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東北的美景美食字篇一
私房菜,關鍵在一個“私”字!隱秘,定制,小眾!
沿著山路蜿蜒而上,尋找隱于林中的美味
“野蠻生長”的藤蔓,肆意開放的鮮花……
對美食愛得越深,越是會從路邊醒目的店面,延伸向城市深處的隱蔽人家
去尋找那些著重于用心,和時間創作的美食
一菜一味,盡付濃淡心情
一品一酌,浮生半日之閑
又或者靜坐庭前聊天品茶,悠悠水車,淡淡微風,昆明城的風景也盡收眼底
用心,是世界上所有美食最好的調味品!
米之廚,只為心中最親近的你
東北的美景美食字篇二
尋常的春晨,天藍氣清,風和日暖,我一如往日,提前十多分鐘的時間上班。這樣就可以慢慢地行走,賞賞春色的繁華,聞聞花朵的芳香,感受時光的美好,用愉悅的心情,開啟一日的行程。
看樓下的杏花開得正歡,一朵朵粉嫩的花瓣,在褐色的枝條上,或是如朋友般相擁在一起,或是伊人獨立。蜜蜂嗡嗡地鬧著,飛上飛下。杏花樹下,自仰望著花朵,發出內心的微笑。
杏樹的主人是一個老奶奶,她總是和藹地說:“又來看花啊!”是的,我每天走過,總會在杏樹下流連一會兒,然后帶著一份美好地離開。老奶奶還說,她也喜歡這杏花的粉嫩,淺淺的樣子。年輕時也曾經經常去別人家的樹下。
路邊的兩棵玉蘭樹,白色的早已落盡,茵茵的青草間,飄落一地的白色的花瓣,配著草色,就如綠色的羅裙上,點綴的白色的飾品,簡單淡雅。而紫色的玉蘭,一樹還是欲開的花骨朵,讓人有點期待。
路邊上綠化的紫葉李,一枝枝上小小的花苞跳動著。在陽光下,已有偶爾一朵兩朵地先開著,就如偷著跑出來的孩子,調皮地笑臉。我知道再不多日,紫葉李將是一樹繁華,一朵朵小小的淺淺的紫花,將在枝上布滿,點亮這一路的時光。
河邊的垂柳,柔韌的枝條,在春風里蕩起腰肢,舞起了幽夢。河水嘩嘩,一路輕歌,向北流去。幾株梅花,有粉色的,有白色的,在二月里便開了,而此時正是一樹爛漫,映著河水,猶如照水美人,粉黛依然。
行在路上,縷縷的清香伴在左右。再有幾株桃花,打起了花苞。桃花嫵媚,妖嬈,一枝枝入畫,成詩。心中便豁然如這桃花朵朵開放。
一個小公園中,總有許多晨練的人,來來往往,笑語不斷。而如我一樣的行人也不少,只是在公園里走走,看看草葉,靜靜內心。春日來,花朵總是一朵一朵應時而開。看公園里的海棠,晚櫻也正在商量著開放的時光。
遠處的風景,只在是在圖片上或是別人的文字里。可日日在眼前花紅柳綠,雀鳴蔦啼,就是每天生活中的風景。所以,不必仰望別處,身邊處處皆是景。我們的生活不是在別處,詩意也可以在身邊。
行在路上,曾不止一次這樣想,花開燦爛,春風柔情,時光靜好。讓人行在其中,感到日月的可貴,生命的時光,甜蜜而美好。當然,不光是在春日里,夏日的綠陰,秋日的葉黃,冬日雪花,哪一樣不是值得留戀著。
往日不可追,未來不可期,當下的時光,就是最美的季節。春日時,就讓花芳朵朵,幽香陣陣,伴著你悠然而行。
此花開過有百花,不必傷心,不必感懷,生命總是向前。草木在自然的節氣里,展現著自我的本色。不管是花朵,還是青草,只要活出自我的樣子,便是豐盈的一生。讓花朵的芳香,讓青草的綠意,共同在自然的天地間呈現各自的風景。
