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不僅是對書籍的回顧,還是展現個人閱讀能力和理解力的表現,可以讓他人了解我們的閱讀經歷和思考過程。在下面的范文中,你可以了解到一些讀者是如何理解和解讀書中的意義和價值的。
2023年奇異世界讀后感(模板13篇)篇一
最近,我細心地看了《世界上下五千年》這本書,發現里面的內容很有趣。拿到書僅僅翻了幾頁,我就發現了許多引人注目的科學文章,都是介紹歷史中人類是怎樣發展的,很多文化是怎么發展的。難怪同學們都說這本書蠻好的。
神話起源,中國文明起源……這些文章的題目我以往幾乎聞所未聞,聽來就叫人頗感興趣。編者正是利用了讀者對這些科學知識的好奇心和興趣,才能“大賺一筆”。《世界上下五千年》包含了中國及其他各個國家五千年來的各種文化發展和相關的歷史知識。厚厚的一本書,里面包含知識的價值可比書本身的價格要高出許多倍。有句話說得好: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的內容價值越高,鋪出的階梯就越堅固,通往成功的路就越加平整,離成功的距離就越短。
《世界上下五千年》這本書語言通俗易懂,主要是它也和外國扯上關系,中國人也就更加在意。我有幸一睹它的風采,它講述了外國許多有趣的歷史、古代文物,有的還配上插圖,讓人感受到濃濃的外國古老的氣息,又令人恍如身臨其境,嘖嘖贊嘆。
看完這本書之后,我覺得它不僅給我帶來了知識,也讓我覺得讀書其實也是一種享受,更能激發我的學習興趣。不得不承認,《世界上下五千年》真的教會了我許多知識。
2023年奇異世界讀后感(模板13篇)篇二
讀了《奇異的黃山》這篇文章,我被這黃山壯麗的景色深深地陶醉在其中,無法自拔!
我讀過許多非常好的文章,但是很少遇到情投意合的文章。這篇文寫得可謂真是天作之合、人間瑰寶-----它那“云奇山異”的奇異之妙;它那“高聳入云”的山峰怪石;還有它那“危峰兀立”的懸崖峭壁更是絕啊!
先是獨一無二的詩文開篇:“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這絕的詩句怎能不用來表明黃山的名氣從古至今都不衰呢?除了這些詩文,它那奇山的特點,奇:“黃山可真奇啊,玲瓏雋秀,說不盡的千姿百態,奇瑰艷美,使人疑心它不是天然生成,而是能工巧匠精心制作的盆景”;這不是黃山的奇嗎?高:“黃山可真高啊,連綿起伏,聳入云端,從山頂向下看,云在腳下漂浮”,這不是黃山的高嗎?險:“黃山可真險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懸崖峭壁陡峭,山石橫如斷,幾乎是90度垂直的石梯,隔老遠也讓人心驚肉跳,似乎一失足即刻就從崖上跌下去,摔得粉身碎骨!”這是多么多么好的句子啊,它這種奇、高、險的山色怎能不讓我深深地陶醉在這其中呢?除了這山獨有特點之外,這美麗的云也寫得神采飛揚、活力四射,真不為應了這句話:它像一張大幕把天上和地下都罩起來了!結尾最后一句:“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云海涌山間,奇山異樹云中裹,天下美景歸黃山。”這一句不愧為名句之后代,不愧為好詩句!
這真不愧是一篇描寫黃山美景的佳作。小作者對黃山的景物觀察細致,構思精巧。而且善于用。
詩詞。
名句來寫景抒情,并恰到好處地運用課文中已學過的語句,豐富了表現力,也易于增添文章的詩情畫意。同事文章還運用了對比、夸張,擬人的修辭手法,如黃山的高,能使“云在腳下漂浮,”“云靜得讓人感覺不到在動”,長得“能罩天地”等,這些增加了語言的氣勢,加強文章的感染力。
這篇文章怎能不讓我刮目相看呢?
