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工作計劃的制定是教師做好教學準備和教學實施的重要環節,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和實踐價值。以下是教育專家為大家推薦的一些教學工作計劃范文,供大家參考。
乘法數學教案(匯總15篇)篇一
1、通過讓學生自己乘法口訣表,使學生知道利用表格來知識比較簡潔、清楚,懂得合理乘法口訣表,掌握整體記憶全部乘法口訣的基本方法。
2、加深對乘法含義的理解,能熟練的利用一句口訣計算兩道乘法式題。
3、使學生有與同伴合作知識的體驗,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
乘法口訣是重點。掌握乘法口訣表示難點。
1、回憶所學的乘法口訣。
提問:我們學了幾的乘法口訣?各有幾句?全部乘法口訣共有幾句?你怎樣知道的?
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共同回憶、計算。然后請部分小組向全班同學匯報結果。
2、師生共同歸納學過的乘法口訣。
(2)、全部乘法口訣的句數是:1+2+3+4+5+6+7+8+9=45(利用湊整的方法計算或利用加法結合律把算式變形為同數相加的形式進行簡算。)。
問:怎樣45句口訣才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記憶?
(1)、小組合作給學具袋里的乘法口訣卡片分類看看能發現什么?
(2)、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把口訣卡片擺成自己喜歡的口訣表。
4、匯報小組的分類方法即發現。
引導學生回答。展示,表揚大家認為的好的小組。
[設計意圖]: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按自己的想法所學的乘法口訣使學生有與同伴合作知識的體驗,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及體驗方法的多樣性,在分析、比較中找出比較簡明、方便的方法。
問:觀察這張乘法口訣表,你發現了什么?引導學生橫看、豎看、斜看這張表,說說有什么規律或特征。
學生仍然以小組為單位,先在組里說然后在全班交流。學生能說多少算多少。
[設計意圖]:通過對乘法口訣表的觀察發現,找出乘法口訣表的特征,加深對乘法口訣的理解和記憶。同時培養學生的觀察、交流等能力。
1、回憶口訣的含義,任意說出一句口訣表示的意義。
2、游戲,比一比,賽一賽。
(1)看誰答得又對又快。
出示卡片,學生對口訣。(已知兩個因數求積;已知積求兩個因數。)。
(2)想一想:89頁3題完成后做題的方法。
(3)、開放練習:()×()=()。
[設計意圖]: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加深對乘法口訣的記憶和應用。
這一節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乘法數學教案(匯總15篇)篇二
教學內容:第54例4,練習十三的5~10題。
教學目標:1、知道用乘法解答應用題時,可把兩個因數交換位置。2、正確解答應用題。
教學重點:正確解答應用題。
教學難點:理解應用題中有關數量關系。
教具準備:投影片、小黑板。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教學時間。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復習。
7′。
1、小黑板出示筆算題:
158×476297×234。
讓學生筆算過程。
2、口算:
14×725×3160×523×100。
60×7021×30018×50。
1、學生筆算(兩名學生板演)。
2、學生口算。
教學例4。
21′。
2、問:怎樣列式表示什么?
3、指出:也可這樣列式:
674×25。
問:25674。
×674和×25比,哪一種計算更簡便?
4、練習:完成做一做。
5、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
1、學生試做(一名學生板演)。
25×674=16850(千克)。
25。
×674。
2、多名學生回答。
3、學生計算:
674。
×25。
學生比較后得出:674。
×25。
筆算時比較簡便。
4、學生練習(兩人板演)。
5、學生歸納。
作業。
7′。
練習十三:7、8、9題。
板書設計:
例4:一個糧店三月份售出面粉674袋,每袋25千克一共售出面粉多少千克?
25×674=16850(千克)674×25=16850(千克)。
25674。
×674×25。
1003370。
1751348。
15016850。
16850。
答:(略)。
乘法數學教案(匯總15篇)篇三
三年級下冊63頁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乘法(不進位)。
1、使學生經歷筆算兩位數乘兩位數乘法的計算探究過程,掌握兩位數乘法的筆算方法。
2、讓學生在嘗試、探究、合作交流中獲得對算理的理解,培養學生遷移類推能力。
3、培養學生認真審題、整潔書寫、仔細計算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4、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1、掌握乘的順序。
2、理解第二個因數十位上的數與第一個因數相乘時,積的末尾和第一個因數的十位要對齊。
第二層積的書寫位置。
師:如果只買2本,需要多少錢?你會解決這個問題嗎?誰來列式?生:24×2師:如果用我們學過的豎式來算一算,你會嗎?請每位同學在自己的練習本上算一算。(指一名學生板演)。
師:說說剛才用豎式計算的過程(師在黑板上板書豎式并用彩筆畫出箭頭,強調從個位起分別每一位上的數,從豎式上可清楚的看到計算的每一步)。
要想把這樣的豎式計算正確,你覺得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嗎?師:買5本呢?
