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往往能夠體現出作者的獨特個性和獨到的見解,給讀者帶來新的思考和啟示。9.希望大家通過欣賞這些優秀作文,能夠有更多的收獲和進步。
我與端午有個約會(實用18篇)篇一
又是粽葉飄香時,世間處處盈滿了喜悅的氣氛。
“節分端午誰自言,萬古傳聞為屈原”,端午節是凝聚了中華五千年文明的傳統節日,深邃而又悠久。每當這時孩子們會在手臂系上五彩線,帶上漂亮的香包,與父母一同去踏青。
對于北方的人們來說,端午節是個踏青的好時機,這時果園中,草地上,路邊,田野中處處生機勃勃,滿眼的綠,漫山遍野的綠,為這個節日增添了色彩。古往今來就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習俗,而人們也不禁陶醉在山水之樂中。
今年,我同父母一起去了舅舅家果園,綠色出現在眼簾,依稀可以看到一兩抹紅色,走進才發現是嬌紅欲滴的櫻桃,小巧玲瓏的掛在枝杈間煞是可愛。將它們摘下洗凈后,一股腦的放在嘴里,甜意用上心頭,不禁讓我感受到端午很甜。
接著,我們去了太奶家,在太奶家吃到了香噴噴的粽子,粽子中的果味濃香穿梭在唇齒間,黏黏軟軟的口感令人陶醉。這時,我不禁想到了屈原,那個吟誦“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偉大詩人。屈原投汨羅江后百姓們又怕江河里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避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尸體,后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而古來就有“粽葉香飄十里,對酒攜樽俎”的詩句,這也印證了端午節的悠久歷史。原來,端午很淳濃。
據資料說,香包也叫香囊或荷包,內裝的香料通常是用苞白術、白芷等植物的根莖碾碎混合均勻制成的。而每到此時,孩子們都會帶著自己喜愛的香包和小伙伴們一起展示,玩耍,淡淡的香氣在風中蕩漾,令人沉醉其中,原來端午很香。
香包中也蘊含著一縷春風,兩滴夏雨,三片秋葉,四朵冬雪,做成五顏六色的禮盒;打著七彩八飄的絲帶,用九分真誠,十分熱情,父母和老人對子孫的無限愛。
“淡淡煙雨淡淡愁,淡淡明月上西樓,淡淡魚兒水中游,淡淡蝴蝶落繡球,淡淡胭脂淡淡酒,淡淡酒解淡淡愁,淡淡思念贈與友”牽著親人的手圍坐一桌感受端午的滋味,凝神品味節日的氣息。
請問大家,五月初五是什么日子呢?我想大家會異口同聲地回答:“端午節!”對,端午節還要吃粽子,可你們知道端午節為什么要吃粽子嗎?哈哈,不知道了吧?據說這里還有一個故事呢!
其實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的,屈原是我國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他積極主張楚國聯合齊國,抗擊秦國,他的意見沒被采納,反而被罷了官,發配到邊遠的地方。楚國快滅亡時,農歷五月五日這天,屈原投汩羅江自殺。屈原投江后,楚國人為了不讓江里的魚蝦吃屈原的尸體,就往江里投粽子,后來,慢慢形成了端午節吃粽子的習慣。
怎么樣?知道了嗎?其實呀吃自己包的粽子感覺特別好,這不,姥姥給我買來了粽葉、糯米、餡、還有繩子,讓我自己包粽子,啊,這可讓我傻眼了,怎么包呀,姥姥看我丈二和尚模不著頭腦的樣子,笑了,并為我講了包粽子的簡單過程,然后指導了一下就去掃地了。我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那兒,真是狗吃刺猬——不知如何下手,還好姥姥把米餡都弄好了,要不然我真的什么也不知道了!我先把粽葉做成漏斗的形狀,往里面加了點糯米,再加塊肉,然后把它的“角角”往里面塞了塞,用繩扎好,啊哈,一個粽子做成了!
可乍一看,既不像粽子,也不像菱角,更不像三角形,唉,真是四不像!算了,不管怎么說這也是我的勞動成果吧。向下一個粽葉發起了“進攻”!我又放了點糯米在漏斗狀的粽葉里,嘴里還哼著小曲,終于做好了,嘿,還可以!包了第十一個粽子時,我發現糯米餡快沒了,可我還包在興頭上呢,怎么辦?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咦有了!冰箱里不是還有蜜棗嗎?不如把它放在里面濫竽充數?對,這主意不錯,于是我把剩下的糯米都用蜜棗做了餡。看著一個比一個像的粽子,真是開心極了!
