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需要有清晰的結構和邏輯,讓讀者能夠明確地理解和接受作者的觀點。希望大家能夠認真閱讀這些優秀作文范文,從中汲取寫作的靈感和技巧。
三年級八單元(熱門16篇)篇一
教材p5頁例3及p6-7頁練習一的3、4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會辨認地圖上的方向,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四個方向)。并能用東、西、南、北描述行走的路線。
2、過程與方法:在給定的條件下,會確定物體在直線上的位置,培養學生辨認方向的意識,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的問題,培養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
在圖上辨認東、南、西、北,能用四個方向描述簡單的行走路線。教學難點。
會在圖上辨認東、南、西、北,并能運用這些詞語來描繪物體所在的方向;能用四個方向描述簡單的行走路線。
教學過程。
一、目標導學。
(一)兒歌鋪墊,引出新課。
同學們,你們還記得上節課學習的兒歌嗎?
讀了這首兒歌,你們能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你們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嗎?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嗎?這節課我們一起來探究這個問題。(板書課題:簡單的路線圖)。
(二)展示目標(見教學目標1)。
二、自主學習。
(一)出示自學提綱。
自學提綱(快速瀏覽教材p5例3內容,并完成自學提綱問題,將不會的問題做標注)。
1、請你觀察這幅圖,看看能不能找到四個方向。并且說說你是從哪里找到的。
2、找東西南北四個方位的方法是什么?
3、說一說街區內各建筑物的位置,并提出相應的問題。
你還能想出什么問題,問問你的同桌,看看他的回答是否正確。
(二)學生自學(學生對照自學提綱,自學教材p5頁例3,并完成自學提綱問題,將不會的問題做標注)。
(學生依據自學提綱自學,教師在不干擾學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導,發現共性問題,以便掌握學情。)。
(三)自學檢測。
觀察例3情境圖,回答下列問題:
(1)小明從電影院到體育場該怎樣走?
(2)小麗從商店到電影院該怎樣走?
(3)叔叔從醫院到少年宮該怎樣走?
三、合作探究。
(一)小組互探(自學中遇到不會的問題,同桌或學習小組內互相交流。把小組內解決不了的問題記好,到學生質疑時提出,讓其他的學習小組或教師講解。)。
(二)師生互探。
1、解決小組自學中遇到不會的問題。
2、教師點撥,學生糾錯。
四.達標訓練。
觀察p5頁“做一做”圖片,完成以下問題。
1、小紅從家向東走了120米,又向走了米到游泳館?
2、說一說,小紅、肖蘭、小明上學的路線?
3、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
五、堂清檢測。
(一)出示檢測題。
1、說一說三只小動物從家出發的尋寶路線。
北
30m60m。
10m。
2、學習與鞏固p3頁1、2題。
(二)堂清反饋:
作業布置。
教材p6---7頁練習一3、4題。
板書設計。
文檔為doc格式。
三年級八單元(熱門16篇)篇二
關心父母,了解父母的工作及作息時間,在“三八”節、母親節、父親節來臨之際,把自己想說的話用一段話寫下來。
了解父母的工作,列出他們的作息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 談話導入:
同學們,我們通過學習“親情”這一單元,使我們感到親人之間的關愛與親情。那作為我們,每天都能感受到父母的關愛。父母為我們的成長付出了很多很多。課前老師布置同學們對父母的工作和每天的作息時間表進行了解。今天我們就將自己了解的在班上進行交流,并寫下來。
二 互相交流,感受父母的辛勞
1 同桌交流所了解的信息。
2 指名全班交流,老師點撥。
三 指導寫文
1 學生思考討論:怎樣才能寫出父母對我們的關愛?
