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模板的編寫需要考慮到學生的學習需求和特點,具有指導性和可操作性。以下是一些成功案例教案的模板,可以幫助您更好地組織和設計教學內容。
恐龍的滅絕教材教案(模板18篇)篇一
1.課件(感受恐龍)。
二.讀好課文,弄清年代。
龐大的恐龍為什么會滅絕呢?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并標出自然段。
1.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2.師:孩子們,你們讀得真仔細!現在,我們先從恐龍生活的歷史年代說起。
3.誰來把第一自然段讀給大家聽?
4.你今年多大????????????????8。
人類的壽命大約?????????????80——100。
我們人類的歷史有多長????????。
三四百萬年換成阿拉伯數字??3000000——4000000。
人類的歷史長嗎?與恐龍的歷史相比怎樣?
(課件):我們人類只有三四百萬年的歷史,恐龍卻在地球上生活了大約兩億年。
把兩億年換成阿拉伯數字??200000000。
看了這句話你知道了什么???????。
是啊,恐龍的歷史真長?。】墒怯兄@樣長久歷史的恐龍卻滅絕了。請同學們再讀課題。好!帶著這種感覺齊讀第一自然段。(相機指導“兩億年”、“短多了”和問句)。
二.再讀課文,探究答案。
(一).學習第二自然段。
1.我們先來重點研究第一種。指名同學們再讀課文,其他同學思。
考“你知道了什么原因?(指名2、3同學)能用“因為……所以……”的句式把恐龍滅絕的第一種說法告訴大家?(指名)師相機板書(寒冷)。
2.你從哪些地方看出恐龍害怕寒冷?作者是是怎樣說清的?什么。
是“冬眠“?冬眠有什么作用?指名再讀。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
1.可是有的科學家卻不同意這種說法,請同學們齊讀第三自然段。看另一種說法是什么?用“因為……所以”說話。宇宙行星撞擊地球,恐龍為什么就滅絕了?請在書中找出原因告訴同桌。
2.為了考查同學們自學的情況,請四人小組合作完成排序:
課件:
(?)植物大量枯萎、死亡,
(?)宇宙行星撞上地球,
(?)以植物為食物的恐龍和其他動物漸漸死去。
(?)地球一片黑暗。
同學合作,檢查1、2名結果。你們排得很正確。
(三).學習第四自然段。
1.可是有的科學家也不同意這種說法,請默讀第四自然段,看作者又告訴了我們幾種說法?用鉛筆標出來。三種說法分別是因為:偷吃、傳染、降溫(相機板書:偷蛋、傳染、降溫)。
恐龍滅絕的五種說法同學們都已經了解了,作者是怎樣把它們聯系在一起的?
(課件)一種說法是——。
另一種說法是——。
還有其他的種種說法,比如——。
指導寫法。
2.除了以上五種說法,還有其他的說法嗎?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導說出省略號的用法。)你還了解什么說法?(指名回答)老師也給大家帶來了幾種說法。請看:
資料袋。
1、恐龍放出的屁造成恐龍的滅絕??铸埛N類眾多、體形龐大,每天不斷放屁,污染空氣,最后使自己滅絕。
2、恐龍食用的植物有毒。龐大的恐龍吃入大量植物中的毒素,終于被毒死了。
3、有一段時間,可能下過酸雨,恐龍通過飲水和食物,慢性中毒,最后一批批死亡。
4、海底火山爆發,使地球氣溫發生變化,造成恐龍的滅絕。
學生自瀆,選擇一種你認為最有道理的說法,或者選擇幾種你認為比較有道理的說法,(可以是書上的,也可以是其他的)練說。建議同學們也用上“一種說法是……另一種說法是……還有其他種種說法,比如……”
(四)、學習第五自然段。
1.有這么多說法,到底能不能揭開恐龍滅絕之迷呢?我們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2.是啊,這些說法還不能完全讓我們相信,但老師堅信在不久的將來,這些謎團會被你們揭開的。如果你感興趣,就請查閱相關網站吧。
板書。
寒冷。
撞擊。
降溫。
傳染。
……。
恐龍的滅絕教材教案(模板18篇)篇二
1。課件出示恐龍圖。相機指導學生認讀“恐龍”;學生自由發言,談談有關恐龍的知識。識記“恐”。
自讀課文,讀準字音。
1。學生自由讀課,指出朗讀中的難點,字音或長句,師生共同練讀;同桌互讀,讀通句子。
2。同桌互相檢查朗讀情況,再次練讀。
3。讀了課文,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讓學生隨意說,及時糾正語音錯誤。對內容上不做嚴格要求。
4。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隨機的引導。
5。學習課文第一小節。
(1)出示第一句,讀句子。說說你了解到哪些知識?
知識點:“人類的歷史三四百萬年”“恐龍的歷史大約兩億年”。
(2)你還讀懂了什么?(人類的歷史與恐龍的歷史相比,可就短多了。)。
(3)朗讀指導,練習。
(4)教師引讀,讀好問句。
1。師:“龐大的恐龍為什么會消失了呢?”課文告訴我們了嗎?請你再仔細讀讀課文。
2。再次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比第一次讀要有所進步。
3。朗讀反饋,以讀代答:
(1)教師引讀:龐大的恐龍為什么會消失了呢?請一名學生:一種說法是……。
(朗讀指導:借冬眠來躲避寒冷耐不住嚴寒)。
師繼續引讀:另一種說法是什么?請一組學生讀:另一種說法是……(朗讀指導:長句:那些以植物為食物的恐龍和其他動物,漸漸地死去了。)。
師引讀:還有其他的說法嗎?請全體學生讀:還有其他種種說法……。
師:恐龍滅絕的說法有很多很多,今天,我們重點來研究一下第一種和第二種說法。
“一種說法”。
1。自由讀,充分尊重學生的朗讀感悟。教師起好引導作用。
第一句抓住“突然”一詞。說明恐龍還來不及反應。
第二句了解“恐龍沒有冬眠的習慣”。
第三句了解“恐龍沒有皮毛來保暖”。
師:因為以上的幾點原因,恐龍耐不住嚴寒,慢慢地消失了。理解“耐不住、嚴寒”。
2。連起來說說“恐龍為什么耐不住嚴寒?”
3。出示本段出現的詞語,借助詞語介紹恐龍滅絕的說法。(詞語:突然寒冷冬眠躲避保暖耐不住嚴寒消失)。
“另一種說法”
1。讀讀“另一種說法”,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這節有幾句話,再讀讀,說說這些句子前后有聯系嗎?
學生自由讀后,談自己的感受。
3。師生一起理清事物之間的關系,了解這種說法中恐龍滅絕的過程。
4。為檢查學生是否真正搞清楚,讓學生以四人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研究。
課件出示:
(3)植物大量枯萎、死亡。
(1)宇宙行星撞上地球。
(4)以植物為食物的恐龍和其他動物漸漸死去。
(2)地球一片黑暗。
讀一讀,請四人小組研究一下,該如何填序號?用課文中的句子來解釋。
1。出示本課要學寫的4個生字:“亡、肉、耐、類”。
2。學生用編字謎等形式識記。(如“類”:“一種大米”或“一堆大米”。)。
3。學生認為難寫的字,教師范寫指導。(如:“類”書寫時要注意:米的最后一筆。教師范寫,學生書寫,點評。)。
4。學生練寫,展示佳作。
恐龍的滅絕教材教案(模板18篇)篇三
教材簡說:。
打開課文,精美的畫面映入眼簾,仿佛把我們帶入中生代時期,漫游在遍布恐龍的世界里??矗煌N類的恐龍,有的在空中飛翔,有的在地上行走,有的在水中戲耍??吹竭@般景象,人們不禁會想為什么“今天的人類只能在博物館或者從電影和書籍中,來想象恐龍往日的輝煌了”呢?是地球的突然變冷,使它們耐不住寒冷,還是行星的撞擊破壞了它們的食物鏈?是越來越多的哺乳動物偷吃恐龍蛋切斷了恐龍的繁衍之根,還是流行的傳染病帶來毀滅性的災難?這都是至今尚未揭開的謎團。讓我們和孩子們一起帶著這些疑問閱讀課文,在想象中漫游恐龍王國,在漫游中輕松愉快地朗讀課文,同時激發孩子們對科學的好奇心。不久的將來,這些謎團可能會被正在捧書讀本文的孩子們揭開。
設計思路:。
1、本課生字較多,涉及的新詞語也較多。除了引導學生采用多種方法認記外,主要要把生活識字與根據生活經驗理解詞語結合起來。如“遮住、偷吃、書籍、死亡、孵出”等都是二年級學生生活中比較熟悉的詞語。要通過反復朗讀詞語,認識詞語中生字的讀音和意義?!翱菸?、塵埃、耐不住、龐大、哺乳、或者”等帶有生字的詞語不容易感悟,則需要學生自己結合上下文理解,或者查字典理解字義、詞義,教師也可做一些簡單的解釋。
2、本課是一篇科學知識小品文。朗讀課文時,重點要求學生讀正確、讀通順;要在朗讀中感悟理解一些詞句和課文介紹的科學知識;學會積累并運用語言;同時能對書上的解釋提出一些疑問,或者自己能提出別的猜想。
教案設計(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會認15個生字。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理解、積累詞語。
3、有對恐龍的滅絕等自然界現象進行科學探究的興趣和愿望。
二、教學重點。
學會生字新詞,正確朗讀課文。
三、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等。
四、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展示恐龍模型,學生談對恐龍的認識。
2、欣賞課文插圖。
3、理解課題,認識“恐”字。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新詞。
1、自由讀課文,要求:標出自然段,讀通每句話,用自己喜歡的符號劃出生字新詞,并多讀幾遍,記住。
2、以小組為單位做“生字拼詞”游戲。
3、各小組派代表領讀詞語。
4、開火車認讀詞語。
5、引導學生理解詞語:耐不住、塵埃、枯萎、哺乳。
(三)細讀課文,積累語言。
1、學習第1自然段。
(學生說)。
(2)最后一句話是什么句子?(問句)你能讀出問的語氣嗎?