時光匆忙著,隨著自然的變化,草木繁榮枯萎,花朵嬌艷芳華,或落紅流落,但不管怎樣,內心卻始終找到一份喜悅。花開時歡喜,花落時也坦然。春來是無需迎接,春去時,更無需相送,自然的季氣,如此而已。
我們要做的就是在春來春去之時,內心淡定從容,生命不受外物的變化,自然前行。坦然對物的變遷,物便無法影響內心,真正的超脫。蘇東坡說:“超然物外,何往而不樂。”人生真正的歡樂,不管怎樣的環境,不管怎樣的命運,始終都能超脫現實,給自我一份自在安適的人生。
東北的美景美食字篇三
許嵩 - 不如吃茶去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
在詩人的世界里,
只要一入了詩詞,
又有詩意又好吃。
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梅發時。
——杜甫《立春》
勸君速吃莫躊躇,看被南風吹作竹。
—— 宋 · 錢惟演《玉樓春·錦籜參差朱欄曲》
槐葉冷淘來急吃,君家醪甕卻須休。
—— 宋 · 晁說之《招圖機吃槐葉冷淘》
青浮卵碗槐芽餅,紅點冰盤藿葉魚。
—— 宋 · 蘇軾《二月十九日攜白酒鱸魚過詹使君食槐葉冷淘》
馨香餅餌,新鮮瓜果,乞巧千門萬戶。
—— 宋 · 吳潛《鵲橋仙·馨香餅餌》
夏日山居好,茅檐水餅香。
—— 宋 · 舒岳祥《夏日山居好十首其一》
趙州道個吃茶去,一滴何曾濕口唇。
—— 宋 · 釋云岫《與大知客》
多種竹將挑筍吃,旋栽松待斫柴燒。
—— 宋 · 周文璞《題堯章新成山堂》
蘸雪吃冬瓜,誰知滋味好。
—— 宋 · 釋師觀《偈頌七十六首其一》
幸春山筍賤,無人爭吃,夜爐芋美,與客同煨。
朱提注酒酒如池,大白淋漓吃不辭。
—— 元 · 楊維楨《春俠雜詞(一十二首)》
個中渴羌飽湯餅,雞蘇胡麻煮同吃。
—— 宋 · 黃庭堅《奉謝劉景文送團茶》
金櫻身子玫瑰臉,更吃餳枝蜜果香。
—— 宋 · 楊萬里《初夏即事十二解》
不須庾韭元修菜,吃到憎時始憶渠。
—— 宋 · 楊萬里《都下食筍自十一月至四月戲題》
梅熟應同兒輩吃,有兄八十信東吳。
—— 宋 · 曾幾《食楊梅三首其一》
客來如解吃茶去,何但令人塵夢醒。
—— 元 · 韓奕《白云泉煮茶》
吃筍令人瘦,吃糍充人饑。
—— 宋 · 王邁《送白糍與囊山老子》
十一年來春夢冷,南游且吃玉川茶。
—— 清 · 龔自珍《已亥雜詩》
濁酒松醪吃兩鐘,醉拖長袖舞春風。
—— 宋 · 釋紹曇《頌古五十五首其一》
看花吃酒唱歌去,如此風流有幾人。
—— 明 · 袁凱《馬益之邀陳子山應奉秦景容縣尹江上看花二公》
牛糞火中燒芋子,山人更吃懶殘殘。
—— 宋 · 蘇軾《除夕,訪子野食燒芋,戲作》
算是處、鮮魚羹飯,吃來都美。
—— 宋 · 吳潛《滿江紅·送吳叔永尚書》
肚饑買個油糍吃,吃了油糍肚不饑。
—— 宋 · 釋師范《止翁》
獨坐火爐煨酒吃,細聽撲簌打窗聲。
—— 宋 · 錢選《題雪霽望弁山圖》
小婢不須催柘彈,且從枝上吃櫻桃。
—— 唐 · 鄭谷《山鳥》
喜客恨無鮮可擊,滿盂脫粟饑時吃。
—— 宋 · 王炎《次韻韓毅伯趣諸先輩送茶》
何家籠餅須十字,蕭家炊餅須四破。
老夫饑來不可那,只要鶻侖吞一個。
——楊萬里《食蒸餅作》
人間定無可意,怎換得玉膾絲莼?