2 師指導:充分利用手上收集到的資料,并舉出具體事例來說明。
要求:語句要流暢,內容要真實。
四 老師總結。
第二課時
一 學生打草稿。
二 師巡視并單獨指導。
三年級八單元(熱門16篇)篇三
今天老師帶來一盆花,大家非常高興。
老師讓我們觀察菊花的莖,我們就觀察起來。
我發現,菊花的莖是暗綠的,高的有三十厘米,短的有二十八九厘米,莖有些直,有一些斜,直的像小朋友背著書包去上學,斜的像老爺爺撿東西。
我們現在觀察的是葉子。
菊花的葉子是深綠色的,有一些大的葉子,大的像媽媽生孩子,小的像剛出生出來和寶寶。
現在我們觀察花瓣。
菊花的花是粉色的,看!一個個花瓣像一個個小月牙,就像給花葉寶寶照亮,花有一股溫柔的氣息。
一個個花朵就像四個姐姐。大姐好像說:“姐妹們,我們得多生幾個寶寶,有一個大家庭啊!”
花的蕊就像它們的寶寶,你看他們像不像花的王國啊?
三年級八單元(熱門16篇)篇四
知識與技能:。
了解續寫的相關知識;學習編寫習作提綱;積累把一件事寫清楚,寫具體的方法。
通過思維訓練、創設情景、自主構思與小組合作相結合的方法為學生理清思路,使學生明白怎么寫,如何寫好等問題。
培養學生良好的習作習慣及思維方式。
通過思維訓練、創設情景、自主構思與小組合作相結合的方法為學生理清思路,使學生明白怎么寫,如何寫好等問題。
教法:引導法、點撥法、情境教學法。
學法:自讀自悟、自主合作探究法。
課件。
1課時。
一課時。
課時目標。
1、了解續寫的相關知識;學習編寫習作提綱;積累把一件事寫清楚,寫具體的方法。
2、通過思維訓練、創設情景、自主構思與小組合作相結合的方法為學生理清思路,使學生明白怎么寫,如何寫好等問題。
3、培養學生良好的習作習慣及思維方式。
教學內容及教師活動。
一、思維訓練,認識“續寫”。
1.老師給大家帶來兩個句子,請你們發揮想象,將句子補充完整。(出示擴句)。
(1)春天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啪”,花瓶打碎了,我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結:春天的景物是什么樣的?花瓶打碎和我有什么關系?接下來會發生什么?
2.引導學生想象填充。
過渡:剛才我們是進行擴句訓練,大家憑借自己的生活經驗和豐富的想象力把句子補充完整。今天咱們要完成的作文——續寫形式跟擴句相似,不過有一定難度。我們先來看看什么是續寫?(指名讀)。
出示:續寫就是抓住“續”字,在原文的基礎上想象和推測,接著原材料的故事情節延伸下去,直至完成一篇完整的作文。
二、提煉要點,明確要求。
1.出示習作要求:
第一幅圖:
同學a:“我上個星期過生日,媽媽給我買了一個很大的生日蛋糕。”
同學b:“我也剛滿九歲,全家人一起給我慶祝了生日。”
同學們圍在一起議論起自己的生日。
第二幅圖:
李曉明靜靜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心想:我的生日也快到了,可是……。
第三幅圖:
同學a對同學b說:“李曉明的爸爸媽媽在外地,我們一起為他慶祝生日吧……”
第四幅圖:
結果會是什么呢?
以上是這幅圖中提煉到的信息,即:只講了事情的開頭,沒有詳細地講述事情后來怎樣了,結果又是怎樣的。請你根據自己的想象,把事情的經過和結果寫清楚,寫具體。
思考:從習作要求中你弄懂了什么?
2.教師引導歸納出示:
(1)范圍:記事材料作文(給出開頭,續寫經過,結果)。
(2)順序:按事情發展的`順序。
(3)要求:展開想象;寫清楚;寫具體。
三、創設情景,師生續編故事。
1.談話出示語言片斷:(既然根據材料續編故事,那么我們就得弄清材料內容。)。
同學們,想一想,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事呢?【板書:準備生日】。
結果又會怎樣?【板書:慶祝生日】今天咱們一起把故事編下去。
小結:在續寫之前我們首先要【板書:理清線索】。
3.師生口頭共同續編故事。
(過渡)在續寫過程中,除了理清線索之外還要對發生的事情進行合理想象。
(4)出示:常用的過渡方法有:
a.用一個句子過渡;
b.用表示時間或空間的詞語過渡;
c.用提示語過渡。
(5)對于這件事,我有什么感受或收獲?
