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小鳥飛翔語篇一
進入主題后,小鳥是孩子最熟悉的動物之一,所以從這一角度出發深入主題。本次活動從理解歌詞為主,首先讓孩子說說小小喜歡的地方以及一些習性,過程中也用圖譜的呈現幫助幼兒理解和記憶歌詞。同時,在欣賞歌曲時,老師關注到了不同的`兩端音樂和情緒,讓孩子們通過欣賞來感受,并嘗試通過歌曲的演唱來表現,使得活動不單單是歌曲的學唱,更注重的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力。
1.初步學唱歌曲,并以問答形式填入部分歌詞。
2.知道小鳥和周圍環境的關系,有進一步喜愛小鳥的情感。
歌曲及伴奏《小鳥小鳥》;ppt課件(歌曲圖譜)
教學重難點:學唱歌曲,激發愛小鳥的情感。
一、想一想——走進美麗的小樹林世界
1、背景音樂歌曲伴奏《小鳥小鳥》;
小結:我們都認識這些小鳥,它們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
二、猜一猜——小鳥喜歡的去處。
小鳥最喜歡的去處是哪里呢?我們一起想一想說一說吧。
1、出示圖譜,以問答形式填入部分歌詞。
?在哪里,有陽光?在哪里,有花香?(根據幼兒所說出示藍天、樹林圖片對應到圖譜的“?”上)
2、你們知道小鳥還喜歡去什么地方嗎?
小結:原來小鳥喜歡去這些地方,享受大自然的美,真是令人羨慕。
三、聽一聽——動聽的歌曲《小鳥小鳥》
1.質疑:那么還有哪些地方是小鳥們喜歡去的呢?有一首非常好聽的歌曲《小鳥小鳥》會告訴我們。
2.欣賞歌曲:
小鳥還喜歡在哪些地方?(田野、草地、湖邊、山崗,出示圖片對應到圖譜上)
重點:解決“山崗”(看圖理解)及一句特別的話“迎著春天歌唱”(小鳥非常喜歡春天,到了春天鳥兒們都從南方飛回來,用歌聲告訴人們春天來啦。)
演唱歌曲時前面部分和后面有什么不同?
小結:歌曲的前半部分是跳躍式,給我們的感覺是一跳一跳的,后半部分是小鳥在天空中自由地飛翔,非常的高興,所以是流暢的、柔美的。
四、學一學——我是一只小鳥
1.想學這首好聽的歌曲嗎?你覺得用什么樣的聲音來唱這首歌?
小結:像鳥兒那樣用悠揚的聲音唱歌。
2.幼兒學唱歌曲:教師根據歌曲內容變化指點相應圖譜。
歌曲播放,幼兒輕輕地跟著哼。
伴奏播放,看圖譜演唱。
提個小要求:前半部分小鳥們先站定唱唱想要飛去的地方,到“啦啦”時在飛。
結束后:你飛到哪里去了?為什么?
小鳥飛翔語篇二
新學期開始了,期待已久的工作室同課異構課終 于在易老師的小組開羅啦!
在煙花三月的第一天,我有幸請到工作室的幾位名師親自到六小聽我上了一節《小鳥小鳥》的試講課。由于名師們從沒聽過我的課,所以當時緊張的心情可想而知。
1在讓孩子們聽歌曲分段的環節中,我遲遲沒有把歌譜展出,導致有很多學生很茫然。這點嚴重影響了接下來的環節。
2.小鳥的音樂形象沒有體現出來。這節課我把難點第二樂段的合唱放在首位,然后再進行第一樂段的教學。由于第二樂段二聲部合唱中,只有一個字“啦”作為歌詞,而我在一開始整體聆聽歌曲的教學環節中,并沒有展示歌譜,學生在沒有能聽出歌曲究竟唱了什么的情況下我又緊接著教唱第二樂段,所以我在教唱第二樂段過程中費了很大勁去描繪小鳥的形象,但學生的表現并不能達到我想要的效果,感覺事倍功半。
3.難點沒解決,重點不突出。
4.伴奏的速度太快,學生跟不上?!缎▲B小鳥》節奏較為輕快,學生在還沒有唱會的情況下合上伴奏演唱明顯感覺不理想。
5.語言不夠簡練,碎語太多。
一節課下來,學生貌似基本唱會歌曲,但這節課我是選了五年級一個含有不合唱隊成員的班級進行試講的。由于有校合唱團的成員在支撐著聲部,所以縱使課堂上出現諸多問題,學生們還是能把一整首歌曲基本唱出來了。但有一部分學生是沒能達到教學目標的,更別說能達到我預期的教學效果了。我問自己,如果這是一個沒有合唱團員的普通班呢?結果不想而知了。
在接下來的評課中,名師們給我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意見。
