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試后感想字篇一
很懷念軍訓的時候,雖然最后兩天沒有跟著軍訓,很不快樂,但也有不少樂趣??傊?,就是很快樂啊!
在那時候,太陽每天都是火辣辣的(我們初中軍訓的時候還見過陰天呢),我們都穿著同樣的服裝,穿著同樣的鞋子,戴著同樣的帽子。生活基本一樣,老師就像是生活老師,雖然很不適應,但是感覺還是蠻不錯的。初來到這,同學都不相識,但也都在默默的互相幫助著。我感覺還好,我一直都保持一份好心情!
我們的穿著打扮一樣,迷彩服就像是一層很久沒擦過的玻璃一樣,很難看清楚站在你面前的每一個人。
那個時候,我覺的我們語文老師何薇薇很好,可是沒想到后來……唉!不過他真的是一位好老師,我真的不想換語文老師!
王滿強當時真的是和藹可親,可是后然才知道他是多么的令人憎惡!不過他也夠令人敬佩的,各方面都很棒啊!就是在金錢方面很吝嗇!
在我不參加訓練的時候,我和劉鵬那認識了。她給我講了好多在他身邊曾經發生過的事情,我很佩服她,在那種環境下還能當我們班第一,學號072201,多讓人羨慕啊!
就這樣吧!這就是軍訓的一些記憶吧!
試后感想字篇二
當我們懷著期待又有些許緊張的心情走進福利院時,就深深地感受到了這個奇妙的大家庭帶給我們的溫暖。我見到了眾多的志愿者,一張張年輕的臉孔,一個個熟悉而又陌生的id,相同的是:一樣火熱的心。因為我是一名新手, 未免有些茫然,剛開始的我有點不知所措, 心里有些忐忑,不知從何下手,不知道該做些什么,不知如何與老人溝通,在團隊領導的帶領下我們參觀了老人的住所,問候看望了老人。寧城福利院給我的第一印象與我腦海想象的一點也不一樣,這里的住房不算很豪華,但也干凈整潔。有些樓房相對比較破爛,有一棟看起來則比較高級,可以看出社會、政府對老人們的重視和關心。福利院環境和物質條件都很不錯,綠樹成蔭,空氣清新,確實是老人安享晚年的好地方。然而,在這里,我看到了老人鬢角上的白發、深如刀割的皺紋,真的讓我感受到了時光倒流的無情。
經過我們團隊領導的介紹和講解,我才明白,這里不同于敬老院的老人們,這里面住著各種情況的老人:有的老人精神很不好,不過可以自由走動,曬曬太陽;有的老人大概是因為年紀比較大,行動不太方便,偶爾拄著拐杖出來走走;有些老人行動不便,需要坐輪椅生活;有些卻手腳不方便……種種情況都有,我們無法想象他們以前經歷多少? 一直以來不太會和陌生人交流的我,看到那些老人們的那一刻,讓我知道了什么使命和責任、什么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所以我們更應該珍惜自己的生命,為此刻健全的自己而感到幸福!
到這里,從他們身上讓我看到了什么叫“真心付出,不求回報”,從他們身上讓我感受到了“愛”的真正含義,從他們身上讓我理解了 “志愿者”( volunteer)的真正含義和責任感……雖然物質條件也算充足,但他們心靈上依然需要親人的關懷,需要我們的關愛,需要社會各界的重視與關注。
參加活動的第一天(8月13日),由于缺乏經驗的原因,我并沒有做太多的事,只是當了幾局不太合格的“象棋裁判”(因為本人自己也不會下象棋,只作公正人),同時也讓我欣賞了這些前輩們的棋藝,是有收獲的,正所謂幫助別人的同時,也給自己帶來了收獲和無限的快樂。第二天(8月14日),是盛會的閉幕式文藝匯演及給獲獎者頒獎的系列活動,在短短一個多小時的文藝匯演,我看到了老人們的快樂,讓他們感受到了“愛”的溫暖,我們也無須懷疑,從他們臉上的微笑,便是最好的證明??吹嚼先四樕嫌蓛刃陌l出來的微笑,我在想,已進入古稀的老人們的要求并不高,他們真的'很容易滿足,也許是洞悉了“知足者常樂”的道理吧,他們開心就是我們最大的安慰!同時我們也從內心深處感到無比欣慰和快樂。
