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廣泛運用于幼兒園和小學低年級的教學中,幫助孩子們提高學習能力和綜合素養。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班教案范文,供大家參考和借鑒。
2023年小班吃飯教案(專業20篇)篇一
1、談話導入活動。
教師:(1)現在是早晨,所以我們現在是要吃早餐、午餐還是午點?
幼兒:吃早餐。
幼兒:家里沒有這么多的小朋友一起吃早餐,幼兒園一起吃早餐的小朋友很多,也很開心。
教師:(3)在幼兒園里吃飯要注意些什么呢?(幼兒自由講述自己知道的注意事項)。
幼兒:吃飯要慢慢吃,不能說話,一說話就會噎著了。
幼兒:如果飯菜很燙就吹一次再吃。
幼兒:吃自己碗里的,不能吃別人碗里的。
幼兒:端飯走路要慢慢走,否則會摔倒。
(4)師小結。
2、幼兒觀看情景表演,了解進餐過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項。(教師設置情景,進行示范表演)。
(1)教育引導幼兒觀察、理解情境1——洗干凈的手不能再去摸別的東西。
(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理解情境2——遠離熱的湯鍋。
(3)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理解情境3——吃飯的時候不能去碰旁邊的小朋友。
3、觀看教學圖片,對圖片中的行為進行判斷,進一步鞏固進餐的安全知識。
教師:(1)這里有一些小朋友,他們在吃飯。我們來看看,誰做得對,誰做得不對,為什么?(師幼互動)。
(2)你知道吃飯的時候還要注意些什么嗎?什么事會發生危險,是不能做的'?(師幼互動)。
4、組織幼兒吃早餐,鼓勵幼兒應用所獲得的安全知識。
教師: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好吃的早餐,比一比看哪一個小朋友在吃早餐時最懂得注意安全。
2023年小班吃飯教案(專業20篇)篇二
1.通過游戲練習踮腳、下蹲、跳躍等技能。
2.積極參與教學,體驗同伴游戲的'快樂。
教學準備。
吹泡泡用具、場地。
一、導入。
1.熱身運動:教師帶領幼兒做小動物模仿操。
2.教師吹泡泡,讓幼兒自由抓泡泡,比比誰抓的多,提醒幼兒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安全。
二、展開。
1.幼兒自由用身體模仿泡泡:大泡泡、小泡泡、飛高、飛低、泡泡破……。
(引導啟發幼兒用踮腳、下蹲、跳躍等動作表現)。
指導語:吹泡泡好玩嗎?今天我們就和小伙伴手拉手,用身體做一個大泡泡,來玩一次不一樣的吹泡泡游戲!
學說兒歌:吹泡泡,吹泡泡,一吹吹個大泡泡,一吹吹個小泡泡,泡泡飛高了,泡泡飛低了,泡泡破了。
3.講解游戲規則。
當兒歌念到吹成大泡泡時,幼兒拉成一個大圓圈;念到吹成小泡泡時,幼兒向中靠攏;
念到泡泡飛高了,幼兒踮腳;念到泡泡飛低了,幼兒蹲下;
念到泡泡破了,幼兒向后跳。
4.引導幼兒邊念兒歌邊玩游戲,注意按指令做動作,并避免相互碰撞。
三、結束。
教師帶領幼兒做放松教學:伸展手臂,放松腿部肌肉等,表揚遵守規則、教學積極的幼兒,鼓勵稍差幼兒,教學結束。
2023年小班吃飯教案(專業20篇)篇三
1、有良好的進餐習慣,會知道坐端正、手扶碗、專心地一口接一口地吃飯。
2、學習念《吃飯》的'兒歌。
木偶兔子、鴨子
:小班健康課件《吃飯》ppt課件
一、幼兒觀看情景表演并引導討論
提問:你們看,我的兩位小客人吃飯時坐的怎么樣?(引導幼兒說小
兔吃飯時坐得很端正)
提問:誰把碗打翻了?為什么會翻?小兔是怎么樣的?(引導幼兒說出一手拿勺,一手扶碗,就不會打翻了)
二、小結:剛才你們看到小兔、小鴨是怎么樣吃飯的,你們要學習誰呢?
三、學習兒歌《吃飯》
2、老師帶幼兒一起念兒歌2―3遍。
吃飯時,坐端正
右手拿調羹,
左手扶著碗。
細細嚼,慢慢咽,
不剩飯,不挑菜,
自己吃飯真能干。
木偶小兔小鴨:到老師家來做客(敲門),老師好
老師:今天你們來做客,我準備了你們愛吃的飯菜請你們吃。(兔、鴨面前放一只碗、一把勺。)
小兔坐得端正吃得認真
小鴨坐不好,東張西望
兔、鴨繼續吃飯
小兔一手拿勺、一手扶碗、一口一口認真地吃
小鴨不扶碗,把碗弄翻了
兔、鴨繼續吃飯
兔吃得很干凈
鴨說:這個我不愛吃還用手抓出來。
2023年小班吃飯教案(專業20篇)篇四
1、教育幼兒在園會自己吃飯,在家也會自己吃飯。
2、培養幼兒樂意自己吃飯的習慣。
3、能積極參加游戲活動,并學會自我保護。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重點:讓幼兒掌握正確的吃飯方法。
難點:讓幼兒用正確的吃飯方法,喂動物寶寶。
小班幼兒入園一個多月后,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基本上都能自己吃飯,不用別人喂。可在家中,幼兒的表現怎么樣呢?經調查發現:全班只有一名幼兒在家中是自己動手吃飯的。針對這個問題,我們一方面從轉變家長的觀念入手,舉辦了有關的講座;另一方面從孩子入手,開展了一系列的健康教育活動,讓幼兒在看、聽、說、練等實踐活動中得到熏陶。
小班幼兒剛入園,吃飯有的幼兒讓人頭疼。于是我就設計的一課《我會自己吃飯》.主要教育幼兒不僅在幼兒園會自己吃飯,在家也會自己吃飯。還要培養幼兒樂意自己吃飯的習慣。從孩子身邊很小很小的事開始的。所以我設計了健康活動。
一、導入活動。
1、幼兒集體朗誦兒歌《自己吃飯味道好》。
2、小朋友真能干,都學會了自己吃飯。小黃狗和小黑狗會不會自己吃飯呢?
