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的主要食物是元宵,它是由糯米粉制成的小球狀甜點。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選的元宵節品味心得,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些靈感。
又是一年元宵節(通用16篇)篇一
元宵佳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各民族的節日風俗不一樣,我們家鄉過元宵佳節熱鬧非凡,喜氣洋洋。這天的活動內容真是豐富多彩啊,似乎要把所有喜慶都融入這一天。
元宵佳節這天到處張燈結彩,喜氣洋洋。他別是舞龍、舞獅最熱鬧,龍是花布做的,有的用十個人舞,龍頭前面有一顆珠子。這個珠子叫“龍珠”,龍舞起來時很好看,像真的的龍一樣,觀眾不斷叫好,有些觀眾去摸龍,他們說摸了龍能治百病,一年都不會生病,舞的人舞的滿頭大汗,觀眾拍手叫好。
說舞龍精彩,還有根有意思的,這天人們都要走出戶外,到處游玩,親戚們一起去游玩,聽他們說,又完了以后一年都不會生病,不過我想人們出去走一走,還是有一定道理的,春節間吃的好,喝的好,人們出去活動活動,鍛煉身體當然不會生病。過元宵佳節這天還有個最吸引人的節目——看煙花,6點鐘時廣場已經來了很多人了,都在那里尋找好的位置,7:00了,到處人山人海,只聽見“?”的一聲,禮花爆開,照亮了天空,接著又放了一個禮花,禮花爆開的時候是紫色的,非常好看,接著把禮花爆到水面上,禮花在水面上跳舞,大家都高興的歡呼起來,我們聞到了許多火藥味,突然,一個禮花爆開了,綠色馬上變成紅色,又變成了黃色,隔了幾秒,又發出了幾發,精彩的時候到了,一個禮花爆開了,像一簾瀑布飛流直下,真是有一落千丈的感覺。焰火晚會結束了,但是人們還留戀在晚會之中。
家鄉的元宵佳節真是個快樂的節日。
又是一年元宵節(通用16篇)篇二
隨著幾聲沉悶的響聲一道道煙花劃過天空,綻放出五顏六色的花朵,形狀各異。這個元宵節,讓人歡喜。
這天,我們全家去了公園。公園里人山人海,游人們擦肩接踵。我們好不容易擠進了里面,不同得大吃一驚!這里的游戲項目真不少哩!猜燈謎、放花燈……我迫不及待地取了一個燈謎,想得一個花燈。題目一出,臺下的觀眾就紛紛議論起來。有的人臉上露出了自信的微笑;有的人眉頭緊鎖,翻看著手機。這時,爸爸眼睛一轉,猜出了謎底。我得了一個小兔子花燈,別提多開心了。
隨著擁擠的人流,我們好不容易擠到了河邊。河面上漂著許多河燈,好像天上的星星散落人間。忽然,我看到一個大姐姐,手捧河燈哭了起來。“這是怎么了?”我問爸爸。“大概是太思念親人了吧。”爸爸嘆了口氣。我拿著河燈,隨著“嚓”的一聲,蠟燭被點燃了。火光柔柔的,風一吹,便隨風搖擺。爸爸幫我把河燈放了出去。我在心里祈禱著:愿我的心愿能夠實現,也愿大姐姐的心愿實現。
在人山人海中,我們擠出了門……。
又是一年元宵節(通用16篇)篇三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滿春衫袖。
時光飛逝,轉眼間我們便已長大。但這只是身體上的成長,我們的心靈,真的成長了嗎?
今天是元宵節,我給自己放了一天假。上午空閑時,匆匆一瞥鏡子里的人,不由得有些訝異。
你是什么時候開始,喜歡皺眉頭的呢?
你有沒有什么煩心事,為什么呢?
我也不知道。或許,這就是人的改變吧,
我默默地給出答案,心底卻是一片茫然。為什么呢?
過完元宵節,年也就過完了。窗外偶爾有幾聲鞭炮炸響的聲音,汽車飛馳而過的聲音,三三兩兩的人們說話的聲音。元宵節永遠都是這樣,早上永遠不如晚上熱鬧。
天逐漸明朗起來,到達了一天中陽光最刺眼的時間,隨后又逐漸黯淡了下去。直到最后一抹陽光都消失不見,天空才慢慢的變黑,一直到黑暗籠罩大地,不遠處的街上,燈像一條沉睡著的火龍一般蜿蜒著,元宵節的高潮才開始。
吃過了晚飯,媽媽又煮了元宵。光線打在它們光滑的皮上,折出好看的暈。媽媽拿起一張桌子,放在地上,又拿出一些帶花紋的瓷杯,在瓷杯中盛上元宵,把瓷杯一字排開放在桌子上。又點了一把香,點上了蠟燭。因為有風的緣故,使得火光搖曳不定。
這時候,窗外有煙花開始綻放。它們從炮筒里出世,躍上了它們一生的最高點,拼盡全身的力,只為綻放出最絢麗的色彩,待到燈枯油盡之時,那飄落下的“嘩啦”聲,便是它們自己給自己的鼓掌聲,隨后便消散在空氣中。它們的一生也就這么短短幾秒,卻得到了人們的喝彩,所以它們不悔,也不怨。
我問自己,你什么時候變得多愁善感了?
