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我的哥哥字篇一
他出生的那年,計劃生育抓得正嚴,村里有生二胎的人家,不是要躲到外地就是被罰款。只有他,是光明正大生下來的老二,并非家中有權有勢,而是因為他的哥哥患有先天性腦疾。俗話說,就是弱智。
一
母親揮著手里的一根小竹竿,對他說:永遠不許碰弟弟,記住沒?因為擔心他會傷害弟弟。父母更不許他進他們的房間,即使是吃飯,也讓他在自己的小屋里吃。他經常偷偷蹲在父母的房門外向屋里望去,看到弟弟時,就笑得口水順著嘴角流了出來。
其實他很小的時候,也曾被深深疼愛過,只是當年齡相仿的孩子已經學會說話、走路時,他卻目光呆滯,講不出一個字來。檢查出是腦疾后,爺爺奶奶把怨氣撒到母親身上,母親便把委屈強加給了他,經常因為一點小事就打他一頓。
二
弟弟慢慢長大,已經開始牙牙學語。有幾次,弟弟伸著胳膊,蹣跚著向他走過來,他興奮得手舞足蹈,只是母親總會慌忙跑過來,把弟弟抱開。
看著別的孩子手里拿著冰棒,他抿舔著唇,感到炎熱而口渴。那些孩子說:你學狗在地上爬,就把冰棒給你。他學了,可他們并沒有把冰棒給他,而是笑得前仰后合。
一向動作遲緩的他猛地從地上爬起來,像瘋了一樣劈手就搶,那些孩子都嚇呆了。他手里拿著冰棒一腳深一腳淺地向家里跑去,一路上,冰棒不斷融化,待他跑回家時,只剩下可憐的一點了。弟弟正在院子里玩,他趁著母親不在意,把冰棒舉到弟弟面前,說:吃,吃,弟吃。
母親看見他拿著一根小木棍向弟弟比畫,沖過來一把將他推開。他摔倒在地,僅剩的冰棒桿也掉在了地上,他癡癡地看了一會兒,哇的一聲哭了。
弟弟學會說話了,可是從沒人教他叫哥哥。他多希望自己能像所有的哥哥一樣,被弟弟叫一聲哥。為此,每當弟弟在院子里玩時,他就會在三米外的地方,吃力地大聲喊著哥、哥。他想讓弟弟聽到,讓弟弟學會叫他哥。一天他繼續喊著哥、哥時,母親沖他嚷:一邊玩去。這時,弟弟突然抬起頭看著他,竟然清晰地叫了一聲“哥”。
他從來沒有如此激動過——拍著巴掌跳起來,忽然跑過去,用力抱住弟弟,眼淚和口水一起流到弟弟身上。
三
他是從小被同學喊著“傻子他弟”長大的,他對這個稱謂憎惡至極。所以他看著總是對著他傻笑的哥哥,心中充滿厭惡。
一次他又因為“傻子他弟”這個稱呼和同學廝打起來,他被那個同學壓在身下,忽然對方的身體輕飄飄地離開了他,是哥哥出手了。
他從未見過哥哥使這么大的力氣,把那個男孩橫空舉起,摔在地上。男孩頓時在地上滾著喊疼。他害怕了,他們惹了禍,父親一定會揍他的。那一刻他恨透了母親,為什么生一個傻子給他當哥哥。他用力推了哥哥一把,氣憤地吼:誰讓你多管閑事,你這個傻子。哥哥被推得抵到樹上,傻呆呆地看著他。
那天,父親讓他和哥哥并排請在地上,竹竿無情地落下來時,哥哥趴在了他的身上,忍痛顫抖地說:打,打我。
有一天,城里的親戚帶來了他們沒有見過的糖果,母親分給他八塊,留給哥哥三塊,這樣的事情不是第一次,他理所當然地接受了。次日清晨,哥哥在窗外敲著玻璃對他傻笑,踮著腳把一只手伸過來,臟兮兮的掌心里是兩塊糖。他愣了愣,沒有接。哥哥再次伸手時,已變成三塊糖。是哥哥僅有的三塊糖,他含糊地說:吃,弟吃。
不知為什么,這次他突然不想要了,哥哥著急得跺著腳說不出話來,干脆把糖紙剝開,往他嘴里塞。
當他吃下糖時,他清楚地看到哥哥眼里流出了淚水。
四
弟弟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那天,父母樂得合不攏嘴,哥哥也高興得又蹦又跳。其實哥哥并不明白什么是大學,但是他知道,弟弟給家里爭了氣,現在再也沒有人叫他傻子,而是叫他“君旺他哥”。
