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工作計劃能夠幫助教師及時發現教學問題,進行調整和改進,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范文教學工作計劃是教師集多年教學經驗總結而成的教學參考資料,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些啟示和建議。
肖像藝術的教案大全(17篇)篇一
1.初步了解人物肖像畫“以形寫神”的重要特征,認識不同的藝術形式,了解課本中涉及的中外著名的藝術家。
2.能準確地描述和評價作品,會區分不同的藝術表現方法。
3.認識藝術的多樣化,培養欣賞多元文化的能力。
4.通過欣賞藝術作品中的人物(例如白求恩),學習人物精神,適時滲透國際主義教育。
學習欣賞肖像藝術作品的方法,在教師的傳授、引導下,對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能夠從不同的美術觀察角度去欣賞評述。
對作品內涵(即傳神)的認識和理解。教師可用對比的方法引導學生學習。
一、導入部分。
課件播放片斷,仔細觀察人物的表情有什么變化。人物作品,找出共同點。這就是繪畫藝術,它不但可以描繪人物,還可以它用傳神之筆表現了人物的內心世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肖像藝術》(板書)。
你看出主人公在干什么嗎?
(由動畫片導入,讓學生從最淺顯易懂的地方入手,激發學習興趣。)。
二、新授課。
1、分組學習。
(1)選擇課本中你最喜歡的一幅作品,自愿組成小組進行學習。
學習要求:
1.藝術家表現的人物有什么特點?
2.畫面是如何通過人物刻畫表現人物神態的?
3.從畫面中你了解到了什么?請講給大家聽。
4.你還想知道些什么?把它寫下來我們共同探討。
教師提示:
曾鯨的《張卿子像圖軸》是一幅立軸絹本設色人像的局部。此畫高111.4厘米,寬36.2厘米。
張卿子:詩人兼名醫,他編輯的《傷寒論》稱之為“張卿子傷寒論”。
李煥民的《藏族女孩》的畫面構圖為近距離肖像特寫。從刀法上看,頗具特點。想一想,為什么藝術家在表現女孩時臉部刻畫與其他地方不同呢?臉部為最亮的`部分,但是又不乏層次感。
潘鶴在雕塑中運用了細膩的手法刻畫人物。
2、學生分組討論并反饋。
《張卿子像圖軸》:用國畫的形式表現人物飄逸、灑脫的外形。作品中人物身著淺青色長袍,頭戴烏巾,指甲修長,悠然捻須。畫家曾鯨將人物刻畫得儀表端雅,儀態安詳。從畫面中看出這是一個內心平靜、待人友善的長者。
《藏族女孩》:此畫是用版畫形式表現的。從她的眼神中看出她對新奇世界和美好生活的期待。
臉部沒有刀痕是為了表現女孩細膩的皮膚,長長的眉毛、充滿渴望的眼睛及小巧的鼻翼處只留下點點刀痕。衣服上舒展、干脆地刻制出了蒼勁有力的粗獷意味,與女孩臉部形成鮮明對比。
《白求恩》:采用浮雕的形式刻畫了白求恩大夫。從雕塑中不難看出他緊鎖的雙眉,好像在為戰爭帶來的災難而痛心。人物形象表現了大無畏的英雄氣概。
三、學生練習:
現在我們來玩個小游戲——“和大師一起畫”。
看書中西班牙畫家畢加索的《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根據你對人物的理解添加背景,并說一說你對這幅作品的理解。
學生把對《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的不同感受講給大家聽。
四、評價部分。
繪畫時就要學會多觀察人物特點、性格,才能使自己的作品達到傳神的境界。
五、教學反思:
學生在作業中往往畫的線條比較死板,特別是肩膀容易化成直角、脖子細細的,因此教師要注意對學生的指導,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認真分析人物特點。
肖像藝術的教案大全(17篇)篇二
秋天是個多姿多彩,果實成熟的季節,此時水果這個“教育資源”就來自于幼兒的生活經驗和周圍環境。適應了《綱要》對藝術活動提出的“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他們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這點要求。我選擇并設計適合小班幼兒學習特點,貼近小班幼兒生活的水果粘貼活動,旨在讓幼兒在情景式體驗活動中,學習粘貼、合理布局的技能,充分體驗美術活動的快樂。
[目標預設]
1.學習在一定輪廓內進行粘貼,進行合理布局
2.發展幼兒小肌肉群,培養幼兒手部驚喜動作。
3.體驗集體活動的愉快,感受成功的喜悅。
[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合理布局水果。
難點:畫圓形嘴巴。
[設計理念]
[設計思路]
本活動主要采用情境教學法、講解示范法和指導法,來適應教學內容傳遞的需要和幼兒的認知結構特點進行教學。通過形象的水果排隊來突出重點,在情景中進行動作模仿來突破難點。用簡潔的、游戲化的語言進行演示與講解,使作畫的每一個步驟和要求形象化、具體化,易為幼兒所理解與掌握。同時,我還運用了興趣式指導和滲透式指導法。從幼兒出發,注重學習能力的培養,將技能的學習與掌握融在一定的情境中。
[活動準備]
1.人手一份:畫有各種動物動物頭像(無嘴巴)的操作紙、記號筆。
2.每組一份:漿糊、小毛巾及水果紙片若干。
3.實物蘋果、香蕉等水果若干、男女幼兒微笑的圖片各一張;音樂《采果子》
[活動過程]
(一)音游:采果子。
師出示絨布小兔:小兔種的`水果熟了,我們一起幫忙采果子去吧。
師幼在音樂聲中采果子。
(二)局部示范。
1.熟悉水果品種。
教師逐一出示水果:這是什么水果?怎么吃?(幼兒張大嘴巴,做“啊嗚”的吃狀)。
2.觀察幼兒嘴巴笑的樣子。
師:吃了這么多水果真開心,誰笑得最開心呢?