2.復習兩位數乘整十數的口算。
師:(課件出示圖片)如果這一套12本都要買,需要多少錢?還能解決這個問題嗎?怎么列式?生:24×12師:這道題你能一眼看出它的結果嗎?那我們先來估算一下吧!生1:把12估成10,24×12約等于240生2:把24估成20,24×12約等于240生3:把24估成20,12估成10,24×12約等于200生4:把24估成25,12估成10,24×12約等于250師:同學們真聰明,這都是我們估算的,可是誰估算的錢數最接近準確數呢?這就需要我們準確計算出24×12的得數。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不進位筆算乘法。(板書課題)。
1.獨立思考,寫出自己計算的結果。
師:你能運用我們學過的知識來解決這個新問題嗎?請在練習本上寫一寫自己的算法。
2.小組內交流。
師:寫完的同學跟同桌說說自己的想法3.全班匯報交流。
師: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生1:把12分成10和2相加。
24×10=240--------------買10本書的價格24×2=48---------------買2本書的價格240+48=288------------買12本書的價格生2:把24分成20和4相加12×20=24012×4=48240+48=288生3:24×12就是24個12相加12+12+12+12+-----------+12(24個12)生4:24×12就是12個24相加24+24+24+24+----------+24(12個24)生5:把24看成是4×6,4×12×6=288生6:把12看成是2×62×24×6=288師:同學們,你們的.方法真多,都能運用自己學過的知識來解決新的問題,總結上面的幾種方法就三大類:
一、拆數法。
二、疊加法。
三、連乘法。
2×24的積(2本書的價格)10×24的積(10本書的價格)48+240的和(12本書一共的價格)。
師:請仔細觀察豎式法和拆數法,你發現了什么?生:豎式的計算步驟其實和拆數法的事一樣的。
生:不能,只有寫在十位上才能表示404×124824288。
師:是不是所有兩位數乘兩位數都可以用豎式計算呢?計算步驟是怎樣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你認為應該注意什么?(學生談論匯報)。
1、先用第二個因數的個位去乘第一個因數,得數末位與因數的個位對齊。
2、再用第二個因數的十位去乘第一個因數,得數末位與因數的十位對齊。
3、然后把兩次乘得的積加起來。
注意:相同數位要對齊。
1、課本63頁做一做(請學生板演前4個)。
2、幫小馬虎糾錯。
3、解決問題:課本64頁3、4題。
師:這節課你們都學到了什么新知識呢?在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時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要注意些什么呢?(請學生回答,一起回顧加強記憶)。
個位上的2乘24的積末尾與個位對齊。
十位上的1乘24的積末尾與十位對齊,0可以不寫把兩次積的得數加起來,+號可以不寫。
乘法數學教案(匯總15篇)篇四
1、讓學生經歷幾個相同的數相加還可以用乘法計算的學習過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義,初步體會乘法和加法的聯系和區別;能正確地寫、讀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會通過加法算得乘式的積。
2、使學生在簡單的實際問題中抽象出求幾個相加是多少的數學問題,并根據數學問題列乘法算式的活動中,培養有條理地思考思考的習慣,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使學生認識乘號,知道乘法的含義,初步掌握乘法算式讀法和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培養學生初步的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的能力。
1、初步理解乘法的意義。
2、初步體會乘法和加法的聯系和區別。
多媒體。
導入新課。
一、引入新課。
1、讓我們先進入第一層,門上寫著一組算式:
2+3+65+5+59+1+22+2+2+24+4+4。
二、感知“幾個幾相加”
小朋友真聰明已經得到第一把鑰匙,進入第一層,現在我們要爭取進入第二層啦!
(1)出示例1圖。
提問:圖中幾只小白兔?雞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板書:2+2+2=6(只),3+3+3+3=12(只)。
這兩個算式表示幾個幾相加?
板書:3個2相加4個3相加。
追問:這兩個加法算式有什么共同的特點?(都是連加;每一題的加數都一樣)。
(2)完成第頁的“試一試”
三、認識乘法。
1、出示第2頁的例題。
提問:一共有多少臺電腦?你是怎么知道的?請把加法算式寫下來,并說一說是幾個幾相加。板書:2+2+2+2=8。
(添加電腦圖片為6個2)是幾個幾相加,你能把加法算式寫下來嗎?
(添加電腦圖片為10個2)現在呢?