我們一起去看看,好嗎?(放火車的音樂,幼兒自由律動。)。
二、看情景表演:《小黃狗和小黑狗》。
1、狗媽媽家有哪兩個寶寶?
2、你喜歡哪只小狗,為什么喜歡它?
3、你們喜歡小黑狗嗎?告訴小黑狗,怎么做你們就喜歡它了?
教師小結;小黃狗真能干,在家里吃飯不要媽媽喂,會自己吃飯,我們送它一朵小紅花。
三、看實況錄像(1)。
1、小朋友看到自己了嗎?你是怎樣吃飯的呢?
2、你還看到了誰?他是怎么吃飯的?
教師小結:小朋友和小黃狗一樣能干,在幼兒園不要老師喂,會自己吃飯。
你們在家里是自己吃飯還是別人喂呢?請在家里自己吃飯的小朋友舉手。
四、看實況錄像(2)。
1、她是誰呀?
2、這位小朋友在家里吃飯時是怎樣做的'呢?
3、請這位小朋友來告訴大家,在家里自己動手吃飯心里感到怎么樣?
教師小結:這位小朋友真棒!在幼兒園、在家里都是自己吃飯,老師要獎給她一朵大紅花。老師這里還有許多神奇的紅花,如果你們也像一樣,在家里也能自己吃飯,紅花就會與你交朋友。我們來比一比,誰的紅花朋友最多。
1、共進午餐。
請家長來園和孩子一起就餐,讓家長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幼兒園就餐的情況。使家長知道自己的孩子很能干,在家中要放手讓孩子多鍛煉。
2、比一比給家長發放記錄卡,教師每周收發一次進行評價。對孩子來說起到了很好的鼓勵和督促作用。
附兒歌:《自己吃飯味道好》。
吃飯啦,坐坐好,手拿匙,碗扶牢。
自己吃飯味道好,一口一口全吃掉。
通過這個活動,幼兒的吃飯情況有明顯的好轉。像文文小朋友,剛開始他總是不愿自己動手的,后來,我讓吃得快的小朋友去幫助她,喂他吃飯,這樣一來,他會覺得讓別人喂很難為情。第二天,在就餐前他對我說:"老師,今天我不要別人喂,我會自己吃。"聽到他說這話,我真為他的懂事而高興,我趕緊對他說:"路夏真乖,等你吃完了老師給你一個五角星。"果然,這一次他吃得很好。為了兌現我對他的承諾,把五角星貼在了他的額頭上。從此,文文改變了吃飯的壞習慣,每次自己動手,再也不要老師和阿姨喂她了。并教育幼兒珍惜糧食,使孩子懂得糧食來之不易。
2023年小班吃飯教案(專業20篇)篇五
1、有良好的進餐習慣,會知道坐端正、手扶碗、專心地一口接一口地吃飯。
木偶兔子、鴨子。
一、幼兒觀看情景表演并引導討論。
提問:你們看,我的`兩位小客人吃飯時坐的怎么樣?(引導幼兒說小。
兔吃飯時坐得很端正)。
提問:誰把碗打翻了?為什么會翻?小兔是怎么樣的?(引導幼兒說出一手拿勺,一手扶碗,就不會打翻了)。
二、小結:剛才你們看到小兔、小鴨是怎么樣吃飯的,你們要學習誰呢?
2、老師帶幼兒一起念兒歌2—3遍。
吃飯時,坐端正。
右手拿調羹,
左手扶著碗。
細細嚼,慢慢咽,
不剩飯,不挑菜,
自己吃飯真能干。
木偶小兔小鴨:到老師家來做客(敲門),老師好。
老師:今天你們來做客,我準備了你們愛吃的飯菜請你們吃。(兔、鴨面前放一只碗、一把勺。)。
小兔坐得端正吃得認真。
小鴨坐不好,東張西望。
小兔一手拿勺、一手扶碗、一口一口認真地吃。
小鴨不扶碗,把碗弄翻了。
兔吃得很干凈。
鴨說:這個我不愛吃還用手抓出來。
2023年小班吃飯教案(專業20篇)篇六
1.幼兒了解正確進餐的方法,初步學習吃魚的正確方法。
2.理解詞語:“細嚼慢咽”,體會安全、文明進餐的愉悅。
相關課件和兒歌一首
一、故事引入主題
1.師:寶寶們,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好聽的故事,你們想聽嗎?
