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愛勞動字熱愛勞動篇一
1、引導幼兒用“……在干什么”的句型講述動物的勞動行為。
2、教育幼兒要愛勞動,讓幼兒知道勞動光榮。
活動準備:動物頭飾、碟片、掛圖。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穩定幼兒情緒,引起興趣。)
1、師幼互問好。
3、放動畫《兩只小貓》。
看完提問:兩只小貓在干什么?(小黃貓和小蘭貓在洗手絹??? 在擦鞋)(……在干什么句型訓練)
二、基本部分
1、放碟片《小動物愛勞動》視頻故事表演,讓幼兒看。提問:
(1)故事里有誰?(小貓、小狗、小兔。小熊、老山羊)
(2)在干啥事?(小貓在用力掃地,小狗在給山陽公公錘錘背,小兔在擦窗玻璃,小熊在擦桌子)
(3)結果咋樣?(房子打掃很干凈,山羊公公夸它們是愛勞動、愛干凈、愛助人為樂的好孩子。)
(1)老師講述。
(2)小朋友看圖講述。(表揚講的好的幼兒)
3、我們再回來看一次《小動物愛勞動》的動畫。
(1)小朋友了解了故事的內容,你們感覺它們是怎樣的?(愛勞動,樂于助人)
(2)回答真好,小朋友都知道了這些動物愛勞動、樂于助人。你們喜歡它們嗎?那你們想不想學學它們樣?(幼兒分角色情景表演)
三、結束部分
1、設置情景,讓幼兒操作(擦桌子? 放水杯? 掛毛巾? 整理圖書)
2、總結
通過剛才的表演。我看到小朋友們都會做事,也愛勞動。那么我們在家里會怎樣做呢?(略)
3、好呀,我們小朋友都是愛勞動,愛幫助人的好孩子,我們的小手好能干呀,現 在來夸夸我們的小手吧。集體表演兒歌《小小手》。
教學反思:
通過本課的學習可以使幼兒感受勞動動態美,樹立熱愛勞動的情感,培養了幼兒的觀察能力,引導幼兒觀察、思考、體驗勞動的快樂。? 在勞動中常產生最美麗的動作瞬間,用圖片來表現小動物最美的片刻,體現了充滿勞動激情和快樂的繪畫作品,讓人感受到勞動時的快樂。???? 本課的學習可以使幼兒感受勞動之美,樹立熱愛勞動的情感。通過描繪勞動中的動作、工具以及周圍環境,能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動手動腦能力。 本篇教學目的是讓幼兒掌握用“……在干什么”的句型說話、“培養幼兒愛勞動的習慣”。我選擇了動畫“兩只小貓”引起幼兒興趣,又用了動畫“小動物愛勞動”讓幼兒觀看,培養了幼兒的觀察能力,也提高了幼兒的參與活動的能力,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的,教學效果良好。?? 在教學時,教師講勞動的故事,讓幼兒回想看爸爸媽媽在勞動的時候是怎么樣子的——例如掃地,人是彎著身子的,頭是向下的,雙手拿著掃把等等。為了更好的強化幼兒心中的印象,我讓幼兒進行情景表演,通過表演不但使課堂氣氛得到了活躍,而且為幼兒更好的表現打下了基礎。最后是幼兒欣賞書中作品,感受作品帶給我們的藝術魅力。所以,這節課讓幼兒掌握“……在干什么”句型說話、“培養幼兒愛勞動的習慣”很重要。
愛勞動字熱愛勞動篇二
悵恨獨策還,崎嶇歷曲。
山澗清且淺,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雙雞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荊薪代明燭。
歡來苦夕短,已復至天旭。
雨里雞鳴一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
婦姑相喚浴蠶去,閑看中庭梔子花。
南楚春候早,余寒已滋榮。
土膏釋原野,白蟄競所營。
綴景未及郊,穡人先偶耕。