2、學習第2、3、4自然段。
(1)默讀課文,了解恐龍滅絕的幾種說法。
(2)小組內交流。
(3)全班交流。
(4)認識省略號……,拓展思維。
(5)語言練習,用“因為……所以……”的句式把自己最贊同的一種恐龍滅絕的說法說出來。
3、學習最后一自然段。
投影出示最后一句話,學生齊讀,談感受。
4、有感情地齊讀課文。
(四)激情升華。
恐龍的滅絕教材教案(模板18篇)篇四
打開課文,精美的畫面映入眼簾,仿佛把我們帶入了中生代時期,漫游在遍布恐龍的世界里???,不同種類的恐龍,有的在空中飛翔,有的在地上行走,有的在水中戲耍??吹竭@般景象,人們不禁會想為什么“今天的人類只能在博物館或者從電影和書籍中,來想象恐龍往日的輝煌了”呢?是地球的突然變冷,使它們耐不住寒冷,還是行星的撞擊破壞了它們的食物鏈?是越來越多的哺乳動物偷吃恐龍蛋切斷了恐龍的繁衍之根,還是流行的傳染病帶來毀滅性的災難?這都是至今尚未揭開的謎團。讓我們和孩子們一起帶著這些疑問閱讀課文,在想象中漫游恐龍王國,在漫游中輕松愉快地朗讀課文,同時激發孩子們對科學的好奇心。不久的將來,這些謎團可能會被正在捧讀本文的孩子們揭開。
1.認識15個生字。理解:“龐大、躲避、枯萎、哺乳動物”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激發探索科學奧秘的愿望。
(一)、激活思維,開放空間
1.問題搶答,激活思維。
同學們,我聽說你們課外知識可掌握了不少,現在我就要考考你們,對自己有信心嗎?(有)
請同學們快速搶答出這是什么動物的骨骼模型?(出示恐龍骨骼模型的圖片)(利用學生的好勝心理,設計搶答的方式,上課伊始,就激活學生的思維,使其產生期盼新知的強烈欲望。)
2.激活原有體驗,開放學習空間。
既然同學們跟恐龍這么熟,這節課我們就一起談談“恐龍”怎么樣?
關于恐龍,你都知道什么,都說出來吧。(我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學生有了興趣,就會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學與樂不可分。”這一環節的設計,讓學生發現自己已有生活經驗與課題內容之間的相似性,激活了原有體驗,激發求知的興趣,讓孩子們在迫不及待、躍躍欲試的心態下進入閱讀。)
3.觀看錄像,強化感知。
(放錄像)的確,在大約兩億年前,恐龍有過一段十分輝煌的歷史。那時,還沒有人類,恐龍才是地球的主人,他們到處漫游,足跡遍及整個世界。
(二)、初步感知,認讀字詞
1.傾聽錄音,初步感知。
(播放課文錄音)你仔細聽聽,這是關于恐龍什么的話題?
你對這個話題感興趣嗎?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探究“恐龍滅絕”的奧秘。(板書課題)(通過傾聽聲情并茂的課文錄音,使學生獲得一個對課文的鳥瞰全景圖,從而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去探索恐龍滅絕的奧秘。)
2.邊讀邊畫,自主識字。
剛才聽到的文章就在我們的語文書上,快翻到31課讀讀吧,一邊讀一邊把含有生字的詞語畫下來,借助課后拼音提示把它們讀準確。(這一環節的設計,是要讓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學習習慣。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生字教學學生是首當其沖的參與者,學生自主探索解決問題的思路、途徑和方法,是主動學習的實質性環節。)
3.師生交流,理解字詞。
(大屏幕出示字詞)教師檢查識字情況,及時正音并點撥“龐大、躲避、亡、枯萎、哺乳動物、孵”的意思。(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之后,教師有必要驗收識字情況,及時糾錯排謬,傳授知識要點,隨機點撥字義。)
(三)、師生互動,理解全文
1.認識分號,理解思路。
請同學們默讀課文,邊讀邊標出文中列舉了幾種恐龍滅絕的說法。(指導默讀方法:不出聲,不指讀)
認識分號(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低年級學生要學習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在恰當的環節設計默讀,使學生的默讀能力逐步提高。)
2、師生互動,讀中感悟
這一種說法中肯定有你最感興趣的,你把這部分多讀幾遍,然后把你感受最深的和有疑問的地方與小組同學交流一下。
匯報小組學習情況,師生共同解決疑難,理解課文。(在課堂教學這個復雜的動態系統中會不斷暴露教與學的矛盾,也正是在矛盾轉化、解決的激流中,學生發展了思維,實現了知識的突破。)
(四)、啟發想象,拓展延伸。
1、大膽假想
正是因為這些說法不能讓人完全信服,所以才留給我們更多遐想的空間,你能不能大膽想像一下恐龍滅絕的原因呢?也許你的設想會成為科學家們打開恐龍滅絕之謎的金鑰匙呢!
2、提供線索,開拓視野
你想了解更多關于恐龍的知識訊息嗎?老師給大家提供幾條線索:
大屏幕出示:
1、恐龍網網址
2、《恐龍問答101》
3、《藍貓淘氣三千問》——恐龍專題
(英國大文豪蕭伯納說過:“如果你有一個思想,我有一個思想,彼此交換就有兩個甚至多于兩個的思想。”學生是個獨立的個體,個體之間是有差異的。對同一文本的感受也會各不相同。《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為此在學生整體感知后讓他們說說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在交流中,學生的理解更深刻了,體會更豐富了。)
1、會認15個生字。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理解、積累詞語。
3、有對恐龍的滅絕等自然界現象進行科學探究的興趣和愿望。
學會生字新詞,正確朗讀課文。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等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展示恐龍模型,學生談對恐龍的認識。
2、欣賞課文插圖。
3、理解課題,認識“恐”字。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新詞
1、自由讀課文,要求:標出自然段,讀通每句話,用自己喜歡的符號劃出生字新詞,并多讀幾遍,記住。
2、以小組為單位做“生字拼詞”游戲。
3、各小組派代表領讀詞語。
4、開火車認讀詞語。
5、引導學生理解詞語:耐不住、塵埃、枯萎、哺乳。
(三)細讀課文,積累語言
1、學習第1自然段。
(學生說)
(2)最后一句話是什么句子?(問句)你能讀出問的語氣嗎?
2、學習第2、3、4自然段。
(1)默讀課文,了解恐龍滅絕的幾種說法。
(2)小組內交流。
(3)全班交流。
(4)認識省略號……,拓展思維。
(5)語言練習,用“因為……所以……”的句式把自己最贊同的一種恐龍滅絕的說法說出來。
3、學習最后一自然段。
投影出示最后一句話,學生齊讀,談感受。
4、有感情地齊讀課文。
(四)激情升華
板書:
31恐龍的滅絕
地球變寒冷
行星撞地球
偷吃恐龍蛋
流行傳染病
孵出雄恐龍
……
教材簡說:
打開課文,精美的畫面映入眼簾,仿佛把我們帶入中生代時期,漫游在遍布恐龍的世界里??矗煌N類的恐龍,有的在空中飛翔,有的在地上行走,有的在水中戲耍。看到這般景象,人們不禁會想為什么“今天的人類只能在博物館或者從電影和書籍中,來想象恐龍往日的輝煌了”呢?是地球的突然變冷,使它們耐不住寒冷,還是行星的撞擊破壞了它們的食物鏈?是越來越多的哺乳動物偷吃恐龍蛋切斷了恐龍的繁衍之根,還是流行的傳染病帶來毀滅性的災難?這都是至今尚未揭開的謎團。讓我們和孩子們一起帶著這些疑問閱讀課文,在想象中漫游恐龍王國,在漫游中輕松愉快地朗讀課文,同時激發孩子們對科學的好奇心。不久的將來,這些謎團可能會被正在捧書讀本文的孩子們揭開。
設計思路:
1、本課生字較多,涉及的新詞語也較多。除了引導學生采用多種方法認記外,主要要把生活識字與根據生活經驗理解詞語結合起來。如“遮住、偷吃、書籍、死亡、孵出”等都是二年級學生生活中比較熟悉的詞語。要通過反復朗讀詞語,認識詞語中生字的讀音和意義?!翱菸?、塵埃、耐不住、龐大、哺乳、或者”等帶有生字的詞語不容易感悟,則需要學生自己結合上下文理解,或者查字典理解字義、詞義,教師也可做一些簡單的解釋。
2、本課是一篇科學知識小品文。朗讀課文時,重點要求學生讀正確、讀通順;要在朗讀中感悟理解一些詞句和課文介紹的科學知識;學會積累并運用語言;同時能對書上的解釋提出一些疑問,或者自己能提出別的猜想。
恐龍的滅絕教材教案(模板18篇)篇五
教具:生字詞卡片;收集一些有關恐龍的資料、圖片;一段有關恐龍的音像片(如果有條件)。
學具:生字詞卡片。
與學生一起收集一些恐龍的資料。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介紹恐龍(有條件的可放映一段有關恐龍的音像片),
2.提問導入:看到恐龍有的在空中飛翔,有的在地上行走,有的在水中戲?!藗儾唤麜耄簽槭裁船F在我們只能在博物館或者從電影和書籍中,來想象恐龍往日的輝煌呢?到底是什么原因讓恐龍滅絕了呢?你們想知道嗎?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31課——《恐龍的滅絕》,看看課文里告訴了我們幾種說法。
3.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請同學們自己朗讀課文,看誰最先知道課文中告訴了我們恐龍滅絕的原因有哪幾種。
2.誰來說說你知道了恐龍滅絕說法有那些?把有關段落讀給大家聽一聽。
(指名朗讀說出,糾正生字詞讀音。)。
3.你能用一句簡單的話概括出恐龍滅絕的一種說法嗎?
(三)研讀課文,探究問題。
1.設置問題情景,引導質疑。如:恐龍為什么會滅絕?
2.讀文,收集事實。
關于恐龍滅絕的原因有幾種說法?其理由是什么?
3.根據課文內容,解釋自己的觀點。
你贊同哪種說法,選擇自己贊同的一種說法,用自己的話來解釋。
b.另一種說法:沒有太陽光,植物枯萎、動物死亡,恐龍也隨之滅絕。
c.其他種種說法:恐龍蛋被偷吃;傳染病流行;氣溫下降只能孵出雄性小恐龍。
d.認識第四自然段末尾的省略號是什么意思,啟發學生幫助科學家再想出一些可能的原因。4.小組交流討論。
4.用不同的觀點加以肯定或反駁。(可以展開辯論)。
5.闡述和論證自己的解釋。
長大后,你想怎樣研究恐龍滅絕的原因?
(四)積累運用。
在科學探究中,發現與揭示事物之間的聯系非常重要,請你用線條將下列事情之間的關系連起來。
地球上的條件變化引起一些事物的變化結果。
地球變得十分寒冷偷吃恐龍蛋。
宇宙行星撞上地球恐龍耐不住嚴寒恐龍滅絕。
地球上哺乳動物增多塵埃遮住太陽,動植物大量死亡。
全球氣溫下降不能孵出雌性的`恐龍。
(五)課后實踐活動。
1.朗讀課文,并把課文的主要內容講述給爸爸、媽媽或其他家人聽。
2.請同學們課后收集一些有關恐龍的資料、圖片,我們將在教室的一角舉辦一個小型展覽。
(六)課堂總結。
最大的恐龍。
現在,我們在陸地上再也見不到如此龐大的動物,能夠與它們相比的大概只有生活在海洋里的藍鯨了。雌性藍鯨可以長到30多米,體重可以達到200噸重。
恐龍的滅絕教材教案(模板18篇)篇六
1、會認15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積累詞語。
3、有對恐龍的滅絕等自然界現象進行科學探究的興趣和愿望。
學生搜集關于恐龍的資料。
1、認識恐龍。課件出示恐龍圖。相機指導學生認讀恐龍。
2、激活原有體驗,開放學習空間。
既然同學們都認識恐龍,這節課我們就一起談談恐龍怎么樣?關于恐龍,你都知道什么?
