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的背后往往有作者在觀察、思考和經歷上的付出,只有這樣才能夠讓讀者真正感受到作品的價值。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一些優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閱讀和寫作的樂趣。
以風景游記為題材大全(19篇)篇一
星期五,我們去了第八屆花博會,那天使我難忘。
我們驅車到達花博會現場,今天烈日當空,人山人海,沒過多久我就汗流浹背了,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我們進場了,我們事先分好了八個小組,在老師一聲令下,自由活動開始了。
我是我們組的小組長,我必須得帶好我們組的成員。
我們先來到了科技館,這里人比較少,很適合,一走進入口,就看見許多繭被吊在上面,下面有一棵樹,隨后,我們來到“熱帶雨林”這里全是在沙漠中的植物,首先印入眼簾的是許多大的仙人掌,叫“叢生金琥”,這些仙人掌很威風,仿佛在守衛自己的家園。這里還有許多很長的仙人掌,它們矗立在那里,昂首挺胸,這樣可以讓人更加仔細的觀看。離開“熱帶雨林”我們又來到了室內,這里有個圓柱形的臺子,上面有許多光從上往下流,別人都以為是水呢,我用手摸了摸,只見光從我手指縫里往下流,本來還想看看的,但是張開航走了,我只能依依不舍地離開了。
我們走了一會兒,來到室外,這里有瀑布,水從上面瀉下來,我往旁邊看了看,咦?路人怎么在水里?我走了過去,原來還有一層玻璃,在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水底世界,這里的小魚在快樂的嬉戲著,睡蓮和荷葉浮在水面上,美麗極了!
走進室內,有許多燈泡鑲嵌在一棵書上,遠處看仿佛讓人來到了一個童話世界,近處看,花兒芬芳嬌艷,無不惹人憐愛。這里賣紀念品的有很多,我看了看,太貴了,然后默默地走了。
繼續走,肚子不爭氣地叫了,我到小吃攤看了看,天哪!一根火腿腸5元,太貴了。我只好拿出自己剩下的零食。這時,我們看見張兆康小組的了,他們在草地上休息,我們走了過去,和他們一起溜達,快到集合點時,只見周徽他們一組都買個彩帶在那邊揮啊揮,我在心里竊笑:“他們舞得真‘好看’啊。”我們實在是累的氣喘吁吁了,休息了一會兒,就集合了。
這次去花博會給我一個字“累”但是我很快樂,因為這里的風景讓我回味無窮。
以風景游記為題材大全(19篇)篇二
媽媽帶我去博湖玩。
那天,博湖陽光明媚,春風輕輕地吹著,湖面一望無際,泛起點點浪花。小船兒在湖面上蕩漾,人們在湖里撈魚。,咦,是什么味這么香呀?原來是一股香噴噴的烤魚味呀!
于是媽媽點了兩串魚讓我親手烤,我看見烤魚的大媽烤起來挺輕松的,我便想:烤魚也不難嘛!可當我把魚放在烤爐上烤的時候,一股熱氣撲面而來,我只好離開烤爐和它保持一定的距離,烤魚的大媽告訴我烤魚的秘訣就是要勤翻,每隔1-2分鐘翻一次,我按照大媽的話去做。
且每隔一段時間刷點油,刷油時,油刷要在碗里蘸一下,再在碗邊輕輕刮一下,然后才往魚身上刷。可我一刷就燙手,于是我就把魚拿下來,然后對著一邊刷。就這樣,烤兩條魚就翻了10-20次左右。
一會,魚烤好了,一股香噴噴的烤魚味使我陶然若醉。拿起一串,品一口,我覺得任何魚都比不上我做的魚,因為那是我勞動換來的成果,讓這色香味美的味道和美好的經歷永遠留在我童年的美好記憶里吧!吃好了烤魚,又玩了一會,時間也不早了,夜幕也開始降臨,該回家了。
回到庫爾勒,已經燈火輝煌了,這次博湖之旅結束了,雖然下次還能來,但時間卻不是今天了,所以我們要珍惜時間。
假如你一直和時間賽跑,你就可以成功!
以風景游記為題材大全(19篇)篇三
暑假里的許多趣事就像一只只快樂的小精靈,在我腦海中來過,又消失得無影無蹤,不知去向,但游秦嶺野生動物園的趣事卻歷歷在目。
觀光車突然停了下來,前方的鐵門上有三個觸目驚心的紅色大字——猛獸區。講解員給我們每人發了一個肉串,我把肉串伸到圓孔外,一只威風凜凜的東北虎聞到了氣味,走了過來,用堅定而霸氣的目光死死盯著肉塊,張開血盆大口,用鋒利的牙齒咬住肉塊,簡單嚼了幾下就吞進肚中。我表面鎮定,卻嚇出一身冷汗。
喂完老虎,我跟爸爸來到猴子館。一只小猴子見到有人來了,高興得上竄下跳,給游客展示它的攀爬技能。爬完還回頭看著我們,似乎在問:“怎么樣,我的技術不錯吧!”
在野生動物園,我還看到了憨態可掬的大河馬,亭亭玉立的朱鹮,傻里傻氣的羊駝,生氣時用鼻子猛錘鐵籠的大象……聽說秦嶺有四寶,分別是大熊貓、朱鹮、羚牛和金絲猴。今年,它們還被選為陜西全運會的吉祥物呢!
秦嶺野生動物園之行讓我見識了許多珍稀動物,親近了大自然,這對久居城市的我來說,真是一次難得的體驗!
