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工作計劃需要根據教學大綱和年級特點進行細化,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夠得到適當的關注和培養。這些教學工作計劃范文都經過實際教學實踐的檢驗,是一些優秀教師的真實經驗之談。
托班語言課教案(匯總19篇)篇一
1.喜歡聽教師講故事,能說出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并模仿學說故事中的重復語言。
2.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習從前往后逐頁翻閱圖書,學說“我們一起玩好嗎?”。
3.愿意和好朋友一起玩,體驗大家共同游戲的快樂。
1.幼兒對鯉魚、小鳥、小烏龜、小螞蟻有一定的認識,知道它們分別生活在哪里。
2.教學大書、幼兒用書、教學cd。
1.教師出示教具,引起幼兒聽故事的興趣。
2.教師出示教學大書,講述故事《小鯉魚找朋友》請幼兒欣賞。
3.教師通過提問的方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4.教師再次講故事,帶領幼兒邊看幼兒用書,邊欣賞故事,并鼓勵幼兒參與講述對話。
托班語言課教案(匯總19篇)篇二
認知目標:理解故事內容,知道春天的一些季節特征。
情感目標:體驗伙伴間相互關心團結友愛的精神。
能力目標:感知故事中電話號碼的排列順序,初步找出其中的規律。
重點難點。
讓孩子們初步感知并找出故事中電話號碼的排列規律。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知道春天的特征。
物質準備:課件、動物頭飾、數字卡片。
活動過程:
1、談話:春天來了,我們上午一起找過了春天。孩子們看到的春天里有些什么?
總結:我們看到的春天里有黃黃的油菜花、綠綠的麥苗、好看的蠶豆花、青青的小草、美麗的豌豆花……春天真美啊!
2、教師邊操作課件邊講述第一遍故事。
師:孩子們找的春天真美啊,小動物知道了,也想出來找找春天了。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小動物們是怎么找到春天的。播放多媒體課件,感知故事內容。
3、師幼互動,理解故事內容,學習小動物的對話語言:
好聽的故事欣賞完了,你們聽到故事里有哪些小動物呀?教師逐一出示動物圖片。
第一段:
(1)睡了一個冬季的小胖熊被一陣轟隆隆的雷聲驚醒了……。
(2)小胖熊要把這個好消息打電話告訴好朋友小松鼠。(電話號碼是12345)。
(3)聽小胖熊在電話里給小松鼠說些什么話?(喂,小松鼠嗎?春天來了,樹上的雪融化了,快出來玩游戲吧!)。
第二段:
(1)小松鼠聽完電話后,要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小白兔,于是就給小白兔打電話。
(2)小白兔的電話號碼是23451,哪位小朋友來為小松鼠把號碼排出來。
游戲:開火車(1)“小朋友想來表演這個故事嗎?請小朋友選擇自己想扮演的小動物頭飾帶在身上,然后再跟同伴一起說說你是什么誰,你的電話號碼是多少,最后找到小動物自己的家?!?/p>
(2)教師扮演火車頭,撥小動物的電話號碼12345,“小松鼠,小松鼠,春天來了,桃花都開了,我們一起出來玩吧?!毙∷墒舐牭胶蟪松闲』疖嚦鰜硪黄鹜妗?/p>
(3)同上。一一請出其它小動物。并變換關于春天景色的語言。最后,師生變成一輛小火車開出活動室結束。
托班語言課教案(匯總19篇)篇三
在托班幼兒日常活動中發現,托班幼兒存在兩類語言表達狀況:
其一,想說但不會說;
其二,會說但是不愿說。
另由于托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許多幼兒在接觸自己不熟悉的人時會產生回避的表現,不會或者不愿意用言語表達自己的想法和需要。以至于在遇到困難或者麻煩時,只能用哭聲作為告知成人的單一方式,從而使困難不能得到及時解決或者不能得到及時的幫助。為了使幼兒大膽地進行語言表達并且形成一定的間接經驗,初步形成“有困難時應主動進行語言求助”的`意識,特別生成了《小鴨問路》的游戲情境,讓幼兒通過情境表演初步進行語言運用,使幼兒能主動大膽地詢問,從而達到設計目標。
1、學習有禮貌地打招呼,鼓勵幼兒大膽地開口說話。
2、感受集體游戲的樂趣。
1、與幼兒人數相等的胸飾。
2、若干蘋果樹(樹上有可采摘的蘋果)。
3、雞媽媽、山羊公公、大象姐姐的面具各一。
“寶寶們,大象姐姐請我們去她的蘋果園玩,我們一起去好嗎?可是蘋果園離我們很遠,你們知道往哪里走嗎?媽媽也不知道,這可怎么辦呢?沒關系,我們邊走邊問路好了。出發吧!”