3、觀看錄像,感受恐龍的輝煌。
看了這段影片你最想說什么?
4、親身扮演,強化感知。
戴上頭飾加入恐龍家族,和恐龍們一起跳呀、叫呀。(放音樂)
(一)自讀課文,讀準字音。
1、學生自由讀課文,指出朗讀中的難點,字音或長句,師生共同練讀;同桌互讀,讀通句子。
2、同桌互相檢查朗讀情況,再次練讀。
3、讀了課文,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讓學生隨意說,及時糾正語音錯誤。
4、你對課文的哪一部分最感興趣?
5、今天我們就重點來研究恐龍滅絕的原因。(出示課題)齊讀課題。
(二)學習課文第一小節。
1、出示第一句,讀句子。說說你了解到哪些知識?
知識點:人類的歷史三四百萬年恐龍的歷史大約兩億年。
2、你還讀懂了什么?(人類的歷史與恐龍的歷史相比,可就短多了。)出示句子
3、朗讀指導與練習。
1.師:龐大的恐龍為什么會消失了呢?課文告訴我們了嗎?請你再仔細讀讀課文。
2.再次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比第一次讀要有所進步。
3.朗讀反饋,以讀代答:
教師引讀:龐大的恐龍為什么會消失了呢?一種說法是
師繼續引讀:另一種說法是什么?
師引讀:還有其他的說法嗎?
(一)師:恐龍滅絕的說法有很多很多,今天,我們重點來研究一下第一種和第二種說法。
一種說法。
1.自由讀,你讀懂了什么?
第一句抓住突然一詞。說明恐龍還來不及反應。
第二句了解恐龍沒有冬眠的習慣。
第三句了解恐龍沒有皮毛來保暖。
師:因為以上的幾點原因,恐龍耐不住嚴寒,慢慢地消失了。理解耐不住、嚴寒。
2.連起來說說恐龍為什么耐不住嚴寒?
3.出示本段出現的詞語,借助詞語介紹恐龍滅絕的說法。(詞語:突然寒冷冬眠躲避保暖耐不住嚴寒消失)
另一種說法
1.讀讀另一種說法,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這節有幾句話,再讀讀,說說這些句子前后有聯系嗎?
學生自由讀后,談自己的感受。
3.師生一起理清事物之間的關系,了解這種說法中恐龍滅絕的過程。
4.為檢查學生是否真正搞清楚,讓學生以四人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研究。
課件出示:
(3)植物大量枯萎、死亡。
(1)宇宙行星撞上地球。
(4)以植物為食物的恐龍和其他動物漸漸死去。
(2)地球一片黑暗。
(5)食肉恐龍漸漸滅絕。
讀一讀,請四人小組研究一下,該如何填序號?用課文中的句子來解釋。
(二)關于恐龍的滅絕還有其他說法嗎?自由讀第3自然段。
指名反饋。
1、對課文提到的這些說法,你有不同的看法或意見嗎?
2、關于恐龍滅亡的原因,是不是只有這幾種說法?你從課文的什么地方知道的?(第四段末尾的省略號)
3、根據你掌握的科學知識,請幫科學家想想恐龍的滅絕還會有什么原因?
出示生字
指名朗讀,齊讀。
1.出示本課要學寫的生字
2.學生認為難寫的字,教師范寫指導。(如:類書寫時要注意米的最后一筆。教師范寫,學生書寫,點評。)
3.學生練寫,展示佳作。
恐龍的滅絕教材教案(模板18篇)篇七
1.豐富幼兒有關恐龍的知識,了解恐龍消失的原因。
2.激發幼兒對恐龍的興趣,培養幼兒真愛生命、熱愛自然的情緒。
課件:恐龍的類別
制作:恐龍的面具
幼兒園課件
一、出示恐龍蛋圖片,引起興趣。
1.看圖片提問
教師:小朋友,你們知道這是誰的蛋嗎?
2.你們知道恐龍長的什么樣嗎?
讓幼兒充分講述自己對恐龍的理解。
二、了解恐龍的`類別
1.課件演示:恐龍的類別
陸地恐龍
劍龍
三角龍
棘背龍
空中恐龍
翼龍
無齒翼龍屬
海邊恐龍
薄片龍
克柔龍
滄龍
2.幼兒討論:
恐龍的牙齒什么樣?
它吃什么食物?
它有什么本領?
是卵生還是胎生?
3.你最喜歡哪種恐龍?為什么?
四、探討:恐龍為什么不見了
1.現在還有恐龍嗎?恐龍為什么不見了?
2.認識恐龍化石。
3.恐龍是怎樣消失的?
教師:關于龍龍的滅絕有很多種說法
(1)地球氣候突變,恐龍無法適應;
使恐龍沒有食物,餓死。
(3)由于地殼運動,使得氣溫大大下降,冰雪覆蓋大地。
這樣作為冷血動物的恐龍,擋不住寒冷環境的侵襲,慢慢死亡,便在地球上消失了。
恐龍為什么會在地球上滅絕呢?這個問題一直為科學家們所思考與研究。
我們一定要好好愛護地球上的生命,好好保護大自然!
五、制作恐龍面具
1.課件演示:恐龍面具
2.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恐龍面具進行制作。
恐龍的滅絕教材教案(模板18篇)篇八
1、會認本課生字,會寫要求會寫的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和積累詞語。
3、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激發探究科學奧秘的愿望。
教學重點:會認15個生字,會寫5個生字,2個詞語。
教學難點:對恐龍滅絕原因的想象,并產生探究愿望。
教學類型:新授課。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教學掛圖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1、激發學生了解和研究恐龍的興趣。
2、同學們想知道恐龍滅絕的原因嗎?我們來看看課文是怎么說的。出示課題,恐龍的滅絕。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同桌互讀課文,糾正字音。
3、出示生字,詞語卡片,檢查認讀。
4、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和大家共同解決。
1、思考:恐龍滅絕的原因是什么?文中告訴了我們幾種說法?
2、你贊同哪種說法呢?
3、認識省略號“……”
4、理解難懂的詞語。如:“躲避”、“耐不住”、“枯萎”等。
5、課后收集有關恐龍的資料。
恐龍的滅絕至今還是個謎,希望同學們長大后能把它解開。
朗讀課文,圈出文中的生字讀一讀。
1、出示認讀字卡片。
(1)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2)說說怎樣識記這幾個字。
2、出示本課要求寫的生字,交流識字方法。
(1)用字組詞,護詞,理解字義。
(2)重點指導較難或易寫錯的字。
“染”字上半部右邊的“九”字,不要多加一點。“謎”字先寫“讠”,再寫“米”,最后寫走之兒。注意“寒”字的書寫。
1、完成課后練習“讀讀抄抄”。
2、積累:宏大、躲避、塵埃、枯萎、書籍、遮住、耐不住
3、試著用上面的詞語練習說話。
4、學會積累,更要學會運用。
恐龍的滅絕教材教案(模板18篇)篇九
《恐龍的滅絕》是一篇科學知識小品文。全文以科學家們關于滅絕的說法為線索,介紹了恐龍滅絕的幾種原因。本文圖文并茂,形象生動逼真,內容層次清晰,集中反映了在中生代時期,遍布恐龍的神秘世界。
恐龍是孩子們非常感興趣的一個話題,文章從題目到內容吸引著學生的好奇心。然而恐龍卻是生活中已經不存在的生物了。課文的內容和主題,更加引起孩子們的探究心理,從這個角度說,它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是對學生進行用智慧的目光去觀察、發現身邊的科學,培養學科學、愛科學、發現科學的極好范例。課前教師可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收集有關恐龍的資料,豐富學生對恐龍的了解,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
1、認識15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積累龐大、躲避、枯萎、哺乳動物等詞語。
3、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有對恐龍的滅絕等自然現象進行科學探究的興趣和愿望。
能在正確、流利的朗讀中感悟理解一些詞句和課文介紹的科學知識。
生字詞語卡片、多媒體課件或有關恐龍的音像資料、恐龍的玩具模型或圖片。
兩課時。
(結合學生對恐龍的認知,啟發談話,尊重學生的體驗,豐富學生的認知。在交流過程中,實現向課文內容的自然過渡。)。
2、觀察感知:教師準備恐龍的動物模型。同學們,現在我這里有許多動物的模型,我想考考你們,看看你們誰能快速答出這是什么動物的模型?在學生搶答的基礎上,引導學生交流對恐龍的了解。(如果有條件的可以插入音像資料,讓學生觀看,以豐富學生對恐龍的認知。)。
(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勝心理,設計搶答的方式,激活學生的思維,交流對恐龍的了解,觀看相關的音像資料,讓學生發現自己已有生活經驗與課題內容之間的相似性,激活了原有體驗,激發求知的興趣,讓學生在開課時就對新知識的學習產生強烈的欲望。)。
1、自由讀文。邊讀邊畫,自主識字。借助拼音或工具書把生字詞語讀準確。
2、師生交流,理解字詞。利用生字詞卡片,檢查學生的識字情況,及時正音并點撥龐大、躲避、枯萎、哺乳動物的意思,重點交流識字方法。
3、互讀課文。重點交流朗讀中的重點(字音或長句子),師生共同練讀評議。
4、交流在讀書中了解到的信息。讀懂了哪些內容?還有哪些地方沒有讀懂?在學生匯報中教師可組織同學就簡單問題進行的解答。如:恐龍歷史比人類歷史長遠得多現在恐龍已經滅絕了等。其他細致的問題,啟發學生繼續讀書研究,進行解決。
(通過初讀,培養學生自主讀書和識字的能力。鞏固生字的學習,打好語文基礎,在對課文的閱讀中獲得對課文內容的初步感受。教師及時了解了學生的學習情況,增強了教學活動繼續開展的目的性。)。
1、指導默讀課文,邊讀邊標畫。想想課文向我們講述了哪些內容?(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指導默讀方法:不出聲,不指讀。)。
2、學生邊默讀邊動筆圈畫,教師巡視引導學生進行有目的的讀書。
3、讀書匯報。教師相機引導學生歸納出課文主要講了恐龍滅絕的幾種原因。及時評價學生讀書情況。
(讀書既是方法手段也是能力和目標。通過這樣的設計,把讀書方法的指導和讀書目的的達成融合起來。這樣就使學生在感悟讀書方法的同時,獲得了對課文全局了解從而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去探索恐龍滅絕的奧秘。同時也培養了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學習習慣。突出了學生是真正的讀者的地位,學生自主探索解決問題的思路、途徑和方法的滲透,為學生學會主動學習的奠定了基礎。)。
1、出示我會寫中的亡、肉、耐、類。
2、引導學生觀察交流在書寫中應注意的問題及記憶方法。如類:一種大米等。)。
3、學生認為難的字,教師示范書寫。(如類字書寫時,米的最后一筆。)。
4、學生練習,互相點評,展示佳作。
(抓住重點,典型交流,把識字與寫字有機結合起來,師生共寫共評,提高寫字效率。)。
1、出示生字卡片,組織學生復習上節課學習的字詞。指讀、擴詞、聽寫相結合。
2、指讀課文,共同回顧上節課學習的收獲。
1、出示我會寫中的謎、傳染、嚴寒。
2、引導學生進行觀察,交流書寫中的注意事項。如:謎字三個部分的分布要合理;染字右上方不要寫成丸字等。
3、學生練寫,師生評議。
(由復習字詞,直接進入書寫環節,自然流暢。同時也為課文學習的完整性,提供了條件。)。
1、自由讀文思考: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在寫恐龍滅絕的說法?