(教師講故事,幼兒仔細聽故事中發生的事情。)
2.師:故事里面發生了一件什么事情?為什么小貓和小狗會被魚刺卡住,被骨頭嗆著呢?
二、引導幼兒觀察圖片(一)
1.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并提問:
(1)圖上有什么?
(2)小貓為什么會被魚刺卡住?
(3)誰也來醫院看病了?
(4)小狗為什么會被小骨頭嗆著呢?(幼兒請個別寶寶起來回答。)
2.教師講述故事的后半段:小羊過生日請大家吃好多好吃的東西......(教師講述故事的`后半段,讓幼兒知道,在吃魚的時候一定要細嚼慢咽,不能著急,這樣就不會被卡住了。)
3.教師幫助幼兒理解詞語:細嚼慢咽。(就是吃東西的時候要仔細的咀嚼,慢慢地咽下去。)
三、了解安全進餐的方法。
2.教師吃魚:我們小朋友在吃魚的時候不能說話,要細嚼慢咽,慢慢地咽下,不能著急。
3.教師:那我們小朋友最喜歡吃的蛋的蛋黃應該怎么吃呢?
4.教師:不能邊說話邊吃,要細嚼慢咽,慢慢地咽下,不能著急,吃的時候可以喝點湯或者水。
四、學習兒歌,教師。
師:孩子們,老師把怎么吃魚編成了一首好聽的兒歌,趕緊跟著老師一起來學一學吧。
吃魚要注意,
安全是第一,
吃魚不吃飯,
吃飯不吃魚。
師:寶寶們,今天我們學習了在吃魚的時候要注意些什么,以后我們吃魚就肯定不會像小貓一樣被卡住了。
2023年小班吃飯教案(專業20篇)篇七
教學目標:
1、愿意在集體中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2、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努力做到不挑食,不偏食。
3、初步了解食物與健康的關系。
教學準備:
小狗和小狗媽媽的手偶。
教學目標:
1、導入教學:欣賞故事《好寶寶不挑食》,知道挑食的危害。
(1)教師戴上手偶,講述故事《好寶寶不挑食》,引導幼兒發現挑食會對自己的身體有危害。
教師:小灰狗有一個不好的習慣是什么?
(2)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幼兒了解,因為挑食,小灰狗越來越瘦,身體也越來越差,所以差點兒被風吹跑了。
教師小結:小灰狗因為挑食,越來越瘦,身體越來越差,所以差點兒被風吹跑了。
2、根據故事內容討論。
(1)教師以故事中狗媽媽的口吻提問,小朋友有沒有像小灰狗那樣的挑食習慣?
(2)教師引導幼兒說說如何來幫助小灰狗改掉挑食的習慣。
教師:我們應該對小灰狗說什么?我們應該為小灰狗做些什么?
(3)教師小結:小朋友現在正是長身體的時候,身體需要各種營養。如果挑食,就會使小朋友的身體缺少營養,最后像小灰狗一樣,長不高、長不大,渾身沒有力氣。
3、說一說、想一想。
(1)教師結合班上幼兒普遍挑食的情況,找出這些食物的圖片,幫助幼兒了解這些食物的營養價值。
教師:這些食物中哪些是你吃過的?哪些是你喜歡吃的?
教師:它們對小朋友有哪些營養價值呢?
(3)教師小結:牛奶——是補充鈣,讓小朋友長得高而壯;魚肉、羊肝——讓小朋友的眼睛更加明亮;肉——補充熱量,讓小朋友更有勁兒。
教學延伸:
師生一起了解當天的食譜,請幼兒說一說相關食物的營養價值,鼓勵幼兒在進餐時吃一些自己不愛吃的食物。
教學目標。
1.通過游戲練習踮腳、下蹲、跳躍等技能。
2.積極參與教學,體驗同伴游戲的快樂。
教學準備。
吹泡泡用具、場地。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熱身運動:教師帶領幼兒做小動物模仿操。
2.教師吹泡泡,讓幼兒自由抓泡泡,比比誰抓的多,提醒幼兒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安全。
二、展開。
1.幼兒自由用身體模仿泡泡:大泡泡、小泡泡、飛高、飛低、泡泡破……。
(引導啟發幼兒用踮腳、下蹲、跳躍等動作表現)。
2.幼兒學說兒歌。
指導語:吹泡泡好玩嗎?今天咱們就和小伙伴手拉手,用身體做一個大泡泡,來玩一次不一樣的吹泡泡游戲!