1、向雞媽媽問路
(1)情境對話
引導幼兒有禮貌地打招呼,并且大膽地詢問。引導個別、部分幼兒一起說。
(2)點評整理
針對以上情況進行總結,肯定大膽詢問地幼兒。提出并肯定幼兒多種詢問方法,并請幼兒來學一學。
2、向山羊公公問路
引導幼兒有禮貌地打招呼,并引導幼兒重復練習大膽地詢問,個別,部分地練習。適時鼓勵。
3、打電話詢問
引導幼兒有禮貌地詢問。
引導幼兒重復練習大膽地詢問,個別、集體地練習。
4、到達蘋果園
引導幼兒向大象姐姐問好。大象姐姐總結表揚,使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5、摘蘋果
幼兒摘蘋果,可自由地說說蘋果的顏色,大小,或數量等。
大象姐姐:“謝謝寶寶們幫我摘蘋果,我準備了好多蘋果,我們一起去吃蘋果吧!”出示一盤切好的蘋果。
托班語言課教案(匯總19篇)篇四
故事《魔術車》講述的是小兔波比有一輛魔術車,它總是在人們最需要的時候變成各種車輛來幫忙。如著火了變成消防車、有病人時變成救護車、抓壞人時變成警車。這節課的目標就是在幼兒愉快的傾聽故事的同時初步了解各種車輛的`用途和顯著特征。重點是引導幼兒了解各種車輛的用途。難點是如何引導幼兒用語言表述這些車輛的顯著特征。
組織者:閆文卿
認知
《魔術車》
1、引導幼兒認識警車、消防車、救護車。
2、引導幼兒初步了解各種車輛的用途和顯著特征。
3、激發起幼兒探索的興趣。
課件、毛絨玩具
“小朋友,你們看誰來我們小小班了?它的名字叫波比。”
引導幼兒與波比打招呼”
1、出示小汽車,介紹活動內容
“波比有一輛很棒的魔術車,你們看它是什么顏色的?魔術車有個很大的本領,它會變變變,想變什么車就變什么車?!?/p>
2、教師操作課件,引導幼兒認識各種車輛
(1) 救護車
“小熊生病了,波比要去幫忙,怎么幫呢?生病的時候怎么辦?用什么車送小熊上醫院呢?
a、引導幼兒一起說“變變變”“變出什么車?”“什么顏色?”“上面有個紅色的什么?”“救護車把小熊送到哪里去?”
b、 引導幼兒一起模仿開救護車
(2) 運用相同的方法引導幼兒認識警車和消防車
3、鼓勵幼兒討論:你還想變出什么車?
托班語言課教案(匯總19篇)篇五
1、通過活動,引起幼兒對穿鞋的愛好。
2、了解小手本領大,初步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1、爸爸、媽媽、小朋友的鞋若干雙。
2、環境布置:鞋屋。
一、帶幼兒參觀鞋屋,激發幼兒的活動愛好。
教師:今天,我們一起到鞋屋去玩,高興嗎?
二、通過嘗試,讓幼兒體驗穿不同鞋的感覺。
1、幼兒觀察各種鞋。
教師:讓我們來看一看,鞋屋里有些什么鞋子呀?
(皮鞋、旅游鞋、涼鞋。)。
教師:這些鞋都是誰穿的?
(幼兒自由回答)。
2、第一次嘗試,幼兒穿上爸爸的鞋。
教師:寶貝穿上爸爸的鞋子有什么感覺,誰來試一試?
(走路很慢、我不會走路了、要拖著走。)。
教師:怎么會這樣的呢?
(爸爸的鞋太大了。)。
3、第二次嘗試,幼兒穿上媽媽的鞋。
教師:穿上爸爸的鞋,一步一步走得慢,那試一試媽媽的鞋,看看有什么感覺?
(我不會走路了,我走的時候摔了一跤,媽媽的鞋子太高了…..)。
教師小結:穿上媽媽的鞋,搖搖擺晃輕易摔跤。
4、第三次嘗試,幼兒穿自己的鞋。
教師:寶貝穿自己的鞋走走跑跑有什么感覺我們一起來試一試?