教師出示范例:剛才我為笑得最開心的小女孩和小男孩拍了張照,你們看!引導幼兒觀察圖片上幼兒的嘴巴。
3.師幼探索畫嘴巴。
幼兒嘗試添畫小牛的嘴巴:在眼睛下方,畫一個大大的圓形嘴巴。
4.教師示范粘貼。
師:小牛嘴巴好饞啊,怎么辦啊?讓我們把剛剛采好的水果送給它吃吧!
教師講解示范:在小牛嘴巴里整齊地貼上水果,貼滿整個嘴巴,水果要多樣。
(三)幼兒創作。
師:還有許多饞嘴的小動物也來到了小朋友的桌子上,可是他們都沒有嘴巴,請小朋友為它們添上嘴巴,然后給他們送上水果。
(四)幼兒自我介紹并欣賞作品
講評:你手里的是什么動物?你請它吃了些什么?他高興嗎?你從那里看出來的?
活動延伸:
在美術區里繼續鞏固,并提供各種材料,讓幼兒自己制作繪畫各種水果。
肖像藝術的教案大全(17篇)篇三
課時:一課時年級:五年級(上)。
準備:欣賞圖片、繪畫資料。
1、初步了解肖像藝術的特點,認識肖像藝術形神統一的藝術表示力。
2、通過欣賞不同表示方法的藝術作品,感受藝術風格的多樣性和藝術表示形式的特點。
重點:學習欣賞肖像藝術作品的方法,在教師的傳授、引導下,對不同的藝術表示形式能夠從不同的美術觀察角度去欣賞評述。
難點:對作品內涵(即傳神)的認識和理解。
一、導入教學。
1、請同學們說一說你的爸爸在外貌上有什么特征?
2、假如讓你畫一幅你爸爸的肖像畫,你會怎么畫?你想表示他怎樣的神態呢?
二、深入教學。
(一)、欣賞油畫《父親》。
2、從這幅肖像畫中,你還看到了什么樣的表情?
3、臉的哪一局部最能表達情感呢?藝術家是怎樣表示的呢?
4、看到這幅作品你想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樣的感受?
(二)、欣賞版畫《藏族少女》。
2、你覺得版畫和油畫相比較,它有什么特點?
板書:寫實風格油畫:造型嚴謹,色彩豐富、細膩、凝重。
寫實風格版畫:注重刀味、水味、版味,色彩簡練、概括。
4、你認為這幅作品畫的好嗎?為什么?
(三)、欣賞雕塑《白求恩》。
1、你們認識這尊雕像塑造的是哪位人物嗎?你們了解他的事跡嗎?
2、同學們考慮一下:我們可以從哪些方面來欣賞寫實風格的雕塑作品呢?
3、你覺得這尊雕像勝利在哪里?
三、練習實踐。
2、你覺得畫中人物的神態怎么樣?
3、請你依照自身的理解添加背景,并說一說你對作品的理解。
四、課后反饋:
肖像藝術的教案大全(17篇)篇四
1、引導幼兒學習穿珠子的正確方法,體驗動手操作的樂趣。
2、提高手部靈活性和手眼協調的能力。
二、活動準備。
1、兒歌《穿珠子》。
2、穿好的珠子若干串。
3、一端打結成繩頭的繩子。
4、帶孔的彩色塑料珠子若干。
三、活動過程。
1、教師帶領幼兒朗讀兒歌《穿珠子》,調動幼兒情緒的同時,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2、教師將幼兒分組,并出示穿好的珠子,請幼兒認真觀察和觸摸。
3、教師啟發幼兒根據小組觀察的結果,說一說穿珠子所需要的材料。
你知道穿珠子需要哪些材料嗎?
4、鼓勵幼兒大膽猜測穿珠子的方法。
猜一猜,利用這些材料,我們可以怎樣穿珠子呢?
