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愛打扮的妹妹作文字篇一
小寶有兩只烏黑發亮的大眼睛就像兩顆黑珍珠,她的耳朵和靈敏,一聽到火車的聲音就會到窗口去看,她有兩只“亂拿東西”的手,不管拿到什么東西都會向嘴里放,她還有兩條胖乎乎的小腿,活像兩個小樹墩。
看她多愛吃巧克力啊!早上,媽媽給小寶吃飯,但是小寶伸手就把一顆巧克力拿到手,還把紙拉開了。媽媽突然看到只有紙留在桌上,就知道小寶已經把巧克力放進嘴里了,于是媽媽馬上把其余巧克力拿走了。這下,小寶馬上大聲哭泣,連飯也不吃了。
小寶還有個壞毛病——亂扔玩具。每次小寶坐在寶寶椅上吃飯,拿起玩具的時候,只要她不喜歡的就會向下扔,好像地上就是垃圾場。每次吃飯的時候,手指會向喜歡的玩具點去,像個小指揮家,意思是讓我們幫她拿來玩具。有時候,她點的東西不安全,不適合小寶玩,我們不給她拿,她就會大發雷霆,把玩具扔在地上,還“啊啊”大叫,還用腳把桌子蹬開。桌上的東西都成了她的犧牲品,地上真正變成了垃圾場了。
小寶很喜歡聽歌。她一聽到歌聲,就會停止哭鬧,心情好的時候,還會手舞足蹈。我問妹妹:“小寶,給哥哥唱歌哦!”小寶就會嘴里哼幾下,“啊—啊—啊”,表示她在唱歌了。
看,我有一個既調皮又可愛的妹妹哦!
愛打扮的妹妹作文字篇二
媽媽每天都會接受我和妹妹的告狀,因為我們常常為了扮過家家吵架,就看到我生氣的快要哭出來,妹妹不講道理的反擊,媽媽摸摸腦袋,叫我們自己去和好,叫我們別吵了。
過家家,是我跟妹妹每天都會玩的游戲,有時我當媽媽,有時我當醫生,有時我當老師,妹妹都會配合我的要求,有時演我的小孩,有時演病人,有時就當我的學生。
可是妹妹常常演著演著,就無理取鬧了起來,我就會生氣,假裝要打她,她都忘記這是扮過家家,竟然真的打起我來了。這時,我們就會一起跑到媽媽身邊求救,每天都是這樣。
媽媽說我們活該,玩游戲也能吵架。這時我只好躲起來,妹妹還以為我跟她玩捉迷藏,一下子,我們又和好了。
妹妹其實好可愛,她才幼兒園大班,因為年紀小,所以不不懂游戲的方法,我當姐姐,應該多多教導她,不要一天到晚跟她計較,這樣我們就會相安無事了。
昨天晚上,我做了一個夢,妹妹變懂事了,在夢里的過家家,我們沒有吵架,還玩的超級開心呢!
愛打扮的妹妹作文字篇三
去年12月份我們家添了一位新成員——我的妹妹,爸媽說妹妹是早晨出生的,取名叫夢晨。
當我第一眼看到妹妹時,覺得她長的好丑,瘦瘦小小的,滿是皺紋,像個小老太。她時不時地扭動一下身體,嘴里發出喃喃的聲音,像是在跟我打招呼似的。
隨著時間的變化,妹妹長成人見人愛的小公主:粉嘟嘟的小臉,你忍不住想捏她一把;彎彎的眉毛,就像天空中的月芽一樣好看,尤其笑起來眼睛都是彎的了;長長的睫毛,微微向上翹,像是用睫毛夾夾了一樣似的;高挺的鼻子下是一張櫻桃小嘴,整天紅紅的,像涂了口紅一樣,可愛極了。
現在,妹妹已經八個月了,學會了許多事。她會輕而易舉地把自己的小腳丫送到嘴里,能獨自翻身坐起來玩耍。媽媽放兒歌給她聽,她聽到高興時還會跟著節奏扭動身子,搖搖頭。玩具要是在她手夠不到的地方,她會啊啊地叫,好像在說:“姐姐幫我拿過來。”
吃蛋糕更逗了。有次,我喂她吃小蛋糕時,不小心喂到嘴巴下面。她不氣也不惱,伸出舌頭舔一舔,送到嘴巴,發出吧唧吧唧的聲音沖我笑。
媽媽說老家有句諺語“三翻六坐九爬爬,十個月會叫答答。”答答就是爸爸的意思。我迫不及待地想看妹妹學爬,聽她叫爸爸媽媽姐姐,真希望妹妹第一句是叫姐姐的。
我可愛的、聰明的的妹妹,姐姐愛你喲!
愛打扮的妹妹作文字篇四
終于在我的期盼之中,姑姑和妹妹從北京回到了大慶,我和爸爸一起去機場接她們。
我一看妹妹頓時驚呆了。天哪!去年我見她,他還是個小小人呢,可現在比去年長高了許多。嗷,對了,我忘了介紹了,她叫劉熙琳,小名叫田田。他長得白白的、胖胖的、大大的眼睛、長長的睫毛,扎著兩個羊角辮,十分可愛。
她的可愛之處就體現在這里。有一次,由于妹妹愛吃菇娘,媽媽便去市場買了一袋回來,妹妹不知從哪里知道的這一消息,在家里左找右找,把家里翻得亂七八糟的,見此狀況我對她說:“田田,你要是乖乖的,我就給你菇娘吃。”聽后,她立馬安靜下來,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我便去拿菇娘,之后剝了皮喂她,她卻不要,非要我手中未剝皮的。我說:“姐姐剝了皮喂你好不好?“可她卻說:“我要自己邊剝皮邊吃”。唉!我真服了她了。
她不僅可愛而且還很聰明。
有一次,我去冰箱里為她拿巧克力,我本來是小心翼翼的,生怕她看到,結果還是被她看到了,她三口兩口地吃完了那塊后,直奔冰箱,把我珍藏了許久的“巧克力老窩”一舉端掉,正當我頭頂氣得冒煙時,看到她甜甜的吃相,我忍不住笑了,我走過去摸著她的小腦袋說:“你慢點吃”。
啊!妹妹真可愛;啊!妹妹真聰明;啊!我太喜歡妹妹了,如果有機會,我一定還去北京看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