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我家家風篇一
大概父母都是知識分子吧,作為高級工程師的老爸會把“學習第一”作為口頭禪,作為教師的老娘會時常念叨“應該文質彬彬”。這兩句把我耳朵都磨出厚繭的“圣詔”也可以說成是我的家風。
雖說是90年代了,但由于封建意識的影響,父親總是用些封建教育方法來管制我們。但正是這些教育方法,使天生賤皮子的我和哥哥在學習上總是名列前茅。每當夜晚;家中從無嘩啦啦的搓麻將聲,也無地動山搖的音響聲,只有我和哥哥寫作業的沙沙聲和父母翻書報的聲音。有時,全家人也會為了一道數學題而爭得面紅耳赤。但畢竟是封建的教育,于是出現了一切的封閉政策!收音機不讓聽,假日不許出去游玩,似乎想讓我和哥哥成為書呆子。不,連課外書也只能在廁所或被窩里偷看。我真想對父親說:“都90年代了,老掉牙的教育方法也該改改了?!钡佑诟赣H的威嚴,話到嘴邊總是又咽了回去。
這就是我的家風,有利有弊。但我堅信,隨著時代的進步,新時代的家風會落腳于我家。我的家庭將變得更充實,更美好!
“家風正,則后代正,則源頭正,則國正?!奔绎L是一個家的一種道德標準,就如同糧食一般,是一種必不可少的成分。在我的家里,也有家風,它教會了我如何做一個善良的'、有誠信的人。
人要有誠信,媽媽經常教育我要誠信待人。記得有一次,我和樂隊的一個新進來的同學約好了在樓下的小廣場教她打鼓,可是天有不測風云,中午卻下起了大雨,本來我把這事忘了,一看到下雨了才想起約好了的事情,我趕忙穿上鞋準備走,可我又想:如果我去了,那個同學沒去怎么辦?媽媽說:“你還是去吧!假如你不去,她去了怎么辦?那同學們一定會認為你是一個不守信的孩子?!薄昂冒?,我去。”到了小廣場,雖然那個同學沒有來,但我放心多了,因為我是一個守信的孩子。
著名法國作家羅蘭曾說過:“生命不是一個可以孤立成長的個體。它一面成長,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葉。它又似一架靈敏的攝像機,沿途攝入所聞所見。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織造人格的纖維。環境中每一個人的言行品格,都是融入成長過程的建材,使這個人的思想感情與行為受到感染,左右著這個人的生活態度。環境給一個人的影響,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無形的塑造。”從而也足見家風的重要了。父母的一些舉動,總能影響我們。優秀的品質,就是從中培養起來的。這就是我家的家風,它讓我從中養成了許多好品質,這樣的家風,值得傳揚!
家風是一泓不絕的“清泉”,我們便是那“過路人”,水的清與濁都和我們有著密切的關系。
俗話說:“家風是一家道德的標準,如同糧食一般,是一個家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蔽壹乙膊焕?,雖然非常簡單,意義卻非常深刻。那便是履行做人之道。
記得從小開始,媽媽就教我學會了誠實守信,爺爺教會了我樸素,爸爸卻教會了我一項特別的――“謊言?!弊屛抑两胥懹浻谛?。
事情是這樣的:有一次,我和朋友發生矛盾。正巧趕上了回家的爸爸,爸爸細心盤問我:“你怎么了?”我告訴了爸爸事情的緣由,爸爸對我說:“你可以撒謊呀!”我猛地一驚:“什么?小孩子怎么能撒謊?”爸爸解釋了我的疑問,說道:“我說的撒謊是指善意的謊言,不是指對別人的欺騙,而是友好的化解矛盾,你明白了嗎?”我聽得似懂非懂。
后來,我漸漸的懂得,對別人有時不能說實話,這樣我就會傷害別人的尊嚴,少量投入一些善意的謊言,這樣會更好。
我家的家風,雖然不是特別“正派”,但卻有著它獨特的閃光點。不過,也不能時時充滿謊言,要在誠實與善意的謊言之間徘徊,但也不能徘徊不定。