2023年奇異世界讀后感(模板13篇)篇三
天下的奇異景觀不可計數,但我認為最美麗最奇異的還是秦皇島的大海。
那里的海分為兩區,一個是淺水區,一個是深水區,它也是個“笑里藏刀的小人”。剛開始還風平浪靜,過了一會兒,卻刮起“浪潮陣”,只見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現一條條白色的線,白線很快像我們移來,不一會白線拉長,變粗,橫貫海面,并形成一堵堵浪墻,如同餓狼撲食一般向我們撲來,大的浪頭可以把你從深海區一直沖到海岸上,小的可以把你淹沒在水中,嗆你幾口海水。
大海不但浪潮奇特,它還有一個更為奇特的.本領——變色。
大海每一小時就能變一種顏色,讓人覺得變幻莫測。下午五點是綠色的,六點就變成了藍色,七點卻變成了紅色。我想帶一些會變色的海水回家看,于是就灌了滿滿一瓶,可舉起一看,咦?剛才還是綠色的水怎么變成清水了呢?我帶著疑問回家查了資料,原來大海變色的原因是因為陽光,是陽光使水面泛現出顏色,太陽每個時候都在轉動,所以大海也每時每刻都在變色。
有人曾說,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是我的眼睛讓我看到了秦皇島大海的美!
2023年奇異世界讀后感(模板13篇)篇四
近期,我閱讀了《走進書里去》這本書。其中第95篇文章“強盜世界”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篇文章主要寫了19,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公開進行搶劫。經過這次浩劫,中國的珍寶被八國聯軍洗劫一空。此次浩劫給中國人民造成了空前的災難。
讀完這篇文章,我十分氣憤,也非常憎恨那些侵略者。這幫可惡的強盜,在中國的國土上燒、殺、搶、掠。一座座舉世聞名的文化寶庫,就這樣被毀于一旦。他們不僅燒毀了我國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而且破壞了璀璨的文明。在這次劫難中,由2169人編寫的百科全書《永樂大典》更遭厄運。侵略軍進駐后,竟把這每冊厚兩寸、長一尺多的人類文化精華,用來鋪地,作枕頭,或拿來當作上馬石,有的則用來墊槍炮,損失巨大。直到現在,我們的這些稀世國寶仍流失國外,我感到非常惋惜。
歷史,不僅僅記載著過去,還給現在和將來以深刻啟迪。每一個具有民族自尊心的中國人,都不應忘記我們中華民族這段慘痛的過去!
2023年奇異世界讀后感(模板13篇)篇五
設計理念:。
通過學習課文體會植物世界的奇異,再引出課題理清寫作順序,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填制自己喜歡的奇異植物的表格并在小組內交流,充分體現了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教學理念,使他們在自己的思維空間內自由的翱翔,更充實的學習課文,達到教學目標。
一、教學要求。
1、認識本課生字新詞。
2、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植物世界的奇異,激發探索植物世界奧秘,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情感。
3、學習作者細致觀察的方法。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植物世界的奇異。學習作者細致觀察的方法。
第一課時。
一、讀課題,解題。
1、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引導分析:從課題你能知道課文寫的對象是什么嗎?你能看出課文要寫的重點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2、讀中思考:課文寫了哪幾種植物?
三、再讀課文,自學生字。
1、畫出生字,借助注音讀準字音。有有興趣的學生可結合詞語了解字義。
2、老師檢查學生認讀情況。
3、說一說自己最感興趣的句子。
4、質疑問難。
教師根據學生提出的疑難,一般放在細讀課文時解決。有的問題則可立即解決。
四、作業布置。
1、書寫生字。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
1、認讀生字詞。
2、老師強調作業中的書寫錯誤。
3、回憶課文寫了哪幾種植物?
二、細讀課文,理解內容。
1、教師范讀課文。
3、引導學生學習第二、三自然段課文,教給方法。
4、教師出示思考題。學生自讀課文第2自然段,然后組織議論。
思考題:
(1)這個自然段有幾句話,每句話寫什么?
(2)這個自然段主要寫什么?
(3)這個自然段的第1句話和寫植物有什么關系?