學說兒歌:吹泡泡,吹泡泡,一吹吹個大泡泡,一吹吹個小泡泡,泡泡飛高了,泡泡飛低了,泡泡破了。
3.講解游戲規則。
當兒歌念到吹成大泡泡時,幼兒拉成一個大圓圈;念到吹成小泡泡時,幼兒向中靠攏;
念到泡泡飛高了,幼兒踮腳;念到泡泡飛低了,幼兒蹲下;
念到泡泡破了,幼兒向后跳。
4.引導幼兒邊念兒歌邊玩游戲,注意按指令做動作,并避免相互碰撞。
三、結束。
教師帶領幼兒做放松教學:伸展手臂,放松腿部肌肉等,表揚遵守規則、教學積極的幼兒,鼓勵稍差幼兒,教學結束。
2023年小班吃飯教案(專業20篇)篇八
[教學目標]:
1、讓幼兒了解常見的飯菜;2、通過簡單的實際操作,讓幼兒體驗做飯的過程并對飯菜的好壞有基本判斷;3、培養幼兒愛惜糧食的態度;[教學準備]:
包餃子的相關材料及工具、ppt[教學時數]:
大班20分鐘[教學方法]:
情景教學法、課件演示法、提問法、操作法、講解與講授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部分:教師直接切入主題教師引導及提問:"哇,我們的教室里好香啊!惹得老師都直流口水了,看來小朋友們都把自己喜歡的飯菜帶來啦。讓老師看一看,小朋友們都帶了哪些好吃的飯菜呢?"注:教師在昨天已要求幼兒今天上課帶一份自己喜歡的飯菜,并將活動主題告知。
二、基礎部分:幼兒介紹自己的飯菜、討論自己喜歡的飯菜。教師播放ppt,向幼兒展示其它常見的飯菜,并通過回答問題,認識到不能吃過期、太冷、太辛辣的食物。
教師提問:
1、"有魚香肉絲、香菇青菜……小朋友的飯菜種類可真多呀!那我們小朋友來跟大家介紹介紹自己的飯菜,講一講它是由什么做成的?你為什么喜歡它,好不好?"2、"除了這些,小朋友們還喜歡、知道什么飯菜呢?"3、"小明下午將媽媽前天炒好的豆角吃了,然后和小伙伴一起去打球,天氣很熱,回到家后他把冰箱里的冰醪糟喝了,晚上爸爸又帶小明去吃了火鍋,結果晚上的時候小明肚子疼的很厲害,送去了醫院。小朋友們知道這是為什么嗎?"注:幼兒介紹自己的飯菜,產生互動與討論,并對該吃什么飯菜有了基本的判斷。
三、結束部分:教師與幼兒一起動手包餃子教師提問1、"今天我們大家了解到了這么多好吃的飯菜,有常見的,也有不常見的,真是大開眼界。小朋友們愿不愿意和老師一起包餃子呢?等包好了餃子,我們交給廚房的叔叔阿姨,讓他們幫我們煮熟,再配上小朋友自己的飯菜,一起開始我們的中午飯,好不好?"注:安排小朋友排隊洗手,在包餃子的過程中,可以討論自己的喜歡吃什么樣的餃子,并幫幼兒逐漸樹立珍惜糧食,不浪費等態度意識。
[延伸活動]:
幼兒將自己喜歡吃的飯菜可以畫出來;語言活動——討論自己喜歡吃的飯菜。
2023年小班吃飯教案(專業20篇)篇九
1、有良好的進餐習慣,會知道坐端正、手扶碗、專心地一口接一口地吃飯。
木偶兔子、鴨子。
1、觀看情景表演(一)。
提問:你們看,我的兩位小客人吃飯時坐的怎么樣?(引導幼兒說小。
兔吃飯時坐得很端正)。
2、觀看情景表演(二)。
提問:誰把碗打翻了?為什么會翻?小兔是怎么樣的?(引導幼兒說出一手拿勺,一手扶碗,就不會打翻了)。
3、觀看情景表演(三)。
剛才你們看到小兔、小鴨是怎么樣吃飯的,你們要學習誰呢?
2、老師帶幼兒一起念兒歌2—3遍。
吃飯時,坐端正。
右手拿調羹,
左手扶著碗。
細細嚼,慢慢咽,
不剩飯,不挑菜,
自己吃飯真能干。
情境表演(一):
木偶小兔小鴨:到老師家來做客(敲門),老師好。
老師:今天你們來做客,我準備了你們愛吃的飯菜請你們吃。(兔、鴨面前放一只碗、一把勺。)。
小兔坐得端正吃得認真。
小鴨坐不好,東張西望。
情境表演(二):
兔、鴨繼續吃飯。
小兔一手拿勺、一手扶碗、一口一口認真地吃。
小鴨不扶碗,把碗弄翻了。
情境表演(三):
兔、鴨繼續吃飯。
兔吃得很干凈。
鴨說:這個我不愛吃還用手抓出來。
2023年小班吃飯教案(專業20篇)篇十
活動目標:
1、有良好的進餐習慣,會知道坐端正、手扶碗、專心地一口接一口地吃飯。
活動準備:
木偶兔子、鴨子。
活動過程:
一、幼兒觀看情景表演并引導討論。
1、觀看情景表演(一)。
提問:你們看,我的兩位小客人吃飯時坐的怎么樣?(引導幼兒說小兔吃飯時坐得很端正)。
2、觀看情景表演(二)。
提問:誰把碗打翻了?為什么會翻?小兔是怎么樣的?(引導幼兒說出一手拿勺,一手扶碗,就不會打翻了)。
3、觀看情景表演(三)。
二、小結:
剛才你們看到小兔、小鴨是怎么樣吃飯的,你們要學習誰呢?
2、老師帶幼兒一起念兒歌2—3遍。
2023年小班吃飯教案(專業20篇)篇十一
活動目標:
1.了解食用小顆粒事物的注意事項,能細嚼慢咽。
2.知道吃東西時不嬉戲打鬧。
3.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4.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1、小猴手偶一個。
2、幼兒用書第7―9頁;多媒體教學資源《饞嘴猴》。
活動過程:
1、出示小猴手偶,引起幼兒聽故事的興趣。
教師邊操作手偶邊說:我是饞嘴猴,剛從醫院出來,你們知道我為什么進醫院了嗎?
