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確保我們的努力取得實效,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書面計劃,具有內容條理清楚、步驟清晰的特點。方案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方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方案策劃范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舞蹈隊教學計劃方案篇一
1、 學生通過在培訓班的一周一訓練的學習課程,使學生用一種最短的時間記住所學的.組合,提高舞蹈素養、提高綜合性的藝術素質。
2、 這學期的任務是,讓學生學會并且掌握舞蹈的基本技巧和考級的部分組合。
二、
1、
四級的學生在舞蹈基本功訓練中就要注重學生的形體方面了,在橫、豎叉都可以的下,腰部訓練就要強化些了,下腰、撒手控腰、甩腰抓腳是重要的一部分了,在反應快和掌握好的學生可以在開一下五級學生的知識。
五級的學生要比四級的學生思維方面更接受的快些,基本功技巧方面要學的比較多些,這學期要開展前卷腰、后卷腰,在訓練的時候必須要注意學生的規范性,安全性。
2、
(北舞)1走步、2音樂反應、4手臂動作、5彎腰、轉腰、6前壓腿、8腳位、
(舞鞋)
(舞鞋)1小浪花、3游泳、4小帆船、6蝴蝶、8積木樂園
(舞鞋)1我和小鳥來唱歌、3花搖籃、5火雞、7西班牙蝴蝶
每節課完成兩個組合(北舞、舞鞋各一個)
每節課完成兩個半組合,(北舞、舞鞋各一個 在學完兩個組合的時候,開始引入北舞的下個組合,這個組合可以先學一下組合的基本動作,這樣以便下節課的學習)
每節課完成兩個半或三個組合,(北舞、舞鞋各一個 在學完兩個組合的時候,開始引人北舞的下個組合,這個組合可以先學一下組合的基本動作,這樣以便下節課的學習)
舞蹈隊教學計劃方案篇二
本班學員在6—11歲之間,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心理和生理上的特點以及不同的接受能力,采取靈活多變的教學手段來達到最終的教學目的。
《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是將中國舞蹈的知識性、訓練性和娛樂性結合起來,力求符合幼兒、兒童、少年和青年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強調舞蹈訓練的科學性、系統性、全面性以及舞蹈風格的民族特色,在促進幼兒、兒童、少年和青年的身心健康成長的同時,達到中國舞蹈啟蒙和普及教的目的。
1、解決基本功腿部、腰部和胯部的軟開度,達到教材要求。
2、動作協調、節奏準確的完成中國舞等級考試教學內容。
1、有目的有規律地對學生進行基本功和中國舞技巧訓練,提高學生
的軟開度和身體協調能力。
2、通過學習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是學生掌握中國舞的動律和特點,
感受學習舞蹈的愉悅心情,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模仿能力和表現美的能力。
教師示范為主,根據學員不同程度由單一到局部的分解動作授
課,使學員能夠邊唱邊跳,獨立完成組合。
1、芭蕾舞基本功訓練:完成芭蕾舞手位,腳位,蹲,擦地練習。
2、中國舞基本功訓練:前抬腿,前扳腿,旁抬腿,旁扳腿,后抬腿,
前旁大吸腿,平轉,踏步翻身。