談話:隨著電腦數量的增加,求“幾個幾相加”的和,列加法算式你們感覺怎樣?(太麻煩了)。
介紹:不要著急,有一種方法能夠解決這問題。(揭示課題:認識乘法)。
板書:2×4=8。
4×2=8。
(乘數)乘號(乘數)(積)。
同桌同學互說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誰能說說2×4=8這一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2、讀寫乘法算式。
提問:6個2相加,用乘法算怎樣寫算式呢?10個2呢,并說說各部分的名稱。
3、完成課本第2頁“試一試”(先獨立完成,再評講校對,并讓學生說一說,求5個4的和是多少,哪種寫法比較簡便)。
五、連系實際。
談話:在完成了上面的題目后,我們已經沖刺到“智慧寶塔”的最高層,我們一起來做個游戲慶祝一下,好吧。
拍手游戲。
要求:先讓學生聽老師拍手,說出是幾個幾,并列出乘法算式;再讓一名學生拍手,其余同學說一說,最后讓同桌游戲。
六、總結。
乘法數學教案(匯總15篇)篇五
教學內容:(機動3課時左右)。
1、小數乘法(9課時左右)。
2、小數除法(11課時左右)。
3、整理和復習(2課時左右)。
教學要求:
1、使學生理解小數乘、除法的意義,掌握計算法則,能夠比較熟練地進行小數乘、除法筆算和簡單的口算,數學教案-小數乘法。
2、使學生會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積、商是小數的近似值。
3、使學生理解整數乘法運算定律對于小數同樣適用,并會運用這些定律進行一些小數的簡便計算。
教學重點:
1、使學生掌握乘、除法的計算法則。
2、能正確地進行小數乘、除法的筆算和簡單的口算,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3、能正確應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積、商是小數的近似值,并能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
4、會應用所學的運算定律及其性質進行一些小數的簡便計算。
教學難點:
1、在理解小數乘、除法的算理和算法的基礎上,掌握確定。
小數乘法中積的小數點位置和小數除法中商的小數點位置的方法。
2、會把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轉化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并能正確的進行計算。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小數乘以整數。(p.l頁的例1和“做一做”,練習—第1—4題。)。
教學要求:
1、使學生在理解小數乘以整數的意義的基礎上掌握小數乘以整數的意義和小數乘以整數的.計算方法。
3、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
4、引導學生探索知識間的練習,滲透轉化思想。
教學難點:確定小數乘以整數的積的小數點位置的方法。
教學用具:放大的復習題表格一張(投影)。
乘法數學教案(匯總15篇)篇六
1.學習編寫5的乘法口訣。
2.熟記5的乘法口訣,會用5的乘法口訣求積。
3.探索5的乘法算式之間的聯系,知道5是10的一半。
熟記5的乘法口訣,會用5的乘法口訣求積。
教學課件。
生:跳遠。
師:從0開始,
小青蛙跳了幾次,每次跳了幾小格呢?
表示幾個幾?
生:跳了三次,每次跳了5格,表示3個5師:用算式可以怎樣來表示呢?
生:3×5=15。
師:我們可以用乘法算式來表示小青蛙跳遠的情況。
師:你想讓小青蛙跳幾次,表示幾個幾呢?
再來列列算式吧!(請點擊數字)。
生:
師:不用跳格子的方法,你能說出5×5=?嗎。
生:5個5比4個5多一個5,積就大5。
5個5比6個5少一個5,積就小5。
師:6×5=?
生:6個5比5個5多一個5,積就大5。
6個5比7個5少一個5,積就小5。
師:除了用鄰近的乘法算式來推算出積,還有什么方法呢?(討論)。
生:6個5是3個5的加倍,所以積就是15的加倍。
師:還可以用加倍的方法。
師:8×5=?
生:8個5比7個5多一個5,積就大5。
8個5比9個5少一個5,積就小5。
8個5是4個5的加倍,所以積就是20的加倍。
小結:我們可以用推算的方法來求鄰近乘法算式的結果,也可以用加倍或減半的'方法來推測。
師:為了使計算更快、更準確,我們還可以編乘法口訣。
1×5=5一五得五。
師:乘法算式里的兩個因數1和5作為口訣的前半句“一五”,把積作為后半句,由于積不滿一十,就用“得五”,讀作:一五得五。
師:還有哪個算式可以用“一五得五”這句口訣呢?
生:5×1=5師:請同學們根據算式,編一編5的乘法口訣。
(小組活動)。
幾個5交換。
1個51×5=5一五得五5×1=5。
2個52×5=10二五一十5×2=10。
3個53×5=15三五十五5×3=15。
4個54×5=20四五二十5×4=20。
5個55×5=25五五二十五5×5=25。
6個56×5=30五六三十5×6=30。
7個57×5=35五七三十五5×7=35。
8個58×5=40五八四十5×8=40。
9個59×5=45五九四十五5×9=45。
注:這里從6×5開始,學生可能會把口訣編成六五三十。教師要加以解釋,以語言上順口為主,把小數放在前面,大數放在后面。同是6×5與5×6本來就是交換題,計算結果是一樣的。
師:讀口訣,
再用你喜歡的方法熟記口訣。
學生熟讀。
師:你使用什么方法熟記的?
