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昆蟲記讀書心得篇一
小容器、塑料袋等若干個。
活動(一) 捕捉昆蟲
幼兒到草地上捕捉昆蟲。將捕到的昆蟲按會爬的、會跳的、會飛的……分類放在容器中。
活動(二) 昆蟲運動會
將幼兒捕捉的各種昆蟲放在一起,準備舉辦昆蟲運動會。
3、將會飛的蟲子放在地上比一比誰飛得遠。注意觀察它們的身體與翅膀的特點,想一想它們為什么會飛。
4、將昆蟲放到水中,看看誰會游泳,誰害怕水?
5、將昆蟲肚皮朝上放置,讓幼兒觀察它們怎樣翻身。
活動(三) 飼養昆蟲
將幾種常見昆蟲,放在容器中飼養。讓幼兒觀察它們如何活動,如何進食。
通過捕捉、觀察各種昆蟲,使幼兒了解昆蟲的外形特征與活動方式,并發現它們之間的聯系。
昆蟲記讀書心得篇二
1、引導幼兒通過觀察,認識常見的昆蟲,知道昆蟲的主要特征。
2、利用已有的經驗進行判斷和推理,進一步積累昆蟲方面的經驗。
3、幼兒能積極的參與活動,敢于探索和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具:昆蟲的視頻,各種昆蟲的圖片、標本。
學具:蝴蝶、七星瓢蟲、螞蟻、蜘蛛的仿真模型等。
教師講述故事,引導幼兒了解昆蟲的生命周期較短。
1、這里有一些標本和圖片,我們一塊來看一看。
提問:你認識它們嗎?長得什么樣子?
2、引導幼兒觀察蝴蝶、瓢蟲、螞蟻、蜘蛛,認識名稱。
提問:說說它們有什么一樣的地方?有什么特點?
3、引導幼兒觀察蝴蝶,對比瓢蟲、螞蟻、蜘蛛,比較哪個是昆蟲?
小結:昆蟲有六條腿、兩對翅膀。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腹部一節一節的。
1、觀看昆蟲的視頻。
2、引導幼兒講述自己見到的昆蟲。
提問:在生活中,你還知道哪些昆蟲?長得什么樣子?
1、提問:數一數有幾只昆蟲能除害?它們分別是誰?
2、教育幼兒愛護益蟲、保護環境。
鼓勵幼兒到戶外觀察昆蟲,大膽向自己的同伴講述。(幼兒教育)
昆蟲記讀書心得篇三
放暑假了,在家鄉的夜晚,漆黑的夜空上,掛著閃亮的星星,加上夜晚的寧靜,美麗極了!
每到夜晚,我總來到院子里玩耍,卻總會碰到許多直發亮的小東西——螢火蟲。夜晚,我總看到這些螢火蟲,但是,我對螢火蟲的疑問時再說不透,于是,捉了好幾只螢火蟲拿回家觀察。
寫的:因為在雌雄螢火蟲的腹部,有一個發光器。發光其實一個扁平的光盤,里面有著極精巧的結構,主要有發光細胞層和反光細胞層構成。發光細胞里面,含有熒光素和熒光酶兩種物質。熒光沒事發光的催化劑,在它的作用下,熒光素在細胞里的水的參與下,和氧化和而發出熒光(氧氣是通過一些微小的器管進入細胞內的)。供給這種發光反應用的能量,是螢火蟲體內的一種高能化合物三磷酸腺苷。
我終于知道了原來螢火蟲的尾部的光是這樣的來的。它的尾部原來是一個發光器,不是“燈籠”。通過這一次的觀察,我學到了不少的課外知識。讓我進一步的了解了大自然中的快樂。
身邊其實有很多東西,需要你去觀察,如果你去仔細地觀察,你肯定會有“豐收”的一天!