時間在一分一秒地流逝, 寧城福利院舉行的迎亞運“激情盛會,和諧寧城”文藝節活動,在老人們的歡笑聲中結束了,但留給我的回憶卻是那么的美好,義工志愿者們的愛在這里繼續蔓延,溫暖了這里的每一位老人,也感動了我們自己。不知不覺就到了“我們說再見” 的時刻,一切就這樣落下帷幕。不知道老人們是否會因喧囂過后的寧靜更加感到寂寞?但愿不會!不知道我們走了之后,他們在平時的日子里會不會念叨這些義工志愿者們呢?我想以后有機會我還會走進那個院子。 參加這次的活動回來后, 使我感觸頗深,我明白了參加這次的活動,并不是單方面的義工志愿活動,而是在福利院的確是我們年輕人很好的學習的地方,因為我們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作為90后的我們,對于親情并沒有太深的體會,甚至有些人會認為親情是與生俱來的,并不需要去奢侈。也從來沒有思考過活著的理由就這么簡單:活著。平時忙于學習的我,很少有機會接觸如此一個年齡段的群體老人,然而這一次的活動卻讓我的觀點徹底發生了改變。讓我想起了我們讀書年代老師常說的一句話:幫助老弱病殘,使我們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源源長流。我在想自己將來老了,會是怎樣的情形呢?從這些老人的身上,也許能看到自己的將來。曾經在一本書上看到過這樣的一句話:其實每個人都有殘疾,小時候不會走路、不會自己吃飯、不會自己穿衣服、這都需要別人的幫助。老了,不能走了,不能動了,也需要別人的幫助。那么,這些殘疾老人,他們也需要我們的幫助,但我想他們更需要我們的關愛!對我們而言,老人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沒有今天的努力哪有快樂的明天?幫助的方式有很多,雖然我們不能在經濟上幫助這些殘疾老人,但我想我會盡自己所能,幫助他們,并會一直堅持做志愿者。 寫到這里,我在想我自己,在想我的爸媽,我們每個人都會老,這個是必然發生的。因此,我奉勸朋友們,以后多關心一下自己的家人吧,好好孝順自己的父母。人生在世,誰都會有老的時候,趁現在還年輕,應該多給老人們一點關愛,就是對自己以后生活的詮釋,關愛他人也就是關愛自己。
很開心能夠在福利院和這里的志愿者隊友們一起努力,讓我更加明白了“愛”的真諦,通過參加這次的活動,讓我知道“孝”字的組合意義及應該從何做起。在這里,我衷心地祝福所有的老人們福壽安康!也祝愿所有的朋友們都能快快樂樂的活在當下的每分每秒,做有意義的事情。同時也希望有更多的朋友來加入到由愛交織的這支快樂隊伍里來,一起感受奉獻的快樂,讓我們都有一個燦爛的人生!
這個學期,我參加了行為規范志愿活動,當上了一名小小志愿者。行為規范志愿者,主要是利用自己的業余時間,檢查同學們的行為是否符合我們廣育小學規定的要求。譬如上學時是否按規定穿了校服、佩戴了校徽和紅領巾,課間是否做到了不大聲喧嘩、不相互追逐,在學校是否做到了愛護環境等等。
當志愿者期間,我非常興奮,每天早早就來到學校,身體力行地在校門口檢查。我覺得志愿者活動就是樹立奉獻,倡導團結友愛、助人為樂、共同進步的社會風氣,所以每當我看到有同學不符合規范的行為,我總是堅持微笑服務,友好地提醒他們做到行為規范。我喜歡這一項志愿活動,也很感謝在志愿活動期間,老師給予我的機會和支持,還有一直以來包容和體諒我這個小小志愿者的同學們。志愿活動不僅讓我懂得了什么是志愿者,體會到了快樂奉獻,而且也鍛煉了我自己的溝通能力,豐富了成長的經歷。
新學期的家校聯合會義工組又開始了,這學期我們班有更多的家長走進了校園,走進了班級,主動擔當了義工角色,形式也多種多樣。有的和同學們一起晨讀;有的教同學們趣味數學;有的帶著同學們在操場上體育鍛煉;有的和同學們做猜成語游戲;有的為同學們開設了升學前后的講座;有的為同學們開設了心理輔導等等。家長們自愿服務的精神也為同學們樹立了熱心公益活動的榜樣。
通過參加義工組的活動,使我感到這不僅是學校和家長之間建立了相互交流的平臺;而且能使孩子們耳濡目染,從小培養他們參加熱心公益活動的好習慣,只有參加了,才能體會出其中的快樂;最重要的是老師、家長和孩子之間真正做到三方交流互動,對提高孩子們各方面的素質都是極其重要。
希望能有更多的家長參與這個活動,融合到孩子中來;進一步加強義工和班主任之間的溝通;義工和義式之間的溝通;班級的義工活動要有延續性、主題性。希望在家長們的熱心支持、主動參與下,家校聯合會義工組將更有效地為學生服務,使學校、家庭形成合力,推動教育的和諧發展。
試后感想字篇三
