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是表達個人對文學作品的理解和觸動的一種方式,也是文學欣賞的一種體驗。在下面這些讀后感范文中,有些是批判性的,有些是贊美性的,不同的角度可以給大家帶來不同的思考和觸動。
超級阿嬤讀后感(熱門16篇)篇一
《佐賀的超級阿嬤》這本書主要講了廣島原子彈爆炸后,年幼的昭廣被寄養在佐賀的外婆家,并跟外婆學到了很多人生道理的故事。
讀完這本書,我深深地被外婆平凡而偉大的品格所感染。書中的關于外婆有趣的情形不斷地在我腦海里浮現,我把印象最深刻的幾個片段和大家一道來分享。
雖然外婆家很貧窮,買不起早餐,但是外婆家的門口有一條“超市河”,河岸的上游有一個菜市場,里邊總會漂出一些爛水果,而外婆卻把這些水果當寶貝一樣收好,等著晚飯吃。到了晚上,外婆會把這些水果拿出來,削了皮,沒想到,這些水果并沒有爛,只是皮的顏色不好看,外婆對此從沒有抱怨什么,相反她總覺得自己運氣不錯。
這位超級外婆只是一位清潔工,拿的錢并不多,于是她每天都拖著一個大磁鐵,掃著掃著,身后的磁鐵就會沾上很多廢鐵。攢到一定時候,外婆就會把這些吸到的鐵賣掉,用這個方法來賺更多的錢。
外婆還告訴昭廣要微笑對待每一個人,只要你一笑,旁邊的人也會跟著笑。還真的,只要昭廣微笑地向鄰居大嬸問好,大嬸就會給昭廣一個包子。
外婆還經常說一些幽默的話,比如“游泳靠的不是泳褲,而是實力!”、“也許我們家空無一物,小偷來了,或許,還會給我們留下一些東西呢!”
外婆對孩子教育的寬容也充滿了整個篇幅,她從不打罵孩子,更多的是鼓勵和贊賞,她知道昭廣英語考得不好,昭廣很自責。她竟然這樣安慰他:“咱們是日本人,英語學不好有什么關系?”。因為她知道,昭廣是一個自覺而懂事的孩子,任何批評都無濟于事,最重要的是讓他從自責中擺脫出來,只有這樣,才能讓昭廣快樂地學習和成長。
現在,我們的生活條件比起戰后的日本要強很多,可是人們總覺得物質生活的改善總比不上欲望的增長。沒錢時,不能去大飯店吃飯,不能出國旅游,買不起名牌衣服……因為這些原因,人們覺得不幸福,于是挖空心思去追尋所謂的“幸福”。阿嬤告訴我們:其實幸福不能被金錢左右,而是取決于你的心態。
今后,我會像這位超級外婆那樣積極面對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學會享受克服困難的過程,學會微笑著面對生活,做一個快樂的陽光男孩。
超級阿嬤讀后感(熱門16篇)篇二
【超級阿嬤的信】是給孩子買的童書,但偶一翻開,我就放不下了,一口氣讀完,被超級阿嬤的人生哲學感動感慨之余,感覺這本書還蘊含一著豐富的關于教育的資源和思考。島田洋七從一個被寄養在貧窮外婆家讀書成績不好的孩子成長為日本著名的相聲演員、作家,這個成長過程中,他得到了怎樣的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很值得我們思考。
運動會上盒飯里的一愛一。
運動會的午休時間,孩子們和前來觀看的爸爸一媽一一媽一一起快樂的享用午餐。可是,昭廣因為寄養在阿嬤家,阿嬤沒有來觀看運動會,只好一個人聽著校園里的歡聲笑語孤獨的用午餐。就在含淚打開飯盒的那一刻,班主任青田老師進來了:
“德永,不好意思,能和你換一換盒飯嗎?老師肚子疼,你的盒飯里有梅干吧?”
“太好了。梅干對肚子好,能和老師換盒飯嗎?”
老師的盒飯里有炸的香噴噴的大蝦,通紅的一奶一油章魚,雞蛋卷,炸雞肉等等。因為家里窮,而昭廣的盒飯里頂多只是米飯加梅干和甜姜。
峻年級的運動會是這樣,三年級的運動會也是這樣,四年級、五年級依舊,直到小學畢業,中間還換了班主任。
小小的昭廣甚是奇怪:為什么一到運動會的中午,我的班主任就肚子疼?