以風景游記為題材大全(19篇)篇四
到達龜山公園,走過幾條小徑,來到龜山腳下的觀景臺上,上面矗立著一只大石龜,身后石壁上刻著“靈龜望湖”四個大字。的確,你瞧瞧!這只石龜的樣子,面向湖心,背靠龜山,昂頭擺尾,好像在奮力地劃水前進,真是一只靈動的石龜啊!我看到靈龜的身后有一個亭子,亭里豎著塊《龜山景區碑記》的石碑,它用優美的文字詳細的描述了龜山及其風景。
登山看水。
龜山夕照。
傍晚,站在龜山上看巢湖,煙波浩渺,紅日墜在湖面上,發出萬道霞光,把湖面染成金黃色。看到此景,我不禁感嘆:原來夕陽下的龜山才是龜山風景之最,大自然真美啊!“縱目湖天遠,煙霞一望收。”在龜山腳下的石壁上,就刻著清代詩人劉楨所寫的這一句詩。
從來沒有這么用心地觀賞過家鄉巢湖,原來巢湖這么美麗!也沒有如此細致的去游覽龜山,喜歡靈龜望湖的與眾不同,喜歡登山看水的煙波浩渺,更愛夕陽下的龜山之美。
以風景游記為題材大全(19篇)篇五
啊,終于下飛機了!
走出機艙,突然我感到了迎面吹來的寒風,心里不禁想到:不會吧,這幾天成都就像個大蒸籠,可是麗江卻送給我這樣一個清涼的擁抱!一看機場室外走廊的溫度表才發現,呀!只有十六度!我連忙穿好長袖外套,跟隨朝夜色朦朧的麗江古城馳車而去。
麗江擁有歷史悠久而神秘的古代建筑。清晨,我和媽媽在麗江的小巷里散步,所看見的民居既有納西族的特點,也有白族、藏族的特點。有些建筑是紅墻黑瓦,用類似水泥的物質做成的,如果你幸運的話還可以看到一塊塊經過多年雨水沖刷、烈日暴曬的青磚砌成的小庭院。據說,麗江古城始建于唐末宋初,它的興起與茶馬古道有著直接的關系,地面凹凸不平的石板路也是對付馬蹄的最好材料,是便于馬幫行走的。如今,在這個古色古香的小世界里,穿梭著中外游客的身影,不僅城市在變,仿佛麗江古城也跟上了時代的步伐。
麗江有豐厚的文化內涵。在大街的各個角落你都可以發現納西古樂和東巴文字的身影。納西古樂自從納西族建立開始就非常盛行,可是如今已經瀕臨失傳的危機。我們聆聽了一場納西古樂演奏會,臺上八十多歲的老人們演奏著一曲曲古樂,讓我聽得入迷。這時舞臺上走來了一個人,原來是為保護納西古樂做出偉大貢獻的一個人宣科。他得到了很多人的贊美,他幽默而樸實的風格也贏得了我的喜愛,演奏會結束后我還買了他寫的書,與他合影留念呢!
麗江是個美食之都。晚上,我正在大街上買吃的,突然一陣濃郁的香氣竄進我的鼻子里,僅僅聞著味道我都垂涎三尺,直奔向香味的源頭。原來是烤黑山羊肉和牦牛肉串,我毫不猶豫地各買三串,狼吞虎咽地吃起來。肉串很嫩,一咬下去就是香甜的肉汁,可是主要的味道還是香辣,加上孜然粉就更好吃了!不到五分鐘,我的手里就只剩六根干凈的竹簽了。令我難忘的還有那一條條味道鮮美的野生三文魚,像一把把小傘似的野生菌,又軟又甜的納西粑粑,風味獨特的臘排骨,脆甜小巧的拉市蘋果。
看來,麗江這個地方我真是來對了!
以風景游記為題材大全(19篇)篇六
星期六上午,陽光明媚,萬里無云,是百里挑一的好天氣,媽媽允許我去達活泉公園游玩,我高興極了。
我從公園北門進去,一進去就看到許多小朋友在耍,有的在滑輪滑,有的在踢毽子,有的在滑滑板,還有同學在那里玩彈弓,場面十分的熱鬧。
我漫步在公園的小路上,一陣秋風吹過,樹葉在空中翩翩起舞,我忍不住和它們一塊兒舞蹈。那涼爽的感覺讓人覺得十分愜意。
我走到臥牛像前,此刻那頭牛正莊嚴的臥在石臺上面,俯看著眼前的人們,它就是我們這座城市的象征——臥牛。它象征著生活在這里的勤勞奮進的人們,象征著任勞任怨的人們,也象征著堅韌不拔的人們。
接著往前走,我到了九龍戲珠的廣場,九個龍形噴水柱屹立在水池四周,嘴里一直噴著水,好像跟活了似的,就像一群孩子玩噴水游戲。
緊接著我到了一個人物雕像前,眼前這位老人頭上戴著烏沙帽,手里拿著一卷書,身子筆直地站立于觀星臺前。他就是郭守敬,他就是我們全邢臺人的驕傲,是每一個邢臺人學習的榜樣,他的事跡激勵著每一代的邢臺人去奮勇向前。
別了郭守敬,我又來到了小橋旁,小河里的水從橋下緩緩的流過,河水清澈見底,可以清晰看見河底的沙石,不時還有小魚在河里歡快地游來游去,遠處還有一兩條小船在悠悠的劃過。
最后我爬上了公園最高的假山,在這里可以一覽達活泉的美麗風光,遠處的人工湖上,許多只小船飄來飄去;在健身大道上,許多人在健身跑步;在兒童游樂區,不時就傳出孩子們高興的笑聲。
最后我來從西門出去,出去后我回望一下自己走過的路,不禁的感嘆道,達活泉啊,你真是一個美麗的公園啊。
以風景游記為題材大全(19篇)篇七
周末的時候,媽媽帶我去“匯仙湖”公園玩,到現在,我還戀戀不忘呢!