——陸游《沁園春·洞庭春色》
滿著十分牛乳粥,客思吃盡鬼神猜。
—— 宋 · 陳藻《食粥絕句贈盧震夫》
磚爐石銚自烹吃,清落詩脾作雪花。
—— 宋 · 潘牥《謝林簿遺廬阜茶芽》
胡桃松實何曾吃,卻嚼秋風柏子仁。
—— 宋 · 楊萬里《拾柏子》
乍吃黃連心自苦,花椒麻住口難開。
—— 明 · 于謙《擬吳儂曲(三首)》
覺來飽吃紅蓮飯,正是塘東稻熟天。
—— 宋 · 范成大《再到虎丘》
撾從等是無心侶,同吃山廚芋顆羹。
—— 宋 · 釋文珦《老子》
脫蕊收將熬粥吃,落圌仍好當香燒。
—— 宋 · 楊萬里《落梅有嘆》
水邊莫話長安事,且請卿卿吃蛤蜊。
—— 宋 · 汪元量《鷓鴣天·瀲滟湖光綠正肥》
春十江湖八年事,空腸只憶吃絲糕。
—— 宋 · 薛師董《題金陵雜興詩后八首其一》
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
——蘇軾《初到黃州》
凈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
——蘇軾《豬肉頌》
鮮鯽銀絲膾,香芹碧澗羹。
——杜甫《陪鄭廣文游何將軍山林·其二》
照水須眉見,搓橙指爪香。
——陸游《明日又來天微陰再賦》
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
——蘇軾《留別廉守》
東門買彘骨,醯醬點橙?
蒸雞最知名,美不數魚蟹。
——陸游《飯罷戲作》
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將食粥致神仙。
——陸游《食粥》
山暖已無梅可折,江清猶蟹有堪持。
——陸游《冬日》
東門彘肉更奇絕,肥美不減胡羊酥。
——陸游《蔬食戲書》
青青竹筍迎船出,日日江魚入饌來。
——杜甫《送王十五判官扶侍還黔中(得開字)》
越浦黃柑嫩,吳溪紫蟹肥。
——杜牧《新轉南曹未敘朝散初秋暑退出守吳興書此篇以自見志》
織手搓來玉色勻,碧油煎出嫩黃深。
——蘇軾《戲詠馓子贈鄰嫗》
食罷煮香消日長,莫遣姜鹽資胃涼。
—— 宋 · 葛立方《衛卿叔自青旸寄詩一卷以飲酒果核殽味烹茶齋》
此行儻不遂,歸食蘆洲魚。
—— 唐 · 李頎《送綦毋三謁房給事》
庖童呼我食,飯熱魚鮮香。
—— 唐 · 白居易《飽食閑坐》
水為鄉,篷作舍,魚羹稻飯常餐也。
—— 五代 · 李珣《漁歌子·荻花秋》
吹云飯青精,煮石羹白芋。
—— 宋 · 李廌《鹿門寺》
老夫畏熱飯不能,先生饋肉香傾城。
—— 宋 · 楊萬里《吳春卿郎中餉臘豬肉,戲作古句》
飯香獵戶分熊白,酒熟漁家擘蟹黃。
—— 宋 · 黃庭堅《戲詠江南土風》
踏青湖岸春衫薄,燒筍僧廚野飯甜。
—— 明 · 文徵明《上巳前一日與陳以可泛舟游伏龍山》
江頭風景日堪醉,酒美蟹肥橙橘香。
—— 宋 · 真山民《永嘉秋夕》
秋水江南紫蟹生,寄來千里佐吳羹。
—— 宋 · 宋祁《吳中友人惠蟹》
鱸肥蟹可持,棗剝稻且獲。
—— 宋 · 衛宗武《約友秋賞》
舟人鮒切葦羨美,竹葉香清蟹正肥。
—— 宋 · 張玉孃《秋江辭》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 唐 · 張志和《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
軟暖爐星火,新香甑雪糕。
—— 宋 · 舒岳祥《除夕》