他離開家的前一天晚上,哥哥還是不肯進他的屋子,而是從窗外遞給他一個花布包。他打開,竟是幾套新衣服。都是幾年前姑姑給他們哥倆做的或是城里的姨媽送的。
哥哥還是多年前傻笑的模樣,只是眼里多了幾分期待,他知道那是意味著什么。盡管哥哥不知道他在不斷地長高,不知道衣服的款式已過時得他無法穿出門。但他還是假裝收下了衣服,高興地在身上比量著問:哥,好看不?哥哥很用力地點頭,笑的時候嘴巴咧得很大。
他在紙上寫了兩個字:“兄弟。”他指著“兄”字對哥哥說:這個字讀兄,兄就是哥哥;又指著“弟”字,這個字讀弟,弟弟就是我。“兄弟”的意思就是先有哥哥,才有弟弟。沒有你,就沒有我。
那天,他反復地教,哥哥卻堅持讀那兩個字為“弟兄”,不連續卻很堅決地讀:弟,兄。走出哥哥房門時,他哭了。哥哥是在告訴他,在哥哥心中,弟弟永遠是第一位的,沒有弟,就沒有兄。
五
對一個農村孩子而言,大學生活顯得分外精彩,他幾乎忘記了自己還有個患腦疾的哥哥。
那次母親在郵局給他打電話時,哥哥一起去了。母親絮絮叨叨地說了很多,末了,母親說:跟你哥也說幾句吧。哥哥接過電話后,許久沒有聲音,又是母親接過來,說:掛了吧,你哥哭了,他在胸口比畫著,意思是他想你。
他本想讓母親再把電話給哥哥,他想告訴哥哥,等自己回去教他寫字,給他帶只有城里才有的糖果和點心,可是,他張了張嘴,卻應了句那就掛了吧。因為他看到寢室同學好奇的目光,他不想讓他們知道他有一個傻哥哥。暑假,他買了糖果和點心,路上,他塞了一塊糖在嘴里,忽然想起兒時哥哥強行塞進他嘴里的糖,忍不住喉頭發緊。糖在嘴里泛著微微的苦澀。
第一次,他回到家里就找哥哥,滿院子地喊:哥,哥,我回來了,看我給你帶什么來了?只是,他再也沒有找到那個只會對著他傻笑的哥哥,那個年近三十還穿著吊腿褲子的哥哥。父親老淚縱橫,痛苦地告訴他:一個月前,你哥下河去救溺水的孩子,他自己也不會游泳,把孩子推上來,他就沒能上來……父親蹲在地上失聲痛苦著說,我們欠那孩子的太多了!
他一個人坐在河邊,對哥哥的記憶時而清晰,時而模糊。他從口袋里掏出那張紙,上邊寫著“兄弟”,那是他的字;下邊是歪歪扭扭的不容易辨認的兩個字,只有他能看得出,是哥哥寫的——弟兄。
希望看了這篇作文,有的哥哥會更愛自己的弟弟或妹妹。
我的哥哥字篇二
我有一個好哥哥,在我的記憶里,他總是像我的朋友一樣,一直在我的身邊陪著我長大。
哥哥今年17歲,上高二,是一個非常可愛、帥氣、上進的陽光男孩。因為他比我大三歲,所以小時候總是欺負我。那時候我們倆走到哪里,哪兒就會“戰火紛飛”,“炮聲不斷”(有點夸張),不幸的是,每次戰敗投降的總是我。 是什么時候發生變化的呢?讓我想想……噢!對了!大概是我上小學三年級的時候。
那時候我還小,過生日還沒有收到過任何禮物——除了媽媽的一頓豐盛飯菜,可哥哥偏偏給了我一個驚喜——送了我一張大約2元錢的賀卡。當時我高興極了,差點沒激動地上前親他一下(后來想想覺得不值),而他則是一副“我就知道”的樣子傻傻地笑著。從那一刻起,一切都變了。
變了,真的變了,而且一切都變得那么美好。從此,哥哥從“敵人”變成了我生活中最需要的人。
可能是哥哥比我大,生活經驗比我多,又沒有與父母之間的那種所謂“代溝”,所以我有什么開心的、煩惱的事都找他談,而他總是適宜地給我想出解決的辦法。他說我經歷的一些事他基本上都經歷過,還說這都是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所不能缺少的(哇噻,挺有哲理!)。