這個問題我同樣無法解答。
人那,就這樣被時間悄無聲息的改造著。
下了樓,我望著正在焚燒吞噬紙的火焰呆呆地出神,直到噼里啪啦的鞭炮聲響起,才把我拉回現實。
鞭炮閃爍著,跳躍著,訴說著它生命的精彩。
放完鞭炮,我便開始放孔明燈。將蠟點燃,看著紅色的燈壁慢慢膨脹。我好像感到手中有一股生命在成長,它想要掙脫我給它的束縛,它渴求自由,它向往藍天——于是,我松開了手,看著它慢慢的向上升起,看著它越來越小,最后,和眾多孔明燈一起飛走了,化作群星點點。
我又問自己,你為什么沒有許愿?
——許了愿,愿望就能成真嗎?現實不是童話,沒有心想事成的奇跡,沒有如愿以償的夢想。它無情地把你的夢境撕碎,留你一臉的虛冷。孔明燈寄托的不是愿望,而是希望。
我再次向天上看去,發現我已經找不到我的希望了。
長大是一瞬間的事,當你想長大時,你就已經長大了;而成長是一輩子的事,你永遠都在成長。
又是一年元宵節(通用16篇)篇四
當大家還沉浸在新年的喜悅中時,余興未盡的又迎來了中國另一個傳統節日——元宵節。
正月是陰歷的元月。大家稱夜晚為‘宵、根據中國的傳統,在這一天里大家要素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還要外出賞月,燃放煙花,囍猜燈謎,共吃夜宵,合家團聚,共慶佳節。
今年也不例外。元宵節的'夜晚,我和母親來到了街上。街道上人山人海,在一家大超市的門前,舉行了猜燈謎活動。我和母親連忙擠了過去,你那里早已圍得水泄不通。我抬頭看到一張謎紙:我的心——打一字。我心里想:我就是吾,吾字加一個豎心旁就是“悟|“字。我連忙的把謎紙揭了下來。擠到閱獎處對答案,果然對了,經過我和母親的擠次腦力大作戰,大家抱著五六件禮物回家了。
回到家,大家全家圍著吃元宵,母親把煮好的元宵端到了每個人的面前,那熱騰騰的的元宵溫暖著每個人的心。父親就說:“這吃元宵也是有學問的。四個表示四喜臨門,把個表示八面玲瓏,十個表示十全十美”伴隨父親的話,我把元宵送進了嘴,那餡甜到了我的心里。
吃過元宵,大伙都來到樓頂,一邊看煙花一邊閑聊,大伙都沉浸在了節日的歡樂中,到處都洋溢出一種愉快的氛圍。
元宵,是新年后的一個月,它寄托著大家的美好心愿,象征著合家團圓。祝福大伙在新的一年里心想事成,和和睦睦。
又是一年元宵節(通用16篇)篇五
因為元宵節是傳統節日,所以到了這一天,我家也認認真真地過起了這個節。
一大早,媽媽就開始為我們準備食物。早餐一般比較簡單,重點在午飯,其隆重程度不亞于除夕的團年飯。你看,全家都動員起來了,穿好護衣,洗凈手,個個上陣,連好吃懶做數第一的弟弟也來湊熱鬧了。媽媽和好糯米面團,我和爸爸就捏湯圓兒。媽媽用手托起一團面,掰成大小相等的兩坨,兩手輕輕揉捏,三兩下就變成了圓圓的湯圓。爸爸搓湯圓的手藝很嫻熟,一坨面在他手里像變魔術一樣眨眼成了圓咕咕的湯圓兒。我的手藝雖然趕不上他們,但也還是像模像樣。弟弟來了興致,湊到跟前,看爸爸把兩坨湯圓面放在手掌心滾動,他也學著合起兩手掌來回滾動,可是他那小手掌哪能一次滾兩個湯圓呢?我們一次只花費十幾秒鐘就做好了兩個湯圓兒,可弟弟手掌里的兩坨面怎么滾都無法成形。他著急了,干脆直接把這兩坨奇形怪狀的湯圓面,和我們做好的成品放到一起,這兩坨癟湯圓兒放在我們做好的湯圓當中簡直就是“雞立鶴群”。
“秋豪,你做的湯圓兒好難看!”