3、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波浪,壓胯,前踢腿,后踢腿,單手位,
(一),小跳
(二),點步轉,結束動作。
4、成品舞蹈教學:(1)幼兒班:快樂芭比;(2)少兒一班:異域天
使;(3)少兒二班:我學弟子規
5、教學成果展示:(1)學期匯報演出:基本功展示,技術技巧展示,
舞蹈隊教學計劃方案篇三
20xx年下半年的舞蹈興趣班的教學計劃,在教師們的精心、認真組織下圓滿完成了。為了讓家長們更加的了解幼兒在校的舞蹈學習情況,提高舞蹈興趣班的教學質量,提升教師的教學方法,把長沙藝術學校舞蹈興趣班辦得更好,特開展舞蹈興趣班匯報表演家長開放日活動,希望家長、教師們互相學習、探討更好的教學方法。
1、培養幼兒喜歡跳舞的興趣;
2、能夠大膽的在集體面前表演節目,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藝;
3、通過匯報活動將本學期所學的舞蹈內容給予體現;
4、增進大人與小孩之間的共同合作表演交流。
我們的舞蹈課程是根據孩子們的身體發展特點及其心理發展的需要而開設。一學期下來,孩子們的學習進度很快,每堂課的內容都能夠基本拿下,經過長時間的練習,復習很快看到了孩子們的收獲及較好的成果。
首先,孩子們的身體發育階段與我們的教材《中國舞蹈考級一級教材》的目標相符合。它主要是培養孩子們初步做到頸立,背直,腿直,腳繃等基本要求,并能掌握橫叉,豎叉,腰,腿的基本功訓練。更重要的是能夠喜歡舞蹈時的快樂,能夠大膽的進行表演,跟著音樂節奏來進行舞蹈組合訓練。
其次,孩子們的心理發展需求與我們創編的舞蹈《我愛冼澡》、《藍精靈》、《春天在哪里》目標相符合。主要是培養孩子們能夠大膽的進行想象,帶上自己的情緒進行表演,進行音樂節奏反應,并且能夠與同伴之間的友好合作。
1、本學期舞蹈教學內容:
(2)《幼兒舞蹈基礎訓練教材》:1、壓垮組合
(3)成品舞蹈:《我愛冼澡》、《藍精靈》、《春天在哪里》
2、基訓:橫叉、前壓腿、后彎腰、跪立下腰等等
3、舞蹈表演展示部分:《藍精靈》、《我愛冼澡》、《春天在哪里》
4、家長與孩子之間合作表演:游戲《碰一碰》
時間:20xx年1月29日 星期五 下午2點30
地點:圓夢園音樂廳
舞蹈隊教學計劃方案篇四
目標:吸引幼兒興趣,激發幼兒對舞蹈的興趣。
內容
a、律動練習、走步練習。
根據走步的方法和節奏、速度、力度來表現不同的人物及情緒,不同形象的走,可以慢慢的走,雄壯的走,歡快的走。
b、碎步練習、蹦跳步練習。
根據幼兒步伐來選擇相應的歌曲來表達游戲或律動,來激發幼兒對舞蹈的興趣。
內容:小跑步、后踢步、點步
目標:根據舞蹈和幼兒發展水平的變化,讓幼兒能夠在歌表演以及游戲中進一步體會各種舞蹈步伐的特點。
踮步、踏點步、小跑步
目標:通過幼兒在對這三種步伐的學習,培養幼兒的形體,增強幼兒足尖、足踝的力度及準備部位的協調性。
xx月份:
內容:模仿動作:打鼓,吹喇叭、小鳥飛、小兔跳、開火車、摘果子
目標:初步培養幼兒對音樂、舞蹈的興趣和節奏感,發展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力、記憶力、想象力、表現能力,陶冶幼兒的興趣和品格。
基本功練習-勾繃腳、地面壓腿、一位練習、一位。
手位練習:蘭花指、提碗、壓碗、雙晃手、單晃手、虎口掌、芭葉掌。
目標
1、訓練幼兒手位的同時,鍛煉幼兒身體的協調能力及動作韻味的培養。
2、加強幼兒地面形態動作的練習,要求幼兒學習正確的吸氣、呼氣。
舞蹈隊教學計劃方案篇五
1、讓學生了解什么是舞蹈,舞蹈藝術的魅力。
2、學生舞蹈基本功的訓練。