三、指導朗讀,讀出感情。
1、提出朗讀要求,學生自由練讀。
2、教師范讀,并指導。
四、疏理全文,體會寫法。
1、畫出文中描寫同學們行走路線的語句,讀一讀。想一想課文是按什么順序記敘的。
2、引導思考:想一想,課文是圍繞什么意思,從哪幾方面寫具體的。
五、課外延伸,讀寫結合。
1、把自己知道的奇異的植物,說給大家聽。
2、到野外或植物園游覽參觀,重點觀察幾種植物,看有什么特性?把它寫下來。
到植物園去參觀。
在植物園參觀。
作者的贊嘆。
2023年奇異世界讀后感(模板13篇)篇六
當我翻開這本書時,歷史將傳奇般的一幕幕演繹在舞臺上;當我翻開這本書時,我仿佛看見了一個布滿灰塵的陳封年代;當我翻開這本書時,我感嘆――歷史永遠是我進步的階梯。
歷史對于我而言是過去時間的統籌詞匯、但歷史的確對未來很有幫助。未來掌握在自己手中,沒有舜我們就不會感到孝,沒有王羲之我們就不會學習到他習字的毅力,沒有周幽王烽火戲諸侯,我們就不會以周幽王的愚昧引以為戒。未來是歷史的延伸,歷史可以幫我們創造未來。
我從歷史的舞臺中回到了現實的生活中,我關上這本書,不禁嘖嘖贊嘆這是一本好書,而這本書是《世界上下五千年》。
2023年奇異世界讀后感(模板13篇)篇七
從天之涯,海之角。
經過江南的小巷。
在汩羅江帶上粽子香。
為了這次盛會。
借來花果山的瀑布。
我是踩云而來。
和太陽太深的恩怨。
它依然閉而不見。
先給你披上青紗吧。
用斜織的'整齊的紋絡。
我贈予你一百零八顆舍利子。
讓你穿成前生的相思珠。
我替你把相思撒給滿池紅蓮。
那蓮跳躍在你開著南窗的心房。
在花傘上跳完拉丁舞。
吻過草的綠花的艷。
白花楊的高大。
柳的嫵媚。
這聚會就結束了。
2023年奇異世界讀后感(模板13篇)篇八
《奇異的植物世界》是一篇科學小品文,作者通過講述生動、有趣的事例介紹了植物神奇的“感情”。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課文第一自然段指出“植物似乎也是有感情的”,這與人們平常認為的“草木無情”的常理相背。容易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
課文第二自然段列舉了含羞草、向日葵、西紅柿三種植物是有“感情”的,而且不同的.植物表現的感情不同,表達方式也不盡相同。
接著文章重點介紹了植物之間的“感情”既豐富又奇特。課文第三自然段進行了概括說明。“萎靡不振”“和睦相處”點明了植物有著鮮明的愛憎感情,說明了植物間相處的兩種不同情況。
課文的第四、五、六自然段就圍繞這兩種不同的情況進行了具體的說明。“大豆和玉米是一對好鄰居;棉花特別歡迎大蒜在身邊。”
“黃瓜討厭西紅柿,喜歡菜豆角做伴;鈴蘭花和丁香花勢不兩立而喜歡勿忘我作鄰居。”“谷子與水果長時間在一起,谷子霉爛而水果干癟。”你看,不光植物之間有感情,就連植物的果實之間也有感情。
植物之間為什么會有感情呢?文章第七自然段回答了這一問題,這是由于植物有一種生長的本能:1、汲取自己所需要的養料,排斥對自己生長不利的因素。2、外界的能量對植物新陳代謝有影響。這一部分講的是植物有感情的本質,與前面講的植物有感情的表象是有著密切聯系的。
文章從表達上,運用了列舉數字、舉例和比較的說明方法,介紹了植物神奇有趣的“感情”,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知識與技能目標:
1、正確認讀本課十七個生字,掌握十二個生字。了解“萎靡不振”“和睦相處”“勢不兩立”“新陳代謝”這些詞語的意思,掌握“曲”和“給”多音字的用法。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在讀課文的同時,了解植物神奇的“感情”,培養學生觀察、了解大自然的興趣。
過程與方法目標:
1、繼續進行自主識字,提高學生隨文理解詞意的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2、通過各種朗讀訓練,指導學生邊讀邊想象,增強對文章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學習課文,讓學生們了解植物神奇的“感情”,培養學生觀察、了解大自然的興趣。
策略與方法:
合作交流,讀中感悟。
教學準備:
課前讓學生搜集有關資料,了解植物生長方面的有關知識及植物之間相互影響的事例。
教師準備:生字卡片。
2023年奇異世界讀后感(模板13篇)篇九
在一個星球上的某個角落,有一位叫做小米的人,她是一位小學生,她跟同學的感情一直都很好,但其實,在他的平常生活中還有一個世界,被稱為”異想世界”。
在一個很平凡的日子里,小米在一間有很多綠色植物的植物園里觀察植物,她為了把自然作業做好,而到了植物園中,后來她得準備前往異想世界,在去的過程中,只要繞過她所在的`國家,就能到達異想世界,但不一定要用路上的交通工具,天空中的交通工具也行,就這樣,她到了異想世界,在那兒,不僅有眾多美麗的風景還有許多奇特的動植物和建筑物,她已經趕不上那里的上課時間,她要上什幺課呢?當然是特別的魔法課啦!
在他們正聊天時,魔法師走進來了,后來,她經過了好幾天,終于學會了魔法,但是,還有很多進階的魔法還沒學會,一年過后,她學會了很多進階的魔法,這時,魔法老師跟他說:”從現在起,你不可以讓你的家人、朋友和不認識的人來到這里,更不可以讓他們看到你回去,否則你的魔法就會通通消失,而且再也不能來到這個世界!”結果,在某一天的夜晚,她的祕密被發現了,她的父母到房間看她時,她剛好從窗戶外頭飛了出去,之后就發出了一道光芒,而她隔天才發現她的魔法不見了。
我覺得在這個故事之中,她應該要小心一點才是,這樣她才不會失去她原有得東西,而這個故事也告訴我們,若沒有好好在正確的時間做該做的事,就會受到處罰。
2023年奇異世界讀后感(模板13篇)篇十
一、宣布課題。解題。
1、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2、讀中思考:課文寫了哪幾種植物?
三、再讀課文,自學生字。
1、畫出生字,借助注音讀準字音。有有興趣的學生可結合詞語了解字義。
2、老師檢查學生認讀情況。
3、說一說自己最感興趣的句子。
4、質疑問難。
教師根據學生提出的疑難,一般放在細讀課文時解決。有的問題則可立即解決。
1、齊讀課題。
2、(植物)。
(奇異)。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2、邊讀邊思考:課文寫了哪幾種植物?
三、自學生字。
1、學習生字交流記憶的方法。
(學生自讀課文,然后指名朗讀。要求讀準字音,不加注音或,也可以問同學。)。
2、指定學生朗讀,評估朗讀效果。抽幾個學生分段讀課文,看他們是否讀得正確,有沒有讀不準的字詞,幫助糾正朗讀的錯誤。
請同學們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細讀課文1、2自然段。
課前收集有關知識對文章的學習和理解是必要的,同時也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讓學生自主地選擇自己喜歡的朗讀方式,初步了解課文內容,為學生后面的學習奠定基礎。
了望學生對本課生字的認讀情況,培養學生在朗讀中主動認字的習慣。
教師學生。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第二課時。
一、細讀課文,理解內容。
1、教師范讀課文。
3、引導學生學習第二三自然段課文,教給方法。
4、教師出示思考題。學生自讀課文第2自然段,然后組織議論。
思考題:
(1)這個自然段有幾句話,每句話寫什么?
(2)這個自然段主要寫什么?
(3)這個自然段的第1句話和寫植物有什么關系?
二、指導朗讀,讀出感情。
1、提出朗讀要求,學生自由練讀。
2、教師范讀,并指導。
3、學生邊讀邊想:李叔叔向同學們介紹了哪幾種植物?這些植物奇異的地方是什么?