(不大也不小正好,很舒適,穿自己的鞋跑得快……)。
5、教師歸納:穿鞋真有趣,穿上爸爸的鞋,一步一步走得慢;。
穿上媽媽的鞋,搖搖擺晃輕易摔跤;穿上自己的鞋,蹦蹦跳跳跑得快。
所以平時我們不要去穿爸爸媽媽的鞋子,因為不舒適,也不安全。
三、幼兒嘗試,迅速穿上自己的鞋子。
1、請個別幼兒表演穿鞋。
教師:寶貝的小手呢?小手有什么本領呀?(幼兒自由講述。)。
誰會用小手自己穿鞋子的?(請一個寶貝上來試一試。)。
2、全體幼兒穿鞋,表彰鼓勵好的寶貝。
老師:現在我們來比一比誰的本領大,鞋子穿得又快又好?
(集體脫鞋、穿鞋競賽。)。
托班語言課教案(匯總19篇)篇六
1、練習擁抱的動作,知道抱抱是表達愛的一種方式。
2、愿意安靜的聽故事,能用擁抱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
3、感受故事中濃濃的親情,體驗擁抱帶來的愉悅感受。
1、歌曲《愛我你就抱抱我》。
2、繪本故事《抱抱》。
3、課件呈現《抱抱》。
1、教師播放歌曲《愛我你就抱抱我》,師幼共同做律動,相互擁抱,在愉快的音樂聲中逐步感受擁抱的美好。
2、教師結合課件講故事,請幼兒通過觀察畫面,感受故事情節。
3、教師再次播放課件,引導幼兒進行觀察和模仿,理解變色龍、花蛇、大象、長頸鹿等動物的擁抱方式。
(1)請幼兒觀察大象媽媽與小象寶寶擁抱的圖片,引導幼兒思考問題。
(3)引導幼兒繼續觀察圖片,并用同樣的方法啟發有而想象花蛇媽媽和花蛇寶寶、變色龍媽媽和變色龍寶寶、長頸鹿媽媽和長頸鹿寶寶之間的擁抱以及語言交流。
4、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小猩猩,體會小猩猩渴望被擁抱的心情。
小猩猩為什么不開心呢?小猩猩他會怎樣想呢?
5、鼓勵幼兒幫助小猩猩,同故事情節進行互動。
(1)請幼兒幫助小猩猩喊出媽媽,教師隨著幼兒的喊聲,同時播放猩猩媽媽出現的課件。
(2)我們一起來幫小猩猩大聲的喊出他的媽媽吧!
下一頁:活動延伸和總結。
6、繼續播放課件,引導幼兒理解動物朋友們替小猩猩高興的心情。
(1)小星星的到了媽媽的擁抱,你們替她高興嗎?
(2)我們也向森林中的動物朋友們一樣為小猩猩歡呼吧!
7、請幼兒自由結伴,扮演動物媽媽和寶寶的`角色,重現不同動物擁抱的方式,并從中體會到擁抱的美好。
當你和別人擁抱的時候,你的心情是怎么樣的?
教師可以利用午睡的時間,為幼兒完整的講述故事。
生活中的很多時候我們都需要抱抱,我們可以用擁抱方式表達自己的喜悅,也可以用擁抱釋放自己內心的憂傷。而且我們不僅需要擁抱他人,也可以敞開懷抱去擁抱他人!
托班語言課教案(匯總19篇)篇七
1、知道故事的名稱和主要角色,初步了解故事內容。 2、在教師語言和動作的提示下,會從前往后一頁一頁地翻閱圖書。 3、知道要好好洗腳。
1、教學大書。幼兒用書、學習、cd、dvd。 2、每名幼兒準備一雙自己的寶寶鞋。
1、遷移幼兒原有經驗,引起幼兒閱讀的興趣。
(1)教師:教師引導幼兒回憶每天洗腳的情景。
教師:媽媽每天替你洗腳,像怎么外地人的呢?
(2)教師:這兒也有一個小寶寶,可是他一點都不喜歡洗腳,一到洗腳就又哭又鬧??偸遣幌茨_,會發生什么事情呢?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
2、教師翻開教學大書。充滿感情地朗讀故事,請幼兒欣賞。
(1)教師邊朗讀故事,邊重點向幼兒指出畫面中鞋子在哪里,引導幼兒關注鞋子。
(2)教師采用半說故事半提問的方式,請幼兒回答問題,通過畫面給予幼兒相應提示,讓幼兒進一步熟悉故事內容。
教師:冬冬不喜歡洗腳,一到洗腳的時候就會怎樣
冬冬總是不洗腳,鞋子怎么了?
小貓咪看見了,它把冬冬的七只鞋子當成什么了?
小狗看見了,它把冬冬的另一只鞋子當成什么了?