一進大門,就看到人山人海,一下映入我眼前的是一座假山,假山很高,有些人在假山前面拍照。我的兩旁還有五顏六色、爭奇斗艷的鮮花,真是美麗極了!
再往前走一走。我的右手邊是荷花池,荷花們亭亭玉立,荷葉下,有些小魚兒還在跟我們捉迷藏呢!
再往左一拐,就到了游樂場。有碰碰車、飛機、太空漫步、旋轉木馬,小朋友們玩得可開心了。有些小朋友們還在草地上放風箏,有些小朋友們把這些風景都畫下來了,有些小朋友們還在想該玩什么好。
再往前走幾里,就來到了引人注目的動物園了。一進去,一些人就圍在那里,我也過去瞧瞧,原來是一只八哥正在學人們說話呢!一個小弟弟說:“你好,八哥。”八哥也學著小弟弟說,真好玩。我一左拐,有兩個籠子,籠子里面分別是美洲獅和老虎,它們憨態可掬,像是很餓。我迫不及待地想去見猴子,我上樓梯,只見人們都圍著圈看猴子,猴王坐在最高處,小猴子特別靈活,人們扔好吃的下去,都是小猴子先去拿,小猴子也很聰明,人們扔下去牛奶,小猴子就拿下吸管,放入洞里,就在喝牛奶。從樓梯下去,又有許多小動物,我繞了回去,就繞到了大門口。
公園真美麗,又有趣,我依依不舍的回家了。
以風景游記為題材大全(19篇)篇八
昆明石林這個地方到處是高高低低,神奇壯麗的怪石,一眼望去,就像茂密的森林似的,“石林”這個名字也許就是這樣得來的吧。
在石林的入口處,一塊高大的石頭上寫著“石林”兩個醒目的大字,我想:在這么高大的石頭上刻著這兩個字可真不容易啊!
我和爸爸媽媽隨著人流往前走誰知道越走越慢,,我們好不容易隨著人流靠近了峭壁,抬頭一看,哇,好多人哦,只能一個人一個人的側身通過,怪不得這么慢呢!
來到雙鳥渡石的石頭下,我抬頭向上望去,are兩塊巨石真像兩只逼真的鳥,還嘴對著嘴,好像母鳥在給幼鳥喂食,再過去我們來到象踞石臺下,一只活生生的大蹲在那里,好像在迎接我們這些遠道而來的客人。
在小石林,我看到了阿詩瑪的石像,這座石像與我在電影中看到的一模一樣,美麗、善良、純潔的阿詩瑪就屹立在小石林的群峰中。在阿詩瑪的石像前,我也饒有興致的穿著少數民族的衣服,背著帶有鮮花的籮筐,拍了一張彩色的照片。
這個地方的石峰非常多,有的像雄雞,有的像駿馬,有的像展翅的老鷹……。
就要離開這個猶如神話中的仙界的地方了,我真的很舍不得,有機會我還要再來一次。
以風景游記為題材大全(19篇)篇九
今天,我們來到了美麗的天池。
我們乘車往天池景區前進的路上,我看到了高空索道纜車、彎延崎嶇的盤山公路、青翠挺拔的松樹,相互交匯出一幅幅美妙的風景,令人目不暇接。當車行至北岸車場停下時,我急切地拉著爸爸的手跳下了車,飛快地往天池景區門口走去,等我氣喘吁吁地來到天池岸邊時,只見在藍天白云、雪山翠松之下,天池綠得宛如翡翠般玉潤,尤如天真無暇外國小朋友的藍眼睛,清澈透明,分外誘人。這時我看到許多游人在天池岸邊拍照留影時,我也迫不及待地叫爸爸用相機給我記錄下這美妙的景色。
天池,又稱瑤池,是古代傳說中的神仙云集之地。相傳周穆王西游,與西王母曾在這里飲酒作樂。天池的山依著水,水靠著山,好像一對形影不離的好朋友。天山上面有著一些許的積雪,好像一位戴著白帽子的紳士,神采奕奕。向前走,映入眼簾的是一條白帶子一樣的瀑布,水花濺起,宛若從天而降的玉龍銀鏈。這時,一棵系著許多許愿繩的老榆樹聳立在我們的眼前,這就是有著美麗傳說的“定海神針”。相傳,天池中有一個水怪,經常興風作浪,發大水淹沒百姓的家。有一年,王母娘娘在蟠桃會上請了許多各路神仙,為獨沒請水怪,他勃然大怒,于是發洪水讓百姓受苦。天兵向王母報告了這件事,王母怒火中燒,當即抽出一根玉簪投到水里,頓時湖面風平浪靜,水退石出。就變成了一棵榆樹,被人們稱為“定海神針”。
天池像一面透亮的綠鏡,倒映著雄奇的天山。突然,一艘快艇疾馳而過,頓時在平靜地水面上劃出一道波紋,水里的“天山”立刻變得模糊了。在天池邊,我還看到一只雄鷹低低地掠過天池,飛向遠處。我們又到了一個小亭子前,四周嘩啦嘩啦的流水聲伴著小鳥清脆的歌聲,就像是一首悅耳的交響曲!郁郁蔥蔥的森林,開遍鮮花的草坪,一陣微風吹過,花朵翩翩起舞,像是在舉行一場盛大的歡迎舞會,好像在對我說:“歡迎上海小客人的到來,祝您玩得愉快!”
天池太美了,不枉此行!