4、學生讀課文第1自然段,思考:讀了第1自然段,你了解些什么?
再寫李叔叔的介紹。)它奇異的地方是什么?(葉子帶電)。
6、引導學生理解最后一句話,知道這是全文的中心句,體會“奇異”的含義。
先帶著問題讀課文,分小組議論,然后組織全班議論。
讀后進行議論。
熟讀課文不僅有利于學生了解課文大意,而且為理解課文奠定了基礎。
抓住詞句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并認真品味精美的詞句,學習描寫的方法。
培養學生自學習慣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及拓展知識面。
教師的活動及教法。
學生的活動及學法。
設計意圖。
三、疏理全文,體會寫法。
1、圍繞課后中描寫同學們行走路線的語句,讀一讀。想一想課文是按什么順序記敘的。
2、引導思考:想一想,課文是圍繞什么意思,從哪幾方面寫具體的。
3、讀一讀。想一想課文是按什么順序記敘的。
4、想一想,課文是圍繞什么意思,從哪幾方面寫具體的。
熟讀課文不僅有利于學生了解課文大意,而且為理解課文奠定了基礎。
2023年奇異世界讀后感(模板13篇)篇十一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同學們,春天來了,到處春意盎然,萬物復蘇,大地的綠毯被春風吹拂得清新可人,沁人心脾,多美呀!今天,老師把春天帶進了我們的教室,想看嗎?(出示課件1)。
2、欣賞了這些植物,你想說什么?
3、是呀,這些植物很美。植物世界不僅美麗,還很奇異。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15課《奇異的植物世界》(課件2),請同學們跟老師一起書寫課題。(師板書課題,生書空。)。
4、讓我們來齊讀一遍課題吧!誰來說一說“奇異”是什么意思?
二、認讀詞語。
能準確大聲地讀出這些詞語就能拿到植物園的入場券,誰愿意讀?
(課件3)指名讀。哪個字最難寫?
“醉”放大看(放大鏡),“醉”左邊是“酒”(書寫窗口)字去掉三點水,只剩一個空酒壇,右邊一個卒字,是完畢、終了的意思,酒壇里的酒喝完了,人就醉了。
還有一個字“剝”,我們用學科工具來看看它怎么寫,它讀bao。跟著讀。它還是個多音字呢,另一個音讀bo,跟著讀,可以組詞“剝削、剝奪”
開火車讀,識字游戲“聚光燈”。
過渡語:恭喜同學們順利地拿到了入場券,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去植物園暢游一番吧!
三、學文。
1、理清寫作順序。
請同學們打開書,自讀課文,找出作者的參觀路線,用----做上記號,看看作者發現了哪幾種奇異的植物,一會兒我們一起來交流好嗎?那開始吧!
學生邊讀邊劃出表示地點變化的詞語。誰找出來了?(課件4)小結:作者走到哪就看到哪,看到哪就寫到哪。這是參觀游記類文章常用的寫作手法,叫移步換景。今后在我們的寫作中也可以借鑒這種寫作手法。
大家看,這些植物的名字可真奇怪,他們到底有那些奇異的地方呢?下面我們就跟隨作者一塊兒移步賞景,去感受每一種植物的奇異之處。
2.學習課文第二段。
過渡:走進植物園,一陣風吹來,大家聽到了哈哈的笑聲.作者發現了什么呢?我們一起到第二自然段尋找答案吧!
(1)指名朗讀課文第二段,其他同學邊聽邊找出這段寫了哪種植物,它的奇異之處在哪里?(2)你讀得很流暢,(課件5)看屏幕,這一段里有一個問句,找到它,再給大家讀一讀。
出示問句,這也是同學們心中的疑問,齊讀。
(3)那哪來的笑聲呢?誰來解答大家的疑惑?(板書:哈哈樹---風吹會笑)。
能發出笑聲的樹,真神奇呀!誰能模仿哈哈樹的笑聲?一起來。(4)讓我們帶著愉悅的心情一起來讀讀這一段吧!(5)這么神奇的哈哈樹,想不想看看。(課件6)(6)誰能扮演這種樹向大家介紹自己的奇異?(課件7)。
(7)師生共同總結學法。回憶一下,剛才我們是怎么來認識哈哈樹的?對,我們先把有關的段落讀一遍,找到植物的奇異之處,再找出相關語句讀一讀,然后做動作幫助理解,最后扮演植物做自我。
3、自學3---7自然段。
我們認識了哈哈樹,可植物園里還有幾種植物等我們去認識,那就按剛才的方法到植物世界中盡情欣賞你喜歡的植物吧!