2009年是國慶60周年的日子,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今,共有過13次國慶閱兵,目的都是為了展現軍備建設成果,增強民族自信心,展現武裝力量建設成就,樹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展示了國威、軍威和民心,也是對我全軍指戰員的最好褒獎。這樣看來,國慶60周年即2009年國慶閱兵是勢在必行了!國慶60周年的閱兵,即2009年國慶閱兵,是胡錦濤繼鄧小平、江澤民之后,以中央軍委主席的身份首次也是胡錦濤上任后的首次國慶閱兵。
2009年國慶閱兵應該會包括兩部分內容:一是閱兵式,即閱兵者從受閱部隊隊列前通過進行檢閱;二是分列式,即受閱部隊列隊從檢閱臺前通過,接受閱兵者的檢閱。下面就介紹開國以來比較重要的幾次國慶閱兵: 1949年開國儀式過后的國慶閱兵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議中決定,10月1日在北平天安門廣場舉行開國大典并進行國慶閱兵。中共中央成立了開國大典籌備委員會,周恩來任主任,朱德任閱兵司令員,聶榮臻任閱兵總指揮,二十兵團司令員楊成武任閱兵指揮所主任。建國五周年國慶閱兵 此次國慶閱兵是在全國轉入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新時期,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剛剛勝利結束的形勢下進行的。澤東主席任命楊成武為國慶閱兵總指揮。建國十周年國慶閱兵 此次國慶閱兵規模比以往大,準備工作也比較早。當時,為了國慶閱兵,天安門廣場已擴建一新。整個廣場較五周年國慶時擴大了兩倍半,達40萬平方米。受閱部隊由15個徒步方隊、14個車輛方隊和6個空中梯隊組成。建國三十五周年國慶閱兵 三十五周年的國慶閱兵,是在經過“文化大革命”的**之后,全面改革和現代化建設取得巨大成就的形勢下舉行的。建國五十周年國慶閱兵 這次國慶閱兵是共和國本世紀最后一次國慶盛大閱兵。也是13次國慶閱兵中兵種最多的一次。
改革開放新時期誕生的陸軍航空兵、海軍陸戰隊、武警特警、預備役等部隊,在國慶閱兵那天第一次匯入了這受閱大軍中。國慶60周年閱兵即2009年國慶閱兵儀式主席座駕已經基本敲定,紅旗的hqe車型已經被選定為2009年國慶閱兵專車。敬愛的胡主席就要乘坐著它檢閱盛大的國慶60周年閱兵儀式了!國慶60周年閱兵,這是中國在新世紀的第一次大型國慶閱兵活動,我國經濟迅速發展,一些眼紅西方國家對中國指指點點,干涉國家統一,臺獨,藏獨猖狂;周鄰國家侵占我國領權等等。中國應給予反擊。
2009年國慶閱兵就是一個很好的向外國分裂勢力展現自身實力的機會和舞臺,軍隊在和平時代雖沒特殊戰功,但在雪災,四川地震中表現了軍人本色。為奧運及國家保一方平安,都應該嘉獎。展望2009年國慶閱兵,一定會是威震世界,耀我國威。
看國慶閱兵之感想
2009年10月1日,中國成立60周年的全國喜慶的日子就要來了,作為中國人,也倍感激動和振奮!作為80后的我們來說,留在我們印象之中最深刻的事情也就是在最近幾年發生的事情了。98年洪水大災,2008年的512汶川地震,2008年8月8日的北京奧運會,再就是今年的60周慶國慶閱兵了!說實話,98年的洪水災難的沒有特別深刻印象,倒記得一首感人的歌曲《為了誰》唱紅了大江南北,也代表了當年軍人保家衛國的責任!到現在為止,心靈深處受到震憾的國之大事也就是2008年了,它牽動了全中國人民的心,引起全世界的關注!我想,今年的60年國慶閱兵的影響辦也不在之下!
以前在家里每天都有看新聞聯播的習慣,自從央視頻道改版后,風格也不一樣,覺得有很多進步,更吸引眼球了。發現看新聞的時間越來越多了,有時候一晚上下來,就是在新聞頻道,新聞聯播,財經頻道之間切換,記得第一次看到國慶閱兵報道就是在新聞頻道看到了,當第一次看到,覺得特別的興奮,看到一排排的方隊走過,整齊化一,無法用語言形容。記得我當時說了一個詞:牛b!呵呵。后來,每天都會看到類似的報道,從方隊到旗手,到裝備,到伙食,到維修后備服務,到煙花燃放等等,看到了軍人們的敬業精神,看到了他們為祖國慶典作出的貢獻,流下的汗水!我想,可能對他們來說,這是一個真正磨練一個人的意志的時刻!想對他們說:您們辛苦了!同時,我也看到了祖國的強大,經濟的活躍,軍事的強大!有時候想到這些,都會覺得很自豪!很興奮,對10月1日那天的閱兵充滿了期待!