2、閱讀幼兒用書第7―9頁,或分段播放多媒體,教學資源《饞嘴猴》。引導幼兒了解吃小顆粒食物的注意事項。
提問:饞嘴猴吃花生時,發生了什么事?小兔醫生對他說了什么?應該怎么吃?
饞嘴猴吃果凍時,又發生了什么事?小兔醫生對它說了什么?應該怎么吃?
饞嘴猴吃紅棗時,發生了什么事?小兔醫生又對它說了什么?應該怎么吃?
以小猴口吻進行總結:吃花生、瓜子、棗等食物一定要嚼碎了再咽;吃果凍時一定要告訴爸爸媽媽,請他們打開果凍,注意不能吸食,要用小勺舀著吃。幼兒吃東西的時候要專心,不說笑,不打鬧。
3、學說兒歌《嚼嚼碎》,鞏固幼兒正確進食的方法。
(1)以小猴口吻說兒歌,讓幼兒學說一遍。
(2)教師結合手勢和表情引導幼兒跟學兒歌。
2023年小班吃飯教案(專業20篇)篇十二
1.通過游戲練習踮腳、下蹲、跳躍等技能。
2.積極參與教學,體驗同伴游戲的快樂。
教學準備。
吹泡泡用具、場地。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熱身運動:教師帶領幼兒做小動物模仿操。
2.教師吹泡泡,讓幼兒自由抓泡泡,比比誰抓的多,提醒幼兒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安全。
二、展開。
1.幼兒自由用身體模仿泡泡:大泡泡、小泡泡、飛高、飛低、泡泡破……。
(引導啟發幼兒用踮腳、下蹲、跳躍等動作表現)。
2.幼兒學說兒歌。
指導語:吹泡泡好玩嗎?今天咱們就和小伙伴手拉手,用身體做一個大泡泡,來玩一次不一樣的吹泡泡游戲!
學說兒歌:吹泡泡,吹泡泡,一吹吹個大泡泡,一吹吹個小泡泡,泡泡飛高了,泡泡飛低了,泡泡破了。
3.講解游戲規則。
當兒歌念到吹成大泡泡時,幼兒拉成一個大圓圈;念到吹成小泡泡時,幼兒向中靠攏;
念到泡泡飛高了,幼兒踮腳;念到泡泡飛低了,幼兒蹲下;
念到泡泡破了,幼兒向后跳。
4.引導幼兒邊念兒歌邊玩游戲,注意按指令做動作,并避免相互碰撞。
三、結束。
教師帶領幼兒做放松教學:伸展手臂,放松腿部肌肉等,表揚遵守規則、教學積極的幼兒,鼓勵稍差幼兒,教學結束。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2023年小班吃飯教案(專業20篇)篇十三
教學目標:
1、創設情境,在理解兒歌內容的基礎上,初步學會兒歌。
2、根據自己的日常生活經驗,嘗試更換原來的一些詞。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不挑食》、吃飯的場景(桌子、椅子、米飯、魚、青菜、雞蛋等)、小熊嘟嘟布偶。
教學重點:
學會兒歌。
教學難點:
根據日常生活經驗,嘗試更換原來的一些詞。
教學過程:
1、觀察圖片,講述內容:
——“真香呀,小熊嘟嘟在吃什么?”
教師朗誦兒歌,然后請幼兒說說聽到了什么。
2、創設情境,表演兒歌:
——“誰來當小熊嘟嘟?”
(一幼兒表演,其他幼兒朗誦兒歌)。
(集體邊表演小熊嘟嘟,邊朗誦兒歌)。
3、幼兒仿編:
——“還可以請小熊嘟嘟吃什么呢?”
請幼兒嘗試仿編其中的一兩句,教師將幼兒的仿編內容總結。
幼兒將自己的仿編內容進行表演。
附:兒歌(不挑食)。
給米飯,吃。
給青菜,吃。
給雞蛋,給魚,
都吃,都吃。
為了長好身體,
小熊一點兒不挑食。
2023年小班吃飯教案(專業20篇)篇十四
活動目標:
1、幼兒能大膽講述自己的心里話,愿意和小伙伴分享快樂,共同解決問題。
2、遇到不開心的事情,能用正確地方法排解不愉快的情緒。
3、懂得快樂有益于身體健康。
活動準備:
1、教師提前以“知心姐姐”的身份與幼兒做談話交流,使幼兒對“知心姐姐”建立信任。
2、錄音機、磁帶(分別錄有幼兒的哭聲和幼兒的笑聲)、表情歌、玩具汽車一輛、知心姐姐胸卡一個。
活動過程:
1、知心姐姐講述故事《毛毛變了》導入主題。
提問:(1)請小朋友快來勸一勸難過的毛毛。
(2)請幼兒誠實地說出自己遇到過與毛毛同樣的事情。
(點評:教師以“知心姐姐”的角色,拉近了與幼兒的距離,營造了一個自由、輕松、活躍的談話氛圍,為談話活動的進一步深入奠定了基礎。)。
2、聽聲音,啟發幼兒通過回憶講述。
提問:(1)你都聽到了什么聲音?
(2)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聲音?
(3)你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事情,什么事又讓你高興起來了?