以風景游記為題材大全(19篇)篇十
這天,陽光明媚,萬里碧空飄著朵朵白云,趁著這個好時機,然后我和爸爸興高采烈的坐上剛剛買來的新轎車,一起去溫嶺錦屏公園玩。
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花壇了,花壇里,桃花盛開的最為鮮艷,像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在翩翩起舞,美麗極了。
沿著小路,我們來到了釣魚池。我連忙飛奔過去,往魚池里一看,然后一條條小金魚在水中快活的游來游去,十分自在,有幾個釣魚的人在一心一意的釣魚,只見一個人,將一小塊魚餌放在吊鉤上扔進魚池里,一大群金魚一擁而上,但是碰了一下就跑了。有一條大魚卻吃了下去,那人立刻一提,就被他釣走了。真令人羨慕啊!
最令我開心的就是坐船了。爸爸給我付了錢,我便一頭鉆進了船中,開動引型,然后船便“嗚嗚”的開了起來,我拿著船上的槍,瞄準水上的目標“達達”的打了起來,我一打中,那個東西便噴出水來,美麗極了。最后,時光到了,我只好依依不舍的告別了船。
公園公園真美麗,真好玩,下次我要再來玩。
以風景游記為題材大全(19篇)篇十一
我早就聽說山西省五臺山是個有名的佛教圣地。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這不放了假我和爸爸媽媽來游玩了。
我們來到了五臺山,只見群山起伏,云霧迷蒙。我們被群山包圍著,等我們上了山,云被我們踩在腳下,給人一種騰云駕霧的感覺,在這仿佛仙境一般。
后來我們來到了太螺頂,進去拜了拜五爺,五爺就是龍王的五太子,傳說:“拜拜五爺可以保佑家人平平安安,五谷豐登。”所以進香的中外游客比較多。在那我們看見對面雪山上有一座廟,于是我們商量明天去哪上面。晚上,我們吃的是山西省最有名的特產“臺蘑”。聽說臺蘑營養豐富,吃了有益健康。我一下子吃了兩大碗!
第二天,誰知下起了鵝毛大雪,因為山道比較滑,所以沒有去雪山,我很遺憾。不過我們去了文化寺,有一個和尚給我們誦經,還讓我點了一盞智慧燈,保佑我學習越來越好。之后,我們來到了文化區,因為文物見光容易損壞,所以這間房子沒有安窗戶,全都是封閉的。我們進去看了許多文物,有開心佛、濟公、佛祖等。不過我最喜歡的是開心佛,開心佛是躺著的,一般躺著的佛比較少見,開心佛肚皮上還有一個小佛,這表示心中有佛,告訴人們面對人生要笑口常開。由于時間關系,有很多地方我沒有游覽,我感到特別遺憾。
這兩天我看到了五臺山的美景,又了解到了有關五臺山的佛教文化,我玩的很開心,有機會我一定還來五臺山游玩!
以風景游記為題材大全(19篇)篇十二
山西悠久的歷史,給我們留下眾多的古代建筑——宮觀寺院、歷代古塔、石窟造像、彩塑壁畫、古城關隘、文化遺址、出土文物、傳世珍寶及風情民俗、風味名食、烹飪技藝等文化遺產。“山西——中國古代藝術的博物館”之稱,已被國內外各界人士所認同。
寺廟宮觀:山西現存古代建筑,其數量之多和歷史、藝術價值之高都居全國之首。已列為國家級重點保護的文物單位有35處,省級重點保護的文物單位有284處。據統計,宋金以前的木構建筑為106處,占全國同期建筑物的70%以上。其中唐代的有五臺南禪寺大殿、佛光寺東大殿和芮城廣仁王廟等,五代的有平順大云院、平遙鎮國寺萬佛殿等,宋、遼、金代的有近百處,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宋代的晉詞圣母殿,高平游仙寺、崇明寺、開化寺、大雄寶殿,遼金的大同華嚴寺建筑群,大同善化寺,朔州崇福寺、應縣凈土寺正殿,五臺佛光寺文殊殿,晉城青蓮寺大雄寶殿,長子崇慶寺萬佛殿,汾陽太符觀和文水武則天廟等。山西元代以后的古建筑保留更多。元代的永樂宮、廣勝寺的建筑和壁畫均為藝術珍品;北魏始建而重建于明代的懸空寺驚險奇特,中外獨有;更有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臺山建筑群,作為凈土宗道場的玄中寺,被譽為“東方彩塑藝術寶庫”的平遙雙林寺,全國武廟之首的解州關帝廟等,都是明清時期的藝術杰作。此外,孟縣藏山廟、介休后土廟、綿山回鑾寺、萬榮飛云樓、秋風樓,靈空山圣壽寺,臨汾堯廟等,均各有千秋,閃爍著歷史和藝術的光華。
歷代古塔:省內歷代古塔多達280多座,其中以應縣佛宮寺釋達塔、五臺山白塔、代縣阿育王塔、太原永祚寺雙塔、洪洞廣勝寺飛虹塔和永濟普救寺鶯鶯塔最為著名。
石窟造像:據考察,山西境內規模較大的石窟有北朝時期19處,隋唐時期21處,宋代2處,元代2處,明代5處,加上云岡石窟,天龍山石窟共51處。以全國三大石窟之一的大同云岡石窟為最,太原天龍山石窟、龍山石窟、長治羊頭山石窟、平定開河寺石窟也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城垣關隘:山西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內外長城延伸到山西的大同、朔州、忻州、晉中、呂梁、陽泉等八個地、市境內,約計3500公里。有雁門關、平型關、寧武關、娘子關、偏關等重要關隘。山西古城垣較為完整的有平遙城和娘子關城,平遙城除城墻外,城內鼓樓、城隍廟、街坊、店鋪、民居都保持著明、清形制與風貌。
以風景游記為題材大全(19篇)篇十三
深秋的一天,在家長委員會的組織下,我們297班全體師生去藤龍山秋游。一路上,車廂里歡笑不斷,大家饒有興致地品論著窗外的鄉間美景。不知不覺間,藤龍山到了,雖說這里車輛稀少,觀光的人卻川流不息。
才一下車,林子里的秋千和吊床就迷住了同學們,誰都想盡快上去一試身手,但校外輔導員鐵先生卻要我們先拍班級集體照,沒辦法,只得乖乖地聽他調遣啦!蹲在第一排的我剛擺好“勝利”的造型,隨著快門幾聲“咔嚓、咔嚓”,42張燦爛的笑臉便留在了秀美的藤龍山深處。
主題活動燒烤開始了,陪游的家長們開始細心地揀菜、洗菜和穿菜,他們的孩子則象小鳥一樣在林子里快樂地穿蕩、玩耍。臨近中午,隨著篝火的紛紛燃起,大家便急不可耐的品味起歡樂時光來。我手忙腳亂地剝開一根火腿腸,叉上鐵簽后有模有樣地放到火上。不到兩分鐘,火腿湯就散發出一股難聞的焦糊味。媽媽笑著告訴我:“傻孩子,食物要在火上不停地翻滾,快熟了時再涂各種調料,這樣才能品嘗到美味的。”媽媽邊說邊示范,不一會兒,一根香噴噴的火腿腸便送到了我的嘴邊,我接過來猛一咬,差點把舌頭燙掉,痛得我眼淚都快出來了。雖然這樣,我還是狼吞虎咽地干掉了這根香香甜甜的烤腸!