師:老師和你對口令。
全班對,個別對。
師:你和同桌對口令。
同桌交流。
師:乘法口訣和乘法算式是一對形影不離好朋友。
(1)根據乘法口訣,寫出相應的乘法算式。
三五十五。
五七三十五。
五五二十五。
(2)用口訣計算下列根據算式。
3×55×65×47×5。
師:先算一算,然后再找找規律。
2×10=7×10=8×10=2×5=7×5=8×5=。
師:說說你發現了什么?
學生回答。
小結:5是10的一半。
(1)每人手里拿5個氣球,9人共拿幾個氣球?
問:告訴我們每個人拿5個,有。
9個人,也就知道這里有幾個幾?
求“9個人一共拿幾個氣球?”,可以用什么方法解決?
生:根據9個5,可以用乘法計算。算式是9×5(或者5×9)。
因為五九四十五,所以9×5=45(或者5×9=45)。
師:解決問題要完整,應用題要寫上單位名稱“個”,和答句,
答:9個人一共拿45個氣球。
小結:這道題要求的是5的9倍,或者說9個5。
(2)有6只盤子,每只盤子里裝5顆草莓,總共有多少顆草莓?
和小組內其他組員討論這題應該怎樣解,應該怎么想?
匯報交流。
板書:6個56×5=30(個)。
想:五六三十。
答:總共有30顆草莓。
小結:這道題要求的是5的6倍或者說6個5。
(3)紅色積木有5塊,綠色積木的塊數是紅色積木的2倍,綠色積木有幾塊?
板書設計:
5的2倍。
2個55×2=10(塊)。
2×5=10(塊)。
想:二五()。
答:綠色積木有10塊。
小結:這道題要求的是5的2倍,或者說2個5。
乘法數學教案(匯總15篇)篇七
讓學生經歷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過程,學會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進位的乘法。在學習活動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學會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進位的乘法(不進位)。
教學過程:
呈現例1的畫面,讓學生觀察
用完整的話把這幅圖的內容、問題說一說。
請學生說一說用什么方法解決這個問題,從而列出算式24times;12。
1、各組討論:怎樣計算24times;12。
請把想出的計算方法寫在紙上。
2、組織交流。
各組展示本組的算法。不容易說清楚的,就寫在黑板上。
方法一:
24times;10=240
24times;2=48
240+48=288
方法二:24
times;12
48……24times;2的積
24……24times;10的積(個位的0不寫)
288
3、師生評議。
(1)請學生說一說,喜歡哪種方法?為什么?
(2)教師對學生發表的意見作以肯定或補充。
(3)重點評議筆算。
用檢查豎式每一步計算的方式,再現筆算過程。
1、嘗試練習。
用豎式計算63頁“做一做”的8道題。請幾名學生上黑板板演,講評。
2、獨立完成練習十六第1題。
1、請學生討論筆算乘法時要注意什么問題,并交流。
2、教師強調:用豎式計算時,每次乘得的數的末位應該和那一位對齊。還要注意記住進位數,正確處理進位問題。
1、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熟練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2、能解決用乘法計算的實際問題。
1、學生回顧上節課學習的內容。
2、口算練習:
3、筆算:
4、正誤辯析:
1、完成練習十五第3題:
(1)引導學生看圖,獲取信息。
(2)同桌互相說:把圖上的`意思完整的說一說。
(3)獨立列出算式,并用豎式筆算。
(4)集體講評。
2、學生獨立完成練習十五第4題:
完成《學案》相應的練習。
讓學生經歷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過程,學會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進位的乘法。在學習活動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學會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進位的乘法。
呈現下圍棋的畫面,介紹有關圍棋賽的事例或戰績。
放大棋盤,讓學生觀察棋盤結構。使學生了解到:圍棋的棋盤面由縱橫19道線交叉組成。
接著,把棋子放在縱橫線的交叉點上,引出問題:“棋盤上一共有多少個交叉點?”
請學生說一說用什么方法解決這個問題,從而列出算式19times;19。
1、各組討論:
請把想出的計算方法寫在紙上。
2、組織交流。
各組展示本組的算法。不容易說清楚的,就寫在黑板上。
3、師生評議。
(1)請學生說一說,喜歡哪種方法?為什么?
(2)教師對學生發表的意見作以肯定或補充。使學生了解每一種算法的特點和適用范圍。例如,估算的方法能很快算出大約有400個交叉點,但它不能滿足解決問題的要求。
(3)重點評議筆算。
用檢查豎式每一步計算的方式,再現筆算過程。
1、嘗試練習。
用豎式計算65頁“做一做”中的4道題。
2、完成練習十六第1、2題。
1、請學生討論筆算乘法時要注意什么問題,并交流。
2、教師強調:用豎式計算時,每次乘得的數的末位應該和那一位對齊。還要注意記住進位數,正確處理進位問題。
1、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熟練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進位)的筆算方法。
2、能解決用乘法計算的實際問題。
1、學生回顧上節課學習的內容。
2、開火車進行口算練習:
3、筆算練習(進位與不進位的對比):
(1)學生筆算。
(2)請學生觀察比較:上行的題目和下行的題目有什么異同?