(6)試著給這個故事擬定一個合適的題目。
過渡:剛才我們共同續編了一個故事,這只是一種情況,可能還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情況發生,請大家充分發揮你們的聰明才智,根據材料內容展開合理想象。
四、各抒己見,發散思維。
1.出示討論提示:
(1)我們為什么打算為李曉明慶祝生日。
(2)我們為李曉明的生日做了哪些準備。
(3)李曉明當時有什么反應?他會怎么說?怎么做?
(4)結局如何。
(5)我有什么感受或收獲。
2.討論交流。
3.教師小結。
板書設計:
習作:續寫故事。
續寫指導。
理清線索。
語意連貫。
合理想象。
課時作業:
和同學交流自己寫的故事,選擇你最喜歡的一篇說一說。
課后反思:
省略。
三年級八單元(熱門16篇)篇五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誦課文。
2、認識生字12個。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父親對兒子的關愛。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誦課文。
2、理解各自然段表達的意思。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并標出自然段的段序。
(2)出示12個生字,學生分組認讀。
(1)自由讀課文,小組討論,看到父親做冰燈,“我”為什么“后悔”了?
(2)指定學生讀5—10自然段。
用自己的話說一說5—10自然段這一部分講了什么?
勾出課文中反映出父親做冰燈不容易的句子讀一讀。
(3)填空:這篇課文講了-------事,反映出--對--的關愛。
學習生字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1)說一件自己和爸爸之間的感人事例。
(2)查找有關冰燈的資料。
三年級八單元(熱門16篇)篇六
一張黑黑的臉蛋上長著一雙明亮的眼睛,下面有一張大嘴巴,這就是我。
家里人都說我很好吃。一個雞腿到了我手里,三下五除二就沒了。弟弟一碗飯還沒吃完,我已經兩碗下肚了。
記得我六歲那年,媽媽帶我去參加她同學的婚禮。一到那,我眼前一亮,啊!圓圓的桌子上擺著各種各樣的蛋糕、飲料、水果,個個都像在向我招手。此時的我,口水已經“飛流直下三千尺”了。忽然,媽媽小聲地對我說:“超超,現在還不能吃,要過半小時開席了才能吃呢!”聽到話,我只好把口水強咽下去。忽然,我頭腦里想出了一個辦法,我趁媽媽不注意,拿到了各種各樣的點心。就這樣桌上的點心越來越少。婚禮開始了,桌上的點心已經沒剩多少了。媽媽一看,心想:一定是我吃的,問到:“超超,桌上的點心是你吃的嗎?”我吞吞吐吐地說:“是。”媽媽說:“不是我不讓你吃,你把點心吃完了,后面的飯菜你就吃不下了。”我心想:該怎么辦呢?離開席還有幾分鐘,這時,我離開座位,在周圍不停地跑動。媽媽好奇地問:“你干什么呀?”我說:“消化食物。”開席了,飯菜一盤盤的上桌了,看著香噴噴的飯菜,可我早被餐前的點心,肚子撐得滾圓滾圓了,再也吃不下任何東西了。
你們看,這就是我,一個好吃的我。大家想和我交朋友,就到303班來找我吧!
三年級八單元(熱門16篇)篇七
學習第11單元《通訊》。本單元安排了4篇課文,兩篇自讀主體課文,兩篇自讀課文。從古老的結繩記事,到現在先進的互聯網,從不同的方面介紹了人類通信的發展史和故事,體現了人類的智慧。
1、生字:認識19個,會寫17個。
2、積累:讀課文,學習淺顯的說明方法。
作文:《夸夸我們班的文明學生》
簡單了解信息的發展史及作用,體會馬拉松運動的作用培養學生堅持不懈,頑強拼搏的精神。
本單元編排了3篇與通訊有關的主體課文,介紹了人類通訊的歷史和故事。這些課文表現出人類的智彗及歷史的發展,能使學生感受到科技進步對人類生活的重要作用,激發學生勇于探索不斷追求的可學精神。
授課時間
課題 不用文字的書和信
整 體 設 計 個 性 設 計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葉圣陶寫的說明文,語言質樸無華結構清晰。具體介紹了創造文字之前,人們記事的方法和通信的方法。
教學方法;小組討論探究合作式。
學習目標 1.理解目標:正確流利地讀文,了解創造文字之前人 們記事的方法和通信的方法。
2.積累目標:會認生字6個、會寫生字9個。
3.生字目標:形近字 歷 歷史 厲 厲害
學習過程 1.初讀感知: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并標出段序。
(2)出示生字指名學生認讀。
2. 細讀感悟:
(1)指明逐段讀文。
文中介紹了哪些不用文字的書和信?