冬冬找不到自己的鞋子,他怎么辦?
冬冬為什么要洗腳?
洗干凈的小腳丫怎么樣?
3、教師引導幼兒翻閱自己的幼兒用書,學說故事內容。
(1)教師指導幼兒從前向后、一頁一頁地新聞記者圖書。
(2)教師請幼兒聞一聞自己帶來的寶寶鞋臭不臭,說一說為什么自己的寶寶鞋不臭。
4、游戲:找寶寶鞋子。
(1)教師將幼兒的寶寶鞋子混在一起,放在空地上。
(2)教師:你們認識自己的寶寶鞋子嗎?大家的寶寶鞋子混在了一起,請你找出自己的寶寶鞋子。
(3)幼兒自由尋找自己的寶寶鞋子,教師給予一定的幫助。
托班語言課教案(匯總19篇)篇八
1、能夠聽懂老師所說的簡單詞語和句子。
2、能夠正確使用一些基本的詞匯,如顏色、數字、動物等。
3、能夠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想法,并與同伴進行簡單的交流。
1、詞匯學習:顏色、數字、動物等。
3、語音練習:發音準確、語調正確。
1、熱身活動:唱歌、跳舞等。
2、詞匯學習:通過圖片、實物等教具,讓幼兒認識一些基本的詞匯,如顏色、數字、動物等。
4、語音練習:通過模仿老師的發音和語調,讓幼兒學會正確的發音和語調。
5、交流活動:讓幼兒與同伴進行簡單的交流,如介紹自己喜歡的動物、自己喜歡的顏色等。
1、觀察幼兒的聽力反應和語言表達能力。
2、對幼兒的表現進行積極評價,鼓勵幼兒積極參與。
3、對幼兒的'不足之處進行指導和幫助。
1、教學目標是否達到。
2、教學內容是否合理。
3、教學過程是否順暢。
4、教學評價是否準確。
5、教學反思是否有所收獲。
通過這節課的教學,幼兒們學會了一些基本的詞匯和句型,能夠正確使用一些基本的詞匯,如顏色、數字、動物等,能夠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想法,并與同伴進行簡單的交流。同時,我們也發現了一些問題,需要在今后的教學中加以改進和完善。
總之,托班語言教學是幼兒園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過科學合理的教學設計和過程,可以幫助幼兒掌握基本的語言技能,培養幼兒的思維能力和創造力,為幼兒的未來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托班語言課教案(匯總19篇)篇九
1、在看看說說做做中,初步理解故事,學習復述故事中的對話。
2、感受故事中愿意幫助別人的樂趣。
初步理解故事內容,學習復述故事中的對話。
感受故事中愿意幫助別人的樂趣。
1、課件《幫你洗一洗》
2、橡皮玩具臟小貓一個,一盆水。
一、導入活動,引發興趣。
1、出示圖片小熊,提問:看,誰來啦?(小熊)它是一只什么樣的小熊?
教師引導幼兒講述,如:白白的、干凈的小熊。
鼓勵幼兒大膽在集體面前講述,如:“洗一洗”。教師引導幼兒學說對話:“讓我幫你洗一洗?!苯處熃o小臟貓在水里洗一洗,引導幼兒扮演小貓說:“謝謝你?!苯處熡變簡l說:“不用謝,我只是幫你洗一洗?!比绻變赫f不出來,沒有關系,請幼兒在故事中尋找答案。
3、過渡:今天金老師給你們帶來一個故事,名字叫《幫你洗一洗》。
二、分段欣賞,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一)引導幼兒學說小猴子和小象的對話。
1、教師講述故事,引導幼兒仔細聽。
2、提問、出示圖片,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1)小猴子滾了一身泥,小象是怎么說的?
(2)小臟猴變干凈了,又是怎么說的?
(3)小象又是怎么說的?
教師引導幼兒回憶故事內容,講述,教師幫助幼兒補充完整句子,引導幼兒說一說、做一做。
(二)啟發幼兒看圖講述小白兔和小象的對話。
1、出示圖片,提問:“看,小白兔滾了一身泥,小象會說什么呢?”“小臟兔變干凈了,又是怎樣說的?”啟發幼兒看圖,并且根據經驗講述,如:讓我幫你洗一洗;謝謝你,小象;不用謝,我只是幫你洗一洗。
2、教師組織幼兒分組扮演角色學說對話。
3、討論:你覺得小象怎么樣?引導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想法,如:小象很善良,幫助幼兒感知小象愿意幫助別人的形象。
(三)引導幼兒理解五只小老鼠和小象的對話。
1、教師出示圖片,引導幼兒數一數、說一說,知道有五只小老鼠,并且設疑:這一次大象對五只小老鼠說對不起,發生了什么事情呢?請你仔細聽故事。
2、教師講故事,在幼兒熟悉的地方留白,鼓勵幼兒一起參與講述。
3、提問,幫助幼兒理解五只小老鼠和小象的對話。
提問:五只小老鼠滾了一身泥,小象幫他們洗干凈了,怎么反而對五只小老鼠說對不起呢?