(3)學生討論交流:它們的計算方法是一樣的,不同的是上行的題目計算時沒有進位,而下一行的題目需要進位。
(4)說說筆算乘法要注意什么?
4、正誤辯析:
教師用小黑板出示6道計算出現錯誤的筆算式題,讓學生判斷正誤,并進行改正。
1、完成練習十六第3題:
(1)引導學生看圖,獲取信息。
(2)同桌互相說:把圖上的意思完整的說一說。
(3)獨立列出算式,并用豎式筆算。
(4)集體講評。
2、學生獨立完成練習十五第4題、第8題。
獨立完成練習十六第5、6、7題。
說說這節課有什么收獲?筆算乘法要注意什么?
乘法數學教案(匯總15篇)篇八
表內乘法是學生學習乘法的開始,它是今后學習表內除法和多位數乘、除法的基礎。讓學生體會乘法運算的意義,在理解的基礎上熟記2~6的乘法口訣,是本單元教學的重點。其中,4、6的乘法口訣是教學的難點。突破難點的關鍵是讓學生認識并理解同數連加和乘法的關系。
“乘法的初步認識”分兩個層次:第一,以學生活動情境提供同數相加的式題,進而引出乘法運算。第二,溝通同數相加和乘法的關系,說明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稱。教材結合具體活動情景,從讓學生認識相同數相加開始,結合具體的事例,通過動手操作、觀察、探究等學習活動,逐步體會乘法運算的意義,掌握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對2~6乘法口訣的編排做了較大改進。在出現兩個相應乘法算式的基礎上歸納該句口訣。分三段教學。
在“2、3、4的乘法口訣”后面,編排了“乘加、乘減”兩步計算式題。主要是讓學生認識同一組口訣中兩句相鄰口訣之間的關系,幫助學生記憶乘法口訣。
本單元的“用數學”是結合乘法口訣(乘法計算)出現的。對“用數學”內容的呈現,注重用學生熟悉和喜愛的事物和事例設計情境,為學生發現數學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提供生動有趣的資源。
1.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體會乘法運算的意義。
2.使學生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知道乘法的口訣是怎樣得來的。熟記2~6的`乘法口訣,比較熟練地口算6以內的兩個數相乘。
3.使學生初步學會根據乘法的意義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結合教學使學生受到愛學習、愛勞動的教育,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讓學生體會乘法運算的意義,在理解的基礎上熟記2~6的乘法口訣。
教學難點:2、4、6的乘法口訣。
突破方法:
1、讓學生認識并理解同數連加和乘法的關系。把乘法概念的建立置入學生喜歡的拼圖活動之中,并通過實物圖、相同數相加的算式與乘法算式對照,以及把加法算式寫成乘法算式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完成對乘法的初步認識。
2、組織好練習。注意選擇新穎有趣的練習形式,如對口令,找朋友,開火車等,
激發學生的練習興趣。
單元課時安排:(13課時左右)。
1、乘法的初步認識.....................3課時左右。
2、2--6的乘法口訣。
2、3、4、的乘法口訣..................3課時左右。
乘法數學教案(匯總15篇)篇九
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56—57頁的例1和做一做,練習十十二的第1~3題。
1、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的進行口算。
2、經歷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的形成過程,體驗計算方法的多樣化與優化的'關系。
3、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的進行計算。
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培養學生的類推能力和創新思維。
師:同學們真聰明,在你們的幫助下,小紅一家通過了趣味橋,來到了游樂園。
1、教學整十數乘一位數。
師:請仔細觀察這幅圖,你能找到哪些數學信息呢?(如果給你一次玩的機會,你會玩什么呢?)小紅想和爸爸媽媽玩一次碰碰車,你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把這問題說完整。
(1)引導學生提出數學問題,如:坐碰碰車每人20元,3人需要多少錢?
(2)讀題審題,知道什么?求什么?
(3)怎么列式呢?20×3=60(元)。
(4)為什么用乘法計算?生:每人20元,3人就需要3個20元,所以用乘法計算。
(5)這個60是怎么得到的?
2、小組合作學習:討論20×3是怎樣算的?把你的想法在小組內說一說、寫一寫。
(1)合作學習。
(2)匯報:
a、用小棒擺:3個兩捆是6捆,是60。
b、20+20+20=60。
c、2個十乘3是6個十,是60。
d、先算2乘3得6,再在6的后面添上一個0。
師:同學們真能行,想出了這么多的好辦法。你最喜歡哪一種呢?
(3)現在學會了20×3=60,你會不會算200×3呢?2000×3呢?