羅老師指出,小學高年級的音樂課堂,應該細心研究教材,挖掘教材內容以讓高年級音樂課適度的增加深度。例如教材中提到變化重復的寫作手法,可在教學中滲透給學生。還有備課應該“備教材”、 “備學生”,可根據學生的程度適當降低難度。
易老師指出,課堂一開始的問題太多,6/8的特點不一定是要抽出來重點講解,緊接下來二聲部的教學過程太散亂。其中兩個聲部在合唱時,由于伴奏沒有明確的旋律做引導,學生單憑自己的能力是很難明確分辨出正確聲部并把它唱準確,極容易出現了跑調的現象。
在二聲部合唱部分,低聲部我假設一些小鳥吃得太飽所以飛得比較低,以胖胖鳥來表示低聲部旋律。高聲部就用比較苗條的瘦瘦鳥來比較。但是這一比喻讓扮演胖胖鳥的.學生有點不高興,所以這個設想是不太理想的。在這里,王曉飛老師建議我分別用兩群鳥兒飛行不同的路線,并運用畫出旋律線的方法讓孩子通過圖形譜結合想象的手法,以達到對不同音高同時進行的概念更明確的目的。王曉飛老師還指出,應把塑造小鳥的音樂形象放在首位,只要讓學生先感受到了小鳥活潑可愛的的形象,才可能在二聲部合唱中以情帶聲,把歌唱好唱活。
聽完名師們的點評,我感覺豁然開朗,思路漸漸變得清晰起來。很幸運地,我還得到學校師-父顏婭琳老師的指點,在經過接下來幾天對此課不停的進行修改,試講后,終于迎來了正式上課的日子。
3月7日上午,我以緊張的心情在十九小完成了一節同課異構課——《小鳥小鳥》。之所以緊張,是因為平時公開課一般是學校的老師或家長來聽課,從來沒有像當天那樣有幾十位音樂同行的老師來聽課,而且工作室規定授課老師與學生采取“堂上見”的形式,教師不能提前對學生做任何鋪墊,所以上課前我的小鹿在胸口肆無忌憚地狂跳著。
這節課針對三月一日試講課存在的問題,我做了如下修改:
1.在課堂一開始,我通過跟隨《小鳥小鳥》的伴奏音樂做律動后,將8/6拍一帶而過,并沒有浪費太多的時間講解,主要是讓學生感受到6/8拍的歌曲特點。
2.完整聽賞歌曲后,我馬上給學生展示完整的歌譜,讓學生對歌曲有個整體的感覺。但我并沒有讓學生看著歌譜完整地聽賞,而是通過邊觀賞各種小鳥的圖片邊聽范唱的方法,給學生展示歌曲完整的感覺。因為在接下來一連串修改與試講的過程中,其中有一節試講課,我讓學生看著全譜聽范唱,很容易就唱了高聲部,對低聲部的學習很不利。所以我運用邊觀賞圖片邊聽唱的方法,這樣既能給學生以歌曲的整體感覺,培養對小鳥形象的直觀感受,又不至于集中精力聽唱高聲部而為后面低聲部的教唱環節增加難度。
3.教學目標難度降低,定位為完整地表現歌曲《小鳥小鳥》第一段。
4.在教學環節中,我把描繪小鳥形象的第一樂段放在首先教唱的環節,而后再進行第二樂段二聲部的教學。學生先感受到了小鳥活潑可愛的形象,再進行二聲部的學唱,效果顯著。此歌先學唱齊唱部分能為二聲部教學帶來情緒鋪墊的作用。
5.我運用譜例對比的方法,把變化重復的寫作手法通過二聲部旋律教唱的過程,簡要的講述,提升了學生的音樂知識面。
6.在二聲部合唱教學中,我通過讓學生聆聽第二樂段的范唱,引導學生跟隨老師畫出小鳥飛行的兩條不同路線片段圖(旋律線),引出合唱中的低聲部與高聲部從而進行分聲部教學。
7.我運用電子琴,錄制了慢速、中速,帶高聲部旋律的伴奏音樂,讓學生在學唱過程中循序漸進,并運用電子琴特有的不同音色的優勢,引導學生進行二聲部的學唱,效果較為顯著。
終于,我懷著緊張的心情結束了此課。一堂課下來學生基本能把歌曲的第一段完整唱下來,基本完成了教學目標。
此課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處:
1.教師語言不夠規范精煉。
2.沒有強調歌唱運用氣息。
3.學生音準、聽力的培養不夠。
4.在二聲部教學中,沒有提出讓學生多互相聆聽兩個聲部的音響效果。
5.學生合唱中最重要的合作能力應加強訓練。
課后名師門分別對兩節同課異構課作出細致的點評,其中柯老師指出,《小鳥小鳥》是人教版音樂五年級的第一課,此課應該是兩課時完成的內容。由于是以研討課的性質,把兩節課的內容壓縮到一節課上,由于時間關系,學生容易存在快速學唱了前面齊唱部分,在學完合唱部分后,把齊唱部分忘了的現象。所以此歌曲內容含量太大,兩課時才合理。