爺爺把我包的粽子放在鍋里煮,煮好之后,爺爺品嘗了一個,結果一咬居然咬到了粽子里的蜜棗——核,把他老人家的一顆假牙給碰掉了!我真想找個地縫鉆進去得了,可爺爺沒罵我,還夸我呢!說我有創意,我聽了心花怒放。
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
這是奶奶在端午節時教我的歌謠。記得爸爸常跟我說起他童年的往事,在他的故事里,端午節對他是一個充滿好奇而又充滿期待的節日:在初夏那個節日的晚上,剝開一個粽子,滿屋飄香,大家圍在一起,小孩纏著大人講那個熟悉但卻百聽不厭的故事:兩千多年以前,古老的中國戰火紛飛,在農歷五月初五的那一天,有一位憂國憂民的愛國詩人看到自己的國家面臨著亡國危運,而他心中的抱負卻無法實現,他悲痛欲絕懷抱著石頭投向波濤滾滾的汨羅江,他就是屈原;漁民劃著船,四處尋找他們愛戴的屈原,他們為了讓水中的魚兒不吃掉屈原的身體,就把糯米裹在散發著清香的竹葉里,投到了江里……每當故事講到這時,大人們總會指著天空說:“你看,天空中那顆最明亮的星星,就是屈原化成的。”而小孩子們便會抬起頭遙望著那深邃的天空,尋找那顆最明亮的星星。
我們已經不能理解父輩們少時的期待了,只要我想,隨時都可以吃到各式各樣的粽子,而粽子的味道似乎也越來也乏味,而我們感興趣的是笑容可掬的麥當勞叔叔,那慈眉善目的肯德雞爺爺;我們也對那古老的故事也缺乏興趣了,只要我想,我隨時可以在網上看米老鼠和唐老鴨!對奶奶教我的歌謠,我也覺得有些老土,只要我想,我隨時可以在我的mp3播放器中錄制各類搖滾歌曲!
然而,我們沒有感到缺少了一些什么嗎?我們似乎缺少了一些快樂,缺少了一些向往,缺少了一些責任。在喧鬧中,我們正在迷失方向!
俗話說的好“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每到端午節,家家戶戶都彌漫著粽子的香味,都會舉行賽龍舟的活動。這一天,在我的央求下,媽媽終于教我包粽子了。
我們先準備了一些粽葉,一些糯米,一些繩子和紅豆、咸肉等餡,便開始包了。我學著媽媽先將兩張粽葉疊加,折疊成漏斗狀,然后放入了少量的糯米,也許是因為我沒有將粽葉疊嚴實的緣故,放進去的糯米總是會漏出來,我急得不得了,卻不知該怎么辦。在一旁的媽媽看到了,便幫了我一把,將粽葉疊的嚴嚴實實這時我放進去的糯米終于不漏了,我開心極了。糯米放好后,我放入了我最愛吃的餡——咸肉,然后又加蓋上了一層糯米,該放的也都就放完了。現在要做的就是將粽葉裹緊,這一步還挺好做的,可是難的在后頭呢!不敢怎么樣,我總是不能用繩子將粽子綁緊,一不小心就要粽葉子弄松了。我綁了好幾次,總是綁不牢,最后,我只好找來媽媽幫忙,終于完成了我生平第一個粽子。
后來我又做了第二個、第三個……。
包完粽子后就要煮粽子了,好半天媽媽才將粽子撈起來得我們全家人吃。吃著自己的“杰作”,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今天,我終于學會了包粽子!
我與端午有個約會(實用18篇)篇二
細雨蒙蒙,沙沙沙,灑在了大地上,一股股泥土的清香,撲鼻而來,令人心曠神怡。行人匆匆走過,那傘上仍落滿雨滴。雨順著傘邊滑過,搖搖欲墜;最后停留在傘尖上跳舞,縱身一躍,回歸大地。
草兒經過春的生機,夏的炎熱,秋的涼爽,冬的寒冷。來年春天依舊萌生出小小嫩芽,迎著風顫抖著,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不一會兒,這一叢,那一蔟,織成了一張張綠茵茵的地毯,蕩漾著春的盎然。
春風,無形無色,卻猶如母親溫暖的手,溫柔地撫摸著你的臉龐。一陣微風拂過,原本平靜的湖水,泛起了層層漣漪。風使一切景物都優雅而靈動。
花兒們也醒了過來,它們舒展開身子,盡情享受春的雨露。它們在晨風中跳舞,吮吸春的甘露,沐浴著溫暖的陽光,向人們展示自己優雅的姿態。
湖水猶如一面晶瑩剔透的鏡子,映出了藍天白云,映出了花草樹木,也映出了孩子們嬉戲打鬧的身影。小湖又猶如一塊巨大無比,價值連城的綠寶石,讓人看了,都忍不住想去抱走它,到珠寶店里換個好價錢。可是一碰,寶石就消失了,只留下了魚兒們嬉戲玩耍的殘影。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約會讓我喜歡上了春的生機,愛上了春的韻律,戀上了春的靈動。
我與端午有個約會(實用18篇)篇三
我便明白,這是春天在提醒我:我們約會的時間快要到了!嘻嘻。
這時,我一下子興奮起來,無時無刻不盼望著這快樂的時刻到來。
當滿山遍野開滿了金燦燦,紅彤彤的野花時,我又明白,這是春天在呼喚著:“朋友們,伙伴們,快走出你們的房門,踏進松軟的土地,投入大自然的懷抱!別忘了,我們的約會已經到了!”這時,我便迫不及待地來到門外等待和我約會的春天。
春風把我們送到了一片美麗的世外桃源。在這里,沒有城市里的喧囂,沒有大人們沒完沒了的束縛。我們張開臂膀自由地奔跑在這片樂土上,把所有的煩惱都拋到九霄云外,讓它們永遠也別想回來;把所有的快樂都寫進心中,讓它們永遠也別想走開。此刻,大家可以盡情地唱著歌,跳著舞。
風兒吹著小樹的枝葉,嘩啦嘩啦地響,片片嫩綠的樹葉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像在為我們的舞蹈奏著動聽的背景音樂,又像是為我們快樂的心情鼓掌!微風吹著小花,小草,它們不停地點著頭,為我們的舞蹈打出了高分呢!
啊,我和春天的約會,多好啊!我想,在這個時候,我是多么快樂啊!