“你做的才難看,哼!”他雖然嘴硬,但還是覺得自己沒面子,于是就去“進攻”我們做好的成品——把我們做的湯圓兒挨個兒捏癟了。
“秋豪,等會兒你不想吃湯圓啊?自己不會做還搞破壞,弄得這么難看,誰還吃呀?”沒想到他還哼哼唧唧的,像要哭了。爸爸只好說:“算了算了,我們就吃這癟湯圓兒。”對于弟弟的頑皮,全家人都很無奈,在這大過節的,也不好說他什么。
捏好了湯圓,下一道程序就是煮湯圓了。媽媽用煤氣灶炒菜,我們就用大土灶煮湯圓。我負責添柴火,爸爸負責看鍋里的湯圓。鍋里剛冒熱氣兒,弟弟就流口水了,一會兒催我趕快加柴火,一會兒催爸爸趕快把湯圓下鍋,還跑去媽媽那兒告狀,說:“姐姐和爸爸他們好慢,存心不讓我吃湯圓。”媽媽的注意力都在炒菜上,一會兒放鹽一會兒加醋的,哪顧得上弟弟在旁邊嘮叨,就只好嗯嗯喔喔地敷衍著。
弟弟盼呀盼,終于湯圓出鍋了,媽媽的菜也炒好了。不用說菜很豐盛,雞鴨魚肉皆備,色香味形俱全。爸爸在門口放鞭炮,噼里啪啦還沒響完,弟弟就已經迫不及待了,用勺子舀起一個湯圓兒就往嘴里送,剛起鍋的湯圓可想而知是很燙的,燙得弟弟亂蹦亂跳,趕忙吐到地上,伸出舌頭直哼哼,還一個勁兒用手對著嘴扇風,身子轉來轉去。爸爸忍不住笑了,我們全家都笑了。
我們一家人開開心心地品嘗著小年味兒,品嘗著親情。添湯圓時,我悄悄把包著一枚硬幣的湯圓盛到弟弟碗里。弟弟吃到這枚硬幣,露出驚訝的神色,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對弟弟祝福:“新年好運,健康成長!”
元宵節曾經深深吸引我的,倒不是熱乎香甜的湯圓,而是那些讓人看得眼花繚亂、近乎暈眩的舞龍舞獅和彩燈,我也僅僅有一次真正感受到元宵的“鬧”。
這份記憶當然要屬于鄉村和童年。那還是元宵節的前兩天,奶奶帶著我出去串門。老人們一聚起來總是有話說,我就被允許在那家人的院子里到處看看。村子里的人家喜歡在房子旁砌上或小或長的屋子,我透過窗戶看見里頭泛著橙色的燈光,還有彩色的什么,只可惜玻璃太模糊。“進去看看吧,不過不能亂碰哦。”那家主人對我說。我一邊想著是什么這么神秘,一邊推開門進了屋。如今那景象在我腦海里如同夢境一般,我記不太真切我說了什么,那屋子是不是真的如我印象中的長,但我記得我眼前出現了一片用紙糊成的彩燈,有的掛著,有的放在桌椅上;有魚形的,球樣的,有元寶、燈籠、蝙蝠……我一路往屋里走,在一盞魚形的燈前停住了:它是在一個用吸住條架成的魚的模型上用米糊糊上了不同顏色的紙做成的;魚嘴用紅紙裹住,眼睛是用類似紐扣的東西縫上的,魚身金色比較多,還被勾上了彩色的鱗片,底下露出來的竹條上迷糊還沒干。屋子里頭燈下的老奶奶借著燈光把竹條削得細長。原來這些彩燈都是她的杰作。屋子被橙色的光籠著,灑在彩燈暖暖的顏色上,我恨不得馬上將它們全點上,那樣它們就有了生命。于是心里就只盼著元宵這天快點來。
終于,這天晚飯后爺爺帶我來到了舞獅的地點,那是一家人的坪上。從爺爺那里知道每年舞獅都會在一戶人家門前進行,只要有寬敞的坪地就行。舞龍舞獅的人還沒來,那兒就已經滿是人在走動。大嬸大伯們手里都捧著花生瓜子,見著我就會塞一點過來,不久我的小口袋就撐起來了。天泛著冷冷的藍色,但隨著“咚咚的”鑼鼓聲和坪地里紅色獅龍的顫抖,天地間剎那間就暖了。孩子們開始叫著、喊著,還有的扔手上的刮炮。一個小男孩扔了一個在我腳下,嚇得我往后直跳。爺爺干脆讓我騎在肩上,這樣我就可以看得更清楚了。
那兩頭獅子像喝醉了一般,沿著場地周圍搖搖擺擺地走過來。起初走得有些像貓步,并不顯得多威武;等人都圍好了,一頭獅子開始猛地眨眼,由于睫毛被做得老長,都齊刷刷地抖動。它神氣地晃了晃頭,鬃毛也跟著一揚,泛著金色的亮光。另一頭也不示弱,撲騰著向前一躍,張了張嘴露出里面的鮮紅色。一個繡球拋過來,它們仿佛是酒醒了,爭著去搶但也不那么急促,總要放慢動作來把技藝展示盡。一頭獅子向前一撲,另一頭便敏捷地向后一退。接著頭頂著頭搖晃,眨著眼,嘴一張一合,像是互相在嘲笑。經過人群時偶爾會把頭探過來嚇嚇孩子,不過大多數孩子都笑個不停。我看得入迷,本不知道什么時候該鼓掌,但觀眾中會總會有人叫好,我就跟著大家一起鼓掌。這邊的舞獅已經讓人看得不想走開了,那邊舞龍的也變換著各種姿勢,追著球一圈一圈,加上拿彩球的人都翻幾個跟斗,地上鞭炮的煙霧還沒消散,我們一個個,連同獅子、龍都成了騰云駕霧的仙物,一起沉浸在這傳統節日的歡樂中了。
天晚了,我實在禁不住瞌睡,爺爺背著我往回走。我瞇著眼睛往回看,發現一隊如長龍般的燈火正沿著小路蜿蜒移動。難道是誰把銀河請到了人間?噢!那一定是那位老奶奶做的彩燈被點起了,鄉親們舉著在村里走。爺爺說:“那些彩燈會經過很多人家,驅走邪氣,是對新年的祝福……”
以后的歲月里,我再沒過過那樣的元宵節。起初還看到過舞龍舞獅的表演,只是已沒有了那花生瓜子,沒有了那手工的彩燈,沒有了那傳統的'熱鬧。之后也就是速凍湯圓一下鍋,一個個冒著熱氣躺在碗里作為元宵節的標簽,除此之外,再沒有與平常日子不同的。
元宵節什么時候還能如那般“鬧騰”呢?