(4)仔細觀察這三個算式,它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一個乘數是一位數,另一個乘數是整十、整百、整千數。
師: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內容“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揭題。
3、小結。
師:在計算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時,要想算的快又準,那種方法呢?先想一想再跟同桌說一說。
引導學生說出: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時,可以先不看乘數末尾的“0”,用“0”前面的數與一位數相乘;再看乘數末尾有幾個0,就在積的末尾添上幾個0。
師:有了這個竅門,我們算起來一定會更快。咋們來試試吧!
1、打氣球。
2、套圈游戲。
乘法數學教案(匯總15篇)篇十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經歷編口訣的過程,能找出6,7乘法口訣的規律,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探索發現能力。
2、能記住6,7的乘法口訣,會用乘法口訣正確求積。
3、讓學生初步體驗6,7乘法口訣在解決問題中的作用,感受數學的價值。
會用乘法口訣。
正確求積。
1、背誦1~5的乘法口訣。
2、摘蘋果游戲(利用電子白板畫蘋果樹和乘法題)。
(課件演示,紅紅到書店買臺歷,并與售貨員對話)。
售貨員:每本臺歷6元。
師:你看到了什么數學信息?你想提什么數學問題?怎樣解決?
學生的回答適時解決,當學生出現66時。
師問:這個有口訣計算嗎?(沒有)該怎么計算呢?
(1)想加法6+6+6+6+6+6。
(2)想:56+6。
問:用什么方法計算更快呢?(乘法口訣)。
師:我們發現有口訣計算起來真快,所以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編出6,7的乘法口訣吧!
揭示課題并板書:6,7的乘法口訣。
1、教學6的乘法口訣。
教師:一本臺歷6元,要求4本臺歷多少元,就是求幾個幾是多少。會列乘法算式嗎?
學生:64=24。
教師:能根據乘法算式編一句口訣嗎?
學生:四六二十四。
教師:5本臺歷多少元?算式怎樣列?口訣怎樣編?6本呢?
讓學生把算式和口訣依次填入表里。
61=6一六得六。
66=36六六三十六。
62=12二六十二。
67=42六七四十二。
63=18三六十八。
68=48六八四十八。
64=24四六二十四。
69=54六九五十四。
65=30五六三十。
做完以后同桌互相檢查,再請學生在全班展示,集體訂正。
教師:同學們真不簡單,自己編出了6的乘法口訣。那么每句口訣的意思你都知道嗎?
學生:六六三十六的意思是6個6得數是36。六七四十二的意思是。
2、教學7的乘法口訣。
教師:你又看到什么數學信息?想提什么數學問題?
仿照6的乘法口訣編寫方法編出7的乘法口訣。
教師:小朋友,你們能自己編出7的乘法口訣嗎?讓學生把算式和口訣依次填入表里。同桌互相檢查,互相幫助,集體訂正。
教師:你是怎樣想出77的`得數的?
學生:剛才我們學習6的乘法口訣時已經知道六七四十二,用42加7就是77的得數。
教師:你是怎樣編出七八五十六這句口訣的?讀一讀,背一背。翻開書31頁,將7的口訣補充完整。
1、游戲:對口令(課堂活動第1題)。
(1)老師對全班。
(2)同桌對。
(3)師說全班搶答。
2、擺小棒(課堂活動第2題)。
教師在展臺上用6根小棒擺1個六邊形?,告訴學生這個圖形叫六邊形。
教師:擺1個六邊形用幾根小棒?(6根)。
教師:那么擺兩個六邊形要幾根?擺3個呢?擺擺看。
學生擺后匯報。
教師:如果不用擺,那你知道擺7個六邊形要幾根小棒嗎?
學生:我知道,要42根。因為1個六邊形要6根小棒,擺7個六邊形就是7個6,六七四十二。
教師:怎樣列式?用哪句口訣計算的?
學生口述,教師板書。67=4276=42口訣:六七四十二。
1、練習九第1題口算。
2、看口訣寫算式。
教師: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你學會了什么?還有什么問題嗎?
引導學生小結,回答略。
乘法數學教案(匯總15篇)篇十一
1、借助具體情景,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編制8的乘法口訣。
2、在編制口訣的過程中,探索規律,培養學生發現規律、運用規律的能力及遷移類推的能力。
3、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發展初步的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進一步體會乘法的意義、尋找規律編制記憶口訣
教學難點:尋找規律 記憶口訣
教學準備:小棒 數字卡片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談話導入
今天,小凱蒂又來到了同學們中間,看看她在向大家學什么手藝?
(出示情景圖)
原來凱蒂來到教室里學習編中國結。
仔細觀察,從圖中你能得到哪些數學信息?
提問: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生1:一共需要多少個圓環?
生2:做2個中國結需要多少個圓環?
生3:每周要安排多少人做值日?