5、教師講解穿珠子的方法,幼兒逐步跟隨,進行操作。
(1)右手拿起繩子的一端,左手拿珠子,將繩子對準孔眼穿過去。
(2)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捏住珠子,右手拉住繩尖將繩子拉出來。
(3)從左到右,將珠子一粒一粒從繩子上穿過去。
6、幼兒開始動手穿珠子,教師巡回指導。
7、教師幫助穿完珠子的幼兒在繩子的另一端打結,并請幼兒互相欣賞和評價各自的作品。
8、教師引導幼兒從顏色、珠子排列的整齊度、美觀程度等方面進行評價。
四、活動延伸。
教師鼓勵幼兒將穿好的珠子送給自己喜歡的伙伴或者家人。
五、資料庫。
穿珠子。
穿珠子,穿珠子,
拿起小繩子,拿顆小珠子。
大家一起來,穿穿小珠子。
紅珠子、黃珠子、綠珠子、藍珠子,
串成一串長珠子。
六、活動總結。
孩子們不僅學習穿珠子的正確方法,還體驗了動手操作的樂趣。提高手部靈活性和手眼協調的能力。活動開始之前,駕駛需要教育幼兒不要將塑料珠子放進自己的鼻子,嘴巴,耳朵里面,講清楚這些做法的危險性,在活動中也要時刻提醒幼兒,制止這樣的行為。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肖像藝術的教案大全(17篇)篇五
1.學習用布團拓印和手形輪廓的方法作畫。
2.嘗試用紅、黃、綠相間的色彩,表現出秋天樹林色彩的變化。
活動準備。
1.活動前用秋天樹林的景色圖片布置風景圖《秋天的樹林》。
2.各種繪畫材料:花布3塊,海綿3塊,棉線1根,葛洪顏料,色盤,大樹圖畫紙,彩筆,范畫。
3.背景音樂《秋日私語》。
活動過程。
1.帶領幼兒玩“變手型”的游戲,引發活動興趣。
教師和幼兒一起說兒歌“骨碌骨碌捶,骨碌骨碌叉,骨碌骨碌變個小白兔”,玩手型變換游戲,鼓勵幼兒想象變化多種手型造型。
2.播放背景音樂《秋日私語》,帶領幼兒欣賞《秋天的樹林》風景圖片,說說秋天的樹林美在什么地方。
老師小結:秋天的樹葉有紅色的.黃色的.秋天的樹林也是彩色的。在樹林里,有的樹大,有的樹小,各不相同。秋天的樹林是美麗的。
3.學習用布團拓印畫手型輪廓的方法表現秋天的樹林。
(1)引導幼兒欣賞范畫,討論樹干的外形結構及表現方法。
引導幼兒討論:樹干的形狀像什么?大小一樣嗎?是怎樣畫出來的?知道用手型輪廓能表現樹干的高矮不同。
請幼兒兩兩互動,比比手型大小和手指的長短,并將一只手放在桌面,手指張開,用另一只手食指描畫手型輪廓,鼓勵幼兒用兩個或三個手指進行造型創意。
(2)出示布團和顏料,介紹用布團拓印的方法,請一名幼兒嘗試參與:教師手拿布團的尾部,將布團頂部平放入色盤內蘸曲適量顏料,再用蘸有顏料的部位在樹干周圍輕輕按壓;請參與的幼兒用另兩個布團分別蘸取自己喜歡的紅、黃、綠三色進行拓印,表現樹葉的多種色彩。根據幼兒拓印時出現的問題,引導全體幼兒說說自己想到的解決辦法。
(3)播放背景音樂《秋日私語》,幼兒在音樂背景中進行創意拓印。教師重點觀察.指導幼兒蘸色拓印的動作,提醒幼兒把蘸過顏色的布團放在適當的位置,保持畫面.桌面及自身的清潔。
4.展示幼兒作品,引導幼兒欣賞、評價。
5.帶領幼兒收拾活動材料,整理歸位。
肖像藝術的教案大全(17篇)篇六
要求學生在了解人物動態變化的基礎上,進行人物動態速寫練習,以培養學生的整體觀念及形象的概括能力。
了解人物動態變化的特征及動態線的確定。
使學生在畫人物動態時,如何掌握動態的特征及其速寫方法。
人物動態速寫印刷品,范畫,動態速寫過程圖等。
一、組織教學。
檢查學生的常規。
二、講授新課。
1、出示教師的動態速寫范畫讓學生觀看,接著向學生講解速寫的涵義。
速寫是有記錄生活,為創作準備素材之用,也是繪畫的一個門類,這要求以迅速、概括的方法描繪對象,通常是用簡潔的線條來記錄各種形象和動態的。
2、根據教材分析,講述人物動態的運動規律和動態速寫的基本方法。
人的'動態千變萬化,這些變化都是由頭、軀干和四肢的屈伸及擺而形成的,如頸、腰、肩、肘、膝等主要關節,每個關節的轉動屈伸均有一定限度和范圍,在活動中人體的重心經常移動,身體的不平衡與平衡相互交替,這就形成各種有節奏的優美的動作。
速寫就是要用較短的時間把人物的動態特征準確的描繪下來。
3、掛出教師預先繪制的動作速寫過程圖,并用粉筆在黑板上作示范,使學生明確速寫過程(從動態線開始,然后再畫其他,從整體到局部)。在示范時,注意向學生講解人體的各部分的基本比例運動規律和袋子體重心。指導學生閱讀課文,理解人體比例及速寫步驟。
三、學生速寫。
(要求學生一開始就要把注意力放在觀察掌握人物動作的大勢早,經過分析找出動作的重心、支撐點和動作特征的動態線,然后在畫面定位,用簡括的線條輕輕勾出,不要把注意力放在細節上。)。
教師巡回輔導。學生分組互畫,每組選一個同學為模特兒,供同學寫生。速寫時間為20分鐘。