提起元宵節,我想起了一個非常有趣的傳說: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鳥,錯飛到人間的一個小村莊里,那村里的人以為是一只壞鳥,就把他殺死了。這事被玉皇大帝知道了,他讓天兵去把那村莊給燒了。仙女聽到了玉皇大帝的話,就讓一個神仙變成老奶奶到村里報信。神仙到人間跟村里的人說,在村里村外點上篝火,才能免去災難。他們按照神仙說的做了,玉皇大帝一看,心想,我還沒有放火,他們就放起火來了,自己燒自己。玉皇大帝樂得哈哈大笑。這個小村莊真的免去了大難。這個事情流傳開來,就有元宵節了。
這就是傳說,不是真的,真的元宵節起源于漢朝。印度人信佛,他們成佛的人,把他們燒成骨灰,扒一扒,有一個像珍珠一樣的東西,叫舍利子,印度人朝拜舍利子。這事后來流傳到中國的漢朝,民間也有了佛教的活動。舍利子的事情被漢朝的皇帝知道了,他們也在皇宮,張燈結彩,朝拜舍利子。老百姓看著很好玩,也跟著玩,張燈結彩,但是沒有舍利子,這就形成了每年正月十五張燈結彩、放篝火的玩法。就演變成后來的元宵節。
唐朝的元宵節是最熱鬧的,他們有寶馬香車,燈樓高50米,有50000盞燈,燈樓里有20個房間,過三天,人們都到街上玩。宋朝是過五天,他們過的也很熱鬧,也是在街上玩,玩法很多。明朝是過十天,從初八玩到十七。
正月十五,人們一起吃元宵,猜燈謎,鬧花燈,耍龍,獅,放煙花,踩高蹺,扭秧歌。對了,張燈結彩是中國最古老的民間活動,而扭秧歌是后來的風俗。有各種各樣的玩法。
南方的風俗也很好玩,其中有偷菜.女生上別人家偷,別人看見也沒事,但是男生不能偷。
我的家鄉也有自己的玩法,在冰上玩,滾冰是最有意思的了,我上冰上一滾,我的頭都滾暈了。打花臉也很有意思,你給我打,我給你打,打來打去非常好玩。
中國的元宵節非常好玩。
今天,是一年一度正月的元宵節。等到了晚上,我們一家人去公園去看煙花。我們到了公園,這里人山人海,熱鬧非凡。我們隨著人流到了樓房上,打開窗戶,眼望八方,不知從哪放起。就這樣等著,盼著。
開始放煙花了,我心潮澎湃。首先,幾顆明亮的火星一顆接著一顆沖上了灰暗的天空,剎那間,火星炸開了,變成了一朵朵五光十色的巨大的花蕊,又好似一位美麗的仙女,把希望的花瓣灑向了人間。有時候又像一團團金色的火光“畢剝畢剝”地炸開來。紅的,黃的,藍的,綠的,紫的各種各樣的顏色把天空打扮得絢利多彩,特別是是紫色,那么耀眼,使人心曠神怡。炸完了,在場的觀眾一呼百應。
接著,還放了玉花門的煙花,千姿百態。令人滑稽的煙火像一條條活蹦亂跳的小魚,又像一只只到處亂跑的老鼠從又粗又短的爆竹里躥出來,飛來飛去,數量越來越多,千絲萬縷。彩虹橋令人拍手叫好:兩個爆竹,一個煙花飛向左邊,另一個飛向右邊,形成了一座五顏六色的彩虹橋,又似月牙。許多煙花令人贊嘆不已。有的像許花環套在一起,有的像一把撐開的彩色雨傘,有的像彗星,還有的像長長的瀑布傾瀉而下,又像下起了圓圓的小水珠,壯觀極了。天空已是光輝燦爛,煙花更是光彩奪目,目不暇接。
煙火晚會結束了,我依然沉浸在那火樹銀花美麗的境界中,久久不能平靜。我真希望今后的生活,也能象這煙花一樣絢麗多彩。
今年的2月28日就是元宵節了,按照學校的慣例,本周五舉行了一年一度的慶元宵活動。
整整一個中午和一個下午的鬧元宵活動中,最令我興奮的就是“尋寶”游戲了。“下面,五、六年級的尋寶游戲開始……”隨著廣播響徹云霄起,全六年級的同學就一窩蜂地沖出教室,向操場奔去。也有些同學似乎對當上“尋寶大王”沒什么興趣,不緊不慢地走在中間,急得后面的人跟幽靈似的晃來晃去,想超也超不過去。我和邵玉晨隨著人流終于擠到了一樓,開始了我們的尋寶活動。
我們漫無目地的向前走著,東張西望,希望有些意外收獲。只見有些同學在慢悠悠地低著頭找燈紙,也不看自己正往哪兒走;有些同學則拉著同伴東奔西跳,不知從哪兒下手;有些同學正在一塊一塊地方細心搜察。
“房子!”不知誰叫我,我四下張望,只見朱諶懿、包揚雯、張樂遙正在向我和邵玉晨跑來。“去一號樓的花圃找找吧!”“走!”我們便向一號樓的花圃奔去。來到花圃,只見已經有幾位同學已經在那里展開搜尋工作了。我們也埋頭找了起來,翻翻草叢,沒有;翻翻低矮的灌木叢,沒有;彎腰看看松樹底下,沒有;墊起腳尖看看樹洞,沒有;翻開松動的青石板,還是沒有。。。。希望之燈一次又一次地點燃,一次又一次地熄滅。一張張令我興奮地白色紙條在我眼前出現,翻過來卻是一片又一片令我失忘的空白。我一次又一次翻動每一個可能的地方,卻依舊一無所獲。不久,這個令我興奮的游戲便在廣播聲中宣告結束。
又是一年元宵節(通用16篇)篇六
又一輪美麗明月,又一個元宵佳節,又一段幸福時光,又一次真誠祝福,祝你和你的家人:團團圓圓,甜甜蜜蜜,和和美美,順順利利!