炭火四周放著幾個媽媽帶來的小紅薯,烤腸才吃完,媽媽就夾起軟軟的一個紅薯來。剝開外面烤焦的薯皮后,哇!它的清香立即包圍了整個灶臺,輕輕地咬上一口,真是難得的人間美味哦!
燒烤還未結束,就有同學迫不及待地登山了,大家你一群我一隊,三三兩兩地朝山頂進發。藤龍山雖然不高,但很陡還有點滑,我和趙文韜、蔡蕊、李博卿,還有蔣榕鵬五人手牽著手,一步一個腳印地向上攀登,說說笑笑間很快就到達了山頂。站在山頂,隔著南湖放眼遠望岳陽城,才發現家鄉原來如此美!
南湖散布著九個很小的島,象九只烏龜,加上我們腳下的藤龍山,就構成了“一龍趕九龜”的獨特地貌。媽媽告訴我,南湖不但是省級風景區,也是國際龍舟賽區,經常有國際龍舟賽在這里舉行呢!
爬山過后,我們在林子的一塊空地里圍成一個圈,拉開了熱鬧非凡的表演序幕。男孩們表演的小品《武松打虎》,詼諧幽默的搞笑動作贏得了陣陣掌聲。我們女同學也不甘示弱,唱歌、詩朗誦、舞蹈輪番上陣,硬是將風頭搶了過來。
以風景游記為題材大全(19篇)篇十四
又是晴朗的一天,我早早地就從床上跳了起來,大喊了一聲:“今天要去石林啦!”這一聲可把我媽嚇壞了,她也從床上跳了起來,說:“哎呀!都八點啦!我們得趕快啦”于是我們開始吃早餐,但因為時間關系,我媽胡亂吃了一點兒就帶我坐上了車,和奶奶、阿姨、叔叔一起前往石林。
在路上,我不停地問我媽:“石林的石頭有什么樣的呀?”我媽的回答總是:“奇形怪狀,千奇百怪,各領風騷!”聽到這,我的心在我胸那兒懸掛著,激動得恨不得直接長出一雙翅膀來飛到石林的上空!到了石林售票處,我興奮地第一個跳下了車,和媽媽他們一起買了票,可要上電瓶車的時候我卻看見了電瓶車的車頭上寫著“后林”兩個字,我問媽媽:“媽媽,難道我們要去石林里的后林嗎?”我媽說:“那不是‘后林’而是‘石林’。”
我們上了電瓶車,到達了“石林”入口,我剛要進去,我媽一把就把我拉住了,說:“來,兒子,媽媽給你怕個照!”我只好再跑回去拍了一張照,再跑回來。
我剛一進石林,看見的場面簡直是人山人海呀!
我們跟著導游姐姐一起來到了一個上面刻著石林兩個字的石頭面前,導游姐姐說:“石林所在地區為彝族,在彝族,女的叫‘阿詩瑪’勤勞的男人叫‘阿黑哥’,好吃懶惰的男人叫‘阿白哥’,花心的'男人叫‘阿花哥’”接著,我們又去了一個像雄鷹一樣的石頭那兒,我穿上彝族阿黑哥的衣服,媽媽給我照了很多照片,帥氣極了!
然后我們又去了一個像一條魚的石頭,我坐在魚頭上,跳來跳去,我們還去了瞭望塔,看見了一個像倉鼠一樣的石頭,下瞭望塔的時候,我還看見了像小象和象媽媽一樣的石頭,于是便問道:“象爸爸去哪里了呢?”導游姐姐說:“象爸爸去了一個地方叫‘象鼻山’的地方,象鼻山遠在桂林呢!”我哈哈大笑起來,導游姐姐真有意思!讓我突然就想起了當年在桂林象鼻山玩水的時候掉河里了呢!
我們繼續向前走陸續看到了當年壓孫悟空的五指山,看見了孫悟空打妖精,還看見了豬八戒在和沙和尚睡覺,又看見了唐僧在草叢里念經,最后我們還看見了“阿詩瑪”一樣的石頭,導游姐姐說:“這是當年‘阿詩瑪’去旅行結果被洪水沖走了,就變成了這個石頭,守護石林”
時間不早了,我一邊依依不舍地離開石林,一邊給媽媽感慨地說:“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能把海洋變陸地,能把石頭雕刻成這樣那樣地形狀,真的是千奇百怪呢!”就像著名作家郭沫若還說過一首打油詩:“遠看大石頭,近看石頭大。石頭果然大,果然大石頭!”