國有國法,校有校規,家有,不論大家,還是小家有都有著自己的規章制度和做事的風格。我們的小家也不例外。
這些只是滄海一粟,還有好多優良的值得我們去學習和繼承,我們應該從自身做起,讓我們的優良一代一代傳承下去。成為中華民族每個家庭最寶貴的。
我家家風篇二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也就是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家規是一個家的道德標準,就像糧食一般,不可缺少。
過去,每個家庭條件都不是很好,我家里一直主張勤儉節約,做什么事都很節省。經常聽到父母說:“不要亂花錢、花錢要花到有用的地方”。我牢牢的記住了這句話,一直到現在。
現在我家的經濟條件好了,可是父母還是很節儉。有一次,我吃飯的時候,掉了幾粒米飯。我吃完飯正想離開,媽媽說:“把桌子上的米飯給吃了,你知道嗎?在貧困地區有很多人都沒吃上過一頓飽飯,能吃上一頓大米飯都算奢侈。你還這樣糟蹋糧食。”我聽了媽媽的話慚愧極了,趕緊把剩下的米粒吃的一干二凈。
通過這件小事,我明白了,節約是一種美德,我在這良好的家風影響中,成就了自我,好的家風就是一個好的家族面貌。
與別人家的家風不同,我家的家風就是兩個字——謙讓。今天,我就和大家談一談我家是怎樣謙讓的。
我家吃飯很有秩序,長輩們先坐下,小孩才能坐下。因為這樣能顯得家里很和諧。晚輩給長輩敬酒干杯時,晚輩的杯一定要低于長輩的酒杯,如果不低下,就表示晚輩比長輩高上一等,就是對家里的長輩的大不敬。在要吃飯時,要讓比自己大的人先吃,這樣能充分體現出對家里的長輩的謙讓與孝順。
在坐車時也同樣,上車時如果座位不夠,一定要讓長輩先坐下。如果座位夠的話,先讓長輩坐下,自己再坐。如果從車下來了一位老人,那么晚輩要站起來,把座位讓給老人,如果此時又來了一位老人,那么帶著自己去坐車的長輩也要把座位讓出來給別人。
在倒水方面也一樣,先給長輩倒,小孩如果自己能倒就自己倒,如果自己不能到,那要等先給長輩倒完,再給自己倒。
這就是我的一個謙讓的家風。
我們家的家風很正,祖祖輩輩都吃苦耐勞,勤儉節約。
爺爺的話我一點兒也沒聽進去,吃飽了就想要出去玩,碗里還有很多的飯粒兒,爸爸抓住我說:“別浪費糧食了,世界上只要一個人能節省一粒米,就可以養活大約400萬饑民呢!”我聽了,感覺慚愧萬分,趕緊把剩下的飯吃了,然后就出去玩了。
這就是我家的家風——不浪費任何一粒糧食。我家的這種勤儉節約的好習慣還將代代相傳。
最近我認識到了一個新詞——家風。縱觀古今,只有樹立了良好的家風,才能成就一番豐功偉業。
下面,我來介紹一下我家的家風吧!我家的家風就是誠信、孝順、自立、愛幼。
說到誠信,就要從爸爸說起了,有一次,爸爸有急事,需要錢,爸爸借到了錢,給借主寫了一張字條,上面寫著我家的聯系方式,借主還沒想要,爸爸就還了錢。這就是誠信。
孝順也就是姐姐了!我們家的吃穿都是姐姐的錢她沒花過爸爸媽媽的一分錢,這也是自立了。
愛幼,就是媽媽,姐姐雖然自立,但她也得有母愛,我和姐姐還有其他小朋友都被媽媽愛著。
家風是一盞燈,照亮我前方路。家風是一條路,伴我走向光明。家風是一面鏡子,時刻發現自己的弊端。
在我家的大廳里,端端正正的掛了一幅字:吃的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每每看到這十個大字,心里總是有所感悟。爸爸說要把這句話銘記于心,它會使我受益匪淺。