矮缾煮粥猶難繼,小甑蒸糕豈解常。
—— 宋 · 陸游《村居書事》
故園莫憶黃花酒,內府初嘗赤棗糕。
—— 明 · 高啟《九日陪諸閣老食賜糕次謝授經韻》
移座就菊叢,糕酒前羅列。
—— 唐 · 白居易《九日登西原宴望(同諸兄弟作)》
層石層砂層膩土,僧廚蒸出栗黃糕。
—— 宋 · 楊萬里《橫山江岸》
肥蔥細點,香油慢焰,湯餅如絲。
—— 宋 · 朱敦儒《朝中措·先生饞病老難醫》
蒸餅猶能十字裂,餛飩那得五般來。
—— 宋 · 陸游《對食戲作》
鱸肥菰脆調羹美,蕎熟油新作餅香。
—— 宋 · 陸游《初冬絕句》
玉盤生菜亂青絲,三歲公家喫春餅。
—— 宋 · 章甫《春日呈韓文》
天下風流筍餅餤,人間濟楚蕈饅頭。
—— 宋 · 蘇軾《約吳遠游與姜君弼吃蕈饅頭》
使君閔雪無肉味,煮餅青蒿下鹽菽。
—— 宋 · 黃庭堅《次韻子瞻與舒堯文禱雪霧豬泉唱和》
惟不能忘,一舸吳淞,鱸膾豉羹莼菜。
—— 元 · 張翥《蘇武慢 歲晚再雪,仍用前韻》
東北的美景美食字篇四
“日長之至,日影短至,至者,極也。故曰夏至”,夏至,二十四節氣之一,一般在公歷6月21日—22日交節,今年是21日。
夏至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蟬始鳴,三候半夏生。所謂物極必反,這一天白晝最長,之后就陰氣漸生,所以陽性的鹿角開始脫落;雄性的知了開始鳴叫;喜陰的半夏開始生長。夏至之后,天氣變熱了,也進入了雨季;從養生學角度講,飲食需清補。
其實,這些,古詩詞里早早就告訴我們了!而且用極美的方式。
夏至特點之悶熱:夏至不過不熱夏至日作
瑢樞無停運,四序相錯行。
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陰生。
這是權德與筆下的夏至。主題就是一個字:熱!
夏天是個很美好的季節,也是個很難熬的季節,火紅的太陽像個火爐,把大地炙烤得悶熱,像個蒸籠。我們時常汗流浹背,甚至中暑。我們靠吃冰棍喝冷飲來解暑,靠開空調來降溫,古人沒有這些,只能祈求老天給點陰涼。
《酉陽雜俎?禮異卷》里說“夏至日,進扇及粉脂囊,皆有辭”,意思是夏至的時候送人扇子和裝有脂粉的香囊,所有這些禮物,都有象征意義。這個顯而易見啊,扇子生風,能涼快;脂粉味驅蚊子,抹身上還能防止起痱子。
看看,熱也不全是壞事,相互贈送禮物,可能就贈出了一段段友情或愛情。
相比起權德與的祈求老天,楊萬里的《夏至后初暑登連天觀》顯得更實際一些,“登臺長早下臺遲,移遍胡床無處移。不是清涼罷揮扇,自緣手倦歇些時”,只是,把床挪來挪去,把扇子揮來揮去,這個夏至過得夠累,也夠折騰。
夏至特點之多雨:夏至落雨十八落,一天要下七八坨竹枝詞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岸上踏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情卻有情。
這是劉禹錫的關于夏天的詩,卻形象生動地表現了夏至以后的天氣特點:多雨,卻“夏雨隔田坎”,有時候道這邊下,道那邊不下。而且多是陣雨,“一片云彩一陣雨”,有時候還常常“晴天漏”。當然,江南此時是是梅雨季,那雨可能下了幾天都不會停。