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時候,對學生如何進行有效地學習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如:先要認真讀書,有次序地交流各自的感受,結合思考問題,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等。在學習過程中,教師應巡視指導,防止學習流于形式。
(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要發展學生的個性,就必須尊重學生學習的選擇性。這個環節請學生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內容進行合作學習,為學生自主合作學習提供了充足的時間和廣闊的空間。教師富有實效地指導,收放結合,確保了學習的高效。課堂中師生的地位得到和諧地體現。)。
3、匯報合作學習成果。教師應鼓勵學生采用多種形式匯報讀書情況。如:有感情地朗讀、復述、轉換身份的介紹或演講、組內扮演采訪等方式。同時,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針對同學的`匯報,互動評價或質疑。
(課準指出: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讓學生能進行自主地思考和感悟。讓學生在多種生動的形式中交流自學感受,師生評議,適時點撥。滿足了學生的表現愿望,順應了學生的閱讀心理,豐富了學生的讀書體驗,培養了學生語文綜合能力。)。
4、引導學生想像畫面,有感情地讀文。
(閱讀教學要始終堅持以讀為本。強調感悟的語言,重語文積累和情感的積淀。想象體味閱讀,是培養語感的有效途徑。讓學生邊讀邊想象,促使學生將課文中的語言情境化,幫助學生感悟語言,培養良好的語感。)。
1、恐龍滅絕的說法只有書上這五種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除了這些原因以外,結合你收集的資料,想像一下還可能有哪些原因呢?
(結合課文內容的特點,啟發學生想像表達,激活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有提出問題的興趣、能夠發現問題和敢于提出問題。關于恐龍滅絕的原因,說法不一,引導學生對這些說法質疑,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
2、你還想了解其他關于恐龍方面的知識嗎?大家互相交流收集的資料。課后辦一次恐龍世界的展覽。
(語文課程的學習,絕不能僅僅局限在語文課程本身和語文課堂教學中,應樹立大語文教育觀,拓寬學生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引導學生參與延伸性的語文學習,能使學生從中吸收知識、開闊視野、拓寬思路、發展個性。)。
3、學習了這一課,你有怎么的感受?
(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讀書感受,有效地幫助學生整理學習收獲??梢圆捎梦蚁胝f的方式,如:我想對大自然說;我想對動物朋友們說;我想對自己說等。對學生進行說話訓練,同時也挖掘了學生的思想認識,滲透環境教育,收到一舉多得的效果。)。
恐龍的滅絕教材教案(模板18篇)篇十
教學目標:
1、認識15個生字,會寫9個字。理解、積累:龐大、躲避、枯萎、哺乳動物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有對恐龍的滅絕等自然現象進行科學探索的興趣和愿望。
教學設想:
《恐龍》是一篇知識性短文,通過生動的語言介紹了學生心中最神奇的一類動物。學習課文之前,學生已通過多種途徑(收集圖片、查閱資料、觀看電影電視、游玩常州恐龍園等),對恐龍有了較多認識,形成了良好的知識儲備。這樣的積累,若不注意,有可能上成一堂知識介紹性質的自然課。
根據學生實際,針對課文特點,本課教學首先應立足語文學科的學科特點,品讀訓練語言文字。其次,以本課為載體,通過生動活潑地學習,激發學生課后繼續探索研究恐龍世界的興趣。
利用課件,創設恰當情境,能充分調動學生感官,讓學生積極投入學習過程,保持旺盛學習動力,真正成為學習主人。
教具準備:
課前布置學生了解、收集有關恐龍的資料。
生字卡片、課件、圖畫、膠水(或磁石)。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借圖導入,了解恐龍。
1、課件出示課文插圖。(師述:小朋友,讓我們跟隨精美的畫面走進兩億年前的中生代時期,漫游在恐龍的餓世界里。)師板書:恐龍。指生認讀。
師:小朋友,仔細看這幅圖,你都看到了什么?
與生交流。
師:是呀!不同的恐龍,有的在天上飛,有的在空中飛翔,有的在地上行走,有的在水中戲耍。他們開開心心地生活在一起,可我們今天要學的是恐龍的滅絕。
2、揭題,解題。
(2)質疑問難。師:滅絕是什么意思?
過渡:恐龍為什么會滅絕呢?現在,讓我們走進課文,自己讀讀。
二、初步感知,認讀字詞。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同桌互相讀難讀的句子。
4、卡片鞏固識字。
5、書寫指導:謎。
過渡:要想揭開恐龍滅絕這個謎團,先讓我們了解恐龍生活的歷史年代。
三、學習第1小節。
1、出示第一、二句,讀句子。說說你了解到哪些知識?
知識點:人類的歷史三四百萬年恐龍的歷史大約兩億年。
2、朗讀指導。
3、教師引讀,讀好問句。
師:科學家進行多方面的探索研究,有了種種說法,那課文到底寫了幾種說法呢?自由默讀課文。
四、整體感知。
1、生默讀課文。
2、交流:隨機板書寒冷說行星撞地球說偷蛋說傳染病說氣溫下降說。
師:書上介紹了這五種說法,咱們先看行星撞地球說。
五、創設情景,研讀第3小節。
1、學習第1句。
師:讓時光回到6500萬年前,恐龍快樂地生活在地球上??捎幸惶?,宇宙行星撞上了地球,塵埃把太陽遮住了,地球上一片黑暗。
(2)指導朗讀。
2、學習第2句。
(2)如果你是食草的鴨嘴龍,找遍了,也找不到一丁兒的食物,你會怎么樣?
(3)指導朗讀。
3、學習第3句。
(2)指導朗讀。
4、齊讀。
六、生字鞏固。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
1、出示生字卡片開小火車讀。
2、擴詞游戲。
3、學生口頭復述恐龍滅絕的行星撞地球說。
二、讀中促悟,悟中訓練。
師:恐龍滅絕的說法有很多很多,選擇喜歡的說法同桌交流。
1、同桌交流。
2、指生交流。
(一)寒冷說。
1、自由讀,并說說了解到了什么?
2、師生共同研討,怎樣讀好本段。
第一句抓住突然一詞。說明恐龍還來不及反應。
第二句了解恐龍沒有冬眠的習慣。
第三句了解恐龍沒有皮毛來保暖,慢慢說明恐龍的消失是在一段時間內,而不是一下子。
3、用上因為所以說說恐龍為什么耐不住嚴寒?
4、出示本段出現的詞語,爭當科學小博士介紹恐龍滅絕的說法。(詞語:突然寒冷冬眠躲避保暖耐不住嚴寒消失)。
(二)其他說法。
1、默讀第四段,了解恐龍滅絕的其他說法,選擇自己贊同的一種說法,用自己的話來解釋。
2、指名讀課文,發現這幾種說法和前兩種在寫法上有什么不同。(初步感知詳寫和略寫)。
3、認識分號和省略號的作用,讀好這一段。
4、弄清事物之間的關系(連線)。
地球上的條件變化引起一些事物的變化結果。
地球變得十分寒冷偷吃恐龍蛋。
宇宙行星撞上地球恐龍耐不。
+9住嚴寒滅絕。
地球上哺乳動物增多塵埃遮住太陽,動植物大量死亡。
全球氣溫下降不能孵出雄性恐龍。
5、爭當科學小博士介紹恐龍滅絕的其他說法。
三、啟發想象,拓展延伸。
1、恐龍滅絕的種種說法,你最贊同哪一種,用不同的觀點加以肯定和反駁。
2、讀第五自然段,你明白了什么?生自由說。
3、大膽假想。
4、提供線索,開拓視野,你想了解更多關于恐龍的知識訊息嗎?老師給大家提供幾條線索:
(大屏幕出示:
2、《恐龍問答101》。
3、《藍貓淘氣三千問》恐龍專題)。
四、鞏固字詞,書寫生字。
1、出示本課要學寫的其他生字。
2、學生認為難寫的字,教師范寫指導。(如:書寫寒字要特別注意,三個橫都不能太長,以不超過寶蓋為準。)。
3、生練寫,展示佳作。
五、資料袋。
中生代是地球歷史上最引人注目的時代,脊椎動物開始全面繁榮并出現了一些最令人不可思議的物種。爬行動物在海、陸、空都占據統治地位,因此中生代亦被稱為爬行動物時代、恐龍時代。中生代可劃分為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铸堊?億3千萬年前左右三疊紀中期出現到6500萬年前白堊紀末期滅絕,共經歷了將近1億7千萬年的時間,是在地球上生活過的最為成功的物種之一。
恐龍是中生代最活躍,最繁盛的一類爬行動物。自三疊紀中期出現以后一直生存到白堊紀末滅絕,在地球上生活了將近1億7千萬年,在其生存的整個地史時期,它們幾乎主宰了世界,占據了各大陸上的生態區,成了中生代的統治者。因此,中生代亦稱恐龍時代。
恐龍與其它滅絕爬行類的最大區別在于它們的站立姿態和行進方式??铸埦哂腥恢绷⒌淖藙?,其四肢構建在其身體的正下方,而其它爬行類動物四肢是向外伸展的??铸埶闹闹绷嫿ū绕渌佬蓄惱诒甲?。
目前全球已發現的恐龍大約有300屬、500多個種。中國已描述和定名的約有100種。
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孩子們很感興趣。可以說,這是一篇說明文了。但又不枯燥:恐龍為什么會消失了呢?一種說法是另一種說法是還有其他的種種說法,最后說,這些說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不能讓人完全信服。寫的很有趣的一篇課文。
恐龍的滅絕教材教案(模板18篇)篇十一
《恐龍的滅絕》是一篇科學知識小品文。全文以科學家們關于滅絕的說法為線索,介紹了恐龍滅絕的幾種原因。本文圖文并茂,形象生動逼真,內容層次清晰,集中反映了在中生代時期,遍布恐龍的神秘世界。
恐龍是孩子們非常感興趣的一個話題,文章從題目到內容吸引著學生的好奇心。然而恐龍卻是生活中已經不存在的生物了。課文的內容和主題,更加引起孩子們的探究心理,從這個角度說,它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是對學生進行用智慧的目光去觀察、發現身邊的科學,培養學科學、愛科學、發現科學的極好范例。課前教師可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收集有關恐龍的資料,豐富學生對恐龍的了解,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
