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是孩子們與老師和同學建立深入關系的時期,培養他們的社交能力和情感發展。閱讀以下幼兒園中班總結范文,我們可以看到孩子們的成長軌跡和教師對他們的細致觀察和評價。
幼兒園中班草莓教案(優質18篇)篇一
(一)熟練掌握10以內的數量。
(二)能夠快速地按數取物和按物找數。
(一)幼兒人手一份6-10的數字卡片。
(二)彩筆幼兒人手一支。
(三)寫有數字的方形紙條、畫有草莓或點子的方形紙條幼兒人手兩張。
(一)小動物出發了—熟練掌握10以內的數量。
1、激發興趣。
——春天到了,又紅又甜的草莓成熟了。小兔要去采草莓了!
2、小兔出發了。
——聽聽,有幾只小兔出發了?(敲小鼓。)。
——請找出和小兔一樣多的數字并舉起來。
——有幾只小兔就請你跳幾下。
——又有小兔出發了,聽聽有幾只。(方法同上,教師變換敲鼓數量。)。
(二)游戲“采草莓”—能快速地按數取物。
1、聽鼓聲請小兔。
——請小朋友當小兔去采草莓。看到數字幾,就請幾只小兔到前面來。(教師出示數字,幼兒自動看人數跑上前。)。
——我要請幾只小兔?為什么?(引導幼兒說出數字10表示10只小兔。)。
——我們數一數跑上來的小兔有幾只。和10一樣多嗎?怎么辦?(如跑上來的人數過多或過少,引導幼兒進行調整。)。
2、看數字采草莓。
——請每只小兔采和數字10一樣多的草莓。(10名幼兒去草莓地快速采草莓,集體驗證數量。對的將草莓放進教師的筐里,不對的進行糾錯、調整。)。
3、變換數字,玩游戲若干遍。
(三)好吃的草莓一能按物找數和按數畫物。
1、按物找數。
——小兔們辛苦了!想不想品嘗美味的草莓呀?請從桌上的筐子中拿一張紙條,看看紙條上有數數紙條上有幾顆草莓(或點子),就請你找到數字幾。(幼兒操作,教師觀察。)。
——和旁邊的小朋友相互檢查一下,數字拿對了嗎?
——請拿著你的數字到草莓筐里取數量一樣多的草莓。
2、看數字畫物。
——草莓真甜,還想吃嗎?請你從桌上的筐子下面拿一張紙條,看看紙條上寫了什么數字。(幼兒認讀。)。
——數字是幾就表示請你吃幾顆,請在數字后面畫一樣多的標記。(鼓勵幼兒用自己的方法表示草莓數量,如畫草莓、點、圈等表示。)。
——請小朋友相互檢查一下,畫對了嗎?請畫對的小朋友到草莓筐里取數量一樣多的草莓。(請幼兒相互檢查操作是否正確。)。
3、快樂品嘗草莓。
幼兒園中班草莓教案(優質18篇)篇二
1、認識數字6、7,知道他們能表示相應數量的物體。
2、能不受物體排列方式的影響,正確感知7以內數量。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數字6、7,知道他們能表示相應數量的物體。
難點:能不受物體排列方式的影響,正確感知7以內數量。
【活動準備】。
大數字卡1—7各一張,大蔬菜實物卡片6、7各3張(排列方式不同),幼兒每人一份蔬菜接龍卡片,大接龍卡片一份。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復習認讀數字1—5。
1、師生一起玩數數拍手游戲。
教師出示數卡1—5,請幼兒一邊拍手一邊數數。
二、基本部分:
1、認識數字“6”,知道“6”可以表示很多的有6個的物體。
(1)出示6個蘑菇的圖片。
問:這里有幾個蘑菇?我們一起來數一數(一共有6個),6個蘑菇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呢?(數字6)。
(2)出示數字“6”。
師:“6”像什么?(像哨子)。
師:數字“6”還可以表示什么?(6個西瓜、6顆葡萄、6塊巧克力等)。
教師小結:只要是6個物體,我們都可以用數字“6”來表示。
2、改變6個蘑菇的排列方式。
師:看好啦!蘑菇要排隊了啊,我們來看看他們排成什么樣了。(出示多種排列方式的圖片)它們哪里不一樣?(排列方式不一樣)。
教師小結:不管物體是怎么排的,有幾個就用數字幾表示。
3、認識數字“7”,并嘗試對物體進行不同的排列。
(1)出示7個蘿卜圖片,數數有幾個(7個)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數字7)“7”像什么?(像鐮刀)。
(2)師:紅蘿卜說了,我也要像黃瓜那樣排隊,哪個小朋友愿意來幫幫他(請幼兒用7個蘿卜排列)。
師:剛剛用了很多種排列方法,但是蘿卜只有幾個?(7個)所以,不管物體是怎么排的,有幾個就用數字幾表示。
三、給數寶寶1—7找相應的好朋友。
1、師:今天我們來給數字寶寶找好朋友,小朋友們愿意幫助它們嗎?好,下面老師說一個數字朋友們就要從你們手里的卡片中找出這個數字相對應的好朋友。
2、師生一起玩數字寶寶找好朋友的游戲。
四、蔬菜數字接龍。
1、師:剛才我們小朋友幫數字寶寶都找到了自己對應的好朋友,數字寶寶很開心,可是我們的蔬菜寶寶卻很傷心因為他們也找不到自己的好朋友。接下來我們要來玩一個蔬菜數字接龍的游戲,我們來幫助蔬菜寶寶找好朋友。前面是數字后面是蔬菜,第二張卡片的數字要表示前面一張蔬菜的數量。
2、教師巡回指導。
幼兒園中班草莓教案(優質18篇)篇三
1.通過活動發現“保護色”對動物生存的價值。在某些動物只有一種保護色之前,某些動物具有多種保護色。
2.通過了解保護色,激發孩子保護環境的愿望。
3.學習以各種形式記錄您自己的發現,例如語言和符號。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行分享您的感受。
多媒體圖片。
1.講故事并主持主題問題:為什么找不到灰兔子?