四、講評:
抓住動態的表現作重點講評。
肖像藝術的教案大全(17篇)篇七
學情分析:
學生從四年級升到五年級后的第一堂美術課,狀態還沒完全到位。表現為課前準備不足,課堂紀律有點渙散,心思還沒回到課堂等。寫生基本功較弱亦需進一步引導練習,進行一定的強化訓練。
指導思想:
本課是一節集中欣賞人物肖像的“欣賞評述”課。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可以初步了解肖像藝術的特征,認識肖像藝術形神統一的藝術表現力;通過欣賞不同表現方法的藝術作品,感受藝術表現形式的特點以及與作品的和諧統一,認識藝術風格的多樣性,從而了解美術語言與作品表現力的關系。
教材版面分析:
本課兩個頁面,共展現藝術家作品5幅,學生作品3幅。藝術家作品中涉及中國畫、油畫、版畫、雕塑、速寫,教師可引導學生通過對比欣賞的方法,了解不同藝術表現形式的特點。
教學目標:
1、欣賞用各種繪畫工具畫出的肖像作品,感受它們的不同。
2、在欣賞的過程中注意把“形”和“神”結合起來。
3、結合人物的外表和神態向同學描述自己喜歡的肖像作品。
教學重點、難點:
在欣賞的過程中注重“形”、“神”互相結合。
教學準備:
圖片、繪畫工具等。
教學過程:
一、欣賞。
1、出示肖像作品,讓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體會不同的工具和畫法所帶來的不同感受。
2、出示圖片〈蒙娜麗莎的微笑〉,這是一幅世界上最著名的肖像畫。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畫家達芬奇的作品。畫家對于人像面容中眼角唇邊等表露感情的關鍵部位特別注重刻畫,也特別著重掌握精確與含蓄的辯證關系,達到神韻之境,從而使蒙娜麗莎的微笑含義無窮,具有一種神秘莫測的千古奇韻。很多人都說這是一種神秘的微笑。
3、小結:肖像藝術重在傳神,“以形寫神”是我國古代畫家總結出來的一個重要經驗。“形”我們都知道是指的人的外表;“神”指的是人的精神面貌和思想。在優秀的肖像作品中,形神是皆備的,兩者缺一不可。
二、學生討論。
如何才能把人物的形象和神態很好的結合起來呢?
這就要求我們在認識人物外貌的基礎上再去想象人物的`思想感情。去剖析人物的內心世界。
三、猜一猜。
讓你的同桌根據你的神態猜一猜你當時的心情。并想一想如何進行創造性的表達。
四、畫一畫。
選擇自己喜歡的同學,用自己喜歡的繪畫方式畫一幅半身肖像。并可按照自己的理解加上背景。
五、課后拓展。
從課外書上,網上,雜志上去觀察更多的人物肖像,并向同學描述人物的外表和神態。
教學反思:
人物肖像畫是培養學生觀察能力、表現能力的重要途徑。在人物畫教學中學生,常常存在“不敢畫”和“觀察不仔細”的毛病,針對此,本節課教學以趣激學、以情促學,把引導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自主性學習作為教學設計的原則。
本課以“尋找打開肖像畫大門的兩把鑰匙”為線索,精心設計了多媒體課件,通過懸念引入課題,通過角色游戲吸引學生去觀察、分析、尋找畫人物的第一把鑰匙:人物寫生要仔細觀察,抓住特征。這樣的訓練培養了學生的信心,激發學生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存在問題:學生在繪畫時線條不流暢,不能很好的表現人物特點。這部分應是今后訓練的重點。
學生特別對作業要求、作業時間性這個基本要求還不大明白。第一輪作業明顯達不到要求,作業也交不齊。
改進措施:反復提示,進行一個周期的強化訓練。
肖像藝術的教案大全(17篇)篇八
活動目標:
1.觀察畫面中媽媽和寶寶的動作,感受母愛的溫柔。
2.嘗試表達自己對圖畫色彩的感受。
重點難點:
觀察畫面中媽媽和寶寶的動作,感受母愛的溫柔。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清潔寶寶》。
2.畫者簡介與作品簡介。
活動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教師引導幼兒回憶媽媽的溫柔。
1.每個媽媽都愛自己的寶寶,你的媽媽做過一些什么事情讓你覺得媽媽很愛你呢?
2.每個孩子都是媽媽的寶貝,媽媽總是溫柔地愛寶寶。
三、引導幼兒欣賞封底的名畫《洗澡》。
1.引導幼兒觀察并說出畫面的內容。
----美國的一位畫家卡薩特,畫了一幅《洗澡》的畫,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畫面都有誰?她們在干什么?
----畫面中媽媽和小女孩的眼睛在看什么地方?
----你覺得這位媽媽怎么樣?你覺得這時的寶寶在想什么?
