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獲不少吧,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后感吧。什么樣的讀后感才能對得起這個作品所表達的含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搜集的讀后感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沒頭腦和不高興讀后感30字 沒頭腦和不高興讀后感一年級篇一
一天“沒頭腦”過生日,他看見叔叔拿著一堆東西,他就說:“叔叔你送我這么多東西啊!名字都給我寫好了,有帽子、作業本、課本……”媽媽說:“那你快謝謝叔叔呀!”叔叔說:“不用謝,這都是你自己的東西。”媽媽說:“哎!你要這樣,長大了該怎么辦呀!”原來,這是他去叔叔家時,落在那里的東西!
“不高興”做什么事情都要說個不高興,大家說要走東,他偏要往西,大家說要往前走,他偏要往回走。一天他和同學們一起放學回家,同學說旁邊有大水坑,還是不要過去了,“不高興”一邊說著“不高興、不高興”,一邊就往水坑走去,結果“興”還沒喊出來,就摔到大水坑里去了。
果然是“沒頭腦”和“不高興”呀!后來,他們遇到了一位神秘人,讓他們變成大人了,他們一個成了演員,一個當了工程師。
但是“沒頭腦”還是沒頭腦,他設計的三千層大廈連電梯都沒有,那些去看表演的人都要穿著運動鞋、背著帳篷、干糧和醫藥包才能上到頂層的少年宮。“不高興”呢,在少年宮里表演節目——《武松打虎》,他演的是一只老虎,但是武松打了好久好久,打了三天三夜都沒打完,他真的不高興了。
哈哈,這本書真有意思,你們也想讀嗎?那快來跟我一起來讀讀吧!
沒頭腦和不高興讀后感30字 沒頭腦和不高興讀后感一年級篇二
咦!書架上有一本名叫《沒頭腦和不高興》的新書。多么奇特的名字啊!
我腦海里充滿了疑問:沒頭腦和不高興是兩個人的名字嗎?他們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名字呢?他們是一對好朋友嗎?……
于是,我迫不及待地翻開書,開始津津有味地讀起來。我越讀越起勁兒,越讀越專心。哇!我大叫一聲,我找到問題的答案啦!
原來,“沒頭腦”干什么事都打折扣,總是做一件事忘一件事;“不高興”總是一開口就說“不高興”這幾個字,所以他們兩個人就被叫做“沒頭腦和不高興”啦。
讀了這本書,“沒頭腦”給了我深刻的印象,他做事馬馬虎虎,做好了卻忘得快,總是拿了一個東西又忘了另一個,就好像書里寫的.,為了拿帽子,把書包掉了,回去拿書包,又把帽子落下了。
我想起自己有時候也會這樣,做一件事情而忘記另一件事情,比如上次去奶奶家時,為了找喜歡的玩具,卻忘記帶課外書了。所以,我應該在出門的時候認真檢查一遍要帶的東西,這樣才不會丟三落四了。
這還讓我想起了自己練琴的時候,我會想怎樣把琴練好又不會忘了以前的曲子呢?我會每次練完當天新學的曲子后再鞏固以前學過的,這樣我就不會像“沒頭腦”一樣練一段忘一段了。
所以,不管是學習還是做其他的事情,我們都要一心一意,專心致志。不要像“沒頭腦”那樣,總是丟三落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