我與端午有個約會(實用18篇)篇四
俗話說的好“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每到端午節,家家戶戶都彌漫著粽子的香味,都會舉行賽龍舟的活動。這一天,在我的央求下,媽媽終于教我包粽子了。
我們先準備了一些粽葉,一些糯米,一些繩子和紅豆、咸肉等餡,便開始包了。我學著媽媽先將兩張粽葉疊加,折疊成漏斗狀,然后放入了少量的糯米,也許是因為我沒有將粽葉疊嚴實的緣故,放進去的糯米總是會漏出來,我急得不得了,卻不知該怎么辦。在一旁的媽媽看到了,便幫了我一把,將粽葉疊的嚴嚴實實這時我放進去的糯米終于不漏了,我開心極了。糯米放好后,我放入了我最愛吃的餡——咸肉,然后又加蓋上了一層糯米,該放的也都就放完了。現在要做的就是將粽葉裹緊,這一步還挺好做的,可是難的在后頭呢!不敢怎么樣,我總是不能用繩子將粽子綁緊,一不小心就要粽葉子弄松了。我綁了好幾次,總是綁不牢,最后,我只好找來媽媽幫忙,終于完成了我生平第一個粽子。
后來我又做了第二個、第三個……。
包完粽子后就要煮粽子了,好半天媽媽才將粽子撈起來得我們全家人吃。吃著自己的“杰作”,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今天,我終于學會了包粽子!
我與端午有個約會(實用18篇)篇五
秋姑娘邁著輕盈的腳步向我們走來。周末,我和媽媽去淹城野生動物園玩。到了動物園門口簡直就是人山人海,車輛川流不息,我們拿著票好不容易才擠進了動物園。“與獸同行”讓我收獲滿滿!
一進動物園,我們就看見了丹頂鶴。丹頂鶴雪白的頭上頂著鮮紅的肉冠,像白金王冠上嵌著一顆奪目的紅寶石。我發現丹頂鶴站立時總是高高豎起身體,伸直脖子四下張望,常常站立許久。我想,就因為這個,人們才常用“鶴立”來形容戲劇舞蹈中眺望遠處的優美姿態吧。
一身美麗的羽毛,一對大大的翅膀,還有一只長長的嘴巴,再加上一雙明亮的眼睛,湊成了一只美麗又討人喜歡的孔雀。藍孔雀頭上具冠羽,眼睛的上方和下方各有一條白色的斑紋。頭頂、頸部和胸部為藍色,翅膀上的覆羽為黑褐色,飛羽黃褐色。腹部深綠色或黑色。它那五顏六色的羽毛非常華麗,特別是它那金色的羽毛在陽光的照射下金光閃閃十分耀眼。藍孔雀鳴叫時,聲音洪亮,悅耳動聽。
我們繼續往前面走,看見了可愛的小熊貓。它們的身體是棕色的,尾巴搖來搖去,非常可愛。我扔了一快餅干給它,它把嘴巴湊過來,舌頭一卷,餅干就進了它的嘴巴。我們又去看了大熊貓,它愜意地坐在它的“私人花園”里曬太陽,不時用舌頭舔它那胖乎乎的爪子,樣子就像、嬰兒,還喜歡舔手指呢。這么可愛的姿態,真是好可愛!
淹城不僅歷史文化多,而且還有這么多憨既態,又可愛的動物。陽光透過樹的縫隙照在我和動物的身上,動物給我們帶來無窮的歡樂,春秋淹城——————我與動物有個約會!
我與端午有個約會(實用18篇)篇六
春天到了。陽春三月,萬物復蘇,一切都會好起來的,春暖花開,萬事皆春暖花開,必是我們相見之時,一切美好,重新開始。
我和春天有個相約,是大樹下涼爽的風,是孩子們歡快的笑容,是萬物復蘇的時候,是百花齊放的時候……鳥兒們都在書上嘰嘰喳喳的叫著,燕子又從南方回來了,大地上每個角落都充滿著春天的氣息,一切是多么歡快,一切是多么溫馨。
不經意瞥到,枯瘦的枝頭已經綻出了嫩紅的花,一朵一朵,像春日的暖陽,像少女羞澀的臉龐,勾起人們無限關于春的回憶。
“勝日尋芳泗水濱,天邊光景一時新。”“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歌頌春天的詩句數不勝數,春天是四季之始,四季中第一個季節。樹上的花綻開,隨著忽大忽小的風在樹上跳舞,競相媲美。許多人慕名而來,穿梭于花樹之間,如詩如畫。
“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桃花盛開,美景自來。三月桃花盛開,那一朵朵桃花讓人眼花繚亂,那一朵朵桃花傲立枝頭……遠遠望去像一片美麗的粉霞。
我和春天有個相約,春天永遠不會缺席,春風總會到來,美好總會如約而至。
我與端午有個約會(實用18篇)篇七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它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人們在那天賽龍舟、插艾葉、吃粽子等。據說,舉行這些活動是為了紀念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我們這里過端午節,家家戶戶都會包粽子。我們家有個包粽子的能手--我的奶奶。她說:“用蘆葦葉包的粽子最香。”所以今年也不例外,端午節的早上,奶奶早早開始用準備好的蘆葦葉包粽子了,我趕緊坐在旁邊當助手。只見奶奶先用兩三片蘆葦葉卷成圓錐體,再舀一勺糯米,放上兩顆蜜棗;接著,奶奶又舀了一勺糯米蓋在蜜棗上,用蘆葦葉把米粒包好;最后用白色棉線扎緊粽子。這樣,一只四角粽子就包好了。那么簡單,我心里癢癢的,也學著奶奶的樣包起了粽子,但不是蘆葦葉破了,就是米掉了。奶奶笑著說:“要選好蘆葦葉,米不能放多也不能放少了。”我不氣餒,又重新做了一遍,這次終于成功了,我別提有多高興了!我又問奶奶:“粽子還有什么樣的嗎?”奶奶樂呵呵地說:“多了,有三角粽、六角棕、菱形,只要你能想到的都有。粽子的餡也可根據自己的.喜愛自由的選擇哦!”看來生活中處處有學問呀!