(2)自由讀文,勾出詞句。
說一說,你喜歡哪一個好詞句?
3.能力訓練點:小組討論
結合“結繩記事”的方法,說一說用“貝殼”代替繩子是怎么記事的?
4、拓展練習:
收集人類早期和現代傳遞信息的方式的資料。
課后反思
授課時間
課題《馬拉松》
整 體 設 計 整 體 設 計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馬拉松比賽的來歷。課文比較 淺顯,學生通過閱讀課文,可自行了解馬拉松運動的來歷和意義。即歌頌堅持不懈,頑強拼搏的精神。
學習目標 (1)能正確流利的讀文,知道馬拉松運動的來歷。
(2) 認識生字13個
(3)學習理解自然段,找出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學習過程 1.初讀感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并標出自然段的順序。
(2)出示生字,讓生認讀。
2.細讀感悟:
(1)指名讀自己喜歡的段落。說說馬拉松的來歷。
(2)自由讀文,勾出子己喜歡的詞句。找一找哪些詞句寫了馬拉松的來歷和意義。
(3)男生讀第三段,女生讀4―5段。說說 這些內容著重講了什么?
3.能力訓練點:
背記自己喜歡的詞句。
4.拓展延伸:
查找有關馬拉松比賽的相關資料。
三年級八單元(熱門16篇)篇八
我從小到大不知過了多少個星期六,但有一個星期六最讓我開心、難忘。
那是我9歲的時候,那天,我和爸爸媽媽回到了鄉村爺爺家。那里屋宇四周都是花草樹木,遠眺可見深谷,近觀全是農田。爺爺說:“松林,我這里有豬肉、牛肉、狗肉、雞肉。你吃什么?讓奶奶給你煮。”我對爺爺說:“爺爺,那些我都吃膩了。”爺爺說:“那吃什么?”爸爸說:“不要緊,我們去弄。”于是爸爸跑到里屋,一會兒提著一個筐子出來對我和媽媽說:“走吧!”
我們走過田邊的時候,看見幾條泥鰍和多少條小魚在那兒嘻戲,爸爸對我說:“我們今天吃的肉就算上它們吧!”他靜靜地把筐子放在它們的后面,拿起一根小棒子,一捅下去,小魚就往后面游,泥鰍也往后面游,它們一進“潛伏圈”,爸爸便把筐子一提,只見筐子里的小魚跟泥鰍在那兒使勁地擺動。“太好了!”我大聲喊著。爸爸忙找來一根草把它們穿上讓我提著。后來在爸爸的領導下,我也用同樣的方式也弄了幾條小魚。不一會兒,我爸又看到田里有個小貨色在動,于是伸手去捉,剛捉到要拿上來的時候,手被刺了一下。我一看,像一塊石頭,我感到錯誤勁,又細心一瞧,本來是一只小螃蟹。爸爸說:“我必定要把你捉回去。”說著伸手一抓,那螃蟹就只好在空中張鉗舞爪了。
我們又來到河邊,爸爸讓媽媽把魚鉤拿出來,掛上食品,放在了灘口上,咱們便到樹蔭下休息。過了一會兒,我們到灘口一看,呀,水花飛濺,如飛珠滾玉個別,“上鉤了!”媽媽說。我們一看,一條大魚。日漸中天,我們就提著戰利品凱旋而歸。
中午,奶奶把我們弄的小魚用清油和米粉炸起,媽媽把大魚燒成紅燒魚。唉!那味真鮮啦!
