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廬山觀日出觀日出字篇一
今天,就讓我們跟著李白和蘇軾去游覽一下風景迷人的廬山吧。
哇,廬山真美呀!正面看廬山的山嶺連綿起伏,側面看廬山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出各種不同的樣子。
遠看廬山,我感覺自己在仙境之中,那郁郁蔥蔥的樹木,在云霧之中一點點滲出來。搖搖欲墜的鐵橋,讓我感覺快要掉下來似的。
近看廬山,溪水在山上唱著歡快的歌,向我們奔來。小鳥嘰嘰喳喳地叫著,大樹發出沙沙地響聲,它們組成了一個美妙的樂隊我迫不及待地捧起水,嘗了嘗,甜甜的,好像蜜汁;涼涼的,真的好爽!
高看廬山,遠處的山峰在霧中若隱若現,真是“霧鎖山頭山鎖霧”。懸崖峭壁上長著郁郁蒼蒼的樹木,我想上去看看,可是太陡峭了,我害怕有什么危險,就只好拍幾張照片,作為紀念。
低看廬山,細水從山上快樂地流下來,匯成了清澈見底的小溪。小魚正在里面歡快地跳舞呢。靠近小溪的小草,被沖洗得格外明亮,很是精神。
廬山真是太美了。
廬山觀日出觀日出字篇二
20xx年7月9日星期六傍晚,我和媽媽從香港轉機前往澳大利亞旅游。聽同行的人說全程大約有一萬多公里,飛行近十個多小時才能抵達,我的臉一下子就耷拉下來。乘過飛機的人都知道在狹小的密閉空間里呆上幾個小時就腰酸背痛,更何況要十幾個小時,這可不是一件好受的事。
我們選擇的是香港航空,登機后發現國際航班和國內航班區別挺大的。首先飛機上的空間很大,分前、中、后3個機艙,每個艙又有左、中、右三組座椅,兩條過道顯得很寬敞。其次娛樂功能很豐富。按機票找到自己對應的座位后,我立刻被椅背上的電視吸引了,界面上有多項電影、游戲、音樂等隨意遙控選擇。戴上耳機靠著枕頭蓋上空乘準備的毛毯半躺在座椅上,再選擇一部自己喜歡的電影時間不再那么難熬了。
迷迷糊糊中,我被媽媽推醒。睡眼惺忪地隔著玻璃舷窗望去,我很吃驚的看到了一道美輪美奐的色彩。紅得透亮,閃著金光,在夜空間迸發出如同沸騰的巖漿般那么火紅和熾熱光芒。它像一條狹窄的紅色夾雜金色的一條長帶,帶子的上面露出一片淡藍色的晨曦。
那條紅帶,卻慢慢在擴大,紅色的帶子也越來越紅越亮,紅帶子上面的藍色也越來越藍越來越透。此時,天空浮動著一絲微明,紅帶上的藍色逐漸消失,漸漸被周圍染成一片紅色。
就在這時,一輪紅日噴薄而出,剎那間噴射出萬道光芒,照紅了云海,映紅了機窗。剛露臉的太陽一點也不刺眼。中間是橘黃色,就像雞蛋黃,外圈包裹著紅色,再往外,鮮紅色的光逐漸上升成了淡金色的光,把天邊都映襯成金紅色一片。
這是我第一次看到這么雄偉、瑰麗的日出景象,和我以往看過的任何一次日出都不同。在三萬英尺的高空上,云海被鍍上了一層美麗的霞光。與地面上不同的是,高空的日出更加激動人心,更加的輝煌壯麗、震憾人心!
廬山觀日出觀日出字篇三
今天,我和爺爺、奶奶、姑姑、姑夫、姐姐、妹妹一起去游廬山。
在上山的公路上,我覺得氣溫越來越低,風越來越涼爽。我知道了海拔起來來越高,氣溫越來越低。
廬山以“高、險、奇、秀”結合了一體,我們去了“含鄱口、植物園、大口瀑布、十美廬、會址、老別墅的故事,三寶樹、黃龍潭、烏龍潭,其中我最喜歡石門澗的險、錦銹谷的美和在花徑學到的知識。
我們先去了花徑,花徑有一個如琴湖,它好像一把琴,因此得名。湖中有一座九曲橋。我們又到了白居草堂,里面有許多白居易寫的詩。其中,我最喜歡《大林寺桃花》。
我們又去了錦銹谷,錦銹谷真是太美了。我們先到天橋照了相,”橋下的云了似一只只小兔子在“橋”下跑來跑去,我們看到了《西游記》的背景。我們在這美麗的云海中漫步。到了仙人洞,仙人洞里有“平安鐘和一滴泉”。到了玉杯亭,我們想起了《廬山戀》里的兩個人在那里互相拱手,雨都停了,這是真的嗎?我們做了一次試驗,果然雨停了。
最后,我們去了石門澗,石門澗有好多臺階,坡很陡。如果站在這90度的坡上,一不小心就會掉下去,我們走到了將軍橋,橋下的峽谷太深了。石門澗瀑布太高、太雄偉了。
這次游廬山,我不僅玩得開心,還知道了許多知識。
廬山真美,我下次還要來廬山。
廬山觀日出觀日出字篇四
這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來廬山玩。很早就學了“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我卻不明白,怎么“不識廬山真面目”。這次來廬山玩,我可要好好看看它的真面目。
來到廬山腳下,看見那山很高大,山勢忽高忽低,各不相同。車行駛在上山的路上,滿目的青山,鳥鳴清脆,一陣涼爽的風吹來,舒服極了。