老師總結:事實證明,他身上的顏色與地球的顏色非常相似,因此找不到。
2,顯示圖片。
老師:小動物在和我們玩捉迷藏游戲。看看你在找什么。他們是哪種動物?(老師一一展示圖片)。
老師:您在這些圖片中找到了什么?為什么它們的顏色與周圍環境如此相似?有什么用?
教師摘要:這些顏色用于保護自己。我們稱其為保護色。老師的問題:您是否還知道哪些動物具有保護性的顏色?(孩子們告訴)。
3,出示圖片,請小朋友找到,用過哪些防護色。
教師摘要:有些動物只有一種保護色。一些動物具有幾種保護性顏色,它們會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環境還可以保護動物。
4.顯示圖片以查看環境破壞情況。對小動物有什么影響?鼓勵幼兒保護環境。
5,結束。
我們必須保護環境,不僅要告訴別人保護環境,而且要采取行動告訴所有人保護環境。
個別兒童的參與不是很積極。原因可能是兒童對動物的保護沒有得到很好的了解,因此他們對活動不感興趣。但是,教師要注意這些孩子,主動提出問題,并積極互動,效果會更好。
小百科全書:動物是生物的一種。它們通常以有機物為食,可以獨立地感覺,移動和鍛煉。活動或可以活動的活動。
幼兒園中班草莓教案(優質18篇)篇四
活動目標:
1.嘗試根據物體的外部屬性特征展開想象,選出符合線索的物品。
2.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體驗和蝸牛一起尋找的樂趣。
活動準備:
蝸牛圖片、紅色物品圖片、手工紙、記號筆、草莓味食物。
活動過程:
一、出示蝸牛,引出故事教師出示蝸牛圖片教師:這是誰?(蝸牛)對,今天有一只蝸牛來我們中一班找一樣東西,是什么東西呢?蝸牛說,要找的這樣東西的線索就藏在這個信封里,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二、觀察線索,感知屬性。
2.出示信的`第二頁(聞起來香香的)蝸牛說:謝謝你們幫我找東西,但是我找的東西是........(邊說邊出示信的第二頁)教師:這幅圖是什么意思?(鼻子)誰來說說蝸牛要找的是怎樣的東西?(紅色的,聞起來香香的)對,蝸牛想要找紅色的,聞起來香香的東西。那么這里面的哪些東西不是紅色的又聞起來香香的?(根據幼兒回答請幼兒將不正確答案取下)小結:剩下的都是紅色的聞起來又香香的東西了。那蝸牛要找的是這些東西嗎?我們來看看蝸牛給我們留的線索。
3.出示信的第三頁(吃起來甜甜的)教師:這幅圖告訴了我們什么?(能吃的)那請你們猜猜這樣東西吃起來味道是怎么樣的呢?(甜的,酸的)你猜對了,蝸牛說,這樣東西吃起來是甜甜的,那這上面哪些東西不能吃?(幼兒將不正確圖片拿下)小結:剩下的東西都是紅紅的,聞起來香香的,吃起來甜甜的。
4.出示信的第四頁(芝麻的紅色心形)我們再來問一下蝸牛,這些是你要找的東西嗎?蝸牛說:謝謝你們,不過我要找的東西是........(拿出第四頁)教師:蝸牛找的東西是什么形狀的?上面還有?(一點點的)誰能用完整的話說一說?(蝸牛要找的東西的紅色的,聞起來香香的,吃起來甜甜的,心形的,還穿著一件芝麻外套),現在你知道蝸牛要找的是什么東西了嗎?(幼兒取走不正確圖片),黑板上只留下草莓圖片。
小結:蝸牛要找的東西的紅色的,聞起來香香的,吃起來甜甜的,心形的,還穿著一件芝麻外套,蝸牛要找的東西是草莓。
三、分享草莓,再次感知蝸牛說:謝謝你們呀,小朋友,你們幫我找到了我想找的這樣東西--草莓,真是太棒了!我也帶來了草莓味的美食和你們分享。
幼兒園中班草莓教案(優質18篇)篇五
小班小朋友最喜歡摸摸、爬爬,然后把臟臟的小手身上一擦;有的還喜歡放在嘴巴里吃,很容易感染細菌,導致生病、拉肚子。有的小朋友呢,吃完糖果晚上不刷牙,經常在牙科醫院看到孩子去看蛀牙的,在醫院嚎啕大哭。看到這些,我就想讓孩子了解刷牙、漱口需要從小開始。本課堂讓孩子了解干凈的.手和潔白的牙齒是一件平常而完美的事。了解刷牙的正確方式,讓孩子了解愛講衛生是一種習慣。
1.感受故事,明白清潔手和牙齒的重要性。
2.初步掌握刷牙的正確方式,有良好的衛生習慣。
感受故事,明白清潔手和牙齒的重要性。
初步掌握刷牙的正確方式,有良好的衛生習慣。
、音樂、繪本書。
一、我的小手和牙齒
師:這天老師帶來了一個故事,看看故事里的小朋友是不是和你們的一樣愛講衛生?
二、干凈的手和潔白的牙齒
1.小手碰碰,細菌來了。
圖2,師:哇,這是什么呀?(我們的手白白嫩嫩的,但是如果用顯微鏡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有很多奇奇怪怪的東西)
2.小手臟臟,會生病。
師:小朋友還用臟臟的小手做了一些事情。太可怕了,發生什么事了?圖4、5
小結:原先,用臟臟的小手做一些事情,會發生這么多的病,細菌可真是調皮啊。
2.牙齒臟臟,會蛀牙。
師:再來看看我們的牙齒,看上去干干凈凈,什么臟東西也沒有。但是,真的是這樣嗎?(如果用顯微鏡仔細觀察,這些白白凈凈的牙齒上,也有不少奇奇怪怪的東西呢!)