昆蟲記讀書心得篇四
這幾天,我懷著好奇的心情,一口氣讀完了《昆蟲記》。這是法國杰出昆蟲學家法布爾的`傳世佳作,也是一部不朽的著作。
法布爾用畢生的精力深入昆蟲世界,在自然環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與實驗,真實地記錄下昆蟲的本能與習性,完成了《昆蟲日記》這部昆蟲學巨著,他也因此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尊敬和愛戴。
書中寫的昆蟲都使我感到有趣之極。如:“螳螂的大腿下面生長著兩排十分鋒利的像鋸齒一樣的東西。在這兩排尖利的鋸齒后面,還生長著一些大牙,一共有三個。”“為首的那條松毛蟲一面探測,一面稍稍地挖一下泥土,似乎在測定土的性質”等。
作者能寫得這么引人入勝,都源于他對昆蟲的仔細觀察。可是我呢,我是一個不太會觀察生活的人。老師叫我寫作文時候,我總想不到題材,每逢寫作文總是咬破筆桿還是寫不出來。不過有一次例外,一次去上課的路上,我發現了一隊螞蟻正在搬食物,經過觀察我發現,螞蟻是先把食物切成小塊,然后頂在頭上,搬回窩里,然后原路回,再搬。當晚寫下一篇日記《螞蟻搬食物》,得到老師的表揚。現在我明白了:只有仔細觀察周圍事物,才能做到無處不。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只有仔細觀察周圍的一切,才能了解世界的奇妙。這就是我讀完《昆蟲記》后深刻體會到的。以后我一定要法布爾學習,仔細觀察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
點評:這篇讀后感開頭引題后,先簡單介紹作者及,然后采用“讀感結合”的方法寫出法布爾細致描寫生動具體對自己的啟發,以及作者經仔細觀察寫出好日記,最后以深刻的心得作結提出希望。
昆蟲記讀書心得篇五
今天早上我們去昆蟲王國秋游。
我們先去看了野鴨,那些野鴨子真可愛,有的在洗澡,有的在賽跑,還有的在做游戲,我感覺那些野鴨子在這個大家庭里面很幸福。
看完了野鴨子,我們又去看了小豬,小豬的身上好臭呀!不過很可愛,一開始是一個叔叔扮成一個豬八戒在和我們拍手,后來一個阿姨說:“把小豬放出來,”我們都高興的把頭斜著低下來,激動的看小豬,第一次是每個小豬在賽跑,那個最小的小豬跑的最快,因為它是最瘦的一個,第二次是跨欄桿,還是那個最小的豬第一個夸過了欄桿,其他的.豬都在吃東西呢!第三次是跳水,那個大肥豬先跳的,最后扮演豬八戒的那個叔叔把小豬全部趕下水,那個水看起來都冰涼冰涼的,那些小豬真勇敢一點不怕冷。
在看小豬跳水的同時,我也看到了大雁,在藍天下排著整齊的隊自由的飛翔!我還看到了很多的動物,分別有:大大的蝸牛、長長的蜈蚣、癩蛤蟆等,不過有些動物長的真的好可怕!
回去的路上,我們是坐大巴車回去的下車的時候,我特別想吐可又吐不出來,真難受。
今天真的很好玩,開心、快樂,還學到了好多知識,我下次還想去昆蟲王國!
昆蟲記讀書心得篇六
《裝滿昆蟲的口袋》一文是北師大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下冊第9個主題單元觀察與發現中的一篇課文。這是一篇記敘文,主要敘述了昆蟲學家法布爾小時候對昆蟲充滿了好奇,在一天傍晚,他獨自尋找紡織娘,忘記了回家;八九歲時去放鴨子,他卻花了大量時間觀察昆蟲并把捉到的蟲子裝在了衣袋里,父親的責罵也沒有改變他對昆蟲的迷戀。課文并沒有寫法布爾是怎樣成為一名昆蟲學家的,而是記敘了他小時候怎樣對小蟲子著迷。這是課文的重點。
二、教學要點
1、要讓學生從法布爾的故事中受到啟發,從小養成善于觀察、善于發現的好習慣,培養熱愛自然、熱愛科學的志趣。
2、從課文的具體描寫中體會法布爾對昆蟲的著迷。
3、正確、流利、有感情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三、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難點:從課文的具體描寫中體會出法布爾對昆蟲的著迷的語句。
五、教學準備:學生搜集法布爾的相關資料,教師制作演示文稿。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有一個孩子,他的口袋里卻常常裝滿一些小昆蟲,那么,他又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呢?(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裝滿昆蟲的口袋》一課。教師板書課題,學生書空。
(二)整體感知
1、大家已經對這篇課文進行了預習,這篇課文主要講了誰的故事呢?(法布爾)你對法布爾有哪些了解呢?請同學們說一說。
2、《裝滿昆蟲的口袋》一文主要講了誰的什么故事?你可以用課文中的詞語進行概括。
[通過回答,幫助學生體會寫人的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
3、課文圍繞迷戀具體地講了法布爾的幾件事呢?(兩件事)哪兩件事呢?