最后奶奶把粽子放進鍋里蒸了四十分鐘,再放了三四個小時,使其入味,然后就可以吃到美味可口的粽子了。可能是自己也動手包了粽子的緣故吧,今天的粽子吃起來是那么的香,那么的讓人回味!
江蘇省啟東市近海小學三(2)班。
我與端午有個約會(實用18篇)篇八
當最后一聲爆竹帶走冬天的最后那道絢麗的風景;當昨日淅淅瀝瀝的雨絲劃開春天的第一道風景線時,我知道,我與春天的約會——如期而至。
春晨遐想。
清晨,拉開窗簾,推開窗戶。微風拂過臉龐,隨風而至的,還有那一陣清新、幽香而又淡雅的泥土氣息,它仿佛在告訴我:春到了!悄無聲息的,不知不覺中,草綠了,枝條發芽了,滿山遍野的野花、油菜花開得絢爛多姿,一切事物都沐浴在春天的曙光中,在春天中搖曳、輕擺,仿佛少女輕歌曼舞,楚楚動人。
大自然在春日升起的那一刻,醒來,漲勢著生命的可愛、誘人……。
春光明媚。
春天的正午,到處放射著明媚的陽光,到處閃耀著絢爛的色彩,到處飛揚著鳥叫蟲鳴,到處飄蕩著令人陶醉的香氣。這是青草的世界,鮮花的海洋。
農博園里的春天也是春光明媚,到處都是參觀賞花的人群,有老人的慈愛滿意,有孩子的天真笑容。
春雨綿綿。
春夜沉思。
“春約”尾聲。
……。
2下一頁。
@_@我是分割線@_@。
我與端午有個約會(實用18篇)篇九
今天的情人節,并非中國的傳統節日,因此,于我是無關痛癢的。
因為對生命的敬畏,所以“死者為大”。明天就是除夕了,除了大備年貨而外,給已故的親人送“香亮”,是重中之重。
下午五點許,我從鎮上接回了恒兒。當車徐徐地停穩在我家的拙園后,我就神情肅穆地發號施令起來:“志恒搬鞭炮,志潔帶割草鐮和柴刀!”
一路前往的大侄子、小侄女、小外甥,分別提著錢紙,香燭,掃帚和其它祭品,我肩扛鋤頭手提撮箕斷后。
珍的墳,在離家不足百米的后山崗上,依頂包而傍白巖河;珍的墳,前方的視野開闊,目之所及的盡頭,是層層漸高的山巒;珍的墳,被一條灰絲帶般的公路,從其前面環繞而過;珍的墳,碑石端莊大方,碑文簡潔明了,包墻堅固緊湊;珍的墳,四季綠草青青,鮮花朵朵……珍的墳地,本是父親尋找、挑選了大半輩子,為自己尋找的最終歸宿,后來就讓給珍了。
到了珍的墳前,我喊了聲“李珍,我們看你來了”后,兒子和女兒,侄子與侄女,還有小外甥都異口同聲地喊道:“媽媽(伯母,舅媽),我們看您來了”。
山河永寂,彼此無言。在珍的墳場上,我們各自不停地忙碌著:我用沉重的柴刀,奮力地砍伐著墳地周圍的一棵棵灌木;兒子拿著寒光四射的薄鐮,地毯式地“剔”掉墳上的雜草;考慮到環保,女兒與侄子在搜尋著清明時殘留的每一片垃圾;兩個愣頭愣腦的小家伙,也在手忙腳亂地打掃著拜塔上的塵土。
二
為了打破凝重、壓抑的場面,我故作輕松地問女兒:“潔潔,你對媽媽的最早記憶,是什么呢?”
女兒像觸電似的愣了一下,呆呆地立著,低垂的長睫下,一行行熱淚如斷線的珠子,在簌簌地滑落,她哽咽著說:“我最早的記憶,是媽媽給我與弟弟(我大侄子)喂飯時的場景,”女兒頓了頓,“她面前擺著兩個小瓷碗,給左邊的我喂一口了,放下來,又端另一個碗,再給右邊的弟弟喂……”
在弟媳打工的年月,曾將大侄子留在我家由珍帶著。那時,我常年跑車,珍獨自帶著十一歲的兒子,三歲的女兒和兩歲不到的大侄子,個中辛苦是可想而知的。
珍,是病故的,時年四十四歲。珍走后不久,我便頂著給她治病欠下的巨債,以及兩小孩讀書的經濟壓力,給她的墳打了碑圍了墻,似乎只有這樣,方能使自己思念、內疚的靈魂有稍許的慰藉。
當然,土葬違背了國家節約資源的政策,我想,把尊重民俗、民心結合起來的法規,才是得民心的。得民心者得天下!