夏至的雨是喜雨,農諺說“夏至雨點值千金”,看樣子比“春油貴如油”還珍貴。這時候氣溫高,莊稼長得快,也更需要雨水。楊萬里《和昌英叔夏至喜雨》的詩里就有"清酣暑雨不緣求,猶似梅黃麥欲秋。去歲如今禾半死,吾曹遍禱汗交流"的句子,說明這夏至雨的難得;所以《荊楚歲時記》里說“六月必有三時雨,四家以為甘澤,邑里相賀”。
夏至習俗之消夏避暑:夏至避暑北池
晝晷已云極,宵漏自此長。
未及施政教,所憂變炎涼。
宮門日多暇,是月農稍忙。
高居念田里,苦熱安可當。
亭午息群物,獨游愛方塘。
門閉陰寂寂,城高樹蒼蒼。
綠筠尚含粉,圓荷始散芳。
于焉灑煩抱,可以對華觴。
這是韋應物寫的關于夏至的詩,天熱了,人家去北池避暑。這北池,估計相當于我們前些年的北戴河,公務員的避暑消夏圣地。白晝最長的一天,以后就夜長了。沒來得及實現計劃,又開始憂慮季節的交替變換了。衙門空閑,農事卻繁忙,真不知道那些農人是怎么抵擋酷熱的。中午十分一切都靜悄悄,只有我在池塘邊轉悠,愜意得很。寂寞的門扉,郁綠的樹;帶著粉一樣絨毛的新竹,初開的荷花的香氣,在這忘了煩惱憂愁,天天對著華麗的酒杯暢飲。
這是赤裸裸地曬啊!這朋友圈一發出來,得多少人羨慕!就算是隔了千年,我們仍能感覺到那是個怎樣快樂隨意的夏至。
不象我們,為了生活,常常在夏日的大街上揮汗如雨,別說喝酒,就是在大樹底下乘乘涼的機會也不多啊!
夏至習俗之美食: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和夢得夏至憶蘇州呈盧賓客
憶在蘇州日,常諳夏至筵。
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鵝鮮。
水國多臺榭,吳風尚管弦。
每家皆有酒,無處不過船。
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
此鄉俱老矣,東望共依然。
洛下麥秋月,江南梅雨天。
齊云樓上事,已上十三年。
這是白居易回憶中的夏至。年輕時的白居易曾旅居江南,寫出了那膾炙人口的《憶江南》;他曾做過蘇州刺史,所以才有了這首關于夏至的詩。雖然已經過去了十三年,但蘇州夏至日的美食還是念念不忘啊:飄香的粽子,肥嫩的子鵝。江南的習俗,《吳江縣志》里記載“夏至日,作麥粽,祭先畢,則以相餉”。而且“相餉”的不只粽子,還有夏至餅,就是一種很薄的烤熟的餅,里邊卷上麥菜、豆莢、豆腐以及臘肉,祭祖后食用,鄰里間相互饋贈。
古人夏至做的最重要的事是拜神祭祖,這個在范成大《夏至二首》里表現最為明顯“李核垂腰祝饐,粽絲纏臂扶贏”,不只敬天地拜神靈感恩賜予慶祝麥收,還要尊老敬老,把孝道融入進了夏祭活動之中。
其實,夏至這天最普遍的美食是“”夏至面,也叫“入伏面”,民間自古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所以不論南北,都有這個習俗。但是吃的不一樣:南方花樣多一些,陽春面、干面、肉絲面、三鮮面、過橋面、涼拌面;而北方則是打鹵面和炸醬面。都是用新下來的麥子磨成,有嘗鮮的意味。新面做面條,格外的勁道,也格外的香。
夏至,陽極陰生,宜清補,多吃祛暑益氣、生津止渴的食物。要是我的說法,就是少吃肉,多吃蔬菜水果,“夏至食個荔,一年都無痹”。夏天的水果多得兩只手數不過來,又新鮮又便宜,多吃水果少吃飯,又能消暑又能減肥。
夏至來了,天熱啦!最后送給大家史浩《永遇樂?夏至》中的兩句話“角簟碧紗櫥,揮扇消煩悶。唯有先生心地涼,不怕炎曦近”!簡單地說就是“心靜自然涼”,不管是自然的哪個季節,不管是人生的何種際遇,都是好心態最重要啊!
