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澳門字篇一
你可知“macaco”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離開你的襁褓太久了,母親!
但是他們擄去的是我的肉體,
你依然保管著我內心的靈魂。
三百年來夢寐不忘的生母啊!
請叫兒的乳名,叫我一聲“澳門”!
母親!我要回來,母親!
(1)詩中所說的“母親”、“生母”是指________。從修辭角度看,這既是________,又是________。
(2)“但是他們擄去的是我的肉體,你依然保管著我內心的靈魂?!睂@兩句詩賞析不當的一項是()
a.“他們”是指葡萄牙等殖民帝國,“我”指澳門。
b.“我的肉體”是指澳門的主權,“擄”突出了殖民帝國對澳門的占領、蹂躪與摧殘。
c.“你”是祖國的擬人化,“保管著我內心的靈魂”是說澳門人民沒有忘懷祖國。
d.這兩句詩譴責了殖民帝國的暴行,抒發了澳門人民不屈服于列強統治的精神。
4.誦讀《香港》,完成下列問題。
香港
我好比鳳闕階前守夜的黃豹,
母親啊!我身分雖微,地位險要。
如今獰惡的海獅撲在我身上,
啖著我的骨肉,咽著我的脂膏;
母親啊!我哭泣號啕,呼你不應。
母親啊!快讓我躲入你的懷抱!
母親!我要回來,母親!
(1)這首詩中的“鳳闕”是指________。
(2)對這首詩的賞析,不當的一項是()
a.這首詩采用擬人化的第一人稱“獨白”的方式,便于抒發強烈的感情,極大地增強了一種歸屬感的柔情,灌注著被擄掠的血肉之軀的疼痛感。
b.“如今獰惡的海獅撲在我身上”,這句中的“海獅”是指當時的英國殖民者,“我”是指詩人聞一多。
c.“啖著我的骨肉,咽著我的脂膏”,這句中的“啖”和“咽”兩個動詞用得非常準確、生動,寫出了當時的殖民者對香港的掠奪與剝削。
d.“母親!我要回來,母親!”這句話是全詩的主題。現在香港終于于1997年7月1日回歸祖國了。
(3)下面的一句話新聞穿靴戴帽,拖泥帶水,請予修改。
本報訊一年來駐云南空軍雷達兵某團七連,精心保養武器設備,保證了全部雷達兵器在開機過程中不發生故障,使所有兵器獲得“紅星兵器”(其規定是:兵器全年的故障率在5%以下)的光榮稱號,受到上級的表揚和物質獎勵。
(摘自某報的“一句話新聞”)
修改:
參考答案:
3.(1)祖國比喻擬人(2)c
4.(1)宮闕、皇宮(2)b(3)將“保證了全部雷達兵器在開機過程中不發生故障”和括號內的全部刪掉,將最后一句改為“受到上級嘉獎”。這樣字數減半,又使讀者一目了然。
澳門字篇二
如果要領略一下本世紀初澳門的生活方式,不妨到仔島南岸的海邊馬路看看。這個區域被本地人稱為『龍環葡韻』,它是島上的舊城區。這里有五棟建于十九世紀未,外型優雅的葡式住宅。
其中一被用作住宅式博物館,展示了當時土生葡人的家居風格;歐式的傢俱擺設和中式的裝璜融洽地共處一室,把當時雙重文化地區內,上流社會的悠閑雅致表露無遺。
其馀的房子分別用作可容納四百名觀眾的展覽廳、工藝中心、酒吧和葡國民族史展覽館。
剩下的一間成為了現時的餐廳,那里有一個露天茶座,當你在濃濃樹蔭下品茗時,可能會墮入了時光隧道,回到了一百年前,看著一艘艘帆船緩緩駛來,而船上印度人正忙碌地下錨泊岸,準備接收從中國內陸運來的貨物。
澳門位于中國東南沿海珠江口西岸,東北距香港約60公里,北面由一條寬約200米的狹長地帶與廣東省珠海市相連??偯娣e17.41平方公里,由澳門半島、凼仔島和路環島組成。至于澳門此名,則是因為從凼仔島眺看澳門半島,她的左右各有一座山,遠遠望去像是兩扇開啟的“門”,半島周圍環繞著海水,人稱此種地形為“澳”。那么,連在一起,這方土地便稱為“澳門”。
澳門舊屬廣東香山,導游知識,后為葡萄牙人占據。業經多年經營,現已發展為重要的國際城市,出口加工、旅游博彩及建筑與金融是其主要的經濟支柱。地域狹小,人口密度為世界之冠。
澳門優越的地理位置、宜人的亞熱帶氣侯、發達的服務設施,使之在國際旅游界頗具影響。地區旅游自然景觀較少,主要是幾百年來形成的人文旅游資源,大量古跡保存完好。澳門最有特色的是賭博娛樂設施。賭博內容豐而又豐,賽馬、賽狗、賽車俱全。賭博業在澳門合法化,形成以“博彩觀光”為傳統的旅游模式。葡京娛樂場、大三巴牌坊、西望洋山教堂為當地名勝。
澳門旅游業憑借著其獨特的歷史和地理條件,一直有較好的表現。澳門眾多的名勝古跡,既有傳統的中國文化色彩,又有濃郁的葡國情調,加上興旺的博彩業,令澳門有“東方蒙特卡羅”之稱,每年都吸引大量的游客。尤其是澳門國際機場投入運營以后,為旅游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澳門已成為一個現代旅游城市。
澳門字篇三
昨天,我和媽媽一起去澳門玩兒。那兒是個賭城,小孩子不能進去。賭城里會有許多機器,上面會出一些題目,要是你猜對了,就會給很多很多錢,許多大人都會過去賭錢。
坐船到了澳門,又坐汽車到了我們要去的地方,時不時的還能看到一片顏色不同的海呢。我們邊走邊吃肉,有牛肉、豬頸肉,還有沾過果汁的肉,可好吃了,很甜,吃了還想吃,還是免費的哦!