1、認識15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積累龐大、躲避、枯萎、哺乳動物等詞語。
3、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有對恐龍的滅絕等自然現象進行科學探究的興趣和愿望。
能在正確、流利的朗讀中感悟理解一些詞句和課文介紹的科學知識。
生字詞語卡片、多媒體課件或有關恐龍的音像資料、恐龍的玩具模型或圖片
兩課時
〖切入舉偶
(結合學生對恐龍的認知,啟發談話,尊重學生的體驗,豐富學生的認知。在交流過程中,實現向課文內容的自然過渡。)
2、觀察感知:教師準備恐龍的動物模型。同學們,現在我這里有許多動物的模型,我想考考你們,看看你們誰能快速答出這是什么動物的模型?在學生搶答的基礎上,引導學生交流對恐龍的了解。(如果有條件的可以插入音像資料,讓學生觀看,以豐富學生對恐龍的認知。)
(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勝心理,設計搶答的方式,激活學生的思維,交流對恐龍的了解,觀看相關的音像資料,讓學生發現自己已有生活經驗與課題內容之間的相似性,激活了原有體驗,激發求知的興趣,讓學生在開課時就對新知識的學習產生強烈的欲望。)
一、初讀:
1、自由讀文。邊讀邊畫,自主識字。借助拼音或工具書把生字詞語讀準確。
2、師生交流,理解字詞。利用生字詞卡片,檢查學生的識字情況,及時正音并點撥龐大、躲避、枯萎、哺乳動物的意思,重點交流識字方法。
3、互讀課文。重點交流朗讀中的重點(字音或長句子),師生共同練讀評議。
4、交流在讀書中了解到的信息。讀懂了哪些內容?還有哪些地方沒有讀懂?在學生匯報中教師可組織同學就簡單問題進行的解答。如:恐龍歷史比人類歷史長遠得多現在恐龍已經滅絕了等。其他細致的問題,啟發學生繼續讀書研究,進行解決。
(通過初讀,培養學生自主讀書和識字的能力。鞏固生字的學習,打好語文基礎,在對課文的閱讀中獲得對課文內容的初步感受。教師及時了解了學生的學習情況,增強了教學活動繼續開展的目的性。)
二、朗讀
1、指導默讀課文,邊讀邊標畫。想想課文向我們講述了哪些內容?(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指導默讀方法:不出聲,不指讀。)
2、學生邊默讀邊動筆圈畫,教師巡視引導學生進行有目的的讀書。
3、讀書匯報。教師相機引導學生歸納出課文主要講了恐龍滅絕的幾種原因。及時評價學生讀書情況。
(讀書既是方法手段也是能力和目標。通過這樣的設計,把讀書方法的指導和讀書目的的達成融合起來。這樣就使學生在感悟讀書方法的同時,獲得了對課文全局了解從而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去探索恐龍滅絕的奧秘。同時也培養了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學習習慣。突出了學生是真正的讀者的地位,學生自主探索解決問題的思路、途徑和方法的滲透,為學生學會主動學習的奠定了基礎。)
三、寫字
1、出示我會寫中的亡、肉、耐、類。
2、引導學生觀察交流在書寫中應注意的問題及記憶方法。如類:一種大米等。
3、學生認為難的字,教師示范書寫。(如類字書寫時,米的最后一筆。)
4、學生練習,互相點評,展示佳作。
(抓住重點,典型交流,把識字與寫字有機結合起來,師生共寫共評,提高寫字效率。)
一、復習
1、出示生字卡片,組織學生復習上節課學習的字詞。指讀、擴詞、聽寫相結合。
2、指讀課文,共同回顧上節課學習的收獲。
二、寫字
1、出示我會寫中的謎、傳染、嚴寒。
2、引導學生進行觀察,交流書寫中的注意事項。如:謎字三個部分的分布要合理;染字右上方不要寫成丸字等。
3、學生練寫,師生評議。
(由復習字詞,直接進入書寫環節,自然流暢。同時也為課文學習的完整性,提供了條件。)
三、研讀
1、自由讀文思考: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在寫恐龍滅絕的說法?
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時候,對學生如何進行有效地學習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如:先要認真讀書,有次序地交流各自的感受,結合思考問題,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等。在學習過程中,教師應巡視指導,防止學習流于形式。
(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要發展學生的個性,就必須尊重學生學習的選擇性。這個環節請學生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內容進行合作學習,為學生自主合作學習提供了充足的時間和廣闊的空間。教師富有實效地指導,收放結合,確保了學習的高效。課堂中師生的地位得到和諧地體現。)
3、匯報合作學習成果。教師應鼓勵學生采用多種形式匯報讀書情況。如:有感情地朗讀、復述、轉換身份的介紹或演講、組內扮演采訪等方式。同時,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針對同學的匯報,互動評價或質疑。
(課準指出: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讓學生能進行自主地思考和感悟。讓學生在多種生動的形式中交流自學感受,師生評議,適時點撥。滿足了學生的表現愿望,順應了學生的閱讀心理,豐富了學生的讀書體驗,培養了學生語文綜合能力。)
4、引導學生想像畫面,有感情地讀文。
(閱讀教學要始終堅持以讀為本。強調感悟的語言,重語文積累和情感的積淀。想象體味閱讀,是培養語感的有效途徑。讓學生邊讀邊想象,促使學生將課文中的語言情境化,幫助學生感悟語言,培養良好的語感。)
四、拓展
(結合課文內容的特點,啟發學生想像表達,激活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有提出問題的興趣、能夠發現問題和敢于提出問題。關于恐龍滅絕的原因,說法不一,引導學生對這些說法質疑,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
2、你還想了解其他關于恐龍方面的知識嗎?大家互相交流收集的資料。課后辦一次恐龍世界的展覽。
(語文課程的學習,絕不能僅僅局限在語文課程本身和語文課堂教學中,應樹立大語文教育觀,拓寬學生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引導學生參與延伸性的語文學習,能使學生從中吸收知識、開闊視野、拓寬思路、發展個性。)
3、學習了這一課,你有怎么的感受?
(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讀書感受,有效地幫助學生整理學習收獲??梢圆捎梦蚁胝f的方式,如:我想對大自然說;我想對動物朋友們說;我想對自己說等。對學生進行說話訓練,同時也挖掘了學生的思想認識,滲透環境教育,收到一舉多得的效果。)
〖詞語解釋
冬眠:某些動物對不利生活條件的一種適應。如:蛙、蛇、蝙蝠、刺猬等,冬季僵臥在洞里,血液循環和呼吸非常緩慢,神經活動幾乎完全停止。
塵埃:塵土。
龐大:很大(常含過大或大而無當的意思,指形體、組織或數量等。)
躲避:文中指離開對自己不利的事物。
枯萎:干枯萎縮。
卵生的以外,其他哺乳動物全是胎生。
恐龍的滅絕教材教案(模板18篇)篇十二
教學:
1、認識15個生字,會寫9個字。理解、積累:龐大、躲避、枯萎、哺乳動物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有對恐龍的滅絕等自然現象進行科學探索的興趣和愿望。
《恐龍》是一篇知識性短文,通過生動的語言介紹了學生心中最神奇的一類動物。學習課文之前,學生已通過多種途徑(收集圖片、查閱資料、觀看電影電視、游玩常州恐龍園等),對恐龍有了較多認識,形成了良好的知識儲備。這樣的積累,若不注意,有可能上成一堂知識介紹性質的自然課。
根據學生實際,針對課文特點,本課教學首先應立足語文學科的學科特點,品讀訓練語言文字。其次,以本課為載體,通過生動活潑地學習,激發學生課后繼續探索研究恐龍世界的興趣。
利用課件,創設恰當情境,能充分調動學生感官,讓學生積極投入學習過程,保持旺盛學習動力,真正成為學習主人。
課前布置學生了解、收集有關恐龍的資料。
生字卡片、課件、圖畫、膠水(或磁石)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設計:
1、課件出示課文插圖。(師述:小朋友,讓我們跟隨精美的畫面走進兩億年前的中生代時期,漫游在恐龍的餓世界里。)師板書:恐龍。指生認讀。
師:小朋友,仔細看這幅圖,你都看到了什么?
與生交流
師:是呀!不同的恐龍,有的在天上飛,有的在空中飛翔,有的在地上行走,有的在水中戲耍。他們開開心心地生活在一起,可我們今天要學的是恐龍的滅絕。
2、揭題,解題。
(1)板書恐龍的滅絕,引導學生讀課題。
(2)質疑問難。師:滅絕是什么意思?
過渡:恐龍為什么會滅絕呢?現在,讓我們走進課文,自己讀讀。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同桌互相讀難讀的句子。
4、卡片鞏固識字
5、書寫指導:謎
過渡:要想揭開恐龍滅絕這個謎團,先讓我們了解恐龍生活的歷史年代。
1、出示第一、二句,讀句子。說說你了解到哪些知識?
知識點:人類的歷史三四百萬年恐龍的歷史大約兩億年。
2、朗讀指導。
3、教師引讀,讀好問句。
師:科學家進行多方面的探索研究,有了種種說法,那課文到底寫了幾種說法呢?自由默讀課文。
1、生默讀課文
2、交流:隨機板書寒冷說 行星撞地球說 偷蛋說 傳染病說 氣溫下降說
師:書上介紹了這五種說法,咱們先看行星撞地球說。
1、學習第1句
師:讓時光回到6500萬年前,恐龍快樂地生活在地球上。可有一天,宇宙行星撞上了地球,塵埃把太陽遮住了,地球上一片黑暗。
(2) 指導朗讀
2、學習第2句
(2) 如果你是食草的鴨嘴龍,找遍了,也找不到一丁兒的食物,你會怎么樣?
(3) 指導朗讀
3、學習第3句
(2) 指導朗讀
4、齊讀
六、生字鞏固
1、 出示生字卡片開小火車讀
2、 擴詞游戲
3、 學生口頭復述恐龍滅絕的行星撞地球說。
師:恐龍滅絕的說法有很多很多,選擇喜歡的說法同桌交流。
1、同桌交流
2、指生交流
(一)寒冷說
1、 自由讀,并說說了解到了什么?