(點評:聽猜憶_巧妙運用,為幼兒講述自己的心里話搭建了橋梁。傾聽、猜想、回憶、講述的步驟,打破了以往談話活動枯燥、呆板的模式,通過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引導方式,讓幼兒樂于接受談話,變被動談話為主動談話,激起了談話的興趣。)。
(4)如果你是爸爸(媽媽)你會怎么對孩子說?
(點評:為幫助幼兒解開心結,教師大膽嘗試了——情感遷移法。這種方法地運用,讓幼兒站在父母的角度,以父母的身份來勸解別人,一方面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父母,另一方面幫助幼兒解開心結,輕松解決了本次活動的重點。)。
2023年小班吃飯教案(專業20篇)篇十五
活動一:吃飯(兒歌)。
活動目標:
1、指導正確的進餐方法,習慣與同伴一起吃飯。
2、初步學會念兒歌。
活動重點:學習念兒歌,知道正確的進餐方法。
活動難點:能邊朗誦兒歌邊表演。
活動過程:
1、幼兒看表演寧引導討論:幼兒向幼兒介紹小貓和小兔,并相互問候。
幼兒觀看情景表演一:
這是小貓的家,小貓正在吃飯,一邊吃一邊喊:“喵!喵!喵!菜不要吃,飯不要吃。”小貓東張西望,手不扶碗,一不小心,飯打翻了。
幼兒觀看情景表演二:
這是小兔的家,小兔坐的端端正正,一手扶著碗一手拿調羹,一大口,一大口,一會兒飯菜吃完啦。教師提問:“打翻了?為什么?”“小兔時怎樣吃飯的?”引導幼兒一起模仿小兔吃飯,學說:“吃飯時坐端正,一手扶著碗,一手拿調羹,一口一口往下咽。”
2、幼兒學習兒歌:教師朗誦兒歌,幼兒完整欣賞。“聽聽兒歌里說了些什么?”師生共同邊朗誦邊表演。
活動二:給瓶娃娃喂食活動目標:
1、認識正方形。
2、學習正確點數。
活動重點:能根據形狀送相應的圖形。
活動難點:學會擺放。
活動準備:瓶娃娃、餅干若干活動過程:
1、瓶娃娃導入:“今天我們班來了許多愛的`瓶娃娃,它們在和小朋友打呼呢!”引導幼兒觀察瓶娃娃的嘴(圓形、三角形)。
2、給娃娃準備餅干:“娃娃的肚子餓了,小朋友快給它們吃些餅干吧!看看有些什么餅干?“(圓形、三角形)引導幼兒根據瓶娃娃的嘴,喂相同形狀的餅干(圓形、三角形)(出示方形嘴的瓶娃娃)“這些瓶娃娃也餓了,它們吃什么呢?”引導幼兒找到方形的餅干。(認識方形)。
3、給瓶娃娃喂食:“有那么多瓶娃娃,我們一起來個給它們吃餅干吧!先請小朋友把餅干放到盤子里去,好嗎?”引導幼兒根據餅干形狀和盤子的形狀對應擺放。分好餅干后在給瓶娃娃喂餅干。
活動三:數學游戲:找正方形,幫助幼兒鞏固對正方形的認識。
2023年小班吃飯教案(專業20篇)篇十六
1.幼兒了解正確進餐的方法,初步學習吃魚的正確方法。
2.理解詞語:“細嚼慢咽”,體會安全、文明進餐的愉悅。
3.懂得不挑食,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4.初步了解吃飯其特性,不能邊說話邊吃。
相關課件和兒歌一首。
一、故事引入主題。
1.師:寶寶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好聽的故事,你們想聽嗎?
(教師講故事,幼兒仔細聽故事中發生的事情。)。
2.師:故事里面發生了一件什么事情?為什么小貓和小狗會被魚刺卡住,被骨頭嗆著呢?
二、引導幼兒觀察圖片(一)。
1.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并提問:
(1)圖上有什么?
(2)小貓為什么會被魚刺卡住?
(3)誰也來醫院看病了?
(4)小狗為什么會被小骨頭嗆著呢?(幼兒請個別寶寶起來回答。)。
2.教師講述故事的后半段:小羊過生日請大家吃好多好吃的東西、、、、、、(教師講述故事的后半段,讓幼兒知道,在吃魚的時候一定要細嚼慢咽,不能著急,這樣就不會被卡住了。)。
3.教師幫助幼兒理解詞語:細嚼慢咽。(就是吃東西的時候要仔細的咀嚼,慢慢地咽下去。)。
三、了解安全進餐的方法。
2.教師小結吃魚:我們小朋友在吃魚的時候不能說話,要細嚼慢咽,慢慢地咽下,不能著急。
3.教師:那我們小朋友最喜歡吃的蛋的蛋黃應該怎么吃呢?