原來小小的盒飯里藏著的是老師們的一份不露痕跡的的一愛一。
廄子疼的謊言圓滿的騙過了善良的昭廣,而順理成章的把豐盛的盒飯留給了家境貧窮又不在一媽一一媽一身邊的昭廣。
大一愛一無言,大一愛一無痕。
班主任青田老師是這樣把一愛一的飯盒悄悄地留給昭廣,新班主任高森老師也是這樣。
我們可以去想象,高森老師接過青田老師的級班時,同時接過來的還有對這樣一個特殊孩子的一愛一。這份傳承著的一愛一讓我們的心暖暖的,是怎樣細致綿密的心思才有這樣的舉動,而這一切都是因為對孩子的一愛一。
在我們當下的教育環境下,一愛一一個成績優異的孩子我們的老師容易做到;而對于成績差的孩子,我們很多老師給他們的是白眼是諷刺是挖苦。每每參加孩子的家長會,我都會為那些差生的家長捏一把汗,因為,家長會上,他們孩子作為老師成績簿上的一個符號一遍遍被點到,語氣語調里的刻薄確實需要家長有一點承受力方能堅持開完家長會。
絕成績一點也不好的德永昭廣,在學校里卻得到了這么偉大的一愛一。昭廣也好,每一個成績暫時不好的孩子也好,他們都是一個個有著豐富情感有著敏一感自尊的成長著的孩子啊。對孩子的一愛一,因為孩子的心靈需要,就一愛一他;因為成長需要,就一愛一他;因為教育需要,就一愛一他。
一愛一,不該分等級,更不該有理由和條件。
我們的主人公昭廣,就擁有者這樣一份無理由無條件的淳樸寬厚善良的.一愛一,這份一愛一也滋潤了他的一生。
同樣讓我感動的還有上了高中的昭廣因為受傷申請離開棒球隊時老師眼里的淚水。棒球隊每年都會有二三百名新生加入,缺了昭廣,絲毫不受影響。老師的淚水,是在為一個孩子夭折的關于棒球的夢想而流。每一個孩子的每一個夢想,在老師那里,都是值得尊重和保護的。這不就是教育的真諦嗎?認真尊重和守護每一個孩子平凡的夢想,認真鼓勵孩子,陪伴孩子慢慢成長!
超級阿嬤讀后感(熱門16篇)篇三
早就聽同事們推薦過此書,它能讓人擁有樂觀的心態,積極面對生活,與孩子去閱覽室借書時,一下瞟見它便順手借來,孩子當時就問:“媽媽,這本書里講的是什么呀?”,我順口回答道:“好像是佐賀外婆的故事吧,很好看的!”
回到家,孩子立刻愛不釋手地翻看起來,不一會兒便對我嚷嚷道:“什么呀,佐賀是個地名,這本書是德永昭廣寫的,講述了他跟外婆一起在佐賀的生活,你也沒看過吧,還說好看好看!”我頓時語塞,尷尬地笑笑說:“我也只是猜的,一會兒我就看!”真后悔,借書時應該翻看一下目錄簡介就好了,看來,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切不可妄下定論。
才看了一半,我就問孩子:“你有什么感受?”孩子不假思索地回答:“他們生活得好貧窮!有時候連飯都吃不飽。阿嬤還把腰間栓一條繩子,繩子上綁著磁鐵,吸回好多廢鐵了再賣錢!”我立刻回應:“是的,那是跟他們當時的年代背景有關,生活很貧困,可是,他們自己認為自己很可憐嗎?阿嬤在生活非常困難的時候都跟他說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呢?”孩子立刻又投入到書中,微微緊鎖著眉頭,似乎在思考。沒過多久,孩子像是發現新大陸一樣興奮地說:“媽媽,你看呀,外婆好聰明,她像一個預言家,能讓德永昭廣撿到完好的蘋果和木屐呢。”“這些都是她從生活中仔細觀察實踐后得到的經驗,這說明了什么呢?”我問道。“外婆是個非常節儉的人,也很聰明。”孩子立刻總結出來,又指著書中一句話念道:“只有可以撿來的東西,沒有應該扔掉的東西”。我欣慰地點點頭,看來對孩子已有啟發了,我也得加油把書看完才能更好地引導。
沒過幾天,孩子也會引用書中的話來教育我了,她先問我,“媽媽你看,他們那個時候的滿分是多少呀?”“5分是最高分,相當于你們的.100分吧,各國的打分制度不一樣,也有10分是滿分的,還有用abcd等字母來表示考試成績!”我耐心地回答著。“德永昭廣的分數都是1分、兩分,體育除外,他外婆說只要加起來是5分就行,你看,我的考試分數要是加起來呢?”孩子故意拉長了調,瞇著小眼等待我回答,“你不會是每門課都只想考33分就行了吧?”我也故意反問。“當然了,哈哈哈……”孩子爽朗地大笑起來。“你可不能當真呀,外婆只是鼓勵他要自信的,你要是真的每門課只考三、四十分,老師會怎么樣對你呢……”“我才不會呢,逗你玩的!”說完,又故作神秘地開口道:“書中可說了,別太用功,太用功會變成書呆子的!””成績單上只要不是零就好了……”我們在相互磨嘴皮中開懷大笑,其樂融融。
阿嬤的快樂教育經,也給了我教育的智慧,讓我們百讀不厭。最后,與大家分享幾句:
惹人討厭的事情就是太招搖。
別人跌倒一笑置之,自己跌倒更要一笑置之,因為人都是可笑的。
讓人察覺不到的體貼才是真正的體貼、真正的關切。
吝嗇最差勁,節儉是天才!