1、講述一些基本的舞蹈理論知識,《中國舞蹈史》,《舞蹈藝術概論》,《中華民族民間舞蹈》等書籍內容等。
2、通過舞蹈視頻,舞蹈大賽的形式講述舞蹈的優勢,舞蹈的魅力。
3、基本功的訓練
(1)基本的軟開度(下叉,豎叉,橫叉,踢腿,下腰)
(2)基本的舞姿的訓練(芭蕾舞舞姿,民族舞舞姿,古典舞舞姿)
(3)基本的肢體協調訓練。通過學習一些簡單的舞蹈動作,加強訓練學生的上下肢協調性。
這一學期是基礎,一定要把握好,打好基礎才能進行接下來的教學。
1、在有了一定的舞蹈基本功的前提下,培養學生的舞蹈感覺,以及對舞蹈的控制能力。
2、基本功的訓練,以及學生對自身肢體的控制能力。
3、最關鍵的是要培養舞蹈感覺,對中國四大民族舞蹈的了解以及學習。
1、基本功的訓練(踢腿,搬腿,變化式的下叉,芭蕾舞的練習)
2、藏族舞蹈的基本動律,基本舞姿,基本組合;蒙族舞蹈的基本動律,基本舞姿,基本組合;傣族舞蹈的基本動律,基本舞姿,基本組合;朝鮮舞蹈的基本動律,基本舞姿,基本組合。
這一學期學習的中華民族民間舞蹈的同時,基本功訓練也要同時進行,才能讓學生的舞蹈不落下風。
1、學生的舞蹈技巧,技能的訓練是主要目標。
2、中國古典舞的掌握對學生的舞蹈培養起積極作用,還包括現代舞的學習都要同步進行。
3、這一學年主要完成學生對舞蹈的掌握,不同舞種的接觸讓學生完全融入到舞蹈中,這就是舞蹈的魅力。
1、中國古典舞的學習。
2、現代舞的學習。
3、舞蹈技巧技能的訓練。
(1)中國古典舞:古典舞身韻:(提,沉,沖,靠,含,添,仰)基本氣息訓練把下:(擦地,踢腿,控制,轉)中國古典舞舞蹈作品欣賞與學習。
(2)現代舞:滾地組合,放松組合,呼吸,雙人接觸,相互作用力。
(3)舞蹈技巧技術
跳翻轉
跳:小跳,中跳,大跳,倒踢紫金冠,射雁跳
轉:平轉,四位轉,彎腿轉,灰邊轉,空轉,自由轉
翻:踏步翻身,點翻身,串翻,前橋,后橋,側翻,后軟翻,前軟翻等。
腹肌的訓練,下課前十分鐘完成
背肌:兩頭起,30個,控制30秒
腹肌:正面兩頭起,手拍腳背,30個繃腳下抬25度控制30秒
這一學期是過度十七,同等對待,對每個學生負責,強化學生的舞蹈基礎能力以及對學習舞蹈劇目,舞蹈考學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1、強化學生的綜合能力,把學生所學內容都美化,做到精益求精。
2、舞蹈劇目的學習,即興模仿的學習是這一時期的主要目標。
1、綜合能力測評。高一到高二所學知識的細扣:動作細扣,舞感細扣,節奏上的美化。
2、技巧技能的強化、美化。
3、即興,模仿,劇目的學習。
即興:一段音樂隨意舞蹈(即興的要領,即興的練習速度方應掌握能力)。
模仿訓練:給了一組舞蹈動作,對該組合動作進行模仿,訓練肢體的協調性。
劇目的訓練:劇目,舞蹈作品。學生都應該擁有屬于自己的舞蹈作品。
劇目:小段組合,舞蹈的空間意識,反面學習舞蹈動作。
讓學生做好充分的考前準備,考學內容掌握、強化。
1、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特點,選擇適合每個學生的舞蹈作品。
2、細扣學生每一個環節上的舞蹈動作,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精益求精。
(1)舞蹈作品:中國古典劇目、中華民族民間劇目、現代舞劇目、自創舞蹈作品。
(2)基本功:技巧技能,舞姿,舞感每一項都不能落,反復細摳動作。
教學:一般舞蹈作品。
考試內容:
(1)作品劇目;
(2)基本功展示;
(3)技巧技能展示;
(4)即興;
(5)模仿。
高三:這一時期的考考培訓不能讓學生松懈,得增強學生高考信心,訓練好學生擁有的考學專業能力。不能讓學生失望,讓他們知道學舞蹈是正確的。