2、 師生共同研討,怎樣讀好本段
第一句抓住突然一詞。說明恐龍還來不及反應。
第二句了解恐龍沒有冬眠的習慣。
第三句了解恐龍沒有皮毛來保暖,慢慢說明恐龍的消失是在一段時間內,而不是一下子。
3、 用上因為所以說說恐龍為什么耐不住嚴寒?
4、 出示本段出現的詞語,爭當科學小博士介紹恐龍滅絕的說法。(詞語:突然 寒冷 冬眠 躲避 保暖 耐不住 嚴寒 消失)
(二)其他說法
1、 默讀第四段,了解恐龍滅絕的其他說法,選擇自己贊同的一種說法,用自己的話來解釋。
2、 指名讀課文,發現這幾種說法和前兩種在寫法上有什么不同。(初步感知詳寫和略寫)
3、 認識分號和省略號的作用,讀好這一段
4、 弄清事物之間的關系(連線)
地球上的條件變化引起一些事物的變化結果
地球變得十分寒冷 偷吃恐龍蛋
宇宙行星撞上地球 恐龍耐不
+9住嚴寒滅絕
地球上哺乳動物增多 塵埃遮住太陽,動植物大量死亡
全球氣溫下降 不能孵出雄性恐龍
5、爭當科學小博士介紹恐龍滅絕的其他說法。
1、恐龍滅絕的種種說法,你最贊同哪一種,用不同的觀點加以肯定和反駁。
2、讀第五自然段,你明白了什么?生自由說
3、大膽假想
4、提供線索,開拓視野,你想了解更多關于恐龍的知識訊息嗎?老師給大家提供幾條線索:
(大屏幕出示:
1、 恐龍網網址
2、 《恐龍問答101》
3、 《藍貓淘氣三千問》 恐龍專題)
1、 出示本課要學寫的其他生字。
2、 學生認為難寫的字,教師范寫指導。(如:書寫寒字要特別注意,三個橫都不能太長,以不超過寶蓋為準。)
3、 生練寫,展示佳作。
中生代是地球歷史上最引人注目的時代,脊椎動物開始全面繁榮并出現了一些最令人不可思議的物種。爬行動物在海、陸、空都占據統治地位,因此中生代亦被稱為爬行動物時代、恐龍時代。中生代可劃分為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铸堊?億3千萬年前左右三疊紀中期出現到6500萬年前白堊紀末期滅絕,共經歷了將近1億7千萬年的時間,是在地球上生活過的最為成功的物種之一。
恐龍是中生代最活躍,最繁盛的一類爬行動物。自三疊紀中期出現以后一直生存到白堊紀末滅絕,在地球上生活了將近1億7千萬年,在其生存的整個地史時期,它們幾乎主宰了世界,占據了各大陸上的生態區,成了中生代的統治者。因此,中生代亦稱恐龍時代 。
恐龍與其它滅絕爬行類的最大區別在于它們的站立姿態和行進方式??铸埦哂腥恢绷⒌淖藙?,其四肢構建在其身體的正下方,而其它爬行類動物四肢是向外伸展的??铸埶闹闹绷嫿ū绕渌佬蓄惱诒甲?。
目前全球已發現的恐龍大約有300屬、500多個種。中國已描述和定名的約有100種。
這篇課文,孩子們很感興趣??梢哉f,這是一篇說明文了。但又不枯燥:恐龍為什么會消失了呢?一種說法是另一種說法是還有其他的種種說法,最后說,這些說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不能讓人完全信服。寫的很有趣的一篇課文。
恐龍的滅絕教材教案(模板18篇)篇十三
1.認識15個生字。理解:“龐大、躲避、枯萎、哺乳動物”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激發探索科學奧秘的愿望。
重點。
認識生字,正確朗讀課文。
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教具。
課件,恐龍錄像。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問題搶答。
同學們,我聽說你們課外知識可掌握了不少,現在我就要考考你們,對自己有信心嗎?(有)。
請同學們快速搶答出圖上的是什么動物?(出示恐龍圖片)。
2.交流知識。
你們是怎么認識恐龍的?(從書上、動畫上、畫報上……)既然同學們跟恐龍這么熟,能不能描述一下你們認識的恐龍是什么樣的?(同學們介紹恐龍)。
3.觀看錄像。
二、初讀課文。
1、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探究“恐龍滅絕”的奧秘。(板書課題)。
2、齊讀課題。
3、看了這個課題你想知道些什么?(滅絕的意思:完全消失??铸垶槭裁磿缃^?恐龍滅絕的原因是什么?恐龍是怎么滅絕的?恐龍什么時候滅絕的?……)。
3、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把書翻到140頁讀讀吧,
要求:1)讀一遍課文。
2)把自然段的序號標好。
3)一邊讀一邊把含有生字的詞語用“——”畫下來,借助課后拼音提示把它們讀準確。
4、檢查識字情況,(大屏幕出示字詞)及時正音并點撥“龐大、耐不住、或者、哺乳動物、孵”的意思。
三、理解全文。
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邊讀邊找出文中列舉了幾種恐龍滅絕的說法。(指導默讀方法)。
2、匯報交流。
邊默讀邊標出幾種說法,匯報答案。如果答案出現分歧,小組同學交流一下你們找到的這幾種說法。(寒冷說,撞擊說,偷吃說,傳染說,降溫說……)。
3、相機認識分號:一個長句講了好幾層意思,每一層意思用;隔開,表示并列分句間的停頓。
4、自主學習。
這幾種說法中肯定有你最感興趣的,你把這部分多讀幾遍,然后說說你的感受,也可以出題考考其他小朋友,如果有疑問的地方也可以提出來。
5、匯報自學學習情況,師生共同解決疑難。
1)“寒冷說”。相機指導“耐不住”:“受不了”、“忍不住”的意思。師引導學生把“受不了”、“忍不住”帶進句子中讀一讀,看看意思是否一樣。”耐不住”能說明天氣實在很冷,恐龍實在受不了了。
為什么其它動物受得了,而恐龍這么大卻耐不住嚴寒呢?這跟動物的大小又沒關系,這是因為其他動物有的借冬眠躲避寒冷,有的身上有皮毛來保暖,而恐龍既不冬眠也沒皮毛,所以就凍死了。
冬眠:像蛇和烏龜、青蛙那樣,冬天躲起來睡覺。冬眠有什么好處呢?因為冬天很冷,它們躲在洞里就不怕冷了。冬天很多植物都死了,他們很難找到食物,如果冬眠,就不會到處找不到食物吃了。
2)“撞擊說”。什么叫“宇宙行星”?在宇宙中,像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這些都是行星。
“塵埃”是什么意思?“宇宙行星撞上了地球,塵埃把太陽遮住了,地球上一片黑暗?!甭撓瞪舷挛捏w會?!皦m埃”應該是指行星撞上地球后產生的一些塵土或者是一些碎片吧。
3)降溫說?!盀槭裁慈驓鉁叵陆?,恐龍就只能孵出雄性小恐龍”?有些動物的孵化和溫度、環境、潮濕度有關。比如烏龜、鱷魚,當氣溫高時,就會孵出雌性的,氣溫低時就會孵出雄性的,科學家根據這些動物來推斷的。
(朗讀方式多樣,可以用自讀、比賽讀、帶讀、找朋友讀……)。
四、拓展活動。
1、小組合作交流知識。
小朋友剛才都談了對恐龍滅絕幾種說法的認識,是不是只有這幾種說法呢?指導省略號的用法。還有其它說法。小組合作學習,交流你們收集的關于恐龍滅絕的其他說法。指名匯報。
2、提供線索,開拓視野。
你想了解更多關于恐龍的知識訊息嗎?老師給大家提供幾條線索(給出網址)。
五、總結全文。
1、齊讀課文。
2、剛才聽了小朋友們提出恐龍滅絕的種種可能性,總的感覺是任何一種原因都可能導致恐龍大規模的死亡,但是又都無法使恐龍短時間內完全滅絕。所以恐龍之謎,至今仍然沒有一個令人信服的答案,也因此留給我們更多遐想的空間和探索的空間。最為同樣主宰地球的生物,我相信恐龍的故事也許可以給我們人類很大的啟示。
龐大的恐龍家族為什么會滅亡、星星的運動為什么總是有規律,巖石是怎樣記載地質的變化,本單元課文為我們引出一個個疑問,這些大自然的奧秘正等待這我們去觀察、去研究、去探索。學好知識,未來才又機會探索大自然的奧妙。
第二課時。
一、復習課文。
1、齊讀課文。指名說說文中介紹了幾種恐龍滅絕的原因。
2、出示課件,根據課文內容讓學生連線。
地球上的條件變化引起一些事物的變化結果。
地球變得十分寒冷偷吃恐龍蛋恐。
宇宙行星撞上地球恐龍耐不住嚴寒龍。
地球上哺乳動物增多不能孵出雌性的恐龍滅。
全球氣溫下降塵埃遮住太陽,動植物大量死亡絕。
二、復習生字。
1、用游戲方式復習本課生字。(如用拼音和字找朋友、生字和熟字找朋友連成詞語、猜字)。
2、開火車認讀生字和詞語。
3、擴詞。
4、出示學生收集的恐龍資料,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認識本課生字。
三、指導寫字。
1、由認讀既要會讀,又要會寫的字導入學寫字。
2、讓學生觀察要寫的漢字的筆畫、偏旁、不見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說說那個字不容易寫好,寫時要注意什么?
“寒”字中間的三橫,下邊是兩點?!皣馈弊值纳舷聝蓹M。
“類”字的書寫,再次強調“一般情況下,一個字中不要寫兩個捺;如果出現,就將其中的一個捺變成點”。
染”九缸水放在木架上,“九”別寫成“丸”。
4、學生仿寫,老師巡視。
四、詞語積累。
1、讀讀抄抄課后練習中的詞語。
2、說說你還喜歡文中哪些詞,把它們積累在詞語本上。備注。
本課生字較多,除了引導學生采用多種方法認字外,主要把生活識字與根據生活經驗理解詞語結合起來。如,“遮住、偷吃、書籍、躲避、死亡”等都是二年級學生生活中比較熟悉的詞語。要通過反復朗讀詞語認識詞語中生字的讀音和意義。
認識第四自然段末尾的省略號是什么意思,啟發學生幫助科學家再想出一些可能的原因。可在小組里開展討論。
積累如下詞語:龐大、冬眠、躲避、耐不住、塵埃、遮住、枯萎、哺乳動物、偷吃、傳染病、孵出、雄性、書籍。
作業布置1、把今天學過的生字讀給爸爸媽媽聽。
2、根據本課所學的內容及你所查到的有關恐龍的知識,小組合作出一張恐龍知識手抄報。
3、讀一讀生字,寫一寫漢字。
寒冷說。
撞擊說。
原因偷吃說探索大自然的奧秘。
傳染說。
降溫說。
……。
恐龍的滅絕教材教案(模板18篇)篇十四
1、會認7個生字和7個帶有生字的詞語,會寫詞語“嚴寒”。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借助關鍵語句體會科普文語言的準確性和嚴密的邏輯性。
3、對恐龍滅絕之謎產生興趣,并有繼續探究的渴望。
能借助關鍵語句體會科普文語言的準確性和嚴密的邏輯性。
一、談話導入。
1、今天這節課呀,我這個大朋友要帶大家認識更多更大的朋友,他們是誰呢?認識嗎?叫出來。(出示恐龍的圖片)。
2、你們真了不起!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恐龍。
看老師寫。(板書:恐龍)一起親熱地打個招呼吧!