----你喜歡這幅畫嗎?喜歡這幅畫的什么地方?
2.請幼兒觀察并感受畫面的色彩。
----這幅畫面中都有一些什么顏色。
----媽媽裙子上的條紋和洗腳盆哪里的條紋的顏色是一樣的?
----能說說是什么顏色嗎?
----想象一下,如果畫面沒有白色,你會喜歡這幅畫嗎?(讓幼兒感受到這幅畫中白色也是一種重要的顏色)。
四、欣賞封底小朋友的作品。
1.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小朋友的“洗澡”和“刷牙”的作品。
2.這是用什么筆畫的?
3.你覺得畫面中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五、小結。
活動反思:
在每次名畫欣賞中,效果總是不太理想,分析原因,估計主要是因為這樣的畫作他們不喜歡,不像卡通圖片這些顏色鮮艷、淺顯易懂;還有就是小班幼兒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前一個問題不感興趣,第二個問題就不聽了,就玩別的去了。這幅畫反應的是媽媽愛寶寶的情感,只有幾個孩子感受到了畫面傳遞出的母愛親情,表示要永遠愛自己的媽媽。在以后的名畫欣賞中,還要加強反思,如何讓幼兒認真聽、仔細看。
肖像藝術的教案大全(17篇)篇九
要求學生在了解人物動態變化的基礎上,進行人物動態速寫練習,以培養學生的整體觀念及形象的概括能力。
了解人物動態變化的特征及動態線的確定。
使學生在畫人物動態時,如何掌握動態的特征及其速寫方法。
人物動態速寫印刷品,范畫,動態速寫過程圖等。
檢查學生的常規。
1、出示教師的動態速寫范畫讓學生觀看,接著向學生講解速寫的涵義。
速寫是有記錄生活,為創作準備素材之用,也是繪畫的一個門類,這要求以迅速、
概括的方法描繪對象,通常是用簡潔的'線條來記錄各種形象和動態的。
2、根據教材分析,講述人物動態的運動規律和動態速寫的基本方法。
人的動態千變萬化,這些變化都是由頭、軀干和四肢的屈伸及擺而形成的,如頸、腰、肩、肘、膝等主要關節,每個關節的轉動屈伸均有一定限度和范圍,在活動中人體的重心經常移動,身體的不平衡與平衡相互交替,這就形成各種有節奏的優美的動作。
速寫就是要用較短的時間把人物的動態特征準確的描繪下來。
3、掛出教師預先繪制的動作速寫過程圖,并用粉筆在黑板上作示范,使學生明確速寫過程(從動態線開始,然后再畫其他,從整體到局部)。在示范時,注意向學生講解人體的各部分的基本比例運動規律和袋子體重心。指導學生閱讀課文,理解人體比例及速寫步驟。
(要求學生一開始就要把注意力放在觀察掌握人物動作的大勢早,經過分析找出動作的重心、支撐點和動作特征的動態線,然后在畫面定位,用簡括的線條輕輕勾出,不要把注意力放在細節上。)。
教師巡回輔導。學生分組互畫,每組選一個同學為模特兒,供同學寫生。速寫時間為20分鐘。
抓住動態的表現作重點講評。
肖像藝術的教案大全(17篇)篇十
1、初步了解人物肖像畫“以形寫神”的重要特征,認識不同的藝術形式,了解課本中涉及的中外著名的藝術家。
2、能準確地描述和評價作品,會區分不同的藝術表現方法。
3、認識藝術的多樣化,培養欣賞多元文化的能力。
4、通過欣賞藝術作品中的人物(例如白求恩),學習人物精神,適時滲透國際主義教育。
學習欣賞肖像藝術作品的方法,在教師的傳授、引導下,對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能夠從不同的美術觀察角度去欣賞評述。
對作品內涵(即傳神)的認識和理解。教師可用對比的方法引導學生學習。
一、導入部分
課件播放片斷,仔細觀察人物的表情有什么變化。人物作品,找出共同點。這就是繪畫藝術,它不但可以描繪人物,還可以它用傳神之筆表現了人物的內心世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肖像藝術》(板書)。
你看出主人公在干什么嗎?
(由動畫片導入,讓學生從最淺顯易懂的地方入手,激發學習興趣。)
二、新授課
1、分組學習
(1)選擇課本中你最喜歡的一幅作品,自愿組成小組進行學習。
學習要求:
1、藝術家表現的人物有什么特點?
2、畫面是如何通過人物刻畫表現人物神態的?