1、模仿式教學
2、講解式教學
3、舉例以用及多媒體教學
4、實踐式教學
模仿式:學生看著老師的動作進行模仿。
講解式:講解沒個動作的關鍵,發力點,通過口述讓學生更加了解某個舞蹈動作的要領精髓。
舉例多媒體:通過看一些舞蹈視頻,舞蹈大賽讓學生了解舞蹈。
實踐式:編排一些舞蹈節目,參加縣,市各種文藝活動,增強學生的舞蹈表演能力,是很有效的一種方法。
1、藝術專業組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班主任和專業老師配合好,讓學生有參加高考的強烈愿望。
2、教學要依據高考舞蹈的特殊性,教師的專業,結合學生文化及專業情況,圍繞高考目標,制定教學計劃。
3、質量第一,讓學生的專業突出,文化課也不差,做好家長思想工作,一起為學生考學下功夫。
舞蹈教學計劃
舞蹈美育活動是通過課堂教學對學生基礎道德的提升發揮著積極作用。舞蹈的普及課程還是一種非常有效的保健訓練。通過上舞蹈課可以彌補這方面的缺陷,使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改善和加強。在小學階段普及舞蹈教育,能更好地促進學生身心發展,讓學生在舞蹈中真實地感受美、認識美、理解美、表現美。
1、通過舞蹈表演培訓使學生認識、了解舞蹈。
2、使孩子們對舞蹈表演產生濃厚的興趣,善于用肢體語言表現自己最美麗的一面。
3、通過舞蹈特長培訓使孩子們的形體得到良好的發展,使孩子們在舞蹈訓練中感受舞蹈的樂趣,提高孩子們的審美能力。
4、了解我國不同民族舞蹈和外國個別特色舞蹈,在基本功訓練的基礎上感受舞臺表演使孩子們的特長得到充分展示。
四年級
1、認識舞蹈
2、了解舞蹈的基本功訓練。
3、學習舞蹈的基本手位及腳位站立。
4、學習舞蹈表演組合組合《大家一起喜洋洋》。
5、了解漢族、維吾爾族的舞蹈特點。
6、分別學習漢族、維吾爾族舞蹈小組合。
7、初步了解芭蕾舞。
五年級
1、了解舞蹈中的技巧訓練。
2、進行簡單的技巧學習。
3、學習舞蹈表演組合。
4、了解蒙古族、朝鮮族舞蹈的特征。
5、分別學習蒙古族、朝鮮族舞蹈小組合。
6、初步了解踢踏舞。
舞蹈隊教學計劃方案篇六
少兒舞蹈班招收的都是1~3年級左右的學生,這個年齡的學生主要也是培養愛好為主要目的。進行舞蹈基本功練習,身體各個部份軟開度練習,學習舞蹈節奏、舞步組合,節拍練習及舞蹈小節目,以學習動作調和能力為練習重點,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培養學生良好地氣質,進步學生良好的音樂素質,進步藝術修養,增加學生對舞蹈的了解。
針對此年齡層兒童的心理和生理特點,來編排和教授這門課程,希望通過這門課程中簡單的站位,舞姿,動作及小的舞蹈組合練習,讓學生更充分、正確的活動應用自己的身體,讓學生在學完這節課程以后,在柔韌性,模仿能力和表現力都有所進步,也更喜歡這門課程。
1、軟開度到達一定的標準(橫、豎叉、下腰、壓腿)完成。
2、模仿手段(能夠很快很形象的模仿老師的動作)
3、表現力(舞蹈蹈小組合要有一定的表情,自信)
1、有計劃的制定出每節課時的教學目標,教學目的,教學內容,教學重難點。
2、每次教授新課由老師表演示范導入教授新課內容。
3、有步驟的教授課程內容。如:壓腿練習(10分鐘)步驟:
(1)教授正確的掌控壓腿方法;
(2)教師正確示范,口數節拍;
(3)口數節拍,教授學生壓腿練習;
(4)口數節拍,學生單獨完成;
(5)配合音樂,完成組合。
根據每期課時,分為四大階段進行練習。
1、通過有針對性,有趣味性的地面活動組合,由頭到腳的引導學生們活動身上的每個關節,每寸肌肉,進行單一舞蹈動作的練習。