又是一年元宵節,祝福您:在狗年里每天有一個好心情,每夜做一個甜蜜夢,讓你時時有人關心,處處受人關注!好運連連,天天發大財!
元宵到,送你幸福元宵,愿:工作的不順心全部“宵”散,生活的煩惱統統“宵”散,雜事的揪心也一律“宵”散,獨留下快樂與幸福。祝元宵快樂!
又是一輪皓月當空,又是一年元宵佳節,又是一次新年喜慶,又是一份喜悅心情,又是一段美好時光,又是一句深深祝福:愿你合家團團圓圓,一切順順利利!
元宵到,送你一個燈籠,絲絲的牽掛是燈線,綿綿的思念是燈罩,深深的祝福是燈炮,愿它帶給你圓圓的夢想,圓圓的期望,元宵快樂!
元宵吃湯圓,湯圓香又甜;元宵鬧花燈,花燈放光芒;元宵上街逛,小心跌又撞;元宵送祝福,平安與健康,兩者不能忘,幸福永綿長,祝你元宵節快樂!
又是一年元宵節(通用16篇)篇七
燈節的晚上,古運河邊的萊茵小鎮人流如潮,這里正舉行2023年元宵燈會,我和好朋友也參加了觀燈的人群,去湊個繁華。來到萊茵小鎮的大門,古牌坊上披紅掛彩,兩個大紅燈籠像孩子的臉,得意洋洋地歡送人們的到來。
進入小鎮映入視線的是燈的海洋。一盞盞各種各樣的宮燈,上面有的畫著仙人,騰云跨風,突如其來;有的畫著一幅幅山水畫,風光秀麗;有的畫著一只鳥兒站在枝頭……真讓人琳瑯滿目。我們的眼光被一位扎制紙燈的老人吸收住了,竹子、鐵絲這些毫無生氣的'東西在他乖巧的手中變成了靈敏的兔子,機靈的蚱蜢和美麗的荷花……這就是我們傳統的花燈藝術,多么的巧妙啊?你看那是什么?”我順著小同伴手望過去,河邊臥著一條巨龍,我們擠過去,原來是一組龍舟燈,劃龍舟的是活靈活現的十二生肖兄弟。我喃喃自語地說:“鬧花燈怎樣沒有猜燈謎呀?”“嘿,別急,前面不就是燈謎區嗎?”小同伴們拉著我的手跑過去,只見彩繩上掛滿了彩旗和燈謎,猜謎的人們在翹首張望。猜中的人興致勃勃,跑去領獎。沒猜出的人苦思冥想;真是樂趣無量。
我們也參加了猜謎的活動。在歡樂中,時間不知不覺過去了,萊茵小鎮仍然燈光芒煌,似乎是一幅夜景“清明上河圖”,我不由想起了“夜市千燈照碧云”這句古詩。
又是一年元宵節(通用16篇)篇八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滿春衫袖。
——題記。
今天是元宵節,我給自己放了一天假。上午空閑時,匆匆一瞥鏡子里的人,不由得有些訝異。
你是什么時候開始,喜歡皺眉頭的呢?
你有沒有什么煩心事,為什么呢?
——我也不知道。或許,這就是人的改變吧,
我默默地給出答案,心底卻是一片茫然。為什么呢?