“君失驕陽我失柳”。我失珍,是我永遠的痛!七年間,無論我是從外地返回故里,還是從家里走出鄉關,在車途經珍的墳前時,我必然會沉默下來,減慢車速,鳴笛三聲。
那幽幽的汽笛喲!表達了我心中的多少情思?
珍,真的走了嗎?沒有,她只是長長久久地“睡著”了,她永遠活在我的心中!
幾年來,無論是飯后散步或想她了,還是逢年過節送“香亮”,我總愛去她的墳前,或小坐絮叨,或拔草栽花,或燃紙焚香,或清溝堆土,猶如鄰里間的串門兒,也好像吃飯、穿衣、睡覺般地隨意,心中毫無懼怕。有人對我說,墳地不“干凈”,會粘上晦氣的,而我置若罔聞,依然固執著我的固執。
三
在孩子幼小時,我曾對兒女們說:“將來,你們可以對我這個爸爸不好,但絕對要善待你們的母親!”
后來,珍走了,我依然言傳身教著孩子:“一個忘記母親的人,是忘恩負義、令人不恥的,在人生中,也不可能有大的作為。”
也許是受我多年的影響,當我還在擺放煙花、禮炮、鞭子時,恒兒已學著我往年的模樣,彎腰躬身,老練而虔誠地擺放著所帶的祭品,有酒水,有綠茶,有水果,有飯菜,等等。看著眼前的場景,我傷感與欣慰并存――傷感于珍的英年早逝,欣慰于孝道文化的傳承。
在拜塔上,于珍的碑前,孩子們一字排開地默立著,似乎在揣摩著我的一舉一動:點燭、焚紙,燃上三根香后,我對著“愛妻李珍之墓”深深地三鞠躬……晚輩們是從大到小進行的祭拜,只是三鞠躬變成了三磕頭。
“李珍,陰陽兩隔,一別七年。恒兒已經步入了社會,有了自己的工作,潔潔也快進高一了。你可記得,你偷偷給恒兒攢下的那筆上高一的學費?你寧可不治病,也要我給女兒買好出嫁的三金……”
我已泣不成聲,孩子們更是哭成一片。不知什么時候趕過來的“老表”,也淚流滿面……。
珍的生命是短暫的,然而,她平凡的生命之花,卻如煙火般絢爛,不是嗎?
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今天的情人節,我與亡靈有個約會!
我與端午有個約會(實用18篇)篇十
又到清明節,隨著車窗外的樹影閃過,轉眼間,我們一家五口已經來到了老家——常綠。
一下車,便被濃濃的春的氣息包圍,在那里,時光老人仿佛走得特別慢。整片大地才剛剛蘇醒,樹木才剛抽嫩芽,遍地的野花也才迷迷糊糊地張開花瓣,露出那嫩嫩的花蕊,似初生的嬰兒般嬌嫩。
一路向山上爬,彎彎曲曲的林蔭小道邊是數不清的翠竹,幾場春雨后,那些剛探出了小尖兒的春筍,都已經竄得老高,依偎在大竹子旁邊,挺挺身子,張開翠綠葉子,輕輕隨風搖曳著,陽光透過樹葉間的縫隙撒下來,點點光斑印在身上,仿佛披上了一身金色的裙子一般。“哎呦”不知被什么絆了一下,我竟險些摔倒。氣呼呼地回頭望,呵!原來是一棵小春筍,賴了這么久才起床,正好奇地張望著這個新世界。
爬到山頂,擦把汗,遠遠地眺望整個小村莊“寶貝,看!”媽媽激動地把我拉到一邊,指著山下的農田——田中是一大片金燦燦的油菜花,猶如一鍋用金子熬成的濃湯不小心倒翻了,金色的湯汁緩緩流入田中,春風一吹,便開滿了金黃色的花朵,一團挨一團,一簇挨一簇,密密層層的,偶爾鉆出幾片綠葉,真是美麗!
“咕——咕——”突然傳來一陣奇怪的叫聲,斷斷續續,此起彼伏。我循聲跑去,聲音越來越響,跑近一看,哈,原來是一條涓涓流淌的小溪。溪水清澈見底,嘩啦啦地淌著,隨著河中幾條銀色的小魚兒從山澗沖下,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咦?叫聲呢?”這才發現,剛才的那陣叫聲不見了,“唔,討厭!”我正失望地準備離開,腳邊卻突然跳出一只小家伙,嘿!一只小青蛙!“咕——”只見它濕漉漉的腮幫子一鼓,便跳入水中不見了。
小插曲之后,我們繼續領略春天的美麗,遍地的野花,新生的小草,滿樹的嫩芽……。
今年清明,,我要擁抱春天!