“勤儉”是我的家風,爸爸、媽媽告訴我做人一定要勤,勤勞才能致富,我的爸爸、媽媽,每天辛辛苦苦的勞作,讓我有了一個溫暖、舒服的家。勤能補拙,成功來自于勤奮。我今年上三年級,剛開始學習英語的時候,我的成績不是很好,經過一段時間的勤奮學習,我的英語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爸爸、媽媽還告訴我,無論你有多大的財富,都要學會節儉,不要養成和別人攀比的習慣,不要亂花零錢,不要浪費財物,能用的東西就用不要總想換新的,要把錢花在該花的地方。記得剛開學的時候,我看見好多同學換了新書包,我就跟媽媽說我也想換個新書包,媽媽告訴我你的書包還能用,等不能用的時候媽媽再給你換新的,我們可以用換新書包的錢買幾本書看。我一想媽媽說的也對,就和媽媽去書店買了好幾本書看,這些書對我的學習很有幫助。
在爸爸、媽媽的影響下,我也養成了勤儉節約的好習慣。放學后,盡量幫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紙、筆等學習用品從不浪費,勤奮學習、節儉用物、積極向上,這就是我的溫暖、舒適的家的家風。
家風是什么?這個問題我一直都不明白。于是,我就問爸爸家風是什么?爸爸說它是一個家庭多年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形成的風氣,風格。雖然不是很明白,但我知道它肯定是一個家庭好的習慣養成的。
那我家的家風是什么呢?首先是孝,我家是個大家庭,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還有我,我們在一起生活,在我的印象里,爸爸媽媽從來都沒有和奶奶爺爺生過氣絆過嘴,爸爸說這就是孝。雖然沒有什么具體的大事,但我知道在這樣的環境里,我們都很幸福。
還有一點是爸爸媽媽一直教育我的,對我來說也是很重要的,就是不撒謊,講誠信,這次期中考試我沒有考好,害怕爸爸教訓我,就悄悄地和媽媽說先不告訴爸爸,媽媽很生氣的批評了我,說成績沒考好,可以努力;撒謊是不對的,不能做一個撒謊的孩子。這件事我知道了我應該做一個講誠信的孩子。
家風就像陽光,空氣,水,好的家風能讓我長成一棵參天大樹!
家有家規,國有國法;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些警示育人的詞匯是對教育的最基本體現。社會風氣的好壞,家風家規的樹立,都對整個社會的發展是有很好的幫助的。
家風,是潛移默化的。具體的從小事做起,乘車讓座給老弱病殘孕,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從小教育的能時時做到,但是不好的教育也有不讓座還大打出手的例子也有。作為家長,從小教育孩子要與人為善,以和為貴,為人誠懇,做事要認真,不能貪圖享受,不能與人過高的攀比,更不能超越法律道德的界限。經常告誡他們,要做對社會有用的人,要關愛父母,尊敬師長,團結同學,遇人需要幫助時,要挺身而出,做敢當的人。遇見長輩要有禮貌,應該主動打招呼。做錯事的時侯,要勇于承認,不能撒謊。如果家長知道孩子“知錯不改時”,也應該做到“棍棒底下出孝子”的道理告誡他們,不要等到無法收場時后悔莫及,讓他們從小知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
總之,無形中好的.家風的養成,是正能量的傳遞,也是以后對自己教育的回饋,我們要世代相傳,引導給予孩子好的傳統教育,不要過度的寵育孩子。
“誠實、守信、努力、奮進”。這就是我家的家風。
從我記事時起,媽媽就教育我做一個誠實的人。我記得她給我講的第一個故事就是《狼來了》。故事中的小男孩因為撒謊差點丟了性命。從此我就記住了要做個誠實的人。不然就會吃苦頭的。
我的爸爸媽媽都是非常守信的人。答應別人的事,都會想盡一切辦法去辦到。有一回,媽媽答應我包餃子吃??墒?,正要去買韭菜,突然下起了傾盆大雨。我心想:“一定吃不到香噴噴的餃子了?!睕]想到,媽媽冒雨出去買了韭菜,做了好吃的餃子。在爸爸媽媽的影響下,我也是一個非常守信的人。