……
這節課我們就和小凱蒂一起來解決這些問題。
二、合作交流,探求新知
1、編兒歌,填填表(教學紅點)
我們一起來看 “一共需要多少個圓環?”這一問題在老師送給小凱蒂的兒歌中能不能找出答案。
(出示兒歌)
小小凱蒂志氣高
編起結來手兒巧
中國結兒傳友誼
我們一起瞧一瞧
一個結上8個環
……
誰能接著往下編?2個結上……?3個結上……?……
(以小組為單位,可借助小棒,把兒歌編完整)
學生按照共同編好的兒歌,邊說邊完成38頁“填填表”
2、讀兒歌,編口訣
同學們數得很好,你是怎樣數的?和同桌交流一下你的方法。
(學生交流方法)
(學生試著編口訣,并將整理好的口訣進行板書)
3、尋找規律 記憶口訣
(1)來看一下我們編出的8的乘法口訣,一起來讀一讀。
(2)仔細觀察,同桌討論一下,你發現了什么小秘密?(引導學生比較發現規律)
(對的,也就是每相鄰兩句口訣相差8,三八二十四和四八三十二相差幾呢?4個8比3個8多幾?比5個8少幾?)
(4)如果忘記了“六八”這句口訣,怎么辦?
(5)你認為哪句口訣最好記?哪句最難記?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記住它?把你的想法在小組內進行交流。
記憶口訣。
三、解決問題 走進生活(教學綠點)
1、一周安排多少人做值日?
能很快解決嗎?
(學生先獨立計算解決,然后再小組交流)
(學生獨立思考)
生1:就是求5個8是多少?
生2:可以列成5×8或8×5,用到的'口訣都是五八四十。
……
四、自主練習 鞏固深化
1、自主練習1“對口令”游戲
現在我們大家一起做一個對口令的游戲。(師說上半句,生說下半句。再輪換,增加趣味性。)
練完之后再由同桌兩人繼續練習。
2、7個8比6個8多( ),比8個8少( )
提問:7個8比6個8多幾個8?
你能照樣子說一句嗎?
3、一組一組地做,做完后想一想,你有什么發現?每一組的得數為什么是一樣的?
3×8+8= 5×8+8= 6×8+8=
4×8= 6×8= 7×8=
8×4= 8×6= 8×7=
4、同學們愿意接受挑戰嗎?(看得數、講算式)
48 56 24
五、拓展應用
班上共有多少名學生?(42名)
除了用數字告訴大家用,你還能用算式來告訴我們嗎?
可能會出現:5×8+2 6×8-2 4×10+2
五、總結評價 延伸拓展
如:一只螃蟹幾條腿?兩只?三只?你能編首兒歌嗎??(學生做拍手游戲)
同學們編兒歌的興趣真濃厚,等我們以后學了9的乘法口訣,還能解決更多的生活問題。只要同學們用心去發現學習,老師相信你們一定會收獲的更多。
乘法數學教案(匯總15篇)篇十二
教學目標:
1、理解整數乘法運算定律對于分數乘法同樣適用,并能應用這些定律進行一些簡便計算。
2、培養學生大膽猜測,勇于實踐的思維品質。
教學重點:
會進行分數的混合運算,運用運算定律進行簡便計算。
教學難點:
靈活運用運算定律進行簡便計算。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明確目標)。
1、運算定律。
我們在四年級時學習過乘法的運算定律,同學們還記得嗎?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運算定律)。
乘法交換律:a×b=b×a。
乘法結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2、這些運算定律有什么用處?你能舉例說明嗎?
25×7×40。36×101。
(學生口述自己是怎樣應用乘法的運算定律簡算上面各題的。)。
二、自主探究(自主學習,探討問題)。
1、引入。
同學們應用乘法的運算定律,可以使整數、小數的一些計算簡便,這些運算定律能不能應用到分數乘法中呢?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共同研究這個問題。
(板書課題:整數乘法的運算定律能否推廣到分數乘法)。
2、推導運算定律是否適用于分數。
(1)學生發表對課題的見解。
(2)驗證。
有些同學認為整數乘法的運算定律能適用于分數乘法,而有些同學認為不能,你們能找到證據證明自己的觀點嗎?(學生小組合作學習)。
3、教學例5。
(1)出示:,學生小組合作獨立解答。
4、教學例6。
(1)出示:,學生小組合作獨立計算。
(2)小組匯報學習成果,說一說你們組應用了什么運算定律。
5、小結。
應用乘法交換律、結合律和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計算簡便,在計算時,要認真觀察已知數有什么特點想應用什么定律可以使計算簡便。
三、拓展總結(應用拓展,盤點收獲)。
1、完成練習三的第6題。
學生說一說應用了什么運算。
2、完成課本第10頁的“做一做”題目。
其中第2題引導學生討論解題思路,把87改成“86+1”應用乘法分配律計算比較簡便。
乘法數學教案(匯總15篇)篇十三
兩位數乘一位數(積在100以內)和幾百幾十的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有關積的變化規律。
教學目標:
1、通過鞏固練習,進一步提高學生口算的正確性和熟練程度。
2、讓學生感悟積隨因數變化的情況,為后面學習積的變化規律埋下伏筆。
3、在估算過程中,學會有理有據地進行表達,培養他們的推理能力。
4、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加強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5、提供獨立思考的環境,通過習題教學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
6、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計算規律,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進一步提高學生口算的正確性和熟練程度。
圖、口算卡片、小黑板
(1)教科書47頁的第4題。
1、 教師以口算卡的形式出示算題,要求學生在充分理解算理、正確應用算法的基礎上,提高運算的正確性和速度。
2、練習時人人參與,獨立口算。
3、 個別答和小組開火車相結合,然后在教科書上填寫結果。
(2)教科書48頁的第5題。
1、小黑板出示算題。
2、口算得數,學生匯報,教師板書。
3、請認真觀察算式,說一說你發現了什么?(注意給學生充分的時間思考,交流討論。)
結合學生的發現,引導學生歸納出:一個因數擴大若干倍,另一個因數不變,積也擴大相同的倍數。
(教師可利用板書進行簡要的說明。)
教科書48頁的第6題。
1、小黑板呈現題目,學生讀題。
2、學生獨立思考,口算結果。
3、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怎樣算的?