靜下來的時候,腦海里時常也會浮現這些閱兵的畫面!也會想想其他的問題,在想,國家投入之大,是不是在費力勞財,想想,那么多的兵,群眾演員,每天都要消耗多少!特別是在新聞頻道每天都在不停的播放這方面的新聞,這么長時間的報道,我覺得也會形成一種負面的影響,有句俗語叫“適得其反”就是這樣!我記得在很久前就看到新聞說今年的閱兵一個字“簡”,但從這些報道中,我們沒有看到“簡”,而是如此龐大的隊伍!也許,我們沒有權力來評論或指責,只是發表一下想法!
期待10月1日這天的國慶閱兵到來,愿我們的祖國越來越強大,人民生活越來越好!
試后感想字篇四
泥塑是我國民間傳統雕塑工藝,具有悠久的歷史,特點小巧玲瓏可愛,適于學生學習操作。
一、活動目標和要求:
1、對泥塑藝術品的欣賞和泥塑歷史的簡單介紹,使學生對泥塑這種藝術形式形成初步了解、認知。
2、通過泥塑創作活動,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思維能力、實際操作的動手能力,促進學生興趣愛好和特長的發展,提高學生的綜合藝術素養。
3、通過小組合作,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合作技能、團隊精神和人際交往的能力。有利于學生間學習、認知方面的交流、溝通。
4、能使同學們制作出一件自己滿意的陶藝作品
二、人員設置
負責教師:顏廷春郭志剛
成員組織:根據我校實際,將以七、八年級學生為主,吸收對泥塑興趣濃厚,且具有一定繪畫基礎的學生,成立初期人數限制在20人,視活動開展情況可逐步增加,但應不超過30人。
三、活動保障
a:場地保障:泥塑活動室與版畫活動室合用一間教室,需置一定數量且適合活動用的桌椅或工作臺。
b:原材料保障:初期以本地泥為主?;顒映墒旎虬l展到一定階段,可根據活動需要購置一定數量的陶泥,以便于作品的保存。
c:工具保障:
1、制作板30張,具有一定厚度,表面平滑且利于清理的平板即可;
2、泥塑刻刮用具16套;
3、上色用筆刷或毛筆、廣告色、清漆(或亮漆)及打磨砂紙各若干。
4、圍裙、套袖由學生自備。
四、活動時間
每周二、四下午課外活動時間
五、教學進度表
1美麗的花
2蘋果
3草莓
4梳子
5茶杯
6冰箱
7松鼠
8兔子
9可樂
10刷子
11圣誕樹
12玉米
13拖鞋
14毛筆
15房子
16木桶
2011——2012學上學期
泥
塑
教
學
計
劃
郭志剛
寧陽十二中
2011年9月
試后感想字篇五
早就聽高年級大哥們說起秋游的樂趣了,馬上就要秋游了,我的心也興奮起來,對這項集體活動充滿期待。
首先,我們費盡口舌才連哄帶騙嚇住他們,然后正式開始參觀這個大觀園。首先我們來到凸碧山莊,但這里卻有許多小路,正可謂“曲徑通幽處”,我們也正應了這首詩,在這里繞了好多彎子才繞出去。之后,我們又到了瀟湘館,但這時小孩已顯出精力旺盛的特性,開始騷動起來,此時游客,本校生也越來越多,我害怕出了什么閃失,于是采取化整為零的策略,分頭向終點——省親牌坊方向行進。
可是即使分散了壓力,這一個小孩也的確很讓我頭疼,但也有乖的時候,每當他堅持不住的時候,還不等我教育他,他就自己給自己打氣,什么“堅持就是勝利”“成功就在眼前,午飯就在嘴邊”,在匆忙之余也增添了一絲搞笑。
但,隨著人流量增多,我們也漸漸迷失方向,我不禁方寸大亂,但作為組長,要是連我都慌了,其他人也會亂套的,于是我只好“不懂裝懂”,帶領他們亂闖,但逢人就問方向,總算找到了正向。正走在路上時,一位組員卻突然給我打電話,說他們帶著兩個小孩已經到了,再看一下表,糟糕,還差八分鐘就總集合了!我不禁加快了腳步,可孩子的心理防線已全線崩潰,我只好振作精神,拼命給他打氣,終于到達了最后的終點,把孩子交給老師后,我才如釋重負,此時,肚子也不爭氣的叫了起來,終于能吃飯拉!
總而言之,這次秋游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有時候自己認為自己行,其實自己根本不行。希望各位同學吸取教訓,不再重蹈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