時鐘反著走,人們便會覺得鐘壞了而扔掉。人也不要老是回顧過去,要一直向前走!
游泳不是靠泳褲,靠的是實力!
人到死都要懷抱夢想!沒實現也沒關系,畢竟只是夢想嘛!
聰明人、笨人、有錢人、窮人,過了五十年,都一樣是五十歲。
只要能道聲:“再回。”就是幸福。
如果能說“改天見。”就更加幸福。
要是能說:“好久不見。”就更加、更加幸福了。
超級阿嬤讀后感(熱門16篇)篇四
這個寒假中我讀了一本書,這本書中的主人公“超級阿嬤”令我非常敬佩。
母親和阿嬤都來了并且作者拿了第一名。
只要不是0就好了。1分2分的,加在一起就有滿分了!人生就是總和力!聰明人,笨人,有錢人,窮人,過了50年,都一樣是50歲......
有一句古話:虛心萬事能成,自滿十事九空。
超級阿嬤讀后感(熱門16篇)篇五
我曾經讀過一本叫《佐賀的超級阿嬤》的書。這本書記錄了作者島田洋七八年在佐賀與外婆度過的生活。外婆是一個勤儉節約、樂觀面對生活的人。作者阿嬤年輕時,嫁給了比她大十多歲的外公,生了五女二子。但是很不幸的是外公四十多歲就去世了。二十幾歲的外婆,自己扶養七個孩子,很是辛苦,那時還是戰爭時期,經常東躲西藏。別人勸她改嫁,她卻不要。非常不好的是,她最小的兒子,兩三歲時,出了車禍,變成智障兒。但她仍然對人生微笑,從不說放棄兩字。
我帶著沉重的心情讀完這本書,書中的外婆是多么的堅強,自己遇到困難,還整天對人微笑打招呼,她真是從來不會輕易放棄啊!作者外婆的精神應該值得我們學習,遇到困難不要輕易說放棄,與困難做朋友可能是一件好事呢!這本書也給我帶來了〞笑面對一切〞這句我的座右銘。記得,那天我們班一起投票誰當班長,我被老師安排唱票。
〞李惠芬〞。
〞李惠芬〞。
〞李二嬌〞。
〞聶萬賢〞。
〞聶萬賢〞。
他們的票數越來越多。最后老師一錘定音:李惠芬,李二嬌,聶萬賢當班長。我當時的心情非常糟糕,但我想起了佐賀的超級阿嬤,就在自言自語:“下次再努力,一定會成功的!”我的心情瞬間開朗。
是啊!我們不能因為一點小事而不開心。應該學習佐賀的超級阿嬤。那種精神,她遇到那么多挫折都沒有愁眉苦臉,那我們何必為一點小事而傷心難過呢?讓我們開懷大笑吧!
超級阿嬤讀后感(熱門16篇)篇六
今年暑假,老師給我們推薦了一本書《佐賀的超級阿嬤》。我拿到這本書,便津津有味地讀了起來。
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是:廣島原子彈爆炸后,父親只身“回廣島看看”,卻因受核輻射而死去。因無力撫養,母親只好將年僅8歲的昭廣寄養在佐賀的外婆家。雖然生活極度艱苦,樂觀的外婆卻總有神奇的辦法讓日子過下去,讓生活充滿創意、發現和歡樂!