至于"努力、奮進"嘛,這也是父母常掛在嘴邊的話。他們也正是這么做的。爸爸一直在很努力的賺錢養家。即使生意遇到困難的時候,也沒有放棄,努力尋找新的機會。媽媽一直在很用心的照顧我們這個家庭,而且也正在創建自己的事業。我要向他們一樣,好好學習,爭取一天比一天進步。
家是苗圃,孩子是樹苗。小苗只有在好的苗圃里,才能茁壯成長。孩子只有在良好家風的熏陶下,才能成為有用之才。我的父母為我樹立了一個好的家風。我一定要按照家風去做一個好孩子。
我家家風篇三
清朝著名人物曾國藩,不但自己有所作為,他的后代也是人才濟濟。他的兒子曾紀澤和曾紀鴻,一個是著名的外交家,一個是著名的數學家。孫子曾廣鈞,從小博覽群書,二十三歲就中了進士。第四代、第六代遍布海內外,大多數學有所成。是嚴謹的家風家訓促使這個大家庭輝煌起來。
同樣,我的爸爸媽媽也用自己的行動為這個家織起了一張家風家訓。
爸爸常說要勤儉節約。
又到了春節,大家都愉快而緊張地準備年貨。而家里充滿了我的抱怨聲:“今年的年貨又只準備這一點點,真小氣,春節可是一年才一次,也不會多買點。”一旁沉默的爸爸忍不住開口了:"這不是小不小氣的問題。之所以買這么少,是因為春節一年才一次,大家走親訪友,大多時間不在家,東西也就吃得少。買多了,春節過后就沒人吃了,不就是浪費。我國自古以來,都有勤儉節約的習慣。你應該學一學。不然即使有幾千萬,都要給鋪張浪費光了?!啊迸丁拔逸p聲應道。
媽媽常說要勤勞。
走出門,肉肉還沒睡醒的眼睛。”咦,已經很晚了,媽媽怎么還沒有睡呢?她在干嘛?”一連串的問題想我砸來。我輕輕的叫了聲媽。媽媽用疑惑的眼神看著我,輕聲問道:”你怎么起來了?!啊蹦莻€,我起來喝水。”我應聲到?!澳阍趺催€沒睡呀?”“我手里的活還沒做完,你早點睡吧!明天還要讀書呢?”媽媽依舊忙著手上的活。那天晚上她似乎很晚才睡。
原來他們一直在用自己的行動,為我編織著一張嚴密的家風家訓。
中國自古以來都有“禮儀之邦”的美稱,就是良好的家風家訓讓中國聞名世界。所以我們作為一個中國人,應該去傳承這些良好的家風家訓。
我家家風篇四
“唰唰唰……”“媽媽,不用洗這么久啦!”“要的,要的!”我媽媽每天喜歡把碗洗個三四遍。
我們家忽然起來股“潔癖”風,做什么事情都要非常的細心,不能有一點點的閃失。
我爸爸是一名大學的教師,每天差不多都要很晚才能回來。
最近,爸爸正在寫書,叫《點擊世界》。爸爸用了兩三個月才寫好,但在寫完的那天晚上,本以為爸爸已經寫好了的我興高采烈地跑到爸爸那,來好好看看爸爸寫的書,仔細一看,爸爸還在用手在鍵盤上打字,我看爸爸,他在電腦刪除了一些句子,又加了一些,于是,我跑過去問爸爸:“爸爸,明明寫好了的干嘛還改啊!你都改了好多遍了!”我跟爸爸說。因為我想爸爸快一點交稿,這樣,書就出的早點了?!皸钛?,要細心的看一下的嘛,如果不細心看,這本書不就有很多錯別字了。你也知道爸爸對待事情是要求嚴謹細致的,一個錯別字也不能逃過爸爸的‘法眼’哦。”我看著爸爸細心地修改,心里想這應該是對工作嚴格要求的“潔癖”,想著想著就高興起來了。
一般的人書寫好了就交上去,可爸爸不同于其他人,爸爸卻是非常細心的把書稿看了一遍又一遍,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我媽媽是一名交通銀行的會計,非常喜歡和爸爸算錢。
“唰唰唰。”“媽媽什么聲音啊!”我看見媽媽熟練地用布擦碗,然后在碗里倒入洗潔精,水一沖,碗里裝滿了泡沫,刮一下,一吹,一個個小泡泡飛在了天空上。我看見媽媽把碗筷洗了一遍又一遍,“媽媽,不用擦了,已經夠干凈了,你還要帶我去玩呢!”我叉著腰說?!耙粮蓛舻模以诰W上看見,有一些人因為洗潔精沒有洗干凈而肚子吃不好了!”媽媽非常認真而嚴肅地說?!澳愣枷戳薾遍了!”“小孩子別管這么多!”媽媽繼續洗著她的碗。
雖然,媽媽洗了這么多遍,但我知道,她這樣做是為了我們的食物安全,不管怎樣,都是為了大家能健康的生活下去。
我是一個馬鞍池小學的學生,是一個在生活中非常喜歡用涂改帶的人。