#你好夏至#
(圖片如侵權,聯系刪除)
東北的美景美食字篇五
1.醬骨頭(豬棒骨、豬脊骨)醬骨頭是東北的一道傳統名菜之一。
根據選擇的豬骨不同有醬脊骨,醬排骨,和醬棒骨。
長時間燉煮而肉質不會改變。
因為豬脊骨燉煮后口感軟糯,啃起來樂趣滿滿,從而受到大家的好評與歡迎。
2.排骨燉豆角排骨燉豆角是以排骨和豆角為主要食材的東北家常菜,口味咸鮮,營養價值豐富,深受當東北人的喜愛。
3.小雞燉蘑菇俗話說“姑爺進門,小雞斷魂。
”這是東北的民諺:體現小雞燉蘑菇曾是東北人招待女婿的主要菜品,足見這道菜在東北人心中的地位。
4.溜肉段東北的一道傳統菜,外酥里嫩,味香可口百姓飯桌上的家常菜。
5.鍋包肉鍋包肉是由溜肉段衍生而來,是東北菜中的經典菜肴。
將豬里脊肉切片,加入調味料腌制,裹上炸漿,入鍋炸到金黃色后撈出,再下鍋拌炒勾芡,一道酸甜口味的菜肴就做好了。
6.地三鮮地三鮮是很有特色的一道東北傳統家常菜,制作材料是茄子、土豆和青椒,不僅味道鮮濃,綠色天然,而且集多種食材的營養于一身,讓人百吃不厭。
7.松仁玉米松仁玉米是東北的傳統菜肴。
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一道美食,制作材料松仁和玉米都是東北的特產。
玉米中含有大量的鈣質,還有豐富的卵磷脂和維生素e等營養成分。
8.豬肉燉粉條豬肉燉粉條是東北傳統美食的代表之一,是富有特色的東北地區風味菜肴,深受南北方人的喜愛。
9.自制血腸血腸是北方人的傳統食品,宰豬時,用大盆裝些鹽水接血,然后攪拌血液,使其不凝固,拌上剁碎的豬油和洋蔥末、鹽、姜粉、胡椒粉等調料后灌腸,扎緊捆實,放入鍋中煮制即可,血腸味道濃香,油而不膩。
10.東北亂燉東北亂燉,又名豐收菜。
有“大雜燴”之意,將豆角、土豆、茄子、青椒、番茄、木耳等多種蔬菜,與肉類一同燉至熟即成。
東北亂燉簡單易煮,有葷有素,營養豐富,味道鮮美香噴噴,是一道常見的東北家常菜。
11.韭菜盒子韭菜盒子由鮮韭菜和海米、雞蛋為主要原料加工制作而成。
韭菜盒子表皮金黃酥脆,餡心韭香脆嫩。
12.凍秋梨凍秋梨又叫凍梨,是將普通白梨凍成黑色,梨冷凍后變質酸甜可口。
對于喜好飲酒的人來說,酒后吃個凍梨,既解酒,又助消化。
13.大醬炒雞蛋大醬炒雞蛋,東北美食之一。
雞蛋四五個、大醬一小碟、面醬少許、番茄醬少許(將三種醬混合在一起)、蔥三四棵、糖少許。
咸鮮味美,下飯可口。
14.酸菜燉粉條酸菜燉粉條是東北的一道傳統菜,口味酸爽鮮美,由酸菜、五花肉和粉條燉煮而成。
先煮軟五花肉,再依次放入酸菜、粉條煮,加入調料即可。
15.鯰魚燉茄子鯰魚燉茄子是東北一帶的風味名菜,屬于東北菜。
俗語說:“鯰魚燉茄子,撐死老爺子”,由此可見這道菜之美味。
用新鮮的鯰魚和茄子一塊燉制,魚和茄子混在一起,使鯰魚肥而不膩,茄子鮮香味濃,葷素相得益彰。
茄子粘了鯰魚的香,鯰魚有了茄子的味。
東北的美景美食字篇六
你如果在東北老家過年,那年味兒真是十足!貼春聯,掛燈籠,放鞭炮……美味兒佳肴更是數也數不清,像大餡餃子,朝鮮冷面,小雞燉蘑菇,殺豬菜……可我的最愛卻是蜜汁排骨串兒。