昭廣的外婆是個超級外婆。
她堅強、不怕苦、不怕累。昭廣的外婆每天一下班,為了多掙一些錢,于是她就又做其他能賺到一點兒前的工作。
昭廣的外婆是得很樂觀的外婆。外婆曾對昭廣說過:“我們家窮得開朗,而且和由富變窮的人不一樣,不用擔心,要有自信,因為我們家祖先可世世代代都是窮人。”
昭廣的外婆還是一個有智慧的外婆。外婆家門前有一條小河,小河上面就是一個市場,每天都有人們摘下來的菜葉子,但是每天基本上也有人們在摘葉子的時候沒拿好,整個菜都掉下來。于是,外婆就用棍子把這些完好無損的菜攔住,拿回家。外婆還有一種有智慧的作法:繩子一端綁著磁鐵,上面粘著釘子和廢鐵。把這根繩子綁在腰上。“光是走路什么事也不做,多可惜,綁著磁鐵走,你看,可以賺帶一點外快呢。”
我現在的生活比昭廣幸福得多,想學什么,媽媽就給我報什么,不想昭廣,特長只能是不花錢的跑步。
我的姥姥也跟阿嬤一樣,吃飯從不剩飯,如果有剩菜,姥姥就會把它們放到冰箱里,晚上吃。
我要學習阿嬤不怕苦、不怕累、樂觀的精神。
超級阿嬤讀后感(熱門16篇)篇七
臨近年末,我把一本我非常喜歡的書看完了,令我受益匪淺。
本書是《佐賀的超級阿嬤》和《佐賀阿嬤:笑著活下去》兩書的合集。此書講述了作者童年與外婆相依為命的故事。
作者德永昭廣(島田洋七)的家鄉廣島原子彈爆炸后,一家去佐賀避難,可是他的父親只是想“回廣島看看”,卻丟了性命。
他上小學二年級時,只為送喜佐子姨媽卻被推上了火車,與喜佐子姨媽一起回到了佐賀。
雖然生活極度貧窮,但樂觀的外婆總是有神奇的辦法讓日子過下去,讓生活充滿創意、發現和歡笑!
外婆總是說:只有可以撿來的東西,沒有應該扔掉的東西,來教育昭廣不要浪費。
外婆非常樂觀她認為當富人不好,要旅行、吃壽司、訂做新衣,忙死了。她還認為即使小偷來了,也沒有東西可以偷,因為實在一無所有。說不定還會給他們留下點什么呢!
最后我看到外婆說的一段話:
只要能道聲:“再會。”就是幸福。
如果能說:“改天見。”就更加幸福。
要是能說:“好久不見。”就更加幸福了。
我們也不正是這樣嗎?這種明朗豁達的人生觀,是當今競爭激烈的社會中十分難得可貴的。為什么相比于一些富貴的人,似乎有些窮人生活得更快樂?秘密就在其中:因為他們擁有樂觀的心態,只要有樂觀的心態,就能有神奇的辦法,讓艱苦的生活快樂的活下去。人生幾十年,快樂的生活不正是我們所渴求的嗎?幸福不是用金錢左右的而是取決人的心態。
島田洋七先生在書中為我們展現了他外婆的智慧與精神,就是為了讓更多的人聽聽超級阿嬤的人生經歷,從中感受到人生的真諦。讓我們一起擁有快樂,共同分享幸福的生活。
超級阿嬤讀后感(熱門16篇)篇八
這本《佐賀的超級阿嬤》,它能教會你如何在貧困中苦做苦中做樂,積極面對生活,也能教會你如何在困難中有所突破,最終走向成功。這本書的作者是日本有名的喜劇泰斗田洋七(原名德永昭廣)。這本書寫得好,也是因為這是作者小時候的親身經歷,畢竟有一句話說得好:好書是由發自自內心的靈感寫出來的。
這本書講述了作者兒時艱辛但充滿快樂的感動故事。那時是日本爆出物質最缺乏的時代,原子彈的恐怖力量幾乎讓整個廣島和長崎化成一片焦土。戰敗后的日本變得極為貧窮,島田洋七的母親由于無力撫養加上安全問題的考慮,將他寄養在遠在佐賀的阿嬤家中。
阿姆是個機會幽默開朗的人,丈夫早死,但他養活了七個兒女,且長大都大有做為。她成功的原因正是在于它那獨特的人生觀。
在和阿嬤相處的八年里,島田洋七學會了樂觀、節儉、積極、善良等許多人生寶貴的品質,讓他在今后人生的道路上受益非淺。這也是他成為日本相聲熱潮發起者的原因。
讓我們一起學習”超級阿嬤“的樂觀人生,永遠笑對現實,笑對人生吧!
