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廣西美景篇一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桂林旅游,我是你們的導游。
龍勝古稱桑江,秦朝屬黔中郡,西漢歸武陵郡;晉至隋,屬始安郡(郡治桂林) ;唐龍朔二年(公元662年)置靈川縣,龍勝屬靈川縣地;五代后,晉天福八年 (公元943年)置義寧縣,龍勝屬義寧縣地,延至明代。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設“龍勝理苗分府”(亦稱龍勝廳),直屬桂林府。民國元年 (公元1920xx年) “龍勝廳”改為“龍勝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仍稱“龍勝縣”,屬桂林專區。1951年8月19日實行區域自治,改稱“龍勝各族聯合自治區(縣級) ”,1955年9月改為“龍勝各族聯合自治縣” ,1956年12月改稱“龍勝各族自治縣”,是中南地區第一個成立的民族自治縣。
龍勝各族自治縣位于廣西東北部、桂林市西北部,界于東經109°43′28〃-110°21′14〃,北緯25°29′--26°12′之間,東臨興安、資源,南接靈川、臨桂,西與融安、三江為鄰,北毗湖南城步,西北與湖南通道接壤。縣境南北最大縱距78千米,東西最大橫距60千米,全縣總面積2538平方千米,居住有苗、瑤、侗、壯、漢等五個民族, 轄七鄉三鎮,119個行政村,1469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6.7萬人,其中少數民族12.88萬人,占總人口的77.22%。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58‰,計劃生育率達99.18%。縣城距桂林市88公里,是大桂林旅游圈內的旅游大縣之一,廣州至成都的國道321線從龍勝境內通過,是湘西南、黔東南與四川進入廣西之咽喉與物資集散地。全境為山地,是一個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區縣,平均海拔700--800米,年平均氣溫18.1℃,年無霜期317天,年均降水量1544毫米,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有豐富的林木和礦產資源。
全縣有完小105所,教學點198個,在校學生18899人;初中14所,在校初中生8577人;普通高中1所,學生734人;中等職業技術學校1所;人才培訓中心1所,教師進修學校1所,在職教工2310人,正式教工1869人。
全縣共有國家醫療衛生機構16家,其中縣直有6家,有住院病床247張,有干部職工473人,技術人員387人,具有本科學歷29人, 大專學歷65人,中專學歷268人;高級職稱4人,中級職稱171人。
全縣有自然科學技術人員4394人,其中高級職稱107人,中級職稱1397人,初級職稱2890人。現有各類科技示范基地21個、科技示范村33個、科技示范戶2416戶,1999年實施科技推廣示范項目11項, 舉辦培訓班300多期,科普講座11場次,43500余人接受了多種形式的科技培訓,1255人獲得“綠色證書”。
全縣現有耕地面積19.8萬畝,其中水田10.2萬畝,旱地9.6萬畝,宜果荒山荒坡地12萬畝。全縣農業人口14.5萬人,農業人均耕地面積1.36畝,其中農業人均水田面積0.7畝。 1999年糧食產量達6.06萬噸, 水果總面積53760畝, 主要水果有柑桔、梨、板栗、月柿、白果;大牲畜飼養量30多萬頭,家禽年出籠57萬羽,肉類總產量達8233噸。 全縣擁有農機總動力49519千瓦;水電裝機容量2.18萬千瓦; 年出口滑石塊、 粉15萬噸,創匯20xx萬美元。
地理位置