園林幽鳥囀,渚澤新泉清。
農事誠素務,羈囚阻平生。
故池想蕪沒,遺畝當榛荊。
慕隱既有系,圖功遂無成。
聊從田父言,款曲陳此情。
眷然撫耒耜,回首煙云橫。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
田家幾日閑,耕種從此起。
丁壯俱在野,場圃亦就理。
歸來景常晏,飲犢西澗水。
饑劬不自苦,膏澤且為喜。
倉稟無宿儲,徭役猶未已。
方慚不耕者,祿食出閭里。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蕭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弊廬隔塵喧,惟先養恬素。
卜鄰近三徑,植果盈千樹。
粵余任推遷,三十猶未遇。
書劍時將晚,丘園日已暮。
晨興自多懷,晝坐常寡悟。
沖天羨鴻鵠,爭食羞雞鶩。
望斷金馬門,勞歌采樵路。
鄉曲無知己,朝端乏親故。
誰能為揚雄,一薦甘泉賦。
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
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嘗聞秦地西風雨,為問西風早晚回。
白發老農如鶴立,麥場高處望云開。
敢將十指夸針巧,不把雙眉斗畫長。
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做嫁衣裳。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
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簟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傍。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馀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
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
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
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
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
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
一車炭,千余斤,宮使驅將惜不得。
半匹紅紗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愛勞動字熱愛勞動篇三
教學內容:
1、聆聽《勞動最光榮》
2、唱、表演《洗手娟》
教學目標?:
2、用歡快的情緒表演歌曲,表達歌曲內容。
教材分析:
課時安排:
二課時(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
有感情的表演歌曲。
教學難點?:
木魚伴奏
教具準備:
錄音機、打擊樂
教學過程?:
一、聆聽《勞動最光榮》
1、初聽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緒,說一說小動物們的心情是怎樣的?
2、復聽歌曲:把你聽后的感覺用線條表示出來。
3、再聽歌曲,用動作表示出自己的心情。
二、學習歌曲《洗手娟》