[板書:迷戀抓紡織娘捉小甲蟲]
[學生初步感知圍繞一個中心詞選擇材料進行表達]
(三)、品讀課文,自主感悟
1、引導學生學習4、5、6自然段(捉小甲蟲這一部分內容)。
(1)自己小聲讀書,你從哪些詞語體會出法布爾對昆蟲的迷戀。
學生交流:抓住詞語一動不動地趴、靜靜地觀察、小心翼翼、欣賞、寶貝,引導學生體會這些詞語的妙處,作者用詞的準確性。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4、5自然段。
(3)出示第6自然段(法布爾回家后遭到爸爸斥責一段)演示文稿,紅色字體突出歡歡喜喜與怒氣沖沖兩個詞語,體會法布爾當時歡歡喜喜的心情和應該用怎樣的語氣讀爸爸斥責法布爾的話。
分角色朗讀課文。
(4)作者這樣寫有什么用處?
[學生感知對比襯托進行表達的效果]
2、自由讀2、3段。
(1)通過讀課文,你對法布爾又有哪些了解呢?
交流的重點內容及過程如下:
生:我覺得法布爾觀察昆蟲很著迷。我是從一天傍晚,暮色籠罩了田野,爸爸媽媽忙完了農活,發現法布爾不見了。不由得著急起來,在田野上高聲呼喊兒子。這句話看出來的,他為了觀察昆蟲,居然連回家都忘了。
生:我從三天前,法布爾就告訴媽媽,花叢里經常傳出一種動聽的聲音,不知是誰在唱歌。現在,他終于找了這位‘歌唱家’。這一句感受到法布爾很執著,三天前聽到的聲音,現在仍在尋找。我從終于這個詞感受到他找到這只紡織娘是很不容易的。
生:草叢里的小蟲子叮咬他,他又疼又癢,但為了不驚動紡織娘,他忍著一動不動。
生:他發現紡織娘了,猛地往前一撲,可紡織娘一下蹦走了,法布爾膝蓋都摔破了。回家被媽媽批評了,他只有一聲不吭。
生:三天前,法布爾發現了這只紡織娘,連續三天,他每天把鴨子趕到湖邊,就悄悄地蹲在草叢中,尋找、觀察這只紡織娘,常常忘了自己還要趕鴨子了。
學生練讀2、3段(從學生讀書的語氣中可以聽出他們對三天前終于這些重點詞都有了較深的感悟。)
(4)師:看你們讀得這么投入,老師也想和你們一塊兒讀了,行嗎?
[師生分角色表演朗讀課文。]
教師扮演媽媽,焦急地喊:法布爾,你在哪兒?
(學生一個個興高采烈,有的情不自禁地加上動作,好像真的捏著那只好不容易捉來的紡織娘。)
教師走到一名學生面前:孩子,你是怎么捉到它的?
教師和多名孩子對話。
3、課堂小練筆。
(1)教師:從剛才的對話中,我發現你們都深深體會到法布爾捉紡織娘時遇到了許多困難,捉到后他是多么開心。現在就用我們的筆幫法布爾把這段經歷寫下來吧。
注意用上剛才的想象,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
(2)學生練筆,教師巡視。
(3)交流,評議。
重點評議是否寫出動作,能否用媽媽這個角色襯托法布爾。