師:牙齒上的細菌最喜歡誰呢?(巧克力、糖果、飲料等甜甜的東西)
三、牙齒愛干凈
1.臟臟的牙齒
師:哇,牙齒上有些什么?
師:我們怎樣幫忙它呢?讓牙齒變得干干凈凈。
2.我給牙齒刷一刷
師:怎樣刷牙才正確呢?你能看懂嗎?圖上怎樣做的?
幼兒學一學,說一說。
四、牙齒真干凈
師:哈哈,牙齒真干凈,把細菌都趕跑了。你看它們嚇壞了。
總結:如果你想有一雙干凈的手和一口白白的牙齒,就要把他們洗的干干凈凈哦!
五、我愛刷牙
回家的時候,我們把這個事情也和我們的爸爸媽媽分享一下吧。
幼兒園中班草莓教案(優質18篇)篇六
1.了解七星瓢蟲的外貌特征。
2.能夠制作出七星瓢蟲,并設計它的棲息場景。
3.大膽想象,體驗創作的樂趣。
重點:了解七星瓢蟲的外貌特征,并獨自制作出七星瓢蟲。
難點:學會設計七星瓢蟲的棲息場景。
黑色卡紙、黑色畫筆、顏料刷子、剪刀、膠棒、彩色顏料、樹葉、4個紙筒大小的紅色圓和4個飲料瓶蓋大小的黑色圓、雙面膠。
一、導入。
1.師:小朋友們,你們好!我是符老師,今天我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節有趣的美術活動《七星瓢蟲》。
2.師:那小朋友們想一想七星瓢蟲長什么樣子?
3.師:(出示七星瓢蟲的圖片)讓我們一起看一看吧!
4.原來啊,七星瓢蟲它有圓圓的身子,半圓形的頭部,兩只非常小的觸角,它們最有特點的地方就是背上那對紅色的翅膀,上面長著黑色的圓點,也正是如此大家才叫它七星瓢蟲。
5.現在,就讓我們一起繪畫一幅七星瓢蟲的作品吧!
二、制作過程。
1.介紹繪畫材料。
2.播放視頻并講解七星瓢蟲的做法。
(1)我們要制作七星瓢蟲啦!在準備好的紅色或者粉色圓形卡紙上,畫出長在七星瓢蟲身上的七個黑色的圓點點。
(2)接著拿出剪刀剪開一點,用雙面膠給粘貼住,就順利完成了他的身子。
(3)然后我們拿出黑色的圓粘貼在他的身子,并用白色顏料在上面畫出它的眼睛。
(4)我們想一想這樣的七星瓢蟲還缺什么呢?
(5)對啦!這樣的七星瓢蟲還缺六只角和一對觸角!
3.設計七星瓢蟲的場景。
(1)師:符老師,希望我的七星瓢蟲棲息在一棵非常茂密的大樹。然后拿出黑色的卡紙,畫好樹干,接著樹葉的部分,我們可以在樹葉上涂滿顏料,然后將它拓印在卡紙上。
(2)師:待顏料晾干后,并把七星瓢蟲粘貼在大樹上,用畫筆給它添上它的六只角和一對觸角。
(3)鐺鐺鐺,我們的七星瓢蟲就做好啦!小朋友們,你們也可以在樹旁增添一些花花草草,讓作品變得更豐富些呦!
(4)師:你希望你的七星瓢蟲出現在哪里?
(5)師:(出示照片)在葉子上、在花朵上、在草叢中。
三、結束。
幼兒園中班草莓教案(優質18篇)篇七
1.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作者表面描寫的是草莓,實際上是通過它來表達自己對生活的感受。
2.要學生了解:作者感情變化的線索是一顆秋天的`草莓,也就是文章的題目;作者采用的是托物言志的手法,這是散文的常用手法。
3.通過本課教學,應使學生了解時間是寶貴的,生命的演進是大自然的規律,它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青春歲月是人一生中最值得回味的;教導學生要珍惜現在的寶貴時光,努力掌握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自己的素質水平,為將來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1.教師可以先拿一些草莓讓學生品嘗,然后問學生草莓的味道,指出現在的草莓和其他季節草莓在味道上的區別。然后引出草莓味道不同的原因是季節上的差異,從而把學生的思路引向課文。
2.引導學生的聯想能力,通過觀察事物,把思緒展開,由物及事及人及感,抒發自己的感情。
3.教師可以找一些關于勸戒人們珍惜時光的詩歌進行朗讀,讓學生仔細體會和揣摩。
通過學習本課,使學生樹立熱愛生活的態度,培養珍惜生命的情感,養成不浪費時間的好習慣,初中三年級語文教案《《草莓》教案》。
1.掌握課文中的重點字詞。
2.了解本文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寫作手法。