過完元宵節,年也就過完了。窗外偶爾有幾聲鞭炮炸響的聲音,汽車飛馳而過的聲音,三三兩兩的人們說話的聲音。元宵節永遠都是這樣,早上永遠不如晚上熱鬧。
天逐漸明朗起來,到達了一天中陽光最刺眼的時間,隨后又逐漸黯淡了下去。直到最后一抹陽光都消失不見,天空才慢慢的變黑,一直到黑暗籠罩大地,不遠處的街上,燈像一條沉睡著的火龍一般蜿蜒著,元宵節的高潮才開始。
吃過了晚飯,媽媽又煮了元宵。光線打在它們光滑的皮上,折出好看的暈。媽媽拿起一張桌子,放在地上,又拿出一些帶花紋的瓷杯,在瓷杯中盛上元宵,把瓷杯一字排開放在桌子上。又點了一把香,點上了蠟燭。因為有風的緣故,使得火光搖曳不定。
這時候,窗外有煙花開始綻放。它們從炮筒里出世,躍上了它們一生的點,拼盡全身的力,只為綻放出最絢麗的色彩,待到燈枯油盡之時,那飄落下的“嘩啦”聲,便是它們自己給自己的鼓掌聲,隨后便消散在空氣中。它們的一生也就這么短短幾秒,卻得到了人們的喝彩,所以它們不悔,也不怨。
我問自己,你什么時候變得多愁善感了?
這個問題我同樣無法解答。
人那,就這樣被時間悄無聲息的改造著。
下了樓,我望著正在焚燒吞噬紙的火焰呆呆地出神,直到噼里啪啦的鞭炮聲響起,才把我拉回現實。
鞭炮閃爍著,跳躍著,訴說著它生命的精彩。
放完鞭炮,我便開始放孔明燈。將蠟點燃,看著紅色的燈壁慢慢膨脹。我好像感到手中有一股生命在成長,它想要掙脫我給它的束縛,它渴求自由,它向往藍天——于是,我松開了手,看著它慢慢的向上升起,看著它越來越小,最后,和眾多孔明燈一起飛走了,化作群星點點。
我又問自己,你為什么沒有許愿?
——許了愿,愿望就能成真嗎?現實不是童話,沒有心想事成的奇跡,沒有如愿以償的夢想。它無情地把你的夢境撕碎,留你一臉的虛冷。
孔明燈寄托的不是愿望,而是希望。
我再次向天上看去,發現我已經找不到我的希望了。
長大是一瞬間的事,當你想長大時,你就已經長大了;而成長是一輩子的事,你永遠都在成長。
——后記。
又是一年元宵節(通用16篇)篇九
啊!
時間真快啊,20xx來啦!還在昨日的歡笑中,殊不知自己又長大了一歲。面對著日漸蒼老的爺爺奶奶,心中有種說不出的滋味。
寶寶乖!真快,我都做姑姑啦!
面對著(可以說是我的下一代)心中的喜悅不禁映在眉梢。過年了,家家團圓。當意識到自己不再是個孩子,心中很矛盾!會不會失寵,會不會被家人忽視······擔心顯然是多余的,因為無論到哪兒,我們都是一家人,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重要的一年!我即將迎接中考為自己的未來天上第一筆不知這一筆是濃還是淡是成的一筆還失敗的一筆!不過希望一切都好吧!
又是一年元宵節(通用16篇)篇十
盛夏,突然很懷念初一的時光。教學樓旁的大樹下,三三兩兩的在乘涼,雙腿盤起,坐在被太陽烤的炙熱的大地上。時不時傳來嬉戲的笑聲,操場上樹上的知了聲,伴隨著耀眼的陽光,和此時樹下的少年們構成一幅美麗的畫面。在腦海里揮散不去,久久不能忘懷。
那時候的我們討論著未來的模樣,糾結著當時的煩惱,嘴上說著夢想,沉浸其中難以自拔,充滿著好奇,但又一腔熱血。
中考過后,我們都經歷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次小小的離別。是開心,結束了三年的奮筆疾書;是興奮,迎來了自己的第一次小成長;是不舍要與那些朝夕相處的同學們道別了;如今讓我最記憶深刻的是那個自從考試后再無聯系的前桌。
前桌成了他的代名詞,我很少喊他真正的名字。總是一口一個前桌,還愜意的在“前桌”前面加各種形容詞,并且樂此不疲。他也非常無奈地接受他一天一變的名字。我喜歡用筆戳前桌的背,等他轉過來,我又一臉無辜裝作什么都沒有發生一樣,或者是問很多老師已經講過多次的數學題。他早已習慣我每天這樣子煩他,你還是會耐心的教每一個題。
初中時代最喜歡上的還是生理化課,課堂上總有一些有趣的小實驗。每每都是和前桌一組,我負責拆東西,幫倒忙的那個。當一起完成實驗時,少年的臉上洋溢著欣喜的神情。
或許是在某個課間聽你哼唱陳奕迅;或許是在講解數學題時,你散發著自信;或許是初見時不經意間的一次對視;至此便是三年的前后桌陪伴。
考試過后就再也沒聽說過關于你的消息,我也沒有勇氣來得及去問你的聯系方式,只是在新環境的我偶爾會想起你。
盛夏,于是我明白,想見的人無論怎樣都可以見到,所以我不害怕分離,我期待重逢。
又是一年元宵節(通用16篇)篇十一
3、“十三大”,改革之會,團結之會猜一個字答案是:奉。
4、“十一”雙方皆懷念猜一個字答案是:喜。
5、“文昭關”選段猜一個字答案是:音。
6、“五一”廠里放影片猜一個字答案是:彥。
7、“五一”前夕何寬松猜一個字答案是:衙。
8、“西出陽關無故人”猜一個字答案是:笙。
9、“小”字加一撇,不作“少”字猜猜一個字答案是:赤。
10、《人生》上下集猜一個字答案是:佧。
11、20-2猜一個字答案是:槎。
12、3+8猜一個字答案是:秸。
13、78.3猜一個字答案是:柒。
14、阿里山小吃猜一個字答案是:飴。
15、愛將余熱獻光明猜一個字答案是:熹。
16、愛心幾度付流水猜一個字答案是:沉。
17、愛心寄與筆底情猜一個字答案是:寫。
18、愛友別離又相聚猜一個字答案是:受。
19、安敢裙釵換男裝猜一個字答案是:寧。
20、安危拋腦后猜一個字答案是:脆。
21、安下心來讀書猜一個字答案是:今。
22、安心度日猜一個字答案是:宴。
