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臭豆腐篇一
很多人都不是非常的喜愛吃臭豆腐,覺得那股味道實在讓人沒辦法承受。但是還是有一部分的人喜愛臭豆腐,那么你們知道油炸臭豆腐怎么做嗎?油炸臭豆腐的做法有哪些呢?下面就讓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精制水豆腐8片,切成32小塊,專用鹵水2500克,醬油50克,青礬(硫酸亞鐵)3克,鮮湯150克,干紅椒末50克,香油25克,精鹽8克,味精3克,炸用植物油1000克。
1、將青礬(又名皂礬、綠礬、煅紅者名絳礬或礬紅。)放入桶內,倒入沸水,用木棍攪動,然后將水豆腐壓干水分放入,浸泡2小時,撈出平晾涼瀝去水,再放入專用鹵水中浸泡(春秋季浸泡3-5小時,夏季浸泡1-2小時,冬季浸泡6-10小時),豆腐經鹵水浸泡后,呈黑色的豆腐塊,取出用冷開水稍沖洗一遍,平放竹板上瀝去水分。
2、把干紅椒末放入盆內,放精鹽、醬油拌勻,燒熱的香油淋入,然后放入鮮湯、味精對成汁備用。
3、鍋置中火上,放入炸用植物油燒至六成熱時逐片下入臭豆腐塊,炸至豆腐呈膨空焦脆即可撈出,瀝去油,裝入盤內。再用筷子在每塊熟豆腐中間扎一個眼,將對汁裝入小碗一同上桌即可。
1、準備豆腐一塊、淡味生抽、臭豆腐、辣椒粉、熟芝麻。
2、把豆腐切厚片。
3、撒少許鹽腌漬5分鐘。
4、調料汁:臭豆腐2塊按碎并加適量湯汁,兌少許淡味生抽調勻即可。
5、把熟芝麻壓碎。
6、鍋中放油燒熱。
7、放入腌漬好的豆腐炸制。
8、炸至兩面金黃。
9、炸好的豆腐撈出備用。
10、將炸好的豆腐蘸勻兌好的料汁,放入盤中。
11、擺一層豆腐后,撒上辣椒粉和芝麻碎;然后重復做完。
12、做完之后,即可食用。
臭豆腐,孜然粉,海鮮醬,李錦記xo醬。
1、一鍋油大火燒熱后,放下臭豆腐下去炸,直到臭豆腐中間鼓脹兩面金黃起硬殼,便可撈起來。
2、灑上孜然粉,涂抹上海鮮醬。
3、最后把三塊臭豆腐疊加,插上牙簽,加一點李錦記xo醬。
自家炸的臭豆腐串比較衛生,海鮮醬不辣,適合孩子口味。油炸臭豆腐吃多了對健康無益。 吃臭豆腐時,搭配吃富含vc的新鮮果蔬。
主料:北豆腐1000克。
調料:植物油100克,辣椒油50克,醬油50克,味精2克,香油25克。
4、辣椒油、醬油、香油、味精和少許湯兌成汁;
5、將油燒沸,鹵好的豆腐逐塊下入油鍋,炸約5分鐘,成外焦內嫩撈出;
6、瀝油后裝入盤后用筷子在每塊豆腐中間捅一個眼,將兌好的辣油汁調勻,淋在豆腐眼內即成。
臭豆腐以優質黃豆為原料。制作工藝較為復雜,黃豆經過篩選、脫殼、浸泡、磨漿、過濾、煮漿、點漿、成型、劃塊、發酵等十道工序。呈貢臭豆腐質地軟滑,散發異香。先人贊譽云:“味之有余美,玉食勿與傳”。它不僅有很高的營養價值,而且有較好的藥用價值。
古醫書記載,臭豆腐可以寒中益氣,和脾胃,消脹痛,清熱散血,下大腸濁氣。常食者,能增強體質,健美肌膚。該報道稱,臭豆腐中含有植物性乳酸菌,跟酸奶中的`一樣。臭豆腐、泡菜等食品當中,含有高濃度的植物殺菌物質,包括單寧酸、植物堿等,而植物性乳酸菌在腸道中的存活率比動物性乳酸菌高。
臭豆腐分臭豆腐干和臭豆腐乳兩種,都是很流行的小吃。臭豆腐雖小,但制作流程卻比較復雜,一般經過油炸、加鹵和發酵等幾道程序,在整個制作過程中,要求一直在自然條件下進行,對溫度和濕度的要求非常高。它的原料豆腐干本來就是營養價值很高的豆制品,蛋白質含量達15%—20%,與肉類相當,同時含有豐富的鈣質。經過發酵后,蛋白質分解為各種氨基酸,又產生了酵母等物質,所以有增進食欲,促進消化的功效。
