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播種與收獲作文字篇一
一個旅人經過綠洲,停下來給駱駝飲水。他看到滿頭大汗的老人,便上前打了聲招呼:“你好呀,
大爺。”
“你好。”老人回答時并沒有停止干活。
旅人問道:“這么熱的天,你在這里挖什么呢?”
“我在播種。”老人說。
“你要在這里種什么?”
“種椰棗。”老人說道。
“椰棗?!” 旅人驚訝地說,那副表情就像聽到了最愚蠢的話,“你的腦子被烤壞了吧,大爺,走,
還是放下鐵鍬跟我去店里喝一杯吧。”
“不,我得先把種子播完,然后我們可以喝一杯。”老人說。
“告訴我,大爺,你多大年紀了?”旅人問。
“我不知道,六十,七十,還是八十……我忘記了……但這并不重要。”
“大爺,椰棗樹長成要五十多歲,長成之后才能結出果實。我希望你能長壽,能活到一百歲,但
到那時你也很難收獲今天勞動的成果。還是別干了吧。”旅人勸說道。
“我吃的椰棗是前人種下的,播種的人也沒有夢想吃到自己種的椰棗。我今天播種,是為了讓后人能吃到我種的椰棗……雖然我也并不知道誰會吃到我種的椰棗,但我想,這份辛苦是值得的。” 聽完老人的一席話,旅人說:“很感謝你的這一課,請收下我的學費。”說著,他把錢袋遞給老人。 “謝謝你的錢,朋友。你看,事情往往就是這樣的。你認為我無法收獲自己的勞動果實,但我還
沒有播完種,就收獲了一袋錢和一位朋友的謝意。”老人笑著說。
播種與收獲作文字篇二
如果說好習慣是一粒種子,那我的好習慣已經長成了一顆小芽;如果說好習慣是一塊磚頭,那我的好習慣已是一堵砌好的墻頭;如果說好習慣是一片綠葉,那我的好習慣則是一根茂密的枝干;如果說好習慣是……
我有一個好習慣,我的好習慣是愛動腦筋,還記得那一次嗎?
一天下午,媽媽把倉庫的門打開了,正想把剛買的大米放進倉庫,忽然“吱吱吱”的聲音魚貫而出,一只大老鼠正帶著它的小將——三只小老鼠堵在門口,媽媽被嚇得魂飛魄散,我的爸爸急忙的趕上來,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老鼠打死。可是,這些老鼠是怎么進來的呢?以后還會不會再出現類似的情況?當天下午,我找到了原因。原來,我們進出倉庫時隨手把門打開,在那時,老鼠才溜進來的。那又有什么辦法讓老鼠不再進到倉庫里了呢?我們百思不得其解,最后,我腦子一轉,在門和門框之間的那個東西上安個皮筋,這樣一來,我們推門進來,等人進來了之后,門被皮筋一拉,就自動關上了。
我不僅在家里愛動腦筋,在學校,我也愛動腦筋。
一個星期二下午,老師出了一個有難度的奧賽題,我們班的幾個尖子生要么不知道做,要么做錯了。正當全班同學對這道題束手無策時,我忽然感覺腦子靈光一閃,馬上在本子上做起題目來,數學老師看到我的答案,摸著胡子,欣慰地笑了。
播下愛動腦筋的種子,將來為祖國做出貢獻,收獲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