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又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優秀教案范文,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自然科學教案篇一
1、了解植物怎樣過冬,感知冬季植物與氣候變化的關系。
2、通過觀察、繪畫、交流等方式,進一步感知各種植物在冬季的不同狀態。
3、有探索植物奧秘的興趣及愛護植物的情感。
活動準備
1.課件植物的過冬準備
2.圖片冬天的樹,稻草
3.記錄紙,彩色筆若干。
活動過程
1、教師:小朋友,你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嗎?(冬季)
你感到氣候有什么變化嗎?
2、教師:這么冷的天氣,花草樹木會凍死嗎?植物們準備好怎樣過冬天了嗎?
1、教師:冬天到了,小樹上的葉子有什么變化?大樹上有什么變化?小草是什么樣子的?
2、教師:請小朋友自主觀察,并講述自己的發現和自己的疑問。
3、教師引導幼兒有重點地觀察個別植物,幫助幼兒進一步感知植物的變化。
(1)觀察大樹
(引導幼兒發現芽苞、果實、種子等。)
(2)教師:請小朋友剝開芽苞看一看,它里面有什么?猜一猜,明年春天會變成什么?
(3)觀察小草
請小朋友在草地上觀察,看看冬天的小草怎么樣了?想一想,小草凍死了嗎?
挖出小草的根看看是什么顏色的?根上長著什么?
4、教師:請小朋友仔細觀察植物,并用自己的彩筆記錄植物過冬的種種表現。
教師:請小朋友跟同伴講講你的記錄和發現,看看植物過冬有幾種方式?
1、教師:冬天到了,落葉樹的葉子紛紛掉下來,常青樹的葉子仍然還是綠色的;
落葉對樹木過冬有幫助嗎?
(減少水分蒸發、落葉能化為肥料、營養樹根)
2、教師:小草是什么顏色?它冬死了嗎?
(有的小草根已經死了,但是它留下了種子,有的小草根還活著,明年春天還會發芽。)
3、教師:人們怎樣幫助植物過冬呢?
(在樹上涂石灰、扎干草,為油菜、麥苗撒上草灰、干糞,把怕冷的觀賞植物搬到室內或溫室。)
幼兒園自然科學教案篇二
1、感知秒、分、時等地時間單位,形成初步的時間概念。
2、能在給予的時間上大膽表達與演示。并能在鐘面上根據時間提示正確畫出時針和分針。
3、知道時間的寶貴,懂得珍惜時間。
掛圖、鬧鐘、日歷、幼兒用書
(二)感知不同的時間單位1、感知時間單位"秒"提問:
(2)聽鬧鐘感知一秒的長短
(3)小結:秒針走一步滴答一聲就是一秒。
(4)你能在一秒鐘的時間里做什么事呢?(幼兒自由回答后師進行小結)
(1)讓幼兒知道60秒=1分鐘,看鬧鐘知道一分鐘有多久。
(2)請幼兒用一分鐘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一件事。
4、感知時間單位"時"
(1)提問:你知道一小時等于多少分鐘嗎?我們上幾節課是一小時呢?
(2)出示掛圖:你覺得這些事能在一小時完成嗎?
(3)如果給你一小時,你會做什么呢?
(三)理解"天"
(2)看幼兒用書說說一天中小朋友會做什么,在什么時候?
(4)師結時間的一去不返,如何珍惜時間(用前面的謎語做小結:最長的莫過于時間,因為它永遠無窮無盡;最短的也莫過于時間,因為它使許多人的計劃都來不及完成;對于在等待的人,時間最慢;對于在作樂的人,時間最快;它可以無窮無盡地擴展,也可以無限地分割;當時誰都不加重視,過后誰都表示惋惜;時間可以將一切不值得后世紀念的人和事從人們的心中抹去,時間能讓所有不平凡的人和事永垂青史。")
(四)操作活動:
看幼兒用書p3-4根據提示畫出時針和分針。
(1)看操作書說說少了什么?
(2)討論如何畫時針和分針
(3)幼兒操作
(4)講評
幼兒園自然科學教案篇三
活動目標:
1、在操作、探索活動中積累有關轉動的經驗,激發幼兒對轉動現象的興趣和探索欲望。
2、嘗試使用多種方式使物體轉動起來,體驗轉動的樂趣。
3、積極參與探索活動,愿意和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發現。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
(1)師幼共同收集各種可轉動的玩具用具,陀螺、傘、塑料圈、風車等。
(2)牙簽、鉛筆、塑料玩具、雪花片、筷子、紙、吸管、毛線、碗、杯子。
2、經驗準備:活動前幼兒有過關于轉動的經驗。
活動過程:
1、幼兒自由操作可轉動的物品,觀察感知轉動時的有趣現象。
師:今天,老師要請小朋友玩許多好玩的東西,玩時要注意觀察,你玩什么東西,發現什么有趣的現象。
2、幼兒操作探索,師觀察并與幼兒交流。
3、交流與分享。鼓勵幼兒將自己的發現大膽告訴小朋友。
提問:1、你玩的什么東西?你是怎么玩的?發現了什么有趣的現象?