“哎呀!這個字寫不好了,涂了涂了!”我在本子上涂了過去。“呀!涂得太不干凈了,再涂一下?!笨匆娡扛蓛袅撕螅倚臐M意足又開始寫了,“楊洋,寫作業寫快一點,以后初中的時候你作業要怎么辦呀……”媽媽看我作業寫得慢不耐煩地說我,“寫作業不一定非要每個字都寫得好看啦!差不多就行了!”可是,我對自己要求很嚴,不管怎樣就是看不起自己的字,總要把字寫的非常好看。因此,媽媽跟我講的,我一句話都聽不進去,自顧自的把不好看的字劃掉,在一邊的媽媽都快氣病了。
“媽媽,慢工出細活,你就再忍一忍嘛!這樣,一本書抄寫下來我看了才舒服!”我笑著對媽媽說。
有很多人討厭有“潔癖”的人,但我感覺,有“潔癖”的人做事是最細心的,生活習慣是非常好的。
我家家風篇五
國有國法,校有校規,家有家風。每一個家庭都有它獨特的家庭傳承,這種傳承便是家風——————我家的家風就是兩個字:嚴謹。
先說說這個“嚴”,意為嚴格也,老爸做事總是一絲不茍,追求完美,始終保持他那軍人的作風。他對自己的要求嚴苛,對我亦是如此。拿我的作業來說吧,我老爸他老人家時常告戒我“每次寫作業都要像考試一樣對待”。一旦發現我有一點錯誤,就會非常嚴肅認真的給我講審題要認真、細心,決不能有一絲馬虎等等。真不知他哪來這么好的口才,唾沫星子都快要把我給淹死了。訓完之后,就讓我全部重寫。我雖心有不滿,但知道抗議無效,何況老爸乃是眾人之上,我也只有敢怒不敢言了。不過也是有好處的,我的作業本上幾乎全是“a”。
但讓我難忘的不是那些“a”,而是那次“c”,它讓我理解了老爸的一番苦心。那幾天老爸出差去了,想到不用那么辛苦地做作業,老爸一走,我便歡呼雀躍。結果,我將作業胡亂寫了一番,自不用說第二天老師對我苦口婆心的教育了。更慘的事還在后頭,出差回來,老爸接過我戰戰兢兢遞過去的作業本后勃然大怒,用足以震破人耳膜的聲音將我吼得暈頭轉向,待老爸訓完,我才弱弱地說:“以后我不敢了?!庇芯渌自捳f得好:“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我總算領略到了,自此再也不敢不用心了。
再說這個“謹”,乃謹慎也,媽媽簡直就是個模范。“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是媽媽的口頭禪。每當我們全家出遠門如回老家前,老媽總是要提前一周準備全家人的衣物等,特別是帶上各類常用藥品,我不得其解,老媽從容地說:“出門在外,萬一有個頭痛、發熱,可以用上的”。媽媽買東西時也是精挑細選,特別是幫我買書,先總要咨詢老師哪些書適合我看,再一一歸類,然后直奔書店購買,我說網上買多方便,老媽一本正經地說:“現在盜版書多,萬一買到盜版的對你身心不利”。我真是打心眼的佩服也,而我似乎沒繼承媽媽的謹慎,考試隔三差五地出錯,特別是這個學期的英語更是如此。如今,我正在努力改掉這個缺點。
爸爸說,家風體現在每一件小事之中,只要你認真體會每一件事,每件事都能給你一個家風的新認識。是的,家風就是如此,它對于我們來說是一種無聲的影響與教育,好的家風就能滲透出一個家庭的美德,它是我們每個家庭成員都要遵守的,我們每個人都能從良好的家風中收益。
我會堅持我家的家風,并且去影響別人,同時也去學習別人良好的家風。
我家家風篇六
你若問我,什么是家風?我會說:我的家風是一本無言的書。他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如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在渾然不覺中潛入我們的內心,滋潤著我們,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我們做人做事的行為習慣和行動準則。
我的家風首先是做人要正直,做事要誠實,作風要樸素。