真希望下次再來石林!
以風景游記為題材大全(19篇)篇十五
張家界一直是我向往的地方,因為早在三年級時,我就學了一篇課文《迷人的張家界》,而今天,爸爸媽媽為了滿足我的心愿,帶著我和哥哥一起來到了張家界的天子山。
我們來到山下,周圍群山環繞。向上看,一座座的山,有的像是一把從地下插出來的寶劍,有的像是一棵拔地而起的大樹,還有的像是一幢高高的大樓……高聳入云,真是有趣極了。
我們要上山了,站在百龍天梯上,看著云霧繚繞的群山一點點的被我們踩在了腳下,看著“寶劍”變成了“竹筍”,“大樹”變成了“小苗”。我感到了心里十分的舒暢,仿佛把一切的困難都踩在了腳下。
終于到山頂了,山上綠樹成陰,游人如織,鳥兒們在樹上歡快的唱著歌,組成了一個小樂團。我們一邊聽著導游講解,一邊向前走,突然,眼尖的我發現了電影《阿凡達》里的懸浮山——哈利路亞山。原來根本沒有什么懸浮山,只是利用了電腦技術,做出了奇妙的圖像。
要下山了,我們向四處看去,雖然不在山頂,但處處都是風景。有猿人看月、雄雞回頭、采藥老人,迎賓壽星……真是十里畫廊。這雖然不像在山頂看時那么夢幻,不過也別有一番風格呢!
張家界的山,千奇百怪,形態各異,山圍著霧,霧繞著山,仿佛置身仙境。張家界的山,危峰兀立,挺拔秀麗,奇花異草,讓我心曠神怡,無法忘懷。
以風景游記為題材大全(19篇)篇十六
來到西安,游覽之余,當然要品嘗美食。西安美食首數羊肉泡饃,東門外老孫家自不必說,名氣大,顧客多,我們又住在西郊,路途太遠,沒那口福,就選了較近的老黃家羊肉泡饃館。
這日傍晚,我們來到老黃家羊肉泡饃館,人聲鼎沸,熱鬧非凡,顧客超多,沒有空位。我掃視一周,見一桌食客將要吃妥,趕快等在旁邊,待他們一離席,便“搶”了座位。
有了座位之后,迫不及待地點了泡饃,又要了幾個涼菜。剛坐下,服務員就送來空碗和白吉饃,原來吃正宗的羊肉泡饃要自己掰饃,并且這掰饃還很有講究,要把饃掰的像米粒樣小,且大小勻稱,泡出來的才有味道。據說,有兩位吃法很講究的食客,清早起來,沒人拿個空碗和兩個白吉饃,坐下來一邊聊天,一邊掰饃,日到中天,剛好掰完,掰的饃是粒粒滾圓,小如米粒,賽似珍珠。我感嘆,這兩位食客吃的哪是泡饃,分明是寂寞!
要是性急之人,可真吃不了正宗的羊肉泡饃,只這掰饃一道工序就讓人不耐煩了。且不說他人吃法,我們一家這頓泡饃吃起來不大一樣。兒子掰的最快,我次之,老婆最慢,但她掰的最精致。兒子掰完一個饃,就和欣欣在飯堂里跑來跑去玩捉迷藏,這時我也掰完了兩個白吉饃,老婆卻只掰了一個。
這是我掰的饃,還可以吧?
這是老婆掰的饃,確實比我掰的好呀!
掰完饃,要拿著號牌連同自己親手掰的饃粒交給服務員,等著給你泡去。廚師在碗里放上羊肉和粉絲,然后端到火爐上煮,幾分鐘后,一碗湯亮味美的羊肉泡饃就做好了。不過,你還要和服務員對號牌,只有對上了才能吃到自己親手掰的泡饃喲!
我的羊肉泡饃,看著就想流口水!