2、由單一的動作練習過度到音樂組合中,主要通過單一的動作講解,示范和反復練習完成,為下一階段的學習打下基礎。
3、這個階段是最為重要的練習階段,在之前課程的基礎上,大量加大組合的練習,同時還要不斷鞏固溫習基礎課程練習,并且加入舞蹈小舞段的練習,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進步舞蹈表現力,全面的溫習本學期學習的課程內容。
少兒舞蹈班教學進度:
第一周:
1、學習基本方位,手位,腳位。
2、基本功練習。
第二周:
1、學習組合手位。
2、基本功練習。
3、舞蹈小游戲。
第三周:
1、節奏練習。
2、學組合勾繃腳。
3、學習壓腿方法。
第三周:
1、基本功練習。
2、學習舞蹈組合。
第四周:
1、溫習學過的組合。
2、學習新組合波浪。
3、學習小舞蹈。
第五周:
1、加強基本功練習。
2、排練舞蹈。
第六周:
1、溫習、鞏固組合和基本功。
2、加強舞蹈排練
舞蹈隊教學計劃方案篇七
本課堂的主要教學任務是鞏固新教的學習內容(把上部分、把下部分)在音樂節奏里完成和體現動作的性質。
(1)一位擦地時注意節奏的變化,通過各種變化,使學生更加好的掌握雙腿的控制能力,以及對音樂的處理。
(2)4拍和1拍完成半蹲的不同發力點,4拍的松弛以及1拍的瞬間松緊感,更好的訓練到學生膝蓋的控制能力。
(3)五位擦地除了動作變化外,重點做四位回轉時的穩定性,為把下技巧打好基礎。
(4)做旁腿變后腿時要保持上身體態,特別是腿的控制力,腿尖、膝蓋要使上勁,千萬不能向下掉,感覺腿的延伸感。
(5)做小彈腿時,加上半腳尖的動作,更好的訓練到腳腕的能力,以及膝蓋、小腿的靈活性。
(6)做控制時注意胯的穩定性,上身、后背的垂直,通過各種不同的舞姿,更好的訓練到了學生雙腿的控制能力。
(7)五位小跳加上手的動作,要求學生注意手、腳、腿的配合性,更好地訓練到學生的協調性。
(8)射燕、跳中的跳轉身360度,注意方位感,特別是在轉身過程中注意要有空中感,以及落地時的舞姿。
(9)擰身跳躍接撲步,眼睛隨手的路線經上弧線,注意擰身及跳躍的高度,動作要求完成好,做到輕、飄、高。
對于學生容易出現的各種不同的問題,重點是把單一動作再做進一步細致地講解,以及加大訓練的強度,反復練習,達到熟練、規范。作業安排情況:練習課堂所學內容,特別是難點,加強訓練。
學生連接動作的能力不夠以及手腳的配合不夠準確。本節課以復習為主,在其過程中解決上節課存在的問題,并加強跳躍練習,解決跳躍中蹲的不足,以及移動性運動過程中后背松懈、腿部力量不足的現象,特別時對學生們在做從一個舞姿過渡蹈另一個舞姿時路線的要求.身韻課教案授課教案:步伐訓練——“慢步組合”
1、課程教學目的和要求
步伐訓練在課程中是一個重點部分,它的作用是起到對動作的連接轉換,要求腳底連貫性強、平穩,膝蓋松馳,身體在旁提基礎上的舞姿變化。
2、講授的內容提要:慢步組合是通過腿腳部分在不斷行走過程中產生的一種動勢,路線有橫向行走和斜線前后行走,與身體的舞姿的變化結合起來,突出流動過程中的風格韻味。
3、重點和難點:注重腳底在行走中通過腳跟腳掌趾的過程,膝蓋松弛。動作容易把腳跟抬得過高落地,腳的動作不連貫。
4、解決方法:
(1)加強步伐的單一練習;
(2)流動中腳步貼著地面行走,力量均衡緩慢。
5、教學方法和實施步驟:首先把本課程的性質、特征和重點加以表述,把要教授的動作示范一然后讓學生模仿動作。根據學生模仿時出現的問題加以糾正。講解正確方法和容易出現的毛病,再次進行反復訓練直至學會。
(1)先教授單一動作,正面、反面進行練習
(2)把單一動作通過節奏變化反復練習,直到基本動作掌握
(3)教授組合動作
(4)動作與音樂配合階段
技巧課
一、教學目的和任務