從我懂事起就懂得看到長輩主動起身迎接,代表長幼有序。有客人來訪應主動打招呼。離開家和回家后一定要先和父母打招呼。若外出一定會告知父母去向并在規定的時間回家。小的時候我總會看到家中來客時,父母熱情起身相迎,遞茶倒水端水果,還會準備一桌家中最好的飯菜盛情款待,我知道了與人為善,善待他人便是善待自己的道理。父母的言行示范讓我懂得了尊重他人從尊重家人做起。至今,這些習慣在我的三口之家仍然延續著。
自我記事起,父母對生活、工作的態度和熱情,就已經開始對我今天整個人生的成長、成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我的父親從浙江大學農學院畢業后分配瑪納斯,畢生致力于瑪納斯縣農業種子培育和繁育工作。小時候,父親一直在基層蹲點很少回家,我們只有在每月發工資時才能見到父親一面。而我的母親一人承擔著家中所有的事務,工作也極其繁忙,經常是回到家中我們早已進入夢鄉。那時的我們,還不理解父母為什么這么拼命工作,感覺較少關心教育我們。我上初一時,媽媽住院了,在做午飯時我的左食指被切傷,在送飯的途中,騎著黑色加重28式自行車,急駛在通往醫院的路上,然后,狠狠的摔倒在明晃晃的冰面上,飯菜撒了一地,看著滿地狼藉的飯菜,那一刻,一股強烈的無助感奔涌而出,我在空曠的巷道中,放聲大哭,那一刻,所有的委屈無助全部迸發出來,哭完,擦干眼淚,收拾好心情,再次帶飯給媽媽送去,仿佛曾經什么事都沒有發生。事情雖然過去了,但那時的我一直無法理解父母為什么只是一味的工作,卻總是忽視我們。后來,我參加了工作,尤其是后來成為一名黨員之后,才逐漸發現作為黨員的父母雖然說的少,卻用他們的行動,他們的身體力行教育、影響著我們,示范了我們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用無聲的行動告訴我們心中的信仰和精神追求是什么。理解了對工作認真負責的敬業精神是一種多么可貴的品質。父母給我們樹立了認真負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榜樣。同時我也漸漸感受到,原來小時候父母什么事情都讓我自己做主,是在給予我充分的自由和自主選擇的權利,鍛煉了我獨立自主的能力,培養了我更加完善的人格,對我以后,不管是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對我的整個人生、人格的成長起到了多么大的作用。在我們的家中,父母說教不多,并不是他們對子女不關心,不教育,放手不管,而是父母用以身作則,身體力行,身教重于言教的教育方式,如春風化雨般滋潤著我們,影響著我們,使我們健康、獨立、樂觀地成長起來。
我的家風再就是重視文化知識的傳承,做一個有文化、有知識的勞動者。
從我記事起,就經??吹桨职謰寢尮ぷ髦?,盡管工作很累,也在堅持學習、讀書,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1976年的秋天,我的父親在基層工作中,腰部摔傷導致骨折,在床上的3個月,仍天天堅持看報、讀書。如今,我的父親82歲高齡,仍然每天按時收看中央新聞、海峽兩岸節目,拿著放大鏡看報、讀書、做筆記,思維依然敏捷,記憶力依然很好,對我們談起政治、歷史、國事,依然思路清晰,興奮開心。如今,我們都養成了愛讀書的習慣,我們家族中的3個孩子也依然喜歡讀書,家人之間遇到好書會互相推薦、傳閱。我曾在“我喜歡這樣書香彌漫的家庭”一文中寫道:“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十日不讀書,面目全非。一個愛讀書的人,不會流于平庸,不會缺乏思考,更不會人云亦云?!备改傅纳斫?,讓我懂得了一個人總要有點信仰和精神追求。我家的家風,早已經內化為我們靈魂深處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外化成我們做人做事的行為準則。