23、安心平凡工作猜一個字答案是:恐。
24、安心只為翻了身猜一個字答案是:總。
25、安陽風光猜一個字答案是:京。
又是一年元宵節(通用16篇)篇十二
1.使學生了解元宵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同時體會親清、友情,使之更加熱愛生活。
2.能帶表情有節奏地朗讀、背誦課文,感受節日的歡樂。
3.用自己的學習方式來認識4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2.這么多快樂的事都在一天了做,那么昨天一定是個特殊的節日,讓我們一起來說說《元宵節》。(師板書課題)。
(小學生的思維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與學生實際生活相聯系,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讀一讀,說一說,初步感知。
(1)同學們的元宵節都過得這么快樂,丁丁和冬冬也不例外,他們還編了四句詩呢!你們想不想讀一讀?那就以小組為單位,由小組長帶領,用你們的學習方法一起來讀一讀吧!
(2)小組匯報,讀全詩,相互評價(要求讀準字音,讀通順)。
(3)讀完全詩,你在詩中知道了什么?(元宵節月亮是圓的;元宵節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吃元宵等)。
2.讀一讀,聽一聽,感知韻律。
師讀。(按節拍范讀)。
(2)生練讀。(按生讀的情況而定,老師可借助拍手讀來激起學生讀的興趣,提高學生讀的質量。)。
(3)全班學生齊讀。(拍手讀)。
(4)小組讀。
(5)指名讀。(相機評價)。
3.讀一讀,演一演,領悟情趣。
(1)同學們的“元宵節”都過得這么快樂,那誰愿意把你們家是怎樣過元宵節的`給同學們演一演?(準備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標志牌,黑板上畫上月亮,利用教室創設家庭過節環境)。
(3)全班齊背。
(在學生讀一讀、說一說、聽一聽、演一演的整個學習活動中,體現出學生自主的實踐活動。伴隨著學生的活動,通過教師的適時調控,使學生的身心始終處于高度的興奮和激勵之中,使學生對本課的學習掌握較清楚。)。
三、聯系課文識記生字。
1.拿出本課中要求認識的4個生字和要求會寫的6個生字。(黑板出示)。
2.小組同學在課本中,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找一找這些字,并記住它們。
3.匯報識字方法。
4.丁丁和冬冬正急等著我們呢,想看看這些字同學們都認得怎么樣了?開火車檢字。
又是一年元宵節(通用16篇)篇十三
匆匆又一載,得失莫忘懷。撫卻奔波苦,笑看好運來……,豬年到了,我順謅了上面短信,發給朋友,也留以自勉,等到這個冬天的幾場飛雪中探出頭來,滿眼就燦爛起豬年的陽光了。
短短又一年的好時光。一年,不足以滄海桑田,卻可以變遷很多事物。
可他們總還能體會到,人生的行程畢竟太過漫長,即便用盡所有的激情壯志也不能一口氣走完,總還得走一段停一停,找個路口歇歇腳……可是春節,便照舊扮起這樣一個角色,一個還算不錯的休憩之所、情感驛站,畢竟千百年來,它已停泊過無數顆裝滿各種滋味的心靈。過年,不論鄉村、城市,空氣里都漾起一種不可言說又揮不去的奇妙情愫。
人們的生活可能不比從前那樣過于留戀美酒佳肴,但吃喝畢竟還是一大項。大快朵頤之間,仿佛在賣力昭示“過年”的永恒意義之一種。印象中,粗茶淡飯似乎可以使人清心寡欲,其實不然,珍饈美食才更容易刺激嗅覺,誘發食欲。
人們的觀念變化了,可能不再把過年看得多么隆重,守歲也不再是神圣之舉,但祖輩造傳的基因不容許他們對年過于輕狂,人們的骨子里,就連小偷也歇手,盡管頭幾天里還曾大顯神通,但在這一夜,他們貓身不動,鄉人謔之曰:小偷也過年,而更多的佳愿在年夜得以彰顯。積攢了一年的豪情,不能喊,好在有鞭炮,轟轟烈烈炸響心中那份痛快;羞于說,就用莊嚴的祭禮表達內心那份虔誠。
又是一年元宵節(通用16篇)篇十四
記得去年這時,我還在小學。傍晚,我和朋友來到這個熟悉的地方,盡情的玩鬧著。我倆盡情呼吸這秋天獨特的清爽氣息,讓全身每一個細胞都盡情的舒張,在落葉間飛馳,把每一個落葉都踩得粉碎,玩得不亦樂乎。直到黑夜我倆躺在落葉間,看著美麗的銀河,伸出手仿佛能觸到星空,突然有“手握日夜摘星塵,世間無我這般人”的感覺。
去年還在小學的我是極不想畢業升中學,珍惜每一分每一秒,每一個點滴。今天只想再看看同學的面孔,再聽一聽老師的聲音……,再來到曾經的校園,好好地看一看,每一條小路,每一個拐角,都述說著我們的故事,我們的青春。
在曾經的操場上,似乎可以看到當時我們一起玩鬧、跑跳。想再次加入到其中。突然,這一切隨著時間化作塵土隨風而去。
來到校外的一處角落,那是我們“聚餐”的地方,那時的香味深深的記在腦子里,再吃一口辣條,沒有當時的美味,有的只是孤獨。
風起時……。
又是一年元宵節(通用16篇)篇十五
一走進公園我就驚呆了。只見那里人山人海,熱鬧非凡。美麗的孔明燈升上了高高的天空,遠看就像一顆顆小星星在天空中眨著眼睛。店鋪門前賣牛角的賣牛角,套圈的套圈,不管賣什么東西,店鋪門前都擠滿了人,非常熱鬧。美麗的煙花不停地射入空中,有的像綻開的菊花,有的像含笑一現的曇花,還有的像一座五顏六色的小橋。公園里到處是放鞭炮的人。他們三五成群坐成一堆,玩起了各式各樣的游戲。公園的石門上掛著十二生肖,有調皮可愛的猴子,威武兇猛的老虎,還有伶活雪白的兔子……數不勝數,美麗極了!