超級阿嬤讀后感(熱門16篇)篇九
這本書所講述的是的昭廣和他的外婆一起在佐賀度過的愉快時光。原子彈在日本廣島爆炸后,父親雖說:“只回廣島看看。”卻因受核輻射而死去。父親死去,因家境貧窮,母親只好狠下心來,將年幼的昭廣寄養在佐賀的外婆家。外婆家并不富裕,他們每天都用木棒在小河邊攔來許多別人丟棄的菜邊邊,昭廣每天都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讀書、爬樹、摘野果子…他偶爾也會撿幾根竹上,做個竹筏,和小伙伴們一起坐著竹筏去捕魚。生活磨練了昭廣積極樂觀向善!讓他更加堅強。
外婆十分節儉,小河邊飄來不好的蔬菜,別人都會拋去嫌棄的目光,但邵廣的外婆卻總是說:“沒關系,不要緊”洗干凈炒熟味道還是一樣的。
昭廣當上棒球隊隊長時,外婆非常激動,甚至拿出省吃儉用贊出來的錢給昭廣買新的運動裝備。由此看出,外婆非希望昭廣繼續堅持努力,不放棄、不服輸的精神。
我很喜歡這本書,因為它總能在我迷途時給我指引方向,在我無助時給我幫助,讓我奮發努力,堅持向上。
超級阿嬤讀后感(熱門16篇)篇十
佐賀的超級阿嬤》這本書是老師暑假介紹給我們看的。
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是:廣島原子彈爆炸后,島田洋七的父親只身“回廣島看看”,卻因受到輻射而死去。因無力撫養,母親只好將年僅8歲的邵廣養到外婆家,樂觀、開朗的外婆總有自己的辦法活下去。
讀了這篇故事以后,我覺得外婆性格樂觀、不怕辛苦、不怕累;外婆也樂于助人、很有智慧。
外婆說:“別太用功,太用功會變成書呆子,成績單上只要不是零就好了,1分2分的加在一起就有5分啦!”。
啊!我的外婆也很厲害,她會養花,會給我們講故事。她經常給我們講自己以前的趣事。比如說奶奶小時候和朋友們一起上房檐掏鳥蛋,她的媽媽回來了,她就把鳥蛋放到被子里,還一屁股坐在被子上,想著這樣媽媽就發現不了了,結果鳥蛋全碎了,被子上搞的到處都是。還有一次奶奶把家里可愛的貓咪放到被子了睡覺,半夜貓咪餓了出去找吃的,第二天早上奶奶醒來,發現b被子里有一只吃了一半的老鼠,從此以后奶奶就再也不敢與貓咪一起睡了。啊,真是太有意思了!
我現在的生活過的無憂無慮,我可以參加許多有趣的活動,而邵廣只能每天在地上跑步,而且不能穿鞋子,因為這樣會把鞋子磨壞的。
讀了這篇文章后,我懂得了窮人可以得到富人得不到的快樂。
超級阿嬤讀后感(熱門16篇)篇十一
帶著好奇心,我迫不及待地翻閱起此書,才知道書中的阿嬤和我之前想象的簡直天差地別——她只是一個普通的婦女。讀完此書,我不禁感嘆,阿嬤雖然是一個普通的婦女,但在“我”的心目中,堅強樂觀、善良睿智,是一個有著魔法一般的超級人物。阿嬤就像是一道光,驅逐生活陰霾和黑暗,照亮了“我”的心靈、溫暖著“我”的成長。
這本書中的小主人公名叫昭廣,他的父親因核輻射得病,很年輕就拋下妻兒離開了人世,他的母親帶著他和他的哥哥艱難度日。因為實在沒有能力撫養他,母親只好把八歲的昭廣寄養在佐賀鄉下的阿嬤家,也就是外婆家。誰知,外婆家也只有一間破破爛爛的茅草屋,生活并不比昭廣原來的家里好到哪里去,但外婆性格開朗、樂觀,她總能想出辦法解決困難,讓家里充滿笑聲。
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文中的阿嬤說過,只有能撿來的東西,沒有應該扔掉的東西。她把一根竹竿橫放在河面上,擋住了上游市場里別人不要扔到河里的蔬菜、水果;她出門的時候總是在腰里系上一根繩子,繩子的另一端綁著一塊大磁鐵,一路走來,各種廢銅爛鐵都跟著來了;她沒有錢給昭廣學習劍道,就讓他天天練習跑步,最后昭廣成為了運動會的長跑冠軍……我想,在昭廣的心里,阿嬤就是他生命中的那道光,照亮了他的心靈,指引著他的人生。
那么,我的生命之光在哪里呢?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殷切期盼,還是媽媽苦口婆心的叮嚀囑咐,亦或是辛勤的老師們語重心長的諄諄教誨?我苦苦地思索著,找不到答案。
那一瞬間,我的身體像是穿過一陣電流,我仔細地看了看作者,不是我,可是,這段文字明明寫的就是我的爸爸。我迫不及待地往下讀:爸爸是個對待工作很認真的人,平時上班很忙,案件也很多,有時忙得都好幾天回不了家……洶涌而出的淚水模糊了我的雙眼,我的腦海里浮現出一幕幕難得和爸爸在一起的畫面。
我突然明白,爸爸,就是我生命中的那道光。
有了這道光,我才會從小熱愛學習。因為爸爸說過,只有努力學習的孩子,將來才能像他一樣為人民服務。
有了這道光,我才會勇敢地面對學習中遇到的任何困難。因為爸爸說過,只有不怕困難的孩子,將來才能成為真正的英雄。
有了這道光,我才會在爸爸工作忙碌的時候,主動幫媽媽分擔家務。因為爸爸說過,只有懂得體貼的孩子,將來才能成為祖國和人民的依靠。
超級阿嬤讀后感(熱門16篇)篇十二
阿嬤就像是哲學家,讀這本書,阿嬤的那些不經意間講的話,都蘊含著人生的大道理。
“要面帶笑容,好好跟人打招呼,窮人能做到的,就是展露笑容。”
笑著,快樂著,就讓心晴朗著,就健康著。窮不可怕,因為窮而卑微而憂郁而壓抑,才是最可怕的。阿嬤給了昭光一個正確對待貧窮的好心態。正如讓昭廣記了一輩子的那句話:窮有兩種,窮得消沉和窮得開朗。我門家是窮的開朗。在貧窮的日子里,阿嬤在門前的小河里當上一根小木棒,截住上游漂來的小黃瓜、畸形蔬菜等填補家用,并開心的稱小河為“我們家的超級市場”。就這樣的一種生活的心態,影響著成長中的昭廣:在貧窮的艱難的初學相聲的歲月里,昭廣都樂觀的跟妻子玩著“演窮人”的游戲,追逐夢想。
“考試考不好也無所謂,人生就是總和力!”