(課件8)看學習要求,自學3—7自然段。老師給大家10分鐘,(倒計時)然后大家來交流。
老師看到了,同學們剛才學的都很認真,現在來展示一下你們的學習成果吧。
(課件9)填表格。
(1)送你一包帶電花的種子,你要把它種在哪里?
(2)森林仙子送你一片蠟燭樹的葉子,點亮它,你要送給誰?(3)夏天快到了,如果我們身邊中上些捕蠅草,就不怕蚊蟲叮咬了。
(4)這幾種植物真奇異,想不想欣賞一下他們的真實面目。(課件10--14)。
(課件15)誰來扮演你喜歡的植物,為大家介紹自己。
剛才這幾種植物為大家做了自我介紹,讓我們一起感受了它們的奇異。同學們我們一起看黑板,我們走進植物園,在樹下看到了哈哈樹、在花棚里看到了帶電植物、在小路旁看到了蠟燭樹、在草地上看到了醉草、在水草地看到了捕蠅草、在荷花池看到了水笛荷。這一路走來收獲可不小,當你下次到什么地方旅游時可別忘了也按參觀的順序寫一寫,讓我們也跟著你的文章到那美麗的地方游覽一番。
四、總結升華。
1、在我們美麗的地球上,還生長著許許多多奇異的植物。老師給大家帶來幾種。
2、自然界里的植物有許許多多,它們猶如天上的繁星數也數不清。今天我們所了解的植物只是冰山一角。隨著你們漸漸長大,看的書越來越多,就會發現和了解更多奇異的植物。老師愿你們能插上智慧的翅膀,將來去探索植物世界的奧秘。最后,讓我們滿懷深情的齊讀課文最后一段:多么奇異的植物世界啊!
2023年奇異世界讀后感(模板13篇)篇十二
說教材分析:
我說課的內容是九義教材五年制小學“注音識字、提前讀寫”語文第六冊中的一篇課文《奇異的`植物世界》。課文有生動準確的文字描述為我們展示了一幅奇異的植物世界的神奇圖畫,把學生帶入了一個有著奇妙植物、神秘聲音、奇異的植物世界中。
說生情況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具已經具備了初步自主閱讀的能力,對各種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同時他們也具備了一定的計算機操作能力,能在網絡世界中尋找更豐富的知識,開拓視野。
說教學目標:
課堂教學的目的是要讓學生通過學習的過程,是對學生基本知識、能力和、學習方式方法和情感上的一個提升的過程。在認真地對教材與學生情況的分析后,我把本課的三維目標確定如下:
知識與能力:
通過朗讀課文,了解奇異的植物世界,理清寫作順序;理解詞語,認識文中打比方的句子。
過程與方法:
在讀中感悟,合作探究,自主學習。
情感態度、價值觀:
激發探索植物世界的奧秘,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說教學重點:
在本篇課文中,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文中所介紹的種植物的奇異之處。
說教學難點:
理清文章的寫作順序,激發學生的熱愛自然的美好情感。因此我把本課的重點放在對“奇異”上,抓住這一重點來統領全文,并引導學生在讀中進行理解和體會植物的奇異之處。
說教學方法教法:
閱讀是語文課程中極其重要的學習內容之一,是學生認知課文、體會課文、理解作者寫作思維的一條最佳的途徑。在讀中學生可以獲取新知識,解決新問題,也可以使自己的情感得以升華。我還利用多媒的交互性,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水平與心理特點,設計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與學習測試,使學生能在自主、寬松的學生環境中獲取新的知識。本課主要以“導――扶――放――”為主要形式來培養學生的學習方式。
說學法:
教師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主導者,也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合作者。為了能更大程度地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性與他們自身的潛能,在整個教學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探索者;自主、合作學習是新課標中所倡導的重要的學習方。
說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激趣導入。課前播放教師在課前收集到的有關奇異的植物的資料與圖片。