2、教師有感情的范唱歌曲,學生體會歌曲的情緒。
3、用聽唱法學習歌曲,句末的三度拐彎輕唱,歌詞輕唱。
4、學生完整的演唱歌曲。
5、老師分句指導學生,尤其是歌詞部份,結束句要干凈利索。
6、學生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加入自編的律動。
7、加入碰鐘、木魚、打擊樂伴奏。
三、課堂小結:小結教學內容及學習情況。?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1、聆聽《三個和尚》
2、表演《大家來勞動》
教材分析:
教學目標?:
2、通過學習“走歐”并實踐,掌握二拍子的時值 。
3、用有力的聲音演唱歌曲,并嘗試創編。
課時安排:
二課時(第二課時)
教學重點:
堅定有力、整齊的演唱勞動號子
教學難點?:
準確掌握三種節奏
教學準備:
錄音、卡片、木魚、碰鐘
教學過程?:
一、聆聽民樂合奏《三個和尚》
1、老師請大家來聽一首歌,歌中唱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故事。
5、分別聽辨代表三個和尚的音樂及代表樂器的音色,
小和尚—板胡 胖和尚—管子 瘦和尚—墜胡
二、認識“走歐”創造勞動節奏。
1、復習已認識的音符、節奏(卡片)
2、老師掃地,請學生聽一聽音的長短,并認識
3、對比,認識時值(卡片)。
4、試一試,自己創作簡單的勞動節奏。
例如:掃地、釘釘子、擦桌子
三、表演《大家來勞動》
1、老師范唱歌曲,讓學生體會堅定有力的音調。
2、用聽唱法學習歌曲,并請學生能完整的演唱下來。
6、學生隨音樂堅定有力的演唱歌曲(體驗勞動韻律感)。
7、加入打擊樂伴奏(也可即興創作)。
8、跟老師唱唱名。
四、課堂小結:小結教學內容及學習情況
愛勞動字熱愛勞動篇四
1、聆聽《勞動最光榮》
2、聆聽《三個和尚》
3、表演《洗手絹》
4、表演《大家來勞動》
教學目標:
1、通過聆聽《勞動最光榮》、《三個和尚》感受音樂的歡快情緒和音樂所描繪的人物形象,體會本課主題--愛勞動。
2、以不同的情感和聲音演唱《洗手絹》、《大家愛勞動》表現歌曲的內容。
3、能夠編創歌詞、設計動作表演以及"勞動"主題的編創嘗試,并表現"勞動"的主題。
4、通過圖譜"走歐"的學習與實踐,掌握二拍子的時值。
教學重難點:
1、指導學生通過律動歌詞創編,更好地掌握音樂。
2、二分音符時值的學習與掌握。
教具準備:
教學掛圖、打擊樂器、電子琴、磁帶等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聽音樂《勞動最光榮》律動進教室。
二、聆聽《三個和尚》
1、聆聽《三個和尚》
2、請同學把這個故事說一說。
4、以小組形式進行討論發言,想出一些解決的方法。
三、請同學用動作表現出同學們做家務的動作(猜一猜)
四、請同學用勞動有關的詞語來讀節奏。
出示:
①2/4|‖
②2/4|‖
五、聆聽音樂《勞動最光榮》
要求:邊聽邊隨音樂做勞動有關的動作。
六、學習新歌《洗手絹》
1、老師引導學生按基本節奏,輕聲有表情地朗讀歌詞。
2、引導學生自編洗手絹的動作,掌握歌詞。
3、邊讀歌詞,邊做動作。
4、老師歌表演范唱《洗手絹》。
【目的】讓學生感受歌曲歡快、活潑的情緒,懂得勞動是件愉快的事、開心的事。
5、跟學歌曲。
6、學生邊唱歌曲,邊配上動作,以小組的形式進行交流表演匯報。
7、引導學生編詞演唱,讓學生思考填哪個勞動的詞最適合演唱。
七、小結
這節課我們和三個和尚交朋友,懂得只有一份辛勞才有一份收獲的道理,還學會了歌曲《洗衣絹》,希望小朋友回家后能把故事和歌表演給家長看,做個愛勞動的好孩子。
第二課時
一、創造"勞動"時的各種聲音,啟發學生想象校園勞動的各種聲音。