我與端午有個約會(實用18篇)篇十一
春是希望的象征,給人信心去努力;春是成功的開端,給人勇氣去拼搏;春是收獲的開端,給人勤奮去耕耘。春來了,帶來了一片生機。春天的我與朋友們肩并肩,歡聲笑語的在春天里感受生活的美麗。
清晨,漫步在樹林中,初春的氣息雖然冰涼,但卻無比清新,讓人心曠神怡。鳥兒開始歌唱,太陽逐漸升起把光芒灑向大地。沿著樹林的小路往前走就會發現剛抽出芽的草上沾滿露珠,陽光透過樹木折射在露水上的光格外生動。到處都是一片生機,不久人們便出門了,開始一天的工作,但林子里仍然是一幅充滿詩意的畫,仿佛與世隔絕,十分幽靜。
晌午,太陽格外熱情,把所有的光熱都無私地送給了大地,但地上的人并沒有對太陽的恩賜感到感激,而是不停地抱怨著:“這才春天就這么熱了,夏天還怎么過呀!”大人們忍著炎熱辛勤的工作。而我們在躺在草地上等待春風來撫摸我們的臉龐,帶走我們的消極情緒,把我們的歡笑帶向悲傷地人們。
傍晚,夕陽西下,我們看著太陽最后留給我們的那點兒余光。太陽變得失去了熱情,而在他周圍的云朵卻被他染得通紅,似乎比正午的太陽更熱烈。“看哪!太陽周圍的云彩多美呀!”朋友大喊著。順著她的手指望去,白云一層一層的包圍在太陽身邊等待著他幫它們換新衣。離我們最近的一層只得了一點淡淡的橘紅色,但它卻十分滿足的在最外層保護著太陽;隔一層顏色便深一點了,成了橘色;再往里便是紫紅色……云朵們一層一層的包圍在太陽身邊換上新衣與太陽一起慢慢消失。“嘎——嘎——”一群大雁呈一字形飛過,引來許多人抬頭觀望。
春天,處處充滿希望,讓年輕的人信心滿滿的去拼搏;春天,處處充滿機會,讓有夢想的人去努力;春天,處處充滿種子,讓勤奮的人去努力耕種。春天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節,在這個季節讓我們攜手去發現生活的美麗,與春天留下一個承諾。
2下一頁。
@_@我是分割線@_@。
我與端午有個約會(實用18篇)篇十二
不知不覺,春天已經悄然來臨,一切都是新的。萬物復蘇,給大地帶來了新的氣息。
看!漫山遍野的花、草、樹。都展出了它最美的姿態。黃色的油菜花開了,粉紅的桃花也開了,那潔白的梨花也傲然地開出了潔白無暇的花朵。那隱藏在地下的小草,害羞地探出了頭,向四處張望著,似乎在觀察著春天是否已經來臨。春天,一切都煥然一新的。
聽!鳥兒在樹林里吟唱著那世間最優美的樂曲,他們吟唱著春天的來臨,吟唱著春天的歡樂。鳥兒每天飛來飛去,大概也為的是重筑新家,因為他要享受著美麗的春天。春天,值得為它高歌一曲!
聞!春天的氣息是馨香的。天地萬物散發出幽幽的香味,散發在空氣中,使得人們每天都是精神百倍。牛兒、羊兒們在田間吃著青草,感受著香草的氣息,他們也時不時鳴叫幾聲,抒發他們對春天的贊嘆。春天,凝聚著花草的馨香。
撫!我漫步在田野中,撫摸著春天的兒女——花。朵朵花兒,如嬰兒般的臉龐,順滑、紅彤彤,讓人驚嘆不已。花瓣中殘留的花的香味,吸引著蜜蜂來來往往。而經過蜜蜂采蜜后的花朵,顯得更加艷麗奪目。春天,是潤滑的。
春天,一切都是煥然一新的。看著春天的美麗,聽著春天輕柔,聞著春天馨香,撫著春天的潤滑。我說:明年,我和春天有個約會。
我與端午有個約會(實用18篇)篇十三
它,也許永遠不會被人注意。
它,也許終生在這不被注意的角落中度過。
它就是我家菜園里的一朵野菊花,一朵沒有任何艷色,只有白與綠組成的花,也許你要說它不美,如果美專指嬌艷瑰麗而言那么野菊花算不得花中好女子但是它樸質嚴肅也不缺乏溫和,更不用提它的頑強堅韌,它是花中的偉丈夫。
當你在雨中賞菊時,你會發現野菊并不嬌嫩。你看,它昂然挺立在風雨中,勇敢的迎接風雨,再看那嬌嫩的月季與玫瑰,早已躲起。只有那菊花挺立在天與地,風與雨之間。
看吧,它多么像個風雨中的水手,勇敢無畏的水手,任憑風雨多大,始終站立在自己的崗位上,它在大笑,它又在嚎叫,它笑那些無力的風雨,它因始終站立在風雨中而笑。
看吧,它多像一個守衛邊疆的戰士傲然挺立在風雨中不屈不撓忠實的守衛在自己的崗位。
看吧,它多像一個中學生,風雨是對每一個莘莘學子的考驗,風雨永遠促使他們努力向上,不畏艱苦。
在我心中野菊是最美麗的,是最堅強的,是最勇敢的。我喜歡野菊花,是野菊給予了我新的人生啟迪,為我調整了新的航向。
愿這多野菊花永遠,永遠的開下去。
我與端午有個約會(實用18篇)篇十四
詩,早已成為我身體的一部分,不得不說,我已經愛上了讀詩,愛的無法自拔。每一首詩,都有屬于自已的靈魂,而我,則是詩的“知己”,去發現它們的真正價值,去發現它們的存在意義。
詩,就像是冬天里挺立的臘梅,在中國古老的文明中,接受著時間,這刺骨的寒風,冰冷的雨雪的洗禮,卻無時無刻不在綻放光芒;詩,就像是秋天中火紅的楓葉,濃烈、熱情奔放,點燃了人們心中的激情;詩,就像夏天炎熱的太陽,它是生命的種子,永恒的象征;詩,就像春天一朵嬌艷欲滴的花朵,包含著無限生機,蘊含著無限力量!