“既有用腦力的人,也有用體力的人,正因為有各種各樣的人,社會才能成立。”
外婆似乎讀過關于多元智能的書,外婆就像是一名出色的教育家,她尊重平凡的工作,總是鼓勵著昭廣,讓學習成績不好的昭廣也覺得自己將來可以為社會所用。
我們大多數家長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呢?
“考不好將來掃大街吧!”對平凡勞動者的鄙視于言傳身教中影響了孩子的心態,讓孩子心氣高傲而不腳踏實地。
阿嬤有多么開闊的教育視野:人生就是總和力。她看到了左右一個人的成長成功的因素不止學習成績一個,多著呢:對生活的樂觀,對夢想的堅持,會打棒球等等都是。也正是這樣的教育,讓昭廣沒有因為學習成績差而自卑或者放棄夢想,他相信人生就是總和力,而阿嬤在生活中給予昭廣的就是總和力中的一部分。
在阿嬤寫給昭廣的畢業證書中有這樣一句話:沒想到你長得如此強壯,竟能靠棒球進入高中,真是可喜可賀。
如果你的孩子文化課成績不好,而體育是強項。你會不會像阿嬤這樣為他自豪而祝賀他呢?記住阿嬤的話吧,人生就是總和力,棒球也是總和力的一部分啊。
“吃苦呀,是獲得幸福的準備活動。”
“我認為,人只要有一項長處就可以。”
“人到死之前都不能放棄夢想。”“如果能實現一個夢想,你就可以想,那已不是夢想,而是你的實力。這樣,你就能涌出自信了”
阿嬤的妙語在書中處處皆是,每一句拿出來都那么耐人尋味。不說教,充滿著濃郁的生活氣息,卻又讓人若有所思。跌倒時,要放棄時,受挫折時,想想阿嬤的話,昭廣都會生出新的勇氣!
教育孩子就是這樣,你是這樣做的,你的教育才有說服力,而前提是你擁有教育的智慧和視野,人生的通透。
做老師也好,做家長也好,讀讀這本書,你會流淚,會笑,會在淚水和笑聲里收獲關于教育的真諦。
超級阿嬤讀后感(熱門16篇)篇十三
在暑假里,我讀了《佐賀的超級阿嬤》這本書,“只有可以撿來的東西,沒有應該扔掉的東西”這句帶給我的感觸最深,其中體現出了阿嬤的樂觀與節儉。
故事講述的是在一個孤寂冷清的破茅屋里住著德永昭廣和他的阿嬤,他們貧窮但活得開朗。在家門口有一條河,河的上游有個市場,許多尾部開叉的蘿卜,畸形的小黃瓜,還有一些果皮受損的水果,因為賣相不好被丟棄,這些蔬菜水果都被丟進河里,最終被阿嬤用來攔截漂流物的木棒攔住了。
阿嬤家窮,所以沒有錢買大多數生活所需要的東西,但河里那些漂下來的東西也可以利用。那些水果蔬菜雖然長得奇形怪狀,但它們吃起來和普通水果蔬菜的味道一樣,因此這條小河流被阿嬤稱為“超級市場”。阿嬤可真樂觀啊!
除了樂觀,阿嬤還是一位有許多新奇點子的節儉老婆婆。有一天,阿嬤回家時腰上綁著一根繩子,拖著地上的什么東西一路走來,走近一瞧,原來那是一塊磁鐵,上面粘著許多釘子和廢鐵,阿嬤說這些東西可以賣不少錢呢!