3、對于這些大朋友,你了解多少?你是怎么知道的?(學習“龐大”:看這個“龐”字,“廣”表示大,“龍”也表示大,這個“龐”就表示——非常大。再加上一個大字,就——更大了。)。
4、老師也帶來了一些有關恐龍的資料。(課件出示:我們人類只有三四百萬年的歷史,恐龍卻在地球上生活了大約兩億年。)。
(1)指名讀。
(2)讀得真……(出示卡片:人類。)你能再讀一下這個詞嗎?(指名讀,領讀)。
(3)你知道三四百萬年有多長嗎?那么兩億年呢?
(4)如果人類生活的時間是一小格,那么恐龍生活的時間就是……(課件:簡易的坐標圖,上升效果)你為什么“哇”地叫起來?是啊,人類的歷史與恐龍的歷史相比,可就短多了!
(5)再讀這句話,你肯定能讀得更好。(齊讀)。
5、讓我們坐上時空飛機,到兩億多年前的地方去看一看吧?。ㄕn件:恐龍繁盛時期的圖片)。
6、看到了什么?天上飛的,地上走的,水里游的都是恐龍。這是一個恐龍的世界。但是現在我們還能看到這樣的情景嗎?這只不見了,這只也不見了,這一只只恐龍都不見了,最后一只恐龍也不見了,我們再也見不到恐龍了,恐龍都——滅絕(消失、死亡)了。(板書:滅絕。補全課題)。
7、此時此刻,你最想問的是什么?
是啊,恐龍到底是怎樣滅絕的?(出示句子:龐大的恐龍為什么會消失了呢?)。
誰來讀一讀?(有點遺憾;你心情怎么樣?)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科學家有哪些說法呢?讓我們走進課文,一起去研究一下——恐龍的滅絕(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要求:(課件)。
(1)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想想課文介紹了哪幾種恐龍滅絕的說法。
2、小朋友們讀得真認真!恐龍的滅絕到底有幾種說法呢?誰先來讀讀第一種說法?
(1)讀得怎么樣?老師聽出來你這個詞讀得特別好——出示卡片:躲避,個別讀,齊讀。
還有一個詞可難讀了:耐不住。齊讀,中間要讀得輕而短,指名讀,齊讀。
(2)誰愿意來讀讀第二種說法?
出示句子:因為沒有陽光照射……漸漸地死去了。
這段話能讀好,可真不簡單!尤其是這個句子特別長,要讀好它先要讀好兩個生字。出示卡片:枯萎。個別讀,指名讀。看看這兩個字,你就應該知道是什么枯萎了?你怎么知道的呀?你從字形發現了字義的秘密,真了不起!原來是植物枯萎了。
出示卡片:死亡。個別讀,齊讀。
把這兩個詞送到句子里,自己先讀一讀。指名讀,齊讀。
出示卡片:塵埃。這段話里還有一個詞特別有意思,點名讀。觀察一下,它們有什么共同點嗎?你能看著這兩個字說說它的意思嗎?你真能干,馬上就能根據字形來知道它的意思了。塵埃就是漂浮在空中的小土粒。
(3)剛才這兩種說法都說得比較具體,還有幾種說法就比較簡單了。(出示第四段。)誰愿意來讀一讀第三種說法?(你為什么讀到這里停下來了呢?)(觀察一下開頭和結尾,你一定會有新的發現。)。
(4)第四種、第五種。
3、也就是說,書上講了幾種恐龍滅絕的說法?那是不是只有這5種呢?你發現什么秘密了?省略號說明恐龍滅絕的說法還有——很多很多。你從這六個小點當中知道了秘密,看來呀,讀書不僅要讀文字,還要讀標點。把掌聲送給他。
4、老師把你們剛才讀的五種說法都寫了下來,你能連一連嗎?(課件)。
三、以讀促悟。
1、你們真會讀書!恐龍滅絕的說法這么多,讓我們先來看看第一種——寒冷說。(出示第二自然段)這一種說法認為,恐龍是耐不住嚴寒而滅絕的。龐大的恐龍為什么耐不住嚴寒呢?指名讀,另外小朋友想一想。
2、讀得真流利!龐大的恐龍為什么會耐不住嚴寒啊?
板書:沒有冬眠。
沒有皮毛。
把恐龍耐不住嚴寒的原因連起來說一說。
看來恐龍耐不住嚴寒有它自身的原因,可老師覺得很奇怪,恐龍一直以來都沒有冬眠的習慣,也沒有皮毛,為什么以前好好的,偏偏在這個時候滅絕呢?再找找原因看。
3、(出示:有一段時間,地球上突然變得十分寒冷。)。
誰能讀好這句話?
什么叫做“突然變得十分寒冷”?
是呀,正因為天氣變得這么快。恐龍來不及——,來不及——。
原來書中的這個詞是十分重要的。(板書:突然)有了它就準確多了。
5、第二種“撞擊說”,這種說法認為恐龍是怎樣滅亡的呢?(出示第三自然段。)請大家自由讀一讀,想一想。
7、讓我們一起去看看。(課件)。
四、復習鞏固、書寫、總結。
1、(課件)龐大的恐龍為什么會消失了呢?學到這兒,我們知道了一種說法是因為恐龍()不住()。另一種說法是因為宇宙行星撞地球。這里有兩個生字比較難寫(嚴寒)。指導寫嚴寒。
2、給“嚴寒”找一個好朋友?——寒冷。你發現沒有,“寒”和“冷”也是一對?
3、(黑板上詞卡:寒冷、龐大、死亡、躲避、枯萎、塵埃)一起讀。又有什么發現了?
原來這些詞都是由意思相同的兩個字組成的。黑板上還有嗎?(黑暗、滅絕)。
4、你們真了不起!會思考,會發現。恐龍的滅絕還有很多說法,課后我們去收集資料,在班級里交流。
恐龍的滅絕教材教案(模板18篇)篇十五
1.豐富幼兒有關恐龍的知識,了解恐龍消失的原因。
2.激發幼兒對恐龍的興趣,培養幼兒真愛生命、熱愛自然的情緒。
活動準備。
幼兒園課件。
活動過程。
一、出示恐龍蛋圖片,引起興趣。
1.看圖片提問。
教師:小朋友,你們知道這是誰的蛋嗎?
2.你們知道恐龍長的什么樣嗎?
讓幼兒充分講述自己對恐龍的理解。
陸地恐龍。
劍龍。
三角龍。
棘背龍。
空中恐龍。
翼龍。
無齒翼龍屬。
海邊恐龍。
薄片龍。
克柔龍。
滄龍。
2.幼兒討論:
它吃什么食物?
它有什么本領?
是卵生還是胎生?
3.你最喜歡哪種恐龍?為什么?
四、探討:恐龍為什么不見了。
1.現在還有恐龍嗎?恐龍為什么不見了?
2.認識恐龍化石。
3.恐龍是怎樣消失的?
(1)地球氣候突變,恐龍無法適應;
使恐龍沒有食物,餓死。
(3)由于地殼運動,使得氣溫大大下降,冰雪覆蓋大地。
這樣作為冷血動物的恐龍,擋不住寒冷環境的侵襲,慢慢死亡,便在地球上消失了。
恐龍為什么會在地球上滅絕呢?這個問題一直為科學家們所思考與研究。
我們一定要好好愛護地球上的生命,好好保護大自然!
五、制作恐龍面具。
1.課件演示:恐龍面具。
2.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恐龍面具進行制作。
恐龍的滅絕教材教案(模板18篇)篇十六
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一種個性化的行為。自讀、自悟是閱讀的基礎。因此,在閱讀教學中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積累優美語言,享受審美情趣?!?/p>
因此,本文的教學著力體現“以讀為本,讀中感悟積累”的教學理念。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懂詞句的含義,讀出自己的感受與理解,在此基礎上,積累詞句、內化語言,適當練習有條理地說話。
1、會認15個生字,會寫5個字,2個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用上“一種說法、另一種說法、其他的種種說法”這類詞,有條理地說話。
3、對恐龍滅絕之謎產生興趣,并有繼續探究的渴望。
兩課時
(一)談話激趣,聊聊恐龍。
1、課件出示恐龍圖。
師:小朋友,認識這些動物嗎?你都知道有關恐龍的哪些知識呀?
2、學生交流有關恐龍的知識。識記“恐”。同時,結合恐龍圖理解“龐大”。
2、揭題“恐龍的滅絕”,讀讀課題。
(二)讀好課文,提取信息。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交流朗讀中的難點(字音或長句),師生共同練讀。
2、同桌互讀,讀通句子。
3、交流了解到的信息。
讀了課文,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學生隨意說自己對課文的初次認識。
4、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隨機的引導。
師:剛才有些小朋友了解到了恐龍滅絕的幾種說法,有些小朋友知道了恐龍生活的歷史年代,都很好。現在,我們先來看看恐龍生活的歷史年代。
5、學習課文第一小節。
(1)出示第一句,讀句子。說說你了解到哪些知識?
知識點:“人類的歷史三四百萬年”“恐龍的歷史大約兩億年”。
對3000000、200000000等數據比較陌生,教師板書成阿拉伯數字,讓學生與年齡10歲、100歲比較,體會到恐龍歷史的長遠。
(2)朗讀指導,練習。
體會到恐龍歷史的長遠,學生就能讀好“兩億年”、“短多了”等詞、句。
(3)教師引讀,讀好問句。“龐大的恐龍為什么會滅絕了呢?”