人家說,不到“三疊泉”不算廬山客。我們開始向三疊泉奔去。一路上,只看到腳邊綠色的小草和一些不知名的小花,根本看不見山峰,太陽還火辣辣的掛在頭頂上。我們爬了好一會兒,我問媽媽:“什么時候才到?”“應該快到了吧,媽媽也很累。”爸爸說:“快點爬,才爬了一半呢。”什么,還有一半?我沒聽錯吧!我都快累死了。我說:“要不,我們還是回去吧。”爸爸說:“不能知難而退,再說了,我們都走到山中間了,一定要堅持,你才能見到最美的風景。”我們又爬了半晌,啊!終于到了三疊泉。只見那泉水從那么高的山峰頂直瀉下來,幾乎是從天而降。像奔騰的烈馬,破云而來;奔流的泉水又像一條絲帶隨風飄擺。我不禁想到了詩仙李白的一句詩: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我把手放在那水里,啊,真是涼爽。
最后,我們來到了花徑亭,只見旁邊的石頭上寫著:
人間四月芳菲天,
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
不知轉入此中來。
這首《大林寺桃花》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雨暮春到此游覽時,見桃花盛開,有感而作。
廬山真美啊!我下次還要來玩。
廬山觀日出觀日出字篇五
從山底到山上的住處一一廬池賓館,要攀升海拔1000多米,全程24公里。
??汽車在s形公路上行駛,雖然雨停了,但兩旁的風景還是朦朦朧朧,我們完全置身在云里霧里,本想在進山前看看廬山的外景,可惜由于能見度太低,不能如愿以償。
汽車在環山公路上一路攀行,過了半山腰突然感覺到天色放亮,于是我趕緊向車窗外張望,只見公路兩旁翠竹、青松、柳杉滿山籠罩,一棵棵挺拔粗壯,像儀仗隊一樣威武雄壯。再向山下看去,數十米之外,白云茫茫,流動的云霧像錢塘江漲潮,從下往上直涌到山腰,汽車往上攀升,云霧緊緊跟上,偶爾有幾縷輕煙似地飄進車窗,我們就像剩坐小船,在云霧上蕩漾。本次組團上廬山休養,絕大多數是老工人即將退養,長年積累的疲勞,此時早已云消。
廬池賓館坐落在廬山小天池旁,地勢較高,住在賓館隔窗可以看山中之山,出門向東百余米可以翻過山頂下九江,向西可達多個旅游景點。
次日一早,趁集體活動還沒有安排之前,我們幾十個人走出賓館沿公路向東晨練奔跑,在一個山凹處見紅日升起,于是停步拍照。此時的驕陽已騰云之上,鮮紅的陽光映紅了山凹,讓青山綠水形成了明暗的對比。明的,比油畫更鮮更亮;暗的,比水墨更賦有內涵。此時觀日升,令人賞心悅目,天然的'畫卷,陶醉了在場所有的人。
放眼望去,遠處是茫茫云海。陽光下,云層疊起,有的像山脈、有的像山包、有的像大海里航行的船舶、還有的像牛羊大象,它們都像彩棉一樣,泛起了五彩的光芒。茫茫云海不知淹沒了多少城鎮山包,給人一種虛無渺茫,如此景觀實屬稀罕!
隨后,在導游的安排下,我們游覽了天橋、琴湖、花經、白居易草堂、仙人洞等,在含鄱口、五老峰、小天池縱觀了九江、星子、鄱陽湖風光,在三疊泉勞其筋骨,體驗了"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感受。
連續兩天半晴日高照,廬山的云霧便由此隱藏。據導游說,廬山的云霧經常有,但沒有云霧的天氣卻很少,沒想到如此少的機會被我們趕上了。然而,我總覺得廬山的風景缺少了云霧,就像一個駝隊離開了沙漠,似乎有點遜色。
晚飯后,我一個人坐在賓館外靜靜地觀看,想看看中秋時節廬山的夜景怎么樣?此時,偶爾有幾縷薄霧從小天池方向飄來,水汽很足,飄在臉上冷泠的,但這點薄霧越過山嶺又往山凹去了,沒有留下半點痕跡。
月還是山頂的更美更亮.只見一輪明月帶著幾顆明星,在夜空拉出了美麗的光弧。山依然是山,水依然是水,但月光下的山水已失去了白天的光彩,只有燈,閃爍著五彩的光輝。然而,燈紅酒綠的世界,很快地把登山疲勞和醉酒的人群推入了夢境。我很想到山頂去眺望那懸崖下城市里的燈光和鄱陽湖上的漁火,但由于在夜間不便上山,最終成了一種遺憾。
14日,我們自導自游又走了幾個地方,人人都想趁此機會多看幾個地方,把廬山看個夠,直到廬山的脈膊和心臟。然而,廬山有靈氣,永遠看不透。
上午還是紅日高照,午飯時突然天氣變涼,這時,一股云霧從小天池的山頂泄下,像流水一樣,一路向西翻山越嶺流向遠方。起霧了!起霧了!傾刻間,紅日隱退,群山隱藏,整個廬山就被云霧籠罩。廬山的天氣說變就變,沒得半點商量。
站在濃霧中,再看廬山真面目,十米之外,朦朦朧朧,廬山的山水已變成了一幅淡淡的水墨畫,美極了!
這次廬山之行,我總算對蘇東坡"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有了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