到了大三巴牌坊,我看見葡萄牙建筑,每個房頂上都有一個小尖頂,為了記錄,我還把它用我可愛的小相機照下來了。我看到了三條矮樹叢,郁郁蔥蔥,我帶著蔚藍的天空就拍下來了,找出來的結果真漂亮!我發現地上的路也是很古老的,也有特色,圖案不同,有的是花兒型的,有的是波浪形的,像個可愛的小姑娘。
我們進了玫瑰教堂,那兒有耶穌的神像。媽媽告訴我,耶穌被人們看的是很偉大,但他卻是一個很窮人家的兒子最后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了。耶穌好可憐,那么早就去世了!我在教堂里看見了許多寶貝,有的項鏈是用石頭做成的,大大小小的項鏈、頭像裝在玻璃盒里。大項鏈簡直都可以把它給巨人帶了,給我的話,那簡直都要拖地了!
逛完景點,我和媽媽去吃甜點,我吃的是紅豆雙皮奶,雙皮奶涼颼颼的,而紅豆熱烘烘的,吃起來不熱不涼,甜甜的。
在澳門玩兒真好,都可以免費吃東西!
澳門字篇四
;累的時候,若有連續三天假期,我很想去的地方是澳門。與其說它是城,倒更像個安逸閑適亦中亦洋的町。體量雖小,卻是高速發展中的微型經濟體。
去過幾回澳門,沒有一次是直飛。不過將它當作驛站顯然已經out了,如今直飛澳門的人不少于直飛香港的人,年游客甚至超過香港。
從澳門回來,總得帶些手信,咀香園的杏仁餅、豬油糕、牛軋糖、豬肉脯,當然還有c小姐做的豬扒包。c小姐是土生土長澳門人,官媒編輯,皮膚黝黑,衣著樸素,住面對西灣大橋的大屋里,半圓形陽臺上掛著花籃。每回我去澳門,她都請我在家里吃飯。她擅庖廚,會做馬介休、葡國雞、青菜湯等,還有新鮮活力的蟹鮑蝦蠔作伴。席間討論澳門人的籍貫、自我意識等話題,筷子是不停的。臨走前她做半打豬扒包給我帶回吃。雖然澳門大街小巷都有賣,可難得她的麥包系純手工制作、炭火烘焙,豬扒則件件是鮮嫩帶骨的大塊,秘制香料腌制,煎至外焦里嫩后涂上一層牛油,最后被她置于精致的竹提籃里交給我。這籃子是她閑暇時編的。
本地人幾乎從不進賭場,閑暇時愛閑逛。有次我向一個老伯問路,他國語不好,我粵語聽力有限,他索性帶我走到目的地,約有刻把鐘的路,在澳門不算短途。我道謝時他擺擺手“唔使唔該”,旋即遇見熟人,兩人用粵語招呼起來,不再理會我。某個阿嬤,早晨你看到,到了午飯時間再碰到,黃昏遛彎時又相遇,這也是常有之事。鄰里間知根知底,若非正式場合,披金掛銀倒顯奇怪。這是個殷實養人的彈丸之地,福利好得令人抓狂。不少巷弄短到沒幾步路,錯落的石板已有幾百年歷史,路名卻是長的,沙嘉都喇賈罷麗街、亞美打利庇廬大馬路、路義士若翰巴地士打街……有些中式街名還能望文生義。某條短巷一邊是粉紅建筑,一邊是嫩黃房子,盡頭是大三巴牌坊,若拍愛情電影,到那里去取人約黃昏的景真是絕美。如今的澳門不是許多人想象中的博彩業一業為大了。越來越多人來,只為走走那些老街,看看《伊莎貝拉》的新華大旅店,到龍華茶樓喝一壺香片,感受一下澳門人對文化保護的誠意,懷一下中世紀的舊。
嶺南有句老話:廣州城、香港地、澳門街。從前不少市井香港人頗自戀自得,總以為面積僅為香港1/40的澳門是香港的后花園。唐英年說香港和澳門是兩兄弟,我想不少港人都會覺得自己是兄,澳門是弟。不過如今不少香港人去澳門謀發展。他們說,澳門人的日子是件尋常衣裳,要把褶皺、紐扣、線腳仔細翻看,才能看出內里的名堂。
(摘自《新民晚報》2012.9.23)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