我與詩有個約會,牽著詩的手,在屬于唐詩宋詞的天堂中翱翔。一起與李白“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想象著燈火通明的小村中,一家人團聚的溫馨場面。與王維一起去登高,遙望山水澗“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去細細琢磨“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詩人對親人的思念,對自己孤孑處境的感受。
我與詩有個約會,踩著智慧與知識的階梯,與詩舉杯共賞,暢談友人之間的情誼。坐在桃花潭的船中,聽著汪倫深情款款的歌唱,其中耐人尋味的深厚友誼著實讓人感動。搖擺船槳,深思“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冒著“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的惡劣環境,耳邊卻一直回蕩著高適《別董大》時依依惜別的話語“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我與詩有個約會,詩中的一切,我都知曉。詩里的友誼,令人驚嘆,即使常別千里,卻依然能演繹出高山流水般的心靈交融。詩里的思鄉情懷,如一杯酒,越是濃烈,喝起來越是惆悵。游子在外的辛酸淚,全跟著這杯烈酒,下了咽,流到了心里。詩里的山水,全是文人對自然的熱愛,詩人們所鑄造出的唐詩的靈魂,飽含著詩人自己對自然的含情脈脈。
我與詩有個約會,我們一生為友,相依相伴。我愛詩,愛的無法自拔。
盈盈月光,我掬一杯最清的;灼灼紅葉,我采一片最熱的;漫漫人生,我捧一朵最美的——詩。
相思是冬日的梅,晚風吹不醒相見;想念是朝花的吻,晨露掛不住告別在來自放放假在相思想念中我與你相見相約,相約在夕陽蔓延的長堤,相見在馬蹄聲緩的季節。
——那是你嗎,美麗的唐詩,多情地吟唱?
我與你相遇在初唐。乍見之下驚為天人:你如滕王閣綿延的秋水,婉約而美好。于是我化作落霞與孤鶩比翼雙飛,同你唱脂粉嫣然的戲,妙指生花手型百變。戲臺上你“歸時休照燭花紅”,我“待踏馬蹄清夜月”;最終看著你曼妙的身姿空靈的影搖曳在我送你的玉釧中漸行漸遠,暗暗許諾:“來時待你遍賞芳叢。”
我與你又見在盛唐。驚訝你曾把青梅嗅的青澀化為了”黃河之水天上來”的大氣,如此壯闊的美麗令我心動。于是我與你攜手醉飲葡萄美酒;與你共奏一場風流富貴琴瑟和諧的`曲:大紅幕布“唰”地揚起,用一杯月光銷去萬古愁緒;陪你抒寫“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的年歲輪回;伴你滴盡相思血淚拋紅豆,看遍春柳春花滿畫樓;手捧一粒眷戀,默念“思君如滿月,月月減清輝”。
我與你再次相約在中唐。怎料到曾經怦然心動的絕美汩汩流淌成了“感時花濺淚”的凄美。于是我撫摸著你清瘦的容顏,伴你“群山萬壑赴荊門”,同奏“千載琵琶作胡語”。任憑柳煙凄迷了離別破碎了河山,任憑《霓裳羽衣曲》被無情地擊破,任憑“蓬萊宮中日月長”,我只虔誠地祝愿祈禱:愿我和你“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
我與你相逢在晚唐。無限好的夕陽是何等的美麗!可是芳華剎那紅顏彈指老,一切“只是近黃昏”,可嘆“義山京地吟松雪,不知千年太匆匆”。盛唐的余韻化作清江柳煙愁,美得支離破碎。我本想與你共剪紅燭,卻不料“一寸相思一寸灰”;我本想與你并蒂連理,卻不料“為夢遠別啼難喚”。你說你愿用莊周迷蝶與杜鵑啼血的一刻春夢,換我一世滄珠海淚和良玉生煙的榮華,可惜“花魂鳥魂總歸魂,鳥自無言花自羞”。
一曲唐韻的絕唱,明媚而茫遠。縱使詩曲喚不回,柳煙換不回,縱使“此情可待成追憶”,我仍愿用盡一生將對你的癡情對你的執著,刻入入骨的紅豆,用盡一世的輪回與你執手在青山隱隱綠水悠悠的大唐,與你,美麗的你,相約相伴,多情地吟唱。
我與端午有個約會(實用18篇)篇十五
春天來了,春姑娘邀請我去參加她的舞會。
聽,小溪叮咚叮咚的聲音就是春姑娘趕路的腳步,嘰嘰喳喳是誰在唱歌?哦,原來是小鳥門口迎接我,好像說:“您好!您好!”春姑娘吹著風,搖擺著苗條的身姿,請我們盡情地跳舞!
春天是個美麗的季節,春天是個讓人流連忘返的季節!
我與端午有個約會(實用18篇)篇十六
相思是冬日的梅,晚風吹不醒相見;想念是朝花的吻,晨露掛不住告別在來自放放假在相思想念中我與你相見相約,相約在夕陽蔓延的長堤,相見在馬蹄聲緩的季節。
——那是你嗎,美麗的唐詩,多情地吟唱?