3、從畫面中你了解到了什么?請講給大家聽。
4、你還想知道些什么?把它寫下來我們共同探討。
教師提示:
曾鯨的《張卿子像圖軸》是一幅立軸絹本設色人像的局部。此畫高111.4厘米,寬36.2厘米。
張卿子:詩人兼名醫,他編輯的《傷寒論》稱之為“張卿子傷寒論”。
李煥民的《藏族女孩》的畫面構圖為近距離肖像特寫。從刀法上看,頗具特點。想一想,為什么藝術家在表現女孩時臉部刻畫與其他地方不同呢?臉部為最亮的部分,但是又不乏層次感。
潘鶴在雕塑中運用了細膩的手法刻畫人物。
2、學生分組討論并反饋。
《張卿子像圖軸》:用國畫的形式表現人物飄逸、灑脫的外形。作品中人物身著淺青色長袍,頭戴烏巾,指甲修長,悠然捻須。畫家曾鯨將人物刻畫得儀表端雅,儀態安詳。從畫面中看出這是一個內心平靜、待人友善的長者。
《藏族女孩》:此畫是用版畫形式表現的。從她的眼神中看出她對新奇世界和美好生活的期待。
臉部沒有刀痕是為了表現女孩細膩的皮膚,長長的眉毛、充滿渴望的眼睛及小巧的鼻翼處只留下點點刀痕。衣服上舒展、干脆地刻制出了蒼勁有力的粗獷意味,與女孩臉部形成鮮明對比。
《白求恩》:采用浮雕的形式刻畫了白求恩大夫。從雕塑中不難看出他緊鎖的雙眉,好像在為戰爭帶來的災難而痛心。人物形象表現了大無畏的英雄氣概。 《青年女歌手》:畫家用油畫的形式表現人物。畫面以中國山水作為背景。畫面構圖類似于歐洲古典繪畫風格,可謂是中西融合,形成中國油畫新古典主義學派。
三、學生練習
現在我們來玩個小游戲——“和大師一起畫”。
看書中西班牙畫家畢加索的《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根據你對人物的理解添加背景,并說一說你對這幅作品的理解。
學生把對《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的不同感受講給大家聽。(通過練習添加背景,開發、引導學生的另一種欣賞繪畫的思路。)
四、評價部分
肖像藝術中 “以形寫神”是我國古代畫家總結出來的一個重要經驗,因此我們在繪畫時就要學會多觀察人物特點、性格,才能使自己的作品達到傳神的境界。
學生在作業中往往畫的線條比較死板,特別是肩膀容易化成直角、脖子細細的,因此教師要注意對學生的指導,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認真分析人物特點。
肖像藝術的教案大全(17篇)篇十一
課時:一課時年級:五年級(上)。
準備:欣賞圖片、繪畫材料。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肖像藝術的特點,認識肖像藝術形神統一的藝術表現力。
2、通過欣賞不同表現方法的藝術作品,感受藝術風格的多樣性和藝術表現形式的特點。
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習欣賞肖像藝術作品的方法,在教師的傳授、引導下,對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能夠從不同的美術觀察角度去欣賞評述。
難點:對作品內涵(即傳神)的認識和理解。
教學過程:
一、導入教學。
1、請同學們說一說你的爸爸在外貌上有什么特征?
2、如果讓你畫一幅你爸爸的肖像畫,你會怎么畫?你想表現他怎樣的神態呢?
二、深入教學。
(一)、欣賞油畫《父親》。
2、從這幅肖像畫中,你還看到了什么樣的表情?
3、臉的哪一部分最能表達情感呢?藝術家是怎樣表現的呢?
4、看到這幅作品你想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樣的感受?
(二)、欣賞版畫《藏族少女》。
2、你覺得版畫和油畫相比較,它有什么特點?
板書:寫實風格油畫:造型嚴謹,色彩豐富、細膩、凝重。
寫實風格版畫:注重刀味、水味、版味,色彩簡練、概括。
4、你認為這幅作品畫的好嗎?為什么?
(三)、欣賞雕塑《白求恩》。
1、你們認識這尊雕像塑造的是哪位人物嗎?你們了解他的事跡嗎?
2、同學們思考一下:我們可以從哪些方面來欣賞寫實風格的雕塑作品呢?
3、你覺得這尊雕像成功在哪里?
三、練習實踐。
2、你覺得畫中人物的神態怎么樣?