1.讓學生通過觀察事物進行豐富的聯想,提高學生的聯想能力。
2.使學生真正體會作者感情的變化,理解作者是怎樣由物及感的。
3.讓學生理解為什么要珍惜時間和青春,怎樣才能生活得更有意義。
1.通過對一些物品的觀察讓學生談談他們對這些東西的認識。
2.讓學生談談他們認識、得到或失去這些東西的經歷。
3.讓學生談談他們對自己的經歷的感想。
1.先讓學生在課前預習課文,讓學生提出自己的疑問。
2.課前先買一些草莓,準備上課時帶到教室。
3.課前找一些描寫由夏季到秋季轉變時情景的文章。
1.課前認真通讀全文,找出自己的疑問。
2.找出本文的寫作手法,并和前面幾篇作比較。
(1課時)。
教學流程設計。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1.給每個學生發一個草莓,讓其品嘗,品嘗草莓后回答感受。入課文題目。
2.讓學生分別找出作者描寫六月和九月2讀出教師要求的句子,并說它們的區的句子,并進行對比。別。
3.向學生提出有關問題。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
4.讓學生回答作者此時的感受。積極回答問題,進入作者的角色。
1.給每個學生發一個草莓讓其品嘗,問學生感覺怎樣,然后讓學生想象一下:如果人們在不盛產草莓的季節吃。
1.品嘗后說出自己的感覺,或香甜、或酸甜,回答:在中秋或冬天不盛產草莓時吃到它會感覺更好,就像冬天吃到西瓜。
幼兒園中班草莓教案(優質18篇)篇八
1、在形象生動的故事情節中,了解綠化對人們的重要意義,感受綠化為夏天帶來的好處。
2、在現實生活的例子中,體會保護綠化人人有責,種綠護綠才有個綠色的家園。
3、通過視聽講結合的互動方式,發展連貫表述的能力。
4、通過閱讀,理解故事情節。
通過理解故事《綠太陽》,了解綠化給人類帶來的好處。
通過遷移故事《綠太陽》,積累初步的護綠意識。
材料準備:故事《綠太陽》課件、兒歌《愛護花草樹木》動畫、圖片(種樹護綠一組、破壞綠化一組)
經驗準備:幼兒已有在夏天里知道綠蔭下很涼快的體驗、有夏天避暑和初步護綠的經驗
一、導入故事“綠太陽”
師:今天啊,老師給你們講個關于太陽的故事叫“綠太陽”。咦?太陽怎么會是綠色的呢?我們來聽聽看。
二、理解故事“綠太陽”
1、帶著問題集體完整欣賞故事《綠太陽》課件。
2、分段理解故事,解決關鍵問題:
——太陽發燒了,土地和河水都變成怎樣了?(第3頁)
——小樹、魚、狗、小鳥、人……熱得都怎樣了?(第4頁)
——為什么大家都要到大樹下?(第5頁)
——小動物們是怎么做綠衣裳的? (第6頁)
——太陽穿上了綠衣裳,發生了什么變化?(第11、12頁)
——大家在綠太陽下感覺怎么樣?(第13頁)
——現在你們知道太陽怎么會是綠的了嗎?
3、師小結:太陽發燒了,變得很熱很熱,大家都熱得受不了了,幸虧有棵很茂密的大樹,它那厚厚的葉子幫大家擋住了太陽,這樣才使大家涼快起來。而且最后治好太陽病的也是大樹綠綠的葉子,大伙兒給太陽做了件綠衣裳穿,這樣太陽就不會把熱熱的光照出來了,哎呀,多虧了這棵綠綠的大樹。
三、遷移故事“綠太陽”
1、談談樹木對人們生活的重要性,解決關鍵問題:
——你們覺得大樹的本領大嗎?對我們的生活重要嗎?
——如果我們的生活中沒有了綠綠的大樹,會怎么樣呢?
2、師小結:就像我們小朋友說的,如果我們的生活中沒了了大樹,那么夏天里,我們就找不到給我們涼快的樹蔭了,不止這樣,我們地球的環境也會遭到破壞,發洪水、干旱、草原會變成沙漠等等,所以我們要保護大樹,保護綠化。
四、內化故事“綠太陽”
1、可是還是有一些人不知道保護綠化,你們看一看該不該學他。(游戲:學他,不學他)
2、把“護綠”和“損綠”兩組圖片混起來,分類之后,說說該不該學他。
3、師小結:嗯,為了保護綠化,我們不可以做爬樹、砍樹、在樹上蕩秋千等等破壞綠化的行為,而且看到破壞綠化的行為要制止;可以和爸爸媽媽去種樹、給小樹澆水、扶扶歪倒的小樹等。
1、師:老師把:“學他,不學他”這個游戲中發生的事情編了一首好聽的兒歌,我們來聽一聽。(播放兒歌《愛護花草樹木》動畫)
2、師:這首兒歌好聽嗎?下次學了以后,我們大家一起來做一個護綠小能手,好嗎?