而今,那天的情景經常顯現在我的腦海里。叫我好難忘。
三年級八單元(熱門16篇)篇九
關心父母,了解父母的工作及作息時間,在“三八”節、母親節、父親節來臨之際,把自己想說的話用一段話寫下來。
了解父母的工作,列出他們的作息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我們通過學習“親情”這一單元,使我們感到親人之間的關愛與親情。那作為我們,每天都能感受到父母的關愛。父母為我們的成長付出了很多很多。課前老師布置同學們對父母的工作和每天的作息時間表進行了解。今天我們就將自己了解的.在班上進行交流,并寫下來。
二互相交流,感受父母的辛勞。
1同桌交流所了解的信息。
2指名全班交流,老師點撥。
三指導寫文。
1學生思考討論:怎樣才能寫出父母對我們的關愛?
2師指導:充分利用手上收集到的資料,并舉出具體事例來說明。
要求:語句要流暢,內容要真實。
四老師總結。
第二課時。
一學生打草稿。
二師巡視并單獨指導。
三年級八單元(熱門16篇)篇十
在課余生活里,我學會了游泳。因為我學的是蛙泳,所以我游泳的姿勢很像青蛙。我認為學游泳是一件輕松快樂的事。
我學游泳先學的是憋氣,然后學伸手蹬腿,接著老師讓我們拿著泡沫板跳進游泳池。我心里感到十分緊張,因為我從小就怕水,并且這是我第一次學游泳。老師在岸邊講述動作要領,給我們加油鼓勁。在老師的指導和我的努力下,我終于學會了游泳。
我可以像小青蛙一樣在水里游來游去,我非常高興。游泳既讓我掌握了一項生存技能,又豐富了我的課余生活。
三年級八單元(熱門16篇)篇十一
星期一的下午,老師帶我們觀看了一部《走近大熊貓》的紀錄片。它讓我了解了好多有關大熊貓的知識。
大熊貓是哺乳動物,它既不是貓也不是熊。大熊貓被稱為國寶的.原因主要有三個:一是大熊貓數量稀少,它是我國特有的珍稀動物;二是大熊貓是生物界的“活化石”,已經在地球上至少生存了八百萬年;三是大熊貓是中外友誼的重要象征之一,經常被贈送到一些友國。
大熊貓主要分布在四川、陜西和甘肅等地,因為那些地方自然環境好、氣候宜人、竹林茂盛。現在為了保護大熊貓,動物園有一些剛出生的熊貓寶寶由飼養員精心飼養至成年后,也會被送到那些地方,因為它們天生就是屬于大自然的。
剛進入大自然,大熊貓們還有些不適應,有時還會餓肚子。慢慢地,它們尋找食物的能力加強了,也學會了躲避其他動物的攻擊,便能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山林中了。
大熊貓是國寶,也是我們的好朋友,希望大家都能行動起來,善待它們,保護它們,讓它們在大自然中快樂地生活。
三年級八單元(熱門16篇)篇十二
董夢緣邀請我和馬玥驍、魯易凡等一些小朋友去必勝客吃飯。
開始吃飯了,我們在餐廳的椅子上坐好,王憶倩還把鞋子脫了站在沙發上呢!我們必須乖乖吃好才能玩。阿姨先給我們每人分了一塊披薩,我吃了一半覺得不怎么好吃,但我還是乖乖地把披薩吃完了。然后,阿姨給我們每人分了一點炒飯,炒飯可是我的最愛哦!我吃完后又問阿姨要,阿姨說:“你可真喜歡炒飯啊!”阿姨給章丹皓如點了一份冰激凌。我們還吃了意大利面,別看它紅紅的,實際上它一點兒也不辣,可真好吃呀!我們還吃了一些上火的東西,有炸雞腿、炸薯條、魷魚干等,很好吃,但我沒敢吃太多,怕上火。
我可是第一次去必勝客吃飯喲!
三年級八單元(熱門16篇)篇十三
“樹上的鳥兒成雙對……”屋子里又響起了唱戲聲,肯定又是我的奶奶在聽戲呢!