1、請同學看圖模仿出聲音。
①修桌椅的聲音(叮當叮當)②掃地的聲音(刷!刷!)③擦桌椅的聲音(擦!擦!)
2、讓學生看圖自己安排勞動聲音出現的先后,最后匯合在一起,形成多聲部的勞動節奏。
二、比較圖譜"小人","掌握""×—"節奏
1、比較節奏×—,×,×
說明兩個"走"是兩拍,四個"跑"是兩拍。一個"走歐"也是兩拍。
2、請同學分成三組依次讀出,再看教師指揮,形成三聲部節奏聲勢,反復讀,看手勢結束。
三、學習歌曲《愛勞動》
1、組合節奏條①學生自由拍擊節奏,并指導學生口讀節奏,手拍節奏。②學生討論,重新排列節奏條順序,使之與歌曲節奏相符。
板書:
①||×0|×0‖
②|||‖
③|||‖
||×—|×0‖
2、跟唱旋律
3、按節奏讀歌詞
4、學習歌曲,指導學生用輕而蘊含力量的聲音演唱《大家來勞動》感受,表現歌曲堅定有力的音調,演唱時要注意強調第一拍,使歌曲更富有動力感。
5、運用打擊樂為歌曲伴奏(木魚、碰鈴)請其他同學用拍手伴奏。
【要求】做到兩個樂器配合協調。
四、小結
愛勞動字熱愛勞動篇五
2、應該記住,我們的事業,需要的是手,而不是嘴。童第周
3、既然思想存在于勞動之中,人就要靠勞動而生存。蘇霍姆林斯基
4、科學不是可以不勞而獲的赫爾岑
5、只有人的勞動才是神圣的。高爾基
6、所有現存的好東西都是創造的果實。米爾
7、勞動是社會中每個人不可避免的義務。盧梭
8、勞動使人建立對自己的理智力量的信心。高爾基
9、靈感,不過是頑強地勞動而獲得的獎賞。列賓
10、要工作,要勤勞:勞作是最可靠的財富。拉封丹
11、人生在勤,不索何獲張衡
12、科學是到處為家的,赫爾岑
13、勞動是一切知識的源泉。陶鑄
14、完善的新人應該是在勞動之中和為了勞動而培養起來的。歐文
15、誰肯認真地工作,誰就能做出許多成績,就能超群出眾。恩格斯
16、勞動永遠是人類生活的基礎,是創造人類文化幸福的基礎。馬卡連柯
29、一個有真正大才能的人卻在工作過程中感到最高度的快樂。歌德
30、勞動是財富之父,土地是財富之母。威廉配第
31、一勞永逸的話,有是有的,而一勞永逸的事卻極少。魯迅
38、知識是從刻苦勞動中得來的,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勞動的結果。宋慶齡
愛勞動字熱愛勞動篇六
今天早晨六點的時候,天空已經亮了。一束陽光透過玻璃,射在我的身上,暖洋洋的。我起了床,開始做什錦炒飯。
開始洗菜了。我先把香蔥放在水龍頭的下放,把香蔥橫著放,讓香蔥中間的部分對準水龍頭,打開水龍頭,輕輕地用手搓香蔥。
我把胡蘿卜去皮,去皮的時候,因為胡蘿卜的皮很滑,所以每次只能削掉一小片蘿卜皮。我先把胡蘿卜的頭。尾兩端去掉,把中間的部分留下。把中間的部分切成長方形,再切成片,最后,在豎著切,切完后,就成了正方形。
我從冰箱里拿出一個雞蛋,把蛋殼敲碎,輕輕地打開,蛋黃隨著蛋清一起流入碗里。蛋黃在蛋清的中間,像水中月亮的倒影。
要用的調料有:油。鹽。醬油。味精。蠔油。我把油放進鍋里,不一會兒,鍋里的油就冒出一個個小泡泡來,油沸騰的聲音十分有節奏,那聲音就像是一首動聽。婉轉的曲子。除了雞蛋外,把所有的菜都放進去,放入調料,過了五分鐘之后,把飯放下去,把火候調成大火,等菜和飯差不多熟的時候,放入雞蛋,和菜。飯,一起翻炒,過了三——五分鐘后,美味可口什錦炒飯就做好了。
雖然做炒飯很難,但是,卻很有趣。
愛勞動字熱愛勞動篇七