本次活動上下來之后,我有如下的感想:
一、亮點。
1、活動的立意“熱”。這是我的一貫教學風格,喜歡把一些社會上的熱點,借助學習活動來傳達給孩子們。在本次活動中就很好的體現了。我抓住了現在新聞里每天在報道的大旱和大澇的熱點,通過《綠太陽》這個活動,傳達給孩子們造成這種自然災害的是因為大面的綠化被人類破壞了。
2、環節的設計“巧”。這次活動中,我巧妙地將多種形式融入到了每個環節中,使得整個活動看上非常豐富。第一個環節我是以問題的形式來對“理解故事《綠太陽》”進行小結。第二個環節我是以圖片的形式來對“沒有樹木和綠化之后會發生什么事情”進行小結。第三個環節我是以分類、動畫兒歌的形式來對“學他,不學他”這個游戲進行小結。這樣動靜相結合就不會讓孩子們在語言活動中感覺到單一乏味了。
二、不足。
1、對幼兒的前期經驗還了解的不夠。由于我一年沒有帶班的緣故,雖然我來上班已經有一個月,但是對我們班孩子發展情況還是了解的不夠透徹。以至于我將本次的活動的目標指定得有些高了。只有幾個能力最為突出的幼兒能夠同時達到兩條目標。
2、在活動中對孩子的回答問題的時間還把握不好。這也是造成我本次活動超時的一個重要原因。我們班的孩子求知欲都非常強,所以常常在活動中會提出一些老師預想不到的問題,而我為了滿足每個孩子都會盡可能的去回答他們。但這樣一來,就會花費了很多的時間。我想這也是我在今后活動中,需要改進和提升的地方。
3、在活動過程中環節進行的輕重欠佳。每個環節我都非常細致的展開了,其實應該是輕重相結合的。我應該把第一個理解故事的環節稍微快速一點過去,因為故事只是一個載體而已,重點放在第二個遷移內化故事的環節,這樣就不會讓人有好像什么都是重點的感覺了。
小百科: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占有太陽系總體質量的99.86%。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小行星、流星、彗星、外海王星天體以及星際塵埃等,都圍繞著太陽公轉,而太陽則圍繞著銀河系的中心公轉。
幼兒園中班草莓教案(優質18篇)篇九
2.知道蝸牛因為害怕困難所以搬家沒有成功,萌生克服困難的勇氣。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主要把握了以下四個環節:。
1.分段傾聽故事,理解每一段故事的內容,;。
2.學說故事中蝸牛與蜜蜂、蝴蝶、青蛙的對話;。
3.討論:小蝸牛的做法對嗎?怎樣才是勇敢的孩子等等;。
4.完整欣賞故事。整個教學活動下來,我覺得故事的內容很獨特,里面的對話工整、有序,闡述的道理明顯、易懂,整個環節很容易把握,同時也帶給我一些啟示。
第一、故事采用先分段再完整欣賞的方式,有利于幼兒對故事內容的理解與把握;。
第三、可能受到幼兒情緒的影響,我在延伸活動中加入了。
一個游戲表演的環節,請小朋友來扮演蝸牛、蜜蜂、蝴蝶、青蛙,練習他們之間的對話,我發現小朋友很愿意上來表演,而且表演的非常好。
通過《蝸牛搬家》這節課,我對中班的語言課教學稍稍找到了一些方式方法,相信:只要自。
誰認真學說對話就有機會上來手拿指偶。所以教具的設計數量要正確是非常重要的。
在本學期中,雖然已經上了許多語言課,但是《蝸牛搬家》這節語言課給我的印象卻最深刻。幼兒們非常開心的投入到活動中去,而且也是輕松的接受知識。
這節語言課要求達到兩個活動目標,即。
1.理解故事內容,學說故事中蝸牛與朋友的對話;
2.知道蝸牛因為害怕困難所以搬家沒有成功,萌生克服困難的勇氣。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主要把握了以下四個環節:
1.分段傾聽故事,理解每一段故事的內容,;
2.學說故事中蝸牛與蜜蜂、蝴蝶、青蛙的對話;
3.討論:小蝸牛的做法對嗎?怎樣才是勇敢的孩子等等;
4.完整欣賞故事。整個教學活動下來,我覺得故事的內容很獨特,里面的對話工整、有序,闡述的道理明顯、易懂,整個環節很容易把握,同時也帶給我一些啟示。
第一、故事采用先分段再完整欣賞的方式,有利于幼兒對故事內容的理解與把握;
第三、可能受到幼兒情緒的影響,我在延伸活動中加入了。
一個游戲表演的環節,請小朋友來扮演蝸牛、蜜蜂、蝴蝶、青蛙,練習他們之間的對話,我發現小朋友很愿意上來表演,而且表演的非常好。
通過《蝸牛搬家》這節課,我對中班的語言課教學稍稍找到了一些方式方法,讓寶寶們更開心的去接受了知識,相信:只要自己不斷的積累,一定會在教育教學中有所突破與長進的,學會打破自己的固有的狀態,改變教師的身份位置,關注幼兒的內心世界,實際教學中多從幼兒的角度考慮;在教學中要追隨幼兒的自然狀態來調整預設的目標、程序和內容,尊重幼兒的現在狀態與水平。最重要的是真正地轉變教育觀念,不能將幼兒看成是被教育和改造的對象,而應當將幼兒看成一個獨立的個體,從而在實踐中更好地尊重幼兒。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們的愛不應該是盲目的。教師只有在堅持尊重幼兒主體地位的前提下,發揮自己在工作中的主導作用,才能真正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而處理好這些問題,對于建構積極、有效的師生互動,更好地開展我們的工作有著重要意義.為了這群活潑可愛的孩子我會更加努力的!
幼兒園中班草莓教案(優質18篇)篇十
今天,天氣非常好,風和日麗,我和爸爸去鄉下摘草莓。
到了鄉下我高興極了!直奔草莓地,到了草莓地綠油油的一片,哪里有草莓的影子啊?爸爸叫我把葉子翻開,啊!紅紅的草莓在綠葉下面,像跟我捉迷藏呢!我摘呀摘,真有趣,下午吃完飯我們帶了幾筐草莓高高興興的回家了。
文檔為doc格式。
幼兒園中班草莓教案(優質18篇)篇十一
活動目標:
1體驗分類計數活動的樂趣。
2、能根據物體不同特征進行分類并計數。
活動重、難點:
重點:能根據物體不同特征進行分類并計數。
難點:能排除干擾,將相同特征的物體歸類。
活動準備:
1、教具:紅色、黃色、藍色蝴蝶胸卡人手一個,紅色圓形、黃色三角形、藍色長方形大花各一,帶蝴蝶的數字卡片。三維分類圖ppt。
2、學具:大紅花、小紅花圖片若干,大黃花、小黃花圖片若干,大藍花、小藍花圖片若干,小數字卡片,分類記錄表,磁吸。
活動過程:
(一)“蝴蝶找花”游戲導入。
1、觀察小蝴蝶的特征。
指導語:“小蝴蝶們真漂亮,你是什么樣的小蝴蝶呀?你的身上有什么樣的斑點?”
2、觀察花的特征。
指導語:“今天天氣很好,媽媽帶你們出來玩玩吧!我們來到哪里了?這些花真美呀!它們都是什么樣的?”