龍勝各族自治縣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地處越城嶺山脈西南麓的湘桂邊陲。界于東經109。43。至110。21',北緯25。29'至26。12'之間。東臨興安、資源縣,南接靈川、臨桂縣,西南與融安、三江縣為鄰,北毗湖南省城步,西北與湖南通道縣接壤。面積2538平方公里。
縣城龍勝鎮與自治區首府南寧市直線距離371公里,公路里程531公里。與桂林直線距離63公里,公路里程87公里。
歷史沿革
龍勝古稱桑江,秦始皇嬴政三十三年為桂林郡轄地。漢武帝六年至明朝屬義寧縣。清順治年間為桑江司直屬桂林府。乾隆6年,清政府鎮壓侗族吳金銀領導的農民起義后,改為"龍勝廳"(縣級機構)。"龍勝"之名始載入冊。民國元年廳改為縣。建國后,于1951年8月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稱"龍勝各族自治區(縣級)",1955年9月改稱"龍勝各族聯合自治縣",1956年12月定名為"龍勝各族自治縣"。
民族人口
龍勝各族自治縣現居境內民族達10種之多。20xx年全縣總人口16.7l萬人,少數民族人口占75%以上。其中苗族2.2萬人,瑤族2.7萬人,侗族4.5萬人,壯族3.3萬人漢族4萬人。
自然地理
龍勝素有"萬山環峙,五水分流"之說。地勢東、南、北三面高而西部低。越城嶺東北迤邐而來,向西南綿延而去。全縣海拔1500米以上山峰有21座,平均海拔700米以上的山地占全縣土地面積47.26%。全縣最高點為大南山,海拔1940米,最低點海拔163米的桑江出境處石門塘,潯江水系呈樹枝狀遍布全縣。這山山水水構成了秀麗的、如詩如畫的龍勝風光。
龍勝地處亞熱帶,屬季風性氣候,雨量充沛,氣候宜人,年平均氣溫18.1℃,平均無霜期314天,年降雨量1500-2400毫米。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是旅游避暑的好去處。
經濟建設
改革開放以來,龍勝各族自治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各項事業都取得了巨大成就,社會生產力、綜合經濟實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上了一個新的臺階,能源、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得到了根本改善,為該縣國民經濟在新世紀持續快速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目前全縣發電裝機容量4.16萬千瓦,在建水電站裝機容量約11萬千瓦;全縣公路里程850公里,其中國道105公里,縣級公路325公里,全縣119個行政村90%開通程控電話,到20xx年底止全縣電話裝機容量3萬多門,無線尋呼覆蓋全縣,縣城所有鄉鎮和主要旅游景區已開通移動電話。
旅游資源
龍勝是山區少數民族自治縣,生態環境優美、自然景觀獨特和民族風情濃郁,不僅是國家級生態建設示范縣,也是廣西旅游大縣。20xx年全縣旅游接待游客近百萬人次。
龍脊梯田是壯族人民幾百年來勤勞智慧的結晶。梯田如鏈如帶,高低錯落。春如層層銀帶,夏滾道道綠波,秋疊座座金塔,冬似群龍戲水,集壯美與秀美于一體,堪稱“天下一絕”。
溫泉由地下1200米深處巖層涌出,水溫在45℃—58℃之間,經國家地礦部、輕工部、衛生部有關專家鑒定為:超低鈉重碳酸鈣鎂型偏硅酸醫療、飲用兩者兼優天然礦泉水。這里景色秀麗、峰巒疊翠、林木蔥郁、云纏霧繞、溪流清澈,是廣西省級優秀旅游度假區。
龍脊梯田
龍脊因山脈如龍的背脊而得名。山脈左邊是桑江,右面是壯族和瑤族先人開鑿的梯田,就是龍脊梯田。梯田屬于兩個古老的寨子——平安寨、大寨,平安寨旁的叫龍脊梯田,屬于壯族。大寨的叫金坑梯田,屬于紅瑤。行走在梯田之上,感受到的不僅僅是勤勞的人們的力量,還有他們的美麗和信念。