教師啟發幼兒思考、講述,幫助幼兒理解樂意助人的小象也有做錯事情的時候,并且懂得做錯事情了要說:“對不起”。
三、完整欣賞故事,進一步了解故事內容。
教師一邊播放課件,一邊完整講述故事,對話部分留白,鼓勵幼兒講述。
四、拓展延伸,感受愿意幫助別人的樂趣。
1、教師再次出示小臟貓,說:“小象幫助別人可真快樂呀。寶寶們也來幫助小臟貓,好不好?”
2、教師扮演小臟貓,寶寶們扮演小象練習故事中對話部分,邊說邊把小貓洗干凈。活動在愉快的氛圍中結束。
托班語言課教案(匯總19篇)篇十
1、學習朗誦兒歌,知道泡泡有很多種顏色。
2、幼兒自己能吹泡泡,并描述泡泡飄起來的樣子。
3、幼兒喜歡吹泡泡,感受吹泡泡游戲的樂趣。
1、教學課件《吹泡泡》
2、泡泡水(每人一瓶)
3、歌曲《吹泡泡》
4、寬敞的戶外場地
1、教師出示教學課件,進入芝麻開門環節,師幼共同欣賞歌曲《吹泡泡》,并隨著音樂自由舞蹈,產生快樂的情緒。
(1)你們在歌曲中聽到了什么?
(2)你會吹泡泡嗎?
2、教師分發泡泡水,帶領幼兒到戶外做“吹泡泡”的游戲。
(1)教師引導幼兒學習吹泡泡的方法,并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2)教師演示吹泡泡的方法,講解泡泡水不能和嘴巴接觸,不能把泡泡水灑到別的小朋友身上。
(3)請幼兒自由吹泡泡,教師在一旁觀察指導。
3、教師引導幼兒觀察飛在天空中的泡泡,并啟發幼兒發揮想象力,嘗試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描述。
(1)你們看,泡泡飛到哪里去了?
(2)泡泡飛起來的時候是什么樣子的?
(3)你覺得飛到天空中的泡泡像什么?
4、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泡泡在陽光下的顏色。
5、教師組織幼兒有秩序地回到教室,收起泡泡水。
6、教師打開課件,進入兒歌小精靈環節,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并大膽進行描述。
(1)畫面中的小女孩在做什么?
(2)他吹出來的泡泡都是什么顏色的?泡泡的大小是一樣的嗎?
(3)畫面中的大泡泡像什么?小泡泡又像什么呢?
7、教師利用多種方式引導幼兒學習兒歌。
8、教師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表演兒歌。
戶外活動時間,教室還可以帶領幼兒到戶外繼續吹泡泡,感受泡泡飄在空中的美麗景象。
呼~~
吹泡泡,吹泡泡,吹出一串大泡泡。
大的泡泡像西瓜,小的泡泡像眼睛。
呼~~
吹泡泡,吹泡泡,吹出一串大泡泡。
托班語言課教案(匯總19篇)篇十一
感受語言趣味性,愿意模仿兔子動作和發出的聲音。
感受語言趣味性,愿意模仿兔子動作和發出的聲音。
1.教學大書(下1)“故事”《兔子兔子上山嘍》。
2.兔子手偶1個
一、拿一個兔子的手偶,抱著寶寶根據故事情節表演《兔子兔子上山嘍》。
1.邊說“兔子兔子上山嘍!嘿喲!嘿喲!”邊做出上山坡很吃力的樣子,慢慢地從手指爬到肩膀處,然后把手偶轉向寶寶,對寶寶說“你好,寶寶!”
2.邊說“兔子兔子吃草嘍!吧唧!吧唧!”邊從肩膀爬到頭頂,然后然后從寶寶頭頂探下手偶的頭,對寶寶說:“好香,好香呀!”
3.邊說“兔子兔子下山嘍!”快速從寶寶頭頂滑到胸前,然后將手偶面對寶寶揮揮手說:“再見,再見啦!”