又是一年元宵節(通用16篇)篇十六
古體詩是與近體詩相對而言的詩體。近體詩形成前,各種漢族詩歌體裁。也稱古詩、古風,有“歌”、“行”、“吟”三種載體。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一年級元宵節古詩,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唐)崔液
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夜開;
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宋代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狂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元)元好問
袨服華妝著處逢,六街燈火鬧兒童。
長衫我亦何為者,也在游人笑語中。
(元)失名
愛元宵三五風光,月色嬋娟,燈火輝煌。
月滿冰輪,燈燒陸海,人踏春陽。
三美事方堪勝賞,四無情可恨難長。
怕的是燈暗光芒,人靜荒涼,角品南樓,月下西廂。
(明)李夢陽
中山孺子倚新妝,鄭女燕姬獨擅場。
齊唱憲王春樂府,金梁橋外月如霜。
(明)唐寅
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
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
滿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賽社神。
不展芳尊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清)董舜民
百枝火樹千金屧,寶馬香塵不絕。飛瓊結伴試燈來,忍把檀郎輕別。
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石橋路滑緗釣躡,向阿母低低說。妲娥此夜悔還無?怕入廣寒宮闕。
不如歸去,難疇疇昔,總是團圓月。
(唐)蘇道味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燈樹千光照。明月逐人來。
游妓皆穠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唐)盧照鄰
錦里開芳宴,蘭紅艷早年。
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唐)張祜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
三百內人連袖舞,一進天上著詞聲。
(唐)李商隱
月色燈山滿帝都,香車寶蓋隘通衢。
身閑不睹中興盛,羞逐鄉人賽紫姑。
(宋)姜白石
元宵爭看采蓮船,寶馬香車拾墜鈿;
風雨夜深人散盡,孤燈猶喚賣湯元。
(宋)姜白石
貴客鉤簾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時來,
簾前花架無行路,不得金錢不肯回。
(宋)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蕭聲動,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火闌珊處。
朝代:明代
作者:趙時春
原文:
將壇醇酒冰漿細,元夜邀賓燈火新。
直待清霄寒吐月,休教白發老侵人。
香翻桂影燭光薄,紅沁榆階寶靨勻。
群品欣欣增氣色,太平依舊獨閑身。
(隋)隋煬帝
法輪天上轉,梵聲天上來。
燈樹千光照,花焰七枝開。
月影疑流水,春風含夜梅。
燔動黃金地,鐘發琉璃臺。
(清)符曾
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里賣元宵。
(清)唐順之
正憐火樹千春妍,忽見清輝映月闌。
出海鮫珠猶帶水,滿堂羅袖欲生寒。
燭花不礙空中影,暈氣疑從月里看。
為語東風暫相借,來宵還得盡余歡。
(清)丘逢甲
三年此夕無月光,明月多應在故鄉。
欲向海天尋月去,五更飛夢渡鯤洋。
(隋)隋煬帝
法輪天上轉,梵聲天上來;
燈樹千光照,花焰七枝開。
月影疑流水,春風含夜梅;
燔動黃金地,鐘發琉璃臺。
(唐)蘇道味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燈樹千光照。明月逐人來。
游妓皆穠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閩南歌謠
鬧元宵,月正圓,閩臺同胞心相依,
扶老攜幼返故里,了卻兩岸長相思。
熱淚盈眶啥滋味?久別重逢分外喜!
鬧元宵,煮湯圓,骨肉團聚滿心喜,
男女老幼圍桌邊,一家同吃上元丸。
搖籃血跡難割離,葉落歸根是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