霧中搖曳紅瑤大寨
一個半小時后在大寨下面的停車場下了車,行李幾乎是被停車場出口穿著艷麗民族服裝的中年婦女強行裝進背簍的。跟著背包的瑤族婦女,伴著路邊嘩嘩的溪水,10分鐘后就到了被群山圍繞的大寨。
大寨村是金坑這個地方較大的寨子,由大寨、田頭、壯界、新寨、小寨五個寨子組成。滿是梯田的大山圍繞著村子,被雨霧潤濕的灰黑色的吊腳樓散落在山腳的盆地中,映襯著淡淡的云霧,顯出別樣的美麗。
村子有400多人,都是紅瑤。紅瑤是瑤族的一支,因婦女外衣花紋圖案以粉紅色為主而得名。瑤族是我國古代遷移最多的民族之一,歷史上由于戰亂-搬來搬去。大寨的紅瑤男人已基本沒有什么服飾特點了,但中老年婦女依舊有穿傳統服飾的習慣。女子從七八歲的時候就開始學習挑花刺繡、織布,從嫁衣到婚后的全家人的衣服都是出自紅瑤女子勤勞的雙手。青山綠水的山水田野間,紅瑤女人的粉紅色的上衣,黑色的百折裙,總是那么艷麗嫵媚。
從大寨沿著被雨霧潤濕得亮亮的石板路上山,過壯界村,半小時后,就在蒙蒙的雨霧中看到了田頭寨。田頭寨是從大寨分出來的一個小寨子,位于大寨村右邊的山坡上。村子不大,幾十戶人家住得很分散,村子的地理位置是觀賞梯田的好地方。
上山的時候雨霧很大,蒙蒙的梯田顯得縹緲而神秘。透過薄薄的云霧,只能看到很少一部分梯田,但足夠你去贊嘆了。從瑤族的先民來到后就開始在這片山地上用雙手開鑿的梯田,現在依然完好地保存著。
徒步百年石板路
寨子和梯田都建在半山腰,一條古老的石板路是過去這幾個寨子通向外界的惟一通道,以前居住在這里的壯人、瑤人都是通過這條古老的石板路,與外界溝通的。據說幾百年來,這條山腰上的石板路有個不成文的規定,每年每村都要修補經過本村的路段,而且每家都要出三天義工。這樣,現在才有了這條完好的石板路。
去平安的路有兩條,一條是返回大寨乘車前往,一條是從田頭寨沿山腰的石板路步行。這條山腰的石板路一直可以通到和平鄉,途中路過平安、龍脊。從田頭寨到平安約7公里,步行約4個小時。
從田頭村南行,窄窄的石板路隨著山勢逐漸升高,人也開始喘粗氣。霧逐漸大了起來,回望田頭寨已淹沒在一片白茫茫之中。翻過第一道山崗,霧氣一下子沒有了,眼前、腳下是壯觀的梯田,景色絕不亞于大寨前的那些有名的梯田景點。
往后的山路時而上,時而平,時而下,梯田總是在腳下。山區的氣候使得梯田時而盡情展現,時而又猶抱琵琶 ,留下一片白茫茫的影子。約1個小時后到達距田頭寨約3公里的中六村。這個村子的名字很怪,不同的書籍、旅游資料上有不同的寫法,有的叫中六,有的叫中爐,有的叫中祿,后來在村中的告示上看到的是中六,那應該就是中六了。村里居民也是紅瑤,布局很散,三戶兩戶地散落在山澗、山腳、山崗。古舊發黑灰色的吊腳樓,映襯著梯田、云霧、溪水,頗有些古意,尤如水墨畫般好看。
梯田經典在平安
過中六翻過一座山后,梯田少了,樹林多起來。過了雨蘭水庫后,在滿是植被的山腰繞幾個灣,就從一個山口遠遠望見平安寨了。山口的旁邊是平安寨的2號觀景臺,視野很開闊,從上面看平安,錯落有序的吊腳樓被大片的梯田包圍著,黃色、綠色的莊稼隨著梯田的旋律,組成漂亮的圖案。
平安是龍脊景區最有名的寨子,寨子有100多戶人家,全部是壯族,以開墾梯田種水稻為生。幾百年來平安村的先民們在金江河畔的龍脊山坡上開墾了無數的大大小小的梯田,形成了規模宏大的梯田群。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梯田小的有巴掌大,大的也不過十多平方米,這些數不清的梯田凝聚了無數壯族先民的血汗。
龍脊、平安都是很典型的壯寨,還比較完整地保留著壯人的服飾和生活特點。男人對襟土布褂子,女人穿白色有花邊的上衣,頭包裹較大的花頭巾。幾乎每家都會自己用米做一種度數很低的酒,酒有點甜,很好喝,當地人稱“水酒”。釀酒的方式很原始,一個木頭做的大木桶,里面放入發酵的糯米,放在一口大鍋上用火蒸,酒就會從插在木桶中間的小竹筒里流出。