臭豆腐乳其飽和脂肪含量很低,又不含膽固醇,還含有大豆中特有的保健成分——大豆異黃酮,因此被稱為中國的“素奶酪”,它的營養價值甚至比奶酪還高。吃臭豆腐,對預防老年癡呆還有積極作用。
一項科學研究表明,臭豆腐一經制成,營養成分最顯著的變化是合成了大量維生素b12。每100克臭豆腐可含有10微克左右。
缺乏維生素b12可以加速大腦老化進程,從而誘發老年癡呆。而除動物性食物,如肉、蛋、奶、魚、蝦含有較多維生素b12外,發酵后的豆制品也可產生大量維生素b12,尤其是臭豆腐含量更高。
全國各地的臭豆腐經營都以“不臭不要錢”為稱,有分析表明:姿色愈佳的美女愈鐘意吃臭豆腐。臭豆腐配方佐料里有某些調味品適量吃點是對身體有好處的。譬如辣椒(精制,湖南特產)等諸多調料,適量吃是有好處的。有資料表明:辣椒進入人體以后,可以增加人體內腸胃蠕動,從而促進人體內新陳代謝,使人排便通暢,神清氣爽。辣椒里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而維生素c是維持人體內免疫系統的主要成份。
相信許多人也深有體會(喜歡吃辣椒的人比不中意吃辣椒的人的感冒次數明顯要少的多)醫學專家(營養)提醒,每天應補充足夠富含維生素c的食品,如蘿卜青菜。
臭豆腐篇二
記得有段時間,樓下賣臭豆腐,每天我都聞過了臭豆腐的味道才回家。
有一次,我回到家,纏著爸爸買了一份,看著這油汪汪而又散發著臭味香味的臭豆腐,我挽起袖子,拿出筷子,準備進攻一塊臭豆腐。
我夾起它,在眼前仔細觀看,一個油汪汪的臭豆腐,上面黃色夾著黑色,看起來十分好吃。
我把它放進嘴巴,細細吞咽。
一種香香而又脆脆而又甜甜的又有點臭的味道,由我的舌尖帶入我的嘴里,這味道,彌漫在我的嘴里也顫動了我的所有味蕾細胞。
還有一次,我去爬山游玩,路邊有一個臭豆腐攤,我買了一份,在老板煎臭豆腐的時候,我看它上面沒有黑黑的東西,很疑惑,我對老板說:“你們這個是不是不夠臭?”老板聽了,一笑,加了很多的臭醬,之后,他又說了些東西,但是我記不清了。拿起那份老板特殊加過醬的臭豆腐吃起來的臭可真是難忘。
后來的經驗告訴我真不該說那句話,整個下午,從舌尖過食道到小腹全是臭的,甚至連嗝也是臭的。
那頓臭豆腐,我吃了足足半個小時,是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哭著吃完的,太難吃了。臭豆腐使我快樂,又使我痛苦,可真是樂也臭豆腐,苦也臭豆腐啊!
臭豆腐篇三
在不計其數的小吃中最讓我垂涎欲滴的要數抽豆腐干了。臭豆腐干的主要的原料是豆干,先把豆干用紗布包好,再放進有秘制調料的陶罐里制,時間不能太長,也不能太短,要剛好,這樣秘制的豆干味道才是最地道的。當然這樣的好味道不是經常能吃到的。
臭豆腐干總是讓人為某其面,先聞其香。油炸的臭豆,腐干“皮膚”黃中帶黑,配上胡椒、蒜泥、陳醋,口感濃郁,我百吃不厭。
每次遇到賣臭干的小攤,我總是賣不動腳步,纏著媽媽給我買一碗,一般媽媽都不會拒絕我。看著一個個小豆腐塊在油鍋里翻滾著,顏色漸漸變得金黃,身上還起了一顆顆小泡。
賣臭干的小老板熟練地將炸好的臭干裝進小塑料碗中,放入調好的調料,插上牙簽,遞給我。我迫不及待地叉起一塊放進嘴里,一股清香溢滿全舌,全身不由得一陣精神,但媽媽說不能經常吃臭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