技巧課是培養舞蹈演員的一門專業基礎課,它和其它專業課共同擔負著培養優秀的舞蹈演員,掌握民族舞蹈基本技術的任務。它主要是訓練舞蹈專業學生身體各部位的基本能力,使學生在力度、軟度、靈活性及彈跳暴發等方面得到改善,并掌握一定水平的高難度翻騰技巧和較全面的地面滾動技巧,從而提高舞蹈表演技巧技能,豐富舞蹈語匯,擴大舞蹈的表現力。
二、教學原則和方法
遵循由淺人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在普遍培養的基礎上,采取因人而異,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進行教學。一、二、三年級進行普遍教學,并以單一技巧為主進行訓練,掌握其規格,要領、方法。
三、教學年限與學時
年限——五年
學時——每學年34周四、考查與考試方法:
根據教學大綱完成情況和平時學習態度結合起來進行考核。
評分標準采用百分制、分優、良、及格、不及格四個檔次,由任課教師打出成績,教研室全體教師核查審定。
一年級教學形式與方法:
本學年為教學的基礎階段,重點解決學生的一般身體素質和專項身體素質,其中以肩、胸、腰的軟度和腹背肌及腿部的力量練習為主,并在預備班教學基礎上,繼續掌握單一技巧動作,解決動作之間的連接能力,進行串技巧練習。
內容:
(一)素質訓練
1.軟度:肩、胸、腰、髖的各種手段練習并組成組合。
2.力度:腹肌、背肌、臂力、腿及彈跳的各種手段組合性的練習。
(二)基礎動作
以腰的軟度,其中包括控、提、甩、涮為主要進行組合練習。
(三)技巧動作
(男班)
串前滾翻
串后滾翻
竄毛撲虎、人洞、跌筋小組合串虎跳
串按頭
小翻踺子
原地小翻
豆汁
掃堂
絞柱
(女班)
串前滾翻
串后滾翻
串搶臉
串臥前橋
串前橋
串后橋
串虎跳
打腿前橋
打腿后橋
絞柱
地面滾動小組合
注:如同學身體素質達到一定能力時,可根據情況增加難度較大的技巧。
繼續提高身體素質能力,以速度、力量為主要練習(上肢、腹、背、腿部),繼續發展高維度技術技巧,鞏固提高所學技巧。
內容:
(男班)
旋撲虎
踹燕撲虎
走絲撲虎
倒扎虎
吊腰
變身搶背
側空翻(蠻子)
原地團身前空翻(單前撲)
原進團身后空翻(單提)
空翻踺子
踺子小翻
(女班)
滾翻變型(后倒腹臥下、肩后滾翻、肩前滾翻、側滾翻)
軟翻變型(依次前軟翻、后橋落跪、猴提等)
前手翻
側空翻
打腿翻身
走絲撲虎
背轉
跪轉
坐轉
前空翻
單腿小翻踺子
單腿原地后手翻
三年級
教學形式與方法:
本學年繼續鞏固提高所學技巧,要求獨立完成技巧動作的能力與質量,同時進入上、下高技巧及彈板練習。
內容:
(男班)
虎跳前撲
蹲提
單躡子
單蛇腰
踺子空翻
跺子蠻子
飛腳
旋子
彈板部分:
彈板蠻子
彈板前撲
彈板舞姿跳
上、下高技巧部分
下桌按頭
下桌搶背
下桌蠻子
技巧部分
地面技巧小組合(地面滾動、軟度、小技巧組成)
魚躍前手翻
前空翻
后空翻
獨立完成飛腳
旋子
單腿踺子小翻(各別完成)
彈板部分:各種舞姿跳(前飛燕、橫飛燕、后飛燕)
側空翻
桌上技巧:
前軟翻
后軟翻
下桌技巧:
下桌搶背
下虎跳
側空翻下
四年級
教學形式與方法
本學年以鞏固提高為主要練習,繼續提高獨立完成技巧的能力,并以掌握的技巧動作進入組合訓練,同時,開設雙人技巧。
內容:
(男班)
翻騰部分
前滾翻雙飛燕前撲,后滾翻提。
穿搶背、穿九手、相思板。
串虎跳前撲
飛腳騙腿蠻子
飛腳騙腿旋子
飛腳騙腿吊腰
下桌技巧:
下桌前撲
下桌提
下桌直體
雙人技巧:
過包
片包
轉包
滾背
抱虎跳
捧提
蹬蠻子
蹬加官
胯肩蛇腰
(女班)
技巧部分
單腿踺子小翻(各別完成)
空翻踺子(各別完成)
側手翻接側空翻
飛腳騙腿側空翻
飛腳騙腿旋子
飛腳騙腿吊腰