3、請你按照自己的理解添加背景,并說一說你對作品的理解。
肖像藝術的教案大全(17篇)篇十二
1、通過欣賞活動,感受畫家夸張的表現手法。
2、大膽作畫,大膽表達自己的認識與情感。
1、準備水彩筆、油畫棒、紙張。
2、哈哈鏡,教育掛圖。
1、讓幼兒到哈哈鏡前欣賞自己夸張的樣子。
2、幼兒欣賞^v^名畫《鏡前的女孩》,感受畫家夸張的繪畫手法。
3、教師重點講解示范鏡里、鏡外的基本表現形式,使幼兒掌握一定的方法,有信心地去表現自己在哈哈鏡中的形象。
4、幼兒自畫哈哈鏡中的像。
5、幼兒互相欣賞自己的作品。
肖像藝術的教案大全(17篇)篇十三
這幅畫用了一些簡單、流暢的線條就畫出了老師的形象,你們想試著畫一畫嗎?其實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用速寫的方法畫人像。
1、觀察頭像特征。
2、同學練習。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后,在準備好的白紙上畫一畫,直接用筆來畫這同學的頭像,并結合用流暢、簡捷的線條,看誰畫的又快又好!(同學試練習,時間10分鐘左右)。
3、展評作品。
同學答(略)。
4、初步了解人物的基本臉型和五官特征。
你們說的很好,我們在畫人物速寫時,還應注意人的基本臉型和五官特點。(讓同學拿出自身的照片,一起歸納一下臉型)有:橢圓形的,瓜子形的,方形的,圓形的等。我們還可以看出下巴到鼻尖、到眉毛,眉毛到發際線之間的距離大體相同。這是人的臉型、五官的基本情況。但每個人豆油自身的特征,我們在畫之前都要仔細觀察,抓住人物的特征。
1、要先仔細觀察(板書:觀察)那觀察寫什么呢?同學回答,師板書(臉型五官特征)。
2、畫(板書:畫)速寫同學,我們可以從最明顯的部位開始畫,注意各部位的位置、大小、特征。(板書:大小適當、比例準確)并用流暢、概括的線條畫。(板書:線條流暢,概括)。
3、同學練習,師巡回指導。
請大家再取一張紙,選擇臉部特征稍明顯的同學來畫人物頭像。(提示:注意臉部特征,線條要流暢,速度要快一點)。
1、同學自評。
(1)線條(2)形體特征(3)五官特征(4)布局。
3、修改調整。
4、展評。
今天這節美術課,老師相信大家一定有了新的收獲,因為你們都學得那么認真,作業完成的也比較理想。看,這幅抓住了特征,線條也非常的流暢;這一幅畫出了人物的神態,看!他在笑呢!希望我們同學以后多畫速寫作品,提高我們自身的速寫能力。
課后記:除了局部沒有工具的同學之外,其他的同學的造型能力提高了許多,發現有些比較優秀的,可以好好培養。
肖像藝術的教案大全(17篇)篇十四
學習目標:
1、初讀課文,找出文中生字詞,掃清閱讀障礙。
2、用喜悅、歡快的語調朗讀全詩,體會詩的風格。
重點難點:
1.朗誦全詩,理解課文內容。
2.品讀課文,體味語言特點。
3.反復朗讀課文,深入理解課文主題。
學習重點:
1.品味語言,學會分析詩歌。
2.品讀課文,體味字里行間流露的情感。
學法指導:
這首詩清新明朗,節奏歡快,融典雅的詩句與活潑的口語于一體,特別適合于朗誦。要加強朗讀,理解詩意,體會詩的魅力,感受春雨的美好。建議配樂朗讀。
學習過程:
預習導學:
1.字詞注音,解釋成語:
田圃()喧嚷()洗禮()。
溫聲細雨:
潤如油膏:
2.積累——古詩中的春雨:
(1)____________,微風燕子斜。——杜甫《水檻遣心》。
(2)____________,客舍清清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出西》。
(4)____________,深巷明朝賣杏花。——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5)____________,吹風不寒楊柳風。——志南《絕句》。
3.熟讀課文,概括每一小節內容:
4.思考:雨“說”的說主要表達了什么意思?
5.副標題為什么取為“為生活在中同大地上的兒童而歌”?
6.朗讀指導:
第一節應讀得急切,表達對春雨的企盼之情;
第二節應讀得輕柔、溫和,表達“雨”的關愛;
第五節應讀得歡快,傳達喜悅之情;
第八節應讀出高昂之氣,把全詩感情推向高潮;
第九節應讀出欣慰之情,顯示出全詩之品;
學習研討:
練習延伸:
1.仿照畫曲線的句式和修辭,仍以“她”開頭補寫兩個句子。
春姑娘邁著輕盈的步履款款而行。她攜著神奇的小花籃,把五彩的鮮花撒向山坡,撒向田野;她____________;她____________。
2.閱讀下面的一首詩,回答問題。
臧克家。
總得叫大車裝個夠,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橫豎不說一句話,它有淚只往心里咽,
背上的壓力往肉里扣,眼前飄來一道鞭影,
它把頭沉重地垂下!它抬起頭望望前面。
(1)詩上段押____________韻,下一段押____________韻。
(2)詩人把許多話語,凝練在短短的詩篇中,體現在形象上,詩人描繪的“老馬”是一個比喻,它比喻____________。
(3)詩中未出現“馬”,而用四個“它”代替,在第一節中描繪它的____________,第二節寫出它的____________。
(4)這首詩主要運用了____________寫法,揭示____________主題。
肖像藝術的教案大全(17篇)篇十五
教學目的:
1.通過課文,了解當時的天下形勢,諸葛亮提出的政治藍圖,計謀及策略。
2.理解時年27歲的諸葛亮的遠見卓識、極其銳利的戰略眼光。
教學難點:
1.重點字詞及句子的理解。
2.有關歷史人名及故事。