我與你相遇在初唐。乍見之下驚為天人:你如滕王閣綿延的秋水,婉約而美好。于是我化作落霞與孤鶩比翼雙飛,同你唱脂粉嫣然的戲,妙指生花手型百變。戲臺上你“歸時休照燭花紅”,我“待踏馬蹄清夜月”;最終看著你曼妙的身姿空靈的影搖曳在我送你的玉釧中漸行漸遠,暗暗許諾:“來時待你遍賞芳叢。”
我與你又見在盛唐。驚訝你曾把青梅嗅的青澀化為了”黃河之水天上來”的大氣,如此壯闊的美麗令我心動。于是我與你攜手醉飲葡萄美酒;與你共奏一場風流富貴琴瑟和諧的曲:大紅幕布“唰”地揚起,用一杯月光銷去萬古愁緒;陪你抒寫“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的年歲輪回;伴你滴盡相思血淚拋紅豆,看遍春柳春花滿畫樓;手捧一粒眷戀,默念“思君如滿月,月月減清輝”。
我與你再次相約在中唐。怎料到曾經怦然心動的絕美汩汩流淌成了“感時花濺淚”的凄美。于是我撫摸著你清瘦的容顏,伴你“群山萬壑赴荊門”,同奏“千載琵琶作胡語”。任憑柳煙凄迷了離別破碎了河山,任憑《霓裳羽衣曲》被無情地擊破,任憑“蓬萊宮中日月長”,我只虔誠地祝愿祈禱:愿我和你“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
我與你相逢在晚唐。無限好的夕陽是何等的美麗!可是芳華剎那紅顏彈指老,一切“只是近黃昏”,可嘆“義山京地吟松雪,不知千年太匆匆”。盛唐的余韻化作清江柳煙愁,美得支離破碎。我本想與你共剪紅燭,卻不料“一寸相思一寸灰”;我本想與你并蒂連理,卻不料“為夢遠別啼難喚”。你說你愿用莊周迷蝶與杜鵑啼血的一刻春夢,換我一世滄珠海淚和良玉生煙的榮華,可惜“花魂鳥魂總歸魂,鳥自無言花自羞”。
一曲唐韻的絕唱,明媚而茫遠。縱使詩曲喚不回,柳煙換不回,縱使“此情可待成追憶”,我仍愿用盡一生將對你的癡情對你的執著,刻入入骨的紅豆,用盡一世的輪回與你執手在青山隱隱綠水悠悠的大唐,與你,美麗的你,相約相伴,多情地吟唱。
我與端午有個約會(實用18篇)篇十七
他早已與我相識,我們已是多年的“情侶”,每到夏天,他總會守時地來到家中與我約會。他熱情似火的“愛”,令我渾身瘙癢難受,他總是對我若即若離,剛接近我,又迅速逃離,輕盈地在空中劃出一道優美的弧線。到了夜晚,他又會穿過層層障礙,不顧一切地來與我約會。他哼著優美的鳴奏曲,把睡夢中的我叫醒,還深情地在我的身后留下那“愛的痕跡”,他美美地飽餐后,便頭也不回地離我而去。
是可忍孰不可忍,我決定正式向蚊子宣戰!初戰,我假裝做作業,他果真跳著小舞步姍姍而來。目標上鉤!進入一級戒備!行動!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他擁抱去,可他在空中靈巧地轉了個身,揚長而去……看來,要練就這絕招還有待時日。
一計不成,再生一計。我買來強效粘蚊紙,剛開始,果真有許多蚊子都經不住誘惑,紛紛來光顧這片天地,最后終于“光榮犧牲”。正當我得意時,一大群轟炸機嗡嗡地在空中盤旋,不停地來騷擾我,看來是來報仇的,我趕緊躲到另一個房間,關緊了門,拿來驅蚊花露水,涂遍幾十個大包,為了給自己設下安全屏障,我把花露水裝進噴霧瓶,在空中四處噴灑。蚊子們大感不妙,灰溜溜地逃走了。
蚊子和我的激戰任不期上演,我的戰斗力也越來越強,不同時間,不同場合,我都有不同的戰術。我誓和他一刀兩斷,從此不再約會。
我與端午有個約會(實用18篇)篇十八
當與昔日舊友從容而又悲痛的分離終于來到的時候,我知道,童年那金燦燦的時光已經走遠。也終于隨著輕快的腳步,我們要與綠色的青春碰面。
身邊的學習用具逐一升級翻新,車輪寬了、書包重了,就連人好像也大了一號。書面封皮上印著的花季雨季,好像就已在不遠的前方招手。沒來得及與童年告別是個遺憾,而此刻我已做好了與青春打招呼的準備。畢竟,那是場莊重的約會。
遠遠地望過去,青春,這是個綠色的詞,它襯著花朵迎著細雨,籠在一片片絨絨的花雨夢中就這樣走來;青春,這是個多變的人,他一腳踩著幼稚一腳跨向成熟,急匆匆地走在兒童、少年、青年的分界線上;青春,這是一團布滿閃電雷雨的烏云,它也許澆開了花朵也許淋壞了小樹,它就是那樣振奮地敲響了新的夏天。
迎面走來的青春是那樣嶄新與美好,然而成長中的陷阱之多讓我也不得不防備地審視一番。它有著水的純潔、花的熱忱、葉的燦爛,而仔細一看,它也用陰郁的黑色寫滿了成長的煩惱、苦悶的灰色勾勒出生活的波折。這讓我有些望而卻步,而青春的色彩在我眼中卻變得愈加豐富。
我看到在狂風肆虐的命運中,“青春”如同瑟瑟落葉,在起伏在掙扎在前進,它也是那樣的風塵仆仆滿面滄桑。我感受到小小胸膛里不停醞釀的熱情,曾經還稚嫩的肩膀變得那么得堅強了!我聽到了青春在為少男少女們歌唱。終于,我勇敢地走向前去,迎接如約而至的它。我想擁抱它、和它并肩作戰,對它說:“青春不哭!青春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