4.教師小結:不能邊說話邊吃,要細嚼慢咽,慢慢地咽下,不能著急,吃的時候可以喝點湯或者水。
四、學習兒歌,教師小結。
師:孩子們,老師把怎么吃魚編成了一首好聽的兒歌,趕緊跟著老師一起來學一學吧。
吃魚要注意,安全是第一,吃魚不吃飯,吃飯不吃魚。
師:寶寶們,今天我們學習了在吃魚的時候要注意些什么,以后我們吃魚就肯定不會像小貓一樣被卡住了。
2023年小班吃飯教案(專業20篇)篇十七
活動目標:
1、認識常見的水果,知道水果的名稱。
2、通過觀察水果皮、摸水果猜名稱、聽指令摸水果的游戲活動,感知水果的特征。
3、能大膽地在集體面前,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認識并品嘗過各種水果,知道多吃水果身體好。
活動過程:
1、觀察果皮,猜測水果名稱,給水果娃娃配衣服。
(2)出示盤子里的果肉,感知水果肉外形特征,啟發幼兒給水果娃娃送果皮外衣。
2、神奇的水果箱。
(1)教師(出示水果箱):小朋友這里有一個神奇的水果箱,箱子里面有許多的水果娃娃,誰來摸一摸。猜一猜,箱子里面有哪些水果娃娃。
(2)請個別幼兒上來摸,猜測水果名稱,在摸出來給大家看一看,進行驗證。
(3)教師說出水果名稱,請個別幼兒上來,在水果箱里摸出相應的水果。
3、觀察各種各樣的水果圖片。
教師(出示各種水果圖片):你看到了什么?它是什么樣的?讓幼兒觀察認識,并講述水果的特征。
4、引導幼兒討論:果皮放在哪里。
(1)教師:你吃過什么水果?你是怎么吃水果的?你把果皮扔在哪里了?
(2)師幼共同小結:水果有營養,吃水果可以補充維生素,讓小朋友長高、長結實,但是水果皮不能亂丟,要放在垃圾桶里。
《好吃的水果》教學反思:水果是幼兒熟悉、喜歡的,同時水果也蘊含著豐富的教育資源。我們引導幼兒通過充分的觀察和感受,認識到了水果的品種很多,對顏色有了更多的認識。幼兒通過觀察發現并總結出了不小新顏色,比如黑紫色、紅紫色等。豐富了他們認知。在活動中我們注意滲透幼兒交往能力的培養,注重引導幼兒充分感受并表達分享快樂。在《我喜歡吃的水果》《水果寶寶穿新衣》等快樂游戲活動中幼兒情感和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養,在制作水果沙拉活動中,幼兒敢于表現,能熱情,大方地與人交往,其自信心得到了增強,此次主題系列活動中的設計與組織注重關注幼兒的興趣,啟發引導幼兒的積極性思考與大膽動手制作,有機地將各領域教育內容與需求整合起來,在促進幼兒主動,全面發展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在活動開展之前,我們充分利用家長資源,請家長帶孩子參觀水果店,收集水果圖片、實物,豐富有關水果的經驗,并且與孩子一起制作水果娃娃。在家長的共同參與下,在惹人喜愛的水果娃娃吸引下,孩子們對水果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逐漸走進了水果的世界。而我們的主體墻也是由于得到家長的幫助,內容十分豐富,有常見的水果,也有很多是孩子沒有見過和沒吃過的水果,如獼猴桃、山楂、橄欖、火龍果、冬棗、黑布林等,適時地擴展了幼兒的視野,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
幼兒是主動的學習者,創設環境的目的主要就是為幼兒的發展創造條件,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揮他們的創造潛力。在環境的創設中讓孩子、家長和我們老師共同成為環境創設的主人。請家長和幼兒一起收集資料、讓幼兒參與環境的布置等就不失為一種很好的途徑。
2023年小班吃飯教案(專業20篇)篇十八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自己獨立就餐的好習慣。
2、讓幼兒知道愉快就餐有益于身體健康。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學會保持愉快的心情,培養幼兒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5、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餐具若干。
活動過程:
一、看幼兒讀物,引導幼兒注意觀察,并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
2、教師:貝貝是怎么樣吃飯的呢?這樣好不好呢?(教師引導幼兒根據畫面說一說。)。
小結:貝貝沒有自己養成自己吃飯的習慣,還需要媽媽來喂,這樣是不對的哦,小朋友應該要養成自己獨立進餐的好習慣。
3、教師:亮亮吃飯的時候是怎么樣的呢?這樣做對嗎?
小結:亮亮吃飯的時候拿小勺和小碗的姿勢不對,所以桌上總會灑出飯菜來。
4、教師:小朋友,你們看看紅紅是怎樣吃飯的呢?她吃飯的.時候對不對呢?
小結:紅紅坐得很端正,會拿勺子和小碗。做得很好。
5、教師:小朋友,你們看看這三位小朋友地,誰吃飯的習慣最好呢?誰做得最好,你們喜歡哪個小朋友呢?為什么?(教師引導幼兒說出好的進餐習慣,并教育幼兒應該向紅紅學習,自己吃飯,并且能夠坐得端正、吃得干凈。)。
二、教幼兒學習正確的進餐方法,會使用勺子和小碗。
2、教師:我們吃飯的時候應該要坐姿端正,左手扶碗,右手拿勺,一口飯,一口菜,細嚼慢咽,安安靜靜,不把飯菜灑在桌上、地上,吃完自己的一份飯菜。
教師進行示范,請個別幼兒進行練習操作。
三、教育幼兒在幼兒園或在家里都要自己吃飯,吃飯時不能大聲說話,不吵鬧,要高高興興地吃飯,只有這樣,我們的身體才能長得壯,長得好!