3.當時的天下形勢,諸葛亮提出的政治藍圖,計謀及策略。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三國演義》開篇有一首詞《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青山依舊夕陽依舊,英雄生命已逝,但卻活在后世人的記憶里,諸葛亮就是這樣一個英雄。今天我們要通過《隆中對》這篇文章來了解他,在學習之前,問一問學生,了解哪些關于諸葛亮的詞語、對聯、詩歌、故事?(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二、課文朗讀。(范讀,齊讀,指名讀相關段落)。
三、作家與作品。
肖像藝術的教案大全(17篇)篇十六
學情分析:
學生從四年級升到五年級后的第一堂美術課,狀態還沒完全到位。表現為課前準備不足,課堂紀律有點渙散,心思還沒回到課堂等。寫生基本功較弱亦需進一步引導練習,進行一定的強化訓練。
指導思想:
本課是一節集中欣賞人物肖像的“欣賞評述”課。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可以初步了解肖像藝術的特征,認識肖像藝術形神統一的藝術表現力;通過欣賞不同表現方法的藝術作品,感受藝術表現形式的特點以及與作品的和諧統一,認識藝術風格的多樣性,從而了解美術語言與作品表現力的關系。
教材版面分析:
本課兩個頁面,共展現藝術家作品5幅,學生作品3幅。藝術家作品中涉及中國畫、油畫、版畫、雕塑、速寫,教師可引導學生通過對比欣賞的方法,了解不同藝術表現形式的特點。
教學目標:
1、欣賞用各種繪畫工具畫出的肖像作品,感受它們的不同。
2、在欣賞的過程中注意把“形”和“神”結合起來。
3、結合人物的外表和神態向同學描述自己喜歡的肖像作品。
教學重點、難點:
在欣賞的過程中注重“形”、“神”互相結合。
教學準備:
圖片、繪畫工具等。
教學過程:
一、欣賞。
1、出示肖像作品,讓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體會不同的工具和畫法所帶來的不同感受。
2、出示圖片〈蒙娜麗莎的微笑〉,這是一幅世界上最著名的肖像畫。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畫家達芬奇的作品。畫家對于人像面容中眼角唇邊等表露感情的'關鍵部位特別注重刻畫,也特別著重掌握精確與含蓄的辯證關系,達到神韻之境,從而使蒙娜麗莎的微笑含義無窮,具有一種神秘莫測的千古奇韻。很多人都說這是一種神秘的微笑。
3、小結:肖像藝術重在傳神,“以形寫神”是我國古代畫家總結出來的一個重要經驗。“形”我們都知道是指的人的外表;“神”指的是人的精神面貌和思想。在優秀的肖像作品中,形神是皆備的,兩者缺一不可。
二、學生討論。
如何才能把人物的形象和神態很好的結合起來呢?
這就要求我們在認識人物外貌的基礎上再去想象人物的思想感情。去剖析人物的內心世界。
三、猜一猜。
讓你的同桌根據你的神態猜一猜你當時的心情。并想一想如何進行創造性的表達。
四、畫一畫。
選擇自己喜歡的同學,用自己喜歡的繪畫方式畫一幅半身肖像。并可按照自己的理解加上背景。
五、課后拓展。
從課外書上,網上,雜志上去觀察更多的人物肖像,并向同學描述人物的外表和神態。
教學反思:
人物肖像畫是培養學生觀察能力、表現能力的重要途徑。在人物畫教學中學生,常常存在“不敢畫”和“觀察不仔細”的毛病,針對此,本節課教學以趣激學、以情促學,把引導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自主性學習作為教學設計的原則。
本課以“尋找打開肖像畫大門的兩把鑰匙”為線索,精心設計了多媒體課件,通過懸念引入課題,通過角色游戲吸引學生去觀察、分析、尋找畫人物的第一把鑰匙:人物寫生要仔細觀察,抓住特征。這樣的訓練培養了學生的信心,激發學生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存在問題:學生在繪畫時線條不流暢,不能很好的表現人物特點。這部分應是今后訓練的重點。
學生特別對作業要求、作業時間性這個基本要求還不大明白。第一輪作業明顯達不到要求,作業也交不齊。
改進措施:反復提示,進行一個周期的強化訓練。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肖像藝術的教案大全(17篇)篇十七
1.指導幼兒學習用完整的語言講述自己的外形,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2.鼓勵幼兒學習選擇用不同的表現形式表達自己的外表悅。
3.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及幼兒之間的合作力。
1.全開紙6張,畫筆,色筆若干。
2.音樂。
我們都知道每個人都要長大,現在你們還小,以后會一點一點地長大,長大后你們會變成什么?(請6個幼兒講述)。
(1)引導幼兒說說是不是能夠用其他形式表現夢想。
小朋友剛才用語言表達了自己的夢想,大家還有沒有其他夠讓別人更清楚你們夢想的辦法?(繪畫、表演)。
例如:我想當空軍,我就把這個夢想畫出來,畫上飛機等。想當演員,我就選擇一段大家熟悉的廣告進行一番表演。
(2)幼兒分組表現夢想:一部分幼兒在旁邊畫畫,另一部分幼兒在中間表演。
如果你想畫你的夢想,就搬椅子到旁邊畫畫,想表演的小朋友就留下來,我們一個個進行表演。
(3)展示幼兒的表演和繪畫。(投影儀展示繪畫)。
(1)推選一個小朋友當模特。
(2)描出他的身形。
(3)進行裝飾。
請每一組的一個小朋友說說,所畫的人,他的理想是什么?
小朋友,你們都有自己的理想,那從小就要學好本領,肯定會實現自己的理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