師:“哎呀,下雨啦!快點到和自己一樣的花下面躲躲雨吧!”
(二)展開。
1、按顏色分類并計數。
提問:“你為什么躲在x花下面?還有那些小蝴蝶也是因為自己的顏色和花的顏色一樣,才過來避雨的?”
紅花下面的紅色小蝴蝶有幾只?黃色、藍色小蝴蝶有幾只呢?”
師將小蝴蝶的數量貼在花下面。(紅、黃、藍色蝴蝶及數量)。
2、按形狀分類并計數。
(1)提問:
“小朋友看看這些花除了顏色不一樣之外,還有什么不一樣?”
“小朋友再看一看自己的翅膀上的圖案是什么形狀的?”
“那小朋友想一想你還可以在哪朵花下面躲雨呢?為什么呀?”
(2)指導語:仔細觀察哪朵花的'形狀和你翅膀上的圖案是一樣的呢?小蝴蝶快換換地方飛一飛吧!
3、計數。
(1)指導語:圓形花下面有幾只小蝴蝶呀?三角形、長方形呢?
(2)師將小蝴蝶的數量貼在相應花下面。
4、創設情境,操作練習。
(1)指導語:小蝴蝶這么聰明呀!花媽媽遇到難題了,想請小蝴蝶們幫幫她。她的小花寶寶太多了,想請小蝴蝶們幫她分一分吧。提問:“哪些小花可以放在一起呢?為什么?數一數在一起的小花有幾朵?”
(2)幼兒分組合作操作:小組幼兒操作圖片,交流探索進行大小、顏色、形狀的分類,其中一名幼兒記錄。
(3)師巡回指導。
5、展示操作結果,師幼交流討論。
(1)交流討論幼兒記錄結果。
提問:你們為什么這么分呢?它們哪些地方是一樣的?
小結:小花寶寶們可以按照顏色、形狀、大小來分類。同樣顏色可以在一起,同樣形狀可以在一起,同樣大小也可以在一起。
(2)展示三維分類圖。
指導語:原來,小花寶寶可以這樣分呀!這樣分得太漂亮了!花媽媽非常感謝小蝴蝶們!
(三)結束。
伴隨音樂,蝴蝶繞花飛一圈,出活動室。
結束語:小蝴蝶們,雨停了,太陽出來了,咱們再出去玩一會兒吧!
幼兒園中班草莓教案(優質18篇)篇十二
1.引導學生探索有余數除法的試商方法,讓學生在探索、練習中積累有余數除法的試商經驗。
2.引導學生運用有余數除法的有關知識,練習在生活中解決簡單的問題,讓學生在探索、發現中體驗除法的喜悅。
3.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經歷試商的過程,積累試商的經驗,逐步達到熟練程度。
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數除法的試商方法。體會余數要比除數小。
講解法合作探究。
ppt課件。
1.提問:在有余數除法里,余數和除數有什么關系?
2.練一練:105165185205335。
全班齊練,指名板演。訂正后讓學生對5小題進行分類:有余數的算式,沒有余數的算式。
1.探究試商方法。
(1)課件顯示p8分草莓的畫面,讓學生理解題意。
55個草莓平均放在8個盤子里,每個盤子里可以放幾個?還剩幾個?
(2)列算式:558。
(3)讓學生估算每盤大約放幾個。
(4)小組討論:怎么判斷估計得對不對。
87=56比55大;86=48比55小。所有商6。
思考:如果商是5可以嗎?
如果商是5,則會出現余數比除數大的情況,所有商不能是5,更不能是比5小的數。
(5)討論:怎樣估計兩數相除所得的商?
可以利用乘法口訣,兩數相乘的積要最接近被除數,但又要比被除數小。
(6)計算有余數除法的四個步驟:一商,二乘,三減,四比。
2.填空:p92題(訂正時可以讓學生口述思路過程。)。
p9練一練的第1~5題。
分草莓。
558=6(個)7(個)。
86=48比55小。
87=56比55大。
商是6。
教材從沒有余數的除法分蘋果入手,介紹了除法豎式的寫法,接著在動手操作中進一步掌握如何列豎式表示有余數除法。本課是在前面的基礎上,在分較大數目的物品的過程中探索試商的方法。教學中先讓學生估計一下,每位同學大約分幾張卡片,然后組織教學活動,探討怎樣判斷估計得正確與否。可以利用乘法口訣,找出兩數相乘的積最接近被除數,又比被除數小的試商策略。學生已經掌握了用豎式求有余數除法的方法,教師要充分放手,以小組為單位,在實際活動中去探討試商的方法,讓學生在練習中積累有余數除法的試商經驗。
幼兒園中班草莓教案(優質18篇)篇十三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用各種線型來表現不同的雨,培養幼兒手的控制能力。
2.激發幼兒對大自然的熱愛以及對繪畫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畫紙人手一份,油畫棒每人一份。
2.每人一雙雨靴,一件雨衣。
3.事先帶幼兒觀察過下雨的過程,掌握有關雨的知識信息。
活動過程:
一、出示“雨具、雨衣,雨靴”,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
1.師:這是什么?師:為什么今天小朋友都帶了雨衣上幼兒園呀?師小結:對,
二、鼓勵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不同的雨。
三、引導幼兒學習用各種線型表現下雨的過程。
示范畫法,邊講解:下小雨了,雨點從天上落下來,一滴一滴落在地上,下大雨了,嘩啦啦,雨像是線一樣一根一根的落下來,刮大風了,雨被風吹得都斜了過來。剛才我們說到的就是這三種情況,下面請小朋友伸出右手食指,跟著老師一起練習畫下雨。教師和幼兒一起邊說邊作畫空練習。
四、幼兒大膽作畫,教師指導。
(1)師:教師發現小朋友在空中畫的雨非常的好看,我們把它們請下來,讓它們飛到我們的畫紙上來,讓更多的人看到他們好嗎?畫的時候,請大家還是先畫小雨,再畫大雨,然后畫刮風時的雨。
(2)幼兒進行創作,教師個別指導,鼓勵幼兒大膽作畫。
五、展示交流。
(1)展示全部作品,幼兒相互欣賞。
(2)師:你喜歡哪張作品,為什么?