4.模仿寶寶的語氣說:“別走,別走!讓我們永遠做好朋友?!?/p>
二、出示教學大書,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寶寶猜測畫面,并逐頁講述故事。
師:書里也有一只調皮的兔子再玩“兔子上山”的游戲,一起來看看吧。
1.用掩蓋的方式逐也出示畫面,,增加猜測的懸念。
2.可引導寶寶模仿兔子上山時發出各種聲音,如“嘿喲”“吧唧”。
3.可引導寶寶模仿兔子上山、吃草、下山、問好、說再見的動作和語言。
4.可引導寶寶通過翻頁發現寶寶衣服、頭發顏色與草坡、草地間類似的方法。
托班語言課教案(匯總19篇)篇十二
學習按順序觀察每幅畫面,重點觀察圖中各種動物的動作和表情。
理解故事內容,學習文中動物依次出現時說話語氣的不同。
知道有好的東西要和大家一起分享。
ppt、大頭飾(小田鼠、野兔、小豬、獅子、河馬、長頸鹿)。
1.導入活動。
今天,我們要認識一位新朋友,它是誰呢?(播放第一張圖片)看看,是小田鼠。小朋友有沒有發現小田鼠好像很開心的.樣子,到底什么事讓小田鼠這么開心呢?(讓幼兒自由想象)。
小田鼠很開心,因為小田鼠的媽媽送給小田鼠一件禮物,就是它身上穿著的這條背帶褲,你們覺得小田鼠穿這條背帶褲漂亮嗎?(漂亮)。
背帶褲本來穿在小田鼠身上大小剛剛好,挺合適的,可是后來背帶褲很神奇,會越變越大,你們想知道背帶褲為什么會這么神奇嗎?那現在黃老師就給你們講《小田鼠的背帶褲》的故事。
2.看圖聽故事。
(1)仔細觀察每幅圖,觀察圖中各種動物的動作和表情。
(2)學習各種動物的動作和話語。
(3)提問:小田鼠的背帶褲好看嗎?
看一看,野兔想干什么?小田鼠答應了嗎?野兔穿上小田鼠的背帶褲,大小合適嗎?
有哪些動物穿上了小田鼠的背帶褲?
教師歸納,有一只野兔、一只小豬、一頭獅子、一只河馬、一頭長頸鹿。邊說邊將動物頭飾按順序貼到黑板上。
這些動物的體型特征有什么不同?(引導幼兒觀察,得出這些動物是一個比一個大的結論。)。
背帶褲有什么變化?最后變得像什么?如果是你,你會生氣嗎?你會怎么做呢?
小田鼠來了,它的表情是什么樣子?小田鼠生氣了嗎?它是怎么做的?
3.教師小結。
雖然背帶褲最后變形了,不能穿了,可是小田鼠并沒有責怪伙伴們,而是把背帶褲當做了秋千,開心地蕩起了秋千。小朋友,我們要樂意把自己的東西拿出來,和大家一起分享,小伙伴們開心了,自己才會更開心!
托班語言課教案(匯總19篇)篇十三
故事《魔術車》講述的是小兔波比有一輛魔術車,它總是在人們最需要的時候變成各種車輛來幫忙。如著火了變成消防車、有病人時變成救護車、抓壞人時變成警車。這節課的目標就是在幼兒愉快的傾聽故事的`同時初步了解各種車輛的用途和顯著特征。重點是引導幼兒了解各種車輛的用途。難點是如何引導幼兒用語言表述這些車輛的顯著特征。
組織者:閆文卿。
認知。
《魔術車》。
1、引導幼兒認識警車、消防車、救護車。
2、引導幼兒初步了解各種車輛的用途和顯著特征。
3、激發起幼兒探索的興趣。
課件、毛絨玩具。
“小朋友,你們看誰來我們小小班了?它的名字叫波比?!?/p>
引導幼兒與波比打招呼”
1、出示小汽車,介紹活動內容。
“波比有一輛很棒的魔術車,你們看它是什么顏色的?魔術車有個很大的本領,它會變變變,想變什么車就變什么車?!?/p>
2、教師操作課件,引導幼兒認識各種車輛。
(1)救護車。
“小熊生病了,波比要去幫忙,怎么幫呢?生病的時候怎么辦?用什么車送小熊上醫院呢?
a、引導幼兒一起說“變變變”“變出什么車?”“什么顏色?”“上面有個紅色的什么?”“救護車把小熊送到哪里去?”
b、引導幼兒一起模仿開救護車。
(2)運用相同的方法引導幼兒認識警車和消防車。
3、鼓勵幼兒討論:你還想變出什么車?