各式大跳接側空翻或前空翻
雙人技巧:
背包
滾背
掐虎跳
跳抱踹燕后橋
五年級
教學形式與方法:
在提高鞏固普遍教學的基礎上,可根據學生身體素質的不同情況,發展不同的個性,技巧,并結合音樂、表演、進行綜合性組合教學,借以提高技巧本身的表現力,使課堂訓練和舞臺實踐的應用同步發展。
內容:
(男班)
翻騰技巧:
踺子小翻串
踺子小翻團身空翻
踺子小翻直體
踺子小翻前撲
踺子小翻蠻子
踺子小翻躡子
踺子小翻提回龍前撲
掃腿旋子
旋子360度
旋轉技巧:
掃腿探海轉
掃腿螺絲轉
斜線技巧:
串飛腳
串蠻子
串吊腰
圈功技巧:
圈飛腳
圈蠻子
圈旋子
圈躡子
卷掃堂
(女班)
翻騰技巧
空翻踺子接各種舞姿跳
單腿踺子小翻
各式大跳接前空翻,或側
斜線技巧:
串飛腳
串蠻子
串吊腰
串跪翻身
轉
圈功技巧
圈蠻子
圈旋子
圈跪轉
圈絞柱或變型轉
綜合性組合(男、女)
串跪
圈軟叉
注:
在五年的教學過程中,素質訓練是持之以恒的,可以課上課下結合,并要不間斷地訓練,逐漸加大難度與密度,提高運動機能,這樣才能使舞蹈教學得以盡快發展。
四川現代藝術學校
舞蹈隊教學計劃方案篇八
1、緊緊抓住素質教育的“核心問題”和“關鍵環節”從“為了每位同學的發展”的高度,著力構建一種開放的、民主的、科學的藝術課程,為同學的終身發展建立起堅實豐厚的生產點。
2、關注同學的個體差別和不同需求,關注同學在活動過程中的體驗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形成。維護同學的好奇心、求知欲,充沛激發同學的主動意識和進取意識,促進小朋友健康而有特色地生長。
1、使同學正確的掌握舞蹈的基本要領,知道基本的手位,腳位。
2、對隊員們要求基功達到下叉,下腰。軟度不好的同學可延長時間。
3、對個別素質好的隊員在技巧方面可加深一些,同時學一些簡單的兒童舞蹈。
1、初步掌握舞蹈的基本動作,使同學建立正確的動作技術,養成良好的姿態。
2、學習成套的舞蹈基本動作,培養同學的節奏感協調性和靈敏性。
3、發展同學各項身體素質,增強同學的體質。
4、培養同學自主學習能力,激發同學的創新潛能。
1、把同學的差別作為一種資源來開發,開設形體活動小組。
2、由培養特長向啟發發明延伸。著眼培養同學挑戰困難,開拓進取的精神。
3、讓同學在活動中獲得自信。課堂學習活動中一些基礎教育,能力較弱的同學,在藝術活動中獲得了勝利的機會,改變了小朋友被動的心態,激發他們的自信心和勝利欲。
4、讓活動勝利小朋友享受生命的時空。我們的藝術課堂充溢了生命的氣息,一雙雙高舉的雙手,一張張自信的笑臉,有如自然界中的花草樹木,充溢著蓬勃的生機。
1、教學方法:講解法、示范法、分解法、完整法、對比法、預防預糾正錯誤法、練習法等:
2、教學手段:影象教學、個別指導、、分組教學等
1、定時活動。
2、活動規劃。每次活動前點名,活動中同學積極性高漲,活動后有記載,有效果積累。
3、不時交流和研討。總結得與失,借鑒勝利的經驗,不時豐富完善,提升教育與活動的藝術,使特色更鮮明。
活動內容:
1、第一月教會同學正確地掌握舞蹈的基本要領,知道基本的手位,腳位。
2、第二個月要求全體隊員都能在輔導員的訓練下基功達到下叉,對個別軟度不好的隊員可加深練習,訓練有基本手位,腳位,一位的擦地,蹲,丁字位的前擦地,旁擦地,腰部的訓練、腿部的訓練的撩腿、彈腿、踢腿。
3、第三個月要求隊員在能夠下叉的基礎上再加深一步下腰。同時學一些兒童舞蹈中常見的舞步的組合。
4、第四個月訓練內容,對個別好的隊員進行個人素質的提高,技巧方向可加深一些。例如:虎跳、前后橋、搶臉,同時要學一些簡單的兒童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