幼兒園中班草莓教案(優質18篇)篇十四
1、在故事情境下學念草莓歌,愿意參與故事情境的.模仿。
2、體驗買草莓、做草莓蛋糕的快樂。
【活動準備】故事ppt,小河馬頭飾。
【活動過程】。
一、展示蛋糕,引出話題。
1、ppt出現蛋糕,引發幼兒關于蛋糕的經驗。
----看看,李老師帶來了什么?
----你喜歡吃什么蛋糕?
草莓草莓,紅紅的草莓,三角形的草莓,帶著小帽子,長著小點點,我去買草莓。
2、介紹愛吃蛋糕的小河馬。
二、參與故事,模仿情境。
1、說說草莓,體驗幫助小河馬的快樂。
----河馬媽媽打雞蛋可能是想要干什么?
----我們幫助小河馬從冰箱中找找草莓吧。
2、念念草莓,體驗跟唱草莓歌的快樂。
----小河馬邊走邊念草莓歌。
----碰到小豬,我們邊走邊念草莓歌。
----碰到小老鼠,我們邊走邊念草莓歌。
幼兒園中班草莓教案(優質18篇)篇十五
活動目標:
2、讓幼兒能夠認真觀察草莓,并能描述草莓的`形態及特點。
3、讓幼兒能夠懂得繪畫的樂趣。
4、大膽嘗試繪畫,并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5、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活動形式:
棉簽點畫準備材料:草莓形紙、葉子形紙、棉簽、各色顏料、膠水。
活動步驟:
1、請幼兒描述草莓的形態及特點,出示范畫請幼兒欣賞并講述活動方法。
2、請幼兒將草莓和葉子組合粘貼在一起。
3、用棉簽蘸顏料垂直在草莓上點圓點,作為草莓的籽。
4、可添畫成草莓寶寶的樣子,并添畫上周圍的場景。
延伸部分:
1、用棉簽點畫的形式可作為圖案裝飾衣服、蝴蝶等。
2、還可用點畫的形式表現下雨的場景。
3、小蝌蚪和小花小草也可用這樣的方法。
4、好吃的餅干、芝麻餅都可以用這樣的方法完成。
幼兒園中班草莓教案(優質18篇)篇十六
設計思路:
色彩在幼兒美術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表現出作品的氣氛和幼兒個人對顏色的愛好。同一顏色明暗度之間或不同顏色之間的逐漸過渡作為色彩的一種表現形式,一旦被幼兒理解、掌握、可運用于背景、物體的涂色中,使作品更生動、美觀,從而進一步激發幼兒的美感,對幼兒審美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此時幼兒對顏色的審美感,是依賴直覺體驗,大多采用對比明顯的顏色相配。該活動圍繞“彩虹”,用欣賞、討論、選擇等方法展開活動,是為了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來感受彩虹的色彩排列,同時引起幼兒嘗試的`興趣、通過想象,創造性地表現出美麗的彩虹。
活動目標:
1、知道彩虹是下雨后出現的自然現象,它是由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顏色組成的。
2、讓幼兒以彩虹為線索進行大膽想像,創作。學習用七種顏色畫出彩虹。
3、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象感興趣。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6、通過實際操作,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7、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雨后帶幼兒觀察彩虹,“彩虹圖片”
2、幼兒用書,紙。
3、水彩筆、繪畫紙。
活動過程:
2、夏天下雨的時候會打雷,閃電,這樣的雨叫什么雨?
小結:下雨過后,太陽出來了,我們就看到天空邊有一條彩虹。所以,雨過天晴就能看到彩虹。
4、觀看彩色圖片。引導幼兒從彩虹的外形、顏色等欣賞。知道彩虹是由赤、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組成的。
5、彩虹寶寶真調皮,喜歡到處找朋友做游戲,它喜歡和誰做游戲?
6、教師出示彩虹作品并講解彩虹繪畫過程。
7、請幼兒選擇油畫棒、顏料、棉簽、水彩筆等自己喜歡的繪畫材料繪出彩虹。
8、將彩虹紙剪成云朵布置活動室或引導幼兒畫出彩虹后添畫景物。
創作聯想。
1、幼兒結合自己的感受畫彩虹,你想請彩虹寶寶和誰做朋友,請你把它畫下來,教師巡回指導。
2、幼兒結合自己的感受畫彩虹,教師巡回指示。
3、鼓勵幼兒大膽落筆,運用多種技能表現自己的的想象中的彩虹。
4、啟發幼兒抓住自己的感覺,大膽發揮想象,創造性地表現自己所要表達的彩虹。
展示交流。
1、出示幼兒的作品,觀察是七種顏色,引導幼兒分辨顏色排列變化規律是否對。
2、交流彩虹和誰交朋友做游戲。
活動延伸:請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帶幼兒觀察雨后的天空。區域活動氣象公公的玩具店。
活動目標:學習扮演角色表演故事,初步理解風、云、雷、電和雨的自然現象。
活動準備:小豬、小兔、小貓和小狗頭飾以及風、云、雷、電和雨和氣象公公的頭飾。
區域規模:設1個區,10名幼兒。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自主分配角色扮演各種角色,鼓勵幼兒大膽表演。
2、結合角色說說買了風、云、雷、電和雨后,都發生了什么現象?