一個家庭的家風要正,首先要注重以德立家,以德治家。其次還要書香不絕,堅持走文化興家,讀書樹人之路。
家風是一個家庭的燈塔,需要堅持幾十年如一日幾代人共同遵守成為一種習慣,而不需要任何外來的強制。隨著時代變化,其核心價值沒有改變,衍生出今天更加完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國家的美麗和諧,需要千千萬萬家的努力。
我家家風篇七
我的父母都沒有怎么讀過書,作為“家父”的爸爸老是總把“應該有禮貌”作為口頭禪,作為“家母”的媽媽會時常念叨“都六年級了,應該要好好學習”。也可以說這兩句話一直伴隨著我長大。
雖說已經00年代了,但由于父母從小生活在那個年代,便會用那個年代的教育方法來教育我們。但就是這些教育方法,讓我的成績有所上升。
每到晚上,家里沒有嘩啦啦的麻將聲,也沒有吵吵鬧鬧的說話聲,只有我在寫作業的沙沙聲和父母翻書報的聲音。有時,全家人也會因為一道題目而爭得面紅耳赤。
但畢竟是“古老”的教育方法,于是出現了一系列的封閉策略。電視不讓看,電腦不讓玩,假期不準出去玩,就連手機都不讓碰了,說是對我眼睛不好,似乎是想讓我整天待在家里,慢慢地變成一個名副其實的書呆子。不,就連課外書也只能呆在被窩里或廁所里看,父母也只允許我看一系列的作文書,我怎么會喜歡看那些作文書呢。但到無聊至極的時候,我還是會翻一翻一兩本作文書的。我真想大聲對父親說;“都00年代了,那些老掉牙的教育方法也應該改一改了?!钡ε掠诟赣H的威嚴,那些話時常到我嘴邊又咽了回去。
這就是我的家風,有利有弊。但是我始終堅信,隨著時代的發展、時代的進步,新時代的好家風終歸會落腳于我家。我的家庭將變得更充實、更美好。
我家家風篇八
一天,我聽爸爸給我講了這樣的一個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爸爸的祖爺爺和祖奶奶。
爸爸的祖爺爺是一個生意人,由于聰明能干,他的生意由小做到大,在當時那個年月,賺了很多的錢。
爸爸的祖爺爺用自己賺來的錢買下了一塊土地,還娶到了一個非常漂亮的祖奶奶。
祖奶奶是山東人,別看她個子不高,但是相當的厲害。據說,當年的土匪暗中盯上了祖爺爺家的財產,想要祖爺爺拱手相讓。
祖奶奶怎肯甘心把這么多的財產給別人呢,就和土匪打了一宿的仗,直到最后,那些土匪終于被祖奶奶給打跑了。
黑山阻擊戰的時候,聽說有不少人都在戰場上受了傷,祖奶奶就成立了一個擔架隊,然后去前線上搶救傷員。冒著槍林彈雨的祖奶奶,率領著很多的人,將前線上很多的傷兵都救了回來。可令人不解的是,祖奶奶所救的人,兩派的都有。
有的人就不解的詢問祖奶奶道:“為什么兩派的人都救啊?”
祖奶奶當時這樣的回答道:“只要是中國人,我就得救?。 ?/p>
祖奶奶的勇敢和善良,就這樣一直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人。按照爸爸的話說,一個人可以沒有錢,可以沒有勢力,但是不能沒有善良。
如果非說我的家風是什么的話,那我覺得,那就是善良吧。我也要把這份善良的美德繼承下來,繼續讓它發揚光大。
這就是我的家風,也是有關我家風的故事。
我家家風篇九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也就是說國有國法,校有校規,家有家風,我們家的家風是:好好做人,謙虛做人。
家人們從小就教育我怎么做人。
家風是潛移默化的,好的家風也是正能量的一種表現。正因為有家人從小對我的教導,在我成長的道路上循循善誘,培養了我的優秀品質,才能使我成為一名懂禮貌的孩子。
自古以來,我國就有禮儀之邦的美稱,而作為祖國的未來,我更應該把這種精神發揚下去,才能做到無愧于祖先,無愧于父母對我的教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