從山口沿著整潔的石板路下行約20分鐘,就到了寨子。村中的建筑全為依山而建的吊腳木樓,大多數房子都有上百年的歷史了,所以被稱為古壯寨。吊腳樓背靠山坡,前面用木柱支起,木柱下用石塊砌一層地基,以填平山的斜坡所造成的不平,有的干脆就把木柱撐在山坡的大石頭上。過去的老吊腳樓基本都是兩層,占地約150平方米,下面用20根直徑近50公分的圓木支撐,第2層多為二十四根木柱支撐,上面蓋瓦,再用木板四面封起,形成一個獨立的空間。每個吊腳樓形成一個獨立的空間,即干凈衛生,又安全防盜。過去山上野獸很多,這樣的設計可防野獸。
民族風情
龍勝各族自治縣居住著苗、瑤、侗、壯等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全縣總人口的76%,“無山不瑤,無林不苗,無垌不侗,無水不壯”生動地概括了龍勝少數民族的基本分布情況。
1、“紅衣節”
“紅衣節”是龍勝紅瑤同胞最盛大、最隆重的節日,在這一天,紅瑤同胞與其它各民族人民歡聚一堂,進行文化和貿易交流。
“紅衣節”定于每年的農歷四月初八舉行,到目前為止共舉辦了七屆,“紅衣節”的內容有女子搶花炮,瑤、苗、侗、壯等少數民族歌舞表演和瑤族婦女長發比賽等。其中,女子搶花炮是在原有的搶花炮活動中發展而來的,是該縣的首創活動。在我們龍勝除具有“天上人間”美名的龍勝溫泉和被譽為“天下一絕”的龍脊梯田外,集苗、瑤、侗、壯等多種民族風情于一體是龍勝旅游的一大優勢,通過舉辦“紅衣節”可以使大家能在一個相對集中的較短的時間內全方位地了解和體味龍勝多姿多彩的民俗風情。
通過廣泛的宣傳,龍勝“紅衣節”已成為新聞媒體、攝影愛好者一年一度關注的焦點,成為旅游企業推介旅游產品的契機,龍勝“紅衣節”已被自治區定為全區民族旅游節慶活動之一。
2、白面瑤寨
白面瑤寨位于離龍勝溫泉六公里處的公路邊,35戶紅瑤村民居住在這里。寨邊楓木參天,寨門有清代寨規石碑,寨前矗立的“紅瑤柱”是瑤民圖騰崇拜。村民人人皆會山歌,熱情好客。游客來到瑤寨,身著濃艷服裝的瑤族姑娘唱著山歌迎您,為您獻上她們本民族特有的舞蹈和傳統的民族體育競技活動。
歌舞項目有:頂竹杠、背新娘、長鼓舞、長發梳妝等。
3、三門瑤寨
位于龍勝溫泉 10公里處,村寨依山傍水,民風淳樸,這里集瑤族自然生態、文化生態與經濟生態為一體,在這里您將會目睹和體驗種桑、養蠶、人工織布及瑤族刺繡。
4、細門瑤寨
細門瑤寨位于龍勝至溫泉的路上,距龍勝溫泉8公里,是一個古老的瑤族村寨,寨前梯田如盤龍纏繞,寨中有交錯的青石板路,寨后溪泉潺潺。
瑤族古老的民族歌舞和濃濃的珍珠油茶是款待賓客的佳品。歌舞節目有:彩群舞、打糍粑、長鼓舞、送新娘等。
5、黃洛瑤寨簡介
歌舞節目有:長發表演、紅棍舞、傘舞等。
6、金竹壯寨簡介
金竹壯寨位于龍勝縣和平鄉龍脊景區境內,距縣城約17公里,因金色的竹林而得名。金竹壯寨是典型的壯族村寨,1992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譽為壯寨的楷模。游客來到金竹壯寨,可看到古樸的壯族民間舞蹈,聽到優美的壯族山歌,享受原汁原味的壯族風情。
金竹壯寨為旅游團隊接待定點村寨,歌舞項目有:竹邦舞、獅公舞、板鞋舞等。
廣西美景篇二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美麗的壯鄉——廣西壯族自治區,廣西行政區域總面積23.67萬平方千米,分設為14個地級市,12個民族自治縣,世居著壯、漢、苗等12個民族,總人口為4800多萬人。是中國5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中唯一的沿海省區,是西南部便捷的出海通道。 廣西位于全國地勢第二臺階中的云貴高原東南邊緣,地勢自西向東南傾斜。廣西地形特征:周高中低,狀若盆地,山地多,平原少,喀斯特地貌廣布,山水獨秀。廣西具有沿海沿邊沿江的區位優勢同時處于中國的華南經濟圈,西南經濟圈和東盟經濟圈。是西南 西北地區最便利的出海通道,也是重要的經濟樞紐。
廣西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