一、設計意圖:由于幼兒身體發育尚未成熟,他們的體力、動作發展以及心理發展水平較低,一般不能單一的、持久地做動作,而且適宜幼兒體育活動中的器械品種和數量都較少,活動形式單調,幼兒在體育活動中往往存在有等待的現象,從而使幼兒的活動量和活動時間(密度)達不到應有的程度,針對這些情況,我選擇廢舊物品易拉罐和自制的紙棒作為活動用具,并根據幼兒園體育游戲應符合幼兒的生理特點,要具有教育意義、具有趣味性這些原則,設計了此次都是教師和幼兒自始自終以角色身份進行的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
二、體育活動設計:愛勞動的小兔子
三、活動目標:1、練習滾動筒狀物,進一步鞏固幼兒跑、鉆、平衡、跨跳等動作的協調性。
2、培養幼兒熱愛勞動、樂于助人的良好品質。
四、活動準備:1、約50厘米長的自制紙棒(與幼兒人數相等),橡皮筋兩根。
2、積木若干塊,拱形小門兩扇,易拉罐若干,沙包若干,比幼兒人數少一個。
3、錄音機,《勞動最光榮》音樂磁帶,聯系一位老師扮演雞媽媽。
五、活動過程:(一)開始部分:
1、幼兒站成四路縱隊,聽兔媽媽說:“孩子們,我聽說雞媽媽生病了,今天,我們一起去看望她,好嗎?”(好)“雞媽媽的家很遠,我們就騎馬去吧。”(放錄音,幼兒騎“馬”去“雞媽媽”家)。
2、兔子們把自制的紙棒當馬騎,在兔媽媽的帶領下,繞積木(小樹林),穿過小樹林后,兔媽媽又帶小兔們跨過小溝(橡皮筋),走過小橋(平衡木)。
(二)基本部分:1、學習滾動筒狀物。
①騎“馬”來到拱形小門前停下,兔媽媽帶孩子們鉆過拱形小門,進入雞媽媽家。②(雞媽媽在椅子上坐著做生病狀),兔媽媽和孩子們來到雞媽媽身邊,有禮貌地問好,并簡單交談。③“兔媽媽”指著滿地的易拉罐,“喲,雞媽媽有病了,好長時間沒有打掃屋子了,怎么辦呢?”小兔子們:“我們幫他打掃吧。”于是兔媽媽把紙棒當“掃帚”,示范滾易拉罐的動作。“兔寶寶”分散練習,教師巡回輔導,個別輔導動作不夠協調的幼兒。④幼兒集中練習滾動筒狀物。⑤“兔媽媽”,“孩子們,你們每個人打掃的方向不同,很難打掃干凈,這樣吧,咱們把垃圾都掃到一個地方去。”“兔寶寶”按要求陸續地把易拉罐用紙棒滾到指定地點。2、“雞媽媽”招呼“兔寶寶”休息,“小兔們,你們辛苦了,休息一會兒吧。”小兔們圍過來,這時,兔媽媽說:“喲,雞媽媽,你的院子里怎么還有許多玉米棒沒拾呢,天快黑了,我們幫你收拾起來吧。”幼兒站成圓圈,復習游戲《快快拾起來》二遍(沙包)。(三)結束部分:1、“雞媽媽”:“孩子們辛苦了,你們熱愛勞動,幫助別人,真是懂事的寶寶,謝謝你們了。”“不用謝!”兔媽媽說:“孩子們,雞媽媽該休息了,天也快黑了,我們回家吧。”(與雞媽媽說再見)
2、放松活動
“兔寶寶”邊聽音樂,邊隨“兔媽媽”在場地上慢騎一圈,活動結束。
愛勞動字熱愛勞動篇八
1、表演《洗手絹》
2、聆聽《勞動最光榮》
3、聆聽《三個和尚》
4、表演《大家來勞動》
二、教學總目標:
1、通過聆聽《勞動最光榮》、《三個和尚》感受音樂的歡快情緒和音樂所描繪的人物形象。體會本課主題—愛勞動。
2、以不同的情感和聲音演唱《洗手絹》、《大家來勞動》,表達歌曲的內容。
3、能夠編創歌詞、編創動作表演,以及“勞動”主題的編創嘗試,并表現勞動的主題。
4、通過圖譜“走哦”的與實踐,掌握二拍子的時值。
三、教材分析:
1、歌曲《勞動最光榮》
《勞動最光榮》是電影美術片《小貓釣魚》的主題歌。曾在第少年兒童文學創作評獎活動中榮獲音樂作品獎。歌曲生動活潑,形象鮮明,兒童情趣油然而生。開始有器樂描繪天漫漫亮起來,引出孩子活潑而有生氣的歌聲。
通過聆聽《勞動最光榮》,讓學生想象其歡快的音樂情緒,使學生建立起從小熱愛勞動的樂觀態度。
2、民樂合奏《三個和尚》
《三個和尚》是動畫片《三個和尚》的音樂。樂曲以民族樂器的獨特音響描繪出:“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的故事經過。音樂主題是從寺院的經聲調演變而來的:11222222|33335555|66612222|使人聯想到寺院的鐘聲,詠經聲。二胡吟腔的手法惟妙惟俏地描繪了小和尚念經是的情景。