活動反思:
此次活動中,幼兒們感知了彩虹的七種顏色,以及顏色的排列的順序。同時,幼兒們嘗試以彩虹為線索進行大膽想象、創作。幼兒大膽交流自己的作品《彩虹真美麗》,個別能力較弱的幼兒不會畫彩虹,需要老師指導和幫助。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
在整個的探究活動,幼兒經歷了猜想-設計-探究-驗證這個完整的探究式學習過程,教師注意自始至終都以一種啟發者、引導者、幫助者、欣賞者的身份參與到幼兒的探究活動中。注意培養學生選擇自己的方式進行表達與交流,幼兒語言不完整,注意對回答適時補充,并善于及時捕捉幼兒隨時閃現的智慧火花,給他們表揚與激勵。
幼兒園中班草莓教案(優質18篇)篇十七
1.幼兒喜歡參加認知活動,能用聞、看、觸摸的方法認知草莓的形狀、顏色及內外結構特征。
2.幼兒能仔細觀察、大膽操作,樂意積極講述自己的發現和看法。
3.學會制作草莓三明治的方法,并感受制作的快樂。
新鮮草莓、完整外形的草莓圖片一張,塑料小刀,餐盤,蜂蜜,切片面包,小勺,配班老師一名。
師:小朋友們你們最喜歡吃那些水果呢?它看起來又像什么呢?
幼:香蕉、蘋果·······。
幼:好。
師:你們想知道它是什么嗎?
幼:想。
師:它呀紅果果,麻點點,咬一口,酸又甜。(邊說邊將遮蓋住的草莓讓幼兒聞一聞)。
幼:草莓。(若不能猜出,露出圖片的一角,引導幼兒猜出草莓)。
師:對啦,就是草莓,大家真棒。
1.觀察圖片,說說草莓是什么顏色的?看起來像什么?
師:草莓和我們小朋友剛剛提到的水果有什么區別呢?
幼:草莓是紅色的,香蕉是黃色的。
師:那它們看起來像什么呢?
幼:草莓看起來像愛心,香蕉像彎彎的月亮。
········(引導幼兒說出它們喜歡的其他水果和草莓的區別)。
2.利用食物草莓操作認知:
(1)觀察草莓的表皮上有什么,是什么顏色的?摸起來是什么感覺。
師:我們來看看草莓的表面上有什么?
幼:有坑、有許多黃色的小點,還有黑色的。
師:恩,這些黑色的、黃色的小點都是草莓的種子,就是老師剛才在謎語里講到的麻點點。
師:接下來,我們摸一摸草莓,告訴老師摸起來是什么感覺?
幼:xxxxxx。
師:草莓很嬌嫩,所以大家要輕輕的捏。
(2)切草莓:草莓里面是什么樣子的呢?
師:我們再來看一看草莓里面是什么樣子的呢?(指導幼兒使用塑料刀對草莓進行橫向、縱向的分切)。
(3)幼兒自由交流看到的草莓內部結構,個別進行發言。
師:我們的小朋友切開草莓后可以和自己的伙伴分享你看到了什么。
幼:xxxxxxx。
師:哪位小朋友愿意也和老師分享一下你看到的呀?
幼:有一條白色的線。
師:謝謝你得分享。這條白色的線呀可是非常的神奇,非常的厲害。它呀連接上草莓表面上的種子,就是那些小點點,給它們輸送營養,然后草莓酒一點點的'長大了。
1.談一談,說一說。
師:你們想吃草莓嗎?
幼:想。
師:那我們一起來品嘗吧。(讓幼兒集體去洗手,將洗干凈的草莓發給幼兒品嘗)。
師:草莓好吃嗎?
幼:好吃。
師:那我們來夸一夸它吧?
幼:草莓紅艷艷的、香甜可口·······。
師:剛剛我們吃了可口的草莓,它除了可以這樣直接吃,還可以加工成什么呢?
幼:草莓味的冰淇淋,草莓味的棒棒糖,草莓味的蛋糕·······。
幼:草莓面包,三明治。
師:我們要做的就是三明治(配班老師將裝在餐盤內的切片面包、小沙錘、小砂罐,草莓分發給幼兒),小朋友們先不要自己弄額,等一下我們大家一起制作。
2.制作三明治。
師:現在我們小朋友們中間都放著制作三明治的材料,你們要有好合作額。首先,我們把草莓放入砂罐內,用砂錘把草莓搗碎,然后舉手告訴老師讓老師給你們加入蜂蜜,最后我們用小勺子把草莓醬均勻的抹在一片面包上,然后合上另一片。像老師這樣切開,變成三角形的形狀就成功啦!每人分一塊(和配班老師一起幫助幼兒操作),開動吧。
幼兒園中班草莓教案(優質18篇)篇十八
創意提示:
小草莓生病了,它的小主人很煩惱。這時,突然飛來了一只七星瓢蟲。太好了,小草莓有救了。有了這個小醫生,小草莓的病一定會好的'。
畫前引導:
鮮紅的小草莓身上有很多小點點,每樣水果都有自己的特點,小朋友要注意觀察喲!
步驟圖示范:
1.小朋友們畫前先了解草莓的外形特點,用擬人的方法勾畫出草莓。
2.明確草莓的形象后,進一步畫出背景、窗臺還有窗外的風景或其他環境。
3.用鉛筆定好稿后,再用黑色水彩筆把需要的線描黑,畫好后用橡皮輕輕地擦去多余的線,讓畫面整潔干凈。
4.給畫面上色,從小草莓開始,用玫紅色給草莓上色,注意色彩的搭配。
5.豐富畫面色彩,注意色彩的層次表現。上色時用筆方向要統一。
6.完成主要物體的上色后,給窗外樓房上色,可以自行選擇喜歡的色彩來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