2、剛才我們玩了許多好玩的東西,它們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小結:這些東西都會轉動。
(洗衣機里面的桶能轉動,衣服放在里面轉一轉,就洗干凈了。
電風扇會轉動,夏天的時候,風扇一轉,就有涼風吹出來,可涼爽了。
時鐘里面的針會轉動,它可以告訴我們現在幾點了。
樂園的旋轉木馬也會轉動,可好玩了……)
小結:小朋友說得真好,轉動的確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方便和好處。
1、猜一猜。
師(出示一張紙):小朋友想一想,猜一猜,用什么方法可以讓紙轉動起來?
師:你們可以去驗證一下,看看這樣做紙張會不會轉動起來。老師還為你們準備好多不容易轉動的東西(出示牙簽、筷子等),請小朋友想辦法讓它們轉起來。你可以只選擇你自己喜歡的東西讓它轉動,也可以試一試老師為你們準備的各種物品。你可以一個人探索,也可以和好朋友一起探索。
2、講解操作要求
在操作中要注意安全,不能用牙簽、筷子等傷害自己或小朋友。
3、幼兒操作探索,嘗試讓本身不能轉動的物體轉動起來。
幼兒園自然科學教案篇四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了解自身從哪兒來,是如何長大的。
2、激發幼兒探索自身奧妙的好奇心。
3、教育幼兒尊敬、熱愛長輩的情感。
活動準備:
子宮和胎兒在母腹中的解剖圖,視頻儀、錄音機、磁帶、碟子,幼兒每人一張作業卡,鉛筆若干。
活動過程:
幼兒議論并按自身的意愿回答。
1、每個媽媽的肚子里都有一間小房子,這間小房子叫"子宮",嬰幼兒出生以前就住在這間"子宮"房子里。
2、出示胎兒在母腹中的解剖圖(按由小到大的順序擺放)。
3、小嬰幼兒一天天的長大,他沒有牙齒,會吃東西嗎?不會吃東西怎么長大呢?(組織幼兒討論)
教師小結:"嬰幼兒在媽媽的肚子里還不會吃東西,可嬰幼兒的肚子上有一根長長的帶子,叫臍帶,媽媽把營養送給臍帶,臍帶再把營養送給嬰幼兒。嬰幼兒越長越大,子宮房子快裝不下嬰幼兒了,這時,會發生什么事情呢?"(幼兒議論)"每個媽媽的子宮房子都有一個通向外面的門和走廊,嬰幼兒把媽媽的肚子撐得很疼的時候,就走到醫院,在醫生的協助下嬰幼兒就沿著走廊出來了。"
討論:"嬰幼兒出生以后不會說話不會吃飯,大人要為嬰幼兒做哪些事情呢?我們應怎樣做來感謝他們呢?"
教師小結。
教師分發作業卡,幼兒標出順序號,以標明嬰幼兒在媽媽體內的生長變化。
最后師生共跳《猜拳舞曲》結束。
幼兒園自然科學教案篇五
活動名稱:科學――勇敢的企鵝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了解企鵝的主要特征和生活習性。
2、初步了解企鵝不怕冷的原因,激發幼兒熱愛、保護它的情感。
活動準備:
1、企鵝圖片,企鵝造型的毛絨玩具
2、關于企鵝的vcd
活動過程:
一、教師用企鵝玩具進行情境表演,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
1、教師:今天我們班上來了一位客人,你們看看它是誰?(教師出示企鵝玩具)
2、可是小企鵝剛剛告訴我它來這里有些不習慣,你們知道為什么嗎?
3、引導幼兒說出企鵝的生活習慣。
教師:小企鵝生活在哪里?你怎么知道的?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和以前的常識試著說說企鵝的習性。
二、引導幼兒觀察企鵝的外形特征。
1、出示圖片,引導幼兒有序地觀察、鼓勵幼兒大膽表述出來。
(1)小企鵝長得怎么樣?
(2)它們身上的羽毛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3)它們身上的羽毛哪里是白色的、哪里是黑色的?
(4)它的羽毛有什么作用?
(5)企鵝有翅膀,但是它會飛嗎?為什么?
2、教師總結:
企鵝是一種不會飛的鳥,羽毛很漂亮、很密集,除了肚皮是白色的,其它都是黑色的。
教師還沒有總結的時候盡量讓幼兒先自己去說出,因為這樣的話就可以讓幼兒自己先進行探索和了解。
三、,了解企鵝為什么不怕寒冷的原因。
1、教師:你們知道企鵝為什么不怕冷嗎?鼓勵幼兒帶著問題去看vcd。
2、鼓勵幼兒觀看vcd后大膽發言。
3、教師總結:企鵝身上有厚厚的脂肪,它的羽毛多而密,這樣可以幫助它調節身體的溫度,抵擋寒風。企鵝常常是一群群的生活在一起,如果冷的時候就由一些企鵝把另一些企鵝圍起來取暖,然后再交換。
4、激發幼兒熱愛、保護企鵝的情感。
四、請幼兒模仿小企鵝的動作,結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