托班語言課教案(匯總19篇)篇十四
1、培養學會認真傾聽。
2、鼓勵幼兒大膽地跟學說故事。
活動準備:塑封的各種故事人物。
一、音樂歌曲導入。
1、出示小白兔頭飾。
師:小朋友們,上次我們給小白兔做了好吃的胡蘿卜,瞧,今天它又來了,我們一起唱歌給它聽,好嗎?(小白兔來來來,大家一起來,跳、跳、跳跳跳。)
2、幼兒跟老師一起來唱。
二、講述故事。
1、師:你們看,今天小白兔還給我們帶來了一個新朋友,它是誰呢?(出示:松鼠媽媽)
2、我們也來給它唱首歌好嗎?(小松鼠來來來,大家一起來,跳、跳、跳跳跳。)
3、今天,松鼠媽媽還帶來了三個松鼠寶寶呢!她們今天要去看他們的奶奶,松鼠媽媽怕太陽曬著她們,給了她們每人一把傘。穿紅裙子的小松鼠,舉著小紅傘。穿藍裙子的小松鼠,舉著小藍傘。穿黃裙子的小松鼠,舉著小黃傘。三只小松鼠唱著歌,向奶奶家走去??墒撬齻冊趺匆矝]想到,她們會被風吹上天,可她們更沒有想到她們會剛巧落在了松鼠奶奶住的那棵樹上。松鼠奶奶怎么也沒想到,她住的樹上會“開出”三朵美麗的.“小花”會是她的三個孫女!
4、(出示)
師:剛才老師講的故事就在這本書里,現在我們一起來看著書,聽聽這個故事,好嗎?
5、講故事。
三、給幼兒講故事。
1、老師這還給你們準備了好多好看的書,想看嗎?
2、教幼兒正確的看書姿勢。
3、幼兒取書,并請家長和幼兒看書。
4、請2到3對家長來給大家講故事。
四、教師小結。
托班語言課教案(匯總19篇)篇十五
1.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喜歡聽故事。
2.說“白白的牙齒真漂亮”。
1.玩具小熊。
2.故事mp3
1.出示玩具小熊,引起幼兒聽故事的興趣。
——玩具小熊的故事可多了,今天我們要講一個《小熊拔牙》的故事。
2.教師講述故事。
——故事里有誰?他最喜歡吃什么?后來怎么辦?
3.放故事mp3第二遍,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
——嘟嘟熊笑起來很漂亮,為什么?學說:“白白的牙齒真漂亮!”
——后來小熊的牙齒為什么會變黑的?
——小熊牙疼時是什么樣子的?我們來學一學。
——小熊拔了牙以后,是怎么做的?
4.請幼兒當醫生,每人對小熊說一句話。
——讓我們來告訴小熊應該怎樣保護自己的牙齒吧。鼓勵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說話。
托班語言課教案(匯總19篇)篇十六
老師組織情景表演,幼兒能對此產生興趣并且積極參加。在游戲活動中,學會自我保護。學說:“你不推,我不擠”,“一個跟著一個走”。
1.山洞、獨木橋、小河、小兔頭飾、布制蘿卜。
2.音樂磁帶(錄有歡快的音樂)。
一、開始部分:游戲激趣,談話導入。
1.師:“孩子們,今天天氣真好,媽媽要帶你們去很遠很遠的地方拔蘿卜,你們高興嗎?”
2.師:“咱們去拔蘿卜的時候,路上不管遇到什么困難,一定要注意安全,要緊緊跟著媽媽,千萬不要離開大家。”
二、進程部分:設置情境,多次感知。
學說短句:你不推,我不擠,一個跟著一個走。
2.過小橋。
安全鉆過山洞后,來到小橋跟前。
師:“有這么多小兔寶寶要過小橋,咱們怎樣才能安全的過橋?”
學說短句:你不推,我不擠,一個跟著一個走。
3.拔蘿卜。
最后來到“蘿卜地”拔蘿卜。
提問:“蘿卜是什么顏色的?什么樣子的?”拔蘿卜時要注意什么?
學說短句:你不推,我不擠,一個挨著一個拔。
4.聽:小兔本領大?!鞍瓮晏}卜,你們一定累了,現在咱們一邊拔蘿卜一邊聽?!庇變喊察o聽教師講故事《小兔本領大》。
三、結束部分:快樂體驗,鞏固行為。
在音樂聲中,幼兒模仿小兔動作“你不推,我不擠,一個挨著一個”出活動室。
托班語言課教案(匯總19篇)篇十七
1、寶寶感受雨的美麗,產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說說雨是什么樣子的,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課件:動感圖片—下雨了。
師:小朋友,你們看看天氣怎么樣了?(下雨了)。
仔細看看,雨是什么樣子的?