“寶貝,別玩了!我們出去吃飯了。”一陣催促聲把我從游戲中拽出來。“去吃什么啊?”我不耐煩地問道。“盛雙盛烤串。”爸爸答道。“太好了!”這可是我的最愛。我立刻退出游戲,換好衣服,穿好鞋子,急忙躥出家門。一路上,想烤串想得我直流口水。
我的家鄉在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烤肉可是哪兒的一絕!每次要吃烤肉時我都異常興奮。
到了盛雙盛烤肉店,我立馬找個位子坐下,開始點菜。不一會兒,我喜愛的蜜汁排骨串上來了。那一個個鮮嫩的小排骨,上面撒著獨特調制的蜜汁,把鼻子靠近一聞,一股油膩而又清爽的香味兒撲鼻而來。我迫不及待的抓起一串排骨串狼吞虎咽的吃了起來。真香啊!香甜中帶著一絲絲辣味,筋脆中帶著一絲絲軟嫩。你們要是沒吃過那可真是莫大的遺憾啊!
排骨串的形狀很奇特,有的像小石子,有的像仙丹,還有的像“足球”……后來經過了解,這些小排個個都是選的上好的仔排,剔除骨頭,用特制的蜜汁調料腌制好,穿在小竹棍上,過油烤制,一串讓人口水直流三千尺的排骨串就新鮮出爐了。再蘸上點香噴噴的芝麻粉,那才叫香呢!
我的家鄉的特色美食說也說不盡,嘗也嘗不完,但我最最最愛吃——蜜汁排骨串,在杭州可沒有這口服啊。明年我還會回老家再去嘗嘗更多的美食。
東北的美景美食字篇七
生活因為美食多了煙火的氣息,美食也能夠使人的心情放松下來,哪怕是吃粗茶淡飯,也會感到格外的美味。
一道菜,一個食物,代表著回憶和一段時光,而美食總會有這樣的魔力,會讓人陷入回憶之中,回憶起那些年曾吃過的菜,愛吃的一道料理,在品嘗一道菜的時候,不光是在品嘗,里面還注入了做菜人的心血。
我最愛吃的一道料理就是火鍋,因為火鍋不像其他的料理需要做,而且很簡單,但是火鍋一定要兩個人吃,兩個人吃火鍋就特別有氛圍。
一個人吃飯和兩個人吃飯的感覺不同,我比較喜歡兩個人吃飯,比如不好吃的飯菜,有人陪你吃,你便不會覺得不好吃了。
吃飯仿佛是一種快樂和享受,享受的是美味,更能讓人的心情平靜下來,一道風景,一道菜肴,我想這大概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
美好往往就來自于生活,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皆是美好,所見皆是星河,星河之美,往往就在瞬間,需要我們珍惜。
行走在各種各樣的街道,穿梭在城市最繁華的地段,來回的行走,悄然地發現身邊的美景和美味,也許是一家古老的店鋪,也許是一家新開的店鋪。
生活中的苦辣酸甜,就像一道料理和一個人的心情,你永遠都無法預料明天會發生什么,明天或意外哪個先來臨。
生活有太多的不確定,而這種不確定,有的時候會打亂我們的腳步,但是不能打亂我們前進的心。
一食一味,人間至歡,人間最美好的就是享受身邊的美好和留住身邊的美好,美好是需要我們珍惜,同時也需要我們去品嘗,品嘗身邊的美味,把自己所收獲的東西帶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