我的奶奶是個戲迷,她不僅喜歡聽戲,還喜歡唱戲。她常常在做飯、洗衣服、做衛生時,一邊聽戲一邊干活,還時不時地跟著哼上幾句戲曲兒。各種戲曲大賽,有機會去現場看的,一定想辦法去;沒機會去現場看的,一定要看電視上的直播。
記得有一次,奶奶一邊哼著戲曲兒,一邊給我們做紅燒排骨。突然,奶奶一拍腦門兒:“哎呀!今天有戲曲大賽的呀!”說完,她蓋上鍋蓋,連忙跑到客廳打開電視,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一邊看還一邊自言自語:“這孩子唱得有模有樣的,長大了一定是戲曲家呀。”聽著聽著,奶奶還情不自禁地跟著電視唱了起來。
直到節目放完了,她才意猶未盡地關掉電視。這時,她聞到了一股難聞的煳味兒,才記起鍋里的紅燒排骨。她趕緊走到廚房揭開鍋蓋一看,排骨都被燒煳了,鍋也被燒黑了。唉,我們的`紅燒排骨泡湯了。
這就是我的戲迷奶奶,一個愛戲入迷的老太太。
三年級八單元(熱門16篇)篇十四
教學要求:
1.認識“洼、印”等6個生字。會寫“鋪、泥、晶”等13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初步體會隱喻的寫作方法在文中的表達效果。
4.學習作者善于發現美、描述美、贊賞美。
教學重難點:學習作者善于發現美、描述美、贊賞美。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我們每天走在上學、放學的路上,你有沒有發現路途上美麗的風景?本文作者就發現了上學路上的美麗風景,讓我們隨作者一起去學會發現美、描述美、贊賞美!
2.板書課題,并齊讀課題。
3.作者簡介:張秋生,詩人、兒童文學家,1939年8月生于上海,天津市靜海縣人,長期從事少兒報刊編輯工作,曾任《少年報社》總編輯,現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上海作家協會理事、兒童文學委員會主任。從20世紀80年代后期起創作集童話、詩歌、散文于一體的文學作品,作品抒情、幽默,篇幅短小,富有兒童情趣和內涵,頗受小讀者喜愛。本課就選自張秋生的童話集《小巴掌童話》。
4.法國梧桐:大量傳入我國約在上世紀一、二十年代,主要由法國人種植于上海的租界內,故稱為“法國梧桐”,簡稱“法桐”或“法梧”。葉子有5個葉尖,少有3個或7個,葉子長寬差不多。正式的名稱叫“三球懸鈴木”,屬落葉喬木,是世界的優良庭蔭樹和行道樹,有“行道樹”之稱。
二、自讀課文,完成以下要求。
1.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認讀生字,指正字音。
3.邊讀邊思考:金色巴掌指的是什么?
三、自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1.自讀課文,把你喜歡的句子用橫線標出來。
2.課文分幾部分,每部分主要寫了什么?
3.通過上下文你理解了哪些詞語?
四、交流課文內容。
1.小組交流—全班交流。
2.提出自己的疑問(簡單問題當堂解決,解決不了留待進一步讀書解決。)。
五、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認讀、組詞。
2.記憶生字,提醒學生與熟字區分比較。
3.書寫點撥。
4.寫生字和詞語,當堂展評。
第二課時。
一、復習回顧。
1.聽寫檢查生字新詞掌握情況。
2.用多種方式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自己喜歡的語段。
二、自讀課文,感知內容。
1.從哪里可以看出門前水泥道的美?在文中找出相關的句子。
2.小組內合作交流。
3.采用指名讀、比賽讀等方式激勵學生朗讀。
4.比喻就是打比方,就是在描寫事物或說明道理時,借助兩個事物之間的相似之處,把一物當作另一物來寫。如,本文中“水泥道像鋪上了一塊彩色的地毯”、“每一片法國梧桐樹的落葉,都像一個金色的小巴掌”、“我穿著一雙棕紅色的小雨靴。你瞧,這多像兩只棕紅色的小鳥”,使人一目了然,形象生動。
5.你能說一個打比方的句子嗎?
6.短文描寫的是什么季節?這個季節還有什么樣的美景?