當晚只顧掰饃嘗鮮,沉浸在美味之中,誰知第二天一早醒來,發現自己的左手食指上起了一個大水泡,大拇指指尖隱隱疼痛,原來都是掰饃惹的“禍”。本來在單位工作離不開電腦,形成了鼠標手、鍵盤手,剛休息兩天,手指好了一點,現在又鬧成了“泡饃”手,真是貽笑大方了。
以風景游記為題材大全(19篇)篇十七
日月如梭,白駒過隙。童年已經漸漸的離我遠去,而我們也越來越思念童年。因為童年就像一部流轉飛快的電視劇,我就是電視劇里的男主角;童年是一個五顏六色的萬花筒,每一次都會有不同的顏色;童年是一顆顆怪味糖,里面包含了酸、甜、苦、辣。我覺得我的童年很精彩,特別是去春游、秋游時的記憶更精彩。
我還清清楚楚的記得那是暑假,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游玩。在去的那一天,我們都匆匆忙忙的做了準備。爸爸是去電腦上查尋景點的。媽媽燒了一頓豐盛的早餐,我就是幫助爸爸選景點的,過了一會兒,我們終于選好了一個好景點—海底城。
我們在去海底城的路上,看到的到處都是高樓大廈,豪車貴車,看的我眼花繚亂。竟然不知不覺的睡著了。醒來的時候一個海底城已經映入了我的眼簾。這個海底城是一個巨大的游船,我想海族館就應該在這里面吧,剛進去我就驚訝了。這里面和外面簡直是判若兩處。在里面,生活著許許多多國家的珍稀動物。如:白豚、揚子鱷、還有我一直夢寐以求想看到的中華鱘。它的身子,約有兩米長,還有堅固耐用的鱗片,都是白色的。離開了他們我又來到與鯊共舞的水族館。里面,有一個哥哥在鯊魚旁邊,撫摸鯊魚,親吻鯊魚。時間過的很快,我們只好依依不舍的告別這里,繼續向前走去。
接著我們又來到了北極熊館。在這里,有一只北極熊正焦躁不安的踱來踱去,好像正在想著逃出去的辦法。我很同情那只北極熊,因為它失去了自由,被困在這潔白的大牢里。
在北極熊館旁邊,就是海底隧道。那里鯊魚和海龜時不時從我們頭上游過。老是讓我們擔驚受怕。還有許多許多五顏六色的水母正在吃食。到處都是一派生機勃勃的情景。
游玩的時間總是過得那么快,一轉眼就到了晚上,我們只能依依不舍的告別這美麗而神奇的地方。
以風景游記為題材大全(19篇)篇十八
8月8日這天我們開始了度假的旅程。早晨我們一行人乘車出發去連云港,我們開了一上午6個小時的車,我快要暈車了!終于到了連云港。
先去花果山,看看孫大圣的家園和拍西游記的景色。走進花果山,導游說,這里很大上去要好長時間的,于是我們便乘觀光車上去。車在曲折蜿蜒的盤山公路前行,外面驕陽似火,可在花果山里卻感到很涼爽。這里鳥語花香、空氣宜人。
大家又往山上爬,爸爸一邊爬山,一邊嘴也不閑著:“艾艾,等會我們要上最高峰啊!”聽說玉女峰是江蘇最高峰。一會我就爬到了那些奇形怪異的石頭上,到頂峰了。我們往下一看,眾山在腳下,太壯觀了。我們趕緊合了影。“哎,我下不來了!”我驚叫道,爸爸卻輕而易舉的把我抱了下來,吁,下來了,好險那!
啊,不知什么時候,“孫大圣”和“豬八戒”來了,也許它們是坐“筋斗云”來的吧!
下來時,我覺得自己就在騰云駕霧、飄飄欲仙。真好玩!
我們走呀走,又來到了“大圣的水簾洞”,我們紛紛穿上了“迷彩服”雨衣,走了進出。我們看到了大圣的椅子。哥哥一下子坐了上去,褲子濕了。哈哈哈…..接著又看到了大圣的床,不過,這兒得當心了,太滑了,誰一不小心就會變成“西瓜”。大約10分鐘我們走出了大圣的水簾洞。
走了半天還沒看見猴子那,導游說:“樹上又一些小猴子,都在樹上休息那,它們不會傷害人。”嘿!我看見兩只小猴子在樹上跳了,好靈活。到下面猴園看猴子去,大猴小猴有數十只,個個都很可愛。這可是猴的樂園啊!
天晚了,我們乘車下山了,啊!花果山真好玩!如果你感興趣,你也到此一游。
以風景游記為題材大全(19篇)篇十九
早有耳聞,麗江歷史悠久,古樸自然,是個神奇而美的歷史文化名古城,因種種原因,身為云南人沒去一睹麗江的芳容,一直是我的一個心結,今年過年后,在堂妹一家的邀約下,我走上麗江的旅途,圓了我的夢。
在前往麗江的之前,我對麗江的了解也只限于別人的文字抑或道聽途說,我曾極盡所能發揮想象,麗江究竟是什么樣子呢?她應該是一位集江南水鄉般飄逸婀娜及高原女子的古樸俊秀的姑娘吧!
從大理出發到麗江,沿途風景美不勝收,阡陌交通,萬物蔥蘢;藍天白云,如影隨形。
車子沿著山邊蜿蜒盤旋的公路繼續前行著,倏然眼前出現了一座拔地而起的巍峨壯觀的雪山,它就是麗江的靈魂——玉龍雪山。遠遠望去整座巍巍納西神山被一層白茫茫的霧氣所籠罩,好像披了一層薄薄的白紗,綿延的雪山銀裝素裹,蒼勁而挺拔。
在一個麗江做生意的老鄉的熱情導游下,我開始了麗江古城的游覽、觀賞。沿街漫步,兩旁店鋪琳瑯滿目、風格迥異,有銀器、有玉石、有木雕、也有版畫,還有披肩圍巾等手工藝品。然面對眼前琳瑯滿目的`商品,我沒有以往逛街的貪婪和留戀,我只是浮光掠影般的一瞥。我想先瀏覽一下這個小城的全貌,我想把麗江之美與小城的風韻盡收眼底,珍藏于心。
走進麗江古城的第一個感覺是驚嘆!沒想到擁擠紛雜的國土上,竟然有這樣一片凈土!古城的水清澈見底,古城的石頭路面泛著青光。古城的建筑集江南水鄉與藏族民居風格于一體。如詩畫般的古鎮,讓我邂逅了陶淵明意念里的莊園。石橋與河水,綠樹與古巷,成就了高原麗江江南般靈秀的意韻。