坐在小桌邊,寶寶學吃飯,右手拿小勺,左手碗扶牢,一口飯,一口菜,干干凈凈全吃完。
活動反思:
本活動適合在幼兒園吃飯的時候進行。在表演自己吃飯的時候,教師應在旁指導告訴幼兒怎樣正確吃飯。并教育幼兒珍惜糧食,使孩子懂得糧食來之不易。
2023年小班吃飯教案(專業20篇)篇十九
活動目標:
1.通過觀看情景表演表演以及圖中的行為作出簡單的評價,并說出自己的理由。
2.了解進餐過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項。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初步培養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1.餐車,盛著熱飯和熱菜的湯鍋。
2.人手一份早餐。
3.圖片。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活動。
教師:(1)現在是早晨,所以我們現在是要吃早餐、午餐還是午點?
幼兒:吃早餐。
幼兒:家里沒有這么多的小朋友一起吃早餐,幼兒園一起吃早餐的小朋友很多,也很開心。
教師:(3)在幼兒園里吃飯要注意些什么呢?(幼兒自由講述自己知道的注意事項)。
幼兒:吃飯要慢慢吃,不能說話,一說話就會噎著了。
幼兒:如果飯菜很燙就吹一次再吃。
幼兒:吃自己碗里的,不能吃別人碗里的。
幼兒:端飯走路要慢慢走,否則會摔倒。
(4)師小結。
2.幼兒觀看情景表演,了解進餐過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項。(教師設置情景,進行示范表演)。
(1)教育引導幼兒觀察、理解情境1――洗干凈的手不能再去摸別的東西。
(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理解情境2――遠離熱的湯鍋。
(3)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理解情境3――吃飯的時候不能去碰旁邊的小朋友。
3.觀看教學圖片,對圖片中的行為進行判斷,進一步鞏固進餐的安全知識。
教師:
(1)這里有一些小朋友,他們在吃飯。我們來看看,誰做得對,誰做得不對,為什么?(師幼互動)。
(2)你知道吃飯的時候還要注意些什么嗎?什么事會發生危險,是不能做的?(師幼互動)。
4.組織幼兒吃早餐,鼓勵幼兒應用所獲得的安全知識。
教師: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好吃的早餐,比一比看哪一個小朋友在吃早餐時最懂得注意安全。
2023年小班吃飯教案(專業20篇)篇二十
活動目標:
1.幼兒知道進餐時的禮儀。
2.幼兒能夠堅持好好吃飯,遵循進餐流程。
3.幼兒養成良好的進餐習慣。
活動準備:vcd進餐禮儀碟片。
活動過程:
一、熱身。
師幼一塊兒唱兒歌《好寶寶吃飯了》,共同感受一下進餐時的氛圍。
二、導入。
幼兒觀看禮儀碟片《和奇佳學禮儀》(進餐)中的禮儀小劇場視頻,了解進餐時我們應該做什么及進餐時的注意事項。
提問:(1)碟片里都講了什么事情啊?都有哪些小動物呢?
(2)誰做得好?為什么?
(3)那進餐時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師總結:禮儀小劇場里都講了森林大會上舉辦的進餐比賽,參加比賽的選手有獅子、小白兔、小猴子、小花貓,還有貓頭鷹裁判。小花貓做得最好,因為它呀,飯前還洗手,飯后還漱口,吃飯的時候把飯吃干凈,還不浪費糧食。進餐時我們應該先洗手在吃飯,吃飯時不挑食,不說話,不剩飯粒不剩菜,左手扶碗,右手拿勺。
三、師示范并深入講解進餐流程。
(1)師幼一塊兒做《餐前洗手語》,強化幼兒對餐前洗手的`熟悉度。
(2)師仔細講述進餐時的注意事項,并教會幼兒小兒歌。
兒歌內容為:吃飯時注意不說話,不挑食,不剩飯粒不剩菜,左手扶碗,右手拿勺。
(3)結合本班情況,師向幼兒講述吃飯不挑食的好處。
四、拓展延伸。
小朋友們已經學了餐前洗手語和進餐注意事項小兒歌,那就讓我們每天堅持做,看哪個寶寶最優秀,能成為“進餐文明小使者”吧。
小班課程生活化活動設計。
——《進餐流程》課時二。
活動目標:1.通過學習憫農詩,幼兒知道糧食的來之不易。
2.幼兒能夠珍惜糧食,堅持做到不浪費。
3.幼兒能夠對農民伯伯的辛勤耕種充滿感激之情。
活動準備:幼兒禮儀用書憫農詩小黑板版書。
活動過程:一、熱身。
幼兒快快樂樂地做禮儀操,高高興興地融入到學習氛圍中來。
二、導入。
幼兒在師的引導下,看著小黑板上的版書,一起來朗誦憫農詩。師結合幼兒禮儀用書上憫農詩的圖畫,向幼兒解釋詩歌內容,并請幼兒講述圖片內容,感受農民伯伯的辛苦勞作。
三、師教幼兒餐前感恩詞。
農民伯伯那么辛苦地為我們種糧食,我們應該怎樣感謝他呢?亞娟老師想了一個小兒歌,兒歌的名字叫《餐前感恩詞》。
感恩天地,陽光雨露;。
感恩國家,恩惠護幼;。
感恩老師,諄諄教誨;。
感恩父母,養育深恩;。
感恩大眾,辛勤付出。
四、拓展延伸。
今天小朋友們都學會了憫農詩,知道農民伯伯非常辛苦。我們呀,啥時候有空了,也和農民伯伯一起勞作,感受一下其中的辛苦!回來之后,你們要告訴亞娟老師其中的感受噢!
更多相關閱讀:
幼兒園開學常規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