁是什么? 2.每人取出一張卡片,寫上數字“1”,然后在卡片上寫下自己對第一個問題的回答。重復以上步驟,直至答完所有問題。但每張卡片只能有一個問題的答案。將卡片寫有答案的一面朝下,放在桌子中間。
發一張。
4.宣布游戲時間為 10 分鐘,開始計時。
5.由第一位學員抽取一張卡片,大聲念卡片上的內容。如有需要,可再念一遍。但不能將卡片給任何人看,以防從筆跡中辨認出作者。
(卡片真正的作者也可以寫下他/她自己的名字,當然前提是他/她不是朗讀者。)
7.完成后,大家公布自己的答案。此時,真正的作者可以揭曉謎底。凡是猜對者均可得一分,然后將卡片正面朝上放在桌子中間。
9.如果只剩下最后一個針對某一問題的答案,朗讀者只需將答案讀一遍,然后將卡片放在桌子中間即可。(此次沒有必要再猜,因為可通過排除法猜出作者。)
10.10 分鐘后立即結束游戲,宣布猜對最多者獲勝。
建塔
一個人有創造力不難,難得的是一個團隊的創造力能充分發揮。通過團隊創造力配合的練習,一個充滿創造力的團隊就誕生了!
目標:讓團隊成員在執行團隊任務中發揮創意,并且讓每個組員都能扮演各自角色,為完成團隊任務做出貢獻。讓團隊的成員們認識到參與的重要性。
形式:全體職員,5 人一個小組為最佳 時間:30 分鐘 教具:每組吸管 30 支,膠帶一卷,剪刀一把,訂書機一個 過程 1. 發給每個小組材料,并說明每組要在 25 分鐘之內用這些材料建一座自己認為最漂亮的塔。這座塔的塔高至少 50cm,外型要求美觀,結構合理,創意第一。
2. 做完之后,每組把塔擺在大家面前,進行評比。勝出小組會得到一些小禮品。
討論:
3. 你對小組的合作有什么看法? 變化:
1. 通過不同的內容來考核團隊的配合程度,例:改建塔為建造房屋等。
2. 難度變化:資源越少、時間越短、難度越高。
五個簡單的問題
人類的某些行為、態度或反應受遺傳、環境、文化等影響是可以預料的。通過觀察力的培養,你就能發現人類的一些行為的規律。
1. 你最喜愛的顏色是什么? 2. 說出一件家具。
3. 說出一種花。
4. 在 1~4 之間選一個數字。
5. 說出動物園中的一種動物。
然后給出下列答案:紅色、椅子、玫瑰、3、獅子。
討論:
1. 每個問題有幾人“答對”?(請“答對”者舉手。選擇這些答案的人數多的驚人。)
2. 在你看來說明了什么問題?(人類的某些行為、態度或反映是可以預料的。關鍵是要做一個敏銳的觀察者。)
變化:
1. 選擇一些生活的細節或者容易被忽略的規律來替代問題。
2. 難度變化:讓學員自己去發現可預料的行為并檢測。
目的:溝通類、團隊訓練 人數:適合 4 人~16 人 道具:硬紙若干 說明:1、按如圖所示制作 15 張硬紙,將其打亂分拆成 5 份裝入信封。
規則:
1、全過程不許交流 2、每人手里拿到的卡片只許給別人,不能從別人的手里拿卡片(不能幫助別人拼圖)。
任務:
小組內的每個人將散亂的圖片拼成同樣大小的正方形,最快的小組獲得勝
利。
陷阱:每個人自己完成以后認為 ok 了,就不愿將自己的紙片交給別人了。(不能自己完成就算了)。
點評:狀況共有。
目標:個人拼成同樣大小的拼圖才算完成任務。交換紙片即是交換資源。
游戲字篇七
元宵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新年之后的,又一個重要的節日,又稱“上元節”、“燈節”,民間正月十五鬧元宵已有很悠久的歷史。它伴隨人們迎來春天,是把節日習俗體現得最為徹底和典型的傳統節日。為了使國際部幼兒對元宵節的傳統文化和民俗習慣有一個基本的了解,我們通過讓幼兒自制燈籠、聽故事、念兒歌、猜燈謎等系列活動為載體,充分地讓幼兒感受“元宵節”特有意義及給人們帶來的喜氣和歡樂。
歡樂元宵節
1、嘗試通過多種途徑獲得元宵節的相關經驗,進一步了解元宵節的來歷和風俗習慣。
2、大膽地創造與想象,通過不同的形式表達自己的感受與理解。
3、積極參與“鬧元宵”的籌備和慶祝工作,在和老師、同伴一起過節的過程中,進一步感受團圓的意義。
20xx年2月22日(周五)
——各個班級,開展相關活動
1、語言:元宵節的傳說與習俗—501班
2、音樂:賣湯圓—502班
3、美術:學做花燈—503班
4、綜合:元宵節到了—504班
5、社會:賞燈猜謎—505班
音樂:鬧花燈
社會:我喜歡的燈
(1)師幼共同布置“好看的花燈”和“自制花燈展”;
元宵節是每年的農歷正月十五,又稱“燈節”、“上元節”。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圓之夜”的意思(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稱為“上元節”,七月十五稱為“中元節”,十月十五稱為“下元節”)。每逢上元,民間有張燈觀賞的風俗。元宵之夜,小孩子們紛紛提著燈籠,四處游走玩耍。元宵佳節,不少地方都要舉行彩燈展、花燈會。元宵的燈,有掛花燈、滾龍燈、迎轎燈、走馬燈、放水燈、展冰燈……像北京的宮燈、天津的寶蓮燈、上海的金龍戲珠燈、東北的冰燈,都具有明顯的地方特色和獨特的藝術風格。過去燈內點蠟燭,現在用電,使燈更加奇幻多姿,五彩繽紛。元宵節有許多傳統風俗和節目,如:鬧社火、耍龍燈、舞獅子、劃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猜燈謎、吃元宵等。元宵大多是用糯米面包糖餡做成的,它象征著全家團圓和睦、生活幸福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