樂曲以簡單的三件樂器描繪了生動的三個人物形象,展現了繁忙的勞動景象,學生可以從中體會音樂所表達的不同情緒,想象所表現的基本內容。生動、有趣。
3、歌曲《洗手絹》
《洗手絹》是一首具有民間童謠風格的歌曲。曲調短小、流暢,并具有節奏性強、運用襯腔等勞動特點的歌曲。全曲使用素材節省,旋律易唱易記,輕松活潑,生動的表現了孩子們從小熱愛勞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可愛形象。
4、歌曲《大家來勞動》
《大家來勞動》是一首描繪勞動生活的創作歌曲,2/4拍子,五聲宮調式,四樂局一段體結構。歌曲的節奏整齊,以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為主,旋律鏗鏘有力,采用重復的手法描繪勞動號子的音調,生動地描繪了大家喊著號子齊心協力,努力勞動的情景。孩子門要通過演唱來體會這種音樂情緒。
四、教學重點:
五、教學難點:
六、教學時間: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1.發聲練習
2.欣賞歌曲《勞動最光榮》
教學目標:
教學重難點:
1.運用聲音、表情、肢體語言等來演繹發聲練習所表現的情緒與意境。
2.以歌詞內容為主開展愛生活、愛勞動的情感教育
教具準備:磁帶、錄音機、琴、動物卡片等。
教學過程:
1.跟著音樂《小貓怎樣睡覺》律動進課堂。
2.導入:
師:對,勤勞的小貓誰都喜歡,你看它肩挑著什么向我們走來了?
3.發聲練習
①〈師作范唱,強調小貓看到魚的吃驚的表現〉
師:小貓挑著釣魚桿是怎樣走來的?
師:看見那么多的魚,你會怎樣表現?
師:看看哪只小貓釣的魚最多了?
④〈請學生單獨或合作來表演,強調聲音、表情、動作等〉
4.欣賞歌曲
師:小貓釣了那么多魚也該休息一下了,來聽聽音樂吧!
①〈播放歌曲《勞動最光榮》第1次〉
師:我又發現了一種勤勞的小動物,你發現了嗎?是誰?〈生〉
②〈師邊作范唱同時在黑板上出示相應的動物卡片〉
師:它們當中誰是不勤勞的?〈生〉
如果是你,你最想做它們當中哪種小動物呢?為什么?〈生〉
③〈將相應的小動物標志分給學生〉
師:聽聽它們是怎么勞動的?
④〈播放歌曲《勞動最光榮》第2次〉
⑤〈提問學生,各種小動物是怎么勞動的?并用動作表演〉
師:小動物準備好了嗎?讓我們一起來勞動吧?
師:看,那么多勤勞的小動物,你最喜歡向誰學習?為什么?〈生〉
師:在生活中,你認為自己是個勤勞的人嗎?哪方面體現出來?
5.課堂小結
師:今天的收獲還真不少,釣了那么多的魚,讓我們背上自己的釣魚桿一起回家去咯!
〈播放《勞動最光榮》4次,律動出教室〉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聆聽《勞動最光榮》,理解勞動最光榮的道理,以樂觀的態度對待勞動。
2、聆聽《三個和尚》,理解勞動創造美好生活的道理,并體會勞動的愉快心情。
教學過程:
一、師生問好。
二、聆聽《勞動最光榮》
1、聽故事:勞動最光榮。說說小動物們愉快幸福的生活是怎么來的,它們的心情是怎樣的。
2、聆聽《勞動最光榮》,把你的感受用線條表現在課本上。
三、聆聽《三個和尚》
2、復聽,請你為自己選擇一個角色來表演。
3、完整聆聽,邊聽邊表演。
四、教唱《大家來勞動》
1、聆聽歌曲,說說你的感受。
2、指導用輕而蘊含力量的聲音演唱歌曲。
3、討論,怎么樣唱才能使歌曲聽起來更有動力感?
4、根據音樂,創造勞動的聲響。
五、復習唱名。
六、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