(引導幼兒說出,長長地、嘩啦啦的、濕濕的。)。
雨是細細的,長長地,有嘩啦啦的聲音,是從天上落下來的,還是都透明的.。
為什么說雨是透明的呢?
通過觀察圖片,讓幼兒感知,理解“透明”的含義。
教師告訴幼兒,因為我們能看到遠處的大樹、大山還有小船。
嘢!我看到小朋友了,玻璃是不是透明的呢?
水杯,塑料袋子等。
托班語言課教案(匯總19篇)篇十八
托班孩子的年齡小,缺乏表達能力,哭是他們面對陌生環境時宣泄的一種不良情緒。語言發展水平也是有很多層的。有的孩子能用完整的話表達自己的意愿,有的孩子只能說簡單的詞語,有的孩子發音迷糊不清,有的孩子說的是好聽的普通話,有的孩子說的是地方話。針對這種情況開展了有趣又輕松歡快的《開火車》游戲,對教師點到自己的名字作出積極的回應。幫助孩子主動打開心靈大門,傾訴心聲,讓孩子獲得慰藉,減輕“分離焦慮”。
愿意回應“哎!我來了”,體驗與教師、同伴一起游戲的快樂。
音樂《開火車》、“火車頭”頭飾若干。
一、欣賞音樂《開火車》
1.幼兒圍坐成半圓形,教師邊聽音樂邊做“開火車”動作(兩手握拳在胸前繞圈)。
2.師幼一起做“開火車”動作。
二、游戲“開火車”
教師做“火車頭”,跟著音樂有節奏地念幼兒的名字,被點到名字的幼兒回應:“哎!我來了?!备诮處熒砗笞觥败噹保钡剿杏變憾急徽埖綖橹?。
1.請幼兒游戲時用有節奏的語言,如“×××快快來,我們的火車就要開,嗚”。
2.逐漸增加難度,豐富回應語言。
3.剛開始,“車廂”不易過長(5~6名做“車廂”),熟悉游戲后,可以逐漸加長。
4.會玩“開火車”游戲后,請幾名嬰幼兒做“火車頭”(戴上“火車頭”頭飾),其余嬰幼兒做“車廂”進行游戲。
語言表達能力不夠或是不愿張口講話的孩子,在平時的生活中可能受到過別人的嘲笑或是父母的原因。長此就造成了孩子不愛說話的習慣。日常生活中,我要讓孩子要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不能是點頭、搖頭。在游戲中盡量安排那些語言發展較好的孩子和語言發展較差的孩子在一起玩,這樣不但會培養孩子們的交往能力,同時也促進了孩子的語言發展。在預設教學活動中,盡量給予語言發展較差孩子發言的機會,并及時概括和糾正。只要孩子張嘴了,就要給予表揚。孩子在幼兒園受到的集體教育,是家庭無法給予的。在幼兒園里孩子學會了與同齡人交流,學會了與人合作,享受集體活動的喜悅和快樂。
總之,根據幼兒實際情況與身心特點,有的放矢地采取相應措施,才能達到預期的最佳效果。
托班語言課教案(匯總19篇)篇十九
1.享受教師甜蜜的擁抱,體驗和教師一起游戲的快樂。
2.感知重疊詞:軟軟的、香香的。
活動準備。
輕松、歡樂的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1.播放音樂,引發興趣。
寶寶和教師面對面圍坐在地上或地墊上,隨音樂拍手。教師伸手摸摸寶寶的頭或身體的某個部位,親切地說:“雞寶寶、鴨寶寶、狗寶寶、貓寶寶、都是我的好寶寶!”“寶寶們,我們一起做游戲好嗎?”
2.帶領寶寶做“摸一摸”的游戲。
(1)教師邊說二歌邊做夸張的動作:
讓我閉上眼睛,
伸出雙手摸一摸。
這邊摸摸,
那邊摸摸,
前邊摸摸,
后面摸摸,
喲――。
摸到一個寶寶,讓我好好抱一抱!
說完二個以后,教師睜開眼睛說出寶寶的乳名將摸到的寶寶抱在懷里“老師喜歡抱寶寶,寶寶的身上軟軟的、香香的,抱一抱,好舒服!”
(2)重復游戲,抱抱每個寶寶。在抱的過程中反復使用重疊詞“香香的、軟軟的”讓寶寶充分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