書中的阿嬤令我想到了我的媽媽,媽媽也是這樣節儉。她會把衣服洗下來的水澆花用,洗臉用完的水沖廁所,還經常對我說不能浪費資源。姐姐穿下的衣服媽媽也不舍得扔掉,經過她的修修改改縫縫,成了我喜歡的衣服。
還真是“只有可以撿來的東西,沒有應該扔掉的東西”啊!雖然阿嬤很窮,但她那樂觀開朗的性格和滿腦子的奇思妙想使他們清貧的生活過得充滿了樂趣。如果世界上每個人都能像阿嬤一樣樂觀,并用這種樂觀且節儉的態度去生活,那生活就會充滿著快樂。
笑著活下去。
超級阿嬤讀后感(熱門16篇)篇十四
《超級阿嬤的信》是給孩子買的童書,但偶一翻開,我就放不下了,一口氣讀完,被超級阿嬤的人生哲學感動感慨之余,感覺這本書還蘊含著豐富的關于教育的資源和思考。島田洋七從一個被寄養在貧窮外婆家讀書成績不好的孩子成長為日本著名的相聲演員、作家,這個成長過程中,他得到了怎樣的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很值得我們思考。
運動會上盒飯里的愛。
運動會的午休時間,孩子們和前來觀看的爸爸媽媽一起快樂的享用午餐。可是,昭廣因為寄養在阿嬤家,阿嬤沒有來觀看運動會,只好一個人聽著校園里的歡聲笑語孤獨的用午餐。就在含淚打開飯盒的那一刻,班主任青田老師進來了:
“德永,不好意思,能和你換一換盒飯嗎?老師肚子疼,你的盒飯里有梅干吧?”
“太好了。梅干對肚子好,能和老師換盒飯嗎?”
老師的盒飯里有炸的香噴噴的大蝦,通紅的奶油章魚,雞蛋卷,炸雞肉等等。因為家里窮,而昭廣的盒飯里頂多只是米飯加梅干和甜姜。
二年級的運動會是這樣,三年級的運動會也是這樣,四年級、五年級依舊,直到小學畢業,中間還換了班主任。
小小的昭廣甚是奇怪:為什么一到運動會的中午,我的班主任就肚子疼?
原來小小的盒飯里藏著的是老師們的一份不露痕跡的的愛。
肚子疼的謊言圓滿的騙過了善良的昭廣,而順理成章的把豐盛的盒飯留給了家境貧窮又不在媽媽身邊的昭廣。
大愛無言,大愛無痕。
班主任青田老師是這樣把愛的飯盒悄悄地留給昭廣,新班主任高森老師也是這樣。
我們可以去想象,高森老師接過青田老師的級班時,同時接過來的還有對這樣一個特殊孩子的愛。這份傳承著的愛讓我們的心暖暖的,是怎樣細致綿密的心思才有這樣的舉動,而這一切都是因為對孩子的愛。
在我們當下的教育環境下,愛一個成績優異的孩子我們的老師容易做到;而對于成績差的孩子,我們很多老師給他們的是白眼是諷刺是挖苦。每每參加孩子的家長會,我都會為那些差生的家長捏一把汗,因為,家長會上,他們孩子作為老師成績簿上的一個符號一遍遍被點到,語氣語調里的刻薄確實需要家長有一點承受力方能堅持開完家長會。
而成績一點也不好的德永昭廣,在學校里卻得到了這么偉大的愛。昭廣也好,每一個成績暫時不好的孩子也好,他們都是一個個有著豐富情感有著敏感自尊的成長著的孩子啊。對孩子的愛,因為孩子的心靈需要,就愛他;因為成長需要,就愛他;因為教育需要,就愛他。
愛,不該分等級,更不該有理由和條件。
我們的主人公昭廣,就擁有者這樣一份無理由無條件的淳樸寬厚善良的愛,這份愛也滋潤了他的一生。
同樣讓我感動的還有上了高中的昭廣因為受傷申請離開棒球隊時老師眼里的淚水。棒球隊每年都會有二三百名新生加入,缺了昭廣,絲毫不受影響。老師的淚水,是在為一個孩子夭折的關于棒球的夢想而流。每一個孩子的每一個夢想,在老師那里,都是值得尊重和保護的。這不就是教育的真諦嗎?認真尊重和守護每一個孩子平凡的夢想,認真鼓勵孩子,陪伴孩子慢慢成長!