我覺得柯老師分析得很正確,在上課時我就遇到這樣的問題。想要在一課時里教會學生學唱并唱好兩個聲部的《小鳥小鳥》,這個想法很美好,但不太現實。首先歌曲分為兩大樂段,第一樂段齊唱部分與第二樂段合唱部分。在試講的時候,我在自己所教的班級進行了第二樂段二聲部合唱的教唱?;苏还澱n的時間,我才基本完成二聲部的教學目標,如果再加上第一樂段部分的學習,一課時下來是很難完成教學目標的,更別說把歌曲處理好、演唱好了。于是為了爭取時間讓學生多唱多練,尤其是完成本課的重難點二聲部教學,一節課下來,幾乎所有的知識點都是我總結好告訴學生的。沒有時間讓學生多思考,給學生探討問題的機會,這就有點滿堂灌的遺憾了。所以我很贊同柯老師的觀點,這首歌曲應分兩課時進行教學,更有利于學生對歌曲的理解與表現。
還有一點讓我有深刻體會的就是,無論是在十九小上的這節課還是我在自己工作的學校試講的好幾個班都存在一個很主要的問題:學生的唱譜能力太差,以至于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學環節。我們的課本從小學中年級開始就有二聲部合唱的介入,五年級二聲部合唱的唱歌課占有很大的比例。如果學生的識譜能力不能提升,那對于課堂的合唱教學,絕對是事倍功半的效果。小學音樂老師課時量大,如果每個年級每個班級每個聲部每個音符都一句句示范讓學生模唱,那該是多么可怕的事情。所以通過這節同課異構課,我深深的感受到,要想把班級合唱課上好,當務之急就是把學生的識譜能力提高,而且必須從低年級抓起。只有學生的識譜能力提高了,才能讓班級合唱課插上翅膀。就像上學期工作室帶領我們去參觀學習的順德樂從小學那樣,如果從一年級就開始學習簡譜,再通過老師有針對性的一些常規練習,持之以恒,到了五年級,孩子們已經打打下堅實的基礎,這樣上起課堂合唱課來才可能事半功倍,才有拓展與釋放教師的各種教學手段的可能。不然一節課單是識譜都花了不少時間,談何進行二聲部合唱教學呢?小學生合唱課為什么難上,我覺得很大程度是由于孩子們對音高的概念不夠堅固、強大。對良好音高的掌控,首先是對歌譜有好的識讀能力。只有一步步把音樂素養等地基建牢固,才有可能建成高樓大廈,反之,空中樓閣是不現實的。
提高學生的識譜能力,當務之急!
感想太多,收獲太多。本課還有很多成熟的地方,感謝名師和各位學員的指點!準備這節同課異構課的過程實在太鍛煉人了,雖然最終上課后還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經歷這個過程,對比自己,我成長、進步了,這就是最大的收獲!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加油!
小鳥飛翔語篇三
1。在創編活動中體驗成功帶來的快樂
2。用繪畫的形式創編部分歌詞,嘗試用問答的形式演唱歌曲
3。在繪畫活動中傾聽歌曲,熟悉旋律,初步學唱歌曲,唱準休止符
幼兒人手一份操作材料、水粉筆、紙偶小鳥一只、圖片(問號,太陽,花朵)
一、教師哼唱歌曲并提出問題,吸引幼兒
1。指導語:在哪里,有陽光?在哪里,有花香?
2。指導語:小朋友們,老師剛剛唱的歌提出了里什么問題?(并把問題以圖片的形式展示在黑板上)
二、教師引導幼兒以繪畫的形式畫出答案
1。指導語:小朋友們,我們把自己認為的答案畫在紙上好嗎?
2。指導語:我們手里只有一張紙,要在一張紙上畫出來,該怎么辦呢?
三、幼兒自主作畫,教師范唱歌曲,幼兒熟悉歌曲旋律
2。邀請小朋友介紹自己的畫,說說自己畫的內容
四、熟悉歌曲的內容
1。幼兒交流自己繪畫的內容,教師幫助理解成詞
2。傾聽教師唱歌,邊畫圖邊問唱(畫出曲線,幫助幼兒進一步感受歌曲后半部分的旋律)
五、初步學唱歌曲
1。教師用小鳥選擇兩張幼兒圖畫,替換問號,引導幼兒學唱歌曲
2。幼兒看著圖譜和教師對唱,教師引導幼兒進一步學唱歌
六、邀請客人老師合唱
1??腿死蠋熀托∨笥岩黄鸪∨笥旬嫷膬热?/p>
2。客人老師和小朋友一起扮演小鳥唱歌
七、活動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