三、交流感悟,豐富想象。
2.小組內討論交流。
3.指名說一說。
四、總結感受。
1.這篇課文描寫了上學路上水泥道的美。秋天一夜風雨過后天放晴了,“我”在上學路上,發現水泥道上布滿了落葉,通過比喻的手法詳細描寫了水泥道的美,最后動情地贊賞了水泥道的美。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上學路上水泥道的美。
文檔為doc格式。
三年級八單元(熱門16篇)篇十五
我剃著一個小平頭,黑黑的頭發粗粗的,像一只小刺猬,白里透紅的臉蛋上,嵌著一雙明亮的眼睛,濃濃的眉毛就像一把彎刀,圓圓的小鼻子,一張翹翹的小嘴。
我很膽小。半夜三更連廁所都不敢上。記得有一次,外婆晚上去上廁所不小心把拖把碰倒在地上,“啪”的一聲響,在靜悄悄的夜晚,如同打雷一樣響。我被驚醒了,心想:媽呀,不會是小偷來了吧!于是,我把身子縮進被子里,一動不動。過了一會兒,聲音沒再響了,我壯著膽子伸出腦袋看了看。唉,原來是外婆上廁所呀。
我有一雙靈巧的手,我喜歡做實驗、做手工,尤其喜愛畫畫。我見到什么都想畫,可畫完之后卻跟實物截然不同。因為我想象力豐富,喜歡創作,所以常常把實物錦上添花。我的創作畫還參加長沙市小畫家創作畫比賽,獲得了銀獎呢!
我樂于助人,熱愛勞動。回家后,經常幫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倒垃圾、吸塵、拖地、洗碗……還記得有一天,是我當家,我用了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把家里打掃得干干凈凈。我先用吸塵器給每一間房間“洗澡”,再用抹布給每一間房子的玻璃“洗了個臉”,最后用拖把把每間屋子拖得亮晶晶。打掃完后,我看著一塵不染的房間,心里樂滋滋的。我當時累得滿頭大汗的,一下子就倒在沙發上睡著了。
這就是我,一個活潑可愛的小男孩。如果你想同我交朋友的話,就請你到麓山國際學校,小學部三六班來找我吧!我的名字叫王炫人,歡迎你來找我喔!
三年級八單元(熱門16篇)篇十六
在小學的一段期間里,我學會了很多很多,也懂得了很多很多,其中,最讓我自豪的是我學會了勇敢。說起來還真怕人笑話。
我二年級的時候,事情發生在一節語文課上。我們正好學了《古詩三首》,老師讓我們來介紹,那時我靜如水的心一下子變得激動無比,這時,我變得焦急不安起來,怎么沒人舉手呢?我顫抖的舉起右手,但一看到周圍人那驚異的目光時,我急忙假裝摸頭,將手放了下去。就在我反反復復、猶豫不決的時候,一束溫暖的陽光照亮了我心底的角落,老師發現了她這位害羞的學生此時的“異常行為”,她就那樣對我微笑,知道他把我心中最后一點擔心融化了。我在她微笑的沐浴下,一字一句的介紹古詩,在我發完言時,我惶恐不安地望著老師,老師竟然表揚了我。接著,教室里爆發出熱烈的掌聲,我紅著臉坐了下來。從那以后,我都爭取每一秒發言的機會,人也變得開朗起來。語文老師的一束目光、一次微笑、一片掌聲從此改變了我。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這句話說得真好!讓我們在面對困難時,鼓起勇氣,勇往直前,別被困難所屈服,迎難而上,就能到達勝利的彼岸!
中秋節假期的`一天,我和季雨欣參加牛通社組織的活動,去桐廬學做米果。
終于到桐廬了,我們來到了做米果的地方,領隊吩咐我們先品嘗米果。過了一會兒,一鍋熱騰騰的米果出爐了。我拿起一個米果就吃,米果可好吃呢!米果白白胖胖的,外面是由糯米和面粉做的,里面的餡是竹筍、豆腐干、咸菜和肉絲做成的,味道好極了!
開始做米果了,我先去阿姨那兒拿了一個小面團,就開始做了。第一步是先把面團搓成碗形。我搓,我搓,搓得大大的。然后,再往里面加餡。餡加完了,就要把“碗口”合上了。哈哈,一個白白胖胖的米果做好了。
心里開心極了。
時間過得真快!領隊叫我們集合,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桐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