超級阿嬤讀后感(熱門16篇)篇十五
今年暑假,肖老師向我們推薦了一本《佐賀的超級阿嬤》,剛一買到書,我便如饑似渴地讀了起來,深深地被這位“超級阿嬤”吸引住了,讀完后深受感動和鼓舞。
這本書主要講的是作者德永昭廣的爸爸因為原子輻射不幸去世,因為無力撫養,母親只好把八歲的昭廣送到佐賀的鄉下外婆家里,迎接昭廣的是一座破破爛爛的小房子,缺衣少食的艱辛生活,但因為有了這位了不起的“超級阿嬤”,昭廣度過了八年快樂、難忘的幸福時光。
雖然外婆的生活過得十分艱辛,但是她樂觀向上,她說“窮有兩種,窮得消沉和窮得開朗。我們家是窮得開朗。”開朗樂觀的外婆,值得我們好好學習。
我們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經常還要挑肥揀瘦,稍不順心如意,便給大人使性子,弄得全家人都不開心,真是不應該啊!我們要學習阿嬤積極樂觀的態度,笑對生活。
阿嬤十分儉樸,從不浪費一點東西。有一次,同學送給作者一個西瓜面具,第二天,阿嬤將西瓜皮閹成咸菜吃了。
阿嬤有很多至理名言:“只有撿來的東西,沒有扔掉的東西”。“人就算沒錢,只要心境樂觀,也能活得舒坦”。
我們要學習阿嬤對生活樂觀向上的積極態度,坦然地面對困難、挫折,笑對生活,笑對人生!
超級阿嬤讀后感(熱門16篇)篇十六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后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佐賀的超級阿嬤》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本書中,介紹了昭廣的父親得了原子彈病,年紀輕輕就離開了人世,昭廣的媽媽為了養活他和哥哥,開了個小酒館,昭廣經常三更半夜跑到媽媽開的酒館里,這讓媽媽擔心的不得了。大概就在這個時候,媽媽就盤算一個計劃,后來有一天,他的姨媽來了,在送別的火車站,媽媽背后的一推,把他推上了去往佐賀的列車。從此以后,8歲的昭廣開始了9年與阿嬤相依為命的日子,在和阿嬤生活的日子里,生活極度貧窮、艱苦,但是,樂觀的外婆卻總有神奇的辦法讓日子過下去,讓生活充滿創意,發現和歡樂。
在佐賀發生的事中,秋游熱水袋事件給我很深的印象,昭廣家窮得連個水壺都沒有,阿嬤叫他帶上冬天捂腳的熱水袋,這是件多么難看的事啊,但昭廣別無選擇,只好帶上它。就在同學們小小的水壺中沒水時,昭廣的熱水袋還有很多水,他把水給同學喝,得到了同學的糕點。誰說熱水袋只能暖腳,有時得打破傳統觀念的束縛!回想上次春游,媽媽不讓帶很多零食,媽媽給我準備的是個午餐盒,午餐盒里有韭菜雞蛋煎餅,當時我很不高興,認為春游都只帶零食的,還這么老土讓我帶餐盒。結果到午餐時,同學們都爭先恐后地搶著吃我的雞蛋餅,誰說春游就不能帶主食,必須要帶零食呢。
這位阿嬤還是位致力于資源回收利用的人哦,在那個貧窮的'年代,外婆只能每天根據河里飄來的食物來決定一日三餐,外婆很智慧,她在河面上架起一根木棒,用來攔截上游漂來的食物蔬菜,木棒還能攔下上游漂下來的樹枝和木片。外婆豪爽地說:“這樣,河水可以保持干凈,我們還有免費的柴火,真是一舉兩得!”這個阿嬤的智慧真讓我驚嘆不已!
這位超級阿嬤很多經典話語,一次昭廣考試只有一個5分,其他都是1分或2分,昭廣很沮喪地告訴阿嬤:“對不起,都是1分或2分。”外婆卻笑笑說:“不要緊,不要緊,1分2分的,加起來,就有5分啦!人生就是總和!”阿嬤隨后果斷地說。我也不明白什么意思,大概是安慰昭廣的吧。我也有個外婆,每次考試不好的時候,我的外婆總是說:“考得這么差,你媽回家不告訴她才怪呢,哼哼。你要倒霉了!”不用她告訴,媽媽當然會知道,我的外婆總是喜歡和媽媽打小報告,這個我也沒有辦法,大概是我的阿嬤不是超級阿嬤緣故吧。我多么希望我的外婆快快變成一位超級外婆。
阿嬤還說過,只有撿來的東西,沒有應該扔掉的東西。想想我們生活中浪費隨處可見,餐桌上總是剩很多菜,常常就被人們倒掉了,我們周圍有些同學,喝了一半的牛奶不要了;啃了一半的雞腿扔進了垃圾桶;不愛吃的菜、米飯就全剩在盤子里,最后也被倒掉……我們現在的生活不像以前那么貧窮,但是不要浪費。
同學們,大家都來讀讀這本書吧!書中為我們展現了外婆的智慧與精神,許多平常生活中搞笑的事、心酸的事。還有超級阿嬤很多經典的話語,比如:幸福不是金錢左右的,而是取決與人的心態。晚上別提傷心事,難過的事留到白天再說,也就不算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