(三)以讀代答,理解詞句。
1、再次自由讀課文,了解恐龍滅絕的原因。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比第一次讀要有所進步。
2、朗讀反饋,以讀代答:
(1)教師引讀:龐大的恐龍為什么會消失了呢?請一名學生:一種說法是……(朗讀指導:借冬眠來躲避寒冷耐不住嚴寒)
師繼續引讀:另一種說法是什么?請一組學生讀:另一種說法是……(朗讀指導:長句:那些以植物為食物的恐龍和其他動物,漸漸地死去了。)
師引讀:還有其他的說法嗎?請全體學生讀:還有其他的種種說法……
(在閱讀教學中應讓學生充分地讀,在以上教學環節的設計中,充分體現了這一的點。先由學生自由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獲取直覺信息;再讓學生帶著“恐龍為什么會滅絕?”這個問題朗讀,邊讀邊思考;最后,教師以問引讀,學生以讀代答,既反饋檢查了學生的朗讀情況,又讓學生進一步了解了有關恐龍滅絕的幾種說法,而且形式新,學生興趣高。)
(四)讀中促悟,悟中積累詞句。
師:恐龍滅絕的說法有很多很多,今天,我們重點來研究一下第一種和第二種說法。
“一種說法”
1、自由讀,有幾句?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充分尊重學生的朗讀感悟。教師起好引導作用。
第一句抓住“突然”一詞。說明恐龍還來不及反應。
第二句了解“恐龍沒有冬眠的習慣”
第三句了解“恐龍沒有皮毛來保暖”
師:因為以上的幾點原因,恐龍耐不住嚴寒,慢慢地消失了。理解“耐不住、嚴寒”。
2、連起來說說“恐龍為什么耐不住嚴寒?”
3、出示本段出現的詞語,借助詞語介紹恐龍滅絕的說法。(詞語:突然寒冷冬眠躲避保暖耐不住嚴寒消失)
(新課標指出,閱讀是一種個性化的行為。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讓學生能進行自主地思考和感悟。為了避免教師牽著學生的鼻子教,這一環節的設計重在讓學生說自己讀懂了什么,教師適時點撥。在學生自我感悟的基礎上,提供與本小節相關的詞語,進行語言的內化和表述。既進行了隱性的識字教學,又積累運用了詞句,了解了恐龍滅絕的一種說法。)
“另一種說法”
1、讀讀“另一種說法”,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這節有幾句話,再讀讀,說說這些句子前后有聯系嗎?
學生自由讀后,談自己的感受。
3、師生一起理清事物之間的關系,了解這種說法中恐龍滅絕的過程。
4、小研究。
為檢查學生是否真正搞清楚,讓學生以四人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研究。
課件出示:
()植物大量枯萎、死亡
()宇宙行星撞上地球
()以植物為食物的恐龍和其他動物漸漸死去
()地球一片黑暗
()食肉恐龍漸漸滅絕
讀一讀,請四人小組合作研究,該如何排序?用課文中的句子來解釋。
(新課標指出,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小研究這一教學環節的設計,就是營造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氛圍,打破傳統的單一而又乏味的學習方式,通過這一研究,既能理清與認識事物之間的關系,又能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合作意識、提高探究能力。)
(五)鞏固字詞,書寫生字。
1、出示本課要學寫的4個生字:“亡、肉、耐、類”。
2、學生用編字謎等形式識記。(如“類”:“一種大米”或“一堆大米”。)
3、學生認為難寫的字,教師范寫指導。(如:“類”書寫時要注意:米的最后一筆。教師范寫,學生書寫,點評。)
4、學生練寫,展示佳作。
(一)復習回顧
1、借助詞語用自己的話說說恐龍滅絕的一、二兩種說法。
(二)其他說法
1、自由讀讀第4小節,說說介紹了幾種說法。(學生可能產生分歧)
2、根據學生回答,再次認識“分號”。
3、分別請3位學生讀讀三種說法。
4、說說你又知道了哪些恐龍滅絕的說法。
(1)哺乳動物偷吃恐龍蛋
(2)突然流行傳染病
(3)全球氣溫下降,恐龍蛋只能孵出雄性小恐龍。
(4)用上“一種說法、另一種說法、還有其他種種說法”有條理地介紹課文中有關恐龍滅絕的五種說法。
(三)拓展知識。
1、除了課文介紹的幾種說法外,還有其他的說法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借助“省略號”知道還有很多說法。
2、先讓學生說說自己了解到的說法。
3、教師提供四種其他說法(詳見資料袋),請學生用上“一種說法、另一種說法、還有其他種種說法”有條理地介紹這幾種說法。
4、創設情境,激發探究興趣。
5、介紹相關網站、資料。
(將學生帶入更為廣闊的網絡世界,在網絡世界里了解更多的有關恐龍以及恐龍滅絕的知識,激發繼續探究的興趣與欲望。)
(四)識字、書寫其他幾個生字。(略)
(一)恐龍滅絕的其他說法:
1、恐龍放出的屁造成恐龍的滅絕??铸埛N類眾多、體形龐大,每天不斷放屁,污染空氣,最后使自己滅絕。
2、恐龍食用的植物有毒。龐大的恐龍吃入大量植物中的毒素,終于被毒死了。
3、有一段時間,可能下過酸雨,恐龍通過飲水和食物,慢性中毒,最后一批批死亡。
4、海底火山爆發,使地球氣溫發生變化,造成恐龍的滅絕。
(二)恐龍能復活嗎?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研究活動越來越深入,有些人就幻想讓恐龍復活。這可能嗎?科學家告訴我們,這并非絕無可能,但希望只能寄托于珍貴的琥珀。我們知道,有些生物,它們在生活過程中落入了松樹一類植物所分泌的樹脂中,這些樹脂包裹著它們經歷了幾百萬幾千萬年的變化后,形成了琥珀。由于生物被密封后產生了脫水,而樹脂具有很強的抗生素作用,因此,琥珀中的化石可以在相對穩定的狀態中保存生物的一部分結構組成。這就是恐龍復活的希望所在。我們可以想象一下,有一只中生代的蚊子,它剛剛吸完恐龍身上的血液,就恰巧被樹上滴下的樹脂包住了。過了幾千萬年,我們又碰巧發現了這樣一枚琥珀,那么,機會來了。如果我們能夠從那只倒霉的蚊子身上獲取恐龍血液的一點點dnxx片段,就可以得到恐龍的遺傳密碼,然后一步步獲得整個恐龍的全部遺傳基因,從而為克隆出一個恐龍打下基礎。這是現代生物工程技術為我們描繪的一幅美麗的藍圖。
恐龍的滅絕教材教案(模板18篇)篇十七
1.會認恐等15個生字,會寫亡等9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積累龐大傳染嚴寒等詞語。
3.有對恐龍的滅絕等自然界現象進行科學探究的興趣和愿望。
a案。
1.學生查找有關恐龍的圖文資料,自辦小報,并張貼在教室周圍的墻壁上。
2.老師找關于恐龍的光碟或錄像片。
3.老師制作多媒體課件,準備生字詞語卡片。
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學生交流課外了解的有關恐龍的知識。
2.播放恐龍的錄像片。
3.板書課題,談話激趣。
現在,這些龐大的動物在我們居住的地球上已經(沒有了、消失了、滅絕了、滅亡了)隨機板書課題。
4.大家想知道恐龍為什么會滅絕嗎?快去讀讀課文吧。
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出示我會讀圖標,激發學生自由輕聲讀課文,遇到生字多讀幾遍。
2.在小組內分段落輪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通順,小組內互相正音。
3.畫出帶生字的詞語和不理解的字詞,通過讀句子、聯系生活實際、觀察課文插圖、與伙伴討論等方式初步理解。
4.出示本課生字,學生在小組內認讀,并說出自己識字的方法。(老師巡視,鼓勵)。
5.課件出示本課生字詞語(可隱藏在某種圖畫中),讓學生認讀(認讀完后出現完整的圖畫)。
整體感知,展示朗讀。
1.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看誰最先知道關于恐龍滅絕的原因,課文告訴了我們幾種說法。
2.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或段落,讀給同桌聽。
3.自愿在班上展示朗讀,引導學生注意正音及讀出恰當的語氣。
鞏固識字。
用游戲方式復習本課生字。(如用拼音和字找朋友、生字和熟字找朋友連成詞語、猜字)。
復習生詞,回顧內容。
1.開火車認讀生字、詞語。
2.默讀課文,說說主要講了什么內容。
小組合作,研讀感悟。
1.各小組選擇感興趣的幾種關于恐龍滅絕的說法(第2~4自然段),進行研究性學習,老師巡視指導。
學習方法:
a.讀一讀,朗讀相應的段落。
c.畫一畫,畫出重點詞句。
d.議一議,組內討論不明白的問題,補充有關自然科學知識。
恐龍的滅絕教材教案(模板18篇)篇十八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化石資料的搜集,體驗到科學探究中證據、邏輯推理及運用想象建立假設和理解的重要性;能運用已有知識對恐龍滅絕的原因作出假設性解釋。
2、體驗科學家探究科學的方法,意識到科學應當尊重證據,不迷信權威,敢于提出自己的觀點。
3、通過辯論使學生了解恐龍滅絕原因仍是未解之謎,體會到生物與環境是相互依存的。
教學準備:
恐龍的相關資料、恐龍模型、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師:今天我們要來研究什么?(板書:恐龍)我可聽說咱班同學對恐龍那是相當的感興趣,課前也搜集了許多關于恐龍的資料。
2、師:既然這樣,我們就來一場恐龍知識的竟答活動,請看大屏幕。(出示霸王龍、劍龍、雷龍、翼龍、蛇頸龍)。
3、師:剛才我們交流了恐龍的資料,其實恐龍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群體,遠遠不止我們剛才研究的這幾種。除此之外,你知道還有哪些恐龍。
辯論會:
1、師:從圖片和資料中可以看出中生代是一個生物大發展的時代,特別是恐龍,它們在地球上占絕對的優勢,可以說是地球的霸主,誰知道恐龍在地球上稱霸了多少年?就是這樣一個稱霸了1.6億年的龐大群體它們卻滅絕了,恐龍為什么會突然滅絕呢?這也成為了生物史上最大的謎案。(板書完整課題)。
2、師:目前科學家們對于恐龍滅絕的原因有很多種推斷,你知道有哪些?
3、師:你最贊同哪種觀點呢?
4、師:既然大家對恐龍滅絕的原因有不同的意見,那么我們來舉行一個恐龍滅絕的辯論會好嗎?你們會辯論嗎?怎樣辯論才能說服別人呢?辯論的時侯,就是要說出讓人信服的證據和合理地推理。
5、根據學生的觀點進行分組,并且開始整理自己的觀點。
設計意圖: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自己贊同的觀點進行簡單的歸納、整理與提煉,使學生學生手頭的資料內化為自己的認識和見解。
6、辯論賽的第一關:闡述觀點。(教師適時的提煉學生觀點)。
三、拓展。
師:關于恐龍還有很多未解之謎,比如:是不是所有的恐龍都滅絕了,有沒有可能那些體型偏小的適應了環境的變化,進化了呢?再比如:恐龍能夠復活嗎?課后喜歡恐龍的同學們可以成立一個恐龍俱樂部,來繼續研究恐龍。
自評:
本節課,學生的學習興趣非常濃厚,因為學生對于恐龍了解非常多。因此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以發展學生的自主意識,培養學生自主讀書的能力為出發點,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真正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一切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的需要,讓學生獲得新的體驗,獲得認可和欣賞,讓他們自主探究。而本節課能取得這樣的成效就源自于我在備課時能注意備學生,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點,挖掘教材中的潛在資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