廣西歷史源遠流長。距今1萬----5萬年前,就有白蓮洞人、柳江人、甑皮巖人、麒麟山人生活在廣西的土地上。在宋開寶四年(公元971年),廣西屬于廣南西路,簡稱廣西路,廣西名稱由此而來。到了明朝時期,叫廣西承宣布政使司,廣西名稱由此固定下來。又到了1958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
廣西交通順暢。民航有6個機場,168多條航線;鐵路有5條國家干線公路,在水路方面,廣西常年通航的河流有40多條,其中西江航運還被譽為“黃金水道”。
廣西旅游資源豐富獨特。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山水、中國第一灘的北海銀灘、富有南國情調的邊關攬勝、多姿多彩的壯、瑤、苗等少數民族風情、世界長壽之鄉的盤陽河流域、被譽為亞洲第一大跨國瀑布的大新德天瀑布、神奇的百色大天坑群等等。廣西的動植物也十分豐富多彩而又珍稀,如廣西獨有的白頭葉猴、金花茶等。廣西的礦產資源也很富有。品種多,儲量大。
廣西農副產品非常豐富。四大風味地方名菜;風味小吃。 廣西的土特產可多了去了像合浦珍珠、柳州奇石、陽朔畫扇等工藝品,金嗓子喉寶、桂林西瓜霜等中成藥,柑桔、容縣沙田柚等果品,桂花茶、橫縣茉莉花茶等茶類,還有東園家酒、西山乳泉酒等酒類。
廣西美景篇三
樂滿地主題樂園占地90公頃,是樂滿地度假世界第一期工程投資最大的項目,且在20xx年度通過了iso9001質量認證及iso14001環境認證,同時又被國家旅游局評為“aaaa”景區。
園區共有五大主題區:歡樂中國城,美國西部區,夢幻世界區,海盜村,南太平洋區及森林游樂區。園區里所有的服裝,餐飲,景觀,表演及游樂設施,都與各區的主題有關。它是一個刻意營造不同時空背景的游樂場所,讓你置身其中,亦真亦假,享受在主題區猶如進入時空隧道中模擬環境所提供的樂趣。
樂滿地主題樂園引進國際級大型游樂園的設計,拮取世界各地的夢幻情境。在樂滿地的夢幻王國中有:時空交錯的歡樂中國城、驚險刺激的美國西部區、奇妙魔幻的夢幻世界區、充滿神秘的海盜村、熱情洋溢的南太平洋區將帶人進入時光隧道體驗奇幻多變的精彩樂趣。
小木屋區。依山勢而建了數十座造型獨特的小木屋,晨露晚鐘,推窗臨湖,樹木繁茂,果樹成林。春天桃李爭艷,綠柳成行;夏季夾竹桃怒放,碧水紅花;秋天丹桂飄香,一片金黃;寒適冬霜雪壓枝,臘梅競秀。在這里,一年四季都能看到不同的景色,令人心曠神怡。小木屋有歐式、日式兩種建筑風格,木屋內部按四星級酒店客房標準,并為旅游者提供全方位服務。
露營平臺區。內有160座露營平臺,5座大營火場,是游客進行燒烤及焰火活動的極佳場所。在露營平臺里,配備了帳篷、睡袋等一整套野營裝備。
森林游樂區。游客可玩驚心動魄的霹靂滑車、挑戰極限的人工滑草場、體能攀爬。在游樂區內,游人還可感受風徑通幽的情人步道,匠心獨具的親水渠道,爛漫璀璨的茶花谷,一線情牽的月老閣。游樂區內建造了一座全國最長的侗家風雨橋,全長108米。風雨橋及湖上古色古香的畫舫,與周圍景觀渾然一體,將整個森林度假村的獨特魅力展現無余。
高爾夫俱樂部。桂林樂滿地高爾夫球場,現為廣西最大,也是全國唯一的國際標準18洞美式丘陵球場。球道全長7084碼,標準桿為72桿。球隊場自1997年開始動工興建,一直都以符合美車usga的規定為建場原則。球隊場豪華舒適,讓前來打球的球友都有賓至如歸的感受。
休閑度假酒店。為五星級酒店,主樓為地下一層和地面六層。地下一層主要是一些娛樂設施,如舞廳、ktv、三溫暖、按摩中心、娛樂室等。地上一層設有:大堂、中西餐廳、商場。此外尚設有商務中心,以及可容納400人的大型會議中心。二樓以上設有客房368間,其中三套4套,雙套間17套,其余為標準間。主樓外設有室外游泳池、網球球場及一個大型花園,為游客營造了一個可全身心融入大自然的休閑度假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