流連于四方街,舉目雪山,在巍峨之中顯出清秀,在峻峭之中更見超逸,氣勢磅礴,秀麗挺拔,造型玲瓏,皎潔如晶瑩的玉石,在碧藍天幕的映襯下,像一條銀色的矯健玉龍橫臥在山巔,一輛古老的水車在河水中怡然地旋轉著百年前的市井繁華,驟然,利祿功名間的躁動出奇的寧靜。
古城保留了大片明清年代的民居建筑,均為土木結構瓦屋面樓房,多數為三坊一照壁,也有不省四合院,兩間融會了納西、白、漢等民族建筑藝術的精華。民居布局靈活,注重裝飾,精雕細雨刻,門窗多雕飾花鳥圖案,色調濃烈。庭院內喜種花木,擺設盆景,無房不養花。形成了“家家泉水,戶戶垂楊”,“小橋、流水、人家”高原水鄉風貌。
這里街道獨特別致,民居順水而建,風景秀麗怡人。那五花石鋪就的石板路,明清時代的石橋、石牌坊以及土木結構、古色古香的民居瓦房,無不記載著歲月的痕跡與時代的變遷。小橋流水通萬家,石巷瓦舍美如畫,麗江的水清清的,細細的,長長的,如同一條心靈的溪流,潺潺地流進心田。是那么清澈,是那么圣潔,是那么的柔軟。行走在麗江街頭,能看到流水穿室,人居水上的飄逸與浪漫;能看到柔波里水草飄動;能看到金發碧眼的老外來往穿梭,店鋪招牌中文外語并存,不甘寂寞的傳統手工制品林林總總與無孔不入的現代工業品琳瑯滿目的和諧統一;能看到街傍水筑,水依街流,楊柳依依,流水潺潺;能看到夜幕降臨時,小橋流水邊,茶坊、酒吧、餐館燈火通明,游客們在此品茶、飲酒、用餐、聊天,腳步佇留在“那家”咖啡屋前,喜歡“那家”這幾個字,看到它如同感受到如陽光般溫暖的氣息。最初“那家”只是個傳說。據說玉龍雪山終年積雪不化難見陽光,只在每年秋分時分才有一米長的陽光斜照下來,傳說被這那家照到的人就能擁有美的愛情。是啊,真正燦爛終生難忘的愛情會一閃即逝,正如這“那家”彌足珍貴!
走在這與悠悠河水纏繞的小街上,感覺久遠、古典、自然而清新,像是來到了江南。于是想起了戴望舒的《雨巷》,于是想起了一道道悠長而又寂寥的街巷,于是有了小橋流水人家的清爽,于是有了一縷幽遠古老的韻味。長滿苔蘚的屋瓦和臺階,濕潤的青石街,小橋流水,桃紅柳綠,構成了一幅水墨畫,恬淡、寧靜、悠遠。麗江,多么具有詩情畫意。
走至一個寫有東巴文字和的街頭,我看到了千姿百態,裊娜起舞的納西象形文字,將大自然的草木花石,高山湖泊,日月星辰,浮云流水融入納西的東巴文化中,如,“展翅高飛”的納西文字就畫了一只展翅高飛的小鳥,“永相伴”的納西文字就畫了牽手的兩個人在烈日下、在風雨中相伴不分離,每一個字,都能隨想像派生出許多更形象的“字態”,甚至扯一片綠葉就能表達愛情;剪一縷清風就能風花雪月;掬一捧溪水就能洗蕩靈魂……。
我的思緒收斂了翅膀,停落眼前的這條處處彌散著淡淡溫馨氣息的街上,在這里信步,恍若又回到了在喧囂中一度已經疏遠了的、恬靜的心靈家園。曾經有哲人說,人這一生,便是不停地出走,卻又不停地渴望回歸,渴望回到最初那安寧的心靈的家。于是,便有無數人在不同的地方失落,他們從各種地方來,帶著各不相同的塵土,卻在這里的石板窄巷中進行了精神上的回歸。
在老鄉的引領下,我走進了一間名叫“和志剛書齋”的小屋,在這之前,老鄉就跟我簡單的介紹了書屋的主人,何志剛的事跡,和志剛,男,納西族,中國著名口書書法家。11歲時不幸被高壓電擊失去雙臂。他失臂不失志,在逆境中靠頑強拼搏的精神創造著一個生命強者的精彩人生。學生時代失去雙臂后的和志剛沒有向命運屈服,始終保持了自信與堅強的心態,以超乎常人的頑強毅力以口代手寫字,苦練書法,成為國內外著名的口書書法家。
帶著崇敬的心情,我見到了何志剛,從逆境中走出的失臂不失志的真正的強者,我欣賞了他剛勁灑脫的書法作品,并給孩子買了他著的《假如上帝還我一雙手》,請他在書的扉頁上簽名,在震撼之余,真希望女兒看了這本書,能以此為激勵,做一個頑強拼搏的人。
走出書屋,澎湃的心情久久難以平息,和志剛的精神書寫了麗江納西族人民堅強和博大的奮斗精神,也代表了中國人矢志不移的精神,為麗江的歷史文化名城增添了靚麗的色彩,作為一個身體健全的人,有什么理由沉淪呢?面對著寧靜幽美的麗江,我雖然是過客,但我帶走了麗江的美景以及納西人不屈的奮斗精神,我也懂得了珍惜,將一切美好的東西珍藏心間,無論行至何處,即使年華老去,也要唱吟過往。
麗江的美,是古樸中透著華麗,淡雅中露著莊嚴,讓你不能不驚嘆納西民族的勤勞智慧,不能不欽佩身背籮筐的納西族婦女為弘揚民族文化付出的辛勤汗水,我留戀麗江的雪山,麗江的水,麗江的獨特,麗江的燦爛文化,思緒總在古樸自然、幽雅寧靜的古城中流連忘返,似乎我的夢還在麗江,我依然不愿醒來,清秀嫵媚的麗江為什么讓我如此纏綿?那幽長潔凈的青石板路,那綿長清澈的河水,屬于麗江,納西古樂、東巴文字、酒吧文化,屬于麗江,這其中無不折射著淳樸與寬容的內涵,正如深植于此的正統儒學文化,在這邊遠之地得到完整的傳承,這或許才是真正的麗江韻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