一、解題入手,激發興趣。
導入:以舊帶新,使學生對學習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同時,通過投影出示圖片,使學生感知到植物世界的奇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板書課題:《奇異的植物世界》}在學生讀后,抓住“奇異”一詞,明確教學的重點。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三次讀文,通過帶問題讀文、指讀課文、快速讀文,使學生整體感知全文,概括全文,為下一步精讀課文打下基礎。小結中,仍以“奇異”為主線,再一次強調學生學習的重點;同時也交待了學習的難點,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來介紹這6種奇異的植物的。
三、精讀課文,品學體味。
在精讀課文,品學體味這過程中,以李叔叔帶我們到植物園去參觀,課文的2――7自然段具體寫了這一游覽的過程為重點。首先,在教學在這一部分的教學中,我采用了“導――扶――放”的方法來進行教學。以第二自然段為導學切入點,以第三自然段為銜接來“扶”學,以四――七自然段為實踐放手讓學生自主、合作來完成。在導學中,我先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并和他們一起總結出學法來。
出示學法,以便對學生進行“扶”學,讓學生有目的地去學習。在“導――扶”的過程中,我注重對學生語文基本素質的提高,如對字詞的理解、認識打比方句、對重點語句的訓練、通過讀來體會人物內心世界等,為學生將來的學生打下一塊塊堅實的基石。
我們知道,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教會學生多少篇課文或學會多少道題,而是教給他們如何去自學的能力和方法。《新課程標準》中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中的指導者、合作者。由于2――7自然段的結構相同,積于以上二個原因,我在后面的學習中,大膽放手給學生。讓他們的能力和學生自主性充分得以展示和調動。在匯報中,采用循序漸進的方法,導出學法出示學法,根據投影中的學法來引導學生進行匯報,關掉學法讓學生自主進行匯報。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本著以多鼓勵少批評為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和積極性。
全文都以“奇異”為線,條理清楚,重點突出。最后水到渠成,發出了由衷的贊嘆:多么奇異的植物世界啊!回歸主題,總結全文。
四、延伸知識、激發情感。
板書可以說一個微型的教案,它承載著教學的目標、重點、難點和寫作思路。最后讓學生結合板書,來理清全文的寫作思路。
五、總結。
樹下花棚旁小路旁草地上水草地荷花池。
哈哈樹帶電花蠟燭樹醉草捕蠅草水笛荷。
出笑聲帶微電能點亮含酒精會吃蟲可發音。
2023年奇異世界讀后感(模板13篇)篇十三
讀了《世界上下五千年》上古卷,我深有感觸,通過這本書,我明白了人類早在公元前3500年,就建立了古埃及王國,運用了高超的建筑技術一層一層地搭起了金字塔與獅身人面像。不僅如此,人們早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就發明了圖畫文字,可見古代的人們也是博學多才呀!
古代人不僅博學多才,還善于雕刻建筑。創造了世界七大奇跡的人的技藝更是如同鬼斧神工,古埃及的金字塔、巴比倫的空中花園、古希臘的宙斯神像、摩索拉斯陵墓、阿泰密斯女神廟、太陽神巨像和亞歷山大燈塔。這七大奇跡,樣樣都是巧奪天工,美不勝收,無不令人驚嘆。
古代人所創就得文化也是數不勝數。公元前20xx年,古巴比倫人就已經能把行星和恒星區別開來,并且知道火、水、木、金、土五大行星的運行軌道。古巴比倫人用日、月、火、水、木、金、土七個星球的名稱,給一周中的七天命名,所為星期,就是星的`日期。
讀了《世界上下五千年》上古卷,我知道了古代歷史的輝煌與敗落,明白了古代人建筑技藝精湛高超,懂得了古代的許多文化知識……古代文明深深的是我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