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中秋賞月作文評語篇一
追溯中秋賞月的來歷,據《長安玩月詩序》載:“秋之于時,后夏先冬;八月于秋,季始孟終;十五之夜,又月之中。稽于天道,則寒暑均,取于月數,則蟾魄圓。”也就是說,八月十五在秋季八月中間,故曰:“中秋”。為何人們鐘情中秋賞月呢?有詩道:“明月四時有,何事喜中秋?瑤臺寶鑒,宜掛玉宇最高頭;放出白豪千丈,散作太虛一色。萬象入吾眸,星斗避光彩,風露助清幽。”
從時令上說,中種是“秋收節”,春播夏種的谷物到了秋天就該收獲了,自古以來,人們便在這個季節飲酒舞蹈,喜氣洋洋地慶祝豐收,這在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就有描繪。從淵源上說,中秋又是“祭月節”,它源于遠古人類對自然的崇拜。古代帝王的禮制中有春秋二祭:春祭日,秋祭月。最初祭月的日子在“秋分”這一天,“秋分”這個季節在八月內每年不同,所以秋分這一天不一定有月亮,祭月無月是大煞風景的,逐漸約定俗成,祭月的日子固定在八月十五日。從科學觀察來看,秋季地球與太陽的傾斜度加大,華夏大地上空的暖濕空氣逐漸消退,而此時,西北風還很微弱。如此,濕氣已去,沙塵未起,空氣即顯得格外清新,天空特別潔凈,月亮看上去既圓又大,是賞月的最佳時節。恰如古詩所云:“光輝皎潔,古今但賞中秋月,尋思豈是月華別?都為人間天上氣清澈。”
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魏晉時期,盛于唐宋。據宋朱翌《曲消舊聞》說:’中秋玩月,不知起于何時?考古人賦詩,則始于杜子美。”瀏覽唐詩,中秋賞月詩確有多篇,如王建有詩云:“月似圓盛色漸凝,玉盆盛水欲侵棱。夜深盡放家人睡,直到天明不炷燈。”徐凝的詩云:“皎皎秋月八月圓,嫦娥端正桂枝鮮;一年無似如今夜,十二峰前看不眠。”
宋代,民間中秋賞月之風更加興盛。據《東京夢華錄》對北宋京都賞月盛況有這樣的描寫“中秋夕,貴家結飾臺榭,民家爭占酒樓,玩月笙歌,遠聞千里,嬉我連坐至曉”。《新編醉翁談錄》記載:“傾城人家子女不以貧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服飾之,登樓或于中庭拜月,各有所期:男則愿早步蟾宮,高攀仙桂;女則愿貌似嫦娥,圓如皓月。”
明清以后,每逢中秋,一輪圓月東升時,人們便在庭院、樓臺,擺出月餅、柚子、石榴、芋頭、核桃、花生、西爪等果品,邊賞月,邊暢談,直到皓月當空,再分食供月果品,其樂融融。在我國的少數民族地區,中秋這一天,還舉行別具特色的“拜月”、“鬧月”、“行月”、“跳月”、“偷月”等豐富多彩的活動。
中秋賞月游岳麓山,訪岳麓書院,看橘子洲的金桔開始熟了,而天心閣古城墻上的月色更有一種古樸蒼涼的味道。
當你登上青島嶗山太清宮山項,中秋明月升空時,只見天上月與海中月交相輝是映。水生光,月更明,恍若置身于仙境之中。
中秋賞月作文評語篇二
今年的中秋節我們是在姑姑家度過的。我們早早吃完晚飯,拿著一些貢品就上六樓去賞月。我們擺好了貢品,月亮還沒出來。我們就先坐在一起聊聊天。
突然,弟弟大叫:“月亮出來了!月亮出來了!”我急忙往天空看去。黑黑的天空中,掛著一輪明月。在這里,它是如此明亮,如此皎潔,就像掛在天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不一會兒,它被絲絲云霧包籠著,又像一位害羞的小姑娘。
我頓時想到一句古詩: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這圓圓的圓月,真像詩人所說的那樣,像一個白玉盤。
這時,爸爸說:“中秋賞月可不能不吃月餅不喝茶,要不,這中秋節過得就沒有意思了。”說著,爸爸拿來了一壺茶和一個大大的月餅,給每人沏上一杯,再把月餅切成小塊小塊的,每人一片。我細細的品嘗著,往月亮看去,突然想起了《嫦娥奔月》的傳說,而另一個《吳剛伐桂》的傳說我倒是忘了。于是,我問爸爸:“爸爸,月亮上是不是還有一個天天砍樹的吳剛?”
爸爸回答:“是啊。據吳剛是漢朝西河人,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就把他貶謫到月宮的桂花樹下,讓用斧頭砍樹,但每次斧再舉起斧頭,之前砍的創傷又自動痊愈了,所以,吳剛做的就是無用之功啊……”我和弟弟聽得津津有味。
不一會,天上陸陸續續的出現許許多多的孔明燈,它們就像一顆顆小星星、一只只螢火蟲在天空一閃一閃的,讓天空變得更加寧靜、美麗、閃亮。我想,這些孔明燈中也有不能回家與家人團聚的人放的吧。“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但愿明年的中秋,他們能回家和父母吃團圓飯吧!
中秋賞月作文評語篇三
天,我盼望的中秋終于來臨了。路上的人真多,爸爸特地趕來,還買了很多好吃的,說:"今天我們全家要大團圓。"
在飯桌上,爺爺說:"你們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吃著香噴噴的菜,覺得今天太好了。吃過晚飯,月亮升上了高空,圓圓的,亮亮的。過了一會兒,夜深了,我去睡了。躺在床上,我看不見月亮,但我能感覺到月亮很高,很圓,很亮,很美。
都說中秋賞月要在離天三尺三的地方。
我們是在下午五點半出發的,要在仰天崗頂峰鐘靈樓看看這個銀光四射的月亮。我們一路騎著自行車沖了上去,騎著騎著,就到了兩座山之間,我往左右一看,嘿!這里的樹木長得突兀森郁,很有氣勢,猶如一張張工藝精湛的毛毯,鋪在褐色的大地上,使大地顯得更加神秘。
到了山腳,立刻馬不停蹄地登頂,這時已經接近傍晚了,因此我們要加快腳步,每登高一步,我的心情就異常激動,因為我即將看到這一輪明月了。黃昏的太陽,臉滾燙滾燙的,再加上周圍赤色的晚霞,使太陽的力量,顯得更加強大了。
終于,我們快到山頂了。月亮逐漸露出了一角,慢慢地,整個月亮現身了。它象一顆價值連城的夜明珠,嵌在鉆藍色的無限天際中,月亮射下來的光,有些刺眼,又有些朦朧,這讓月亮更加神秘莫測了。在這里我們不用手電筒,頂峰下面綿延的群山,猶如一幅巨大的水墨畫,盡收眼底。江山如此多嬌,令人思緒萬千,心潮澎湃。
這一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永久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