一次我逗他:“哥,你說的這么好,都快成了人家偶像了耶!”沒想到哥哥卻露出他那迷人的招牌微笑,一副“死豬不怕開水湯”的神情說:“那是,也不看看咱是誰?展望未來,我就是璀璨夜空中最亮的那顆星……”沒等他說完,我趕緊閃,不然我的腸胃可要消化不良了。
這就是我的好哥哥。在我的人生道路上,他不僅扮演著我兄長的角色,更多的時候他就是我的朋友,陪我一起經歷生活的種種。
我的哥哥字篇三
秋天,意味著收獲。在這樣的季節里,我的履歷有翻開了新的一頁。我將離開原來那簡陋的小學,到隔壁村的大學校上課。
哥哥,他只是哥哥,然而他卻盡到了父母的責任。在還需要父母撫愛的16歲花季,他就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挑起家庭的重擔。學會沉默;學會把淚水往肚子咽;學會遷讓不懂事的我;學會養家糊口。在我記憶中,哥哥很少對我發脾氣。唯一一次,我看見鄰居的小明偎依在父親懷里撒嬌,打碎了我幼小的心靈。于是我纏著他給我要爸爸,百般無奈,哥打我一下,捂著臉跑了。現在回想起來,當時哥哥一定比我更傷心,更痛苦。
我突然有一種沖動,一種激情,要有撲進知識的殿堂,采集知識的花蜜,獻給我的哥哥。
我的哥哥字篇四
回來吧,我的好哥哥。雖說一個人變好變壞不是上天注定的,也不是命運的安排,是由他自己去把握的。
他是我小時候最崇拜的人了,因為那時的他不僅學習好,而且什么事情都會依著我,不和我爭,讓我覺得他很值得我依賴。
不知為什么,我的眼睛濕潤了,我哭了。但是,我知道眼淚不僅是在傷心的時候可以流,在高興的時候也是可以流的。
我扶著哥哥一路上晃晃悠悠地終于到家了。這一路我想了很多很多,至于到底想了些什么,現在已經記不那么清晰了。
現在,我的那個為了我和別人打架卻不怕疼的哥哥哪里去了?我在這個大千世界中漫無邊際地尋找、呼喊,可是卻始終都沒有找到他的蹤影。
為什么這一連串的回答都是“不是”呢?因為,我曾經的那個哥哥變了,變得讓我再也認不出來了。
我想要找回從前的那個哥哥,那個因為我而去和別人打架的哥哥;
我想要找回從前的那個哥哥,那個老老實實、從不會說謊話的哥哥……
哥哥,你知道嗎,你走后的這段時間里,我受了委屈后沒有人來聽我訴說,更沒有人替我撐腰。哥哥,你快回來吧!
你快回來吧,哥哥,我當初的那個好哥哥!
我的哥哥字篇五
只要一提起我的哥哥,凡是熟悉他的人都會伸出大拇指夸獎一番。
我這個哥哥和別人的哥哥不一樣。他不愛沖啊、殺啊的,而總是捧著一本厚厚的書翻啊、看啊、想啊、寫啊,仿佛要從那上面探索到什么秘密似的。別看哥哥只大我幾歲,懂得東西可多了呢!我不得不佩服他。
“嗨!那還用說,當然是鐵塊先落地!”
“為什么?”哥哥追問道。
又是這討厭的“為什么”,可這次卻難不住我了。我看著哥哥,滿有把握地答道:“這還不簡單,鐵塊重唄!”說著還得意地朝他擠著眼。
可出乎我的意料,他搖著大腦袋說:“不對!你說不對!”那神氣像個什么都懂的小大人。
“咋不對?”我不服氣地追問。
“還小呢!都11歲了。”別看我嘴里說得硬,心里卻想,還是哥哥了解我。
我羨慕地說:“你的頭多大啊!要是分給我點,該多好啊!”
哥哥一聽樂了,他一邊笑,一邊說:“要記住,聰明來自勤奮!”說完,又調皮地朝我做了一個鬼臉。我一下子笑了,哥哥也笑了。真的,他笑得可甜了,像朵盛開的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