教科書48頁的第7題。
1、板書題目。
2、讀題,理解題意。買3棵送1棵是什么意思?(付3棵的錢,得到4棵小樹)
3、想一想,可以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獨立思考,交流討論。
4、反饋討論結果,教師進行小結。引導學生認真體會,鼓勵創新思維。
5、課堂小結:今天你有哪些收獲,你還想知道些什么?
乘法數學教案(匯總15篇)篇十四
1、使學生能夠熟練運用7的乘法口訣進行計算。
2、流利地背出1—7的乘法口訣,解決一些生活的計算問題。
提高學生1—7的乘法的.計算技能。
進一步鞏固7的乘法口訣計算。
口算卡及實物投影。
出示口算卡,開火車計算。
7×5=7×3=7×6=6×4=。
5×2=7×2=7×4=7×7=。
6×3=6×5=7×1=7×0=。
設計意圖:讓學生明白練習的目標。
1、完成第5、7、8、12題,以多種方式鞏固乘法口訣的練習,變換多種方式,提高學生記憶看見的興趣,同時從不同的角度理解口訣、記憶口訣,熟悉口訣之間、口訣與計算之間的聯系,為后面的解決問題打好基礎。
2、完成口訣。
二七()三七()六七()。
四七()()七三十五()七四十九。
3、第4、9、10、14、15題都是用7的乘法口訣解決實際問題的練習。除15題外,每道題目都是以情景引出問題,讓學生解答。第15題是讓學生自己分析情景提出問題。讓學生體會學習乘法的用處,培養用乘法解決問題的意識。讓學生自己尋找條件與問題,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看誰算得快。
7×2=5×7=6×7=7×5=。
4×7=7×7=7×4=6×4=。
7×3=2×7=6×6=5×6=。
6×5=7×6=3×7=5×5=。
5、接龍背口訣。1—7的乘法口訣。
6、指導第15題,讓學生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
設計意圖:讓學生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進一步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又學會了什么?學生自己回答。
教學反思:
乘法數學教案(匯總15篇)篇十五
1、能結合具體情境估計三位數乘兩位數積的范圍。
2、探索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
3、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的實際問題。
1、能結合具體情境估計三位數乘兩位數積的范圍。
2、探索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掛圖
一、 估計三位數乘兩位數積的范圍
出示教學掛圖,引出人造衛星繞地球一圈的時間,接著提出人造衛星繞地球2圈、5圈21圈的時間計算問題。
在學生列出算式后,組織學生估一估這個算式的得數。學生可以把114看作100來估算,也可把21看作20來估算。估算時讓學生說說估算的'方法,并組織全班進行交流。
二、探索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
讓學生先獨立嘗試豎式計算,然后討論交流,并總結方法。
做試一試中的四道題,請4人板演。
做練一練中的第2題,森林醫生,讓學生找出錯誤,并改正。
三、運用乘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的實際問題
做練一練第4題:本題是一道綜合性的問題。在學生解答時可分幾步呈現:
1、 出示情境圖,讓學生說一說情境中的信息,然后請學生自己提出一些問題。
2、 出示商店從工廠批發的數量,討論按批發的數量,原來可以買多少錢,現在降價后只能買多少錢。
3、 出示問題(1),討論提出的問題。
4、 出示問題(2),討論提出的問題。
做練一練第5題:本題是一道提高估算能力的教學游戲題。本題的策略可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1、根據積的位數來考慮是否符合條件。2、在積是五位數的算式中,看兩乘數的最高位相乘的得數約是幾。3、對接近3萬或5萬的算式再具體地算一算。
學生在思考時,教師應指導他們有規律地思考,即從右往左或從上往下,以免出現遺漏。
衛星運行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